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分析

日期:2020-04-19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分析 本文关键词: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分析

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分析 本文简介: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分析摘要: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为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给金融体系带来了很多无法预料的不稳定因素,要想银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就必须严格控制金融风险,特别是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本文以小额信贷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进行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分

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分析 本文内容:

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分析

要: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为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给金融体系带来了很多无法预料的不稳定因素,要想银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就必须严格控制金融风险,特别是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本文以小额信贷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进行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分析。

下载

关键词: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79-04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传统风险,它贯穿于银行发展的任何阶段。这种风险的发生可能导致银行产生无法收回贷款形成呆账,严重影响到银行的贷款资产质量。更为严重的是,过度的信贷风险可能致使银行倒闭。最近十几年里,中国金融市场中其他行业如保险、证券、小额信贷的风险逐渐显示了出来,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经济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小额信贷风险专指向贷款人发放的免抵押、轻担保的信用贷款而可能产生的信贷风险。其放款对象大多是微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小额信贷设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经营良好的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所面临的临时性资金短缺问题,对于破解我国微小企业长期以来融资难、贷款难、结算难等问题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微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于缓解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稳定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微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来说一般存在创办时间比较短、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没有足额的抵押物的特点,这就需要针对每一个贷款申请人由专门的信贷员做详细全面的考察,增加了放贷的成本。而高成本、高风险的特点也使得一些商业银行在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时如履薄冰,发展速度非常慢。因此分析商业银行小额信贷所面临的风险,探索防范、控制风险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一)国外小额信贷风险研究情况

国际上,现代意义的小额信贷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国家金融机构或合作组织通过向贫困人口提供金融帮助,为其发放额度低、时间短的小额贷款资金,用于农业生产和技术改造,以达到逐步消除贫困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目的。此后,小额贷款逐渐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一种比较成熟的支持农村地区发展和消除贫困的金融工具,相对来说,小额贷款如果开展的比较成功,会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就业问题的解决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Stallings(1999)曾提出,在控制贷款风险、提高偿还率方面,商业银行若能够做好风险防控措施,小额信贷的偿还率普遍都在95%以上,对于小额信贷风险防控,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从成本――利润方面对小额信贷风险进行管理的研究

关于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方面,最初人们希望通过提高利率来提高商业银行的收益率,认为只要利率不超过借款人愿意接受的范围,商业银行小额信贷的利润就会迅速增长。Woller

&

Woodworth

(2001)认为,对穷人而言,毕竟小额信贷的利率比非正规金融部门(如高利贷)收取的利率要低,因此,较高的利率与小额信贷的延伸性可以并行不悖。但利率过高也会导致金融风险和政治风险的增大,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后来,商业银行和小额信贷机构都认识到,降低成本与增加收益同样重要。小额信贷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人力投入,信贷员频繁下乡调查、上门送款收款等工作,节省了借款者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有利于小额信贷的延伸、贷款信用评估及贷款使用的监控,但也加大了机构自身的运营成本。

2、从借款人方面对小额信贷风险进行管理的研究

一般而言,小额信贷并不要求抵押品,即便要求提供抵押品,贷款方也并不太在意抵押品的抵偿价值,即银行出售该资产并不能补偿借款人违约的损失。Armendariz

&

Morduch

(2005)曾提出灵活的抵押方式可以降低商业银行小额信贷的风险,认为贷款方关注的往往是物品的主观价值,尽管某些抵押品的价值可能微不足道,但失去该项资产的威胁就足以让借款人采取更为谨慎的行为。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强调,借款人的组织化要素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是相当重要的。Besley

&

Stepthen(1993)、Stiglitz

(1990)的研究表明,尽管在正规的金融信贷中,商业银行由于无法完全控制借款者行为而面临着道德风险问题。但是,在小组贷款下,同一个小组中的同伴相互监督却可以约束个人从事风险性较大的项目,从而有助于解决道德风险问题。Ghatak

(1999)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允许借款人自愿组织信贷小组,有助于贷款机构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由于地理上的便利和交易的关联性,同伴之间的互相监督比商业银行更有效,因为他们通常对小组其它成员的风险状况比较了解,这种方式的隐性信息能够为贷款机构服务。可见,小额贷款经济体中的亲密关系和社会约束性,可以成为解决借款人向贷款方转嫁风险问题的法宝,商业银行和小额信贷机构因此也将监管职能转移给了借款人自身,提高了监管效率。小组贷款吸引的研究者比其他领域都要多。

