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感悟于丹老师的语言魅力

日期:2020-05-13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感悟于丹老师的语言魅力 本文关键词:感悟,魅力,语言,老师,于丹

感悟于丹老师的语言魅力 本文简介:感悟于丹老师的语言魅力2011年5月17日对于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是一个激动的日子,沉寂了快一年的校园伴随着于丹教授的到来也沸腾了起来。上午十时许同学们就把博学楼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起来眺首等待于丹教授的到来。大家激动,狂欢,等待着心灵被这位温文尔雅的老师洗礼。终于,嘈杂的人群又开始了新的骚动,我看见

感悟于丹老师的语言魅力 本文内容:

感悟于丹老师的语言魅力

2011年5月17日对于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是一个激动的日子,沉寂了快一年的校园伴随着于丹教授的到来也沸腾了起来。

上午十时许同学们就把博学楼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起来眺首等待于丹教授的到来。

大家激动,狂欢,等待着心灵被这位温文尔雅的老师洗礼。

终于,嘈杂的人群又开始了新的骚动,我看见缓缓驶来的一排车队。同学们高呼:于丹来了。于丹老师下车后先进了五号教学楼休息,会谈,五分钟后,学校领导,保安人员,工作人员,还有盼望已久的于丹老师从五号楼走向博学楼。于丹老师一路微笑,跟同学们示意打招呼,她说:同学们好。谢谢你们的热情。

同学们蜂拥而入,安排在不同的教室,倾听于丹老师别样的讲座。然而对于我来说,给我更深刻印象的却是这场讲座带给我心灵和精神上的洗礼。

于丹老师说,我们就读的农业类学校,以“厚重、大气、包容”的农耕文化为背景,关注人类最原始,最本质的问题。鸟语花香的校园,闲淡雅儒的氛围,培养了我们尊重自然循环的价值观。

这堂讲座,她用经典文化揭示现实,用文化精髓教会我们成长。她把“儒”“道”“士”作为人生的坐标。而“儒”是讲求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道”则是个人与世界之关系。我们通常所说的人际交往不就是个人与他人,与世界之间的相处吗?于丹老师用禅师的故事告诉我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强调了“眼前人。身边事。当下做。”如今的我们大多沉迷于虚幻的世界,在游戏中,在生活里,我们有时会很荣幸的被当做是“英雄”,而这个虚拟的英雄却逐渐的使我们失去了一种主观能动力。有时候我们宁愿窝在宿舍,宅在家里,却害怕出去跟人打招呼,害怕触碰那些虚伪的人际交往。所以,很多长辈会说:你们的能力在慢慢的下降。可是,于丹老师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不管怎样,不可以丧失的是一种“担待”。或许,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责任。有了这种担待,有了这份责任,我们便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洒脱。这就是所谓的“能近取比,可谓仁之方也。”

于丹老师论《论语》,而《论语》从始至终都离不开一个“仁”字。在“仁”的世界里,有两个字足够使我们受益一辈子。那就是“恕”与“忠”。广博的中华文明,中心为忠。而“恕”讲究的是包容。包容不是一味的迁就,不是忍气吞声,他是主动的去换位思考。孔子告诉他的学生: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或许就是有宁告诉我的,谁对你好你对谁好吧。进己为忠,推己为恕。每个人的此刻都是你所有历史的总和。有时候,我们会因一个动作而喜欢上一个人,有时候我们会因一次感动而爱上一个人。但我们喜欢的、爱的难道就是你当时看见的那一瞬吗?当然不是的,站在此刻,你应当接纳他所有的历史。

恋爱中的两个人,会吵,会闹,是因为一方总想把对方改造成他/她所喜欢的样子,这就是两个人分道扬镳的原因,其实,每当我们抱怨着两个人在一起有多少的不如意时,更多的我们应该想想当初接纳彼此的那一刻的心动,然后问问自己,你喜欢的是他或她的本身,还是喜欢你在他身上的影子。爱他,就应该接纳、包容他的一切。历史,现在,将来的一切。

对人要“恕”,对事要“忠”。人生在世,不就是再与“人”和“事”打交道吗?我们一贯被教育的“宽容”的良好品性,并不只是在事情发生以后才会表现出来。宽容,是在事情还没发生之前就培养好的。试问:一个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怎么可以突然就变得宽容?我们向来只听说过“宽容”,无所谓“窄容”。放宽心,将心比心的去想每一件事情,当事情来临的时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措手不及。

