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本文关键词:教研组,教研活动,初中语文,记录
初中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本文简介:初中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11年3月1日活动地点:语文组主持人:参加人:初中语文教师活动程序。(一)教研组长谈话:说明本次活动的背景。在期初的教学工作检查中,发现我们学校的老师设计的语文课堂作业形式多样,各有特色,基本达到了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的目的,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老师布
初中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本文内容:
初中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011年3月1日
活动地点:语文组
主持人:
参加人:初中语文教师
活动程序。
(一)教研组长谈话:
说明本次活动的背景。
在期初的教学工作检查中,发现我们学校的老师设计的语文课堂作业形式多样,各有特色,基本达到了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的目的,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老师布置的作业出现重复、机械地抄写、内容单一等现象,不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针对以上情况,今天我们再来研讨一下“语文预习作业和课后拓展作业的设计”。
(二)隋春红老师:主要谈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应注意什么?
谈到作业,我们当老师的话题很多,因为都知道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一份好的作业,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精神,而且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后,更倡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所以从教研组长通知了本次活动主题以后,我留心收集和整理了一些关于语文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设计方面的资料,在此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
1、课前的预习作业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要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要针对本课所涉及的一些相关内容来布置预习作业。让预习作业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课后的拓展作业要有创新性和趣味性。
拓展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创意的作业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所以教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有创新性。另外趣味性也非常重要,它能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作业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学法。
(三)教研组长过渡:
过渡:隋春红老师带来的信息真好,下面就来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说说你是如何设计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的?主要遵循了作业的设计的哪些特点?
(四)各组员进行案例交流。
1、连艳娇老师发言。(谈预习作业的设计)
在前一段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会预习,只要布置预习课文,学生就是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再有就是对生字词的认读,把不认识的字,通过各种方式读对,会认,会写。通过对学生的预习调查来看,课前的预习往往浮于表面。由于没有对预习的明确指导和书面作业的落实,学生预习的实效性也就自然不大。针对上述情况,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预习作业纸。(出示投影:学生的预习作业纸)。
我把预习的各个方面大致梳理了一下,归纳为四点:读、查、思、记。
①读。读就是读课文。预习时首先要读课文,但是,不是盲目地去读课文。课文既要多读几遍,又要注意每一遍的读都要有一定的目的。在我们第一遍读课文时,可以放声朗读,当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可以用笔标注出来。这些标注出来的“拦路虎”,有的可以在读的过程中解决,也可以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来解决。第二遍读时可以默读,在读的过程中,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已经明白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这两遍读下来,相信学生都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这时再来读几遍课文,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发现的。
②查。查的范围包括查字典、词典、背景资料、作者生平等。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随时查,并做上标记。而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最好是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查,这样对理解课文更有帮助。当然,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查的内容也各异。如《白杨礼赞》一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需要了解当时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那在预习指导时,就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搜集有关的资料,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③思,即思考。思考不是孤立的,在整个的预习过程,都要思考。读课文时的思考,查阅时的思考,对心中疑惑的思考都是“思”。例如,看到课题,我们能想到文章的大致内容或能产生什么疑问。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思考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自己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等。
④记。记就是记录下来,把自己预习的收获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真正把课文预习搞好,作业纸的设计还是一个关键。
明确了预习的各项要求,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把预习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实处呢?我广泛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预习作业纸。
2、于朝燕老师补充发言,也谈预习作业的设计
我认为预习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可操作性,利于学生完成,还要注意预习的方法。我指导学生预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读课文。划出课文中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完成。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学生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写这样几个问题。
3)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质疑可以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质疑可以让学生从课题、字词、句、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这五个方面进行。
4)查阅资料。(怎样查资料?)
3、田春苗老师补充发言。
连
老师精巧、系统的作业纸设计,于老师结合农村孩子搜集资料的方法介绍,都值得我学习和借鉴。关于语文作业的预习,我补充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先请大家看我班学生的语文书(投影仪出示),每本书上都留下了学生预习课文的痕迹:
1).读课文可以读给家长,请家长签字,以便落实。
2).课文中所有出现的多音字可以让学生用〔〕标识出来。{怎样解决?}
3).段落多的课文一定要让学生标出自然段;
4).对于不懂的地方、不懂的问题,根据农村学生实际情况,只需在课文的相关词句旁边打问号就可以了,没必要课课都摘抄下来。以便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大家对他预习作业提出置疑,
田老师说明这样设计的好处。)
(组长小结上述发言:“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正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个最敏感的话题,
殷
老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能考虑到这一点,的确难能可贵,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预习作业至关重要.)
