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本文关键词:机电,改革方案,教学模式,专业,技术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本文简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阶段性成果一、教学改革的需求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迅猛,科技日新月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职业教育要适应的发展和需求,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增强学生技能,和社会接轨。针对上述情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二、教学改革的目标根据学校教学设备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本文内容: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及阶段性成果
一、教学改革的需求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迅猛,科技日新月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职业教育要适应的发展和需求,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增强学生技能,和社会接轨。针对上述情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根据学校教学设备的现状,要增强实践教学的环节,使我们的学生在毕业时除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以外还应具备以下的工作能力:
(1)
能熟练操作各类常见机床;
(2)
具有对机床常规故障进行检查和排除的能力;
(3)
具备车工、数控中级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4)
具备一定的解决机床疑难杂症的能力。
三、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1、调整专业设置,修订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按照市场和企业对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依据我校机电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论证。我们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和不断探索,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思路的认识更加清晰。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机电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作为全面修订。新的教学计划体现了主干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一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的设计思想,即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努力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
2、构建课程体系,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根据课程特点与本校的具体条件,本专业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车工工艺与技能、数控技术等课程列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开发。通过这些主要课程的建设,带动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本着基于工作岗位模块化的指导思想,根据课程特点重新构建课程内容。根据岗位工作过程的需要,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理论知识,以强化职业综合能力,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线囊括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原则,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开展教学活动。在课程内容的课时安排上,紧紧遵循“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加大实践课时比例,以及理实一体教学的比例,符合条件的课程单元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3、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培养适应企业生产一线需要,具有较强的机电技术专业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人才,必须掌握必备的机电技术专业基本知识及理论,能从事各跋涉企事业机电产品安装、调试、维修、设备维护和机电产品销售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具有明显的特征,即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适应技术为主旨的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机电技术专业将改革调整原有的教学课程体系,推进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改革。
在设计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安排过程中,贯彻“产学互动”的大课程模式。教学过程按“基础知识→基础能力训练→专业知识→专项操作实训→中级工考证→顶岗实习”的思路设计并实施一体化教学,如下图所示。
为了贴近职业岗位要求,将课程教学依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以加强教学针对性;将专业技能操作实训和职业资格要求融合到教学大纲计划与课程内容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专业技能的培训效果。
为了突出综合实践环节的建设,实践教学设计思路遵循了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循序渐进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先进,从单一到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分阶段、分层次设置,采用循序渐进目标教学法,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群)要求的职业技能,具备本行业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我们从一开始就将《机床电气控制》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把课堂搬入实训室,以具体机床电路为载体,突出“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对具体电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强化中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特点,根据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制定实践教学标准,我们制定出本专业所要求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模块,统筹安排实践性教学内容,将基本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形成系列实验、专项实训、阶段实习、综合训练以及项岗生产实习等几部分实践环节。
教学计划的安排有利于实践能力的训练。灵活安排教学实践各环节,教学计划安排应主动适应企业的生产阶段与生产项目内容的安排,注重实施的效果,教学计划的安排与调整必须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按照机械的、固定的模式去制定。实训实习安排的基本做法如下:
(1)紧跟技术发展进步,营造真实生产环境。合理安排“基础训练——校内实训——毕业项岗实习”实训项目,使能力培养递进提高;按照“基地建设企业文化”和“实践教学生产化”的原则,建设生产型教学车间,紧跟技术发展进步,选用生产型实训设备,使实训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努力营造真实的生产环境,广泛开展生产性实训,使“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体现在教学各环节。不断推进一体化教学、项目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
