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足疗师技术理论内部培训材料 本文关键词:专科,足疗,理论,材料,培训
专科足疗师技术理论内部培训材料 本文简介:专科足疗师技术理论内部培训材料第二节:九种体质的调理方法1,平和质环境起居调摄:起居顺应四时阴阳,劳逸结合。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即可。精神调适:清净立志、开朗乐观、心理平衡。饮食调理:食物宜多样化,不偏食,不可过饥过饱、偏寒偏热。药物调养:不需。预防用药防风通圣丸。2,气虚质环境起居调摄:夏避暑;冬避
专科足疗师技术理论内部培训材料 本文内容:
专科足疗师技术理论内部培训材料
第二节:九种体质的调理方法
1,平和质
环境起居调摄:起居顺应四时阴阳,劳逸结合。
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即可。
精神调适:清净立志、开朗乐观、心理平衡。
饮食调理:食物宜多样化,不偏食,不可过饥过饱、偏寒偏热。
药物调养:不需。预防用药防风通圣丸。
2,气虚质
环境起居调摄:夏避暑;冬避寒;防过劳。
体育锻炼:宜柔缓,不宜剧烈运动,宜散步、慢跑、打太极等。
精神调适:清净养藏,祛除杂念,不躁动,少思虑。提升自信心和精气神。
饮食调理:常食益气健脾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大麦、山药、土豆、大枣、香菇、鸡
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青鱼、鲢鱼,少吃耗气食物如生萝卜、空心菜等。
药物调养:可用甘温补气之品,如人参、山药、黄芪等。代表中成药玉屏风散
。
3,阳虚质
环境起居调摄:冬避寒就温,春夏培补阳气,多日光浴。避免风、寒、雾、雪,注重足下、
背部及丹田部位的保暖。
体育锻炼:动则生阳,体育锻炼天天1至2次。宜舒缓柔和,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
禽戏、八段锦等。
精神调适:这类人常情绪不佳,善恐、善悲。应保持沉静内敛,消除不良情绪。
饮食调理:宜食温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少吃西瓜等生冷食物。
药物调养:可选补阳祛寒、温养肝肾之品,如鹿茸、海狗肾、蛤蚧、杜仲等,
成方可选金
匮肾气丸。
4,阴虚质
环境起居调摄:夏应避暑,秋冬养阴。居室应安静。不熬夜,不剧烈运动,不在高温下工作。
体育锻炼:宜选动静结合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控制出汗量,及时补水。
精神调适:循《内经》“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法,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
饮食调理:多食梨、百合、银耳、菠菜、无花果、冰糖、茼蒿等甘凉滋润食物。少吃葱、姜、
蒜、椒等辛辣燥烈品。
药物调养:可用滋阴清热、滋养肝肾之品,如女贞子、山茱萸、五味子、麦冬、沙参、玉竹
等药。常用方有六味地黄丸。
5,痰湿质
环境起居调摄:远离潮湿;阴雨季避湿邪侵袭;多户外活动;穿透气散湿的棉衣;常晒太阳。
体育锻炼:身重易倦,应长期坚持锻炼,如跑步、球类、武术、舞蹈等。活动量逐渐增强,
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致密。
精神调适:易神疲困顿,要多参加各种活动,多听轻松音乐,以动养神。
饮食调理:少食甜粘油腻,少喝酒勿过饱。多食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清淡食物,如荷叶、白
萝卜、葱、姜、白果、红小豆等。
药物调养:重点调补肺脾肾。可用温燥化湿之品,如陈皮、厚朴、半夏、茯苓、泽泻、瓜蒌、
白术、车前子等。代表方平胃散
。
6,湿热质
境起居调摄:避暑湿,环境宜干燥通风,不宜熬夜过劳,长夏应避湿热侵袭。
体育锻炼:适合大运动量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球类等,以祛湿散热。夏季应凉爽
时锻炼。
精神调适:多参加开朗轻松的活动,放松身心。
饮食调理:多吃西红柿、黄瓜、绿豆、芹菜、薏米、苦瓜等。忌辛温滋腻,少喝酒,少吃海
鲜。
药物调养:可用甘淡苦寒清热利湿之品,如黄芩、黄连、栀子。中成药代表龙胆泻肝软胶囊
。
7,血瘀质
环境起居调摄:血得温则行,居住宜温不宜凉;冬应防寒。作息规律,睡眠足够,不可过逸
以免气滞血瘀。
体育锻炼:多做益心脏血脉的活动,如舞蹈、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按摩等,各部分都要活
动,以助气血运行。
精神调适:培养乐观情绪,则气血和畅,有利血瘀改善,苦闷忧郁会加重血瘀。
饮食调理:常食红糖、丝瓜、玫瑰花、月季花、酒、桃仁等活血祛瘀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
醋可多吃,宜喝山楂粥、花生粥。
药物调养:可用当归、川芎、怀牛膝、徐长卿、鸡血藤、茺蔚子等活血养血的药物,成方可
选桂枝茯苓丸
。
8.气郁质
环境起居调摄:室内常通风,装修宜明快亮丽。阴雨天调节好情绪。
