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日期:2020-05-06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文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法学,培养,理论,方案

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文简介: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30101)一、培养目标培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法律工作能力的法学理论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掌握系统、扎实、科学的法学基本理论;了解法学前

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文内容:

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1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法律工作能力的法学理论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掌握系统、扎实、科学的法学基本理论;了解法学前沿发展动态;熟悉我国立法、执法、司法体制;运用法学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综合法学研究能力素质较强;掌握法律创制和法律适方法;具有独立分析、比较、判断、处理问题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胜任法学理论研究、教学、立法、执法、司法工作;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

法社会学

以法哲学与社会学为方法,探索法律在国家与社会制度中的运行模式与实效。

2、

比较法学

比较东西方法律文化,探索法制现代化规律,提供法治价值理论与运作机理。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四、筛选、分流

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完成后,学科组应当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核。研究生中期筛选工作在第四学期4月份进行,对不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进行妥善的安排和处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

1、学位公共课

5门

9学分

2、学位基础课

2门

6学分

3、学位专业课

2门

6学分

4、实践环节

1学分

(1)教学科研实践。研究生除课程学习外,应参加教学、科研活动。教学实践主要是为导师从事助教工作,如批改作业、答疑、主持学术讨论、试讲等;科研实践主要是撰写科研论文等。研究生毕业前须公开发表论文第一作者1篇以上、第二作者2篇以上,或参加著作编写5万字以上等。

(2)社会实践。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应利用第一、二学年假期参加4周左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写出调查报告

(3)学术活动。研究生在论文答辩之前要结合自己的硕士论文,为本科生开设一次学术讲座,并且至少听五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术报告。

5、选修课

11门

需选足14学分

6、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生主要必修课二门以上。补修课随本科生班参加学习和考试,不计学分。

7、其它方面的要求

(1)公益劳动。研究生必须参加一周的公益劳动,具体由学校统一安排。

(2)时事政治学习。由学校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安排。

必修课采取考试的方式,主要选修课采取考试方式,其余选修课采取考查方式。学位课程考核成绩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考核成绩60分为合格。课程考核不合格者,应当重修。重修的课程应按规定交纳一定的费用。

专业课程的考核工作由研究生所在学院负责,教学科研实践、学术活动及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由导师负责,导师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

六、学位论文

研究生要利用一年半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写作论文的目的是使研究生在科研方面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1.选题。硕士论文的题目应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难易程度适当。

2.开题论证报告。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最迟在第四学期三月份向学科组提交课题论证报告,并在学科组作开题报告。学科组就研究生所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工作进度等进行评议和审核,经批准后正式确定论文题目。研究生的论文计划应包括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内容、进行方式和完成期限。

3.论文中期检查。在论文工作期间,学科组于第五期10月份对研究生的论文进行中期检查,学校、系于第五学期12月份对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研究生按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4.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应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经过科学研究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应侧重于研究生本人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应有一定的新见解、新观点。论文的篇幅一般在3—5万左右。

5.答辩和学位授予。硕士学位完成后,学科组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评阅,并组织答辩。论文答辩合格者,且修满规定的学分,按规定授予硕士学位。

附:

阅读文献与书目

1.胡玉鸿:《法学方法论导论》

2.何勤华:《中国法学史》

3.卓泽渊:《法律价值论》

4.徐显明:《法治社会》

5.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

6.夏勇:《人权概念起源》

7.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8.莫纪宏:《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

9.汤唯、毕可志:《地方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构想》

10.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

11.高鸿君:《伊斯兰法:法统与现代化》

12.陈金钊:《法律解释的哲理》

13.汤唯、孙季萍:《法律监督论纲》

14.何勤华主编:《二十世纪百位法学家》

15.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

16.杨立新:《人身权法论》

17.孔庆明:《中国民法史》

18.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

20.波纳斯:《法律的经济分析》(上下)

21.K·茨威格特:《比较法总论》

22.伯尔曼:《法律与革命》

23.王利明:《物权法论》

24.王利明:《民商法理论研究》(1—4卷)

25.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

26.郭明瑞:《担保法原理与实务》

27.郭明瑞等:《民商法原理》(1—4卷)

28.李双元:《比较民法学》

29.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1—8卷)

