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时间与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这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与数学(一)”。我设计的这节课主要是想创设在一个完整情境中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利用旧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穷举、排除等数学方法,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在其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汇报能力及全班交流的能力。
对于整节课的安排,我结合教材提供的找飞飞一家三口人共同休息日的内容进行“重组”。首先选取书上的内容做为新授内容,又加入寻找飞飞与姑姑共同去爷爷家的日子为练习。这样,学生在一个主题情境中进行活动、探究,学习兴趣盎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理解条件。
课始,我向学生们出示飞飞、爸爸、妈妈一家三口人的照片,并介绍他们的职业。同时,请学生们猜测飞飞一家三口人想在明年3月份一同去参观sos儿童村,可具体在3月份的哪一天,没有确定的原因。学生很快就猜测到是因为不知道三口人的共同休息日。于是,我就出示“飞飞每周六日休息,爸爸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妈妈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的信息。并请学生们说说对父母休息日的理解。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地交流。在说道“妈妈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时。
学生1:“妈妈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就是上1天歇1天,再上1天再歇1天。”
学生2:“我想举个例子,比如说妈妈今天工作,妈妈明天就休息。”
学生3:“妈妈周一工作,周二就不工作。如果每周一、三、五、日工作,那周六就休息,飞飞周六也休息,这就能找出妈妈与飞飞共同的休息日。”
学生4:“妈妈不是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吗?也就是把2天看成一组,2天里1天工作1天休息。”
(我暗自佩服我的学生,小学三年级的他们,就会如此倾听他人的发言,并能从他人的发言中受益,你看他们的发言不正是逐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过程吗?)当说到对爸爸休息日的理解时,学生很快就提出“4天一组,每隔3天后休息1天”的想法。(我想,学生要想顺利地找出3人共同的休息日,就必须深入理解每个条件的含义。虽然在此环节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很必要。因为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找三人共同休息日是哪一天?
在学生理解了一家三口各自的休息日后,我把“一家三口什么时候才能同去sos儿童村”的问题推给学生。学生们马上提出:要找三人的共同休息日。那想什么办法才能找到三人的共同休息日呢?只见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商量起办法来。讨论的结果决定是先找爸爸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