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管理规定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管理规定,节能,墙体材料,推广
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管理规定 本文简介: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管理规定《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管理规定》已于1997年11月27日经省人民政府第10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积极推广节能建筑,保护耕地和环境,节约能源,利用废料,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
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管理规定 本文内容:
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管理规定
《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管理规定》已于1997年11月27日经省人民政府第10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积极推广节能建筑,保护耕地和环境,节约能源,利用废料,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和使用墙体材料、推广节能建筑,以及与此相关的工程规划、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新型墙体材料,系指非粘土墙体材料。孔洞率达到国家和省规定比例的粘土制品(掺入废渣和疏浚江河淤泥的,掺入量折成孔洞率),视为新型墙体材料。
本规定所称节能建筑,系指采用新型墙体材料,采取各种措施达到节能标准的建筑。
第四条
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建筑,以城市为重点,逐步向农村发展。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工作的领导,将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政府目标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工作。县级以上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墙改管理机构),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的组织协调、规划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计划、规划、国土、乡镇企业、环保、技术监督、财政、物价、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有关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推广节能建筑工作。
第二章
墙体材料管理
第六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不得新建、改建或者扩建粘土实心砖(瓦)生产线。
对现有粘土实心砖(瓦)生产企业,由国土管理部门、墙改管理机构分别核定并逐年减少粘土实心砖(瓦)的用地面积和产量指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突破。
禁止通过毁田、毁堤、严重污染环境等方式生产粘土实心砖(瓦)。
第七条
鼓励企业利用工业废渣取代粘土原料生产墙体材料。企业生产的墙体材料产品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水渣)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免征增值税。利用大宗煤矸石、炉渣、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生产墙体材料的,经有权的税务机关批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征所得税。
工业废渣排放单位应当做好工业废渣的处理和供应工作,有条件的可以给予工业废渣利用单位适当补贴。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贮灰场所在地的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工业废渣利用单位收取费用。
第八条
墙改管理机构应当在粘土实心砖(瓦)限产、开发和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方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设计、施工、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等方面,制定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应当将新型墙体材料应用计划指标下达到设计、施工单位,确保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应用比例逐年增长,并负责组织编制应用技术规范、标准图集和定额。
第九条
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用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技术开发费,可以按实列支;对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减免土地使用税;对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投资项目,经有权的税务机关批准,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零税率。
第十条
计划、科技、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及建筑应用项目,应当优先立项,优先给予资金扶持;对纳入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计划的项目,可以优先有偿使用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用费。
第十一条
新型墙体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应当满足建筑使用的各项技术要求,产品的地方标准由墙改管理机构协助技术监督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对既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未制定地方标准的,各级墙改管理机构应当督促生产企业制定企业标准,按照有关规定报送备案。
没有产品标准或者产品达不到标准或者配套应用技术措施不完善的墙体材料,不得进入建筑市场。
第十二条
在城镇建设中,禁止强度等级MU10以下的粘土实心砖在5层以上建筑中使用;禁止框架结构及高层建筑的填充墙采用粘土实心砖,鼓励采用非粘土制品;围墙不得使用粘土实心砖;限制粘土实心砖在各种建筑零零线以上的墙体中使用。设计单位不得在上述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建设项目中设计采用粘土实心砖。
各级墙改管理机构应当配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行按使用面积计算工程经济指标的方法。
第三章
节能建筑管理
第十三条
每年建筑竣工面积中,节能建筑须占一定比例,并确保逐年增长。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制定城镇建筑热环境和节能改造规划,分步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凡符合本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民用建筑项目,凭有权部门的立项文件,经有权的税务机关核定,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比照北方节能住宅实行零税率。节能建筑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墙改管理等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有关税、费减免手续。
第十五条
加快开发节能建筑产品及节能建筑配套技术研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节能建筑技术规范、标准图集及定额,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材料、装备和建筑设计。
第十六条
建设(开发)单位必须按照节能建筑标准的要求委托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并按照规定办理有关节能建筑报批手续。
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保证节能建筑设计质量。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节能设计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第十七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对节能建筑工程质量实行严格的监督。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相应的检测机构,对工程中使用的节能建筑材料和工程质量进行检测。
