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科吧课件
初中信息技术《制作我的名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大家好!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制作我的名片》一课的教学构思。我将分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说课。
一、说教材
本活动是科学出版社(非零起点)xxxx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的信息生活》中的第二个活动。第一单元《我的信息生活》共有4个活动,分别选取了设计信息与信息技术、文字处理、网络应用、多媒体表达等方面的内容。为了使非零起点的初中学生在本单元不只是简单的重复学习,所以在技术学习的基础之上,活动中还隐含了信息的收集、加工、交流与表达等信息处理流程。本活动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完整设计制作名片的活动,让学生对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来设计制作作品的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七年级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学过文字处理软件,但往往是单纯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学习的,而在本项活动中,更侧重于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信息加工与表达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信息技术处理的完整流程。
基于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学习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了解名片的基本常识和设计名片的基本常识。
2、了解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名片的常用操作和技巧。
3、能够根据任务,选择合适的文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表达主题。
基本目标:每个学生能制作纯文本名片。
拓展目标:能在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添加背景、图片等修饰元素。
(二)过程性目标
1、体验设计名片过程。
2、学会参照已有作品,吸收别人的设计思想,设计自己的作品。
(三)情感性目标
1、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
2、以积极的态度欣赏别人作品,培养汲取别人作品优点的意识。
3、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互评意识。
二、说学情
作为七年级新生刚进入中学不久,对于Word软件,非零起点的学生大多都使用过。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大多是纯技术层面的学习,往往有许多学生只知道简单模仿操作,而不知道从作品的整体角度进行规划设计。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适当强调规划和设计的作用,然后在制作阶段再考虑如何用技术完成规划设计。要让学生体验到,设计是作品创作的核心,好的作品源于好的设计。
而对于零起点的学生,可以快速带过规划,将重点放在制作部分,只要能完成教材中的示范作品,对Word软件有基本的认识就可以了。因为Word软件在后面的教材活动中还有接触。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有很强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中给予正确引导,多给他们鼓励和支持,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说重难点
重点:
1、名片的设计,让学生在名片设计的过程中,掌握一般的名片设计方法,并能适当举一反三,推陈出新。
2、让学生了解制作名片的一般过程,并能合理地利用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来制作名片。
难点:
在设计制作名片的过程中,让学生从以前的盲目使用技术的状态中逐步跳出来,体会到技术为作品、技术为内容服务的思想。
四、说教法和学法的策略
1、本活动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并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形式。本活动教学是利用WORD制作学生名片,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并借助名片制作过程设立了3个基本任务和2个拓展任务。让学生围绕着任务进行学习,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分组合作,互助探究的形式完成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给学生提供更多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让学生通过成功的作品,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本节课在教法和学法的落实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自主学习和伙伴合作等方式,自我探索,顺利的掌握新知,完成任务。
本活动分两课时来完成任务,规划设计约0.5课时,制作部分约1.5课时。
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本活动在网络机房中,教师利用机房的硬件设备和网络电子教室软件授课。
规划阶段:采用情景教学和学生自主的方式,发挥学生自己的创造性,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制作阶段:要让学生体验到完整作品的制作过程,使学生的制作有目的、有条理,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技术分析,并能选择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作品的创作。采用多重任务分层教学,自主实践等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规划设计和制作各约0.5课时,制作部分还可以利用下1课时去完善)
课前准备
1、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机房、电子白板。
2、软件环境:电子教室演示软件、windows操作环境、word软件。
3、教师准备:WORD制作用来对比的名片草稿。
4、学生准备:自己的电子照片,网上搜索的精美名片。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获取新知呈现作品、互相评价归纳小结、延伸拓展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
景
导
入
情
景
导
入师生互相问好!
提要求: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尝试、相互帮助。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收集签名,互相之间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们还不十分了解老师吧?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样可以快速了解老师的东西,就在你们的屏幕上面。大家看看是什么?(名片)播放用WORD软件制作的老师名片作品。
问:观察后,你觉得名片有什么作用呢?