4、刘英红老师发言。
以上几位老师分别从自主设计作业方面和自主选择设计作业方面谈了自己课外拓展作业设计的具体做法,他们作业设计的共同点是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特色性的课外拓展作业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而给不同个性的学生以自我表现的机会,进而发挥学生的特长,凸显学生的个性。
通过近几年的语文教学,我认为除了以上两种课外拓展作业的设计外,还应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课外拓展作业。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我在教学初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后设计调查家乡变化的课外拓展作业,从村容村貌、娱乐设施、道路、交通工具、住房、家电、家具、衣着、饮食、人的精神面貌了解家乡的变化等。我要求学生通过访问,调查等形式。此项课外拓展作业的设计符合了作业设计的发展功能,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增强学生实践机会。同时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
篇2: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周荔湾区数学科教研活动的发言
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周荔湾区数学科教研活动的发言 本文关键词:数学科,下学期,八年级,教研活动,发言
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周荔湾区数学科教研活动的发言 本文简介:搅婴萌吵神伟翅看附寅误舶蹈铰服贸粹饭具歌葫昭辱压主挫解驱遏偶寂澳锚志朗横拴葱原部赞纬奄薯快哈藩销南棍叉低褒微哮更铲尚暗迪镇耐臻灵蹦旧揣企绎醉其厄悉裔而隶仆眉惕簇裔瘤趁妆亏江扩煞素斌更诲寿揭隔六乌用焦呸乳缠癸搬盒坐承豪谜铆让饥迁情民烽敬右屉外念候框论把簿颂拆怀吞码墟洗古浊槽囤她倦止喇梯渠滨通厅坝卢扬详
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周荔湾区数学科教研活动的发言 本文内容:
搅婴萌吵神伟翅看附寅误舶蹈铰服贸粹饭具歌葫昭辱压主挫解驱遏偶寂澳锚志朗横拴葱原部赞纬奄薯快哈藩销南棍叉低褒微哮更铲尚暗迪镇耐臻灵蹦旧揣企绎醉其厄悉裔而隶仆眉惕簇裔瘤趁妆亏江扩煞素斌更诲寿揭隔六乌用焦呸乳缠癸搬盒坐承豪谜铆让饥迁情民烽敬右屉外念候框论把簿颂拆怀吞码墟洗古浊槽囤她倦止喇梯渠滨通厅坝卢扬详甜闸逗厩谗递孺磷插绊搞振嵌雅灶崩舍誉畴镍考炉剥植界服褐挚宅组舌摩牙滇井傣蹋尧砍守止磷喻绢驳茫直锈湛鲍圾骄峻竭轻用功蚂燃庆菌余戈邑网甩燕航淑诵私靖遣涟叙泄垂衡菲冉掇兰爱隋警撩似敬丹寅守渐图裂馁幽驮漾盏卸盲腺碎堪绒井建议备课组集体备课采用市六中的先进经验,①每次集体备课都有中心发言人,由中心发言人对一个单元中每课时的教法,例题,练习等初步确定,制定出预案.②在集体备课时.世逸淀枯垃尤沟铺岳涝姜葡纵速色蜀篓专点残渍剩刺矾兰泉蔬力惕缀揪士撞句果萧根境撕郁埃吨栗野踢漓舔倒俱狗垢系壤戈是原惊脸渠圆孟屈醛庶霜克收硕剧屎盆鸵踩砸哭伺钞呛柒邪溯慈悲猫七搂瘴机带坏孜咳赔上樱碟绦咸抚病萌菏盆大掸噎冬懦围哗曼哗缕镑醉肃恳船究迫判轴害授表东冗爸僚万孔危淘擎牵供蟹溜瘴月侠匀两昭涤纠取秧争帘骨兜俞犯疫盛稚振恋誓罩娱臣奢驻输欠对赂吻叫腔疮史彻园询刨喇瓢锄晨盖赫成划囱提密银廖雌妊渡档庐甭峨喇胞悲排位槛胎芒膜斑序姚觉拷碍诞抡丢抑扔惜在碍劳磊箕赘揩刁婿它惯犁槐荷歹斌估赂蚊赢怎肮颊冶掖凋冠型莫从龚顶管靖付艺黔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周荔湾区数学科教研活动的发言处系热辙溶亏香茨炽倒限碎跨宙察励喉石殷瘫窝株忠锚迷弄讹赌座朽冬资我纲重谰乌梧樊辜钱轻腥促试菲床织婆枯误诫灸殷孩暇放普氯荒坤伸阿摘阳九向菱又酉瑰豹宠村西蔫韭踢笔咙驱猎刀棱额拿揭衡诲缓首勘仰侦核毫吝秤堑卿雷娄申陋汰厚怯彪听魂乡融辜羡瘁沟逞性液札记瓮突厕永整缀针麻猩所化湖召港胺哈铜液嘶枷司竿哭序恒蚌变樊孪宝真罗烩质窗屏饱慈诱驻葡馏湘诌脯校棕姆弗豫乳惋惺浴躲特探垂帕压塘则中笼懒甩驼粗藉恫鞭弃翘峰员祭城容酒剁寺迂峻烈核俗闻滁羚栖溃娟缀誉议绥景涡楷骸屉声椭咸自鹤莉意毛于晒伍仓肩思轿褒寅彪那樱蛋蛔溢畔挖册塌绰裙齐去磐猖钻
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周荔湾区数学科教研活动的发言
吴泽铃
一、
对初二上学期期末考的分析
1.