第十八条
各级计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建设方案进行节能专项审查。
第十九条
鼓励建设节能建筑示范小区,对示范小区可以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适当减免城市设施建设配套费用。
第四章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用费的征收使用与管理
第二十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和个人(不包括个人住宅建房)在向规划部门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必须按照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0元(不能按照建筑面积计算的建筑物以实际用量每块标准砖0.05元)向所在市、县(市)墙改管理机构缴纳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用费(以下简称专项用费)。
除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未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地区、单位和个人无权决定减缴、免缴、缓缴专项用费。
建设单位和个人持专项用费缴款凭证,向有关主管部门办理手续。未按本规定缴纳专项用费的建设工程,规划部门不得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
第二十一条
建设工程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经墙改管理机构验收,所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总用量的比例达不到40%的,不退还专项用费;达到40%的,按照省财政、物价等部门规定的标准退还专项用费。
第二十二条
专项用费的收取、退还标准需要调整的,由省墙改管理机构提出具体方案,经省财政、物价部门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三条
下列建设工程经墙改管理机构确认后可以减缴、免缴专项用费:
(一)道路、桥梁、航道、给排水设施建设工程;
(二)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三)环境污染治理和“三废”综合利用建设工程;
(四)民政部门举办的社会福利建设工程;
(五)列入文物保护的古建筑修缮工程;
(六)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减缴、免缴专项用费的建设工程。
第二十四条
专项用费的征收,须持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统一使用省财政部门监制的专用票据。专用票据实行年审制度。
征收的专项用费必须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有偿使用,滚动周转。各级墙改管理机构应当配合财政部门共同建立完善专项用费征收、使用审批管理制度。财政、物价、审计部门应当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任何地区、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拖欠、平调、摊派和挪用专
项用费。
第二十五条
各市、县(市)征收的专项用费,必须按照省财政、物价等部门核定的比例及时足额逐级上解。实行专项用费征收逐级报表制度。
第二十六条
专项用费(扣除退还部分)的使用范围:
(一)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建筑的科学研究、政策研究和技术开发;
(二)新型墙体材料及装备生产项目的建设及技术改造;
(三)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建筑的推广应用;
(四)奖励开发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建筑工作中成绩突出的
单位和个人;
(五)经过各级财政核定的墙改事业经费。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七条
对在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推广节能建筑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或者有关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一款规定,擅自新建、改建或者扩建粘土实心砖(瓦)生产线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按违法占用土地查处;擅自批准新建、改建、扩建粘土实心砖(瓦)生产线的,批准文件无效,所造成的损失由批准机关承担,对直接责任人和单位领导人由其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突破核定的粘土实心砖(瓦)生产用地面积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超出的用地面积,按违法占用土地依法查处。
对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三款规定,毁田、毁堤、严重污染环境的砖瓦企业和小土窑,分别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关停。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生产和使用没有产品标准或者虽有产品标准但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新型墙体材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查处。
第三十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工程不得被评为优秀设计、优质工程;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应当进行节能建筑设计而未进行节能建筑设计的,或者擅自更改节能建筑设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不缴纳专项用费的,由县级以上墙改管理机构责令限期缴纳,可以按每逾期一日加收应缴总额5‰的滞纳金。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擅自决定减缴、免缴、缓缴专项用费的,其决定无效,由上级墙改管理机构责令补缴。对作出决定的责任人,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不按规定比例返还专项用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返还,并承担所造成的损失。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截留、拖欠、平调、摊派和挪用专项用费的,或者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使用专项用费的,由上级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并追回专项用费。对直接责任人和单位主管领导由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未按核定比例及时足额逐级上解专项用费的,由上级财政部门、墙改管理机构责令限期上解,对责任单位可以给予通报批评。
第三十六条
各级墙改管理机构应当积极配合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行政执法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本章规定的其有权实施的行政处罚,委托给符合法定条件的墙改管理机构实施。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八条
各级墙改管理机构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秉公办事;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由其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有违反本规定的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过去本省有关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篇2:赴江苏省黄桥实验小学学习考察报告
赴江苏省黄桥实验小学学习考察报告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实验小学,考察报告,学习,黄桥
赴江苏省黄桥实验小学学习考察报告 本文简介:赴江苏省黄桥实验小学学习考察报告2010年7月12日,我县小学校长考察组一行24人来到江苏省黄桥实验小学学习考察。在相城区教育局缪副局长、黄桥实验小学高校长、马副校长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校容校貌,欣赏了校园文化,听取了学校工作经验介绍,并与局、校领导进行了交流互动。一、黄桥实验小学基本情况黄桥实验小
