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本文关键词:土层,加厚,谁来,信息时代,文化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本文简介: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人民观点)——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之二本报评论部《人民日报》(2014年01月06日05版)主流文化的建设者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应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新技术当真是最伟大的“改变者”。如果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本文内容: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人民观点)
——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之二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06日
05
版)
主流文化的建设者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应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新技术当真是最伟大的“改变者”。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了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脑残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在失去文化之肺;地铁上的“低头一族”,看的不是书报而是手机……商业和消费主义冲刷之下的大众审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有些地方甚至裸露出干涸的河底。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尼采曾对报纸的出现怒不可遏,认为这意味着忙乱、廉价的“短暂之物”取代了“永恒之物”。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
这样的感叹固然有其价值,但放宽视野却会发现,从印刷术的普及,到声光电的传播,再到信息技术的兴起,任何一次传媒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新中国“17年文学时期”全国仅发表长篇小说200部左右,谁又能想到如今某一文学网站号称有123万个作者,其中很多以每天1万至3万字的速度写作?正是报纸、影像、网络等技术手段的普及,让人类的文化空间拓展了而不是枯萎了,让知识和文化更能服务大众而不是被一小群精英所垄断。
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有人做过统计,在当代中国,活跃在网上的知识分子只是知识界的表层,更庞大的群体基本不在网上发声,比例甚至低于领导干部。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表浅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对于有数千年文化的中国来说,信息化和技术时代带给我们的冲击更为猛烈,产生的问题也更加复杂。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但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
[嘉宾访谈]:1月10日9时,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吴焰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微’时代,党报评论如何更好存在”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参与。[19:32]
·
[吴焰]:主持人好,网友好,很高兴新年开始的时候与网友在线交流,主持人说希望我多讲评论幕后的故事,分享做论的甘苦,今天我就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和大家回顾2013年评论部重点文章的台前幕后,也让大家对我们多一点熟悉和了解。[08:47]
·
[主持人]:前几天,有一篇署名本报评论部的文章《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网友们热议很多,也给予了好评,这篇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08:50]
·
[吴焰]:谢谢网友们的肯定,这篇文章,是新年起我们推出的系列评论“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中的第二篇。第一篇是《2014,我们如何存在?》,后面还有两篇。分别从教育开拓和时代气质来讲。前两篇文章的转载率和转发量都很高,引发了许多热议。我也注意到了很多留言,认为文章不仅文字美、文化味浓,更重要的是其中表达的观点——“新技术是最伟大的“改变者”,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认为充满了时代感,体现了一种大气的文化态度和宽阔视野。
关于此文出台的过程,我这里提供一段很生动的描述。描述者是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她在部门的微信群里这样记录道:
“大家讨论商量的结果,改成对文化治国理政的俯瞰与进发。题目改成了聚焦文化土层的加厚、思考教育的开拓精神荒野、讨论价值的标注时代气质。‘文化土层’理所当然地交给了评论部读书最多的白博士,‘精神荒野’托付给洪钟大吕的勇哥,‘时代气质’这篇归属了爱憎分明的范老师。细心温厚的铁哥担心,正忙于研讨会的白博士是否有时间为文化筑基培土?周扒皮主任狠心表示,没问题,相信他肯定能拿下。(上周五)傍晚5点多钟,紧锣密鼓忙于评论版创版周年研讨会会务的白博士被叫到5楼。看到最琐碎繁难的筹会也没消磨白博士风流倜傥的淡定气度,便毫无愧疚地呱啦呱啦说了对这篇部评的各种设想,现实针对、国际视野、人类困境、中国特色、文化传统,白博士微蹙秀眉颇有些踌躇。周扒皮依然坚持文化精英应当看到时代大势、想到责任担当,不能光是批判鄙薄,不去建设参与。爱在象牙塔里潜心学术的白博士,听到周日中午以前交稿后微蹙秀眉但依然礼数周全地表示诺诺。周日拿到部评,周扒皮暗自窃喜:看来长工们潜力无穷,还可以起得更早些!”
