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红色文化与校园活动文化的整合

日期:2020-04-19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红色文化与校园活动文化的整合 本文关键词:文化与,整合,红色,校园,活动

红色文化与校园活动文化的整合 本文简介:红色文化与校园活动文化的整合王文明中学梁昌松【摘要】在历史的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这既是党中央的英明决定,也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渴望和心灵的呼唤。而我们知道,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校园文化又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有效地推进校园文化的

红色文化与校园活动文化的整合 本文内容:

红色文化与校园活动文化的整合

王文明中学

梁昌松

【摘要】在历史的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这既是党中央的英明决定,也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渴望和心灵的呼唤。而我们知道,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校园文化又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有效地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话题,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我校的实际,笔者认为,把红色文化与校园活动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是一种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红色文化

校园文化

科学发展观

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和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文化,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既包括各类与革命运动、重大历史事件或英烈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纪念地、标志物、标语、规章制度、文件文献等;也包括革命历史、革命照片和艺术图片、革命文学、革命歌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等。

校园文化是指在既定的现实大文化的背景下,在社会先进文化的指引下,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建并共享的,反映少年儿童校园生活情况,体现其身心特点,为其共认、共有、共享的校园群体文化。它是从少年儿童教育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价值观、新信念以及行为规范体系,其价值在于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满足社会大文化的发展需要,从尊重少年儿童的自主性出发,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它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社会先进文化的指引下,紧紧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而红色文化在当今已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把红色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是我们加强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不足

校园文化内涵理解的片面性。一些人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将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开展,其结果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认为多搞几次学生文化活动,多举办几次文化艺术节就等于把校园文化建设好了,校园文化建设因此多由学生会团委等学生工作部门承担。

校园文化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由于对校园文化认识的片面性,造成不少人认为校园文化的作用仅仅是对学生的直面教育,没有把它提高到人文关怀及和谐校园建设层面上。忽视了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管理和协调功能、激励功能及调节和平衡功能等。

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性。校园文化结构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有些学校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认为教学设施、条件的建设就是校园文化的建设;有些高校将校园文化等同于师生的业余生活,认为唱唱歌、跳跳舞、玩一玩、乐一乐就是校园文化,只注重表面的精神生活的改善。

校园文化特色不够鲜明。随着我国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教育需求的提高,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便成为大众所关注的话题。而学校教学设备、文化设施的添加跟不上教育形势的发展,使学校的民主化、人本化等制度建设很难落在实处。对学生缺乏个性培养,没有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削弱了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使其育人功能不能很好发挥。

红色文化与校园活动文化整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一要始终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首先,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是非标准,我们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其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促进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为目标。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坚持不懈地引导和帮助广大师生开阔新视野、树立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校园文化才能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用文化。再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只有主动地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关切,并自觉地融入到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去,校园文化才能日益显现出其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在这当中,红色文化可起到引领的作用。因为在红色文化当中,革命的胜利是以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指导的,是革命的方向问题。那么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样也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所以,红色文化与校园活动文化整合的第一要点是建设的方向问题。

二要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途径的整合)。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渠道,要实现红色文化与

校园活动文化

建设途径的整合,主要应坚持因地制宜和科学发展的原则。以重大活动助推校园文化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突出时代主题、体现本地本校特色、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增进身心健康的重大活动,既活跃校园文化建设,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工作是愉快的、学习是轻松的”浓厚文化氛围。我校地处红色娘子军的故乡,又是革命烈士王文明的诞生地。像红色娘子军群雕、王文明烈士故居、“八一娘子军杯”篮球赛等都是具有地方红色文化特色的资源,把这些资源与校园活动文化有效的结合,可有力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要致力彰显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明特色。要彰显校园文化的地域特色。每一所学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时,都要善于依托和利用名人、名山、名城等地域文化资源(如红色娘子军、革命领袖王文明等),特别要注重挖掘、提炼其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并以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养料,突出地方文化的特色。如我校根据地方特色和社会发展情况而自我开发的校本教材《阳江镇革命斗争史》、《篮球运动》等,可作为我校校园文化的支撑点。