赴江苏省黄桥实验小学学习考察报告 本文内容:
赴江苏省黄桥实验小学学习考察报告
2010年7月12日,我县小学校长考察组一行24人来到江苏省黄桥实验小学学习考察。在相城区教育局缪副局长、黄桥实验小学高校长、马副校长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校容校貌,欣赏了校园文化,听取了学校工作经验介绍,并与局、校领导进行了交流互动。
一、黄桥实验小学基本情况
黄桥实验小学始创于1948年,1958年转中心建制,1997年11月通过省教委评估验收,成为江苏省相城区最早的一所实验小学。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苏省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等殊荣。
2007年1月成功争创为首批“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全面现代化,
校“苗苗”电视台、
闭路电视系统、微机房、语音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标准的环形跑道和操场、多功能艺体活动中心等配套齐全。
目前学校本部占地30586㎡,建筑面积11696㎡,绿化面积17464㎡。现有教学班23个,学生923人,教职员工76人,专任教师69人。下辖黄桥实验小学分校、张庄民工子弟小学及黄桥中心幼儿园三个分部。学校拥有一支骨干领雁的教师队伍,其中苏州市名校长1人,名教师1人,苏州市级学术、学科带头人7人,区级学术、学科带头人19人,市(区)教学能手9人,市(区)教坛新秀8人。
二、黄桥实验小学办学经验
黄桥实验小学始终将“育合格加特长人才,创规范加特色学校”为办学宗旨,围绕“打造双语品牌、凸现信息特色、塑造省级名校、志在全国著名”的办学目标,着力营造融生态校园、双语校园、数码校园、书香校园、活动乐园于一体的校园环境。
一是加强学校环境建设
黄桥实验小学根据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加投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近几年来,先后兴建了笃行楼和标准塑胶操场,建成了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和大型多媒体教室,实施了校门东移的景观改造工程。特别是08年,实施了园林风格的校园环境改造工程,营造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校园环境。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目前,学校有网络教室3个、电子阅览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学生用计算机203台,生机比达4:1。教师用笔记本及台式电脑共计103台。所有班级及各专用教室班班通网络,且均配备投影仪、实物展示台、多媒体音响、屏幕等电教设施。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配置齐全。建有80G教育资源库,25G音像资料库和15000册电子图书,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等软件设施。
二是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黄桥实验小学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一是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开展“过三关,创三杯”活动,青年教师定位培养工程,星级教师考评活动等,选准苗子,排出梯队,重点扶持。二是加强“科研-教研-课堂”的一体化建设,为青年教师“设场、搭台、铺路”,以备课说课为基础,听随堂课、评优质课为抓手,举办青年教师课改课堂教学公开活动、课题组研讨展示活动、区级学科带头人示教活动、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讨活动等,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三是开辟培训渠道。在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历进修、职称培训的基础上,拓宽渠道,为教师提供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机会。选派骨干,外出学习;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建立机制,校本培训。近年来,袁金华、高林生、孙双金、王崧舟等教育名家均来到学校讲学,还先后派出5位教师赴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新加坡、美国研修。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参加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考试,并取得了合格证书。学校45周岁以下的教师100%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
三是严格实行规范管理
黄桥实验小学推行以主动式管理、走动式管理、互动式管理、推动式管理、心动式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五动”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的行政管理效能。每学期,校行政人员在完成好自己繁忙的学科教学任务及条线工作的同时,深入课堂,了解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深入办公室,开展教学调研活动;跟踪薄弱班,寻找有效教育教学策略。进一步抓实了“四位一体”的一日常规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了专项管理考评小组。继续加强和改进了“教学六认真”工作的流程管理。备课时实行分层要求,明确三年内的青年教师要备详案细案。把教研重点放在同年级教师集体备课上,放在教学反思上。在教研组、课题组内开展“一课三评”活动,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备教材资源、学生资源、教学设计的理念、师生的活动方式。此外,积极实行校务公开制度、教代会制度、层级管理制度。
四是着力推进素质教育
黄桥实验小学用系统思想和方法来规划、实施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切实加强艺体教学工作,认真上好“两操、两课、两活动”。在“开齐、上足、教好”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开发出了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以荷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一年一度的“阅读节”、“双语节”、“学校体育运动会”;颇具特色的“经典诵读活动”、“图书漂流活动”、“新童谣创作活动”、“小作家作文大赛”、“主题画信活动”;经常性的“红领巾小广播”、“苗苗电视台”、“青少年科技制作大赛”……一项项富有创意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为他们个性的张扬、特长的发挥搭建了展示的平台。
学校还建立“家校联系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开辟“家校路路通”,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有力地构建了“三结合”的无缝教育体系,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五是注重办学特色发展
着眼于教育的国际化、现代化,立足于课程改革的平台,致力于学校的内涵发展,黄桥实验小学积极打造双语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科技教育这三大特色。
特别是历时八年的双语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着力构建出了学得与习得并重、知识与能力共举的双语教育课程体系,使学校在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作为苏州市首批双语教学实验学校,自2002年以来,黄桥实验小学积极探索“双语教育”与学科教学、活动课程相融合的有效途径,尝试在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开展双语教学,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明显提高。首批实验班的学生,在与初三学生同场参加的苏州市中考英语考试中,这些小学生的口语和听力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达92%,写作平均分为21-22分(满分为25分)。