我解释一下,上面提到的白博士、勇哥、范老师、铁哥,都是评论部几位30出头的帅哥,也是当前我们评论队伍里的主力部队。上面提到的“周扒皮主任”,则是卢新宁主任的自称呵。其实她对自己才最狠,起得更早、睡得更晚。就拿这篇文章来说,白博士把文章初稿写出来之后,卢主任亲自操刀用心去加厚这篇文章的土层。
回到这篇文章。我想,它描述的文化现象、聚焦的文化焦虑,提出的文化思考有关系,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也是因为,以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这些数字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设备终端的广泛普及,就像有些学者说的上升至普遍化、内在化地改造社会结构”。就像有学者认为的,这是对文化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影响”和“重新构型”,无论是对个人、对社会,还是对国家,所带来的影响可能超过我们的想像。
事实上,这也是我们评论部对自己的追问。也是今天我们访谈的主题。身处于新的舆论格局下,置身于微博、微信、客户端这些“微”技术带来的立体冲击,党报评论的土层该如何加厚?党心与民意怎样同频共振?党报评论的存在感靠什么强化?
对党报评论来说,我们正面临一个“微”时代的挑战。虽然依旧是互联网,但微博、微信、客户端;6亿网民,5亿多移动客户,据说,移动客户数今年肯定要超过网民数,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过去我们常说,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机、人人都可发消息的时代”,现在看来,还得补四个字:随时随地。
当社会转型遭遇了网络崛起,这是中国社会的独特风景。网络的全球化、个人化、隐匿性特征,使得人类思想表达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自由,所以有人直呼,“伟大的低头时代”来临。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恰恰也因为“人人都有”,因为“随时随地”,令声音喧哗、信息杂乱。各种思潮在网络上泛滥,生生不息,形成了多种非主流的多元意识形式。转型期的中国独特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为多元意识形式的传播和较量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在这样一个新的舆论场,党报评论究竟还能不能占住脚跟?如何舆论引导的中起到流砥柱作用?确实是一个“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08:57]
·
[主持人]:刚才注意到,您在引用卢主任的这段描述之后,就说这个评论怎么生产出来的过程,听提到了一点,这个描述是在部门的微信群当中写出来的,我想请问,是不是评论部在工作当中会使用微信作为一个工作交流的手段呢?[08:59]
·
[吴焰]:岂止是交流的手段,简直成了我们的工作平台。就拿刚才的白博士来说,他曾经有过这样的比喻,在建微信群之前,我们的工作状态是5+2,白+黑,建了之后现在是7×24,因为微信的平台可以让你真的是随时随地联线,评论部都是一群用大家话说是不怕神经衰弱的人,都是一些神人,白天晚上随时随地在群里进行工作上的交流、讨论。上夜班同志下了平台,结果发现白班同志在那议论,用他们的话说看着讨论很热烈都忍不住要参与,所以我们对微信群的真又爱又恨。
因为评论是一个特别讨论、交流、交锋才能产生出来的,所以这个群的建立之后,我们经常在群里进行这样的交流、交锋,大家旁征博引。透露个小秘密,上次提意见给部门的领导,这些年轻小伙子们就拿了这条说,7×24一小时工作状态太把生活工作参合在一起了,能不能领导同志们不要在8点以前上微信。[09:03]
·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过的评论版,记得去年它刚一诞生,立即引起广泛关注,甚至不少媒体给予报道评论,现在,这个新生儿迎来周岁,它的诞生,有什么内幕?[09:03]
·
[吴焰]:也谈不上什么内幕,去年1月4日,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一块新闻评论版创办,在报纸上的版序为第5版。一年过去,社领导对这块评论版有个评价:发育良好,发展硕壮。这块版也成为2013年人民日报工作上的一大亮点。
