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科吧
课件
三年级语文《月球之谜》评课稿
《月球之谜》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组中的一篇科普文章,该组课文的主题是感受世间奥秘和人类科技新发展。如对教材钻研不深,目标定位不明确就很容易上成一堂科学课。王老师没有做科学家,她不是帮学生去解开一个个月球之谜,而是牢牢抓住语言文字本体,整堂课关注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特色,关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方法,展示给我们一堂朴实扎实的语文课。
1、关注字词
课始,王老师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遐想”一词,指出“遐”是个生字,揭题时,点出“之”、“谜”的含义,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题。此外,王老师在课堂中还教给学生多种解词方法。更可贵的是,王老师在解字解词后都把字词放回课文语句中再次朗读感悟,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关注标点
整体感知课文后王老师要求学生说说课文写了哪些月球之谜,一开始学生找出的是那些显性的带问号的句子,然后王老师再让学生读书,再找,之后就有学生找出了“……”并说出了理由,教师也进行了板书和强调。至此,学生对省略号在此处的含义有了很深的体会。此外,在学生朗读时,王老师还关注顿号和逗号在停顿时间上的差别,给予细致入微的指导。
4、关注朗读
朗读是语文阅读课中的“重头戏”,什么时候该读?该读多少时间?都是教师所思考的。王老师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是充裕的,读书面非常广,读描写月球之谜的问句时叫了7、8个学生读。她让学生在有求知欲时读,在不懂时,在读不好时读,在该加深体会时读。每次读有目的、有指导、有评价,读得非常有实效性。
以上都是非常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地方,此外还有一点思考:《月球之谜》这样一篇科普文章,学生应该很感兴趣,会表现出一种探索求知的渴望。但在课堂中感觉不到学生的这种情绪,使得课堂的效果打了折扣。
文章来源学科吧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