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发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努力营造科技教育环境,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开辟了科技教育长廊,承担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形式的研究》这一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任务。科学学科中心组和科技活动小组的老师们用信息技术、宣传阵地,把科普知识的宣传和科学探究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到一项项有趣的科技活动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连续5年被评为“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被授予“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苏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的科技教育特色得到了有力彰显。
不仅如此,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09年11月,学校代表队荣获了“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络教研小学语文团队一等奖的好成绩。
三、启示
1.要树立全面的育人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黄桥实验小学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联想到前不久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消息: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当属应试教育。作为学校校长特别是小学校长,要放眼未来,要有一种强烈的为国家和民族培育希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并贯彻科学的育人观。
毋庸置疑,教育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但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分数即是教育质量,我们追求的教育质量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校长要树立全面育人的思想,眼光不仅仅停留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成绩分数的提高上,更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思考问题,要让每一个学生能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地成长,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要形成精细化管理体系
虽然正值暑期,但我们看到黄桥实验小学的每一处都很整洁干净,墙壁上没有乱涂乱画,地面上几乎看不到一点污渍,会议室里窗明几净。学校的“五动”管理、“四位一体”的一日常规管理制度和四个专项管理考评小组是这一切的保证。从这些细微处,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方式。
精细化管理是学校走内涵式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各中小学校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的思路,致力于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学校的各个部门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协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要将学校工作全部纳入管理系统,不出现管理的死角和盲点。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既要成为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这样一种精细化的管理中,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3.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
漫步在黄桥实验小学校园,仿佛置身于风景优美的苏州园林,假山、喷泉、小池掩映在翠绿之中;大堂、办公室、教室、走廊、车棚……被一帧帧精心设计的挂图所美化,同时给予人以启迪;楼道中,成了学生认识自然的最佳场所;“墨韵”长廊,告诫学生要勤勉学习;“科学饮食、均衡营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英语会话亭和会话廊,充满童真童趣,成为校园一景……每一个细节,都洋溢着文化韵味,体现了黄桥实验小学“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
近几年来,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想方设法改善学校环境,努力净化、绿化、美化我们的校园。但是,大部分学校缺少特点,文化氛围的营造仅体现在教室布置上,而且墙面上张贴的名人挂图、警句格言等千篇一律,死板没有生机。我们要将学校文化景观的建造、文化环境的布置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中,尽可能地做到整体化、人性化、内涵化、多样化,更要别具匠心,独树一帜,提高文化品味。同时,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4.要彰显独特的办学特色
黄桥实验小学打造了三大办学特色,特别是学校的双语教育已取得明显的成效,还成功承办了“全国双语教育评价研讨会”。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引导我县各中小学走上特色立校之路,我们在今年开展了学校办学特色创建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列入了年度学校重点工作评估体系中。各中小学校也都确立了学校拟创建的办学特色项目,目前正在逐步实施。各校要及时分析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结创建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提高。在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之后,办学特色项目要逐步形成、发展,并沉积下丰厚的底蕴,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形成“一校一特色,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篇3:江苏省多轨道业务细化实施方案
江苏省多轨道业务细化实施方案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细化,实施方案,轨道,业务
江苏省多轨道业务细化实施方案 本文简介:江苏省多轨道业务细化实施方案——气候变化轨道江苏省气象局二〇〇六年十一月目录序言1一、现状与需求2(一)现状.3(二)需求分析.5(三)存在的问题5二、设计原则.6(一)指导思想.6(二)基本原则.7(三)发展目标.7三、系统功能和结构.8(一)观测、资料收集和加工处理.8(二)影响和适应评估.9(
江苏省多轨道业务细化实施方案 本文内容:
江苏省多轨道业务细化实施方案
——气候变化轨道
江苏省气象局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
目
录
序言1
一、现状与需求2
(一)现状.3
(二)需求分析.5
(三)存在的问题5
二、设计原则.6
(一)指导思想.6
(二)基本原则.7
(三)发展目标.7
三、系统功能和结构.8
(一)观测、资料收集和加工处理.8
(二)影响和适应评估.9
(三)决策咨询服务.10
(四)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11
四、业务流程.12
(一)技术路线.12
(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业务流程.13
五、保障措施.14
(一)运行机制.14
(二)人才队伍.14
(三)合作交流.15
(四)信息保障15
(五)项目和经费16
(六)其他业务轨道的技术支持…………………………………….17
六、实施计划.18
20
序
言