(2)校企深度融合,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以服务为出发点,积极参与企业职工培训,承担企业技术研发、改革等任务,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不断增强顶岗实习效果,通过项岗实习,强化学生某一专项技能的实践,体验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更好地与就业工作岗位进行衔接。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力度,与企业共同对学生项岗实习进行评定。并充分依托电子产品装备制造类企业,共享校企资源,形成一批具有行业、专业特色的校外实训基地。
4、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实施“学—做—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分组教学、参与式互动教学法,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趣味性、实效性。同时开发第二课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专业特长,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就业需要。在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中,让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品课,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主动学习的甜头。
5、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为中心、与生产过程系统性相适应、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相适应、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项网实习的教学方式相适应的迥异于传统方案的课程评价体系,突出“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特点。
课程考核一般包括过程考核(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作业情况,学习态度,项目成绩等)和终结性考核。课程考核把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就,从而为学生学习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
充分重视学习过程的考核,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共识,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论也发生了变化,知识被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知识体系处于变动状态,因而教学应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注重引导学生以适应自身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以形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逐步推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的课程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方法如下表所示:
教学评价表
名称
评定方法
理论课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作业情况,学习态度等)点总成绩的30—6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40%。可根据具体课程内容与实践结合的情况进行变动,但需在课程进度计划中该比例,一经确定,则应按即定比例执行
实验课成绩评定
实验课采取分段考核、多种考核手段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中,学生每做完一次实验,都给定当课堂的实验成绩,并分别按一定比记入该课程成绩。
在每次实验课后学生每次实验报告给定一个成绩。阶段学习完成后,向学生列出几个综合性强的实训项目,学生抽查其中的一个项目作为考试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考试题目给分强化,当课堂学生每完成下一步给下一步的分。最后将每堂课的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成绩、考试成绩三者按照一定比例,作为学生本门课的最后成绩记录学生的学籍档案。
课程实训考核
学习态度(占10%),实训报告(报告评分,占40%),实训结果和进度(现场评分,占40%),学生相互测评(由学生测评组完成,占10%)
综合实训考核
实训报告(报告评分,占40%),现场安装调试(现场评分,占40%),实训小组成绩(系统运行结果占20%)
初、中级职业资格证考核
由学校国家平凉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组织考核,并发证。
项岗实习成绩评定
实习结束后,学生成绩由企业、学生、专业教研组成立考评小组评定。成绩比例如下:企业评价占50%,学生自评占15%,指导老师成绩占35#。
6、加强教研科研
认真做好本专业校本教材研发,本专业组每学年至少要申报1个校级教研教改课题,专业教师每学期听相同或相近专业教师的课不少于8次,并要能提出诚恳建议,每年至少要发表或提交1篇教研教改论文或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每年召开1次教学教研成果表彰大会、组织1次优质课评选和评教活动。
二、阶段性成果
通过几年的不断实践,本专业办学目标明确,专业年招生稳定,教学计划完整,课程体系健全。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比例逐年在加大,学生的技能水平不断得到了提高。每个专业课教师固定承担一门或两门课程的教学,通过几年的实践,都已基本成了本课程的骨干。每个专业课教师均配备一台电脑,能够进行多媒体课件的独立制作。本专业教师编写(或参编)公开出版中职通用教材三部,编写校本教材3本,发表论文和获奖论文若干。一名教师承担省级课题《中职学校专业建设与县域产业发展适应性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多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2009年两名教师参加市优质课评比,获得“市级优质课”。2011年两名教师参加市两课评比,分获“市研究课”、“市示范课”;同年,一名教师参加省两课评比,获得“省研究课”。
篇2:“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案
“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案 本文关键词: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语文,方案,三脉一体
“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案 本文简介:《“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课题具体实施方案新泰市东都镇初级中学2012年10月12日《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课题,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举行了开题仪式。会后,课题组全体成员重新召开课题会议,针对现阶段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结合课题中提到的诸多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十二个
“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案 本文内容:
《“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课题具体实施方案
新泰市东都镇初级中学
2012年10月12日《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课题,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举行了开题仪式。会后,课题组全体成员重新召开课题会议,针对现阶段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结合课题中提到的诸多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十二个问题,让老师们探讨:
1.课文(文本)写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2.语文教学的本质、核心是什么?
3.
课堂上教师到底应该教会什么?学生应该学会什么?
4.课堂上师生角色、地位怎样体现?
5.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包含什么?怎样提高?
6.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又有怎样的深层关系?
7.
语文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怎样从生活中培养语文素养?
8.如何培养语文习惯和学习兴趣?
9.语文课堂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10.如何让师生把繁琐的语文教学和繁重语文学习变成享受语文?
11.
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素养?
