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课青藏地区 本文关键词:青藏,汇报,地区
汇报课青藏地区 本文简介: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利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2.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青藏地区高寒带来的影响;3.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的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
汇报课青藏地区 本文内容: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利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2.
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青藏地区高寒带来的影响;
3.
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的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活动式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
理解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
2.
掌握青藏地区受高寒影响下农牧业的生产和生活特色
。
※教学难点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对农牧业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图片引入:展示一幅动物(牦牛)图片。由这个情景设计导入新课《青藏地区》。
大家一起来看图片,有谁认识图片中的动物吗?——牦牛——那大家
知道牦牛生活在哪里吗?——青藏高原。
2、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领略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
[讲授新课]
(教师)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本区在中国的位置。
(一)位置和范围
1、青藏地区的位置
(出示中国区域示意图)从图上我们能看出本区位于中国的什么位置吗?
(学生)西南部。
2、青藏地区的范围
(教师)很好。我们重点来看看本区被哪些高山所环抱,以及本区所包含的省区?(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问题)
(学生)学生读图填空。(本区位于
以西、
以北、
和
以南。包括
自治区、
省和
省西部。)
二、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刚才大家一同学习了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下面请大家观察该区地形图,说出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青藏地区有着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青藏高原,它也被称为世界屋脊,还有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它被称为聚宝盆。所以青藏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提问:
你们知道青藏地区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高
教师讲述:非常好,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而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拨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是世界山最高的高原,高原上面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谷底和盆地,因此“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提问:说到青藏高原地势高,你联想到什么?
学生:议论,并发言。
教师:我们都知道,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正是由于海拔高,所以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展示图9.4青藏高原上的雪山和冰川图并板书)。
提问:大家还记得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在那里吗?
学生:巴彦克拉山脉、唐古拉山脉。
教师:下面一起观察青藏地区河流湖泊分布图寻找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由于冰雪融水的补给,加上地势高,青藏地区成为我国甚至亚洲的“水塔”,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3、
讲述:青藏地区的气候。
讲述:由于地势高,青藏地区的气候非常独特。(展示图9.5)同学们观察拉萨、成都两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拉萨与成都都位于北纬30度附近,但由于两地海拨的不同,导致气温与降水存在差异(可以请学生先比较两城市的气温与降水,教师在归纳)。从图可以发现,拉萨的气温比成都的低,降水比成都的少;因此青藏地区气候特征: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是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由于青藏地区地势高,所以空气稀薄,空气稀薄所以日照比较充足,太阳辐射强。(板书)总的来说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就是:高寒
4、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根据牦牛的外形猜测牦牛如何适应高原地区环境的。
转承:刚才我们分析了“高原之舟“牦牛,其实牦牛在青藏地区还是一种重要的畜种,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青藏地区的牧业和农业。
(板书)
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讲述: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臧绵羊、臧山羊等。(板书)
高寒牧区:牦牛、臧绵羊、臧山羊
青藏地区气温较低,日照较长。在一些海拔低的地区,如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发展农业条件较好,分布着河谷农业。
提问:为什么这些谷地能种植农作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9页阅读材料)
教师解释:因为河谷地区海拨低,气温较高,土壤肥沃,具有发展种植业的条件,故称为河谷农业。与青藏该地区分布的特殊畜种相似,河谷农业区种植的农作物也独具特色,
适宜喜温凉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生长。
展示:将课本翻到88页观察图9.11青藏地区农牧区的分布,在图中找出主要的畜种(点名回答)
提问:图9.11除了反映了畜种的分布外,还反映了什么呢?
学生:种植业(农作物主要有)主要是喜温凉的作物:青稞、小麦、豌豆等。(图片展示并板书)
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教师归纳:通过图,我们发现青藏地区也能种植小麦和青稞等农作物。但这些农作物的种植地区有限,只能分布在湟水谷底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板书)
1、生产
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南部)
湟水谷地(东部)
教师讲述:在青藏地区独特的环境下,青藏地区的居民在吃、穿、住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具有独特的高原色彩。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青藏地区居民的饮食特点和建筑特点。
展示:图片展示并向同学们介绍青藏地区的饮食:主食主要是糌粑、羊牛肉。建筑主要是牛毛毡搭成的帐篷和碉房并板书。
(板书):2、生活
饮食:糌粑、牛羊肉
建筑:牛毛毡帐篷、平顶碉房
服饰:藏袍
教师: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牛羊肉也是常见的食物。为了抵御严寒,人们都爱喝用青稞酿造的青稞酒。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
【课堂小结】青藏地区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许多独有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又是相互关联的。
【投影】
青藏高原世界巅,雪山冰川大河源。
高原湖泊如棋布,湖边草肥湖水咸。
日照强、温差大,高原之上干且寒。
农业区在“三谷地”,小麦青稞最盛产。
牦牛号称“高原舟”,负重能越云中山。
(新课结束,练习反馈)
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练习题
1.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干旱为主的的自然特征
②河流较少,多为内流河
③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④很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在青藏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_______农业,
主要种植_________和_________。
3.拉萨和成都纬度相近,但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B
2、雅鲁藏布江谷地、
湟水谷地
谷地
青稞和小麦
3、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
(五)知识拓展
对于人类来说青藏高原的环境是十分恶劣的。我们是否应该放弃开发这块土地?如果不放弃,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这块土地呢?青藏地区有哪些资源可供人们开发利用?为什么青藏地区气温低、太阳能却非常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请同学们在课后积极搜索材料解答这些问题,同时也可以提出更多关于青藏地区的其他问题,我们下节课再一起一一解答这些疑问。
※作业布置:完成《初中区域地理导学》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自然特征和农业
一、世界屋脊
横断山脉以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
南至国界
1.地理范围:
(我国西南部)
2、自然环境:(
高)
地表:雪山、冰川广布
河流:大江大河的发源
表现:
气候(高寒):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空气稀薄、日照充足、辐射强烈
二、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1、生产
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南部)
湟水谷地(东部)
2、生活
饮食:糌粑、牛羊肉
建筑:牛毛毡帐篷、平顶碉房
服饰:藏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