30.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

31.安森:《英国合同法与判例》

32.李开国:《民法基本问题研究》

33.陈华彬:《物权法》

34.史尚宽:《民法总论》、《物权法论》、《债法总论》、《债法各论》、

《继承法论》、《亲属法论》

35.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

36.梅仲协:《民法要义》

37.拉抡茨:《德国民法总论》

38.孔祥俊:《合同法教程》

39.郭明瑞等:《民事责任论》

40.王家福:《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

41.刘春茂:《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

42.刘春茂:《中国民法学·知识产权》

43.郑成思:《版权法》

44.我妻荣:《债权在近代法里的优越地位》

45.罗伯物·霍恩:《德国民商法导论》

46.科宾:《科宾论合同》(上下)

47.劳森:《财产法》

篇2:XX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

XX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 本文关键词:培养,电子商务,方案,大学,专业

XX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 本文简介: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负责人:XXXX主管院长:XXXX院学术委员会主任:XXXX一、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名称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5,允许学习年限为3-6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系统的电子商务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及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具备突出的专业

XX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 本文内容: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负责人:

XXXX

主管院长:

XXXX

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XXXX

一、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名称

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5,允许学习年限为3-6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

培养目标

本专业通过系统的电子商务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及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具备突出的专业技能,掌握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从事商务活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类人才的核心能力是能够熟练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对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提出解决方案。

三、

培养规格及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会计学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完成电子商务理论学习和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训练。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掌握电子商务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能够完成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的解决方案的规划与设计。主要要求如下:

1.熟知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运作方式和模式,培养电子商务应用人才;

2.懂得电子商务技术手段,将商务需求转化为电子商务应用,培养电子商务应用开发人才;

3.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务组织、管理和业务方式及其特点,培养电子商务规划营运人才;

四、

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干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VB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安全与认证、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五、

学位课程

综合外语B4、高等数学B2、管理学原理、VB程序设计、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安全与认证、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六、

学分分配

类别

公共基础

学科基础

专业

合计

其中

其中

必修

选修

小计

必修

选修

小计

必修

选修

小计

选修

实践

理论课程学分

41

16

57

18.5

18.5

32.5

19

51.5

127

35

12

集中实践学分

11

1

12

2

2

24

24

38

1

31

学分合计

52

17

69

20.5

20.5

56.5

19

75.5

165

34.5

43

比例%

31.5

10.3

41.8

12.4

0.0

12.4

34.2

11.5

45.8

100.0

20.9

26.1

七、

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分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开课学期

学位课

辅修

公共基础

必修

1

25190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48

1

2

25190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32

2

3

2519000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64

3

4

25190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48

4

5

255900051

形式与政策1

0.5

8

8

1

6

255900052

形式与政策2

0.5

8

8

2

7

255900053

形式与政策3

0.5

8

8

3

8

255900054

形式与政策4

0.5

8

8

4

9

201990021

综合外语B1

4

64

64

1

10

201990022

综合外语B2

3

48

48

2

11

201990023

综合外语B3

3

48

48

3

12

201990024

综合外语B4

2

32

32

4

13

185990011

体育1

1

28

28

1

14

185990012

体育2

1

28

28

2

15

185990013

体育3

1

28

28

3

16

185990014

体育4

1

28

28

4

17

185990015

体育达标1

0.5

8

8

5

18

185990016

体育达标2

0.5

8

8

7

19

161990021

高等数学B1

6

96

96

1

20

161990022

高等数学B2

4

64

64

2

21

161990090

线性代数B

2

32

32

2

22

16199006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3

48

48

4

小计

46

784

656

128

选修

23

外语选修组1

4

64

64

5-6

24

计算机基础组2(计算机科学导论)

