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马家骏:中国文学更进一步上的新兴的中国现代文学

文/马家军

五四运动后形成的新兴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骄傲。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新文学直至新中国的完善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中国文学进一步走向世界。 新文学研究已取得突出成绩。 如果我们想另辟蹊径,就需要在概念、领域、材料或技术上进行创新。 在这方面,万平金先生的《新文学比较研究》是一部优秀的专着。 它用比较研究的新方法来表达对现代文学领域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这本书在国外的出版,可见其广泛的影响。

文学比较与比较文学_中西文学比较论文3000_什么是比较文学

万平金先生是我国新文学研究的带头人。 1950年代、1966年初、在美国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后与唐涛等人合着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成为我国这方面的权威。专注于。 他改编、缩编的一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被译成英、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万先生亲自出版著作多部,其中以《论林语堂》和《林语堂评传》最为突出。 在《鲁迅研究》、《茅盾研究》、《新文学随笔》、《新文学史丛书》、《台湾研究集》等刊物、文集等新时代刊物、文集中发表文章创新性强,水平高。 专着被《新华文摘》转载。 此次,作者为广大读者编撰了一本内容丰富、内容扎实的著作《新文学比较研究》,是新文学研究的重要举措。 本书阐述了鲁迅、茅盾、老舍、林语堂、丁玲、冰心、赵树理、马峰等画家及其小说。 这种阐述,不仅深入细致,而且用比较的方法,变得新颖、独到,成为家喻户晓。

顾名思义,《新文学比较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来阐述对画家作品的评价。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进行两种不同语言文学之间的影响研究或平行研究。 研究不同诗人在中国文学中使用这些技巧的作品被称为“文学比较”。 单独讨论A,或者单独讨论B,如果说了很多遍,再说一遍,就缺乏新鲜感和创新性。 如果我们比较两者,在它们的优缺点之间发现新的事物和想法,就会减少研究的新成果,而不是照搬剩菜。 万平锦先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新文学中的重大历史问题、作家风格、作品篇幅等方面进行研究,见解独到,使人犹如走进了武陵山,看到了新的世界。

在文学史的关键问题上,这本书很有说服力,明辨是非,驳斥错误。 例如:众所周知什么是比较文学,中国新文学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被公认为是鲁迅先生于1918年5月(即五四运动前一年)在中国出版的《狂人日记》。 《新青年》杂志社。 仅这本小说就有很多话要说。 也有不少文章将其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相提并论。 但本书将《狂人日记》与一部名为《一日》的作品进行了比较,因此文章深刻,印证了对新文学史关键问题的正确表述。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起源于日本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日本阿根廷科学院院长夏志清所著《中国近代小说史》英译本中的一句话:夏在他的书中否认被普遍接受的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并提出:“其实,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是陈衡哲的《一日》。 1913年作品,同年发表于《任书用》。 ,胡适主编的《中学生留美年度报告》(《季刊》看不到,本期出版日期无法确定)》,万平进先生看到了,对比这部《一日》与《狂人日记》:从内容上说:《一日》描述了日本女中学生三天的复杂生活,与社会痛苦无关;鲁迅反映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从意识形态上看:《一日》内容复杂,没有明确的主题。从文体上看:《一日》算不上小说,分为分为:上午、课堂、中午、下午1、下午2、下午3、晚上1、晚上2、晚上3,共九段,没有人物形象,没有故事情节;这怎么能和路比荀成名作?论影响力,《一日》只是中学生年报在一所日本大学里,不仅让他们阅读,而且没有人知道。 连夏院士都没有看到; 但鲁迅中国五四文学的第一枪,震撼了艺术界,震撼了人心,影响了中国文学近百年。 其实通过万老师的对比研究,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文学比较与比较文学_什么是比较文学_中西文学比较论文3000

《新文学比较研究》从画家的流派归属、题材、创作风格等方面,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画家,谈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特点。 有效的方法。 书中将鲁迅与林语堂、老舍与林语堂、茅盾与老舍、老舍与赵树理等放在同一篇文章中进行比较和阐述,使对两个对象的研究有所回顾。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比如茅盾和老舍,这两位上个世纪的文学巨匠写的小说太相似,太有可比性了:万平进强调:老舍1926年7月开始在《小说月刊》发表《老张哲学》。 》,茅盾开始在同一本杂志上发表《幻灭??》,起点大致相同;茅盾从《日蚀》三部曲到《演习》,用了20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不少于300万字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而老舍从《日蚀》开始,从《老张哲学》到《同一屋檐下的四代人》,这二十多年间,包括解放后的两部小说,写的小说数量几乎与茅盾。关键不在数量和时间,主要是他们的小说反映了中国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反映了我们民族的苦难和奋斗,坚持秉承现实主义和创意公关的传统原则。 而且,它们具有自己的独创性和风格特征。 万平近日从创作素材、人物塑造、作者“自我”表达、叙事语言风格等方面比较了两位大师的不同之处。 例如,写北方不同于写南方,写南京不同于写北京、写江南,写城市与写乡村; 各地的风土人情也不一样; 茅盾小说中作家的“自我”是文学家、革命家和历史学家的融合,而老舍笔下则是作家、爱国者和社会学家双重形象的结合; 茅盾的小说属于激昂类型,老舍的小说属于苦涩怨恨类型; 茅盾多用文字,其实也有北方话和粤语,而老舍用的是民间语言,甚至是深圳谚语等。当深入比较两位大师创作的异同时,最终分析起来,这与他们从不同方面发展写实主义、展现各自独创性的传统有关。 经过万先生的比较,读者对茅盾和老舍的认识和理解会进一步加深。