前几天,也就是1月4日,上周六,我们举办了创版周年的研讨会,邀请了来自新闻研究机构、评论顾问、作者、读者参加。既是回顾一年上路的历程,更是为了面向未来、进一步办好。
许多标志性事件,回头看往往可能更明白深意。我们现在也更深感到办这块评论版的战略眼光。这块版的横空出世,更像一个突发性事件。
还记得2012年12月上旬,我们接到了要办评论版的任务之后,我们也感压力。办个整版什么概念?意味着我们要从单纯的写评论当编辑的部门,变成集采访、约稿、编辑、自己写评论评、以及拼版一体的部门,除了继续完成好前四个版每天都有的要论任务,如社论、评论员文章、今日谈和人民论坛两个栏目的文章,如果办这块版就是每天一睁眼就又欠上一万字的评论版言论量。我们人手本来就捉襟见肘,工作更是压力山大,因此既感愁苦也很惶恐。不过,报社编委会决心很大,在“人才汇合、栏目聚合”的部署下,当时从各部门紧急抽调多位精兵强将,集结成的这支队伍,也就是在当年底人民日报的评论版就上路了。
从诞生到成长,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很多变化。其间甘苦也非常多,但收获更多。[09:05]
·
[主持人]:对你们这个评论版面来说一定有很多的变化,一年时间里发生许多故事,给我们网友讲一讲?[09:06]
·
[吴焰]:说起来就很多了。我们内部有一个说法,评论版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评论生产方式。
过去,评论部是一个白班部门(虽然我们经常熬更守夜写文章)。评论版的存在,让我们变成了一个“夙夜在公”的部门。早上8点微信群就开始叫起来了,开始头条选题讨论,晚上两点下了夜班的小伙子们开始贴出夜班手记,我们部门的微信群可能是报社最繁忙的群之一。在新闻编采分开的大潮流下,评论部是报社少有的编采合一的部门。
过去,评论部是一个写作部门,主要工作是埋头写评论员文章,现在,既要参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的采访,也要从出租屋、菜市场、建筑工地找线索。
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评论部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内向型部门,关门写稿埋头耕耘,现在,评论部变成了一个“开放型”的部门。这块版上,不仅有传统的名评论专栏“人民时评”、“声音”,有大家比较喜欢看的“本报评论部”文章,我们的作者里,还有吴敬链、饶宗颐、傅莹、傅高义、林毅夫这样的名家大家,有来自各领域学科的知名学者,更有无数普通读者。通过名家笔谈、学者新论等栏目,集聚这个社会最有价值的思想,通过开设“来论”、“大家谈”等栏目,以及举办大型主题征文活动,为读者打造发言平台。而读者的创造力是惊人的,我们开设的投稿邮箱,不到一个月就被挤爆,八个系列的“大家谈”大型讨论,吸引了大量读者网友参加。
这里面的故事就更多了。举一个例子。一次,为了约到一篇关于教育的“名家笔谈”,版面主编曹鹏程,光是与对方来往的邮件字数就多达2万多字,往返七次。为了一篇见报1400字的稿子,后面却包含着20倍的文字量,他自己都可以写好几篇评论了。为了约到李侃如、傅高义这样的海外学者,找联系方式、发邮件沟通,包括来稿文字怎么翻译准确,凝聚了多少看不见的辛苦。
评论版也是老总最为重视的一块版之一。很多议题都是总编辑亲自策划点题,杨总更是“夙夜在公”,每天晚上上版的文章,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哪块版会像这块版面一样,他逐条看过,很仔细。经常,过了半夜,正常的版面出版流程走完,但这天没有接到老总的电话,夜班主编编辑不敢走,怕走了后老总有改。
正是有了这么多心血与付出,比较欣慰的是,刚刚上路、表现还比较稚嫩的评论版,在人民日报2013最受读者喜爱版面中,名列第二位,仅次于“天下第一版”的一版。中央领导同志也对版面上的文章批示肯定,许多文章也得到了读者的喜爱。
当然,对我们来说,这依然是一个新的起点。特别是今天,我们不仅要面对传统媒体狼烟四起的评论竞争,更要面对微博、微信带来的新的战场比拼,也让我们明白守住传统舆论阵地的责任,更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中央领导要求人民日报要“以评论取胜”,报社编委会强调“全力办好评论版”的战略眼光。[09:23]
·
[网友棋子的尊严]:前两天解救童工这个事人民日报也发了声,不知道对于这类新闻热点事件,党报的评论部是如何保持锐气的?[09:32]
·
[吴焰]:谢谢这位网友的关注,其实网友也挺敏锐的,谈到了党报评论的锐气问题。记得几年前,上海的《新民晚报》曾发过一篇评论,题目叫《从时评的锐气谈起》,对党报评论敢于直面问题,不惧热点,给予了肯定。后来中央领导同志在这篇文章上批示,请听听读者的鼓励和期待,要把这作为办好报纸的动力。所以我想不管是中央领导对我们评论的要求,还是网友的期待,也让我们明白党报评论在保持锐气方面确实也是属于党心和民意同频共振。