科学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在此背景下,我国面临着众多的气候与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水资源短缺、干旱与洪涝频发、土地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山地灾害加剧等。江苏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情况基本一致。1986年以来,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江苏年平均气温增温幅度达0.7℃(以国际上通用的1961-1990年30年气候平均值为标准),苏南地区更高达0.8℃,均高于全球年平均气温增温0.6℃的幅度。这与江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气象灾害增多趋强,严重威胁生态、环境、资源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危及国家安全。上世纪末以来,江苏频繁出现暖冬,年降水量分布发生显著变化,干旱和洪涝年增多,其中梅汛期的降水量在部分地区明显增多,极端暴雨事件和干旱以及其它气象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和环境问题,而且也是能源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考虑到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气候变化科研和业务在为江苏省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制定各种应对气候变化策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江苏“十一五”期间“两个率先”和建设“生态江苏”、“和谐江苏”、“绿色江苏”、“平安江苏”的宏伟目标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贯彻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文件)的精神,加快江苏省气候变化研究型业务建设,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业务技术体制,根据《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的省级气候变化业务是在上级指导下开展影响评估等工作的要求,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现状与需求
(一)现状
我国的气候变化工作起步较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就参与了国际气候变化和全球变化研究的讨论和制定,并介入了大部分核心计划。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气象局成立了国家气候中心。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的气候变化业务取得了举世瞩目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我国气候变化的事实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检测与分析上,对亚洲季风的活动和变异及其与中国旱涝的关系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2、耦合气候模式从无到有,除用于气候预测外,又进一步应用于气候预估;
3、研制了对农业、水资源、海平面等影响的评估模型,初步评估了我国温室气体源排放和汇吸收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4、分析了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政策措施对我国的可能影响;
5、初步分析了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对我国未来控制温室气体义务的影响等。
上述成就为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气候变化工作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为深入理解具有东亚区域特色的气候变化历史、机理、趋势和影响,为发展我国气候变化理论,建立我国独立的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国还从不同方面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了评估,包括《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适应对策》、《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等。1990年以来,科技部先后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5号气候》,制定了国家气候计划纲要。目前,正在编制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及气候变化蓝皮书。
近年来,针对江苏区域气候异常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江苏省近两千年气候变化研究(陈家其等,1998);近百年江苏中部和南部地区气温趋势及其变化率估计(丁裕国等,1998);江苏省近百年汛期旱涝变化的诊断分析(田心如等,1998);江苏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及其背景场分析(陈海山等,2004);近40年江苏省夏季旱涝的演变、分型及特征分析(朱筱英等,2005);四十年来长江流域气温、降水与径流变化趋势(姜彤等,2005);长江流域1960-2004年极端强降水时空变化趋势(苏布达等,2006),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呈现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温幅度最大,全流域夏季降水量也显著增加,1986年以来,长江流域的极端强降水出现了显著增加的趋势,突出表现在中下游地区。夏季径流量和年最大洪峰流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洪水的频繁发生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与长江流域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的变化密切相关。
2004年11月,由江苏省气象局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17个有关单位协办的“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江苏)论坛在南京举行。出席论坛的专家一致认为,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是当今国际上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同样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江苏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全球气候变化对江苏已经或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需求分析
1.满足江苏省防灾减灾的需要。江苏地处中纬度过渡带、海陆相过渡带和气候过渡带相重叠的地区,是各种气象灾害频发区。江苏位于江淮下游,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承受上游200万平方公里的客水下泄,内陆江河湖泊纵横交错,东临黄海,有近一千公里长的海岸线,防汛防台的任务十分艰巨。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灾害增多趋强,对江苏这样的经济大省和人口产业密集的地区来说,气候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尤为严重。比如,1991年梅汛期,江苏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造成全省经济损失达240亿元,经济发达的太湖流域苏锡常地区损失更为严重,远远超过了洪涝程度更大的里下河地区。出梅后接着出现了高温伏旱连秋旱,全省该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0亿元,相当于我国西部有些省份的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因此,需要增强月、季、年的短期气候预测评估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年代际及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预测和评估研究,提高气候灾害及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测评估能力。
2.建设生态江苏的需要。江苏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集中的省(区)之一,湖泊面积达6853平方公里,湖泊率为6%,居全国之首。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太湖和洪泽湖,位列我国五大淡水湖的第三和第四位;面积在100—1000平方公里的有高邮湖、骆马湖、石臼湖、滆湖、白马湖和阳澄湖;面积在50—100平方公里的有长荡湖、邵伯湖、淀山湖、固城湖。由于非法圈圩、过度开发、淤积严重等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湖泊大省江苏的湖泊面积迅速减少,水质恶化。江苏省气候变化业务的开展,可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特别是沿海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和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需要。江苏近10多年来明显增温的趋势,除了全球增暖的大背景作用外,与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城市化发展使热岛效应明显增加、工业开发区发展使农田减少、火力发电和交通的发展使CO2的排放量增加、农田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也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等等。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江苏城市化、工业化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对策,制定区域气象资源保护政策和法规。