3、从制度方面对小额贷款风险进行管理的研究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也为新模式的小额信贷提供了理论基础。新模式的小额信贷强调解决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和高交易成本问题,而旧模式的小额信贷强调通过便宜的资金帮助穷人。旧模式的小额信贷基本上是信贷补贴论的翻版,由于忽略机构的可持续性而难以为继。国外也有研究表明,当政策性金融被广泛视为一种补贴或者拨款而不是贷款的时候,就必然出现较高的违约率和较低的还款率,也就是说广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通常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

(二)我国小额信贷情况

我国小额信贷的定义是为贫困、低收入家庭以及微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一系列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贷款、存款、汇款、支付服务、小额租赁、担保、住房金融和其他非金融服务。在国内学术界,有研究认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是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所面临的最直接和根本性的问题。只要解决了贷款申请人贷款动机和还款意愿的问题,就会大大降低小额信贷风险。但是由于市场环境和相关理论的不完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还存在很多困难。另外,我国小额信贷起步发展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模型,只是在制度和程序上探讨降低风险的方法措施。

1、管理层面

成晓毅和刘旭超在《次贷危机对我国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警示――基于结构中介理论的分析》中,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成因,指出了我国小额信贷的潜在风险,他认为只有对贷款程序、资本充足率、贷款利率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对银行或其他实施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才能有效地控制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2、制度层面

在《我国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中,张峭和徐磊指出我国小额信贷信用风险要想得到有效管理和破解,一方面必须从源头上加以解决,即对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必须针对小额信贷本身所存在的缺陷加以防范,阻止农业风险传导或诱发信用风险。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须从制度层面加以保障。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对小额信贷市场的具体实体加以明确,制定小额信贷市场准入制度,包括机构的必备条件、审批制度、监督制度、报表制度等,使小额信贷机构做到有法可依,避免政策的短期性和随意性对小额信贷发展带来的阻碍。曾之明和岳意定也在《基于博弈分析的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创新》中,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解析了小额信贷信用风险形成机理,并通过小额信贷供求双方行为的博弈分析,指出加强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应着重从制度层面着手,加强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创新。

3、运行机制层面

陶永诚在《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小额信贷正规化的思考》中,对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内生化进行了研究,小额信贷内生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是指银行主动地实施机制构建,将银行、客户、保证人等三方利益“内化”或将客户的利益“内化”于其社会群体之中,以提高机会主义的社会成本,以此来有效防范客户信用风险。他指出普通信贷的银企关系是银行与企业互为外部主体,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体现出外生性特征。而小额信贷的贷款对象主要是分散、经营灵活且信息透明度低的微小经济主体,外生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将导致银行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客户信息,也无法有效地对客户的道德风险进行监控和限制。因此,有效的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需要将银企关系、风险管理手段等进行“内化”,建立内生性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如通过信贷逐级授权与严厉惩罚约束,促使信贷的直接决策、发放人员与借款人之间的利益内部化,充分提高一线人员的风险管理参与深度;在不充足担保下选择好保证人,利用保证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内生利益,建立活体信息源;重视“社会资本”管理,利用社会约束力,将信贷利益内化于社会利益之中。

二、小额信贷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包括广义风险和狭义风险,广义风险指的是信贷发生后所产生的结果有盈利的可能性但也有损失的可能性。狭义风险是指信贷发生后存在损失的可能性。而我们所指的信贷风险主要是指狭义风险。具体而言就是由于利率和汇率的不利变化或者是由于贷款客户违约而导致的信贷资产价值的损失。因此,根据信贷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同可以把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为两类,即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贷市场风险主要指由于市场因子(利率和汇率)的不利变化所导致的信贷资产价值的损失,而商业银行信贷信用风险是指由于贷款客户违约而导致的信贷资产价值的损失。确切的说,从银行诞生之初,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就一直伴随其左右。

商业银行风险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根据风险产生的根源可以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根据风险主体的构成可分为资产风险、负债风险、中间业务风险以及外汇风险;根据风险发生的程度又可以分为低度风险、中度风险和高度风险。但是最全面最权威的分类当属1997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的分类。其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将银行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八类。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在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时根据产品和市场的不同信贷风险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但是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银行外部风险因素和银行内部风险因素。

(一)外部风险因素

1、社会信用环境不完善。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经济活动还没有在一个完善统一的标准规则下健康的运行。对于小额信贷面对的微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而言更是如此,当借款人在获得银行贷款资助后,由于遵守信用规则的意识不强,往往会产生改变贷款用途或逾期偿还贷款的情况,更有甚者会将贷款私自挪用于风险更高的民间借贷或股票投资等。这样便使银行的信贷风险大大增加。