2

32

16

16

1

25

信息技术组3(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

1

16

8

8

4

26

艺术组4

1

16

16

3

27

体育组5

1

16

16

6

28

工程技术组7

2

32

32

6

29

科学与人文素质组10-组20

5

80

80

2-7

小计

16

256

232

24

合计

62

1040

888

152

学科基础

必修

1

153990830

管理学原理

3

48

48

2

2

153991520

经济学原理

3.5

56

56

3

3

153991240

会计学原理

3

48

48

4

4

153992160

统计学

3

48

48

5

5

153145960

管理信息系统

3

48

32

16

5

6

153990840

管理运筹学

3

48

48

6

小计

18.5

296

280

16

合计

18.5

296

280

16

专业

必修

1

153990031

电子商务专业导论1

0.5

8

8

1

2

153990032

电子商务专业导论2

0.5

8

8

2

3

153992330

网页设计与制作

3

48

24

24

3

4

153992300

VB程序设计

2

32

16

16

2

5

153990470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2.5

40

24

16

4

6

15399210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3

48

32

16

4

7

153991370

计算机网络基础

2.5

40

24

16

3

8

153140260

图形图像处理

2.5

40

16

24

2

9

153990410

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

2.5

40

32

8

5

10

153990380

电子商务物流

2

32

24

8

5

11

153990060

ERP原理与应用

2

32

24

8

6

12

153990320

电子商务概论

2.5

40

32

8

4

13

153990300

电子商务安全与认证

2

32

24

8

6

14

153140370

网络营销

3

48

32

16

5

15

153992310

网络程序设计

3

48

24

24

6

小计

33.5

536

336

200

选修

16

153150450

Java程序设计

2.5

40

24

16

6

17

153990310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2

32

32

7

18

153992780

移动商务技术

2

32

24

8

7

19

153991600

决策支持系统与商务智能

2.5

40

24

16

6

20

153990400

电子商务项目管理

2

32

24

8

7

21

153991390

计算机系统原理与维护

2.5

40

24

16

3

22

153992060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2.5

40

24

16

5

23

153990090

OFFICE高级应用

2

32

32

2

24

153991920

生产运作管理

2

32

24

8

6

25

153990370

电子商务投资评估分析

2

32

32

5

26

153992290

网络财务

2

32

16

16

6

27

153990430

电子商务专业英语

2

32

32

6

28

153990360

电子商务科技竞赛与学术报告

1

16

16

7

根据专业兴趣,从上述选修课程组中,选修19个以上学分

小计

19

合计

52.5

集中实践教学

必修

1

565900010

入学教育

1

16

16

1

2

555900010

军事理论

1

36

36

1

3

255900060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

2周

3

4

531990050

工程训练E

1

1周

3

5

153990420

电子商务专业认识实习

1

16

16

2

6

153991250

会计学原理课程实验

1

16

16

4

7

153992080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

1

16

16

4

8

153992170

统计学课程实验

1

16

16

5

9

153990810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2

32

32

5

10

153990040

ERP实习

1

16

16

6

11

153990390

电子商务系统开发

4

64

64

7

12

153940020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实习

5

5周

8

13

153940010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10

10周

8

小计

31

选修

14

创新实践组8

1

16

16

5

合计

32

总计

165

八、

课程配置流程图

九、

各学期应修学分分布表

学期

学分合计

建议应修学分

19

23.5

25

22.5

24

24.5

11.5

15

165

十、

说明

1.

选修课程见学校选修课程说明。

2.

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为:电子商务安全与认证

篇3:特殊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特殊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文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

特殊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文简介:特殊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9月特殊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主要培养能在特殊教育育康复研究机构以及与相关的部门、学校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研究、管理、康复与服务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

特殊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文内容:

特殊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

2005年9月

特殊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主要培养能在特殊教育育康复研究机构以及与相关的部门、学校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研究、管理、康复与服务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应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系统地掌握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心理、教育、康复与服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新进展,能够进行实际教学、管理、康复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并能够从事特殊教育相关的实证与理论科学研究。

二、研究方向

1.

融合教育

2.

认知与学习困难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学习年限为2-3年。总学分为34-38学分,其中,政治理论课5学分,第一外国语(含专业外语)6学分,专业基础课14学分,方向选修课12学分,任意选修课学分不限。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课程(本专业各方向硕士生公共必修课,计26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任课教师

马列经典著作选读

54

3

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1

第一外国语(含专业外语)

240

6

1.2

教育学原理

54

3

1

教育历史名著选读

54

3

1

特殊教育基本理论

54

3

1

邓猛

连明刚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

54

3

2

邓猛

雷江华

特殊儿童认知心理学

54

3

2

雷江华

蔡迎旗

(二)、指定选修课程(按研究方向设置)

研究方向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任课教师

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概论

54

3

2

邓猛

雷江华

比较特殊教育

36

2

3

邓猛

特殊教育政策与管理

36

2

3

雷江华

邓猛

特殊教育专题研究

36

2

5

雷江华

邓猛

蔡迎旗

社会康复理论与实践

36

2

5

连明刚

邓猛

雷江华

认知与学习困难

学习障碍理论研究

54

3

3

邓猛

雷江华

蔡迎旗

(三)、任意选修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任课教师

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36

2

4

范先佐

教育史基本问题研究

36

2

4

杨汉麟等

四、教学实践

本专业教学实践安排在第五学期,完成8课时的讲授或相当的教学工作量,成绩合格者计2学分。

五、调查研究

本专业重视实证研究,强调行动研究。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开展参与式教学与研究。重视实证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并从中获得可信的理论。鼓励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你在第四、五学期进行。

六、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1.

