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说课稿 内容页

八年级语文《信客》评课稿

文章来源
学科吧课件

八年级语文《信客》评课稿


  这一次听李老师的课,第一个感觉是从容淡定了很多,教学的步骤很分明,教学的任务很明确,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教学任务走。

  首先,李老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信客》是余秋雨的一篇写人散文,写了一名老乡村信客与另一名信客的故事,全文3700字左右。写人一定要记事,所以分析写人的散文肯定要概括事件,从事件中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李老师抽查学生的字音、字词、成语。“克扣”读音,念第四声,我们习惯读成第一声。这是很有必要的,打基础。还让学生说成语“风尘苦旅”的意思,学生摇头。这时李老师回过头来,问大家预习了哪些内容,说清楚仅仅读一遍是不够的,还要对字词,会读,懂含义。

  其次,看课文。学生都说读过。

  1.老师问:“整篇课文出现最多的一个字?”“信”字,老师问为什么,学生发表各种看法。老师引导学生看课文内容。

  2.用“信”组一个词,并造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句子。(评:这个问题设计的非常好,由浅入深,切入点非常不错。高明的教学设计,不能让学生猜到老师下一步做什么。李老师一开始要求学生找出“信”,这个问题很简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造句。但这个造句又与一般意义的造句不是一回事,而是要求结合课文。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似是一个造句,实际上是以此为牵引,引导学生思考与概括课文的内容,当然初二的学生不可能很全面的概括一篇散文,而这个问题则降低的难度,从一个角度进行概括,其实还是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很妙!)

  更妙的是李老师为了学生写得规范一些,其实是表达方面的引导。实际上,很多时候学生想的与写出来的东西往往不一样,老师造了一个例子(并进行讲解)其实起了框正与引导的作用,这对他们表达能力的形成是有帮助的,而不是漫无边际地乱写。

  接着老师要求学生思考讨论。(6分钟)这里我要讲的,老师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明显不足,7分20秒的时候,老师就要求学生来回答,而且之前老师要零星地强调了几句,干扰了学生的思维,我看见有好多学生的目光明显移向老师。所以,老师没有给足时间,这会给后面的教学带来不利。

  学生1:诚信,句子:老信客告诫信客,信客的为人本应诚信。

  老师:你能不能结合课文的内容具体说一下?(这个问题引的好,引导学生回归本文)

  老师接着分析课文,并板书出“诚信”二字,让学生一起读具体表现老信客诚信的第三自然段。(这个教学过程很自然流畅。这种教学过程我们称之为演绎法,先总结出特点,然后再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进行佐证),读完后,老师接着分析老信客的不诚信。

  分析完后,老师接着问:还有吗?

  这时,学生没有反应,老师于是调整教学策略,李老师说:“信还可以组哪些词?”学生于是有反应了,学生边说,老师边写。分别组出了“信任”“信念”“信仰”“信誉”“信息”“信鸽”。特别对“信鸽”与课文内容进行比照,并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对“信客”身份的说明。

  接着又组出“自信”“信心”“信用”“通信”。(显然,这个内容有点多余,因为这几词基本上与课文的内容关联性不大。倒是可以直接就前面所写的词,让学生造句。

  学生开始造句。学生2:尽管信客遇到极大的尴尬,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

  老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地方体现了这个尴尬?”分析80-81页,送信时遇到信主人包养小三的尴尬事。

  之后,老师就黑板上的词组对照课文进行讲解,老师开始唱独角戏的味道了。从24分钟,一直唱到36分钟。

  然后讲:信客的苦。反应在哪些方面。用幻灯片打出有哪些苦:工作的劳苦、生活的贫苦、心灵的痛苦。主要是老师讲了,其实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接下来讲:信客的品质:诚信无私、待人宽和、任劳任怨。

  思考:1.作者为什么在写信客之前要先写老信客?(这道题其实上升到对作者构思手法的思考,是怎么写的层面的问题。)

  2.在结构上,作者怎样安排信客和老信客的材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老师在分析这两道题时,学生主要是配合式的反应,老师分析的很到位?

  3.如此优秀的、受人爱戴的信客为什么临终前留下遗言,要与不够诚信、坏了名声的老信客葬在一起呢?

  这三个问题,老师的分析都不错,有条有理,但要思考从更层面的教学艺术思考自己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总结:总体而言,李老师的教学要从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上升到对教学艺术的的层面,要更多地思考如何教的问题。要完成这个过程,一方面仍加强对教材的研读,侧重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另一方面要适当地看一些有关教学法方面的书,多看一下教学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语文学习》等等,完成了这个过程,将会是一个很优秀的语文老师。

文章来源
学科吧课件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