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延安》读后感 本文关键词:延安,读后感,保卫
《保卫延安》读后感 本文简介:读《保卫延安》心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加深自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认识,使自己牢固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让自己努力成长为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了一些红色经典书籍,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成为了我的首
《保卫延安》读后感 本文内容:
读《保卫延安》心得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加深自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认识,使自己牢固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让自己努力成长为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了一些红色经典书籍,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成为了我的首选,利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可以说心中充满了爱国的激情和想要为祖国建设、发展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的热情。
《保卫延安》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是一部反映革命战争的红色经典。这部长篇小说真挚动人地描写了这次保卫延安战争中的几个著名战役,描写了彭德怀将军,描写了指战员中不少奋不顾身的英雄人物。这是一部描写我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力作品。小说坚持从生活出发的真实性原则,所以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加之在艺术表现上有着突出、鲜明的特点,所以从各方面看,《保卫延安》能称得上是反映革命战争的艺术史诗。
1947年初,蒋介石调集精兵强将,重点进攻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敌众我寡,形势严峻,党中央决定放弃延安,转战陕北,在运动战中消灭胡匪。大敌当前,彭德怀将军主动请缨,挑起重任,从防御转入进攻,并在沙家店等有名战役中歼灭数倍于我军的敌人,取得了当时西北战场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辉煌胜利。
作品还深刻地揭示了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党中央、毛主席对整个战争局势的正确分析和英明决策,彭德怀司令的正确部署和指挥,我军将士从高级指挥员到普通战士为誓死保卫党中央而浴血奋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一切在作品中都有充分而精彩的描绘,陕甘宁边区群众和全国人民对战争的支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现。作品始终洋溢着炽热的战斗激情,使人感受到人民战争具有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巨大威力。其次,以高昂的笔调,遒劲的笔力,刻画了一批丰满而生动的人物形象。
主人公周大勇是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英雄形象。作品通过一系列战斗和细节描写,突出地描绘了他英雄性格的特征:对党、对领袖、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听到党中央撤离延安,看到陕北的群众倒在血泊之中,“惨烈的痛苦和愤怒煎熬着他的心”。强烈的爱憎、高度的阶级自觉性成为他为人民奋不顾身、创造惊天动地英雄业绩的强大动力。战斗中他总是主动请求承担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在长城线上的突围战中,他身负重伤,带着伤员和疲惫不堪的战士,被围困在一个小山洞里。面临绝境,他想的是怎样“紧张地为自己阶级的事业战斗下去”,终于率领战士闯出险境。诚如团政委李诚所说,周大勇是一个“浑身汗毛孔里都渗透着忠诚”的人。对于周大勇高昂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钢铁的意志,勇猛、机智、沉着、灵活的战斗作风,作品有着淋漓酣畅的描绘。青化砭战斗,他冲锋陷阵,个人生死全然置之度外;蟠龙镇攻坚,他智勇双全,出色地完成诱击敌人的任务;尤其是在长城线上,连队陷入敌军重围,与主力失去联系,他以无比的刚毅和勇猛,无比的机智和沉着,指挥战士在敌群中左冲右突,周大勇是在紧张的战斗和严酷的考验中,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民英雄,作品很注意表现周大勇英雄性格的形成过程,使得这个英雄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也更加真实可信。
随着“北方,万里长城的上空,突然冲起了强大的风暴,掣起闪电,发出轰响。风暴夹着雷霆,以猛不可挡的气势,卷过森林,卷过延安周围的山岗,卷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征战过的黄河流域,向远方奔腾而去……”的落幕,我万分不舍地合上书,平整了思绪,安抚了激动而又紧张的心。通过阅读《保卫延安》这本书,我对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心生敬佩。他们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青春、血汗,都交给了人民事业。他们即使去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积极主动毫无怨言。看着他们就不知道什么叫艰难畏惧。跟他们相比,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的所谓贡献真的是太渺小了,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个人在任何岗位上都应该尽职尽责,特别是我们在校的学生干部,更要切实做到为同学服务,认真做好我们的工作,在同学中能够真正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这部作品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还有就是在当时既要面对蒋介石的围剿,同时又要面对补给不足,生存环境恶劣,武器不先进的劣势的情况下,我军仍然可以军民一心,战胜那么多的困难和危险最终取得胜利,可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对我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性。那时是如此,现在我们有了更好的生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对我们来说就更不能抛弃了,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代年轻人。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幸福,但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就业压力等一系列的压力也向我们袭来,我们如果不懂得艰苦奋斗,不乐于吃苦,不为自己创造条件锻炼自己,那么等待我们的就不会再是幸福了,而是真正的艰苦。结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大学生提出的3点希望: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好好利用我们在学校的机会,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努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不久的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
篇2: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本文关键词:延安,心得体会,红色之旅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本文简介: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几十年了,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近日,外服党委组织了延安红色之旅去参观学习,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几天下来,感慨多多,一言难尽!延安,陕北的小城,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本文内容: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几十年了,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近日,外服党委组织了延安红色之旅去参观学习,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几天下来,感慨多多,一言难尽!