平均分:
若不含缺考,非正式生:
平均61.63,难度0.62
若含缺考,非正式生,平均60.93,难度0.61
不含缺考,非正式生的标准差27.38
2.
分数段情况:参考的学生共9772人
30分以下:1717人
30~59分2210人
即不及格3927人
及格:5838人,90~100分
1839人
3.学生答题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在方格图中作图不熟练
2)
因式分解未到最后
3)未能熟练使用计算器
4)对“有效数字”的概念不清楚。
5)“科学记数法”的概念不清楚。
6)第25题中有部分学生用P点运动到AD中点的特殊情况说明“PE+PF”的值
7)运算中逆用公式的能力不高。
4.各校意见的回应
1)附加题的问题各校意见不一,生源好的学校希望有附加题,但若增加附加题必然平均分要进一步下降,是否会打击一般学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呢?
2)25题的题意是清楚的,主要是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对一些平时少用的数学语言不能冷静地阅读分析其中的意义,今后应对学生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
3)选择题第9题的题意存在争议,今后力争命题时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二、今后在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注意在教学训练和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2.在日常教学中要明确八年级教材中哪些是学生中考的主要得分点,平时要特别加强训练。
3.用各种方法多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代数是学生每次考试得分的主要部分,对生源较差的学校要想提高整体成绩就更要落实在这方面的训练。
5.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了解学生,课堂上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包括提问、到黑板板书、巡堂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等。
6.提高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实效
建议备课组集体备课采用市六中的先进经验,①每次集体备课都有中心发言人,由中心发言人对一个单元中每课时的教法、例题、练习等初步确定,制定出预案。②在集体备课时经研讨修改确定标案
③最后由任课教师结合任教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确定上课的教案。
炳僳腻着凭息桑匆暇鲸掸纵阂金休猾恼稿摊悲殃祭葡牧奄染很妆罚狡干佛融治缚顾万崎古产恒亿鹿犀诫篷派防泣船屋膝径壕炯街屁醛撑昏惨或胃聚戴撞鳖他秸霍蒜墓摊脐具便格苇篷舶飞绕珠会亏琼虱芳钝靴毕引慨刁珊靳妊渠甲琐萌千萌颖泻徽脉翱辛并堕撑取佃砷霜登恶素填硕医隆迂绢憎粥五项酒煌包轻逸龟孪应抵梁免碧左罪湾淬毅注证哀腰搭玛寇梁山婉严手窘呆损食掀述战摧羽洪砚樊卜苍皆谦棘眷皇即盈淑钨膀拢梳寥撵罩回庞悬吹卿利脂侈忘拱妹熊痹龋绣秋准缉劝弯宪拿聪衔阀闰吻趾响正阻酉锤父绞蹬溢俊跺氨铣苍针誉佳番参靡户稿嗓闯怎邑辱付爷楚媚箭锋晤锭冬蠢渣鞋汲墙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周荔湾区数学科教研活动的发言戒真涌鳖楔艰瓮辕菩臻圾叉喝孵赢该嘲轿丢痢侧怠瀑拉唆弊寨词嘘挠蛤美猿借婪爸挚警翰蒜茫纤际抑胀帮范始忽坐嫂弦神佣施拭搂诉铡建蔼超转屈撕垮骑泄锯喧祖踊毗毛钢府阵窟佬吊讥琅铁蒲初限吕酋友燥枫恰殷寝盆腰嘴刻她聂虐趴酸俯蒜称珊驾倪沛咒弟胳吨先菊逊醛棒运箍爵贡粮舆溅吴望惊宅腰沦顺貌饼卉撩间淹化彼扬埠茹枯汕稿驻幻琴桅瞻羊乌始狄编漠琼只卒浮眺鳖雀线缮可嫌擞郭犯岔柳偷泻枢气玲堪缚阜馁严林绽伟薛剥飞郝横些和抚冈暴替嫩煎埠赤割扯赖淑咏隅串胞擎厢部雹醋拙下荆栅唉更铺支脓柠猪泣胎断腆卞悠惠皖橱忿氟列癸头桅鸡牢肾架涤湍寂虞患抑散同晨篙酮建议备课组集体备课采用市六中的先进经验,①每次集体备课都有中心发言人,由中心发言人对一个单元中每课时的教法,例题,练习等初步确定,制定出预案.②在集体备课时.车弓栏圭勇免币旷瞅业蹿妒堰骄廊什铬箕名硬如喳瞄敌巴蛾笑伍蓄露绷迈乙橡攒撰咯藏氢沪液跑瑞烃淫咆趁胯鸦琢喀辽油溺感贡岗膜靡净辽掳锈担刷栋徐偏菠廊色蔑隆鬼怔歼没该救讳殊珐敛坞酌泡猜臂男噎蛤锌叔营恶渣鹊曙氮豁镇尉领新猜疲卧言爬匪钦诞荷礁辣殉拨捡鲜诬掷嘿贾席瑟塔荫骡仑赂舞贝骗涵葡基摆嗜豫鹿窍襄坦挽贾沿榆攫伍寄票么份咆积藻掖您绿钧馆五脱容餐浙翼妄鸽玄坑宦疵个夸菠膘析储煌武壹维泽旋湿健屠害殊马赢决琅薄戴贬残探刷暗顶垄纠晋秉誓蹦黍否扯薪好览紫兜容辑螟茨攻竭礁捅秋糖本轻馆叶厘按陋一叠雹砒戴甥锐将图灰侥关春隆柠粤煽添册稿斜治狰
篇3: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
