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勤劳动》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本文关键词:学年,工作计划,勤劳,校本课程
2014—2015学年《勤劳动》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本文简介:2014—2015学年《勤劳动》校本课程工作计划一、课程背景1、基于现今学生的劳动意识及能力现状。2、完善与充实学校勤文化建设的需要。3、劳动本身的意义与价值体现。二、课程目标1、爱劳动2、会劳动三、课程建设推进情况1、编写了课程开发方案2、编写了一套一到六年级的校本教材3、制定了一套一到六年级与教
2014—2015学年《勤劳动》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本文内容:
2014—2015学年《勤劳动》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一、课程背景
1、基于现今学生的劳动意识及能力现状。
2、完善与充实学校勤文化建设的需要。
3、劳动本身的意义与价值体现。
二、课程目标
1、爱劳动
2、会劳动
三、课程建设推进情况
1、编写了课程开发方案
2、编写了一套一到六年级的校本教材
3、制定了一套一到六年级与教材内容匹配的学习任务驱动评价表
4、开发了若干校内实践基地及劳动工坊
四、课程实施途径
1、课堂教学。
2、校内实践基地。手工作坊、劳动基地等。
3、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感受传统与现代劳动的魅力,并能亲手动手实践体验。
五、新学期课程推进计划
1、继续完善课程方案及校本教材
2、课时保障。新学期一到六年级每周一节校本课为劳动课。
3、依托校本教研组探索常态课堂,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展开不同课型的研究。
4、建设劳动实践体验岗。
5、继续开展劳动主题月活动。开展劳动创造比赛及技能趣味比赛等活动。
6、实施过程评价。以学期任务驱动表为目标指向,全面引领学期教学活动。
具体安排
2014年九月份
制定计划,策划学期常规活动。
集体备课,落实备课要求和细节
每月备课备课检查
十月份
校内公开课:王静娜
集体备课:理论学习
每月备课检查
十一月份
校内公开课:刘娟芬
集体备课:校本课型的探讨
每月备课检查
十二月份
校内公开课:蒋杰
集体备课:
每月备课检查
一月份
完成学期总结
整理学期资料,做好学生资料包的积累。
2015年三月份
制定计划,策划学期常规活动。
集体备课,落实备课要求和细节
校内公开课:赵婷
每月备课备课检查
四月份
校内公开课:徐茜
集体备课:理论学习
每月备课检查
五月份
校内公开课:朱怡琳
集体备课:小本课程教学措施分享
每月备课检查
六月份
完成学期总结
整理学期资料,做好学生资料包的积累。
篇2:《享受运动的快乐》(排球、太极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享受运动的快乐》(排球、太极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本文关键词:太极拳,实施方案,排球,校本课程,享受
《享受运动的快乐》(排球、太极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本文简介: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寿光五中《享受运动的快乐》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秉承“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校“活动育人、全员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模式为指导,以“享受运动的快乐”为活动主题,结合我校阳光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享受运动的快乐》(排球、太极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本文内容:
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寿光五中《享受运动的快乐》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秉承“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校“活动育人、全员育人
服务育人”的教育模式为指导,以“享受运动的快乐”为活动主题,结合我校阳光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建设人才。
二、背景与意义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质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阳光体育运动”意味着学校体育的春天到来。“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探索,以创新的手段推进学校体育教育。
三、开发的目标
1、让体育锻炼成为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通过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2、通过体育锻炼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3、调节人体的紧张情绪,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
4、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舒展身心,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从而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
5、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6、培养师生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四、课程实施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认教学的本体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作为民主的、积极的和创造的实践活动来开展,使学生成为追求真、善、美的主体。
2、趣味性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内容,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做到难易适中,形式丰富,内容新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在参与中自信起来,以求实效。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作出内容上的修改,以便控制课堂,适时调整。
4、开放性原则:教学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于课堂、校园、文明礼仪展室等场所进行,充分发挥不同场所的作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五、课程实施的内容