这一点对于我们党报评论,在今天新的舆论格局之下,如何掌握话语权发挥好舆论引导的作用更为重要。应该说今天的社会利益多元、诉求多变、观点多样,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确实对主流媒体话语权地位发起了很大冲击。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曾提供过这样一组数据:2010年的20个网络热点事件中,如“我爸是李刚”事件、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等,人民日报与中央电视台介入报道的占80%,官方媒体只占据了25%的话语权。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财富持续增长,思想空前活跃,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哪里都是敏感点”,所以主流媒体的失声让人们探索真相的呼声越来越大。如果传统主流媒体继续将话语权拱手相让,那么“主流”就很难自撑了。
问题是时代的先声,如何传递好党的主张,如何展示好社会的主流,如何反映好人民的心声,中央领导有要求,报社编委会有部署。作为党报评论,义不容辞要走在前列。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们深刻体会到,主流媒体要自觉担负起社会舆论格局中的压舱石、定盘星,肩负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责任。
杨振武总编辑经常对我们说,办好人民日报要“顶天立地”,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走在田埂上找感觉。所谓“顶天”,就是吃透中央的精神,所谓“立地”,就是洞悉社会思潮的脉络,把握大众舆论的热点,紧盯专业领域的前沿,摸清基层一线的实际。做好人民日报评论工作,也要凸显问题意识,“顶天立地”地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破解问题。
我们也认识到,在当前价值多元、观念多变的转型期中国,党报评论要坚持导向意识,也要有问题意识,要有公约数意识也要有传播意识,让党心与民意在评论里同频共振。我们为此加强了议题设置。以评论版为例,这块版上,既聚焦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也在积极主动引导社会热点,活血化瘀的疏导矛盾突出的难点,刚才这位网友提到的那篇凉山童工,像这类的问题都是我们新闻评论所特别关注的,我们想通过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关注,对一些社会脓包的刺痛,确实在社会热点和公共事件中发出好声音,让党报评论保持锐气,树立权威性与公信力。事实上,我们除了刚才提到的童工这篇评论以外,也涉及了很多很多当前的社会热点,比如说过去一年里,我们面对天津环保部门和交通部门对雾霾天限号的自我否定的乌龙通知,发表的一篇《乌龙事件呼唤政策执行力》,也指出:公共政策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即使发现问题后再来改正,纠错成本也相当高昂。
我们关切12306购票网站问题、思考《“乡愁车票”里的解题布局》,我们面对公众的“延迟退休”争议,提出了“如何纾解”的建议,我们为破解“扶老人困局”支招,更一针见血地指出《“亲情拆迁”拆毁的是信任》、《听意见必须杜绝“干扰民意”》、《别让冷漠症寒了群众心》,我们还对复杂的城管问题连续关注,发表了《用合理的制度破解“对跪”尴尬》、《破解城管困局需要更多“切身感”》、《走出“城管”信任危机》等言论。我们面对“上访妈妈”唐慧案,发出了要《尽心呵护公众对法治的信仰》,对一些地方政府的不当做法亮剑批评。面对围绕PX项目上马与停工的现象,我们发表言论《用什么终结“一闹就停”困局》。
我们理解,文章锐气、思想犀利并不意味着语言一定是暴力的,它需要更深层的思考,更体现在思想力,这是我们在新闻评论的锐气里不断思考的东西。当嫦娥三号带着玉兔飞临月宫时,那篇《让我们比嫦娥飞得更远》,其实就保持了思想的锐气,也将大家从对嫦娥三号的喜悦引入更深层面的创新思考。正如文章所说,当越来越多的孩子将“实惠”当作职业方向,越来越多的纳税人认为太空探索是用钱打水漂,当投入产出比的概念开始在科学的花园里生根,科学,会不会在中国“未富先老”?