四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学校各个部门、各个班级要从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摆上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一同规划、一并部署、一起落实。各个部门、各个班级要各尽其责,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教务处(或校园文化建设领导机构)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宏观指导;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效服务;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使之健康有序发展。

各个部门、各个班级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要结合实际、精心规划,描绘校园文化建设新美蓝图;要广泛宣传、积极动员、群策群力,汇聚校园文化建设强大力量;要注重实践、加强研究,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要立足长效、建立机制,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2007.10;

2、

《论校园文化》

高占祥主编,新华出版社,1990.10;

3、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基本内容的探讨》

贾晓军,天津教育

,2007年10期

篇2:《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本文关键词:回族,校本,文化与,课题研究,特色

《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本文简介:《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吴忠市红寺堡区回民中学课题负责人:牛海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教育部“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原则,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本文内容:

《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吴忠市红寺堡区回民中学

课题负责人:牛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教育部“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原则,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地方内容或结合教材内容融入本地可利用资源充实教学内容,而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建立三级课程体制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线的音乐美术教师,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当地的音乐美术课程资源,以弥补音乐美术课程的单一与不足,解决现行音乐美术教材与地方实际不符的问题,充分发挥乡土课程资源的优势,使学生在乡土教材中学习到属于本民族、本地区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美术知识多样性和实用性的需求,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乡土民间艺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普通生活实际之中,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深厚的人文性。

民间艺术: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并流传的艺术,她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涵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体现了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而回族的民间文化艺术习俗,源于伊斯兰文化艺术,具有本民族的传统和特点,为劳动人民的生活服务,为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回族人民对艺术的感受和思想,反映了回族人民探索、追求完美的艺术境界的理想、观念和方法。

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在中小学开展民间艺术教育,能让学生接触经典的民间艺术,是帮助学生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有文化根基的社会人的需要。同时,民间艺术常常是科学、语言、社会、健康、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体,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价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有助于学生全脑功能开发和创造力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民族意识与情感的激发,有助于学生对文化精神的把握和自身完满人格的塑造,对其终身发展都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红寺堡区是目前国家最大的生态移民区,总人口约20万,其中回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7%。移民主要来自宁夏南部山区各个县区,而南部山区各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灿烂的地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民族艺术,使得我区形成了多元文化,尤其以回族民间艺术最为突出,回族民间剪纸、回族服饰、回族刺绣、花儿、回族舞蹈独具特色。

我校是该区唯一的一所回民初级中学,以创办民族特色学校为奋斗目标。结合学校地处山区的特点,我们发现学生家长中有许多人会剪纸、刺绣,而且不少学生的妈妈或奶奶剪纸水平还比较高,每逢春节及喜庆日来临,大部分都要自己拿起剪刀剪窗花和门联。我们根据课改的需要及学校的资源优势,确定将剪纸纳入校本课程,并且将剪纸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突破口,在“人人有剪刀,人人会剪纸,人人有作品”的基础上,达到“人人能创作”,逐步努力开创剪纸艺术特色学校。

我校在剪纸教学上,做到“四个结合”,即:剪纸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开创以民间剪纸剪纸艺术、刺绣、花儿等艺术形式为主线的回族文化特色活动。尤其是回族民间艺术课题的研究,旨在以地方民间艺术为土壤,立足于地方,立足于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学生为本,发展为本”,发挥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种渠道的作用。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艺术,发现身边的艺术素材与资源,体验感受生活中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民间艺术、民族文化。通过挖掘、整理传统民间乡土艺术资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易于触摸、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和信息,让学生“亲密接触民间、民族艺术”,让学生“走进艺术,感受艺术”。在乡土民间艺术活动中参与、体验,“亲近生活,亲近艺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位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充分培养与发展,对家乡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热爱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积极参与乡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1.与校本课程结合,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