12.我们语文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这些司空见惯的问题,却能触发到语文教学的本质,会上,课题组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解答困惑,集思广益,并展开激烈的辩论,会议气氛异常热烈,最后达成共识,收获颇丰。
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个整体性工程,“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评改”三脉一体,交融互进,“三脉”共同构建成学生的语文素养,“三脉”缺一不可。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写作、评改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阅读是知识储备的阶段,以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以评改培养能力,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想境界,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人对课题“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已近十年,在教学过程中,对其各个环节已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尝试,并及时调整方法、改进措施、优化过程、完善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效果,现已初步积累总结了一些课题实施中的经验和方法。但课题中的“三脉”还没有完全融合,没有形成一个易操作的、系统的、一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大语文教学思想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这些需要课题组在课题实施中扎扎实实的探索、研究、总结,以便推广。为了完成该课题,本人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简要介绍如下。
一、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讨最终确立了实验方案,划分为五个阶段分步实施。
(一)前期研究准备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1月)
1、召开课题组全体成员会议,并邀请学校领导参加,做课题工作安排。
课题组成员统一认识,由主持人对该课题进行细致、全面、深入的解读,明确课题的实施方案,研究的预期目标,并详细作出实施思路介绍。
2、摸清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学习兴趣点,学习需求点,学习障碍点,学习拓展的空间点。
3、确立不同年级的主要研究计划和任务。
⑴初一任务以“第一脉——自主阅读”为主,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学生大量阅读,背诵积累,储备素材,整合材料,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以“第二脉——自主写作”和“第三脉——自主评改”为辅,这两脉以写作方法、评改方法的指导和写作兴趣、写作习惯的培养为主。
⑵初二任务以“第一脉——自主阅读”“第二脉——自主写作”并重,激发阅读写作情趣,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相互交融,培养读写习惯和能力;以“第三脉——自主评改”为辅,以评促读、以评促写,继续夯实基础,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⑶初三任务以“第三脉——自主评改”为中心,以“第一脉——自主阅读”和“第二脉——自主写作”为两翼,以评促写、以评促读,使“自主评改”、“自主写作”、“自主阅读”自然形成一个有机的、完全融合的整体,使“三脉”交汇,交融互进,并最终形成完整的“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使师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都得到全面提高,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前期研究实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3年7月)
1、课题组各成员提前确立各课时学案的制作人,设计并不断完善适应本年级的相关学案及材料,采取集体商讨与个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课题试验。
2、通过学生座谈、学段检测、观摩课、研讨课等形式对研究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及时调整完善实施方案。
3、定期开展教学实践的交流与展示活动,进行阶段总结和研究材料汇总,以便及时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三)中期研究实验阶段(逐步完善阶段)(2012年1月——2013年7月)
探究系列化教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系,调研教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教程加以系统的完善修订,形成《语文“三脉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学模式体系。
(四)课题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2月)
1、熟悉课题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养成习惯,巩固提高,形成能力。
2、渗透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和在生活中学习的理念,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3、详细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经验,整理研究成果。
(五)课题总结归纳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14年1月——2014年3月)
1、反思研究过程,总结研究得失,整理有关研究资料和数据,完成结题报告,
2、将研究成果以校本教材、论文、研究报告、教学光盘、案例、作品结集等形式展示,并通过学生综合能力的对比等加以论证说明。
3、总结课题三大目标体系的实施及其意义,撰写结题报告,申请课题规划办鉴定验收。
二、课题成员任务分工