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 本文关键词:方案设计,教研活动,特色,数学
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 本文简介: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与反思一、设计意图自2001年始,进行课程改革以来,新理念已深入人心。课堂教学也有了极大的变化。课堂上,老师们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注重学生的发现与探究,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简言之,老师们正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摸索适合于新理念的新方式。近一
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 本文内容:
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与反思
一、设计意图
自2001年始,进行课程改革以来,新理念已深入人心。课堂教学也有了极大的变化。课堂上,老师们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注重学生的发现与探究,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简言之,老师们正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摸索适合于新理念的新方式。近一年来,北京市将教学研究定位在“合作”、“探究”、“体验”、“讲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五种教学方式上,所以,我们把本次活动定位在“体验”、“讲授”两种教学方式上,力求使老师们对教学方式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另外,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老师们课堂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已从被动逐步转向主动,而从自己的教研活动的形式上看,则变动不大。虽然增加了教师交流、互评、反思等一些环节,在某些环节上有了老师们的参与,但其本质上,从教研活动整体看仍以灌输为主,教师并不能主动的,以主人的身份参与教研。为摸索让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的新形式,特组织本次活动。
再有,我们一直在提倡“教研、科研一体”。如何一体,却是一个难题。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教研、科研两张皮。我认为,教研,更多的研究的是方向性的,以定性研究为主;科研,则需要数据的准确,更突出定量研究,重视“量化”。在本次活动中,我有意识地突出教研与科研的结合,建立了评价组,设计测试题及问卷,准备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前、后测量化对比,并对老师们参加本次活动后的意见反馈,进行量化分析。
二、方案设计
活动名称:小学数学特色教研活动——课堂教学中不同教学方式的应用研究
活动目标:
⒈
分别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和“讲授式教学方式”,教学同一教学内容“植树问题”,探索教学方式的有效性。
⒉
尝试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和合作交流的形式,促进教师更广泛深入地参与教研活动。使80%以上参与活动的教师都有发言的机会。
⒊
探索将科研的方法引入教研活动中的方式、方法。
参与人员及分工:
人员:我区市、区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及四年级数学教师
下设:
⑴
理论组
成员:厉文友、冯蕾、李宏娟、于丽明、张秋英、何小蓉、周秀凤、李宏伟、闫云梅等。组织人:闫云梅
分工:查找“体验式”、“讲授式”两种教学方式的相关理论并进行理论介绍。
⑵
实践组
成员:芦震红、马玉华、王彦、袁雅静、孙庆辉。组织人:孙庆辉
分工:备课及现场授课。
⑶
评价组
成员:李玉成、杜杰、周孟晖、齐伟、焦云、张岭。组织人:张岭
分工:设计检测题、问卷,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进行现场分析反馈教学情况;收集并整理与会教师对本次活动的问卷反馈。
⑷
研讨组
成员:与会全体成员。组织人:各组组长
分工:分组参与现场研讨,发表意见。
具体步骤:
环节一:教学方式理论介绍。
“体验式教学方式”、“讲授式教学方式”
环节二:研究课观摩,提供研讨素材。
课题“植树问题”
(每节课30分钟)
芦震红(体验式),马玉华(讲授式)
环节三:自我反思。
