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说课稿 内容页

五年级语文《通往广场路不止一条》评课稿

文章来
源学科吧

五年级语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评课稿


  作为语文老师,对于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的不同,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老是不能完全把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区别开来,总是担心学生某些地方掌握不牢,而面面俱到、精雕细琢;有时明明一课时能上完,由于这样、那样的想法而上了两课时。这样以来,既耽误教学时间,又没发挥略读课文的教材作用。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师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特点与指导方法。教参也作了具体说明: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即使这样,如何实施,教师怎样指导最有效,这都值得探究。

  本学期,我们高段聚焦略读课文教学进行研讨,五年级的朱文雪老师上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课。五年级组的三位老师一路参与磨课过程,也使我们对略读课文教学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新的认识。

  开课,朱老师没有情节的渲染,没有绚丽的自白,而是别出心裁、直截了当以“检查预习,学习词语,梳理文脉”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文章脉络特点,首尾呼应等特点,并将学习重点聚焦在两件小事上,同学们情绪高涨,产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强烈欲望。

  朱老师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后,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领悟大意,并以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完全能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通过提炼表格内容中,我们得知学生自己读懂课文了解大意。达到这一目的后,朱老师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根据学生的概括教会学生怎样归纳要点(起因+经过+结果),从而学生学会了理清课文层次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整堂课中,教师在指导上突出了三点:

  一是:相信学生、训练有素。课堂中,朱老师平时对学生已进行了阅读方法训练,老师也相信学生有能力自己解答疑问。我们知道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获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所以老师布置任务后,学生很老练地开始读、找、划、讨论。老师给了学生10分钟。学生有足够的自读交流时间。

  二是指导有序、点拨精当。略读课文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阅读个性发挥淋漓尽致。但有的老师就退让一边,一言不发,当一个旁观者,任由学生天花乱坠,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教学也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似乎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以为这样才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略读课文更需要老师的引领。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朱老师做的很好。发现语言规律,借助一件事物写出人物的不同心理变化。给足了学生自由思考、讨论的时间,而且老师是一个参与者,融入学生的讨论中,了解学生想法。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的作用就是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汇报讨论结果,在学生争论处或者疑难处相机点拨。此时,教师只是引领者,给予学生鼓励启发,及时给学生搭搭桥,引引路,使学生顺利通过这个坎。

  三是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含义,领悟启示。老师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把握本课的重点,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学生自读讨论对课文内容初略把握后,引入父亲的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且积累背诵。再者引导学生关注两件事情写法上的不同(详略结合),并习得心理写法,力求一课一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时地通过评价梳理学生所获的信息,渗透学习的方法,再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感悟句意。略读课文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文章来
源学科吧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