结合当地的居民在传统节日和喜庆时,张贴剪纸喜字图案的风俗,学校将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加以开发,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结合实际编写《剪纸艺术》校本课程,把当地的剪纸等手工制作纳入校本课程,编写小组的教师走访了当地的居民,了解当地民俗,在此基础上,大家齐心协力到网站上搜集,购买资料,反复的研究,编写了具有我校自己特色的《剪纸艺术》校本课程。

2.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我校结合剪纸教学,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学生对剪纸的渊源、表现手法等感兴趣的问题,以课题的形式提出来进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不懂的问题,请教老师、居民,或从网上进行查阅并做好记录。在实验楼一至三楼的走廊,展示了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有剪纸的溯源、剪纸的工具、材料介绍、不同民族风格的剪纸艺术、剪纸名家及名家作品欣赏等。学生以课题的形式了解我国剪纸的溯源,了解本门类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法,各地的剪纸风格,以及剪纸艺术所蕴涵的文化。

3.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人人有剪刀,人人会剪纸,人人有作品”是我们在剪纸方面的具体做法。结合学校的美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重点,开展趣味剪纸活动。七八九年级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先遴选一部分有基础的学生参加剪纸兴趣小组活动,第一阶段主要以简单的团花等为主,要求每一个学生会制作窗花等装饰品等,培养学生的剪纸兴趣;第二阶段以简单的图案剪纸为主,能用剪纸作品装饰教室、房间等,培养对我国剪纸艺术的热爱;第三阶段能制作较复杂的剪纸作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制作有创意的剪纸,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学生在剪纸的实践活动中,掌握了剪、刻的技能技巧。

4.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剪纸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剪纸寓于德育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以剪纸为主线,发展学生的特长,渗透民族教育,德育教育内容,提高审美情趣。学生在剪纸活动中,成立小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访问调查中,礼仪交际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剪纸,引申到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探究的兴趣,领略我国民间艺术的神奇魅力,使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不与群芳争高下,只欲平凡脱颖出。”我们将继续进一步探讨、挖掘、光大民间传统艺术——《剪纸艺术》。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将剪纸、刺绣等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学校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如:北京、浙江、山东、陕西、重庆等。在课程开发中,这些研究都本着要传承剪纸这项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为基点,因地制宜,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剪纸教学,从而达到学生的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发展。在课程开发中,都遇到了一些困难:1、剪纸教材缺乏系统性。市面上的剪纸教材适合于有一定剪纸基础的人,多以欣赏为主,不能系统指导学生。

2、缺乏剪纸方法的系统指导,而且不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都需要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自主研发。

国外很多国家如日本、瑞士和欧洲都非常重视开展剪纸活动。尤其是我国台湾已将传统民间剪纸发展为一种纸雕艺术,在中小学有专门的手工劳动剪纸课程。王沛著有《河州花儿研究》,北方民族大学武宇林教授就西部“花儿”的传承与创新做了详尽的阐述,都对花儿进行专门研究。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的:“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文化,它是我们的根,它融入了我们的血肉,给了我们情感”。2003年,剪纸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要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传承,而学校应该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

我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的发掘传承与保护,北方民族大学承担的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与刺绣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研究成果《宁夏回族剪纸与刺绣》图文并茂,较全面真实的反映了宁夏回族剪纸与刺绣的状况,也为宁夏剪纸与刺绣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宁夏师范学院美术系虎西山教授专门针对《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民间剪纸的形式和内容》作了专门研究,就回族民间剪纸的形式与内容做了详细的论述。因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与理论支持。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研究的总目标

1、完成剪纸教学由原来的课外兴趣小组向校本课程的构建,进行《剪纸艺术》校本开发。

2、探索民间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开发民间艺术主题资源,总结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不足,本着适合我校学情、适合中学生认知特点的原则,系统地完成剪纸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