根据课题组成员的兴趣、专长做好合理分工,明确具体任务。
(一)课题实验年级任务分工。
⑴课题的规划指导、督促管理、统筹协调等工作。
责任人:张光圣、李波
⑵初一级部课题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责任人:张光圣、、李波
⑶初二级部课题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责任人:刘丙平
⑷初三级部课题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责任人:李淑娥、冀俊先
随着教学年级的递增,各任课教师的研究任务内容随之相应的过渡交接。
(二)各年级构建以“单元教学模式”为形式的教学案。
(三)构建语文经典阅读读本编排体系,选编阅读材料。
精选古今中外优秀诗文和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按学生年龄特点和读本特点,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精心编排。
责任人:刘丙平、冀俊先、李淑娥
(四)构建系统的作文教学体系和编写作文教程。
责任人:张光圣、李淑娥、刘丙平、冀俊先
(五)课题组成员查阅相关资料,寻找理论支撑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六)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价值论证,设计制定课题具体实施方案。
课题实验老师学习研讨理解课题的精神实质,进行课题研究价值论证,拟定实施计划及措施。
(七)课题组成员统一认识,各自按照布置的任务,查找资料展开研究。
(八)筹办召开家长会和课题的发动实施所需宣传材料。
三、对研究途径、方法、步骤的简述
阅读与写作是同时进行的,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所积累的丰富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为个人的文化素养,并自然而然地外化成写作时的妙语连珠,进而实现“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飞跃。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由被动变为了主动,在指出别人问题的同时,自己也有所收获。既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欣赏、品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修改作文及自己写作的能力,就像叶圣陶先生教导的:“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总之,学会了“评”,也就懂得了“改”,也就明白了文章应该如何去做。为叙述方便,下面具体分述“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评改”三方面的实施方法和步骤。
【第一脉——自主阅读】
(一)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语文教材的学习效率。
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构建以“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为形式的学案,以一个单元或几个单元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课文相关知识连为一条教学线索,使单元整体运转,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率学习,加快语文教材的学习进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重点突破。
(二)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
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为了展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启迪人生,熏陶品德,塑造和净化心灵。精选古今中外经典,引进课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丰厚语文积累,开阔学生视野。为突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应“三七开”,其中课内占三分,课外占七分。师生同读,促进课题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专业成长。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
博览、诵读、精思、背诵,是学生接受丰富的文化滋养,积累语言培养感悟,形成扎实的语文功底的有效方法。课外阅读引进课内后,鼓励学生注重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注重第一阅读。为激发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效果,开展推进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每种课型都有明确的要求。具体形式如下:
1、自读欣赏型。
教师提供篇目,或者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如古诗文、散文、小说、童话、戏剧、寓言等,在课堂上以独立、宁静阅读的形式自由欣赏,边读边想,也可在书旁加批注,形成在宁静的氛围中体验语言之美的课堂形态。(也可在音乐的氛围中阅读)
2、自读积累型。
自读积累的方式多种多样:说中积累、朗诵积累、背诵积累、摘抄积累、理解积累、练习积累等。为提高效果和便于管理,无论采取那种课堂形式,教师应规定全班同学采取统一的形式阅读。材料的选择可以自主选择,也可以教师统一规定。
3、合作交流型。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丰富积累后,将自己在阅读中积累的优美句子、段落、篇章等,在小组内或全班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分享,扩大阅读的面,共同提高。
4、精品赏析型。
每周教师都要从文化主题、时政主题、生活现象、自然现象、人物、故事、电影、文章、诗歌、心理健康、时尚、潮流、文学作品片段等中确定一项,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辩论,也可搞文学鉴赏。这种课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课,上课不是非要学生记住什么,而是通过师生的共同欣赏、共同探讨,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得到审美享受和提高文化内涵。
5、展示汇报型。