我们更关注一些社会思潮和社会现象,注意引导。比如,去年我们推出的一组“辩证看社会发展与问题”系列评论部文章,讲到,看待今天的社会发展与问题,既要有问题意识,又要有过程意识;既要有权利观念,也要有法治观念;既要有批评意识,也要有建设心态;既要有权利意识,也要有全局意识;既要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评论发表后,很多地方干部和读者也给我们积极反馈,说人民日报就是要发表这样的文章,敢于直面现实问题、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价值判断,通过说服、说理,取得多元时代下的社会共识。
我们也深切感到,只有拥有政治意识、服务意识、问题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始终体现党的主张,展示社会主流,反映人民心声,始终保持评论在舆论监督上的锐气,才能真正发挥好引导舆论、凝聚共识的作用。[09:33]
·
[网友意外遇到文件尾]:感觉现在评论难做,很多新闻事实刚出来的时候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往往就不是一回事了,还有很多评论自摆乌龙贻笑大方,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类似的苦恼?[09:35]
·
[吴焰]:有。这也是我们对今天评论人的一种挑战。其实,我们也很早开始思考:在技术创新、信息传递出现“以秒计”时,信息失衡、真假难辩现象日益突出。过去几年,谈到如何提高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时,一般爱说这几句话:“早发声”、“敢发声”、“会发声”。但现在,越来越感到“早”的风险、“敢”的冒进。是我们胆子变小了?锐气消失了?还是像有些人常来问的:是因为不许说?其实,都不是,就像我们老新闻人范敬宜同志所说的,没有不能报的事,关键是你怎么说。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讲究“时度效”,对评论来说,什么时间介入,如何把握那个度,确实是一种艺术。过去与现在的面临的舆论格局完全不一样,过去是政府“捂盖子”,因此媒体想方设法比谁先发声、谁敢发声。现在,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不是比谁更早、谁胆子大,更重要的是,看谁对真相了解得更全面,才能作出观点选择与价值判断。从这个角度上说,现在倒需要“慎发声”、“发好声”,需要评论人有思考定力。
举个典型例子。新快报社论事件刚发生时,舆论一边倒地支持新快报,支持记者陈永洲。那时在我们部门内部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要不要及时介入发声?有赞成的,有反对的,大家在微信群里自由辩论,最后双方都认为,信息过于单向度,不妨再看一下发声。果然,就像大家知道,两天后,事情出现大逆转。用评论人的话说,媒体从业者自己给了自己耳光。那几天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媒体及新闻人遭遇了罕见的“社会信任危机”,特别是舆论监督,有人形容进入了“冬天”,跌到了“低谷”,遇到了不少嘲讽。当此之时,卢新宁主任和杨健、我商量,需要发声,对舆论监督要给予呵护。这就是后来见报的《有职业操守才有媒体公信》。文中这样写道:
“对任何一个追求文明进步、民主法治的国家来说,新闻媒体的作用不可小看。它们客观公正的报道、抑恶扬善的定位,是公众利益的守护者,是为社会导航的瞭望哨、雷达监测仪。锋芒锐利的舆论监督,每每刺穿社会的脓疮,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特别指出:
“当十八大报告将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并列,提升到新的高度,我们的舆论监督生态是否健康,我们的媒体从业者能否当得起这份信任?”