3、形成中学各年段实施剪纸教学的目标和评价方案体系。

4、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校素质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形成我校的剪纸、刺绣等艺术特色。

(二)学生发展目标

1、了解传统的剪纸、刺绣、花儿艺术的特点和特色,唤起学生热爱中华民族艺术的情感,继承与发扬地方民间艺术。

2、学生掌握剪纸、刺绣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能由临摹逐渐转向创作,能独立完成作品。

3、通过学习的直接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中学生的民族意识与情感,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

(三)教师发展目标

1、增强教师探索剪纸艺术传承和剪纸教学方法的能力。提高教师将传统文化与综合实践相整合的能力。

2、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成长,科研能力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四)、研究内容

民间艺术的题材与内容比较宽泛,由于我区回族人口较多,加之我校回族学生占学校总人数的60.4%,而且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宁夏南部山区,具备一定的艺术底蕴与技能。因此,本次课题研究主要选取一些喜闻乐见、民族特色强的艺术形式就行研究。

1、分层次、分阶段研究不同年段的学生对剪纸、刺绣、花儿等的认知和理解,根据学习需要的不同帮助与指导,制定各年段剪纸学习目标,建立健全剪纸校本课程的目标体系。

2、据各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剪纸课目标,研究设计最适合学生的剪纸课教材,力求做到有趣、易学、充实、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剪纸课内容体系。

3、研究如何在传统剪纸的学习中融入创新教育,在剪纸的系统学习中,努力尝试学生在临摹传统剪纸的基础上,能利用剪纸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喜好,作品能具有童趣与现代感的意识。

(1)“民间剪纸”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多媒体信息,使学生由欣赏熏陶、初步感知,体会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与艺术感染力,然后对学生进行剪纸艺术语言的训练并想象创作练习。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搜集整理素材,创作个人有代表特色的作品。

(2)“民间刺绣”,在宁夏不独历史悠久,而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反映回族风土人情的特色。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文化艺术的影响,民间刺绣以其独特的风格,广泛流传,受到人们的青睐。将“民间刺绣”引入课堂,学生由欣赏体验到学习针法到创作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刺绣装点和改变生活。

(3)“花儿”

俗称山曲儿,最早流传于宁夏、甘肃、青海一带,经二百余年演变,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花儿”词曲优美,韵味独特,语言鲜活生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曲调有上百种之多,既高亢、粗犷,也不乏悠扬、委婉,体现了多民族、多元性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功能,表现在众多民族共同使用汉语进行演唱,并各具特色。跨地域、跨文化、跨民族、跨时空的“花儿”民歌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和文化包容性,是西部多民族地区文化交流、民族和谐的桥梁与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生动诠释。花儿曲调高亢,节奏明快,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将其引入音乐教学当中,教学生学唱花儿,引导学生欣赏、感受花儿的艺术风格与魅力。

(4)将民族舞蹈纳入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培养。

四、课题研究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本课题的研究,强调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从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引导学生热爱剪纸、刺绣、热爱生活,着眼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学会富有创意地生活。

(二)自主性原则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剪纸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式,自己决定剪纸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与创造。使其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服务的充实,真正地使学生“解放大脑、解放思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解放动手”。

(三)趣味性原则

运用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充分发挥剪纸工具材料的独特性、表现手法的独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独特性。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状况和认识特征,设计活泼多样的剪纸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以赋予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精神是每个社会成员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创新性原则是要求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让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设计、广泛开展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做到教的创新和学的创新有机统一;不断激发创新的欲望和自觉追求创新的有机统一;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机统一。

(五)发展性原则

通过本课题的活动,使学生自觉参与文化传承,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有限为无限,形成发展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新方法,养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样,可以更新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具有实践性,具体性,探索性的特征,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力求体现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使之有推广价值。

1.文献研究法:搜集、学习有关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理论专著和科研信息,指导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2.实验法:运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是课题研究的重点。

3.