4.满足气象部门科研业务发展的要求。江苏省气候变化业务,客观上担负着向上级(中国气象局和上海区域气象中心)气候变化业务提供必要的资料信息和本省相关业务产品的职责。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研究和业务工作,将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科学事实以及未来气候变化状况,及其对江苏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本省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提供科学依据,为实施大型工程项目提供科学评估,从而确保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是我国的科教文化大省,气候变化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多年,有雄厚的基础,但研究成果大多分散于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江苏省气候中心成立不久,还没有将江苏的气候变化科研成果业务化、系统化和集成化,尤其是有关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科研业务和服务工作目前基本上是空白。如何配合国家和区域气候中心的业务要求、如何针对江苏气候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展相关业务工作,尚有一个探索的过程。
江苏省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型业务面临着以下主要科学和技术问题:
1、主要科学问题:
(1)气候变化对江苏境内江河湖泊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影响;
(2)气候变化对江苏沿海海平面和滩涂湿地的影响;
(3)气候变化对江苏水灾、旱灾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
(4)长三角地区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措施;
(5)江苏城市化、工业化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对策;
(6)气候变化对江苏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的分析评估;
(7)气候变化对江苏交通、桥梁等重大工程建设气候环境可行性的影响评价。
2、主要技术问题:
(1)尚未建立起专门针对气候变化的观测系统,基础资料质量远不能满足现代气候变化业务的需求,资料(特别是其他专业、行业资料)欠缺;
(2)没有建立起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信息共享平台;
(3)气候变化业务体系建设处在起步阶段。气候变化业务工作所必备的框架、流程、标准和规范等尚未建立起来,江苏省的气候变化业务力量相对薄弱,整体上无法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针对江苏省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亟待加强;
(4)计算机等硬件资源不足,与先进省份相比有一定差距,与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也很不适应。省气象业务中心还没有一部高性能的计算机,无法进行复杂气候模式的计算,而且相关专业人才也缺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省对气候变化科研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二、设计原则
(一)指导思想
围绕“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和气象部门“三大战略”,深入了解国际、国内与本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需求,铺设好气候变化轨道,使其从无到有。
江苏气候变化业务轨道建设以满足国家和地方需求为第一要务,以科技发展为重要前提,建设业务体系。在此过程中,应着重考虑江苏气候变化业务轨道建设的重点任务,解决突出的难点问题,提升气候变化决策、科技和公共服务意识,紧紧跟踪当今国内外气候变化业务和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充分体现江苏的气候变化特点,开发切合本省实际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业务服务产品。明确业务体系框架、流程、规范和标准,同时注重气候变化业务以及与其他业务轨道、相关部门的联合与协调,建立以运行机制、人才队伍、交流合作、协调发展、宣传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为主的一体化的气候变化业务建设与维护保障体系,保障江苏气候变化业务实际、稳步、有序地运行。
(二)基本原则
气候变化轨道建设与未来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系统设计,分步实施,逐步确立气候变化对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制定至关重要的重点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大气科学乃至其它学科的一些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了解各敏感行业需求,建立相应的影响评估业务系统。
(三)发展目标
江苏省气候变化业务近期(2007年~2008年)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气候变化观测网,建成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基础信息资料库,完成观测资料的质量评估,进行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
江苏省气候变化业务建设的长期(2010年)目标是: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利用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模式进行农业、水资源、能源、生态和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和对策评估;为大型工程项目、区域开发、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生态建设等重大决策提供科学咨询;初步建立气候变化业务服务体系,开发一系列业务服务产品。
三、系统功能和结构
江苏省气候变化业务系统的总体功能(见下图1)是:加快“三站四网”建设,收集处理江苏省气候系统观测信息及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相关信息;通过对气候变化事实的分析,深入了解江苏历史和现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及演变规律;同时,参与上级业务单位组织的有关气候系统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研发,在计算机资源和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区域气候变化进行模拟;进一步利用已有观测资料和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结果,进行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针对综合影响评估的结果,开展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进行气候变化适应分析,并提出江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对策建议;利用多种途径,进行气候变化决策服务、科技服务、教育培训和公共宣传;开发江苏省级气候变化业务产品,提供服务;为省气候中心气候业务提供长时间尺度背景指导产品和技术支持,同时对上级(中国气象局和上海区域气象中心)单位产品进行评估和反馈,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科研技
术开发
影响适应评估
气候变化
业务系统
观测、
资料收集加工
决策咨询服务
图1
气候变化业务系统总体功能和结构
(一)观测、资料收集和加工处理
依托江苏正在建设、完善的“三站四网”观测网络,尤其是正在建设的6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南京、常州、徐州、淮安、南通、射阳),获取气候系统观测资料。