于丹老师从人的一生讲下来,给了我颇多的感悟。《论语》中:“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用老师的话来说,从年十五到年三十期间,这是一个开灯认清事实的过程。十五岁之前,我们总感觉一路坦荡,有家人、师长的陪伴、呵护,成长显得

那么顺利。然而,走进青春,就仿佛突然开启了一盏明亮的大灯,灯光刺眼,照的人眼睛生疼,前所未有的经历一下子都涌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不知如何去面对。于是,迷茫,无助,黯然失色。但这些终归是人生所必经的,路上,我们只要对自己走的路有一种判断就好。不要惧怕社会的黑暗,也不能因为世界艰难而不往外走。年轻的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胆识。许多学生面对如今就业困难的问题害怕毕业就等于失业所以就不敢想象前面的路。因而留下来继续考研,读博,老师问我们:如果博士后毕业了,你们还要读什么。没有机会我们要学会创造机会,机会永远亲睐有准备的人。到了三十岁,就是而立之年了,所谓“立”,“外立其身,内立其心。”经历的多了,就是一个身心强大的过程,这就叫成长。

我特别喜欢于丹老师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轻易的说结果。”结果就是彻底的结束。可是当我们说出那个结果的时候,问问自己的内心,你是真的希望他彻底结束吗?有宁常常跟我说,不要跟自己的潜意识做对,一切都要顺从。面对失败的时候,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停止于失败。如果我们明白失败只是暂时的,如果我们怀着“失败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状态”这样的心态,那么我们就在一步一步接近于成功。无论是失亲,失恋,还是更加残忍的打击,我们都要相信自己有一种修复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有治愈伤口的能力。一个成功的人是应该具备一种修复生命的能力的。把每一次失败,每种不痛快用最快的时间去修复,这样你就会有很多时间去快乐。于丹老师这样给我们计算,如果一个人,在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的时候,她的修复期是一年,那么这一年她将错过很多不快乐。而如果一个人,她的修复期为一个月,她将会处理好多好多的不快乐,剩下的那就全是快乐了。

失恋了,受挫了,困难来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坏的事情发生之时我们应该想的是如何才能让它修复的比原来更好。

刚刚结束的一段感情打乱了我原本平静的生活,前一段时间近乎疯狂的堕落,变态的折磨自己。。。我的世界,他走不出,别人进不来。直到今天,我才发现“懂得人,了解人,看清人是一种最大的恩惠。”我们总说“爱是简单的但理解很难。”张爱玲说的好“因为理解,所以慈悲。”真正的智慧是了解人,“知人”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或许,我们常常因为太爱对方而忽略了客观的理解。虽然人生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惑”,但请让“心”托住“选择”。试着去理解别人,也是在理解你自己,要想走远,那就请从自身寻找一些问题。

太阳给人进取心,月亮给人平常心。而我们不要在感叹只有月亮没有太阳的同时却失去了漫天的星星。我们要完成生命的平衡,为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支点。

子以四绝:勿臆、勿必、勿固、勿我。

不要轻易的下结论。

追求理想过程中要学会适度调整。

从脚下到达目标要讲究方法。

切忌不要太过自我。

听于丹老师的讲座是一场心灵上的洗礼,灵魂上的升华。我们听的不是《论语》而是人生,不是条条框框,而是经验阅历。再见了,于丹老师,再见了,你的大美不言。

会计106班

杨榕烨

篇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本文关键词:感悟,体验,活动中,学生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本文简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王红创设活动课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最佳的、也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应着重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体验学习,强调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也就是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悟到了什么”。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安排有效的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本文内容: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王红

创设活动课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最佳的、也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应着重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体验学习,强调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也就是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悟到了什么”。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安排有效的课内、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课程吸引学生,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充分体现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善自我,使课程教学有效,体现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的教学新理念。

而活动课是侧重学生直接经验的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男生女生》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让四名男生、四名女生上台活动,教师先是让男女生之间相互问好、交换礼物、握手,男女生很自然地按教师的要求开展交往活动,然后教师提出了“请男同学拥抱一下女同学”,结果全班同学一愣,继而哄堂大笑,台上准备开展活动的学生也尴尬地不知所措,借此时机教师引出了“男女同学的交往与同性同学的交往有所不同”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这次课堂活动安排中,教师创设了一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中获得了切身的体验,促其感悟,达成了教学目标,体现了活动课的特点。