观察法,并结合生动有趣的民间剪纸、刺绣等艺术主题教育的教学方法。

4.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探索,总结教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寻找理论依据,不断提高课题研究价值,做好实验资料的储备、整理工作,运用于整个实施阶段。

六、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

1、组织学生成立“剪纸”、“刺绣”、“泥塑”

、“花儿”兴趣小组或“花儿”合唱团等研究小团队,以兴趣为基点,搜集民间剪纸、刺绣、花儿等样本,尤其是回族剪纸、刺绣纹样,发掘民间艺术作品,作为校本教材设计重要参考。

2、邀请同心县剪纸名人——“中华巧手”井春霞老师,“宁夏回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田彦兰老师来我校进行剪纸教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导。

3、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动为载体使满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强化学生的素养,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举办好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成立“通过兴趣小组活动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充分以广场文化专场演出、校园文化艺术节、各种展览活动等为契机,举办剪纸、刺绣等主题展览活动和花儿、回族舞蹈专场文艺演出,展示我校艺术教育及课题研究所取得成绩。

4、课题组教师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更新观念,不断提高业务素养,使自己业务水平始终保持与最新的理念、最新的技术同步。

5、艺术组全体成员要加强合作,明确责任,共同探究。每月安排一次课题组会议,认真组织好教研活动,及时讨论纠正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部署,顺利进入下一阶段任务。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

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带动音乐美术组全体教师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通过听、读、看、写、谈、说、、学(听专家报告或专题讲座,读理论杂志,看图片、录像及观摩活动,写教育笔记、论文、教学方案,,读民间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说民间艺术教育在当前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学积极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音乐美术组教师能自觉地投入到民间艺术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并以此作为自我发展的舞台。

本次课题的与实施拟定分三个阶段完成: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4月)

搜集关于剪纸、刺绣、花儿艺术的各种书籍资料,为剪纸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进行民间剪纸艺术采风活动,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起到传承民间艺术的作用。学习借鉴各级各类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的经验,完成校本课程申请报告,做好校本课程研究方案的制定。确定剪纸课程初级、中级、高级各年段的学习目标及评价体系。

(二)实施阶段(2012年5月——2014年2月)

1、建立自己的子课题方案,在搜集、整理和分类的基础上对民间艺术主题活动进行设计、改编、创新和应用。

2、根据各研究阶段的目标修改内容、形式及有关材料,做好阶段性小结。

3、用边研究边思考,边提炼边总结的方法,逐步形成一些阶段性成果,并定期汇报。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3月—2014年5月)

1、汇编剪纸艺术活动优秀学生剪纸作品集。

2、按要求完成各项成果,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申请课题鉴定。

3、制作课题专题纪录片、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邀请教研室对我校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初步指导验收,提出宝贵的意见。

4、在回顾、归纳、提炼、总结的基础上完成研究报告,形成最终成果。

八、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本课题组成员都是学校优秀教师,具有一定的美术、音乐专业技能,有很高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在学校校园文化艺术建设及音乐美术教学中有突出成绩,在县、市级美术比赛活动中多次获奖。

课题指导:

吴风虎

贾庭洲(负责课题的全面支持、督查与指导工作)

课题组长:

海,男,隆德人,中教二级美术教师,国画专业,固原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任教务干事。在教育教学、民间剪纸上有一定的方法与经验,辅导的多名学生获得“吴忠市‘移动杯’首届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剪纸类银奖、铜奖、优秀奖。本人获得“吴忠市‘移动杯’首届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优秀辅导教师铜奖。剪纸作品《金陵十二钗》获得我区“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二等奖。辅导学生糟怀东获得“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软笔书法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将美育融入素质教育的几点看法》在宁夏《小龙人报》教研版发表。负责课题方案的制定,组织,承担剪纸教学研究,编写校本教材。(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管理,协调与实施。参与课题研究全过程,撰写课题研究申请报告、实施方案、结题报告、编写《剪纸艺术》校本教材教材。)

