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平面设计心得 本文关键词:平面设计,高层住宅,心得
高层住宅平面设计心得 本文简介:高层住宅户型平面设计1、功能分区合理,睡眠、活动、就餐等功能区域明确;还要注意干湿分区、动静分区,减少相互干扰而又分区思路清晰才能提升楼盘品质。2、户型平面交通流线顺畅,无交叉无干扰。厨房应设置在入户门附近,利于日常用品与食物的运输。主卧应设置在平面最深处,以给主人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3、其他专业与
高层住宅平面设计心得 本文内容:
高层住宅
户型平面设计
1、
功能分区合理,睡眠、活动、就餐等功能区域明确;还要注意干湿分区、动静分区,减少相互干扰而又分区思路清晰才能提升楼盘品质。
2、
户型平面交通流线顺畅,无交叉无干扰。厨房应设置在入户门附近,利于日常用品与食物的运输。主卧应设置在平面最深处,以给主人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3、
其他专业与建筑专业的配合应尽量做到完美。例:结构与建筑尺寸的差异造成的室内凹凸应注意,用异型柱代替矩形术可使墙面较平整,厨卫上下水管尽量集中布置。
4、
房间内家具的布置应做到细致入微,结合家具的布置细致的调整房间尺寸,会给人更多的实用感和亲和力。
5、
建筑设计时应尽可能的考虑装修时的思路,把建筑设计和装修设计更有机的串联起来,使整个户型的设计理念达到完美的统一。
6、
采光与通风应注意,特别是厨卫,完美才是楼盘品质的体现。
7、
入户花园与门厅应提倡设置,也可提升楼盘品质。
8、
洗衣机的位置应布置合理,佣人房与储藏室也是应关注的问题。虽然是细节,但细节也是提升品质的关键。
9、
倡导“主人的尊贵”也是户型设计中可以考虑的思路之一。所以主卧的功能性、舒适性在设计中应着重考虑。
公共部分平面设计
1、
底层大堂的宽敞舒适、平层电梯厅的通风采光等都是平面设计中可以考虑的问题。
2、
高层住宅如有2部以上电梯,可将其中一部设计安装成标准的货梯,其实也是两用,即一大一小。大的货梯为业主装修运材及平时的搬运东西提供方便,也可提升楼盘品质。而且《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也提到:12层及12层以上的住宅应设不少于2台电梯,其中一台宜能容纳担架。
3、
高层建筑每层应在公共部位设置垃圾收集空间(垃圾间),面积不用太大,只要可以放下一个中型的垃圾桶就行,位置应尽量靠近货梯便于清理。这样更多的为住户考虑,效果较好。
纯剪力墙住宅设计技术措施
一.
关于基础平面图:底板下降处(如电梯间、水箱间、厕所水房的集水坑)应画详图,小集水坑如400X400X300可将板消弱,不必单独处理。应注意两个集水坑可能集中在一起或离墙较近处的集水坑可能坡出墙面。注意集水坑的盖板高度应与地面等高(厕所水房常垫起来)。靠墙处集水坑应画两个剖面,下降处底板斜坡应注角度,宜注角度,不注坡长,剖面只画构造,配筋同底板筋。应将大部分钢筋拉通,仅大房间附加钢筋(包括上下铁),附加筋应标出作用范围,如从12轴到14轴。底板钢筋上铁向下锚固,锚固长度为从墙边锚入15d。下铁考虑承受一定的弯距,向上锚固40d。外侧墙体钢筋的锚固:锚入板底,直段长度200。注明暗柱锚入底板的长度,为施工方便,可加200的直段。门洞口下的暗梁取值:宽度=墙厚+2倍底板的h0,窗洞口下取窗底至基底和门下暗梁的较小值。基础出挑板的分布筋应改为直径12或14,不采用通长筋。电梯底座不落地时,板厚应取300,钢筋应留余量,一般可取[email protected]。基础底板出挑时,窗井处应认为已经出挑,非窗井处做挑板,可出挑1至1.2m.