2、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对相关交易信息没有充分和真实的了解,整个交易是在不清晰透明的环境中进行的。借款人对自己的生产能力、经营方法、盈利模式、风险点等内部信息非常了解,而银行对这些信息的了解一方面只能通过行业整体经营模式加以比较了解,另一方面被动的依靠借款人介绍和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来做出判断。有些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出于获得贷款或利益的驱动会出现刻意隐瞒自身的不利信息,而适当的提供符合信贷要求的有利信息来应对银行信贷员的审查,从而会导致银行最终做出与事实偏差的决策,造成较高的信贷风险。

3、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我国不断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和对赖账不还的惩罚力度,但惩罚力度依旧不够,甚至于某些方面还存在盲区。而对于小额贷款,很大一部分是采用信用贷款的形式发放的,没有任何抵押。所以在出现不良贷款的时候,银行一方面通过不断的向借款人追偿,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于法律手段。但是由于法律程序冗杂和执行困难很大,往往会出现“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由此进一步加剧了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

(二)外部风险因素

1、经营理念变化,忽视信贷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开展小额贷款的主要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是通过转制而来,在规模和模式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长时间去转变。在此期间往往将存款看作是主要任务而忽视信贷,在绩效考核上的偏差,导致了信贷业务的发展不利,首先,不积极拓展业务,其次,忽视信贷风险控制,一味追求高存款率。

2、管理制度缺失,执行难以到位。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同样会引发信贷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体现出来的。

首先,商业银行在做出小额贷款决定前,需要信贷员对借款人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调研,同时还要和借款人进行复杂而有效沟通,以此得到借款人真实的经营信息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繁杂的工作对信贷员的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此时银行在管理上若不能将信贷员的绩效合理的体现出来,必定会大大影响信贷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并可能出现不认真仔细调查,不按部就班的完成调查程序,或在贷审会上提供不准确的信息。从而在贷款发放后埋下潜在的风险。

其次,在贷款发放后,信贷员要时刻对借款人贷款的资金流向进行跟踪检查,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借款人所经营的生意是否在健康发展,还要求其在借款人遇到危机时能够冷静分析,合理的提出降低贷款风险的措施。如果商业银行的管理部门不能做到及时的提高信贷员的综合能力,不能制定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将会使得信贷员在贷后检查时产生道德风险,放松关注的力度,降低检查的质量而产生的风险放大的情况。

最后,在贷款到期进行收缴时,信贷员仍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不但要足额的收回本息,同时还要做好信用记录。若是贷款本息可以顺利的收回,信贷员不但要考虑该客户申请续贷时的授信额度,还要考察其经营是否稳定,续贷原因是否合理;若贷款不能顺利收回,信贷员要及时将原因上报风险部,并尽最大努力催缴贷款。必要时还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清收,而这所有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商业银行在管理上若不能做到健全而人性化可能会降低信贷员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导致不良资产的产生,从而提高小额信贷的风险。

三、信贷风险度量法比较

(一)专家分析法

专家分析法是商业银行在长期的信贷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信贷风险分析方法。使用专家分析法时,信贷员凭借自身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来分析判断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因此,在做出信贷决策时,信贷员自身的专业知识、主观判断、个人偏好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在诸多专家分析法中,应用做多的是5C分析法,其通过对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偿债能力(Capacity)及环境(Condition)等5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是否贷款的决定。

专家分析法缺陷。商业银行目前从事的小额信贷业务所使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还是依靠专家分析法。这种信贷风险评估方法最大的特征就是,银行信贷决策完全由经验丰富和专业知识扎实的信贷员决定。信贷部门依靠信贷员主观判断,综合分析来确定贷款风险的大小。虽然此种方法在小额信贷发展初期曾发挥过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小额信贷业务不断发展壮大,专家分析法的弊端也逐渐显露了出来。

1、随着各商业银行不断开展小额信贷业务,若使用专家分析法来控制贷款风险,一个信贷员只能审核一笔贷款,而且必须对借款人的经营场所、经营模式、社会活动关系等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这就需要不断增加优秀信贷员的数量。但是培养经验丰富、知识扎实的信贷员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速度。一定程度上,信贷员的缺乏已经成为阻碍小额信贷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培养优秀信贷员所需要的大量时间和成本。这对于商业银行的快速、高效发展同样不利。