(名片既能了解到他人的姓名,单位、爱好,并可以用电话和他人取得联系。名片,可以让别人了解自己,也可以很好地了解别人,是与他人做朋友的好帮手。)
老师也想拥有一张能更多地了解你们的名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学习如何用Word制作名片。
出示课题:《制作我的名片》
观察、复习旧知
观看、感受
思考回答
讨论交流
思考回答
鼓励学生
拉近学生与课本间每周一节课的时间距离,使他们很快进入角色。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交流。
开学不久,老师与七年级新生还不是非常熟悉,通过名片来详细介绍老师,同时也发挥学科优势,掌握更多的学生信息。更好地搭建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
新
知
探
求
新
知
探
求
新
知
探
求
一、分析规划名片
为了更好地自己来制作名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名片作品,思考教材P13研究室。
1、研究老师名片的内容?
2、分析名片的版式和色彩?
师归纳:
文字要素、造型要素、颜色要素
老师在制作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几张草稿才完成了。出示草稿1和草稿2对比。
问:为什么草稿1老师要修改?
对比草稿2和作品。
问:为什么草稿2老师还要修改?
二、制作名片
任务1、设置名片版式
出示3张大小不一的白纸,谁更适合用来做名片呢?为什么?
师:白纸的正面,分别是奖状(大)、请柬(中)、名片(小)。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P16“加工坊”设置名片版式。
回顾名片文字要素,其中姓名最关键。
任务2、添加姓名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P20“加工坊”制作艺术字姓名并调整环绕方式。
任务3、制作其他信息。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P21“加工坊”制作文本框。
三、美化名片
如何使自己的名片更有吸引力?
任务4、给背景添加颜色变化。
任务5、添加自己照片或装饰图案。
师:
1、纸张的尺寸
2、示范插入照片或自选图形的绘制。
3、演示图形的叠放次序。
四、评价名片
师引导提示:从文字要素、造型要素、颜色要素三方面去评价。
再展示学生课前搜索的优秀精美名片。
别人的名片中有哪些优点?
评价时尽可能多的发掘同学优点,适当提些建议。学生的积极性就这样被鼓励了。
观察、思考回答。
姓名、电话、单位等
横式、竖式、单面、双面。
主色调:蓝色
辅色调:黄色
文字要素中的姓名设计要醒目
名片更有吸引力,整体设计美观,有图片,或有边框,字体有颜色、有背景的变化等。
观察、思考回答
最小的一张,携带方便,节约纸张。
实践操作、小组协作。
实践操作、小组协作。
思考回答,感知整体。
认真观察,思考讨论,动手实践。
实践操作、小组协作。
学生离位,巡回欣赏、讨论、评价同学作品。感知整体。
为新课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为后面的评价准备思路。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任务
word中默认的页面是A4纸,平时许多的应用需要设置页面和页边距,如请柬、信封、贺卡、奖状等。这样设计的意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名片设计仅是手段,关键是通过名片制作,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需求,word页面是需要不同设置的”,而具体的操作学生一教就会的。另外这样的设计还起到分解难度,拓展应用。(纯粹理解word中的页面设置,对零起点学生来说还是相当有难度的)
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多任务分层次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学会用积极地态度去欣赏别人的作品,汲取优秀元素,培养良好的评价意识。
延
伸
拓
展从生活中衣服吊牌名片、树木知识名片、延伸到城市名片:
1、家乡合肥正在创建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有着“开明开放,求是创新”的城市精神。
2、作为合肥人:
每一个人都是一张流动的城市名片。人人动手参与创建,个个争当文明市民
如何使自己成为文明的合肥市民。
让学生明确自身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形成相应的责任感和价值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评价
小结
1、能够根据需要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名片。
2、学会欣赏、评价,学会汲取优秀作品中的优点。
根据实践操作,总结归纳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渗透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的教学理念: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
2、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使用多元评价体系,鼓励创新。
整个教学思想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整节课突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联系生活,渗透思想德育教育。
因能力有限,时间仓促,教学设计中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文章来源学科吧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