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检测中图版

日期:2020-04-15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检测中图版 本文关键词:高考,地理环境,第十章,图版,复习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检测中图版 本文简介: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4年11月16日,兰新高新乌鲁木齐到哈密段正式开通运行,新疆迈入高铁时代,结合新疆“四纵四横”铁路骨架示意图(预计2020年全面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检测中图版 本文内容: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年11月16日,兰新高新乌鲁木齐到哈密段正式开通运行,新疆迈入高铁时代,结合新疆“四纵四横”铁路骨架示意图(预计2020年全面完工)及所学知识,完成第1~3题。

1.下列景观最能反映该区域风情特色的是(

)

A.麻辣菜肴、吊脚楼房

B.喇嘛寺庙、石砌碉房

C.雪山戈壁、坎儿井渠道

D.马头琴声、那达慕节庆

2.造成新疆南北铁路分布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状况B.气候差异

C.资源状况D.经济因素

3.为提高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下列措施中最为可行的是(

)

A.倡导少生优生,减轻人口压力

B.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C.严格控制消费,降低生活水平

D.加快土地开发,增加粮食产量

青海省有“三面孔”之称,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缩影,柴达木盆地有黄、白、黑三原色。读青海三大自然区图(图1)和青海省某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图2),完成第4~5题。

图1

图2

4.关于青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青海“三面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山脉是唐古拉山

B.青南高原有万山之宗、万水之源的称号,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C.柴达木盆地三原色中的白色是指盐和钾肥,黑色是指石油,黄色是指该地区的黄土地

D.湟水谷地是该地区的重要农业区,主导因素是光照充足

5.有关图2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持续增加是草场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B.人均草场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C.草甸草原区可持续发展方向是实施轮流打草、轮牧,提高草场载畜量

D.荒漠草原区耕地面积最小

(2018河南安阳二模)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厘米,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据此完成第6~8题。

6.20世纪60年代以后,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内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减弱

B.咸海水域渔业发展过快

C.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农垦

D.从咸海向里海大量调水

7.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①地形崎岖,施工困难

②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③投资巨大,工期长

④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8.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

)

A.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

B.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

C.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D.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

(2018湖南岳阳一中模拟)研发部门的转移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通常可以归纳为三种:技术跟踪型,指某一产业的研发部门因需要及时获取某方面的最新技术而进行的转移;资源利用型,指某一产业的研发部门因需要目标转移地的一类或某些类的资源而进行了转移;生产支撑型,指某一产业的研发部门需要与生产紧密结合而进行的转移。结合相关材料,完成第9~10题。

9.2010年美国某IT产业研发部门向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的转移属于(

)

A.技术跟踪型B.资源利用型

C.生产支撑型D.以上都不是

10.印度本土IT公司惠普罗承接美国微软等知名企业的外包业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先进技术水平B.开拓印度市场

C.劳动力成本D.避开贸易壁垒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棉花产区分布变化,图中甲代表该国西部和西南部的新棉区,乙代表中南部和东南部的老棉区。据此完成第11~12题。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11.美国棉花产区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

A.从沿海湿润气候区向内陆干旱区扩展

B.从密西西比河东部向密西西比河西部扩展

C.老棉区面积缩小,新棉区面积扩大

D.从密西西比河附近向东、西两侧扩散

12.相对于老棉区,新棉区的突出优势与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

A.光照充足、降水稀少B.地广人稀、热量不足

C.热量充足、水源短缺D.市场广阔、土地贫瘠

二、综合题(共52分)

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下。图中甲是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该国1997年将首都由甲迁至乙。丙为该国的重工业中心。

(1)试分析哈萨克斯坦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因。

(2)简析甲市不适合继续作为首都的主要原因。

(3)据图推断丙地的主要工业部门,简析工业发展对丙地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4)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山脉A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14.(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干渠总长达1

277千米。中线工程分二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建设主要目标:丹江口大坝加高,通过硬化明渠输水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平均每年可调水95亿立方米。同时为减少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修建湖北引江济汉、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等补水工程(抽水蓄能电站是把下游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游水库,在上游水库中蓄水,相当于储存了电能,当上游水库的水向下流时,可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释放能量)。“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是提长江水向兴隆下游河道补水修封闭的

“高架”水渠,即绕长湖北缘并与长湖所有支流全部立交修建总干渠。而部分水利专家则建议由长江通过入湖渠提水至长湖,再通过现有河道提水至兴隆水库上游。下图为汉江流域示意图。

(1)推测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自然条件。

(2)分析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对比专家建议方案,分析“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的优点或缺点。

(4)说明汉江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目的。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3.1.C

2.D

3.B

第1题,麻辣菜肴、吊脚楼房属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地域特色,A项错。喇嘛寺庙、石砌碉房属于青藏高原的地域特色,B项错。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为减少水分蒸发,修建坎儿井,山脉纵横且海拔较高,有雪山分布,风力很大,风力侵蚀地貌广布,C项对。马头琴声、那达慕节庆属于内蒙古地域特色,D项错。故选C项。第2题,影响铁路布局的主导因素为经济因素,新疆北部地区经济发达,所以铁路密度较大,故选D项。第3题,新疆人口密度小,倡导少生优生,不是可行措施,A项错。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提高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B项对。严格控制消费,降低生活水平,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C项错。加快土地开发会产生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D项错。故选B项。