2、使用专家分析法得出的结果不一致。专家分析法其本质就是通过有经验的信贷员根据自己对于借款人分析和判断来决定放款的额度,而对于信贷员本身来说,由于各自工龄的长短、素质的高低、关注角度的差别不同,对同一笔贷款申请作出一致的决定几乎不可能。例如,对于同样的借款客户,有的信贷员可能比较关注借款人经营的生意现金流是否稳定,而有的信贷员可能比较关注客户资产的价值。对于不同的侧重点会产生不同的授信结果。但是如果使用几个信贷员组成评估小组来调查客户,虽然会得到相对客观的授信额度,但是却造成了人员的浪费,贷款成本的提高。

3、对于一个信贷员审查一笔贷款的行为,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和管理,很容易出现信贷员和借款客户相互勾结骗贷的行为。例如,借款人可以通过在贷款成功后给信贷员提成的方式引诱信贷员降低审查的条件,为借款人提供虚假的信息,从而获得贷款。这种客户与信贷员串通的行为,会大大增加信贷风险,损坏银行的利益。总之,专家分析法天然存在的缺陷和弊端不得不促使商业银行在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时寻求更加准确、客观、高效的风险防范方法,以此来提高放贷的速度和安全系数。

(二)信用评分法

信用评分法是一种预测借款人在未来可能违约或丧失偿还能力可能性的统计方法,该方法从借款申请人的财务报表中选择一部分最能反映借款人财务状况的信息,配合借款申请人的信用历史记录,个人信息等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从而建立起预测性的模型,并赋予各因素一定的分值,最终以一个信用评分来综合评估借款申请人未来的信用表现。

信用评分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的评估方法,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只是其对企业财务信息、经营历史、信用记录等条件的合理性非常注重,因此需要不断规范企业的经营模式。本文仅在理论层面进行比较两种发的优缺性。

信用评分法的优越性:运行成本减低,无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用于风险评估,提高了风险识别效率,并且可做连续地快速筛选。在信用评分系统下,一些不贫困但具有高风险的借款者可能被商业银行拒绝,而一些不富裕但安全性较好的借款者则可能会被商业银行接纳。此外,通过信用评分模型的预测功能,商业银行还可以根据某些历史数据分析预测未来风险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说信用评分法在拓展正式贷款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商业银行运用信用评分法对于小额信贷风险进行管理时,主要是要把贷款申请人划分为“信用不好”和“信用良好”两类,因此属于将评分问题与分类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其根本思路是,首先,选择并确认出某些可能影响贷款申请人还款的关键因素;其次,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相对总体目标而言的权重;最后,根据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计算出贷款申请人自身状况的综合评分,进而就可大致得出贷款申请人是“信用不好”还是“信用良好”,并作为是否对其发放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小额信贷风险的管理主要以定性为主,通过收集分析财务信息来判断该企业运转是否正常。虽然各大商业银行也在积极的开发信贷风险控制系统,但是量化分析能力还是比较欠缺。从现代银行信贷风险防控发展的角度来看,量化分析越来越重要,而对于小额信贷风险防范来说,虽然使用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量化分析系统条件还不够成熟,但是已经具备了用信用评分法控制风险的条件。

四、结论

在西方国家,信用评分法被广泛应用于信用卡贷款和个人贷款,与信用卡贷款相似,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也是基于客户信用,并且也具有客户容量大、贷款额度小、期限短、无抵押担保的特点。但在我国目前现状下,商业银行小额信贷的对象大都是个体工商户和微小企业主,他们的信用记录和具体信息必须通过信贷员的详细调查和经验判断才能得到。因此,与信用卡贷款相比,信用评分法在我国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中的应用效果还存在一定差距,虽然信用评分法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优越性,但目前阶段还不能完全取代信贷员的作用,而必须与信贷员的丰富经验相结合,更好地识别和预测信贷风险,才能最终降低小额信贷的风险。

篇2:商业银行信贷与营销

商业银行信贷与营销 本文关键词:银行信贷,营销,商业

商业银行信贷与营销 本文简介:商业银行信贷与营销徐丽蓉管理系金融教研室《银行信贷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银行信贷管理学》课程是应用金融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课程。掌握本门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基本熟悉银行信贷管理的业务流程,了解信贷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与营销 本文内容:

商业银行信贷与营销

徐丽蓉

管理系金融教研室

《银行信贷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银行信贷管理学》课程是应用金融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课程。掌握本门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基本熟悉银行信贷管理的业务流程,了解信贷分析及项目评估的基本技巧,学会分析和控制信贷风险的方法,掌握信贷活动中的要点及要注意的问题。