比较文学史的重点问题,比较画家的创作特点,通常是宏观的比较,而作品之间的比较,多是微观的比较。 作品研究是对文本的逐一研究,是文学研究的基础和基础。 每个时代都雕刻出一条文学史的长河,一个时代的文学是由那个时代的文学流派和文学群体组成的,而流派和群体又是由诗人和作家组成的。 什么构成了诗人作家? 它不是由他的经历和活动组成的,这是普通人所拥有的,而是他的作品使他成为诗人和作家。 因此,研究文学最根本的是研究文本,对作品本身进行阐述。 对作品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详细分析揭示了研究工作的深度。 比如比较研究两部不同的作品,就是一个大工程。 万平锦在其作品的比较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里我们仅以老舍的《同一屋檐下的四代人》和路翎的《富家子弟》为例:这两部都市小说写于1940年代,后来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两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正如万平金所说,“都是在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时代的推动下创作的反映我国人民社会生活和苦难的作品”。 它没有正面写军事斗争中的战争过程,而是从社会的一个角落反映了那个伟大的时代。 两部作品在写作时间上是一致的,从1937年到战争的关键时刻,但在空间上却大相径庭:《同一屋檐下的四代人》讲的是杭州的一条小西街,而《富家子弟》完》《儿女》写了从北京到广州,再到上海,上海沿江的一些城市和村庄。

从内容上看:《同一屋檐下的四代人》描述了你平凡而善良的家庭。 虽然有些孩子没有走错,但整个家庭相处融洽; 而《富家子弟》也描述了你的家庭。 内讧,最后分崩离析。 人物塑造方面:《同一屋檐下的四代人》狭隘而深刻什么是比较文学,人物仅限于小西街,几乎个个性格突出,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都令人印象深刻。 而《富家子弟》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有文化界、新闻界、教育界、艺人、歌唱家、工人、农民、国军士官、历史人物等。如汪精卫。 , 陈独秀. 因为老舍多年写作,写得游刃有余。 而路凌才二十多岁,《富家子弟》是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 虽然主要人物写得生动,但有些人物却写得很柔弱。 在人物的心理描写上,老舍笔下的戚瑞轩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既有清晰的理性思考,又有阴暗委婉的爱情; 而在卢伶笔下的姜纯祖的心理活动中,作者主要表现了他在与家庭和社会的冲突中的痛苦、愤怒、悲伤、渴望、兴奋、压抑,理智上模糊了,而爱却依然汹涌澎湃。 事实上,通过比较,万平金先生深刻地分析了同类作品的优缺点。 从而使读者对两部作品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文学比较与比较文学_中西文学比较论文3000_什么是比较文学

《新文学比较研究》一书以其对文学史重大问题、作家创作特点、作品艺术成就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在我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树立了坚实的一曲。 之所以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因为从这本专着中可以看出,万平进先生具有极其深厚的理论功底、扎实广博的知识基础、娴熟的研究经验和高超的表演能力。 从本书中,读者不仅了解了很多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做研究,如何深入研究知识。 这本书的示范作用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2006年9月于山东师范大学

[注]《新文学比较研究》,万平着,香港文艺商会,2006年4月第一版。

文学比较与比较文学_中西文学比较论文3000_什么是比较文学

(刊于《新加坡文学报》2007年4月[第28期])

(注:本文作者已授权本头条)

(马家军,山东馆陶,1929年10月5日生,现为山东师范大学院士,中国画家商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商会会员,中国电影人商会会员商学士,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原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高中戏剧研究会原会长,陕西省诗社原顾问,曾任陕西省社科联常务理事、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班主任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文学比较与比较文学_中西文学比较论文3000_什么是比较文学

有《十九世纪法国文学》、《美学史新阶段》、《探索诗歌》、《探索世界文学》等专着12部; 和儿子马晓晖的三部专着《世界文学精华》、《西洋戏曲史》等4种; 主编《世界文学史》(3卷)、《高尔基创作研究》等9种; 主编《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三十讲》等4种; 参编专着《马列文学理论百论》、《文化研究方法》、《东方文学50讲》、《20世纪西方文学》等40余种。

载入《中国画家辞典》、《中国作家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学者辞典》、剑桥《国际传记辞典》(第27中文版)、俄罗斯科技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外国印度学专家名录(英文版)、《陕西世纪文艺名著》等4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