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品德发展水平评价办法 本文关键词:品德,水平,评价,办法,发展
学生品德发展水平评价办法 本文简介: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品德发展水平评价办法一、评价模式品德发展水平评价分A、B、C三档。分为自评、组评、师长评(老师和家长)三种评价,感恩评价师长评价人为家长,其他都为班主任;综合评价由前面三种评价得出,方法为按降序排列,第二种评价是什么,综合评价就为什么。如自评为A,组评为B,师长评为
学生品德发展水平评价办法 本文内容: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生品德发展水平评价办法
一、评价模式
品德发展水平评价分A、B、C三档。分为自评、组评、师长评(老师和家长)三种评价,感恩评价师长评价人为家长,其他都为班主任;综合评价由前面三种评价得出,方法为按降序排列,第二种评价是什么,综合评价就为什么。如自评为A,组评为B,师长评为B,排列就是ABB,综合为B;如自评为A,组评为C,师长评为C,排列为ACC,综合为C,如评价排列为ABC,综合评定为B。
二、参考标准
1、凡是获得周、月卫生、礼仪、纪律、安全、诚信、感恩之星称号的,平时表现优秀并有模范带头作用的,在各项活动中能够认真参与、认真学习成绩突出者,品德发展水平相应内容评定为A。
2、卫生:平时能基本保持好个人卫生及书桌座位干净整洁,能按要求完成值日任务,无乱扔垃圾等不文明,卫生评定为B;
个人卫生(头发、衣服、身体、指甲)差,书桌、座位下不洁净,打扫卫生不认真,有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乱图乱抹的行为,卫生评定为C;
礼仪:见到老师、来宾,能做到立正、让行、问好,对同学能以礼相待,礼仪评定为B;
见到老师、来宾,不能让行、问好,对同学有取笑、侮辱行为,礼仪评定为C;
纪律:能够做到按时上学、上课,遵守课堂纪律,在集体活动中能遵守纪律和规则,纪律评定为B;
经常迟到,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在队列、集体活动中纪律观念不强,说脏话,打闹喧闹的,纪律评定为C;
安全:能遵守交通规则,按要求认真参加安全学习和安全演练,在活动中有安全意识,不违反安全规定,安全表现评定为B;
上学、放学路上抢行,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交通评定为C;破坏消防设备设施,不认真学习消防知识,参与消防演练不认真的,消防评定为C;防震等自然灾害演练不认真,学习知识不认真,自然灾害评定为C;出现或造成安全事故的,安全表现评定为C。
诚信:平时没有撒谎行为,没有在作业和考试中抄袭行为,能配合老师了解班级真实情况的,诚信评价为B;
说谎,不能完成作业,在作业、考试中抄袭,在班主任或其他教师调查班级情况或事务时,有故意隐瞒或包庇行为,诚信评价为C;
感恩:能尊敬父母、师长,在家中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大手大脚花钱,感恩评定为B;
不孝敬父母、不尊重师长,顶撞父母师长,感恩评定为C。
3、受到过星级表彰,但出现过“C”等级行为的,品德发展水平相应内容评定为B。
三、成长日志评定成绩由教务处提供。
四、升旗仪式
分为A、B、C三个等级,凡是担任主持、旗手护旗手、演讲、带领宣誓的同学自评、组评、师评直接定性为A,其他参与同学,根据参与情况分为A(积极参与,任劳任怨),B(积极参与,纪律性一般),C(积极性一般,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以此标准进行自评、组评、师评、家长评,其中师评的评价人为班主任老师。
篇2:听品德与社会的优质课体会
听品德与社会的优质课体会 本文关键词:品德,优质课,体会,社会
听品德与社会的优质课体会 本文简介:听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的学习体会子弟小学王爱平3月24日到27日,晋中市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我校进行,短短四天时间,我一共听了七节课,每位老师设计的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手法灵活多变,个人素质之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收获颇多。下面分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听课感受:(一)课前交流独具
听品德与社会的优质课体会 本文内容:
听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
的学习体会
子弟小学
王爱平
3月24日到27日,晋中市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我校进行,短短四天时间,我一共听了七节课,每位老师设计的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手法灵活多变,个人素质之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收获颇多。下面分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听课感受:
(一)课前交流独具匠心。
这次参加讲课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就是课前交流不再是随意的、散乱的,而是预设的;时间把握准时,毫无拖拖拉拉、拖泥带水之嫌。比如:
1.《少数民族之乡------云南》一课中的课前交流。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春游吗?到过哪些地方?想不想去云南旅游?这个问题看似随意,实则为将要上课的内容埋上了伏笔,建立了有机的联系。
2.《生命的突围》一课的课前交流。师:老师发现大家都在用美丽的眼睛看着老师,让老师猜猜,你们心里正在想什么?……现在,你们也来猜猜老师此时正在干什么?想什么?一个
“眼睛”问题与老师带来的照片上的孩子渴望活下去的眼神建立了有机的联系,自然而然地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了。
这是多么有心的预设呀!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如此,这一个个精彩的小开头拉开了一堂堂好课的序幕。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生动、形象。
大家都知道,我们目前使用的浙教版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特点是图文并茂,但需要任课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组织材料。这次参与讲课的老师在挖掘教材方面都做得很好,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模本。
如:教师在教学《世界之窗》一课时侧重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建筑,分为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通过图片欣赏、小组合作、自主选择,集体交流的活动形式加深对中国建筑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在小组合作中,首先请学生读一读预先发下的资料袋中的内容,再小组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建筑,老师从旁指导,最后用自己的语言了表述中国建筑的特点。