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每门课的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其中应至少有2篇论文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2.

本专业最迟应在第4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的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制定完成学位论文的时间表。

3.

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

选题的内容涉及:

(1)

中国当代融合教育的政策、理论模式、与以及教学、管理等的实践

(2)

中国当代各类学习困难儿童的评估、教育、训练、以及相关的各种服务

(3)

中国当代各类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服务、教育、康复、保障体系等多方面的问题

(4)

各类残疾、学习困难儿童辅助技术的研发以及运用

对选题的要求:

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或对本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见解独立,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言之有理,方法得当,数据收集与处理技巧合理,逻辑严密,数据论证,语言流畅。

七、培养方式与方法

1.

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

2.

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3.

系统理论学习与实地调查、操作相结合

4.

课堂讲授与讨论、自学相结合

5.

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八、其他

1.

凡以同等学历或跨学科录取的学生,均须补休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2门,并且考试与本科生同堂同卷,但不计学分。

2.

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硕士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笔记,评定成绩。

3.

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学术讲座、报告、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计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

4.

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必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华中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

5.

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3个月内,制定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长审定后,报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备案。

6.

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必读书目

序号

著作(书刊)名称

作者、出版单位、时间

1

Exceptional

Children

and

youth:

An

introduction

(3rd

ed.)

Meyen,E.

L.,&

Skrtic,T.

M.

Love

Publishing

Company.

1988.

2

The

history

of

special

education:

From

isolation

to

integration

Winzer,M.

A

.

Washington,D.C.:

Gallaudet

University

Press,1993.

3

《特殊教育导论》

刘全礼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Effective

mainstreaming:

Creating

inclusive

classrooms

(3rd

ed.)

Salend,S.

J.

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1998.

5

当代认知心理学.

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

社区康复教材

张景元、赵悌尊、焉晋占,华夏出版社,1996,8。

7

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

卢连才,华夏出版社,1997,1。

8

Inclusion

and

school

reform:

Transforming

America

s

classrooms.

Lipsky,D.

K.,&

Gartner,A.

Baltimore,Md:

P.H.

Brookes

Pub.

Co.

1997.

9

The

nature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Critical

elements

of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Kavale,K.

A.,&

Forness,S.

R.,Lawrence

Erlbaum

Assicuates,Inc,1995

10

Behind

special

education:

A

critical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culture

and

school

organization.

Skrtic,T.

M.

Denver,Colo.:

Love

Pub.

Co.

1991.

11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Johnson,B.,&

Christensen,L.

Boston:

Allyn

and

Bacon.

2000.

12

Exceeding

the

boundaries:

Understanding

exceptional

lives.

Wood,J.

W.,Lazzari,A.

M.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1997

13

From

them

to

us: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inclusion

in

education.

Booth,T.,Ainscow,M.

London:

Routledge,1998.

14

Leadership

in

educational

reform:

An

administrator’s

guide

to

changes

in

special

education.

Sage,D.

D.,&

Burrello,L.

C.

(1994).

Baltimore,MD:

Paul

H.

Brooders.

15

Assessment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for

educational

programming.

Lian,M-G.

J.

Normal,IL:

University

Communications,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

2000.

16

Inclusive

education:

A

global

agenda.

Pijl,S.

J.,Meijer,C.

J.

W.,&

Hegarty,S.

London:

Routledge.

1997.

注:以上书目可由导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特殊教育基本理论

总学时:

54学分:3开课学期:I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任课教师:邓猛、连明刚

内容概要:本课程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阐述特殊教育的学科基础、研究对象、发展的社会历史动因、以及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概括、总结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医疗、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等的基本关系。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Exceptional

Children

and

youth:

An

introduction

(3rd

ed.).

Meyen,E.

L.,&

Skrtic,T.

M.

Love

Publishing

Company.

1988.

2.The

history

of

special

education:

From

isolation

to

integration.

Winzer,M.

A

.

Washington,D.C.:

Gallaudet

University

Press,1993.

3.《特殊教育导论》刘全礼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特殊教育研究方法

总学时:

54学分:3开课学期:II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任课教师:邓猛、雷江华

内容概要:本课程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出发,结合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规律,系统讲授质与量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与操作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实证的科学研究范式发现、验证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并运用它们来指导实践。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Educational

researc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Johnson,B.,&

Christensen,L.

Boston:

Allyn

and

Bacon.

2000.

2.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

(2nd

ed.).

Fraenkel,J.

R.,&

Wallen,N.

E.