那么,怎样促成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呢?为此,我们开展了教学探索。

一、整合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知识。

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要在教学同一过程中整合三个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渗透中。

初中思想品德课与传授文化知识中渗入德育内涵的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并不以传授文化知识作为其主要功能,而是借助于这些文化知识为载体,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如《文明交往》一课的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交往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通过活动,掌握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模拟与人交往的各种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感受文明交往的重要意义,学会与人、特别是陌生人打交道,形成良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教学设计先让学生模拟教材中“礼貌与言行”的漫画情境做课堂表演,表演过后开展对表演角色的评价,再联系自己的行为自评;然后教师布置学生根据情境“学说表示感激的话”,注重学生行为的训练;最后教师再布置学生在课后开展社区调查活动,体验以各自不同的交往方式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充分认识礼貌、微笑在交往中的作用,通过对交往技巧的实践,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这种活动设计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参与中学习,落实了三维教学目标,不仅激活了学生认知上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全面激活了学生的身心,是知情合一的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这种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亲身旅历和感悟,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是自得自悟的全部活动状态,它的亲历性、构建性的特点造就了高倍数的教育价值。

二、关注个别差异,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张扬个性。

新课程从学生个体所获得的经验出发,兼顾学生个体间与个体内结构倾向与功能的个别差异,侧重其态度、动机和兴趣,对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经验的活动进行统整。

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充分发展。如在《认识自我》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活动“给自己画个‘像’”,让学生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描述自己,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踊跃参与,在描述自己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展现淋漓尽致;随后教师又让学生开展评价,给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引出“悦纳自我”的话题;最后课程在“推销我自己”活动中结束。教师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有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一套方法来施用于所有的学生,教学中联系学生本身实际和个性特点,课堂上既有群体性活动,又有个体性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来进行相应的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张扬,在学生的道德发展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开展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潜能。

良好品德培养不能靠课堂里的说教,而应该让学习者更多地到社会中去实习、见习、操作、体验,应该在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作用下进行,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而采用探究与发现的学习方式,可以达到理解、质疑、活化、创新的较高思维水平,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目的就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能力的发展,也会促进知识的内在理解、迁移。有学生形象地说:“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由此可见,体验学习是一种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而在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体验,发展了潜能。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安排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布置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探究实践活动。如前例《文明交往》一课,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后开展社区调查活动,体验以各自不同的交往方式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活动情况反馈显示:大多数学生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了这一活动,各活动小组同学纷纷出点子、制定访问计划、拟访问提纲、选择访问对象、开展访问调查,在活动中尝试与陌生人交往,得到了体验,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在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氛围中圆满完成了任务。

四、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生成智慧。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实际相联系,有意识地设计和营造与教学主题相适应的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情趣,体验到课堂生活的丰富多彩,藉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并从中获得切身体验和感悟,生成智慧。

学生的智慧迸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情境能促进学生感悟。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除了教师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肢体语言、文字板书外,还可选择一些图片、实物、音像制品等,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换位思考、课堂辩论、小游戏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如在《自我保护》一课教学中,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排练小品,布置了“路遇劫匪”、“遭遇火灾”、“被人敲诈”等情境,课堂上学生每表演一个情境,教师就让学生讨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结果学生的对策五花八门,行之有效,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智慧。这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进行反思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提升思想。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人是有意识、有情感、有内心世界的,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是思想品德课的内在要求。而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主体自身的独特体验过程,离开学生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行为规范就不能真正内化。

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往往是渐进式的,刚开始阶段,大多数学生的感觉可能是“好玩”,但随着活动的推进,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地提升,由此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和道德情感。教学活动需要反思和评价,这不仅局限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和评价,教师更要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进行自我评价,可以就自己的兴趣、学习的态度、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的结果等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评价和反思,从而发扬自身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关注了教育的生成性问题,既重视过程体验,又重视结果,让学生感到真实、有效,使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在活动中生成,思想在活动体验中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和思考活动的自由,让课堂动起来,这是新课程理念实现的关键。学生的学习与教师所致力于的教学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教师设计并实施体验教学,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的体验学习成为现实,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只有让课堂活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得以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得以锻炼,才能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010.1.15

4

篇3:心理辅导活动课感悟

心理辅导活动课感悟 本文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感悟

心理辅导活动课感悟 本文简介:心理辅导活动课体验及感悟这个学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给与我很多从未尝试过的体验以及深刻的感悟。以下我分别从课程内容和课堂组织形式两个方面浅谈我的收获。先说说课程内容方面。这门课在开始之前,就听师姐们说过这门课很具有实操性、这本书的理论和素材很有用,向她们买这学期的教材时,她们都不舍得卖这本书,其他课的教