二.
应避免将大梁穿过较大房间,在住宅中严禁梁穿房间。
三.
高层剪力墙结构,当窗下墙改为填充墙时,周期可延长并节约造价。(剪力墙拆模后应立即砌填充墙)
四.
关于洞口连梁:以下处应注意:1.人防内的厕所、水房等,由于使用要求一般要垫起来,故此处洞口要抬高增大,造成其上连梁与一般梁不同。2.剪刀梯入口处连梁,由于休息平台板的做法一般只有20厚,比一般楼板处较薄,此处连梁应按休息平台的标高考虑。3.跃层、楼梯间出屋面处洞口一般要抬高,其上下连梁不同。4.首层有窗井处因窗井采光的要求可能将其上的阳台及洞口抬高,造成上、下的连梁不同。5.其他有门槛处上下连梁不同于一般连梁。
五.
连梁配筋可取各层一致,当超筋时可采取:1.将连梁断面减小,按普通梁计算。2.将连梁的刚度折减系数调低,适当增大墙体配筋。3.将连梁配筋配至最大配筋,并用其能承受的剪力计算弯距和纵筋。4.长宽比小于2的连梁能承受的最大剪力取值较低,宜避免使用。
六.
关于墙体:
(1).小墙肢的长度不宜小于3b,并按柱子配筋,轴压比小于0.6。大于4b的墙肢按剪力墙计算和配筋。
(2).长度大于8米的墙体应开施工洞,并用砖砌堵。两户以后可能打通的墙体应开洞预留。阳台门联窗下的墙体应采用轻体墙砌筑。
(3).关于墙体的暗柱:尽量暗柱是暗柱,墙是墙,不采用大暗柱,暗柱相叠也没关系。注明暗柱纵筋的连接方式。
(4).一级剪力墙应验算水平施工缝的抗滑移。当地下开洞(窗井处)和地上开洞错开时,应加暗框架,在地面处加通长的连梁,起到托梁的作用。并且适当考虑两个洞口的连梁按一个大洞口计算,最底下的连梁要能承受五层左右的错洞墙肢垂直作用力。
(5).墙体分布筋,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墙水平筋均在外。洞口错开时,应将连梁锚入暗柱内,作成暗框架。
七.
屋顶退台内收,而内收的墙体下面并无剪力墙,可采取:如有条件,做上反梁,否则采用轻墙直接作用在板上。上层加梁来承受顶板荷载。
八.
用SATWE软件计算时,长宽比小于4的墙肢按异型柱输入,或忽略小墙肢的配筋。长高比大于4的连梁按普通梁输入。
九.
说明剪力墙的加强区范围。说明剪力墙的拉筋为φ[email protected],加强区为φ[email protected]。
十.
人防通风井上应有盖板。
十一.
厨厕间楼板上的通风洞,从一层顶板处开始留,一直穿出屋面。厕所通风洞为350X650,厨房为450X750,在楼板洞边加角钢,通风洞管块架在角钢上,一层托一层。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整体规定
◆
A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全部落地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时,分别为150、140、120、100、60m
部分框支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30、120、100、80m,9度抗震时不宜采用
A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6度、7度、8度抗震时,将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按乙类、丙类建筑采用
9度抗震时,应专门研究
(说明: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
◆
B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全部落地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80、170、150、130m
部分框支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50、140、120、100m
B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6度、7度抗震时,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按乙类、丙类建筑采用
8度抗震时,应专门研究
◆
结构的最大高宽比:
A级高度——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时,分别为6、6、6、5、4
B级高度——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8、7、7、6
◆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
考虑非承重墙的刚度影响,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取值0.9~1.0
◆
平面规则检查,需满足:
扭转:
A级高度——
B级高度、混合结构高层、复杂高层——
楼板:
有效楼板宽
≥
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
开洞面积
≤
该层楼面面积的30%
无较大的楼层错层
凹凸:
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
≤
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
◆
竖向规则检查,需满足:
侧向刚度:
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
≤
相邻下一层的25%
楼层承载力:A级高度——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
(宜)≥
相邻上一层的80%
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应)≥
相邻上一层的65%
B级高度——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应)≥
相邻上一层的75%
(说明: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受剪承载力指在所考虑的水平地震作用方向,该层全部柱及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之和)
竖向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不得由水平转换构件(梁等)向下传递
◆
◆
水平位移验算: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
≤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角
≤
1/120
◆
舒适度要求:
高度超过150m的高层建筑,按10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的最大加速度限值为:住宅、公寓
0.15
m/s2,办公、旅馆
0.25
m/s2
◆
伸缩缝
1.
