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说课稿 内容页

七年级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文章
来源学科吧课件《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一、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富有韵味的语言,掌握本文的修辞知识。
二、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掌握《荷塘月色》描绘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领略荷塘月色的美。
【教学难点】
理解通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方法】
1、多媒体2、诵读法3、教师点拨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课题)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
《背影》《春》。朱自清的散文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荷塘月色》。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名篇。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曾任中学教师,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他和闻一多一起,被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赞誉为“有骨气的”中国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三、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划出新鲜生动的词语。
(2)将课文按其内容和结构,划分为三个部分。
本文的结构层次
(一)前往荷塘欣赏月色(1-3)
(二)描写荷塘月色(4-6)
(三)联想起采莲的事情(7-10)
四、讲读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子,铺垫。
第一句话就写荷塘月色来说,不是必要的,那么它必然有它的作用。这是写作者的心情的,有人说这一句是“文眼”,它回答了为什么要去欣赏荷塘月色(教参P3)
第一段主要是叙事。无非是“我”从院子里走出来,为什么走出来?心情不宁静。注意分号:间隔内、外,暗含了时间因素——深夜,既写出了深夜的静,又为下文写景提供了自然背景——满月当空。
作者在什么地方?院子里(内外之间);为什么“披了大衫”?夜已深,有凉意;为什么“悄悄”?怕惊醒妻儿;为什么带上门?安全,且说明原先开着的,又和结尾呼应。
但也有人说:交代太清楚。(参P14)妻和闰儿在文章中没有扮演什么角色,写他们干嘛?作者显得拘谨,这不是一般的记叙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你认为该不该写他的妻儿?)
第二段是写什么?周边环境。这个环境包括:路,树,月色。这个环境有何特点?(用书中的词)幽僻,寂寞,阴森可怕。为什么要这样写?反衬,先抑后扬。
第三段主要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如果说第一段主要是叙事,第二段主要是描写,那么第三段主要是什么表达方式?)抒情。作者此刻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自由。这个抒情跟开头有没有照应?有。“颇不宁静”。“爱……,也爱……”重点在哪里?在后面。等于说:白天热闹,现在冷静;白天群居,现在独处;白天不自由,现在自由。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过渡,过渡到对荷塘月色的描写。
但也有人说,这一段是多余的。(参P11-12)问:此事你怎么看?你喜欢第三段吗?你有没有类似的感受?(讨论)
五、讲读第(二)部分
4、5、6三个自然段各自重点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1、荷塘2、月色3、荷塘周围的景色(主要是写树)
【学生朗读第4段】
写了哪些景物:荷叶-荷花-荷香-荷叶的动态
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请把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句子读出来。(学生读)
我们先看拟人。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袅娜:饱满盛开的样子(少妇)
拟人
羞涩:含苞待放的样子(少女)
为什么用“袅娜”形容开着的花,用“羞涩”形容含苞欲放的花(俗称“花骨朵儿”)?这是把荷花当作什么人来写?当作女子来写。袅娜是柔美的样子,用来形容成熟的女子,羞涩就像不更事的少女一样,羞于见人,这就把荷花的饱满盛开状和含苞待放这两种不同的情状分别摹写出来了,并且赋予物以生命力和人的情韵。
再看比喻。
比喻1: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本体)(比喻词)(喻体)
相似点:圆形自然舒展的形态动感
舞女的裙,与荷叶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并且使叶子产生了一种飘逸、灵动之感,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要注意,这里的喻体是“亭亭的舞女的裙”,而不是“舞女的裙”,更不是“裙”。荷叶与普通女子的裙装(连衣裙、吊带裙、一步裙等)是没有相似之处的,只是和舞女特别是芭蕾舞女的裙子才有相似点。
本体和喻体的整体性
分析比喻时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的整体性,尤其是对动态的形象,千万不能将喻体肢解,只剩下表示抽象概念的中心词,否则不但体现不了比喻的相似点,而且会破坏比喻的整体形象美。
喻体的整体性2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记念刘和珍君》)
这个比喻不能简化为“历史正如煤”。
比喻2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本体:白花
喻体:①一粒粒的明珠,②碧天里的星星,③刚出浴的美人
比喻词:正如……又如……又如……
相似点:①晶莹闪亮,②忽明忽暗,闪烁,③洁白光滑,一尘不染
这个比喻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比喻有什么不同?
特点:将一个本体比作几个喻体,或者用几个喻体来比同一个比喻。我们把这样的比喻称作“博喻”。
什么是博喻
博喻又称连比。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使事物的形象更加丰富饱满。
我们学过的博喻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比喻3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本体:缕缕清香喻体: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相似点:时断时续,似有若无,轻淡缥缈
但是这个比喻和别的比喻不同,它的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更加特殊,有谁能发现吗?
