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热调查报告 本文简介:xxxx学院《概论Ⅱ》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指导老师:学生人数:学院:专业:姓名学号分工电话2014年5月25日关于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态度调查报告摘要:近几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保持了持续大幅度的增长。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考研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来自农村的学生准备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比例超过来自城市的学生;
大学生考研热调查报告 本文内容:
xxxx学院
《概论Ⅱ》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指导老师:
学生人数:
学
院:
专
业:
姓名
学
号
分
工
电
话
2014年
5月25
日
关于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态度调查报告
摘要:近几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保持了持续大幅度的增长。绝大
多数学生认为“考研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来自农村的学生准
备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比例超过来自城市的学生;亲朋好友对于大学生
考研持赞成态度
;全面收费,考研热有所降温;在目前就业比较严峻
的形势下,为提高自身竞争力也是大学生考研热的一个重要动机。
关键词:大学生;报考研究生;调查研究
调查目的:为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看法以及学生考研不考研各自的原
因,学生考研的准备情况及各自的复习方法,同时深入了解大学生考
研的情况和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
资料。
调查对象:南阳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分层抽样调查,主要调查大三大四学生,共发出360
份问卷,调查男生和女生各一半。
当我们步入大学殿堂的那一刻起就听见了“考研”这个词,朦朦
胧胧的知道一些学长学姐们已经在准备考研。时下,伴随经济的燥热、
社会的浮躁,校园学子的内心里也是波涛汹涌,考研热一浪赛过一浪,
构成本科毕业生心潮涌动中的一个至高点。就业的恶劣现实导致了学
生对未来的迷惘和不安,希望通过考研换得更多的物质收益,换得更
多心灵上的满足,换得更多的选择空间。当然,我们明白考研能够拓
宽了交际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开阔了人生的视野;为全面认识社
会提供了一个缓冲的时间;更快适应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进入社会
的起点。但是,考研的结果也会伴随着不理想且严峻的局面,拿到硕
士学位也不一定就能找到好的工作,还很可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与金
钱。研究生大量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可能会有与社会脱节趋势,而
且研究生多多少少会有自身的优越感而不能诚恳踏实的完成工作,没
有工作经验还经常好高骛远,缺乏很多的职业素质。所以,考研也是
一种有风险的投资,我们针对存在的现状,组织进行了一项简单的调
查。
针对这个项目了解大学生“考研热”的心理,我们采取问卷形式,
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尽可能排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范围涉及一到四年
级学生,覆盖我校的所有专业。调查共发出360份问卷,回收300份,回收率达83.7%
。问卷共涉及16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的考
研心理进行调查,对于调查结果,我们试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
其中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对于“考研热”这一现象的认识
调查中发现81
%
的大学生认为“考研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且有
70
%
的人准备报考研究生。从1978年我国恢复高考至今,30
余
年来我国的经济与科技文化事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近几
年,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逐年加
大,普通高校的招生扩招幅度一年比一年大,各种民办高校也如雨后春
笋般蓬勃发展,上大学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按照马斯洛的需要
层次理论,当任何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下一个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成
为主导。因此,在上大学受教育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产生受
更高层次教育的需要。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
猛发展,那些高
、精
、尖的技术则需要大量高学历的技术人才来开
发。此外,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迅速递增也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
形势的日益严峻。
二
、来自农村的学生准备报考研究生人数比例超过来自城市
的学生
调查显示,农村的学生准备报考研究生的比例占55%,而来自城市
的学生占4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分析:
首先,从总体上来说,来自农村的学生无论从家庭经济状况还是家
庭背景及社会关系等方面都不及城市的学生。因此,他们要想在激烈
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依靠自身的奋斗;其次,目前城乡差距仍很大,
很多农村学生一旦跳离农门,便不愿再回到农村去。他们认为只有大
中城市才能提供农村所没有的便利的交通
、快捷的信息,才能提供更
多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更多的发展空间;再次,来自农村的学生大多都
有坚强的毅力以及勤奋刻苦的精神,对待困难和挫折有着比城市学生
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比城市学生更懂得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习
机会。考研是个艰苦的历程,不仅是对考生学识的考验,而且是对考
生毅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
。目前,大学生中来自城市的大多是独
生子女,他们中一部分人缺少的往往就是这些。
三
、大学生的亲朋好友对报考研究生所持的态度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82
%
的亲朋好友对大学生考研持赞成态度。
亲朋好友对大学生考研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般学生的生活目标职
业志向等大体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
。持赞成态度的家长一般对于
子女的期望值比较高,他们深知社会上有“等级”之分,希望孩子上