4~5.4.B

5.D

第4题,青海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交会处。昆仑山脉是青海省形成“三面孔”的界山,A项错。青南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建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B项对。柴达木盆地的三原色中,黄色指的是风沙,C项错。青藏高原高寒,湟水谷地因地势较低成为该地区重要农业区,D项错。第5题,图2反映的是不同生态系统区的人口数量,也就是荒漠草原区、草甸草原区、农牧结合区各自的人口情况,不能判定总人口的变化情况对草场面积的影响,A项错。人均草场面积也是荒漠草原区、草甸草原区、农牧结合区三地区各自的人均草场面积,不能判定人均草场面积的增减情况,B项错。草甸草原区实施轮流打草、轮牧是正确的,但提高草场载畜量属于过度放牧,C项错。三个区域中,荒漠草原区人口与人均耕地都是最少的,耕地面积也最小,D项对。

6~8.6.C

7.D

8.C

第6题,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中亚人口增多,经济发展,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发展灌溉农业,围垦和灌溉,导致流入咸海的水体减少,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第7题,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因水源路途遥远,线路长,投资巨大,工期长,且工程为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第8题,“北水南调”工程可以补给沿途水量,使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但对生长期不会造成影响;工程不经过西西伯利亚,不会影响其生物多样性;工程使得中亚地区水量增加,可能会使年降水量有所增长。

9~10.9.B

10.C

第9题,班加罗尔是印度外包产业的中心。低廉而优质的人力资源是班加罗尔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2010年美国某IT产业研发部门向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的转移,解决了因本国软件人才短缺而导致海外扩张步伐放缓的问题,属于资源利用型,B项对。技术跟踪型目的是及时获取某方面的最新技术,A项错。生产支撑型是研发部门与生产紧密结合而进行的转移,C、D两项错。第10题,印度本土IT公司惠普罗承接美国微软等知名企业的外包业务,解决了这些企业因本国软件人才短缺而导致海外扩张步伐放缓的问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劳动力成本,印度有低廉而优质的人力资源,C项对。印度技术水平比美国低,A项错。开拓印度市场、避开贸易壁垒不是主要因素,B、D两项错。

11~12.11.C

12.A

第11题,甲区部分区域位于美国西海岸,即太平洋沿岸;乙区为老棉区,在季风性湿润气候仍有分布,棉花区没有“从沿海湿润气候区向内陆干旱区扩展”,A项错。新棉区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种植面积扩大,老棉区面积缩小,C项正确;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老棉区面积减少,没有从东部向西部扩展的趋势,B、D两项错。第12题,新棉区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相比老棉区,其气候较干旱,降水较少,但晴天较多,光照充足,A项正确;新、老棉区分布的纬度相近,热量条件差别不大,另外,新、老棉区的人口密度相近,B、C两项错;新、老棉区的市场需求差别不大,D项错。

13.答案

(1)纬度高,热量不足,耕作熟制为一年一熟;气候干旱,灌溉水源不足;多风沙、寒潮等自然灾害;多荒漠土,土壤贫瘠。

(2)地处国界线附近;周围城市较少,与其他城市联系不便;周围沙漠广布,城市发展空间少;人口多,水源和土地压力较大。

(3)煤炭(或钢铁、有色冶金工业等)。

作用: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4)水汽受山脉阻挡,多地形雨;高山冰川成为河流重要水源;山麓形成土壤肥沃的冲积扇;山脉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或垂直自然带差异明显)。

解析

第(1)题,从水热、风沙、土壤等方面分析哈萨克斯坦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因。第(2)题,从位置、发展空间、交通联系、人地关系等方面分析甲市不适合继续作为首都的主要原因。第(3)题,根据丙地附近的资源推断其主要的工业部门,从产业结构、人口、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等角度分析工业发展对丙地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第(4)题,从地形对降水、河流、土壤、植被影响的角度分析山脉A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14.答案

(1)水库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流域内降水多,水系发达,水量丰富;集水范围大,库容量大;水库地势较高,向华北输水可自流。

(2)水量减小,河流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鱼类资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江滩湿地面积萎缩,大面积沙滩裸露。

(3)优点:避免泥沙淤积、水污染扩散和生物入侵(血吸虫侵入)对长湖生态环境的破坏。或缺点: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破坏长湖及支流航运安全。

(4)增加河流中上游地区的水量,缓解丹江口调水后造成的水资源不足状况;储蓄盈余电量,有效调节电能的供需不协调矛盾。

解析

第(1)题,从水量、水质、蓄水量、可否自流等角度分析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自然条件。第(2)题,从水质、湿地、生物等方面分析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第(3)题,根据材料,从减少泥沙淤积、减轻生态破坏或从造价、占地、航运等角度分析“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的优点或缺点。第(4)题,从水资源和电能方面分析汉江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目的。

    以上《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检测中图版》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检测中图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检测中图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