心理辅导活动课感悟 本文内容:

心理辅导活动课体验及感悟

这个学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给与我很多从未尝试过的体验以及深刻的感悟。以下我分别从课程内容和课堂组织形式两个方面浅谈我的收获。

先说说课程内容方面。

这门课在开始之前,就听师姐们说过这门课很具有实操性、这本书的理论和素材很有用,向她们买这学期的教材时,她们都不舍得卖这本书,其他课的教材都从师姐手中买到了。唯独这本书,我辗转了好几个大四宿舍,费劲嘴舌都没得到,最终还是网购来着。

后来终于开始上课了,老师的妙语连珠、神采熠熠让这门本来内容就蛮有趣的课程更加富有魅力了。这门课主要由心理辅导活动的概念、设计、操作以及评价这四个大篇章组成,把我们之前学过的心理学、教育学各门专业课的理念都糅合其中,算是对之前学过的理论的一种实施、体验了。

最初接触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中学时期,那时还不太了解是什么,就觉得是讲座。一般都是感恩、励志类的。全校人都坐在操场上,先进行热身小游戏,然后老师就开始或激昂地演讲。很多环节都忘了,只记得肯定最后都会有个配着背景音乐,老师煽情地说些什么,然后哗啦啦的好多人就会哭了,老师就随机点几个哭了的人上台分享他们的心情和经历。每次结束后,我和同学们心情都会放轻松,也对人生有了不少的思考。我觉得那些老师好厉害,对着一千多的学生和简陋的环境,只凭着麦克风和广播就能达到如此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如此,我反倒觉得我们这几组试讲都显得流于表面了。虽然表面看来教学设计符合理念、教学流程过渡自然,整节课下来很流畅,可是每次看完试讲我都觉得差了点什么。现在想到了,欠缺了对学生的收获和感悟的考量。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出发点不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和治疗么?可是评价的方面却只有教案设计、教学实施、ppt设计和教师素养这四个方面。可是却忽略最重要的一个考量方面----学生这节课的收获,却没有考虑。搞得试讲就好像成了比赛哪一组ppt制作精美、哪一组能让课堂氛围活跃、哪一组的设计环节更新颖更有亮点.迷失了根本目的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为了形式而形式,是没有灵魂的框架,是披着心理辅导活动课外衣的活动课或者表演课而已。又或者说,我们的试讲太过追求完美了,反倒迷失了初心。这是我对试讲的个人感受,肯定有偏颇之处,望指正与见谅。

前面本来是要说课堂内容的,说着说着好像有点跑题了.下面谈谈对课堂组织形式的感受。

这门课是以小组为单位上课的,这种课堂组织形式很对我来说很新鲜,也让我体验到集体合作的意义以及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组织、调控能力。

刚听到要分小组且小组是利益共同体的时候,我是感到惊慌不安的。因为小组的分配是错开同宿舍的人的,我和宿舍外的同学都不算熟,交往少。此外我觉得我又懒又笨,怕拖累别人。反正当时各种纠结、忧虑。最惊慌是,我居然被选为组长。其实我那时候心里很狭隘,我觉得有任务下来大家肯定各自推脱,那我这个炮灰组长岂不是很麻烦?现在想来我觉得很抱歉,居然把队员们想得那么坏。

第一次组内协作就已经把我最初的忧虑打消了。绘制队名、口号的画时,组员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我确定方案后分配了任务大家也很配合,画画的画画、写字的写字反正没任何人是游手好闲的,人人都在为那幅画努力着。有思维特别活跃构思能力很好的人、有绘画特别厉害的人、有写字特别漂亮的人,可是少有能同时拥有这些能力的人。退一万步,就算有这么全能的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一个人完成这幅画也是不可能的。然而小组却能完成得很好,这时候我深感小组合作展示的力量如此之大!我作为组长的一个基本观念是,人人都得做事。最有成就感就是发掘每个人的优点,根据他们的特长分配任务,让合作的效率、成果尽可能达到最优化。

总而言之,一个学期下来,这门课让我受益良多。我会努力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的。

    以上《感悟于丹老师的语言魅力》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感悟于丹老师的语言魅力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感悟于丹老师的语言魅力》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