升到一个更好的社会地位,认为职业是按教育程度分“等级”的。他
们经常鼓励
自己的孩子认真学习,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奋斗目
标,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竞争,鼓励他们善于发现机会、创造机会
、
把握机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一般都能对自己严格要
求,有一个比较高的期望值,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他们会为自己设立
一个个奋斗目标,在一次次艰苦的奋斗中和一次次激烈的竞争中磨练
自己,在奋斗中获得满足,在竞争中寻求心理承受能力都趋于成熟
。
对于研究生收费锻炼他们的毅力,又可以促使他们向下一个目标奋斗
的机遇。
另外,大学生周围的亲朋好友通过考研所取得的成就对他们进行
激励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和直接经验两种途径进
行学习,而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
。如果榜样提供了积极
的诱因或奖励,将会激发个体从事榜样行为。因此,大学生在确立自
己的学习
目标和学习志向时,常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他们会把考研
所取得的成就作为自己是否报考研究生的一个参照系
。
四、全面收费考研热开始降温
2014年,考研出现4大变化,全面收费考研热开始降温。为减少
全面收费影响,不少高校提高奖助学金额度但是研究生实行收费上学
并不是影响大学生是否报考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来加以说明:
第一,现在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大学招生“并轨”
后自费上
的大学
。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于教育投资的观念正逐步形成,其
心理承受能力都趋于成熟
。对于研究生收费持认可态度,认为国家对
研究生招生“并轨”、实行收费,是缓解我国教育经费紧张的必然要
求,也是今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大学生的思想趋于成熟,眼界比较开阔,目光远大能更
好地把握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认为读研究生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且
是可以获得较高回报率的投资行为。
第三,大学生大多都富有进取心和挑战性,喜欢竞一争
、冒险
。
考研本身就充满竞争和挑战,实行收费后更是是对其自身生存能力和
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挑战
。
第四,从另一角度讲,研究生招生实行收费后,对于大学生来
说,则又会起到一种激励作用,激励他们倍加珍惜这个“昂贵”的机
会,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
。
第五,
大学生的考研动机,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心理动因内
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自身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
。大学生考研也是为一定
的动机所支配,考研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大学生挤这座“独木桥”的内
部动力
。为了解大学生考研动机,我们对此设计了几个选项
:
(
1)
多学知识,将来为社会多作贡献
;
(2)考研是实现你人生
目标的捷
径
;
(
3)考研可以提高你的竞争能力和锻炼你的毅力
;
(4)
获得更
高的学位,更有面子
;(
5)目前就业形式严峻,通过考研可以找份理
想的高薪工作;(
6)将来能留在大城市工作
;
(7)使你得到老师和同学
对你的学习的认可;(
8)你可以重新选择你喜欢的专业
。通过调查显
示,提高竞争力
、锻炼
自己的毅力,为了找份理想的高薪工作以及
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成了大学生考研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是他们考研
的首要动机
。而把多学知识
、多为社会作贡献放在了次要位置上
。
此外,近
62
%的人把考研当作实现他们人生
目标的一条捷径,还有
近
5
1
%的人不喜欢本专业,认为考研可以让他们重新选择专业
。
我们认为,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大学生
目前就业形
式确实不容乐观,大中城市人才趋于饱和,竞争异常激烈,而研究生
却供不应求,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二者的反差使得许多大学生对自
身的竞争力以及对未来工作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和期望
;
二是随
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体制的变革
、观念的更新
、社会的进步,许多
大学生的价值观
、人生观
、择业观等都发生了变化,有些人开始
崇尚自我,淡泊集体,对待学习、工作都带有“功利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考研热”不仅有国际、国内
等大环境
、大气候的影响,还有家庭
、学校等小环境
、小气候的影
响,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考研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
势,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结果
。希望成为高层次人
才的人越来越多,令人振奋,但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深
思
:
其一,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希望留在大中城市工作,这样不可
避免地造成大中城市人才饱和,一些小城市及偏远地区人才资源匮
乏,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等不良后果
。
其二,许多大学生选择专业时,只着眼于热门、赚钱的专业,而
轻视冷门专业,重实用轻学术,常此下去,必将导致一代人学术素质
的滑坡
。
其三,有的家庭甚至学校,有比较重视才而忽视德的倾向,使得
部分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较强,注重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个人
欲望的满足,却忽视了对社会的付出。
因此,要求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鼓励他们积
极进取
、奋发向上,又要注意培养学生敬业
、爱业的精神
;不仅要
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其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务实
、勤奋
、
吃苦的精神,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
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择业观
。
参考文献:[1]周瑛,教育心理学[
M
]
.警官教育出版社,2003
[2]樊琳,张卫刚.
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初探[J
]
.
学位与究生教育,
2006(2)
[3]李世芬,试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现代大学教育,2007(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