最大间距:现浇
45m,装配
65m
2.
可适当放宽最大间距的条件:
①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②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③
每隔30~40m留出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砼两个月之后浇灌
④
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顶部设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
⑤
采用收缩较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砼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⑥
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
防震缝
1.
最小宽度:按框架结构的50%取用,但不宜小于70mm。
框架结构防震缝最小宽度规定为:高度≤15m的部分,7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2m,缝宽加宽20mm
2.
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按不利情况确定
缝两侧房屋高度不同时,按较低房屋高度确定
3.
缝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和基础可不设,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4.
相邻结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加宽防震缝
墙体布置
◆
宜双向布置,尤其是抗震时应避免单向布置
◆
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一、二、三级抗震时,底部加强部位不宜采用错洞墙,且所有部位不宜采用叠合错洞墙
◆
墙肢长度不宜超过8m,且墙段总高与墙肢高度之比应大于2。当墙肢较长时宜开设洞口,各墙段间设置弱连梁
◆
应避免楼面梁垂直支承在无翼墙的剪力墙的端部(《审查要点》3.6.3
/
6)
◆
当墙肢与其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应至少采取以下一种措施:
◆
一般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的取值:
(说明:当有地下室时,墙肢总高度应从地上一层(首层)算起,但底部加强部位应额外加上地下室的高度)
截面设计
◆
构件截面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4时,宜按墙的要求进行设计(《砼规》10.5.1)
◆
矩形截面独立墙肢的长度与厚度之比不宜小于5
当其比值小于5时——其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限值,当一、二级抗震时,应较正常墙肢的相应值减0.1,三级抗震时为0.6
当其比值不大于3时——宜按框架柱进行设计,但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变,且箍筋宜沿全高加密
◆
双肢剪力墙的抗震设计中,墙肢不宜出现小偏拉,当任一墙肢出现大偏拉时,两墙肢均应将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乘以1.25的增大系数
(说明:剪力墙墙肢不同受力状态的延性优劣——
小偏拉
<
大偏拉
<
小偏压
<
大偏压)
◆
剪力墙截面设计的内容:平面内的斜截面受剪、偏压或偏拉、平面外轴心受压
◆
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墙内宜设置暗柱,并注明暗柱纵筋的连接方式,无暗柱时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
一级抗震时,墙体的水平施工缝处宜进行抗滑移验算
截面厚度
◆
一、二级抗震时,底部加强部位
≥
其他部位
≥
(《砼规》11.7.9
/
1)补充:当墙端无端柱或翼墙时,≥
层高的1/12
◆
三、四级抗震时,底部加强部位
≥
其他部位
≥
◆
非抗震时,≥
◆
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进行墙体的稳定计算(高规附录D)
◆
剪力墙井筒中,分隔电梯井或管道井的墙肢截面厚度可适当减小,但不宜小于160mm。
◆
截面尺寸还应符合受剪要求
◆
剪力墙的厚度不宜小于楼层高度的1/25(《砼规》10.5.2)
轴压比限值
◆