《银行信贷管理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银行信贷业务的运作机理和业务规则的讲授,使学生基本具有现代银行信贷管理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操作技能,以适应未来金融业务工作的需要。

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银行信贷业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银行信贷领域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尤其是对信贷操作程序及信贷风险控制等问题应作重点掌握,侧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业务操作能力。

三、

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教学内容:

1、

信贷的含义与本质

2、

信贷资金运动

3、

信贷资金的管理

4、

信贷资金的管理体制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科学地认识和掌握银行信贷及管理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论和相关问题的内涵,初步了解银行信贷管理过程中操作规程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信贷资金筹集的管理

教学内容

1、

银行存款的意义与作用

2、

商业银行对存款的管理

3、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存款的管理

4、

银行存款的分析与预测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必须使学生明确存款管理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商业银行对存款的管理及分析与预测的方法,了解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存款的基本制度。

第三章

银行贷款管理的一般规则

教学内容:

1、

款原则和贷款政策

2、贷款的一般操作规程

3、贷款的监控及管理制度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领会贷款原则的含义及相互关系,明确银行贷款业务的基本规则,程序及要求。

第四章

借款企业信用分析与项目评估

教学内容:

1、信用分析的特点及原则

2、信用分析的技术

3、企业信用评级

4、项目评估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信用分析和项目评估的基本涵义和要求,掌握信用分析和项目评估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学会相关指标及公式的评估和计算。

第五章

贷款担保

教学内容:

1、

担保贷款的种类及特点

2、

抵押贷款与质押贷款

3、

保证贷款与信用贷款

4、

票据贴现贷款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商业性贷款的种类及特征,尤其要掌握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票据贴现贷款的具体区别和管理要点。

第六章

流动资金贷款

教学内容:

1、

流动资金贷款的一般管理

2、

主要流动资金贷款的管理规定

3、

外汇与外贸贷款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流动资金贷款,外汇与外贸贷款等有比较全面的掌握,以利于学生对银行信贷业务素质的全面操作。

第七章

固定资金贷款

教学内容:

1、

固定资金贷款的特点及种类

2、

固定资金贷款业务的基本规则

3、

固定资金贷款的项目评估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固定资金贷款的特点及种类,固定资金贷款业务的

基本规则,掌握固定资金贷款业务的基本要求。

第八章

房地产贷款管理

教学内容:

1、房地产贷款特点及种类

2、房地产贷款原则

3、房地产贷款的操作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房地产贷款的特点及种类,理解房地产贷款的基本原则,掌握房地产贷款操作的基本要求。

第九章

科技贷款管理

教学内容:

1、科技贷款的含义与发展

2、科技开发贷款的操作

3、科技贷款的风险与效益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认识科技贷款的含义与发展,了解科技贷款的风险与效益,掌握科技开发贷款的操作要领。

第十章

消费信贷

教学内容:

1、消费信贷的一般管理

2、银行卡消费信贷

3、个人住房贷款

4、

汽车消费信贷

5、

助学贷款

6、其他消费信贷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明确消费信贷的特点和意义,了解我国商业银行消费

信贷管理的有关规定,掌握消费信贷管理的方法。

第十一章

贷款风险与效益管理

教学内容:

1、信贷授权与授信管理

2、贷款风险管理的操作

3、贷款风险分类

4、贷款经济效益的提高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明确信贷授权与授信管理的内涵,准确界定贷款风险分类,在科学分析、评估银行贷款风险的基础上,寻求贷款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

附1:

实践环节的内容与要求

一、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性质

本课程是金融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能够基本熟悉银行信贷管理的业务流程,了解信贷分析及项目评估的基本技巧,掌握信贷活动的要点及要注意的问题。

三、主要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

1、贷款的一般操作规程:贷款的操作规程主要包括贷款人与借款人的资

格认定,贷款方式与方法、贷款种类与期限、贷款的审批与发放,信贷制裁与处理等。

2、信用分析技术:主要包括财务比率分析、现金流量分析、信用等级评

定等内容。

3、项目评估技术:主要包括项目概况审查、市场预测与评估、总评估内

容。

4、信贷五级分类技术:主要包括信贷档案阅读、贷款基本审查、还款可

能性分析、初步分类、信贷讨论与评价等内容。

四、主要实践环节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学生讨论。

2、

上机模拟操作。

3、实习基地实习。

附: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

时间(周)

