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制度 >> 学校制度 内容页

班级教育和管理盲点关注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班内学生状况通常呈菱形或纺锤型,即优等生和后进生相对占少数,而中间层次的学生占班级的百分之xxx十。处于中间层次的这部分学生,往往是思想表现一般,成绩中等,既不能给班级争得多大荣誉,也不会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多大麻烦,教师也就不太过问这些学生,从而成为班级教育和管理的“盲点”。
教育对学生发生效能是通过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有效程度决定的,师生之间关系的好坏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沟通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如何沟通,用什么样的品质沟通,决定了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对于那些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教师与其沟通往往不足甚至微乎其微。因此教师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笔者认为,忽视班级中间层次学生教育和管理的现象,将会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造成中间层次学生的心理失衡。
二、造成班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裂痕。
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这一人生最重要起点、最需要师长关爱的学生来说,这部分中间层次的学生也许过去也曾是班上的佼佼者,入学当初也有过强烈的表现欲和上进心。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能竞争上去,暂时退步了,并一再遭到冷落、漠视。于是逐渐形成消极甚至逆反心理,与老师接近交流的心越来越冷淡,隔膜越来越厚重;对优等生产生嫉妒心理,有意远离、孤立优等生,造成同学之间的矛盾。
三、造成班级班风建设的脱轨。
良好的班风建设离不开班级每一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在许多班级中,中间层次的学生因长期不受重视,不受关注,对班风建设就往往采取冷眼旁观或高高挂起的态度,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缺乏为集体争光添彩的荣誉感。
一个班级,如果大部分中间层次的学生都处于这样的一种负面心态,对班级集体建设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良好的班风建设恐怕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那么,班主任如何加强对中间层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端正对他们的看法,接纳与尊重学生
在班级管理教育中,教师应当多留意班中那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不要因为他们看上去安分守己而淡忘他们,要尊重和接纳他们,要多了解他们,多关心他们,多鼓励他们,多给他们一丝和蔼的笑容,一束信任的目光,一声温暖的问候,一个轻抚的手势,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尊重与接纳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体现,也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的能力的体现。当一个教师真正地在爱一个学生的时候,也是他对学生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有最大相信的时候。许多班主任都有因经常关心鼓励中间层次学生,并对他们表现出极度的信任而使他们突飞猛进的亲身经历。二○○二届我班上一位叫王海同学,在初二时处在班级中等水平,在初二下学期,其家长重视,最重要的是当时我发现他有潜力,只不过是平时没有重视到他,到了初二期中考试以后,通过老师的鼓励、关注,成绩突飞猛进,结果在中考中以总分600分的高分考入了省重点高中沙洲中学。
二、叩开他们的心灵之门,与其建立同理心
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当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位学生,在教师的心中应当有每一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一些教师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也能留意这部分中间层次的学生,希望同他们交心,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叩开他们的心灵之门。
教师得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学生是先喜欢教师,在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接受教师所施加的影响的。而这又要求与学生建立同理心。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也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首要条件。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同理心是开启学生内在心智世界的钥匙,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感受、情绪、价值观和行为表现等领域的同理心将促进师生良性沟通。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依照下面三个步骤:1,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地去理解的对方,对学生向教师所传递的看法和感受持接纳态度;2,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3,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理解让对方了解。
只有有了以上的认识我们才能做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撞击,情与情的交流,让学生了解自己,信任自己;并通过对他们的个性、爱好、兴趣以及他们的烦恼、困难和要求的了解,以热心热情去关心、指导和鼓励他们,从而叩开他们的心灵之门,使他们取得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的更大进步。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心事的流露(敞开心扉)一般遵循对等原则。当双方心事流露都处于基本相同的水平时,才会使双方互生好感。如果教师先向学生敞开了自己的心灵之门,学生还有什么心事不向这样的老师诉说呢?
三、因材施教,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
孔子说过:因材施教。现代教育思想也认为:教无定法。教育是多元化的,没有最好的单一的教育样板可以让教师照搬。在班级管理中,也用得上邓小平的“白猫、黑猫”理论。有效才是硬道理。对中间层次学生的管理更是如此。中间层次的学生看起来似乎循规蹈矩,很少惹是生非,其实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很不平静的,他们羡慕优等生的成绩和荣誉,也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信任和尊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往往表现得或进取心不强、安于现状,或缺乏自信,无法发挥潜能,所有这些都会给班主任班级教育和管理带来困难和阻力。因此,班主任要花大力气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班级整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促其奋发向上。老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了解他自身的感受,帮助他探索他自己的真正问题并自行解决。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励之以意,导之以行。
四、提供机会,给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
学生的进步主要靠自身的勤奋努力,但有时离不开教师给他们提供有利机会,班主任应当改变由优等生一统天下的班级管理模式,给中间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鼓励他们勇敢地站出来,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分配他们一定的任务,及时表扬他们在完成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以增强其信心和勇气,进而帮助他们提升前进的目标。同时,班主任还应当争取科任教师的配合,让课堂也成为中间层次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大舞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总之,在一个班级集体里,中间层次的学生思想进步了,成绩提高了,会促使优等生更上一层楼,也容易激发后进生赶上去。这就能共同进步,实现班级管理的整体优化。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既要“抓两头,促中间”,更应“抓中间,带两头”,形成你“你追我赶”竞争氛围。大力加强班级中间层次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不断培育和发展学生良好健康的思想品德和刻苦努力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