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内容,深入体验后的所得、收获,以不同的形式,如写读后感、讲故事、谈感悟、复述、演讲、诗朗诵、唱歌曲、绘画、手抄报、古诗文、小品、游戏、舞蹈、主题班会等在班上作汇报。
6、知识竞赛型。
阅读的内容广泛了,我们应该在活动中阶段性的进行知识竞赛,既是为了检验阅读效果,掌握阅读实效,也是为了进一步促进阅读教学的开展。
7、综合测评型。
出示各类文章和不同的练习,以试卷考试的形式体现,检测反馈出的情况为后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依据。
【第二脉——自主写作】
(一)自主命题,自主写作。
打破传统单一的课上写作形式,教师根据系统的作文教学体系和作文教程首先进行专题训练,然后学生根据本次专题训练目标,让学生课下自主命题、自主立意、自主选材、自主构思,为课上限时高效自主写作做充分准备。具体操作步骤:
1、教师根据教材单元要求确定单元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
2、编写出专题写作内容方法指导,印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学习;
3、学生自主审题;
4、学生根据生活中个人的真实情感和认识能力确定写作目的,而不是刻意求新、求异、求高,自主立意;
5、课下学生依据要求,多角度寻找写作内容,自主取舍素材,选择最关注最爱写的内容,即自主选材;
6、学生自主拟题;
7、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写作方法指导,进行创造性地布局谋篇,即自主构思;
8、限时高效,自主写作。每个人的语言习惯和表达能力也是各不一样的,课上学生依据自己的表达能力遣词造句,放开心灵,抒发心声,自由的表情达意,即自主表达。
(二)构建系统的作文教学体系和编写作文教程。
作文教学体系的构建和作文教程的编写遵从下列目标:
1、作文要有真情实感、真切体验;
2、从生活中合理选择写作素材,合理安排材料;
3、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
4、叙事清楚,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5、会写常见应用文;
6、写人记事,彰显个性;
7、能借景抒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8、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事物,能写简单的说明文;
9、会用联想和想象丰富文章内容
10、学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11、扣住议论文的三要素,写简单的议论文;
12、能在45分钟内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第三脉——自主评改】
(一)创建“师生同读,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的评改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1、改前指导。具体内容如下:
⑴提出评改要求。
①端正思想,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积极参与。②批改要有条有理,绝对不要在作文本上乱勾、乱画。③批改语言力求通俗、准确、简练,有鼓励性,书写工整。
⑵制定评改范围及标准。
文章修改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但总的看来不外乎是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二是表达形式。
属思想内容方面的有──①主题(中心)是否明确、集中;②观点是否正确、鲜明;
③材料是否恰当,是否合乎道理和事实;④材料是否突出主题;⑤思想感情是否健康。
属表达形式方面的有──
①结构是否严谨;②思路是否清晰,段落层次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完整;③语言是否通顺、连贯、得体、明白、准确、鲜明;④标点符号是否正确;⑤有没有错别字;⑥书写格式是否规范工整,卷面是否清洁,有无乱涂乱改的情况。
(评改范围也可以按照以下因素:体裁、中心、材料、分析、思想、首尾、层次、过渡、连贯、详略、表达方式(叙述、抒情、描写、议论、说明)、修辞、词汇、造句、文字标点、卷面来评改)。
⑶采用修改符号评改学生作文。
修改符号主要有:
①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示例:
②复原号:又称恢复号、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③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示例:
④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示例:
⑤增补号:又称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示例:
⑥优美语句:赞美写得好的词、句。示例:
⑦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示例:
⑧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示例:
⑨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示例:
⑩另起号:又称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示例:
?并段号:又称紧接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示例:
?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示例:
?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示例:
?空行号:
>
<
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复杂的社会工程。
?离空号(离间号):是表示文字需要空格的符号。用一个“#”号表示留空一格,两个“#”号表示留两个空格,其余类推。例如:
##字斟句酌##反复锤炼。
?缩空号:是表示把原有空行去掉。缩空号标在空行的地方。例如:
提要:本文概述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关键词:定性;定量;评价;要素。
⑷传授评改方法及步骤。
①按照先改后评的原则,通读全篇,采用删、补、调、换四种方法进行修改。