一般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三级抗震无规定、二级抗震0.6、一级(7、8度)抗震0.5、一级(9度)抗震0.4
其他部位——无规定
◆
短肢剪力墙各部位统一规定为三级抗震0.7、二级抗震0.6、一级抗震0.5,一字形墙应各降低0.1
砼强度等级
◆
≥C20,带筒体和短肢剪力墙的结构≥C25
截面配筋
◆
竖向和水平钢筋不应单排设置:截面厚度hw
≤
400
时,可双排配筋;
400
≤
截面厚度hw
≤
700
时,宜三排配筋;
截面厚度hw
≥
700
时,宜四排配筋
◆
短肢剪力墙的全部纵向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
≥
1.2%
;其他部位
≥
1.0%
◆
端部纵筋
◆
墙肢每端的竖向钢筋不宜少于4φ12或2φ16,该处对应的拉筋直径不小于6mm(间距250mm)(《砼规》10.5.8)
◆
非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端部构造配置不少于4φ12的纵筋,沿纵筋配置不少于直径6mm、间距250mm的拉筋(《高规》7.2.17/5)————同上条
◆
纵筋搭接长度:≥
laE
和
la(抗震和非抗震)
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
一般剪力墙:
◆
最小配筋率:一、二、三级抗震时,0.25%
;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0.20%
◆
间距:≤
300mm;直径:≥
8mm,但
≤
墙肢厚度的1/10
◆
以下特殊部位的剪力墙的分布钢筋应加强,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5%,间距不应大于200mm
房屋顶层剪力墙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剪力墙
端开间的纵向剪力墙
端山墙
◆
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剪力墙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应适当加强(《砼规》10.5.9)
◆
水平分布钢筋搭接
搭接接头间距:同排水平分布筋搭接接头之间的水平净距
≥
500mm
上、下相邻水平分布筋搭接接头之间的垂直净距
≥
500mm
搭接长度:≥
1.2
laE
和
1.2
la(抗震和非抗震)
◆
竖向分布钢筋搭接
搭接接头间距:可在同一高度搭接
搭接长度:≥
1.2
laE
和
1.2
la(抗震和非抗震)
拉筋
◆
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一般取为φ[email protected])
◆
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筋间距应适当加密(一般取为φ[email protected])
◆
构造边缘构件阴影区域内拉筋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2倍(《砼规》11.7.16)
边缘构件
◆
约束边缘构件的设置范围:一、二级抗震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
◆
构造边缘构件的设置范围:一、二级抗震的剪力墙其他部位的墙肢端部
三、四级和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全部部位的墙肢端部
◆
在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内,若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下述的规定值,可按构造边缘构件设置(《抗震规范》6.4.6/1)(《砼规》11.7.4)
——
一级抗震(9度)0.1、一级抗震(8度)0.2、二级抗震0.3
约束边缘构件
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
◆
配箍特征值λv按下表取用,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lc取下表数值、1.5
bw和450mm的最大值
项目
一级(9度)
一级(7、8度)
二级
λv
0.20
0.20
0.20
lc(暗柱)
0.25
hw
0.20
hw
0.20
hw
lc(翼墙或端柱)
0.20
hw
0.15
hw
0.15
hw
(说明:,hw为剪力墙墙肢长度)
◆
当有端柱、翼墙或转角墙时,lc
≥(翼墙厚度+300mm)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300mm)(《砼规》11.7.5