2.这样不仅体现了“以学定教”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中交流,培养了与人分享的能力,也激发了民族的自豪感。
(三)教学方式方法多样。
这次做课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都认真地进行了研究,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游戏中学,在思考中学,在合作中学,让学生身体的多个器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动物、植物和我们》一课时,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说说身边的哪些事物是有生命的?哪些植物是有生命的?动物有哪些生命现象?引发思考后,按组分发植物蒜苗,动物小金鱼,让学生观察生命现象。(小组有记录)然后,小组代表
在全班交流、汇报,得出公认的动物植物的生命特征。这样,短短的40分钟,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从而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再如,一位老师教学《生命的突围》一课时,在课堂最后环节安排了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防震自救演练的活动。这一环节的设计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恰当地培养了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的能力,较好地达成了品社课的教学目标。
(四)提倡学生课前调查、搜集资料。
这次好多优质课都安排了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的环节。大家都知道,在品(生)学科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成人的指导上,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我们这次讲课的老师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教学理念。
(五)所有讲课教师的自身素质都很高。
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教学语言富有智慧,教学态度亲切和蔼,堪称一位位顶级的导演,让我自叹不如。
但是,也有个别课出现了一些小小的瑕疵:
1、课堂教学环节太多,各环节设计的煞费苦心,琳琅满目,但却让学生疲于奔命,让听课老师看得眼花缭乱。
2、个别课不是老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而是老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讲,在按部就班,与时
3、个别老师在课堂提问时忽略了大部分学生,只注意了个别学生,不能面向全体,给人做秀的感觉。
俗话说,人无完人。同样,没有一堂课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只要这节课有一点值得肯定,那么这节课就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这次学习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篇3:2020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XX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本文关键词:教学计划,品德,小学五年级,社会,XX
20XX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本文简介:20XX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二、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
20XX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本文内容:
20XX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
(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相关学科的学习内容。
(四)重视学生生活实践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材选择认识社会的几对基本概念,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有关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主题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内容方面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学习主题。穿梭出“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充分发挥图画、照片等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
三、学习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农民、勤俭节约的情感态度;认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的;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2、能力:
能够尝试合理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与态度分析复杂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及培养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初步了解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关系;知道科技的发展对工业的重要影响;了解信的种类和方式,初步懂得通信礼仪和法规,懂得利用现代传媒安全、有效获取知识
;了解
科技的发展,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科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四、教学策略
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
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和学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