延安,陕北的小城,这里留下了战斗足迹。翻开的现代革命史,延安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共产下,全国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游击战争、创建革命地,使这里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率领红一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中共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这块土地,就下不了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新红色政权的摇篮。怀着崇敬的心情,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的故居和机关办公地。在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窑洞的小油灯下,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革命方向、革命的光辉著作,里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延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这次活动还参观了黄河壶口瀑布、乔家大院等。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水,这里是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九曲黄河,万里泥沙,浩浩荡荡,想我泱泱大国,幅员辽阔。观秦始皇兵马俑,几千年前的前辈们就了的奇迹,可谓世界之最,这是古代劳动智慧的结晶。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每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热爱这片土地。历史上多少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的。历史,展望未来,这也激励着祖国的繁荣富强,的幸福安康而奋斗!
延安之行,使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艰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战大学吸引了全国无数的人,那里的条件很艰苦,露天食堂,集体宿舍等,是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也正是,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新的时期,更要坚定信仰,在下,和全国一块,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现在改革开放了,西方传的不好的思想开始泛滥,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等。
延安精神是传家宝,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十六大精神,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弘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的延安精神,坚定的政治方向,不忘为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为祖国的建设力量。
还要《党章》要求,发扬延安革命光荣传统,以延安精神教育和荣辱观。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的文明风尚,为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紧紧抓住人的素质核心,以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以的文明素养稳定,从而社会进步、人的发展。
延安之行归来,突然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感觉到很饥渴,要好好学习的历史,学习历史,学习基础理论,要学习新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篇3: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本文关键词:延安,心得体会,参观学习
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本文简介: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郝秉鹏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作风基础上,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虽然对于我们来说,生活
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本文内容:
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郝秉鹏
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作风基础上,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虽然对于我们来说,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学习状况和现实挑战都与延安时期截然不同,但延安精神的力量对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仍是有重大意义的。
在革命圣地延安,我们首先来到了枣园革命旧居,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住过的窑洞,油灯、桌案、书札、床铺、纺车一一犹在,虽斯人已逝,但精神长存。正是在这里,在物质生活条件极其匮乏的地区,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带领着人民的军队同广大人民群众在一起,坚守在中国革命的最前沿,相互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国内外的敌人和反动势力展开的一次次殊死较量和搏斗,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谱写了一曲激情岁月的英雄赞歌。在杨家岭,在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遥望着巍峨的宝塔山,面对党旗,忽然有种时光交错的感觉,近一个世纪的春秋更替,多少尘封往事随风而逝,多少仁人志士已成千古,城市容颜亦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更改,但是延安精神长存,共产党员的党性和信仰不变,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和心脏,曾经吸引着无数怀抱理想和信仰的进步青年,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接受进步思想的洗礼,在革命的大熔炉里锻炼成长
现在,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党员,我们虽然远离了战火的硝烟,生活在和平年代,但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同样任重而道远,一刻不敢懈怠。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1月在延安考察时说“在延安这块土地上孕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续学习发扬延安精神,继承革命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把握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迎接历史给予我们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时代,用科学的发展观看世界,以创新的精神改造世界,脚踏实地的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发挥好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