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4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分层,学年,测评,学业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4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 本文简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导学号:16582054】A.本届书画交流活动中,书画名家纷纷献艺,一幅幅书法力透纸背,一幅幅丹青意境深远,博得观众的连声喝彩。B.三名罪犯拒不供述在昆明砍杀无辜群众的暴恐犯罪行为。国外有人士认为没有供词罪不容诛,但他们必将受到人民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4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 本文内容: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导学号:16582054】
A.本届书画交流活动中,书画名家纷纷献艺,一幅幅书法力透纸背,一幅幅丹青意境深远,博得观众的连声喝彩。
B.三名罪犯拒不供述在昆明砍杀无辜群众的暴恐犯罪行为。国外有人士认为没有供词罪不容诛,但他们必将受到人民正义的严惩。
C.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
D.文学经典,就是要精读,口诵心惟,反复咀嚼,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以期产生内心的共鸣,收获更多的人生启迪。
E.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的一张宣传画上是一个鼎,其寓意是中国人寿一言九鼎,决不食言。
【解析】
B项,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E项,一言九鼎: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不是表明诚信的。
【答案】
BE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导学号:16582055】
A.正像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的达尔文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B.马克思之所以能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首先是他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为人类工作”,并且具有目标始终如一的顽强意志。
C.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
D.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马克思为人类所做的伟大贡献做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C项,成分残缺,应在“马赛尔·德普勒”后加上“的发现”;D项,成分残缺,应删掉“在”“中”。
【答案】
B
3.下列对伟人逝世的几种不同的表达都非常得体,不同凡响,其中表达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雨果评论文学巨匠巴尔扎克之死:“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B.恩格斯叙述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之死:“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C.黄宗英写演员赵丹之死:“一个演员毕生塑造角色,而时代也塑造了他自己。他是在知心的观众欢迎的掌声和殷切的期待中,落下生命之幕的。”
D.写音乐家聂耳之死:“经过23年的青春年华,过早地写下了他生命的休止符。”
【解析】
B、C、D三项分别用“停止思想”“落下生命之幕”“写下了他生命的休止符”,明扣“思想家”“演员”“音乐家”的身份,A项,暗扣文学巨匠的身份。
【答案】
A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导学号:16582056】
150年前马克思宣布了“共产主义幽灵”的出现,欧洲一切反动势力真是茫茫然,吓得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__。
①1983年马克思逝世100周年时,当时的西德曾专门发行832万枚铸有马克思头像的硬币,其中35万枚专供收藏。
②这个世界完整地保存了这座房子,还在它的旁边开辟了马克思纪念图书馆。
③150年后,当我站在特利尔这座小房子里时,西方人已经不怕马克思了,这窗户外面就是资本主义世界。
④联邦政府国务秘书就此事在议会答辩说:“马克思的政治观点在西方虽有争论,但他无疑是一位重要的学者,应该受到人民的尊敬。”
⑤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幽灵经过了那个“神圣的围剿”后,现在已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并认真地从中汲取着养分。
⑥而在此前,西德马克上只铸历届总统的头像。
A.①⑥③⑤④②B.③②⑤①⑥④
C.①⑥③②⑤④D.③①⑤⑥②④
【解析】
③承接前面的句子,②“这个世界”承接③中“资本主义世界”,②⑤中“它”指“这座房子”,①⑥是转折关系,④中“此事”指的是①⑥的内容。
【答案】
B
5.下面是关于“核电”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核电有零排放的环保优势,__①__。在选择支持核电之前,一位环保人士如此纠结。其实,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__②__?汽车与车祸、飞机与空难、摩天大楼与熊熊大火……科技发展提供了便捷,也带来了风险;发展中不同诉求的交织、冲突,__③__。如何在面临两难时做出权衡,在面对风险时保持理性,在全力提高安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大力利用新技术,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①
②
③
【解析】
纵观全段,在讲述“优势”的同时,也提到了
“风险”,所以①处应填写“有风险”的内容。②处采用问句形式,后面是另外举例,所以此处应填写“这样的纠结岂止是核电”。③处是对上面内容的总结,联系下文中的“两难”提示,要突出“两难境地”。
【答案】
①也有安全风险
②这样的纠结岂止是核电
③这正是人类社会的“两难处境”
6.某中学高三(6)班班长以班委会的名义写了一封邀请函,恭请杨校长参加本班的文艺晚会。邀请函正文如下,它在用词、语言表达和标点使用方面有五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导学号:16582057】
高三年级(6)班拟定于本月15日晚7点在学校大礼堂举行《放飞梦想》文艺晚会。我班同学诚挚邀请您到达晚会现场,并要求您在晚会开始前给我们这些即将走上高考考场、放飞人生理想的莘莘学子们送上最温馨的叮咛和嘱咐。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________改为______
③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④________改为______
⑤________改为________
【解析】
“放飞梦想”是晚会的主题,故应用引号;“到达”“要求”不合邀请函的语气;“莘莘学子”为复数,与“们”语义重复;“叮咛”和“嘱咐”语义重复。
【答案】
①《放飞梦想》的书名号
引号
②“到达”
“莅临”(或“光临”)
③“要求”
“(敬)请”(或“恭请”“恳请”)
④“莘莘学子们”
“学子”
⑤“叮咛和嘱咐”
“叮咛”(或“嘱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导学号:16582058】
悼夏丏尊先生
丰子恺