New

York:

McGraw-Hill,1993.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特殊儿童认知心理学

总学时:

54学分:3开课学期:II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任课教师:雷江华、蔡迎旗

内容概要:本课程通过研究各类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认知、学习心理特点与机制,了解特殊儿童残疾或者特殊教育需要的内部机制、心理发展规律,并探索针对他们认知心理特点进行辅导、教学、家庭咨询、康复的方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当代认知心理学.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融合教育概论

总学时:

54学分:3开课学期:II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任课教师:邓猛、雷江华

内容概要:本课程探讨融合教育发展的背景、关于融合教育的不同争论、以及融合教育的主要理论与实践方法,并结合我国随班就读的现状展开讨论。同时,在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对融合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Inclusion

and

school

reform:

Transforming

America

s

classrooms.

Lipsky,D.

K.,&

Gartner,A.

Baltimore,Md:

P.H.

Brookes

Pub.

Co.

1997.

2.Effective

mainstreaming:

Creating

inclusive

classrooms

(3rd

ed.).

Salend,S.

J.

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1998.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自学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比较特殊教育

总学时:

36学分:2开课学期:III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任课教师:邓猛

内容概要:本课程探讨世界各主要国家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并就联系各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探讨特殊教育发展的规模、模式、政策与实践、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从中借鉴对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有用的经验与教训。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From

them

to

us: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inclusion

in

education.

Booth,T.,Ainscow,M.

London:

Routledge,1998.

2.Inclusive

education:

A

global

agenda.

Pijl,S.

J.,Meijer,C.

J.

W.,&

Hegarty,S.

London:

Routledge.

1997.

教学方式:讲授、自学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特殊教育政策与管理

总学时:

36学分:2

开课学期:III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任课教师:雷江华、邓猛

内容概要:本课程对特殊教育立法与相关法规等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并从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等方面入手,对与特殊教育相关的社会福利、教育、人权保护等政策进行研究,并对特殊教育的机构、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探讨特殊教育政策实施与管理的一般规律。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Leadership

in

educational

reform:

An

administrator’s

guide

to

changes

in

special

education.

Sage,D.

D.,&

Burrello,L.

C.

(1994).

Baltimore,MD:

Paul

H.

Brooders.

2.Behind

special

education:

A

critical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culture

and

school

organization.

Skrtic,T.

M.

Denver,Colo.:

Love

Pub.

Co.

1991.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习障碍理论研究

总学时:

54学分:3

开课学期:III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任课教师:邓猛、雷江华、蔡迎旗

内容概要:本课程对学习障碍的定义、成因、研究框架、特点、测量与评估、以及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着重对学习障碍的评估与训练方法进行探讨,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开创性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活动。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The

nature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Critical

elements

of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Kavale,K.

A.,&

Forness,S.

R.,Lawrence

Erlbaum

Assicuates,Inc,1995

2.美国特殊教育核心期刊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y中的文章

教学方式:讨论、自学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儿童学习困难诊断与干预

总学时:

54学分:3

开课学期:IV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任课教师:雷江华、邓猛

内容概要:本课程对由于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生理、教育、家庭等因素在内的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儿童学习困难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内容包括对学习困难与学习障碍进行比较与甄别,对各类学习困难的特点进行筛选与诊断,并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干预或康复训练。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Assessment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for

educational

programming.

Lian,M-G.

J.

Normal,IL:

University

Communications,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

2000.

2.Assessing

young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Benner,S.

M.

New

York:

Longman,1992.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操作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特殊教育专题研究

总学时:

36学分:2

开课学期:V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任课教师:雷江华、邓猛、蔡迎旗

内容概要:本课程着重对当今特殊教育发展比较前沿的议题、以及特殊教育理论发展的趋势进行专题研究。具体领域涉及融合教育研究的新成果、自闭症研究、注意力缺陷与多动症等方面的新观点、新方法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Exceeding

the

boundaries:

Understanding

exceptional

lives.

Wood,J.

W.,Lazzari,A.

M.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1997

2.美国特殊教育核心期刊Exceptional

Children中的相关文章

教学方式:讨论、自学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社会康复理论与实践

总学时:

54学分:3

开课学期:V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任课教师:连明刚、邓猛、雷江华

内容概要:本课程着重残障人士社区、社会康复的学科与理论基础、康复与教育以及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具体的康复训练策略与器材的使用、以及社区发展的技巧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对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如何开展社会康复与社区服务、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进行探讨。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社区康复教材张景元、赵悌尊、焉晋占,华夏出版社,1996。

2.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卢连才,华夏出版社,1997。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操作

9

    以上《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