它的本体是嗅觉形象,它的喻体是听觉形象。这种比喻我们同时把它叫做“通感”。
什么是通感?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彼此挪移,从而突破语言的局限,意象更加活泼新奇,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宋祁《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人间词话》:“‘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钱钟书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
初中学过的通感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宗璞《紫藤萝瀑布》)
你在这篇课文里还找得到通感的例子吗?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光和影”属于视觉形象,但它引起的心理体验,与过去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给人带来的听觉形象有共同点、相似点,那就是平和、舒展、静谧和安宁的情感。这就是通感产生的心理基础。
课外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第4段。
2、用博喻方法造句。可以是两个喻体,也可以是三个喻体。
3、写一段对景物的片段描写,用上通感的手法。(50-100字)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讨第4段
请一个同学背诵课文第4段。
提问:第4段景物,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答:静态——动态
由静到动的原因是什么?——“微风过处”
课文中用了哪些词来写动态?“颤动”“波痕”
动静结合,更加突出了荷塘月色的静谧,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
动静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写景方法
在写景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两相映衬,则会塑造出更加生动的艺术形象。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沛,水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二、读了这一段文字,你觉得在用词上有什么特点?你琢磨一下,朱自清喜欢用哪一类词语?
——叠音词。请将这一段的叠音词都找出来。
叠音词
田田、亭亭、层层、缕缕、密密、脉脉——AA式
一粒粒阴森森——ABB式
曲曲折折迷迷糊糊蓊蓊郁郁——AABB式
前三段有没有?(补上来,后者用红字,屏幕上用逐个进入法)
叠音词,是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成的词。使用叠音词,能够传神地描摹出人或事物的音、形、情、态,收到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文学作品使用叠音词能大大增加语言的形象性,并使语言更富音乐感。叠音词还能传达亲切、爱怜的情感,表现特有的生活情趣。
【朗读第5段】
第4段和第5段是怎么分工的?第4段是荷塘,第5段是写月色。当然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比喻4: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化无形为有形,化静为动)
为什么把月光比作流水?有什么修辞效果?(能化无形为有形,化静为动,使空灵的、虚无的月光有了质感,有了动态美)
相似点:透明、连续、能覆盖别的事物。
月光本来是“照”,这里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
承比喻而来。既然作者把月光比作流水,后面使用的动词就要与喻体配合,形成完整的艺术形象。这种现象叫做“将修辞手法贯彻到底”。
将修辞手法贯彻到底
在文章中运用了修辞手法,就会带来一个语言环境,即修辞语境,对左邻右舍的用词就有一定的影响,作者就应当主动顺应它,在语言运用上积极配合。例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将修辞手法贯彻到底(例2)
一堆堆的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高尔基《海燕》)
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不把修辞手法贯彻到底产生修辞病句
他们把芬芳施予他,须内心有一颗小太阳。(《新华日报》xxxx年3月4日B7版)
上文既然说把“芬芳”施予他人,下文就宜用“一朵烂漫的花”;如果下文用“一颗小太阳”,上文就要用“能量”“温暖”等。因为实践告诉我们,太阳不会散布“芬芳”。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比较:为什么用“浮”而不用“升”?(轻盈、面积大,并且位置不高,这正是雾的特点。雾的出现衬托了荷叶的缥缈、轻柔的美。)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两句实际上是写什么?是写月色。“在牛乳中洗过”不是比喻而是一种想象,因为它没有喻体。笼着轻纱的梦,这是比喻,但它是化实为虚,跟一般的比喻不同,表现的是事物的一种朦胧的美。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为什么用“画”而不用“映”?包含了拟人的手法,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一样,而且与上文的“倩影”搭配得很好,这也是将修辞手法贯彻到底。
六、简介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联想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习俗,心境又回到现实中来了。(首尾呼应)
《采莲赋》言文对照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船儿慢慢在摇荡,青年男女把酒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轻分。少女身材多窈窕,纤纤细腰裹白裳,情意绵绵难分离,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叶儿正嫩花初开,撩水逗乐笑吟吟,恐那水珠湿衣襟。忽而又恐船儿斜,急忙提起绫罗裙。
注意:
①妖,在古代汉语中可能是褒义,艳丽的意思。
昔者西施痛而卧於道侧,姿颜妖丽,兰麝芬馥,见者咸美其容而念其疾,莫不踌躇焉。(葛洪《抱朴子》)
是以班姬辞宠,非无妖冶之色;阳子守玄,岂乏炫曜之才。(《艺文类聚》)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媛,作形容词,美好,读yuán。作名词,美女,读yuàn。如:名媛(相当于名门闺秀)。
讨论:为什么要引用《采莲赋》?似乎古人生活在自由的天地,作者是向往这种生活的。也有人说:这里引经据典,约占全文五分之一,与前面的描写并无密切的联系,似有吊书袋之嫌,放在一篇写景散文中并不适宜。
探究题:第三大题:对朱自清这篇散文,有针锋相对的两种看法,你怎么看?(参P12;P15)谈谈自己的看法。
文章
来源学科吧课件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