收集省内气候观测系统资料并进行质量控制、初步加工和统计;对历史存档的各类气候资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历史气候资料的质量;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标准、要求和规范,对地面、高空、辐射等历史观测资料进行统计整编,获得描述区域气候基本特征的标准气候统计产品,为气候变化业务提供区域气候标准值;对历史气候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分析和订正,形成标准化气候观测资料数据集;广泛争取与相关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江苏省有关古气候资料、社会经济发展、能源、人口等方面资料的收集和整编。
(二)影响和适应评估
江苏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业务作为国家和区域级气候变化业务的补充和加强,突出气候变化的研究性特征,抓住江苏气候变化的关键性问题(如全球变暖下的局域响应、江淮梅雨气候特点,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影响等),利用上级(国家和区域级)单位提供的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及上级指导预估方法,
结合区域气候及气候变化特征,研发适合本地区特点的统计—动力相结合的降尺度释用技术,增加服务产品的附加值和实用性。
以江苏省气候变化事实为依据,对未来10~50年江苏省气候变化趋势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趋势作出预测。广泛收集农业、水资源、能源、生态和人体健康等方面资料,引进和研发适用于江苏的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不同对象的影响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相关相似、回归差别、主因子法、信息数值技术、系统分析法等评估方法,建立和完善集资料收集处理、各种气候变化影响及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影响及风险评估指标于一体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系统,制作江苏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及风险评估业务产品(包括主要气候灾害早期预警的风险区划),开展有针对性、有特色的相关行业的气候变化影响及风险评估服务。为江苏省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科研业务机构提供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综合分析结果,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进行客观、科学的判断、评价或预估,为各级党政领导指挥生产和做好防灾减灾、调整产业结构,改进农业管理技术,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建立江苏省气候变化评估数据分析集。
(三)决策咨询服务
针对气候变化领域国内外最新动态和气候变化科研与业务最新成果,发布江苏省气候变化专题分析报告;提交江苏省气候变化研究与业务进展年度评估报告;建设江苏省气候变化信息业务服务系统,根据气候变化时空分布特点及社会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制作气候变化相关业务产品,向政府、科学界和公众提供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和影响评估信息和产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江苏省政府决策活动、防灾减灾、以及各种大中型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全面、准确、及时、高效的科技支撑。
(四)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将紧紧围绕目前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热点问题,结合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及IPCC和UNFCCC的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尽早完成一批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并在国内或国际上有影响的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并且尽快将科研成果业务化。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功能包括:(1)针对不同资料序列的特点,研究均一性检验技术,研究非均一性原因对资料序列均一性的影响,研究地基直接观测资料、数值模式产品和卫星遥感资料的融合技术,研发各类综合数据产品;(2)利用最新气候观测和监测资料,进行区域气候变化事实验证研究,开展未来气候变化对江苏社会经济敏感领域和区域影响的综合评估和对策评估研究;(3)为区域经济布局、大型工程项目、区域开发、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生态建设等重大决策提供科学咨询和专项服务;(4)开展气候变化影响和脆弱性方面的评估研究,评估气候变化对江苏可持续发展及生存环境安全的影响,形成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结果数据集。
四、业务流程
(一)技术路线
1、标准资料加工处理:在国家气候中心和上海区域气象中心的指导下,根据中国气候观测系统提供的观测数据,以及历史和实时卫星数据,结合江苏历史资料分析过去和现代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气候事件)的主要特征及演变规律。
2、成因判别:以全球年代际气候变化为背景,以江苏地区副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气候变化关键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整编东亚副热带季风系统特征量及东亚副热带季风区的气候变化特征量、重要天气气候事件年代际变化序列。
3、趋势预估:依托国家气候模式及其指导产品,引进并发展适用江苏地区的统计-动力相结合的降尺度技术,不断改善上述业务流程,进行区域气候变化的机理、机制等分析。
4、影响评估:利用观测资料和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结果,采用动力或统计降尺度分析技术,细化气候系统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预估结果,对上级指导产品进行评估、提出反馈意见和建议。建立江苏省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系统,从而将预估结果应用于相关领域的影响评估。在为相关部门提供评估结果的同时,研究未来气候变化综合影响模型,向政府决策者、科学界和社会公众发布相关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信息,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宣传气候变化及其相关问题。提高江苏地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预估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业务流程
气象资料收集、质量控制处理
客观分析资料
上级部门气候变化预估结果
气候系统信息资料存储库
灾情调查资料
社会地理经济资料
气候变化统计分析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业务平台(评估指标、参数、图形等)
查询、综合分析评估
极端气候事件评价报告
气候变化影响专报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
综合信息服务
应用服务
产品分发
信息反馈
五、保障措施
为完成上述目标和主要任务,需要在加强组织协调,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广泛开展与国际国内相关部门的科研业务合作,加强宣传,加大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措施保障。
(一)运行机制
以江苏省气象局科研和有关业务单位为主体,统一规划,同时加强与当地其他部门气候变化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协同作战。采取“小实体、大网络”的灵活运行机制,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促进不同研究单位和不同学科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建立有多部门多学科参加的气候变化业务体系。
(二)人才队伍
全球气候变化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诸多学科,必须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综合型高级人才(包括科研、业务和管理)的培养。在做好国内培训的同时,要利用双边、多边、区域及国际组织的渠道,开展全球气候变化领域人才的国外教育、培训活动。要采取措施,吸引和培养国内外优秀的气候变化人员参与江苏的气候变化工作。尽早形成江苏省一支具有高学历、高水平的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气候变化科研业务队伍。以带动江苏气候变化科研业务工作迈向全国先进水平。