课题组副组长:

伟:中教二级美术教师,国画专业,吴忠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任艺术教研组组长。在教学、教研上有自己的见解,理论知识扎实。对民间艺术有着自己的见解与经验。辅导学生马雪获得“吴忠市‘移动杯’首届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书画优秀奖,辅导的学生穆海军获得我区“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泥塑类一等奖,辅导学生王海军获得“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绘画一等奖。负责各种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课题研究的落实,承担剪纸研究与校本教材的编写。

课题组成员

林海芳:中教二级美术教师,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在教学与民间艺术(民间服饰、刺绣、手工制作等)方面有一定的经验,长期坚持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巧。辅导学生多次获奖。负责刺绣的研究及兴趣小组辅导。

:中教二级美术教师,国画专业,长期坚持剪纸创作,有一定的经验与方法,辅导学生刘素素获得“吴忠市‘移动杯’首届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绘画类优秀奖,辅导学生张丽霞获得我区“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剪纸类二等奖。负责剪纸的教学与研究及兴趣小组的辅导。

华:中教二级美术教师,油画专业,在教学与手工制作方面有一定的经验。辅导学生多次获得各类奖项,负责刺绣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

兰:中教二级音乐教师,声乐专业。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成绩突出。负责“花儿”的教学、辅导与研究,材料收集与整理。

韩玉平:中教二级教师,钢琴专业。在教育教学中成绩突出。负责民族舞蹈的教学与研究,材料收集与整理,撰写研究成果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撰写研究报告。

2、《红寺堡区回民中学剪纸校本教材》一本。

3、《红寺堡区回民中学师生剪纸作品集》

4、《红寺堡区回民中学师生刺绣作品集》

5、校本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图片、视频资料

6、课题研究专题片。

7、撰写论文《传承民间乡土艺术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16

篇3:罗马尼亚旅游与文化介绍

罗马尼亚旅游与文化介绍 本文关键词:罗马尼亚,介绍,文化,旅游

罗马尼亚旅游与文化介绍 本文简介:罗马尼亚文化与旅游介绍1、上天钟爱的国家罗马尼亚位于欧洲中部南端,跟中国的广西省大小相当。这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国家,它的南部属于巴尔干文化,中西部属于中欧文化,而东部则属于俄罗斯文化。她美丽而丰富,同时拥有河流山脉和大海,——雄伟的喀尔巴阡山山脉、蜿蜒流淌的蓝色多瑙河,东边的内海黑海。当然,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旅游与文化介绍 本文内容:

罗马尼亚文化与旅游介绍

1、上天钟爱的国家

罗马尼亚位于欧洲中部南端,跟中国的广西省大小相当。这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国家,它的南部属于巴尔干文化,中西部属于中欧文化,而东部则属于俄罗斯文化。她美丽而丰富,同时拥有河流山脉和大海,——雄伟的喀尔巴阡山山脉、蜿蜒流淌的蓝色多瑙河,东边的内海黑海。当然,罗马尼亚还完好保留着很多教堂、古堡和宫殿,还有中世纪古镇。

2、世界上唯一跟别国完全相同的国旗

罗马尼亚国旗又叫三色旗,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其中蓝色象征自由,黄色象征丰富的自然资源,红色象征人民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国旗在1994年7月16日才开始使用,与乍得国旗完全相同,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对完全相同的国旗。

3、鲜花的国度

罗马尼亚国花为蔷薇,是罗马尼亚民族精神的象征。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鲜花盛开,就是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也能闻到阵阵芳香,最受欢迎的礼物也是鲜花。