事后我们也进行了内部的业务研讨,对这类文章该何时介入,怎么发声,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人民日报总编辑杨振武,一直强调:关注就是态度,尺度决定效果。关注什么,不关注什么,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对评论来说,把握好“度”非常重要。舆论引导是把握度的艺术要抓好时机的选择,拿捏进退尺度,讲究适量适度。这样才能既击中要害,这样才让人信服,既有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又有报道评论的艺术性,从而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这种思考也直接体现在我们的许多评论中,比如我们发过几篇评论,叫《传播“快时代”,要有“慢思考”》,《让信息飞一会儿》等等,我们的体会是在舆论传播的“快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遭遇海量资讯,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信息传播越快越简单,我们越需要让思考慢一些。表达是一种权利,他人无权干涉,但怎样表达却是一门艺术,不能不谨慎。尤其是,对于媒体人、党报工作者来说,这种“先辨真伪、再论是非”的态度,是应该持有的。
很高兴地看到,这同样也是一些网友对我们的期许。昨天,我们的微信公共帐号推出一个互动话题:“你心中的评论员是什么样的?”一位叫唐小帅的人这样留言:理性客观,为民代言,为发展而呼,就是我心中的评论员。我想,理性客观,传递正能量,让党心与民意同频共振,这是我们的一个评论定力。[09:43]
·
[网友老豆腐]:嘉宾好,人民日报的官微很受欢迎,尤其是每天的这个“你好,明天”我经常转发觉得写得很不错,你们的评论文章也可以发到微博上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呀。[09:45]
·
[吴焰]:网友提的这个建议非常好。其实我们现在的评论文章也在通过微博、微信推送,而且还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早在前几年,评论部就意识到,面对着网民数量的激增,移动用户的快速增长,如果我们继续以传统媒体的旧思维去运作,就只能陷入自弹自唱自娱自乐中,所以我们非常有意识的培养评论员学会与读者、与网民对话的本领,我们主任卢新宁,一直在强调要重构话语体系,要把过去高高在上的评论文风改掉,还表现在能不能在新媒体这个舆论场上发声传言。
这几年,评论部在队伍建设上,要求大家既要能写六七千字的任仲平,也要会写一千字的评论员、人民时评,还要会写三四百字的今日谈,会在网上与网友交流、对话,会用140字展现观点。我们与人民网就有很好的合作,部门内同志也是人民网名牌栏目“人民网评”的作者。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第一天上线,首条微评论《没有一流下水道,就没有一流城市》,上传一小时,即转发3万条。从那天至今,500多天了,评论部一直要求评论员轮值微评论,同时还承担了部分“你好,明天”的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年轻的评论员也练就了与网友对话的本领。
上周起,与人民网合作,我们的“人民日报评论”公共帐号,也通过微信平台上路了。到昨天晚上,已经有了1091个订阅户。我们悄悄上路,刚刚起步,想在这个平台上继续发好声音。我们内部还常这样称呼:“微先生”、“评论君”。有87年出生的年轻评论员,还开设了“评论员书摘”,都在以更积极的态度,希望拥抱这些平台,拥抱明天。
对我们来说,新媒体战场,已经不是什么练兵的舞台,而是作为新闻人、评论员必须重视的平台。我也非常诚恳地希望网友,能关注我们,无论是点赞还是拍砖,都是对我们的支持。[09:45]
·
[主持人]:看来,你们真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一方面,总看到“人民日报社论”、“本报评论员”、“本部评论部”,喜欢看网评、微评,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你们平时是怎么工作的呢?[09:46]
·
[吴焰]:强坛是我非常喜欢上的一个论坛,这里关注的话题比较高层,坛友们的发言充满了见地和智慧。
我们一直强调“开门办评”。这门,不仅是向名家大家、向学者专家开,更向广大读者网友敞开。现有的一些栏目,如“来论”、“大家谈”,都是面向普通读者的。我们的编辑还经常通过人民网征集话题、发现线索、征集投稿。