教学内容

学时

1

第一章

5

2

第二章

信贷资金的筹集

2

3

第三章

贷款管理的规则

5

4

第四章

借款企业的信用分析

2

5

第五章

贷款担保

2

6

第六章

流动资金贷款

2

7

第七章

固定资金贷款

2

8

第八章

房地产贷款

9

9

第九章

科技贷款

2

10

第十章

消费信贷

2

11

第十一章

信贷风险与收益

2

12

实践环节

19

六、

必要的说明:

信贷业务历来是银行业的传统主营业务,信贷管理一直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在对银行信贷管理的理论介绍基础上,重点加强对银行信贷业务素质的动作机理和业务规则的讲授,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强业务操作技能的金融人才。

篇3:高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说课稿

文章来源
一流范文网课件

高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
首先是教材的分析;
本节课内容出自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产及企业公司的内容,企业生产的发展需要资金,需要有储蓄机构提供支持,因此,教材把储蓄存款作为本课的首要内容,起到了承接前面知识的作用,同时,储蓄存款也是居民最主要的投资方式,这为过渡到下一框题——股票、债券等其他投资方式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下来是学情的分析
高一学生具备了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一定生活经验,但是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错误的观点,需要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对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认识。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分类及特点,利息含义及计算方法,商业银行的含义及主要业务。
2、过程方法目标:
明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在国民经济中作用,储蓄在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引导学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学生逐步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积极参加各种投资活动,不仅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当我们全面分析了教材、学生并确立教学目标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了。
教学重点是:储蓄存款
这是由于学习这方面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投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观念。
教学难点是: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
这是由于:只有掌握了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才能理解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教材有逻辑的分析,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下面,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整个教学过程环节:
首先是,导入新课部分
假如你有多余现金2万元,你们会怎么处理呢?
通过大家多元的回答,导入本节内容-----一、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板书)
(这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很快投入到新课的思维中,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下面是讲解新课部分
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图片,进而引出
1、储蓄存款的含义
2、我国的储蓄机构(板书)
并且通过多媒体展示含义,并进行讲解,讲解时让学生明确几个要点:谁在存?存什么?往哪存?有什么凭证?为什么存?
并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说说看自己知道的储蓄机构。
(这里主要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的方式,来明确相关含义,有助于学生系统把握要点)
接下来,向学生展示一道利息计算题,请学生现场实践,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利息的计算公式。
---3、存款利息(板书)
同时,向学生明确利息收入按规定的税率向国家纳税。
下面,进一步利用计算题中提到的定期储蓄引出第四个问题:
4、储蓄存款的种类(板书)
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主要运用学生完成两者的对比表格,从而掌握知识。
(这里,现场的计算可以拉回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实践来掌握公式,另外,表格比较,直观清晰,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从而顺利讲清了了本课的重点)
这块内容最后我将设置一道课堂讨论题:公民储蓄存款是不是越多越好?
(这样呢,起到了知识拓展、发散思维的作用,加深对知识的运用理解)
下面首先展示一组同学们熟悉的商业银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那些银行属于商业银行,并向学生设问:商业银行属于企业吗?
从而引出--
二、我国的商业银行(板书)
1、商业银行的含义(板书)
讲解定义是注意抓住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目标。
(这里通过回顾旧知识的运用,来学习新知识,温故而知新,图片的运用更直观具体,加上教师的讲授有助于学生明确含义)
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商业银行可以办理那些业务?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小组讨论
引出2、商业银行的三大主要业务(板书)存款、贷款、结算
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
首先展示银行业务流程图引导学生根据插图分析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明确银行利润来源。
并引导学生思考书中的探究题:
李先生能否贷到款?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贷款的原则并理解诚信与贷款的关系。
关于银行的结算业务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费上缴情况、以及家庭如何办理水电费。
从而理解结算业务
(这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来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流程图的运用吧复杂的知识具体直观化,便于学生把握,合作探究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度)
接下来呢是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巩固知识。
(这里我运用的是提纲式板书:这种形式的板书能够突出课文的重点,便于学生抓住要领、把握内容、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布置作业:也就是教学评价环节
引导学生课后可以亲自去银行体会一些基础业务办理。
(这样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就到这里。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板书设计: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一、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的含义
2、我国的储蓄机构
3、存款利息
4、存款储蓄的种类
二、我国的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的含义
2、商业银行的三大主要业务
(1)、存款业务
(2)、贷款业务
(3)、结算业务

文章来源
一流范文网课件
    以上《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分析》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分析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分析》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