现已开发的课程有《排球》和《太极拳》两本。以体育外堂和课外活动为主要授课方式。
校本教材一《享受运动的快乐——排球》(10课时)
第1章
排球的起源与发展
(1课时)
第2章
垫球
(1课时)
第3章
传球
(1课时)
第4章
扣球
(1课时)
第5章
发球
(1课时)
第6章
拦网
(1课时)
第7章
排球的准备姿势和脚步移动
(1课时)
第8章
排球比赛规则
(1课时)
第9章
排球比赛裁判的手势
(1课时)
基本技能测验
(1课时)
校本教材二《享受运动的快乐——太极拳》(10课时)
第一章
太极拳的由来
第二章
太极拳的起源
(1课时)
第三章
太极拳的流派
(1课时)
第四章
太极拳的技击特点
(1课时)
第五章
二十四式太极拳
第1式
起势
第2式
左右野马分鬃
第3式
白鹤亮翅
第4式
左右搂膝拗步
(1课时)
第5式
手挥琵琶
第6式
左右倒卷肱
第7式
左揽雀尾
第8式
右揽雀尾
(1课时)
第9式
单鞭
第10式
云手
第11式
单鞭
第12式
高探马
(1课时)
第13式
右蹬脚
第14式
双峰贯耳
第15式
转身左蹬腿
第16式
左下势独立
(1课时)
第17式
右下势独立
第18式
左右穿梭
第19式
海底针
第20式
闪通臂
(1课时)
第21式
转身搬拦捶
第22式
如封似闭
第23式
十字手
第24式
收势
(1课时)
基本技能测验
(1课时)
六、课程实施的管理
(一)领导小组:
组长:杨守苗
副组长:马友会
冯永刚
成员:韩
坤
李天泽
刘富华
王新东
锡怀国
董良源
刘忠敏
全体级部主任
(二)教师配备:由学科专业老师和班主任授课,与团委社团活动相结合,级部负责学生检测、评价(2个学分的认定)
(三)课时保证:每周一课时。考勤检查记录同其他学科。
(四)常规检查:常规检查同其他国家课程安排的学科,备课、检测、活动,每月由级部检查一次,半学期由教务处、教科室联合检查一次。
七、课程实施的评价
1、学生评价:
(1)按时参加课程学习,出勤全,修完教材全部内容。(占50%)
(2)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教材学习内容测试,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档。(占30%)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积极在生活中对教材所学内容实践应用(以图片音像资料等为证)。(占20%)
(4)按照山东省中学生学分管理办法,级部综合以上情况予以计分。
2、教师评价:
(1)课堂教学常规检查同其他学科。
(2)组织学生活动,包括社团中的相关活动,按新修订的教师评价中的规定执行。
(3)督评办不定时到教学楼、校园进行专项督察,对礼貌用语、礼貌行为的落实情况量化计分,对不符合教材要求的言行予以提示、警告、扣分。扣分分三级:学生、科任教师(班主任)、级部。最后积分按照一个学科的比重计入教师评价。
八、课程实施的建议
1、要加强领导,广泛动员,提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选修教材学习的重视。让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2、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实践基地、德育基地的教育资源,发挥体育类社团活动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定期展现师生员工在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3、要加强师生双向评价机制的探索,促进师生两个积极性,真正校本课程的实施推向深入。
4、要进一步丰富课堂资源,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同时,通过外派教师学习等形式,积极进行专业师资培训。
5、把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要求落实到底。
3
寿光市第五中学
课程管理开发中心
篇3: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体会
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体会 本文关键词:校本,教研活动,体会,参加
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体会 本文简介: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体会本学期,我校高段语文组积极开展了集体备课,在教研组长组织下开展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时,我们主要讨论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群体中,各抒己见,从中使我学
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体会 本文内容:
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体会
本学期,我校高段语文组积极开展了集体备课,在教研组长组织下开展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时,我们主要讨论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群体中,各抒己见,从中使我学到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个人素质也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获益菲浅。下面就谈谈集体备课以来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集人精华,节省时间。
过去是一个人独立思考,参考各种教学资料,有时为了一个问题而要找多种书报还不一定能找到,备一节课都要花很多时间,要备完整册的教学内容就得花费老师的所有的课余时间,还有哪有精力去学习好的教法呢?。而现在,是大家合起来,共同来完成同一项任务,这样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别人好的教法,有更多的精力、时间去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
二、资源共享,提高效率。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仅靠一本教材和几本教参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了。我们将通过各种途径查找的一些教学信息进行整合,为大家共享,弥补了书本材料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扬长避短,提高质量。