/
1)
◆
翼墙长度不得小于其厚度的3倍,端柱截面边长不得小于墙厚的2倍,否则视为无翼墙或无端柱
◆
竖向钢筋的配筋范围不应小于图中阴影面积,一、二级抗震时分别不应小于6φ16和6φ14,且分别不应小于阴影面积的1.2%和1.0%
(一般来说,端部纵筋配置在阴影范围内,阴影范围之外、lc范围之内部分的纵筋按竖向分布钢筋配置)
◆
λv要求的箍筋范围为图中阴影所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一、二级抗震时,箍筋间距分别不应大于100mm和150mm
构造边缘构件
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
◆
构造边缘构件的范围见上图,最小配筋率应符合下表规定
底部加强部位其他部位
抗震等级纵向钢筋最小用量(取较大值)
箍筋
纵向钢筋最小用量(取较大值)
箍筋
最小直径(mm)
最大间距(mm)
最小直径(mm)
最大间距(mm)
一级
——
——
——
0.008Ac,6φ14
8
150
二级
——
——
——
0.006Ac,6φ12
8
200
三级
0.005Ac,4φ12
6
150
0.004Ac,4φ12
6
200
四级
0.005Ac,4φ12
6
200
0.004Ac,4φ12
6
250
◆
箍筋的无支长度不应大于300mm,拉筋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筋的2倍
(当拉筋隔一拉一时,纵筋间距≤150mm;当每道纵筋均设拉筋时,纵筋间距一般均可满足要求≤300mm)
◆
当墙端部为端柱时,端柱的纵筋和箍筋宜按框架柱的构造要求配置
连梁
◆
跨高比大于5时,按框架梁设计
◆
楼面主梁不宜支承在连梁上
◆
连梁可作刚度折减,折减系数不低于0.5
◆
连梁应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当连梁截面尺寸不满足抗剪要求(超筋)时,可如下处理
1.
减小连梁截面高度
2.
可对连梁进行内力调幅,以降低剪力设计值。此法应尽量避免,且调幅范围应当限值,因为连梁已经进行了刚度折减
3.
当连梁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响时,可考虑在大震作用下该连梁不参与工作,按独立墙肢进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墙肢按两次计算所得的较大内力进行配筋设计
◆
纵筋设置:
1.
规范未规定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可参照同一级框架梁的要求,但纵筋在保证受弯承载力的前提下,应越小越好,以使连梁在地震作用下尽早屈服、耗散能量,形成抗震的第一道防线
2.
洞口上、下两边的连梁内纵筋面积不宜小于被洞口截断的水平分布筋面积的一半,且≥2根,≥φ12mm(《砼规》10.5.8)
◆
箍筋设置:
1.
抗震设计时,连梁箍筋沿全长的构造按框架梁端加密区箍筋的构造要求采用
2.
洞口连梁全长配箍:直径≥6mm,间距≤150(《砼规》10.5.14)
3.
顶层连梁的纵向钢筋锚固范围内,应设置箍筋(《抗震规范》6.4.11),箍筋直径与该连梁的箍筋相同,但间距不宜大于150mm
◆
腰筋设置:
1.
连梁范围内,墙体的水平分布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拉通连续配置
(一般情况下,连梁腰筋即为墙体水平分布筋)
2.
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两侧腰筋的直径不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
3.
连梁跨高比不大于2.5时,两侧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
4.
腰筋置于连梁箍筋的外侧(00G101)
◆
一、二级抗震,且连梁跨高比≤2、墙厚≥200时,连梁内除普通箍筋外,宜另设斜向交叉构造钢筋(《抗震规范》6.4.10),其直径不小于12mm,斜筋应按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锚入墙内
开洞、错洞
◆
当剪力墙面开有各边长小于800mm的非连续小洞口,且整体计算中不考虑其影响时,洞口四周可不另设加强钢筋,应将被洞口截断的墙内分布钢筋分别集中配置在洞口四边,且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
剪力墙面内边长小于300mm的洞口要按要求预留
◆
穿过连梁的管道宜预埋套管,洞口上下的有效高度
≥
,且洞口处宜补强钢筋,单侧补强≥2φ14
◆
连梁被洞口削弱的截面应进行承载力验算
◆
楼板开大洞削弱后,如下措施予以加强:
1.
加厚洞口附近楼板,提高楼板配筋率,双层双向布筋,加配斜向钢筋
2.