体育锻炼:宜动不宜静,多跑步、爬山、武术、游泳等以流通气血。着意锻炼呼吸吐纳功法,
以开导郁滞。
精神调适:“喜胜忧”,要主动寻快乐,多社交活动以开朗豁达。
饮食调理:少饮酒以活动血脉提情绪。多食行气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韭菜、香菜、
大蒜等。
药物调养:常用香附、乌药、川楝子、小茴香、青皮、郁金等疏肝理气解郁的药为主组成方
剂,代表成药逍遥丸
。
9,特禀体质
环境起居调摄:尽量避免接触致敏物质,如尘螨、花粉、油漆等。
体育锻炼:生活中要加强身体锻炼,顺应四时变化,以适寒温。
精神调适:只有调整体质,适应环境,才能彻底防治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饮食调理:要注意饮食,忌食鱼腥发物。
药物调养:常用药物有防风
、蜂房
、荆芥、苦参
、蝉衣、白藓皮、蛇床子等,代表成药
消风散
。
第三节
,表里辩证,1,概念: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皮毛、肌腠、经络——为外、属表、病较轻浅;
脏腑、气血、骨髓——为内、属里、病较深重。,2,表证:
主症: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
兼症: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等。
特点: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3,里证:
表现多样,凡不属表证、半表半里证的症状均为里证。
特点:起病较缓,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第四节,寒热辨证,1,概念: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反映机体阴阳之盛衰。,2,寒证: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阳虚则寒或阴胜则寒)
常见症状:恶寒、畏冷、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
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3,热证: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所表现的证候。(阴虚则热或阳胜则热)
常见症状: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
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等各类热证的常见症状。
第五节,虚实辩证
1,概念: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
2,实证——邪气盛实,“邪气盛则实”。
以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所表现的证候。实则泻之。,3,虚证——正气虚弱,“精气夺则虚”。
正气不足为主要矛盾所表现的证候。虚则补之。,4,虚证:对人体正气虚弱为主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反映人体正气虚
弱而邪气并不明显。
常见虚证(四种):
①气虚:
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浑身无力,没有精神,食欲不振。
人参、黄芪、党参、山药、白术等。
②阳虚:
气虚+寒象(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胖嫩,脉沉迟)。
——畏寒、肢冷。鹿茸
、杜仲
、紫河车
、补骨脂
等。
③血虚:
一黄:面色蒌黄;
五白:面白、唇白、眼睑白、舌质淡白、爪甲白;
四不养:血不养头目,头晕眼花。血不养心,心悸失眠。血不养筋,手足发麻。血不养冲任,月经量少,色淡闭经等。
——嘴唇、脸色、指甲颜色浅淡发白。熟地黄
、当归、阿胶、何首乌、枸杞子等。
④阴虚:
潮热盗汗、五心烦热、消瘦颧红,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手心发烫、心口烦热、咽干舌燥、大便秘结。麦冬
、天冬、石斛
、百合
、沙参等。,5,实证:
为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表现:
复杂,如寒热显著,疼痛剧烈,呕吐咳嗽明显,二便不通,脉实为突出表现。,第六节,心与小肠病辨证
1,心的功能: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心的常见症状:心悸,心烦、心痛,失眠多梦,健忘,谵语、神昏,神识错乱,脉结
代等。某些舌体病变,如舌痛、舌疮等症。
3,心病临床常见证型
心血虚=心常见症状+血虚证=心悸,失眠多梦,健忘
+
一黄、五白、四不养
心阴虚=心常见症状+阴虚证=心悸,失眠多梦,健忘
+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红赤舌
红少津,脉细数
心气虚=心常见症状
+
气虚证=心悸、胸闷
+