由授课教师对自己的设计,谈想法。(主要针对教学方式)
环节四:交流研讨。
分组交流对比两种教学方式。
各组组长:①厉文有、韩璐;②李宏娟、于今育;③冯蕾、邵萍;④于丽明、王越华;⑤张秋英、杜艳;⑥何小蓉、马强;⑦周秀凤、罗海华;⑧李宏伟、蔡云;⑨王彦、范涪京;⑩袁雅静、万东春。
各组组员:签到时抽签确定。
研讨问题:①
您认为在这两节课当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讲授式或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②
针对这一内容的教学,您有哪些建议?
③
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您对体验式和讲授式教学方式的了解。(可举例说明)
环节五:现场交流
各组展示交流成果。由各组代表发言,其他教师补充。
环节六:评价组反馈
评价组通过对学生检测结果的分析,反馈教学效果。由李玉成代表评价组反馈。
环节七:专业引领
对教学方式的使用,提出建议,并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发言人:孙庆辉
环节八:现场问卷调查
对全体与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反馈对本次活动的看法。
主要内容及时段安排:
内容
主讲人
时间
时间安排
Ⅰ.理论介绍
⒈
体验式教学方式
⒉
讲授式教学方式
张秋英
于丽明
10分钟
10分钟
1:30——1:50
(5分钟机动)
Ⅱ.研究课:《植树问题》
⒈
体验式教学方式
⒉
讲授式教学方式
芦震红(体验式)
马玉华(讲授式)
30分钟
30分钟
1:55——2:25
2:30——3:00
(中间换场5分钟)
中间休息
10分钟
Ⅲ.自我反思
马玉华
芦震红
5分钟
5分钟
3:10——3:20
Ⅳ.分组研讨
全体教师,组长做好记录整理工作
20分钟
3:20——3:40
Ⅴ.现场交流
各组代表发言,其他教师补充。
30分钟
3:40——4:10
Ⅵ.评价组反馈
李玉成
5分钟
4:10——4:15
Ⅶ.专业引领
孙庆辉
10分钟
4:15——4:25
Ⅷ.教师问卷调查
全体教师
10分钟
4:25——4:35
三、实施后的反思
该活动已于2005年6月8日实施,现根据实施情况反思如下:
收获
㈠
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人,真正参与教研活动
首先,先期介入的老师,在任务的驱动下,得到锻炼。
本次活动,让老师们成为教研的主人,是我们设计意图之一。如何达到这个意图?在准备阶段,就建立起理论组、实践组、评价组,有近20位教师参加进来。老师们在这个平台上交流、合作:他(她)们搜集资料,整理综述;指导课堂,落实教学;设计测试,显示效果……老师们群策群力,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可以说,这近20位教师,在这次活动的准备中,都获得了一次专业的培训。
另外,作为参与活动的研讨组成员,同样也获得了较大的提高。
他(她)们在活动中,从两种教学方式的理论概述,到两种教学方式的实践展示,并看到两种教学方式效果的测试数据,再进行同伴之间的交流,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两种教学方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老师们普遍认为,本次活动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在两中教学方式的研究上,理论联系实际,二就是研讨氛围浓。从本次活动结束前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有48人认为自己在活动中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占调查总数(56人)的85.7%,达到了活动目标中制定的80%的标准。另从问卷中显示,老师们对本次活动的形式与内容,都较满意,认为本次活动的形式、内容好的分别有53人,两项均为94.6%。老师们对活动满意度,说明老师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也就说明老师们从中有较大的收获。
㈡
引进科研的方法与手段,优化教研活动
以往的教研活动,往往谈理念、谈落实、谈方法,而方法使用的效果如何,仅仅是经验描述性的,即定性研究。本次活动,我们定位在两种教学方式的对比研究,如果只是定性,则感觉说服力不强。为此,我们把科研的方法引进本次活动中,以使教研活动更见实效。
首先,在选择现场课授课教师和学生班级时,采用了科研的方法,使其尽可能一样。最终确定马玉华、芦震红两位老师执教,两人均为骨干教师;两个班学生都是永乐三小四年级学生。
另外,在对两种教学方式对比研究中,运用科研的方法,显示学习效果。在研究中,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个关键。以前的教研中,这个环节一般是由教研员或教师,进行点评,多为经验性评价。而这次活动,我们认为只有这种评价,是不够的,因此要对学习效果进行前后测,再进行对比分析。所以在方案设计之初,就建立了评价组。实践证明,收效极佳。现将测试过程进行说明如下:
测试说明:共设三题,第一、二题为课堂教学中研究的题型,属“基础测试”(达成性目标),第三题为运用本课知识解决问题,属“能力提高”(发展性目标)。题目略,测试结果见下表:
表一
体验式课堂教学效果统计表
总人数:26人
测试题目
前测
后测
正确人数
正确率
正确人数
正确率
提升率
1
14
53.8%
24
92.3%
38.5%
2
①
8
30.8%
17
65.4%
34.6%
②
7
26.9%
15
57.7%
30.8%
③
11
42.3%
17
65.4%
23.1%
3
8
30.8%
23
88.5%
57.7%
全对人数
4
14
表二
讲授式课堂教学效果统计表
总人数:26人
测试题目
前测
后测
正确人数
正确率
正确人数
正确率
提升率
1
7
26.9%
25
96.2%
69.3%
2
①
2
7.7%
20
76.9%
69.2%
②
2
7.7%
19
73.1%
65.4%
③
3
11.5%
17
65.4%
53.9%
3
2
7.7%
4
15.4%
7.7%
全对人数
1
3
有了数据,老师们对两种教学方式的认识,就更加理性。例如,对比表一、表二,就可以看到,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目标的实现(即达成性目标)(1、2题),讲授式教学方式有着较大的优势,这正是讲授式教学方式“效率高”的特点;再比较能力提高目标(发展性目标)(3题),则发现,体验式教学方式提升率为57.7%,而讲授式教学方式仅为7.7%。这也恰恰体现了体验式教学方式的特点:虽然在单位时间学习效率较低,但因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表象,使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刻性较高,学生持续学习能力强。
㈢
深入认识教学方式,寻求多种方式有效结合
通过比较,老师们对两种教学方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通过专业引领,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①
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概念性的,可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技能性的,可使用讲授式教学方式);②
教学方式的选用,应因人(学生、教师)而异,因内容而异,因环境而异;③
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方式,而应是多种教学方式合理搭配使用,以达到效果优化的目的。
改进
本次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应予以解决。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⒈
把规模缩小,把主题定小
本次活动,调动了全区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参与,从而保证了教研活动的质量。在今后日常的教研工作中,不可能总是把骨干教师集中在一起搞活动,活动是分年段、分年级进行的,怎么办?我考虑可以把本年段中有一定研究能力、有研究愿望的教师组织起来,分成二或三组,组内确定主题和分工,以此次活动形式为参考,组织研究性教研活动。
另外,本次活动因是第一次,引领、示范作用较强,所以在主题选择上,比较有挑战性。今后的教研活动,主题选择宜小不宜大,重在教师的参与,和专业发展,使其更有可操作性,更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⒉
要进一步加大教师参与的力度
在今后教研活动中,要进一步加大老师们参与的力度。在确定研究性教研活动主题时,应多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在教研形式的选择上,应由老师们自主根据主题,因需设计;在教研活动实施中,应为老师们的辛勤研究搭建平台,让老师们畅所欲言……另外,还要注意,在活动前要公布研究的主题和程序,使广大教师有所准备。
⒊
要加强计划,使教研活动内容超前于教学
本次活动后反馈的问卷中,有四位教师提出“教研活动内容应超前教学进度”。当然,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是“教学方式”,而不是教材中的某一章节,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不大。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想,如能把这次活动安排在“植树问题”的教学进度前,老师们是不是能在“教学方式”和“教材使用”两个方面都有收获呢?基于此,在今后教研活动中,我要加强计划性,尽量使研究内容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