洞口边缘设边梁、暗梁
3.
楼板洞口角部配置斜向钢筋
短肢剪力墙特殊规定
◆
定义: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
◆
截面厚度不小于200mm
◆
最大适用高度应比一般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值适当降低,且不应大于100m(7度抗震)和60m(8度抗震)
◆
短肢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大于总力矩的50%
◆
抗震等级应比一般剪力墙提高一级采用
◆
7、8度抗震时,宜设置翼缘,且一字形短肢墙平面外不宜布置与之单侧相交的楼面梁
◆
不应适用于B级高度和9度抗震的A级高度
楼盖
◆
高度超过50m时,宜采用现浇楼盖
◆
现浇楼盖砼强度宜在C20~C40之间,板厚可按跨度的1/35~1/45采用
施工图绘制
◆
地上和地下部分,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均在竖向分布筋之外侧
◆
洞口错开时,宜将连梁锚入暗柱内,形成暗框架
◆
设计说明:
1.
剪力墙的底部加强区的范围
2.
剪力墙的拉筋为φ[email protected],底部加强区为φ[email protected]
3.
转角窗(阳台)的窗下填充墙,在转角处设置构造柱,并增设水平配筋腰带与两侧剪力墙端连接,构造柱配筋按框架柱构造要求
他山之石
◆
应避免将大梁穿过较大房间,住宅中严禁梁穿房间
◆
设有转角窗(阳台)的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不宜再设置跃层单元
◆
B级高度和9级抗震的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在角部剪力墙体上开设转角窗(阳台)应慎重,需进行专门研究
◆
非抗震设计和7、8、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在设置转角窗(阳台)时,宜如下处理
1.
转角处沿窗线设置挑梁并相交
2.
靠窗边的墙端暗柱配筋加强,尤其是箍筋加强,必要时暗柱可按约束边缘构件配筋,或在建筑允许的情况下,靠窗边的墙端设端(壁)柱
3.
板内设斜向暗梁(或直接设斜向拉结筋),以连接窗边两墙体,
或在建筑允许的情况下,直接设斜向连梁
4.
将该房间的楼板加厚,双向双层配筋加强
5.
转角窗窗下墙体设置构造柱,并增设水平配筋腰带与两侧构造柱连接
6.
窗边两道墙体应尽量避免一字形墙、短肢墙,并控制轴压比
◆
长宽比小于2的连梁的受剪承载力较低,宜避免采用
说明:除“他山之石”外,未注明之规定,均出自于《高规》
篇2:2020年平面设计实习报告范本
20XX年平面设计实习报告范本 本文关键词:平面设计,实习报告,XX,范本
20XX年平面设计实习报告范本 本文简介:20XX年平面设计实习报告范本20XX年平面设计实习报告范本即将面临大学毕业,因为从事绘画专业,想丰富一下自己的知识,所以我找到了一家设计公司,虽然和我所学的专业有些差异,但它对于我来说是受益匪浅,我所在的公司时保定市富恒有限公司,主要是平面设计为主,也与绘画有所联系,既然选择这个公司,我就要好好去
20XX年平面设计实习报告范本 本文内容:
20XX年平面设计实习报告范本
20XX年平面设计实习报告范本
即将面临大学毕业,因为从事绘画专业,想丰富一下自己的知识,所以我找到了一家设计公司,虽然和我所学的专业有些差异,但它对于我来说是受益匪浅,我所在的公司时保定市富恒有限公司,主要是平面设计为主,也与绘画有所联系,既然选择这个公司,我就要好好去学,使自己的基础更牢固,技术更全面,在大学里学的知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想从事多个行业,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加深对绘画的了解,找出自身的不足。实习的内容是学习平面设计(Photoshop的使用)。
第一天来到公司,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什么也插不上手,只是这里看看,那里逛逛,最终还是公司里的老师给我指了条路,让我用Photoshop模仿教程做一些简单的图片,终于找到事情做了,于是我就乖乖的做起了图片。说实话我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这样做过,不过效果没有这么好,因为以前一遇到难的或不懂的就停下来不做了,而现在有老师在旁边,有不懂的就问,这使我受益非浅。
通过这次实习,在设计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掌握了photoshop的小技巧,知道了怎么去制作圆角矩形方块、高解析制作、保留选取范围大小、快速隐藏图层等。这次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实习单位的老师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他们的设计是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如:前期的策划和后期的制作等等。
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