气短、神疲乏力、动则诸症加剧,自汗;面
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
心阳虚=心常见症状
+
气虚证
+
寒象=心悸、心痛、胸闷
+
气短、神疲乏力、动则诸症加
剧,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
+
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
心火亢盛=心常见症状
+
实热证=失眠、烦躁、狂谵及舌尖红绛、舌疮
+
烦热、面赤、口
、
渴、尿黄便结等。
心脉痹阻=心脉痹阻证是指由于瘀血、痰浊、寒凝、气滞等阻痹心脉,不通则痛所表现的证
候。
第七节,肺与大肠病辨证
1,肺的功能=肺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
窍于鼻。
2,肺的常见症状=咳、喘、痰,3,肺气虚=肺常见症状+气虚证=咳喘无力、吐痰清稀
+
神疲体倦,面色淡白,或有自汗,
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弱。
4,肺阴虚=肺常见症状+阴虚证=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痰中带血+五心烦热,午后潮热,
盗,汗,颧红,脉细数。
5,风寒犯肺=肺常见症状+风寒表证=咳嗽、咳痰清稀色白,鼻塞,流清涕+微恶寒,发热,
无,汗,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6,风热犯肺=肺常见症状+风热表证=咳嗽、痰稠色黄,鼻塞,流浊涕+身热、微恶寒,口微
渴,咽喉疼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7,燥邪犯肺=肺系症状+干燥少津,8,肺热炽盛=肺常见症状+里实热证=咳喘、鼻煽、胸痛、咽红肿疼痛+面红、身热、便秘、
尿赤,舌红苔黄,脉数。
9,痰热壅肺=肺常见症+里实热证=咳嗽,咯痰黄稠而量多,或喉中痰鸣,胸闷,气喘息粗,
甚则鼻翼煽动,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
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第八节,脾与胃病辨证
1,脾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水谷、水湿),脾主统血,其气主升,脾主肌肉、四肢,开窍
于口,其华在唇,为后天之本。
2,脾的常见症状=纳呆、腹胀、便溏、湿、肿、饮、痰、出血、内脏下垂等。
3,脾气虚=纳呆、腹胀、便溏+气虚证,4,脾气下陷=纳呆、腹胀、便溏+气虚证
+
内脏下垂,5,脾阳虚=纳呆、腹胀、便溏+气虚证
+
寒象
6,脾不统血=纳呆、腹胀、便溏+气虚证
+
出血症
以上为脾虚四证,7,寒湿困脾=脾常见症+寒湿症=纳呆、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舌
体胖,苔白腻或白滑,脉缓弱。
8,脾胃湿热=脾常见症+湿热症=脘腹痞闷,纳呆呕恶,大便溏泄而不爽+肢体困重,身热不
扬,或见身目鲜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第九节,肝与胆病辨证
1,肝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肝藏血、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2,肝病常见症状=胸胁少腹胀痛,精神抑郁,急躁易怒,眩晕,肢体震颤,手足抽搐,以
及目疾,月经不调,睾丸疼痛等症状。
3,肝郁气滞=肝症状+情志症状+气滞症状=胸胁、乳房、少腹胀闷疼痛或窜痛,情志抑郁(易
怒)、善太息,舌苔薄白,脉弦,或妇女月经失调等表现。
4,肝火炽盛=肝经循行部位表现+实火症状=胁胁灼痛,头晕胀痛,急躁易怒,口渴、溲黄、
便秘,或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
5,肝血虚证=目筋脉爪甲失荣
+
血虚证=目眩,视物模糊或夜盲,爪甲不荣,或见肢体麻
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瞤动
+
头晕,面白无华,或见妇女月经量少,色
淡,甚则闭经,舌淡,脉细。
6,肝阴虚证=头目、筋脉、肝络失于滋润
+
阴虚证=头晕眼花,耳鸣如蝉,两目干涩,视
力减退,手足蠕动,胁肋隐隐灼痛,脉弦细而数
+
面部烘热或颧红,口咽干燥,或见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
7,肝阳上亢=阴亏于下,阳亢于上。头目眩晕、胀痛,头重脚轻,腰膝酸软,舌红少津,
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8,肝风内动=出现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为主的一类证候
。
9,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10,肝阳化风=肝阳上亢+动风(中风),11,热极生风=高热+动风,12,血虚生风=血虚证+动风,13,阴虚动风=阴虚证+动风
