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 从区域分布来看,呈现出空间发展不平衡的特征。 华东、西南地区管廊较长,区域内各省间发展也不平衡。 与其他省份相比,四川、山东、陕西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地下管廊长度较少,最为突出。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20年统计数据
图2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长度分布
从截至2020年的城市建设水平来看,已有293个城市(含地级市、县级市)建设了地下管廊,新增管廊长度排名前20的城市中有7个为试点城市,其余城市以大城市为主,也有韩城市、汉中市等中小城市。
表1 2020年既有及新建管廊长度总和排名前20位的城市
(2)与GDP的相关性
进一步分析2020年全市GDP与地下管廊建设长度的相关性发现,两者不存在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r=0.51,仅为中等相关性。 即从截至2020年的建设情况来看,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情况与当地经济形势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关联性不大。
研究数据还发现,目前管廊建设长度与城市人口密度的相关性较低,相关系数仅为0.12。 这种关系极其微弱,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 可以看出,目前无论是人口稠密的城区还是人口非稠密的地区都在建设管廊。
(三)投资项目的市场交易情况
观察市场公开交易数据发现,综合管廊项目的交易从2014年开始,随着PPP模式的推广应用,投资项目的市场交易在2017年达到高峰。截至2022年8月,已竣工综合管廊或具有综合管廊建设内容的??项目537个。
数据来源:市场公开交易数据,明数整理,数据截至2022年8月末
图3 近年综合管廊投资项目成交趋势
1.投资模式
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综合管廊。 试点合作机制(PPP),积极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完善特许经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 从公开交易的管廊(或含有综合管道建设内容)项目模式来看,PPP模式是主要采用的模式城市地下管廊,交易数量和金额远远超过其他模式。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传统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项目。 PPP模式的主要实施方式有: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DBFOT)、建设-拥有-运营(BOO) )、重建-运营-移交(ROT),其中BOT、BOOT、DBFOT、BOO适用于新建项目,ROT适用于现有项目。 每个实现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并且操作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因此,对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需要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PPP实施模式。
数据来源:市场公开交易数据,明数整理,数据截至2022年8月末
图4 近年综合管道投资项目分布格局
综合管廊项目建设一次性投资高,运营成本高。 但目前面临收费难、走廊通行率低等困难。 项目收入严重依赖政府,造血能力相对较弱。 笔者曾听某大型央企区域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他们决定放弃独立、纯粹的综合管廊项目,转而推进综合管廊建设。片区综合开发。 从市场交易中也可以看出,投资项目中60.3%以上的综合管道建设内容包含在城市综合开发、市政道路、生态综合治理等类型项目中,而不是单独建设。
数据来源:市场公开交易数据,明数整理,数据截至2022年8月末
图5 近年投资项目包括综合管廊建设的相关行业
2.社会资本的类型
2014年以来,牵头完成综合管廊投资项目的社会资本主要是央企及其所属企业,主导项目规模占总规模的64.4%。 龙头社会资本中,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位列前三。
数据来源:市场公开交易数据,明数整理,数据截至2022年8月末
图6 近年已竣工综合管道建设等项目龙头企业类型分布(按交易规模)
3、“十四五”期间市场发展前景
(一)市场空间相对稳定
经过多年的建设实践,人们认识到管廊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要。 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加快补齐地下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道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道路重复开挖、架空线网密集、管道事故多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改善城市环境。功能,美化城市景观。 ,推动城市集约高效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 我国综合管廊建设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因此,我们预测2020年后我国管廊建设将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
综合管廊建设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近期,国务院提出稳定经济33条措施,综合管廊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王胜军表示,近期,住房城乡建设部初步梳理了两批重点项目清单,包括已完成开工准备的项目和部分已完成开工准备的项目。在建项目,资金需求超2000亿元。
(2)与片区开发、城市更新等联合开发。
2022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 其中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建设,提高管道建设系统化水平和保障安全运行能力,统筹推进城市老旧管道改造中综合管廊建设网络。 在城市新区,根据功能需求积极开发干支管廊,合理布局管廊系统,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化建设,推动城市地下设施纵向分层布局、横向紧密衔接。
根据本次已建管道分布研究,综合管廊建设与当地经济条件相关性不大,各地建设综合管廊积极性差异较大。 总体而言,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以及有大量城区开发或城市更新需求的地区,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从2020年统计数据来看,试点城市建设长度排名较高。
新区开发和城市更新建设需求旺盛的城市更倾向于采用综合管廊这种更为集约的地下空间开发方式。 例如,《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提升地下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 为推进城市综合公用走廊建设,重庆出台了《重庆市市政综合公用走廊管理办法》,这是全国首个针对综合公用走廊管理的省级政府规章。 今年2月,重庆还发布了《重庆市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进一步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 提出,为实现综合管廊、管廊建设的系统化、管理智能化、管廊产业化,到2025年底城市地下管廊,重庆力争新建道路综合管廊建设率新城区不低于30%,预计建成综合管廊总长度约815公里,其中干线和支线综合管廊约160公里,电缆约655公里综合管廊。 干线、支线综合管廊、电缆综合管廊级配明确为2:8。 指数。
(三)与新基建、智能化发展相融合
“十四五”时期应该是管廊运营管理的关键时期,各种运营问题都会显现出来。 管廊项目公司要处理好政府、管道单位、施工单位和公民等之间的复杂关系,全面建设智能化管理平台,加强智能化收费管理。
不少关于未来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文件都提出了“数字化、智能化”的要求。 例如,住建部2021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利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完善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有条件的城市可建设供水、排水、燃气、供热等设施传感网络,建设地面沉降危险监测传感系统,实时掌握设施运行状态,实现安全监测预警地下市政基础设施。 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提高设施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协助优化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
北京明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融资数字化应用。 它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经验深度融合,为政府部门、社会资本、金融机构提供基于大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投资管理及资产管理平台开发、数据分析、课题研究、绩效管理及全流程咨询服务。
明数数据依托自主建立的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数据库以及在基础设施投融资咨询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对各细分行业的市场动态和政策发布保持持续跟踪和研究。 根据报告期内的市场形势信息、政策变化、名数数据等,关注、筛选、分析与市场拓展密切相关的时事信息,如所在地区的市场表现、竞争对手、地方财政等以及客户关注的行业,形成专门适合自营客户业务拓展需求的时事参考。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分析、地方政府财政、债务分析、土地交易与供应、政策要点整理、投资领域投资潜力分析等。
详细咨询请扫描二维码联系头小泉
- 结尾 -
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