删,就是删去不必要的标点、字、词、句、段。重复啰嗦的地方要删去,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也必须删去。补,增补遗漏或缺少的字、词、句、段,使其更完美。增补的内容必须与原文的中心一致,不要画蛇添足。调,调动字、词、句、段的位置,使文章句子通顺,段落连贯,全文思路清楚有序。但要调动的地方应作提示,讲明调动位置的理由。换,更换文中不适当的字、词、句、段,实际上是删和补的综合,用准确、完美的文字或内容取代那些不准确不好的文字或内容。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学会旁批,并运用说明式、评述式、提示式等方法来评改作文。
②评价。一般说来,对学生作文的评与改要结合起来,属于标点、字、词、句方面的问题应多改少评,属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方面的问题要多评少改。评改文章时,要总结出文章的主要优缺点。
③综合评分标准和其他同学的习作情况写出评语并得出分数。
⑸指导评语拟写要求。批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评语要客观公正,用语准确、严密、中肯,既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还可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二是精批点评,多就少改。批语要精当,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三言两语,指点迷津。改笔要惜墨如金,点化语言。
三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一般学生的作文,其优点和缺点总是表现在多方面的,而每次批改需有重点,不需全面开花,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加提醒。
2、师生同读,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具体步骤如下:
⑴教师泛读。教师课前把作文浏览一遍,根据习作情况,把上中下三类作文均衡分组,并总结作文的优缺点;教师从众多作文里,筛选出一两篇在班上作为范本备用;其他的分发给学生再让学生读。
⑵同学互批。把学生按好中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均衡分类,小组交叉批改,并选一人做组长,负责组内分配任务,并给组员指导。互批时间大约10分钟。
⑶巡视指导。教师在学生自主评改过程中,个别辅导。
⑷范本点评。互批后,组长轮流上台读批阅的典型文章并点评优劣。
⑸同学质评。其他同学根据听后感受,作出评价并评判点评是否准确到位。
⑹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同学的点评,做出点评,以鼓励为主,以肯定学生的点评为主。
⑺教师荐文。教师把课前浏览选出的范本在班上宣读点评。
⑻拟写评语。根据师生的评价,负责批阅的同学拟写评语并得分。
3、反馈交流。
批阅完毕后,交与作者本人。作者认真阅读评语并根据同学们的写作和批阅情况,写出心得。字数50—100字之间。也可针对评语提出不同意见,与评改者讨论。
4.二次作文。
仍按本次写作的训练目标和要求,结合本次学生作文评改中的优缺点,让学生取长补短,课下“二次作文”,深化和升华学生的写作水平。
5、作品展评。
组长选出佳作精品,本班展评。选择优秀作文的标准,可参考以下标准:格式是否正确;文面是否整洁;有无错别字;有无病句;标点有无明显错误;文章中心是否鲜明集中;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文章结构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表达方式是否恰当;语言是否简练准确生动形象。
6、学生作品结集并投稿校文学社。
建立成长记录袋,把全班学生的优秀作品及时收集整理,装订成册,并题以优雅的书名,让闪耀的文字,记录下学生个人成长的历程,并激发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二)成立校园文学社。
(三)开展学生作品展评等活动,打造“书香班级”,“创建“书香校园”。
“创建“书香校园”。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结果与重点
(一)构建一套简单、实用、完整、系统的“‘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评改’三脉一体”的语文教学模式,转换学习方式。
(二)构建语文经典阅读读本编排体系。
(三)选编阅读材料,编写语文经典阅读读本。
(四)构建系统的作文教学体系和编写作文教程。
(五)打破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创建“师生同读,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的评改方式及教学模式。
(六)组建校园文学社。
(七)打造“书香班级”,“创建“书香校园”。
(八)学生作品结集。
(九)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真正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兴趣,让语文之美成为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动力,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习惯,使孩子更具有文化气质。
11
篇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发言稿发言稿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发言稿发言稿 本文关键词:发言稿,高效,教学模式,课堂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发言稿发言稿 本文简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发言稿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们:晚上好!我很荣幸代表数学组,能借此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我校推行“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的一些体会和想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3月30日和5月7日,我先后两次参加了我校与XX二十中的校际交流活动,主要是学习他们“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的理念及具体实施过程。通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发言稿发言稿 本文内容: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发言稿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们:
晚上好!
