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4》评课稿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教一年级便选择评同级段的周英老师执教的《识字4》。不过我承认,虽然自己“务实”,但仍非“俊杰”。
X老师紧紧抓住新教材的识字编排特色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情境为依托,以识字为轴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线,将生字新词进行整合,形成知识链,使识字教学在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中得以落实。
一、轻松愉快,情趣化识字
就一年级这般就嫩娃而言,尚未了解学习的重要性,他们更多的是需要靠兴趣来进行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原动力。聆听X老师的教学,我觉得她在这方面处理得特别出彩。当然教材本身就比较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因为喜欢与小动物打交道是他们的天性,然而更多的兴趣源泉离不开X老师多种多样的激趣形式。
1、情境激趣
纵观整堂课,便是由许多小情境合理有机地构的大情境,特能彰显趣味。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小情境:X老师说:“刚才,小动物的名字我们都会叫了,那它们到底在干什么呢?”言罢,播放课件,音乐、画面配以她绘声绘色的描述,妙趣横生的情境水到渠成。在这样的氛围里,孩子们接下来在说“小动物在干什么”时便说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孩子们仿佛走进了小动物的世界。再如配乐齐读的环节,又是一个充满趣味的小情境:周老师说:“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番情景啊!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动物的夏日盛会吧!小蜻蜓、小蚯蚓、小蜘蛛,来,站起来——读”这样便使孩子们很开心、很乐意地融入小动物的角色,自然而来带来精彩演绎,他们宛若一只只小蝴蝶,一只只小蚂蚁……
2、游戏激趣
集中体现在“回归整体,趣读儿歌”这一板块。“拍节奏读”、“师生问答、感受韵律”,艺术性地把“趣”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乐在其中,不知不觉明白了朗读要注意停顿,感受了有些句子的组成成分含“谁”、“在哪里”、“干什么”。
3、教师激趣
X老师说话声情并茂、激情洋溢,动作富有童趣,很具低年级教师的特色。比如:“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学一首很好听的儿歌,愿意学吗?”;“蜻蜓是这样在半空展翅飞的哦(师做动作)!”孩子们一听到这类话,一看到这些动作,脸上马上会开花,学习的尽头可足了。
4、课件激趣
课件对孩子们总会产生不可言喻的吸引力:把词语去掉拼音,谁读对屏幕上就会出现相应的图片——孩子们读得多卖力;看完“网”这个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孩子们意犹未尽地欢呼:“老师,再变一次!”欣赏动物干什么的画面——它们深深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他们说得多生动……
二、主动探究,规律性识字
这课的会认字有规律可寻,即形声字占绝大部分。那教师必定要让学生亲历得出这个规律的过程,周老师正是如此为之。
她一问一个层次,一问一个台阶:1.你们读着读着这些字,有什么发现呢?;2.读读每个字的右边,你又有什么发现?其间,她适宜地穿插课件演示,一切由学生自主发现,自由表达。最后,她再作出小结:像这样一边表示意思,一边提示读音的字就叫形声字。正由于学生自己探究出识字规律,因而在拓展迁移中认读“蚊”与“狮”就是小菜一碟。
三、多次见面,反复性识字
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学得快忘得快,识字回生现象相当普遍,只有及时复习,主体参与,才能巩固生字教学的整体成果。X老师深谙其道,注重多种形式复现生字,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记活动,因此识字效果显著。
接下来,我还想提两处触动自己心弦的细节:一.“前鼻音发得真准”——X老师通过评价语强调字音的重点,一石二鸟;二.一个学生连续三次总算把“展翅飞”读准确,一会儿后复现这个词,周老师马上再请他读,这种念念不忘是她扎实教学的体现。
最后,我就不“脱俗”了,也提一点建议,尽管连泛泛之谈还沾不上边:在写字指导时,往往先“说字”,这堂课也不例外。只是似乎都是师在说字,是否可以让生说字?我觉得这样会留给学生多种能力发展的空间,比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我正在尝试中,自己先用两种颜色粉笔(其中一种颜色突显字的重点书写笔画),在田字格里写好个别生字,然后问孩子们:“你想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什么?”我想抓住孩子们喜欢帮助人的特点,能更好地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观察欲,让字的间架结构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更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