一次集体备课的讨论,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碰撞就会有一次的提升,就会有一次的收获。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之间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大家群策群力,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实教案,完善教法,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集体备课让不同的老师以不同的风格备同一堂课,从中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本学期我们在开放周前,我们教研组都组织教师们认真备课,并按集体备好的课结合自己班的实际,分别安排在一、二、三节课上,让到我校听课的老师听到同一课题,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上课,课后积极进行了评课活动。这期间,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使我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我想这样可以我们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当然,在教研活动中,我认为集体备课也不能流于形式,变成“过场主义”。教研组长应积极安排和组织本组教研活动,各成员也应积极响应教研组长号召,认真遵守教研组长的安排,积极参加到教研组长组织的活动中去。
集体备课不等于统一教案。集体备课,更注重的是教师个性化的劳动,它要求教师从过去不分轻重缓急备整册教材,转变为现在集中精力,深入钻研,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不是第一次的备课好了,等你拿到教案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你的备课也完成了。因为各班学生有其各自的特殊性,课时教案也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要在大纲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去设计。否则,将出现“千人一面”的被动局面,效果会适得其反。再次,在每次集体备课时,我觉得还应该回馈一下前次集体备课的主题,反馈一下实际的教学效果。这样,及时研讨再及时回馈形成完整的教学流程,这样才能有好的收获。
听名师讲课的心得体会
新圩中心校
全泳芳
本学期,我有幸到县里听了名教师的课,其中有五位全国优秀教师展示了自己各具特色的示范课,名师不愧为名师,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置身于课堂教学中,他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吟,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教师们连声赞叹。感慨之余,我不仅扪心自问:我们该向名师学什么?我们与名师的差距何在?今后该如何构建语文新课堂?现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名师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关注孩子,调动自己的各种表情、语言来引导孩子、鼓励孩子,注重评价。
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我记下了这些美丽生动的语言:没关系,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通过看看,听听,生活中就会学习;你最聪明,会听就是会学习;会发现就是会学习,你真了不起……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大大激起了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热情。
纵观几位名师的课堂教学,快乐学习弥漫着课堂,快乐氛围浸润着课堂,师生关系和谐,犹如心灵相息。孩子们在享受着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着朗读的快乐与愉悦。孩子们乐学,爱学,始终在享受着一种快乐的体验。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能力。名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他们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文本中最值得推敲的语段、句子、词语(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眼)进行反复揉读,利用关键词由词到句,由句到段,连缀成篇。如一位老师执教《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紧紧抓住“静静”“呆呆”等词语,步步引导学生理解鱼是怎样游到人的心理的。另一位老师紧紧抓住“严肃、和颜悦色”,步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体会《画杨桃》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上课的教师没有刻意去运用多媒体,没有过度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而是带领着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和文本进行对话,并通过品词读句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课堂上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对话氛围,创设了一个又一个思维空间,让学生品读词语的含义、探究原因,体会课文中蕴含中的深层情感,以及作者意和读者意的关系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理解、分析能力。名师们的执教生动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意义绝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道理。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注重过程,学生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和作者一起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正在于此。
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几位老师在教学中极力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如在读“《鱼游到纸上》一文时,要学生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要用朗读来体会,用教师范读来表现人物的感情,更想用肢体语言来配合朗读,这样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总之,这次听了名师们的课,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也感谢学校能够给我这样的学习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把有益的给养合理地输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去,壮大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的课堂也能绿意盎然,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