我很荣幸代表数学组,能借此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我校推行“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的一些体会和想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3月30日和5月7日,我先后两次参加了我校与XX二十中的校际交流活动,主要是学习他们“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的理念及具体实施过程。通过这两次的观摩学习和交流,让我对“高效课堂”的流程有了一个较为直观具体的认识,同时我也在二(3)班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但也有许多让人感到十分困惑的地方。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谈谈我个人对“高效课堂”模式进行教学的一些浅显的理解和体会,以及尝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
理解和体会:
1、给人感受最深的就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我们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它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其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小组学习,让学生们自己自学并提出问题,合作探讨并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并质疑等,每个学生都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适时调控。这种教学模式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2、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果能很好地实施,真正可以让我们老师“教”会学生去“学”。它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成了实际意义上的新课改理念要求下的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能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善于交流、敢于创新的平台;能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探索问题的过程,学习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的能力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以达成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应用的目的。
3、“高效课堂”学习与管理是以小组为单位的,那就必需要有一套切实有效的量化管理制度,并形成班级管理的新模式:一是学校领导抓班主任→班主任抓组长→组长抓组员的班级德育管理;二是科任老师抓学科课代表→学科课代表抓小组课代表→课代表管理组员的班级教学管理。两种管理相结合,就可形成人人参与,大家管理的良好氛围,使每个学生能置身于集体之中,使得每个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全局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4、要做到课堂“高效”这一点,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首先,要求我们老师编写导学案时,应从新课标要求、教材、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过程,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创造一个愉快的、欢悦的气氛,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其次,我们老师也要不时地创造条件,更多地鼓励学生登台展示、点评、质疑和交流,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尝到学习“甜头”,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问题情境设置,引导学生自我探讨,相互交流,形成结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和困惑:
1、导学案的设计的好坏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学生预习程度高低。如何编写合适我们学生的导学案,让每位学生课前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充分预习?特别是预设的问题,怎样才能让问题既不太难又能达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目的?另外,学生学习时间如何安排?往往几科的导学案同时下发到学生手中,又要求课前按时完成,还要预习新课,学习习惯好的学生还好,只得利用课余时间及占用其它学科晚自习时间等;而大部分学生恐怕只能是敷衍、应付了事,达不到预习的效果。还有,像我校老师少班级少,教学进度又不统一,编写导学案又如何合作?
2、“高效课堂”模式分几步几个环节是明确的。自主预习几分钟,交流讨论几分钟,展示点评几分钟,质疑小结几分钟,课堂演练几分钟,课内往往很难完成,有些环节如自主预习、课堂演练等只能布置到课前课后,学生负担肯定会加重,该怎么办?对于不同的课型,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处理应有所不同,具体该么办?
3、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课堂效果的评价标准之一应当是课堂活动学生的参与率,即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展示点评等形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的课堂教学从目前来看形式很新颖,学生也很活跃,课堂是“活”了,可实际上像我们的学生很多是为了热闹、好玩,造成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再者,由于我们学生数学基础特别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所以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花费的时间比较漫长,有时也要进行一些基本的、巩固性的、甚至是拓展性的练习演练,教学时间显得比较紧,常常无法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进而造成教学进度的减慢,真不知该向谁要时间?
4、教材与学情的困惑。按照教材的课时安排,课时少而任务重,多数学生感到非常吃力,每节课的容量特别大,而且每节课的内容都是新的,复习与巩固提高就得靠自己课后下功夫了。而我们的学生双差生特别多,自主学习意识欠缺,合作探究环节中又不能积极主动参与,有甚者在小组成员内讨论时讲闲话,纪律都保证不了,学习效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小组合作”往往流于形式。如何在“小组合作”中,使这些双差生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呢?
5、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像我在二(3)班尝试的过程一样,刚开始学生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可是当新鲜感过去之后,有些学生的积极性就不是那么高了,本来会的学生就不多,往往自己研究自己的,不太愿意去教那些不会的同学;不会的同学就越来越没积极性了,甚至有的学生放弃数学学习。的确“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也常常是基础好些的学生机会更多,代表小组发言、展示、点评等,困难学生倒成了听众和观众,根本不去进行独立思考,这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6、“高效课堂”实施的关键是让学生如何“动”起来,而要学生“动”起来,就得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要去面对要去改变要去适应的问题。这种模式的教学,虽说课堂上老师是完全轻松了,但课外老师的工作可并不轻松,工作不但繁杂且工作量不知比以前要大多少,再加上我校许多老师生机生存问题都难以保障,作为学校领导以及上层领导们,如何去调动老师的责任心?从目前社会和现实上来看,当老师没啥地位,这似乎是事实;当老师的清贫,这应该是事实;当老师的弱势,这似乎也是事实!因此,要让老师这些“马儿”跑起来,是不是得先给“马儿”们一点“草”呢?适当给他们一点儿地位,一点儿待遇,一点儿保障呢?
总之,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推行“高效课堂”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
以上所言,还请老师们多多指教!谢谢!
XXX数学组
XXX
2012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