14,肝胆湿热=肝常见症状+湿热证=胁肋胀痛,厌食腹胀,或身目发黄,或阴部瘙痒,舌红
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第十节,肾与膀胱病辨证
1,肾的生理功能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主纳气、主水,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
于耳及二阴。
2,肾病常见症状
腰酸、腰痛;发育迟缓;阳萎、遗精、经闭、不育不孕;尿多清长、尿少尿闭、水肿;
呼吸表浅,呼多吸少;耳聋耳鸣等。
3,肾阳虚=肾常见症状+阳虚证=腰酸+形寒肢冷、小便清长等
4,肾阴虚,=肾常见症状+阴虚证=腰酸+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
5,肾不纳气=肾常见症状+喘=腰酸+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益甚。
6,肾精不足,=肾常见症状+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殖机能低下、性机能减退、早衰等。
第十一节,案列
1,某,男,60岁。1974年12月9
日初诊。
主诉:心悸,气短,乏力,头晕2周。
病史:近2周来,自觉心悸不安,胸闷气短,神倦乏力,头晕,动则益甚,纳差,大便不实,日行1~2次。
检查: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分析病症并判断病位及证型。
2,陆某,女,56岁,干部,1992年1月3日初诊。
主诉:心悸气短3年,加重1年,胸痛气憋8小时。
病史:3年前感心悸,气短,动则益甚,倦怠乏力。近1年来,心悸气短加重,畏寒肢冷,自汗,痰多色白而粘,胸闷,心前区闷痛,时作时止。虽经治疗,却无显效。昨天下午,因情绪不佳,夜间突然心胸憋闷疼痛,心慌,口唇紫绀。
检查:形体肥胖,舌淡胖,边有紫斑,苔白腻,脉沉涩。
患者3年前属何病证?近1年病机有何变化?
从就诊时见症分析,患者有哪些病理因素?属于什么证型?其基本病机是什么?
3,李某,女,51岁,1994年8月25日初诊。
主诉:眩晕,腰酸1年,加重并伴潮热,盗汗2月。
病史:患者近1年来经常眩晕,耳鸣,头昏,腰膝酸软,夜寐多梦,易醒。月经或前或后,经量极少,色淡。近2月,眩晕、耳鸣、头昏、腰酸症状加重,午后面部烘热,心烦难寐,寐则盗汗。
检查:脉细数,舌红,苔白而干。
思考讨论题:
(1)根据肾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解释患者的临床病症。
(2)说出患者1年来及近2个月的病机变化,判断该病的证型。
4,左某,女,16岁。1997年4月21日初诊。
主诉:恶寒,发热,头痛,咳嗽2天。
病史:患者于2天前不慎受寒后,恶寒,微热,头痛,身疼不适,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嗽,痰白清稀。
检查:苔白,脉浮紧。
思考讨论题:
1)分析证候,并判断证型。
2)有医生对本患者施以温肺化饮药,是否正确?为什么?
5,胡某,男,32岁,工人,1964年3月28日初诊。
主诉: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10年,加重并伴呕血、黑便4天。
病史:患者胃脘部疼痛,每因劳累或饮食不慎而发,得食缓解,病延10载。5年前曾住某医院,诊断为“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4天前,上腹部疼痛又作,伴呕血、黑便。
检查: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纳谷不馨,神倦乏力,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细。
思考讨论题:
(1〉本案应判断为何证?根据什么?
(2)归纳患者病机,试提出治疗方法
6.某,男,60岁。1974年12月9
日初诊。
主诉:心悸,气短,乏力,头晕2周。
病史:近2周来,自觉心悸不安,胸闷气短,神倦乏力,头晕,动则益甚,纳差,大便不实,日行1~2次。
检查: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分析病症并判断病位及证型。
7,姜某,男,56岁,1993年7月10日初诊。
主诉:眩晕耳鸣2年。头痛、头重脚轻2天。
病史:2年来,患者经常头晕目眩,耳内鸣响,腰膝酸软,少寐,虽经间断服用中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未能彻底缓解。2天前因儿女事,心情忧郁,继而眩晕,耳鸣加重,头胀痛,面红目赤,头重脚轻,烦躁易怒。
检查:舌红,苔白,脉弦细数。
思考讨论题:
(1)分析病症并判断证型。
(2)肝火上炎与肝阳上亢在病性、病程、病势、病症上如何区别?
第十二节,体质与五脏的关系
1,阳虚质为脾肾不足
2,阴虚质为肾阴+心阴不足
3,气虚质为脾胃失养+肺气不足
4,痰湿质为脾虚+肺气不足
5,湿热质为脾胃不足+肝胆不足
6,血瘀质为心阳不足+肾阳不足
7,气瘀质为肝血不足
8,特禀质为肝、肾、肺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