犹忆“卢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车,到梧州路去看夏先生。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我说:“夏先生再见。”夏先生好像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凝注的目光,站立在门口目送我。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忧。岂知这一次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
夏先生与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具有同样的才调,同样的胸怀。犹忆三十余年前,我当学生的时候,李先生教我们图画、音乐,夏先生教我们国文。我觉得这三种学科同样的严肃而有兴趣。就为了他们二人同样的深解文艺的真谛,故能引人入胜。夏先生常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缘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夏先生初任舍监,后来教国文。但他也是博学多能,只除不弄音乐以外,其他诗文、绘画(鉴赏)、金石、书法、理学、佛典,以至外国文、科学等,他都懂得。
他当舍监的时候,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个诨名,叫夏木瓜。但这并非恶意,却是好心。因为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压迫等手段。学生们最初觉得忠言逆耳,看见他的头大而圆,就给他起这个诨名。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我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凡学生有所请愿,大家都说:“同夏木瓜讲,这才成功。”他听到请愿,也许暗呜叱咤地骂你一顿;但如果你的请愿合乎情理,他也就当作自己的请愿,而替你设法了。
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譬如上课,他一定先到教室,黑板上应写的,都先写好(用另一黑板遮住,用到的时候推开来)。然后端坐在讲台上等学生到齐。譬如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他没有说,学生吃了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他话很少,说时总是和颜悦色的。但学生非常怕他,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学生便嬉皮笑脸,同他亲近。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
夏先生与李先生对学生的态度,完全不同。而学生对他们的敬爱,则完全相同。这两位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夏先生后来翻译的“爱的教育”,风行国内,深入人心,甚至被取作国文教材。这不是偶然的事。
自我离开夏先生的绛帐,直到抗战前数日的诀别,二十年间,常与夏先生接近,不断地受他的教诲。其时李先生已经做了和尚,芒鞋破钵,云游四方,和夏先生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在我觉得仍是以前的两位导师,不过所导的范围由学校扩大为人世罢了。李先生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他是真正做和尚,他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夏先生虽然没有做和尚,但也是完全理解李先生的胸怀的;他是赞赏李先生的行大丈夫事的。只因种种尘缘的牵阻,使夏先生没有勇气行大丈夫事。夏先生一生的忧愁苦闷,由此发生。
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忧店、忧国、忧世。朋友中有人生病了夏先生就皱着眉头替他担忧;有人失业了,夏先生又皱着眉头替他着急;有人吵架了,有人吃醉了,甚至朋友的太太要生产了,小孩子跌跤了……夏先生都要皱着眉头替他们忧愁。学校的问题、公司的问题,别人都当作例行公事处理的,夏先生却当作自家的问题,真心地担忧。国家的事、世界的事,别人当作历史小说看的,在夏先生都是切身问题,真心地忧愁,皱眉,叹气。故我和他共事的时候,对夏先生凡事都要讲得乐观些,有时竟瞒过他,免得使他增忧。他和李先生一样的痛感众生的疾苦。但他不能和李先生一样行大丈夫事;他只能忧伤终老。在“人世”这个大学校里,这二位导师所施的仍是“爸爸的教育”与“妈妈的教育”。
1946年5月1日于重庆客寓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主要记述了夏丏尊先生教授作者时的几件往事,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夏先生的感激和缅怀之情。
B.文章开头写夏先生分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目光”,作者却笑他多忧,流露出对夏先生消极、悲观心态的不认同。
C.“木瓜”本是因批评学生招致反感而得的外号,但当学生们看到他把学生的请愿全当作自己的请愿时,绰号就变成了爱称。
D.文章写李先生并非“走投无路,遁入空门”,而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行大丈夫事”,这彰显了李叔同先生的高尚品质。
E.文章名为“悼夏丏尊先生”,却用了大量笔墨来写李叔同先生的行为品性,既有对比,也有类比,突出了夏先生的品格。
【解析】
A项,文中所叙述的并非都是夏先生教授作者时的事情;B项,写夏先生告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目光”,是为了突出夏先生对国运的担忧而非对他的不认同;C项,两处错误,第一处原文是“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我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第二处原文表达的意思是“如果学生的请愿合乎情理,夏先生就当作自己的请愿”,并非“把学生的请愿全当作自己的请愿”。
【答案】
DE
8.第二段在记述夏先生赞美李叔同先生的话后,作者为什么说“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
①因为二位先生都博学多能(或同样深解文艺的真谛),同样具有人格魅力。
②都深爱学生,得到了学生的敬重。(或他们的教育都是爱的教育)
③都痛感众生疾苦,对人世有悲悯之心。
9.文中多次提到“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的“多忧善愁”源于他的爱,他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对国家的热爱。当时国运衰微,战乱频仍,他心系国运,愤然悲叹。
②对学生的关爱。像父母一样,叮嘱学生不喝酒,少花钱等。
③对众生的大爱。他痛感众生疾苦,为人世而忧伤。
10.作者把李叔同先生与夏先生的教育方式分别称为“爸爸的教育”和“妈妈的教育”。你喜欢哪位先生的教育方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示例一)喜欢李先生的教育方式。①李先生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使学生感动、诚服。他上课必先到教室,板书写好,端坐讲台等学生到齐。②他性格沉静,寡言少语,说话和颜悦色,学生对他畏惧又敬爱。学生还琴,若弹得不好,他不责备,只说“下次再还”。③“爸爸的教育”主要是重身教,以自身行动影响学生。
(示例二)喜欢夏先生的教育方式。①夏先生对学生的教育具体琐碎,无微不至。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②夏先生有话直说,使学生容易亲近,感激而敬爱。如放假时反复嘱咐学生:“早些回来,勿可吃酒”“铜钿少用些”。③“妈妈的教育”主要是重言教,率直开导,谆谆教导,更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凡有请愿都会告诉他。(答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喜欢也可。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