4、布加勒斯特城

700年前,牧羊人布古尔赶着羊群来到布加勒斯特,发现这里水草肥美,气候温和,便在一条清澈的小河边定居下来并跟一位叫“登博维察“的姑娘结了婚。此后来此定居的人逐渐增多,人们给它起名“布加勒斯特”,意为“布古尔家族的村庄”,而穿城而过的那条河流,则被人们冠之“登博维察”。到了20世纪初,布加勒斯特已发展成为巴尔干地区的一个相当繁华的城市,这里有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的“议会大厦”,已被载入世界纪录。

5、宗教国度

罗马尼亚99.9%的人信仰宗教,东正教是罗马尼亚第一大宗教,教徒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86.5%。其他主要宗教还有:罗马天主教、新教、五旬节派、希腊天主教等。全国各地教堂比比皆是,其中全木结构教堂最具罗马尼亚特色。

6、木教堂

在欧洲,无论天主教还是基督教的教堂多为砖石结构。但在罗马尼亚,却有100多间木教堂,据说是当时的匈牙利国王为了便于统治,禁止人们建造稳固的石头教堂用来抵抗,不过更大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当地木材丰富。位于西北部的马拉穆列什地区的八所橡木结构教堂,是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作,展示了艺术上的高超技艺,其中有一所高达57米的欧洲最高木制教堂列入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7、乡村博物馆

在首都布加勒斯特的海勒斯特勒乌公园,有一座乡村博物馆,里面有40个院落,66座乡村建筑。这些建筑包括房舍、教堂和作坊等,都是上世纪30年代从罗马尼亚各地农村搬迁过来的,展示了300多年来以来罗马尼亚农村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这些院落在绿树浓荫的陪衬下显得十分和谐、美丽,被人们称为“都市里的村庄”。

8、世界盐都

罗马尼亚的盐储藏量在2万亿吨以上,可供本国用70万年,够全世界用一万年。原来这里在远古时代曾是海洋,经过无数次地壳变化,沧海变桑田,盐沉淀下来。罗马尼亚首都附近的地下盐宫是著名的旅游点,位于地下200米,有8万多平方米大。四壁全身坚硬的盐层,有海浪般的花纹、如大理石般光洁。盐宫冬暖夏凉,四季恒温,有棋室、球场、跑道和疗养院。空气里弥漫着碘离子,有助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康复。

9、鸟和动物的天堂——多瑙河三角洲

多瑙河奔流直下,汇入黑海,形成了欧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角洲。这里有不计其数的湖泊和沼泽哺育着300多种鸟类,和45种特有的鱼类。这里是欧、亚、非三洲候鸟的集散地,每年从欧洲中部和北部迁往地中海的候鸟的落脚点。因资源丰富,被誉为“欧洲最大的地质、生物实验室”。

10、喜欢单数

罗马尼亚人喜欢单数,在送礼时,礼品数量应该是单数,而不是双数,但在参加葬礼或表示吊唁时习惯按双数送花;另外,同其它基督教国家一样,13是人们最忌讳的数字。

11、面包和盐

在农村或山区迎接宾客时,人们总是先送上整块新鲜的大面包,端上放盐的盘子,请客人掰下面包蘸盐吃,因为罗马尼亚人认为面包和盐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他们的传统菜肴主要有:玉米糊糊、烤肉丸、酸菜肉卷、牛肚汤、圆饼。

12、世界上最长的情诗《金星》

米哈伊?埃米内斯库是罗马尼亚最伟大的诗人,他的爱情诗《金星》,长达98节,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确认为世界上最长的爱情诗。诗中最著名的句子是金星的感叹:“你们生活在狭隘的人世上,任凭命运摆布,而我在我的世界里,感到永生不灭。”

13、佩雷什王宫

罗马尼亚最著名的王宫叫佩雷什王宫,位于山城锡纳亚。它由维也纳建筑师设计,1875年动工,1914年最后落成。王宫依山傍水,四周绿树环绕。王宫外部以德国新文艺复兴风格为主,由多组黄白色的尖顶建筑组成;内部陈设极为精细考究,不同厅室装饰风格迥异,并汇集了许多来自欧洲和东方国家的奇珍异宝。