篇3:平面设计的自我提升计划
平面设计的自我提升计划 本文关键词:平面设计,提升,自我,计划
平面设计的自我提升计划 本文简介:平面设计的自我提升计划当工作状态停滞不前,如果你还不学习,不进步,不创新,你只会一直落后于他人而被取代。所以在工作中就需要我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提醒着我们要加强对自我的管理,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平面设计师要有敏锐的美感,但对文字也要有一定的素养。因此,平时可以广泛的阅读,增加本身的
平面设计的自我提升计划 本文内容:
平面设计的自我提升计划
当工作状态停滞不前,如果你还不学习,不进步,不创新,你只会一直落后于他人而被取代。所以在工作中就需要我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提醒着我们要加强对自我的管理,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平面设计师要有敏锐的美感,但对文字也要有一定的素养。因此,平时可以广泛的阅读,增加本身的知识领域及文字敏感度。
学习工作都是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设计能力的提高也一样。
另外,做设计的同时还需要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与他人合作等等,让自己的设计更加有活力与生气。设计同时涉及营销、心里等多类别知识。需要我们平时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因而要多学多看,以此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1、严把工作流程,有效的与领导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当中一定要按照工作流程走,有效的与领导户沟通,避免做无用功,减少对公司的损失,降低成本,节约的就是利润。再者,要加快工作效率,而且也要确保工作质量,保质保量的完成提案,给公司一个满意的答卷。
2、突破设计思路,提高设计眼界,不要只局限于当前的事物。把握整体设计方向,处理好细节处,增强画面美观度。
在设计风格上,尝试多种设计风格,不要被客观意见所局限住,将多种设计元素结合大众喜好做出主要方案和备选方案。
3、学无止境。首先,要养成专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习惯。资料是一切设计的根本,没有资料,没有素材,一切都只能是空想。而且临时找的资料总是不够全面的,且时间尚急,资料质量也只会差强人意!各类设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也是一种梳理、学习、提炼、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当我们在没有创意灵感时,多翻阅自己平时收集的资料,边翻阅边琢磨,或许某个瞬间就可以迸发你的灵感,豁然开朗。因此,学会收集整理,可以让我们学习工作事半功倍。
其次,“看”是关键,就是要多看多学习别人优秀的作品。譬如,平时就要多注意各式各样的海报、文宣品、杂志、书籍等的设计手法并加以搜集,或是上网浏览其它设计师的作品,以激发自己的设计灵感。要善于在模仿中提升自己。模仿是一种快捷的学习方法,需要在模仿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尝试、总结、再思考、再尝试。以此来培养设计的感觉和学习其中的技术技巧。而在模仿的后期,要善于模仿者改进,这样会融入更多自身的元素,而不是一味的照葫芦画瓢。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了解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想、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
4、做事有计划性。要做什么不做什么都要有明确性和强制性,不要让时间总是在犹豫不觉中浪费掉,避免因为没有合理安排而导致工作中的遗漏,提高工作效率。
5、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团队的力量的无穷的。接到新任务之后,不要一个人单刀匹马的做,首先大家商讨分析一下,确定一个主题,分析细节,做出一套策划方案,之后进行设计。
“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应该每天都能够充分的利用好时间,认真的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情。作为员工,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平面设计师,不断地开拓设计思路,更好的与市场融合,是我们目前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在日后为公司的不断壮大,更好的发展,来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