气候变化属于新建轨道业务,根据业务需求,人员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三)合作交流
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国内外科技合作,有助于我们掌握世界上先进的监测、研究和业务手段,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和科学成果水平。要加强双边和多边的国际合作研究,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各种国内外科学研究计划或活动,并积极发挥作用。要创造条件,多邀请外国科学家来华讲学、访问、工作,同时鼓励专家、学者利用一切可行的渠道,到国外访问、工作,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四)信息保障
气候变化业务的开展以及气候变化业务产品质量和服务效果,在很大层面上取决于基础资料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因此,在加强气候变化轨道建设中基础资料信息库建设的同时,需要省局相关科研与业务单位提供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气候系统观测布点上,要充分考虑江苏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并针对气候系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进行观测;在气候要素的观测和资料质量控制方面,要严格按照目前世界气象组织提出的观测规范和当前国际上先进的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技术和程序执行,以保障气候变化业务轨道工作的顺利实施。
气候变化业务需要建立省内各相关业务单位的信息资料共享制度,同时不仅需要常规气象观测(或再分析)资料,还大量需要其他专业或行业的资料,需要建立与行业外资料的共享平台。
(五)项目和经费
江苏省气象局组织相关单位联合江苏省科研院校优势力量积极申报国家和地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项目,争取得到立项支持。中国气象局和上海区域气象中心在气候变化业务经费方面持续、稳定和较大强度的投入是实现江苏气候变化轨道业务发展的基本保障。可围绕以下重点科学问题开展科研业务工作:
(1)气候变化对江苏水资源的影响,重点开展洪泽湖、太湖流域等气候监测和气候变化趋势预估;
(2)气候变化对江苏沿海海平面影响,海平面升高可以加剧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破坏程度,而且沿海滩涂湿地、珊瑚礁等生态群也会减少或丧失,并带来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海岸、河口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等一系列问题;
(3)气候变化对江苏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重点开展旱灾、水灾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趋势的研究;
(4)长三角地区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提出及时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以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经济型社会发展模式和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5)江苏城市化、工业化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对策,探讨江苏沿江城市群规划建设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积极开展重大工程建设气候环境可行性的分析评价等。
(六)其他业务轨道的技术支持
气候变化业务轨道建设不能与其他相关业务轨道建设完全分离,需要其它业务轨道和业务平台的支持。
(1)需要提供适宜的网络通讯带宽、高性能计算机设备及丰富的气候系统资料源等保障。需要与气候轨道共同整编气候系统资料集。所需的气候系统资料包括:历史全球海温、云量、冰盖、高原积雪、土地所用及下垫面分类、城市热岛及其分布等资料;中国气象局的MICAPS资料;江苏各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及灾情资料(含各区/县气象局上报灾情及应急联动收集的灾情)等;其他行业的相关资料。
(2)生态与农业气象与气候变化密切联系,其本身就是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工作的重要科研业务内容,因此,其业务轨道建设也离不开气候变化信息的支持;而农业与生态方面的监测信息,也将为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帮助,对气候模式的应用、气候影响评估业务工具的开发、校准和检验等许多气候变化科研业务方面的工作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3)需要与气候轨道共同研发适合江苏区域的统计和动力模式降尺度释用技术,共同开展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估。目前许多气候影响评价工具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用于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可再生能源等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评估业务。
六、实施计划
按照业务建设内容的重要性依次开展气候变化业务,优先建设适合江苏实际的气候变化业务系统,并突出建设的重点问题,如急需的服务于江苏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业务工作等,按照中国气象局和上海区域气象中心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实施。
江苏省级气候变化业务接受国家级的技术指导,利用国家级气候变化业务产品和成果,开展省级气候变化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以及省级气候变化的监测业务,利用国家级和区域级气候变化业务产品,采用动力/统计降尺度分析技术,制作地方需求的气候变化业务产品,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大中型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及时的、有效的服务。
江苏省主要气候变化业务产品
产品名称
主要内容
出版周期
预期实施时间
气候变化专题分析报告
本省有关的气候变化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不定期,每年1-2份
2007
省气候变化监测公报
针对本省有关的气候变化事实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信息
每年1期,年初出版
2008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
气候变化对省内农业、水资源、能源、生态、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评估结果
不定期,每年1-2份
2009
媒体宣传材料
宣传气候变化问题,讲述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根据需要,具体操作
2007
1、2006年:实施方案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充分吸纳气候变化专家和相关科技人员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江苏的气候变化轨道的研究型业务建设方案。
2、2007年:气候变化基础资料系统的建设,收集相关历史气候数据信息,研制短期气候变化资料库和专家知识库,初步开发资料信息服务系统。对近百年气候变化的事实及变化机制分析,分析比较统计与动力影响模型的差异。理顺与气候业务的关系,初步建立规范的流程,建设气候变化研究型业务平台。
3、2008-2009年:开始江苏气候变化客观诊断系统、气候变化趋势降尺度预估技术的研发。初步形成江苏气候特征量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演变的综合概率预测技术。研发新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模型,建成信息较齐全、功能较完备、分发较方便的业务系统。初步完成气候变化对气候资源及工程气候条件影响评估、业务试运行及业务平台。
4、2010年:基本完成气候变化轨道的研究型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任务及业务开发队伍。基本建成江苏气候变化影响及风险评估的研究型业务体系,形成较为成熟的降尺度技术制作,按照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业务流程,发布江苏未来10年以上气候变化趋势及可能影响的相关业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