14、快乐公墓

罗马尼亚西北部的马拉穆列什县萨潘塔村,有一座著名的快乐公墓。墓碑是亮丽的蓝色,装饰着五颜六色的手工彩绘,连墓主人的肖像也是卡通画像;碑文以墓主人的口吻撰写的诗句,用幽默诙谐的笔调概括自己的一生。

这座别具一格的公墓是当地画家斯坦?伊昂?波特拉什的创意,他从1935年起开始雕刻第一座墓碑,想让大家能从另一角度看待沉重的死亡。在1977年以前,每座墓碑上的图画都由他亲手绘制,碑文也是他根据死者生平所编成。波特拉什过世之后,他的接班人继续了他的事业。

15、吸血鬼“德拉库拉”

在西方,吸血鬼德拉库拉的故事一直长盛不衰,而罗马尼亚成为吸血鬼故乡是因为拥有吸血鬼原型——弗拉德大公。大公执政手段残酷,让当时的人们极为恐慌,便称其为“吸血鬼”。事实上弗拉德?采佩什大公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位期间对内采取许多措施加强政权,稳定社会,对外英勇抵抗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堪称民族英雄。

16、德古拉城堡

德古拉城堡是传说中是吸血鬼的聚集地。城堡原是匈牙利国王于14世纪修建,本是用来抵御土耳其人的防御工事,后成了政治中心。19世纪末,爱尔兰作家史托克(Bram

Stoker)撰写了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德古拉》,故事以这座城堡为背景,而主人公正是吸血鬼德古拉伯爵。城堡所在的地势极为险要,它建在一个小山包上,最有特色的是它的4个角楼,这些角楼或储存火药或装了活动地板,之间有走廊相连,走廊外墙上都有射击孔,杜绝了射击死角。这样整个城堡就成了一个很严密的战斗堡垒。

17、百年文化老店

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餐馆酒家甚多,其中有两家最出名的百年老店。一是“卡普沙”酒家,它由面包师格利高里?卡普沙于1874年创办;另一家是“啤酒屋”餐馆,建于1875-1879年间,是一座新哥特式建筑,地面部分为德国风格的啤酒屋,地下是罗马尼亚风格的葡萄酒窖。在罗马尼亚近代史上,布加勒斯特的政治家、文人以及文学社团经常在这两家酒店聚会,因而使它们成为了有名的文化沙龙。

18、罗马尼亚葡萄酒

罗马尼亚是世界一流的葡萄酒出产国之一,每年9月14日是罗马尼亚传统的葡萄收获节,又称十字日,这一天果农们要请神甫到葡萄园或酒窖作祈祷。罗马尼亚葡萄酒名也很有意思,有“白姑娘”、“黑姑娘”以及“皇室姑娘”等,其中品质最好的是“皇室姑娘”。

19、黑海

黑海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层海,它是一个面积大并缺氧的海洋系统。黑海本身很深,从河流和地中海流入的水含盐度比较小,因此比较轻,它们浮在含盐度高的海水上。这样深水和浅水之间得不到交流。两层水的交界处位于100到150米深处之间。两层水之间彻底交流一次需要上千年之久。

20、康斯坦察

是黑海上一个古老的城市,已有2500年历史。这里港口开阔,冬天不冻,是全国最大的海港和海上门户,罗马尼亚对外贸易物资的一半以上由此进出。康斯坦察也是罗马尼亚最大的海滨休养地和夏季旅游中心。附近75公里长的海岸线沙滩平阔,海浪温柔,每到夏季人山人海,五颜六色的遮阳伞宛如竞相开放的花朵。

    以上《红色文化与校园活动文化的整合》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红色文化与校园活动文化的整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红色文化与校园活动文化的整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