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快乐中总是包含着思辨,体会儿童的快乐与哀愁

《大拉布拉多和他的朋友们》(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是诗人、散文家高洪波的新儿童诗集。 本书收录了61首儿童诗,表达了诗人对动植物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对美的向往。 高洪波的儿童诗题材广泛,注重情节、趣味性和简洁明了的语言。 然而,他的兴趣总是透露着智慧,而幸福总是包含着猜测。 他用他不减的“童心”和“童眼”,体验着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

1971年,还是军人的高洪波写下了第一首诗《军人之歌》,从而走上了诗歌创作之路。 高洪波的儿童诗歌创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有《鹅鹅》、《我喜欢你,狐狸》、《大象法官》、《吃石头的鳄鱼》、《大拉布拉多和它的朋友们》、《它们》等。诗集20余部。 作为一个对自己创作有着清晰认识、研究和追求的作家,高洪波曾在《高洪波儿童文学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一书的序言《儿科宣言》中谈到了自己对儿童诗歌的看法。 :“儿童文学作家的使命,除了向他们传递爱、美好、真诚、善良之外,我个人的体会是:把快乐还给孩子们。”

是的,孩子没有功利的意图。 他们追求纯粹的精神愉悦和自由感。 孩子是诗人和哲学家。 他们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拥有自己的精神宇宙。 先有“儿童的发现”,然后儿童诗成为一种有意识创造的艺术,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流派。 真正的儿童诗是为儿童创作的,必须满足儿童的审美需要。 高洪波诗歌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尊重儿童自由生命的价值,凸显诗歌艺术的趣味性和感性审美性,同时在诗歌的语音和语义层下也蕴藏着哲学潜流,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构建了丰富的内涵。的意义。

首先,高洪波的诗是纯粹的儿童诗。 诗人对节奏、韵律要求严格,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 儿童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比较发达,他们的情绪能很快被音调和节奏所引起的欢乐所唤起。 其次,高洪波的儿童诗往往具有很强的意象性、具体性和相应的情节。 他们总能把抽象化为具体,把理性思辨化为立体的图画和叙事。

其实,对于儿童诗来说,特别需要强调画面感、场景感、情节感; 因为孩子天生就是感性的,他们的思维是具体思维和感性思维,他们的想象力需要借助具体的实体来诞生。 高洪波的儿童诗常常呈现生活细节的原貌。 孩子们可以感受到眼前丰富生动的诗意情景,促进孩子与文字的直接交流。 这是对儿童思维的理解,也是对小读者阅读心理的尊重。 这也使得高洪波的诗歌赢得了年轻读者的喜爱——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场景感,或者讲述有条不紊、有始有终的故事。 ,都对应了孩子的感性思维和线性思维特点。

同时,高洪波也是一位“天生”的诗人,他身上总有天才般的怪癖。 新奇的视角、新奇的形象、新奇的想象总是标新立异、富有创新。 孩子们喜欢高洪波的诗,“新奇”也很重要。

充满童心是高洪波的诗歌受到孩子们喜爱的前提,也是他诗歌艺术得以表达的前提。 周作人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是我国儿童文学领域的初步理论建构。 他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着眼于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生活特征及其独特的思维和精神特质。 周作人认为,儿童文学应该是非功利性的,追求纯粹的精神愉悦和自由的人生价值。 周作人的观点虽然极具建设性,但却否定了儿童文学的启蒙教育功能。 显然,高洪波诗歌的理论前提是对周作人儿童文学观的再发展,不仅强调儿童文学的趣味性和自由感,而且通过令人愉悦的文学来树立和传达道德价值观和朴素的哲学观点。形式。

因此,高洪波首先偏爱的是森林童话和动物题材的寓言金波的儿童诗,用简单有趣的动物故事向小读者展示诗人所理解的人生哲理,如《救援(变色龙)》、《孔雀》、《 《犀牛》等;高洪波还创造性地改造了传统寓言、童话或民间传说,其有趣、发人深省的作品成为高洪波诗歌的独特场景之一,如《我喜欢你,狐狸》《唐《别害怕,大灰狼》、《乌鸦的复仇》等。

高洪波儿童诗的第二个主题是孩子们活泼的生活。

在孩子的认知中,主体与客体是一体的,现实与可能性是交织的,因果也是一体的。 这让他们的想象力脱离了成人世界所谓的客观规律和逻辑限制,变得更加有趣。 充满意义。 例如,高洪波的《红气球》诗中,“我”担心从我床边飞走的红气球晚上会感冒,瑟瑟发抖; 在《隐形人》中,躲在被子下的孩子会想象自己钻进了一个黑暗的山洞,躲进了一片黑暗的森林里。

高洪波还思考了孩子们的生活状况,批评了目前的不足。 比如《我是小学生》写的是孩子渴望被理解,“我是小学生,/我很爱动……我妈妈说我有多动症”; 在《鹅鹅》中,他解释了父母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天性造成的伤害。 “我妈妈总是喜欢抓住我,强迫我背一些奇怪的儿歌。” ./我必须全部背下来,妈妈看上去很高兴。/从此以后,只要家里来了客人,我就得把这只倒霉的‘鹅’牵出来。”

高洪波儿童诗的第三个重要主题是自然的书写。 他的诗歌作品体现了具体、流畅、逻辑性强、化抽象为具体、化理性为感性的特点。 “自然”的抽象概念转化为有形、有形的事物和生命。 事物也有形式感,如实展现出充实而生动的生活方式。

比如《吃春天》:“一把又一把/郁郁葱葱的香椿/吸引路人的目光——/‘吃春天,吃春天’,/春天的味道金波的儿童诗,香!” 比如一首优美的小诗《四季风》:“夏天的风很轻/它踏在荷叶上/它连露珠都没有触及//秋天的风很重/它站着”高粱上/它把田野染红了//冬天的风很猛/一踏上河/河就结冰了//春天的风很柔/一触及柳枝/柳絮飞满天空。”

儿童诗生动地再现了生活情境,契合儿童的感知和具体思维。 当孩子用情感去体验时,他们的收获远远超过一般抽象的叙述。 显然,诗人对儿童思维和阅读心理的理解,以及他的儿童诗中有趣的具体性,赢得了儿童读者的喜爱和亲近。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尤其是诗歌。 语言简洁流畅是优秀儿童诗的特点。 儿童诗的语言特征会根据诗人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创作特点而有所不同。 例如,著名儿童诗诗人金波非常追求美,这使得他的儿童诗语言简洁、优雅; 诗人任蓉蓉追求诗歌的趣味性和实验性,他的儿童诗语言充满自由轻松的言语。 高洪波的语言深受中国民间文学的影响。 它简单、清晰、自然、朗朗上口。 口语诗语言形式短小活泼,让孩子们读起来乐在其中。

由此,我们还需要谈谈高洪波独有的诗心。 平实质朴的语言特色,自然的童真,丰富的情感投入,“诚”字,就是高洪波的诗心——即使涉及重大社会问题,他也会将“趣”编织进去——这就是关怀以及对童年的关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是《老母亲》。 儿童诗从第一个角度展开叙述。 年幼的孩子不明白什么是离婚,以为妈妈躲在他身边。 虽然每次他喝醉的时候,父亲都会向他发誓,一定会给他找一个新的母亲。 孩子虽然喜欢新衣服,但他只想要老母亲。 父母离婚,从而给孩子的纯真世界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精神伤害。 如此沉重的题材,在高洪波的笔下,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悲伤的底蕴,也让读者微笑着孩子们的稚气,为亲情所感动。 这正是源于诗人高超的“趣”诗的诗歌艺术。

《光明日报》(2023年7月27日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