去年底,我们刊发了一篇读者来稿《梦想不为斗室所缚》,就是我们的编辑在浩瀚的来稿中认真打捞的稿子。作者是位北漂青年。前几天,这位山东德州的青年徐俊霞给我们写来回信,信中说,“在人民日报发表后,见报当天就被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转载,引发了诸多共鸣。让我这个北漂青年的梦想有了精神寄托。”
而她并不知道的是,中央领导还为这篇文章的报样上批示,“立志鼓劲,给人以希望”。我们的编辑收到她的回信后,也非常欣慰,受到鼓励。我也感慨,我们需要在成百上篇来信中打捞,付出的心血也是很大的,但这种“打捞”也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它可能反映的是一个群体的心声,也会对他们个人的人生产生影响,而对其他人也是一种示范。我们会一直坚持开门,大开门。也希望得到强坛朋友、人民网友的关注、支持。[09:48]
·
[吴焰]:强坛是我非常喜欢上的一个论坛,这里关注的话题比较高层,坛友们的发言充满了见地和智慧。
我们一直强调“开门办评”。这门,不仅是向名家大家、向学者专家开,更向广大读者网友敞开。现有的一些栏目,如“来论”、“大家谈”,都是面向普通读者的。我们的编辑还经常通过人民网征集话题、发现线索、征集投稿。
去年底,我们刊发了一篇读者来稿《梦想不为斗室所缚》,就是我们的编辑在浩瀚的来稿中认真打捞的稿子。作者是位北漂青年。前几天,这位山东德州的青年徐俊霞给我们写来回信,信中说,“在人民日报发表后,见报当天就被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转载,引发了诸多共鸣。让我这个北漂青年的梦想有了精神寄托。”
而她并不知道的是,中央领导还为这篇文章的报样上批示,“立志鼓劲,给人以希望”。我们的编辑收到她的回信后,也非常欣慰,受到鼓励。我也感慨,我们需要在成百上篇来信中打捞,付出的心血也是很大的,但这种“打捞”也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它可能反映的是一个群体的心声,也会对他们个人的人生产生影响,而对其他人也是一种示范。我们会一直坚持开门,大开门。也希望得到强坛朋友、人民网友的关注、支持。[09:48]
·
[吴焰]:谢谢网友,也希望你们多关注支持,我们的大门也向你们敞开。[09:49]
篇2:CFG桩加固岩溶地区钻孔桩软弱土层方案
CFG桩加固岩溶地区钻孔桩软弱土层方案 本文关键词:岩溶,土层,钻孔,加固,软弱
CFG桩加固岩溶地区钻孔桩软弱土层方案 本文简介:铜山上行联络线特大桥28#墩岩溶处理方案1、编制依据(1)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施工图铜山上行联络线特大桥(图号:郑徐客专施图(桥)-38-Ⅰ)、铜山上行联络线特大桥28#墩桩基础施工补勘地质资料。(2)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指南TZ322-20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3)相关
CFG桩加固岩溶地区钻孔桩软弱土层方案 本文内容:
铜山上行联络线特大桥28#墩岩溶处理方案
1、编制依据
(1)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施工图铜山上行联络线特大桥(图号:郑徐客专施图(桥)-38-Ⅰ)、铜山上行联络线特大桥28#墩桩基础施工补勘地质资料。
(2)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指南TZ322-20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3)相关的会议纪要。
2、工程概述
铜山上行联络线特大桥28#墩桩基础设计为6根直径1.25m、桩长为58m柱桩,嵌岩深度在2-4m不等,设计桩底标高为-20.975,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如下图所示:
28-6#桩由于遇到岩溶导致承台范围地面坍塌,拟采用CFG对28#墩承台区域自地表至粉土以下2m范围内进行地基加固,待CFG桩施工完成3天后,然后再进行钻孔桩施工。
3、施工总体方案
3.1
主要工程数量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工程项目
计量单位
数量
备注
基坑抽水
m3
432
回填黏土
m3
640
平整、碾压、压实
Ф0.5mCFG桩
m
1600
C20或以上标号
凿除桩头
个
80
承台开挖时需凿除桩头
3.2
工期计划
工期计划
工程项目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工期
基坑抽水
2014年4月16日
2014年4月18日
3天
回填黏土
2014年4月19日
2014年4月20日
2天
Ф0.5mCFG桩
2014年4月21日
2014年4月30日
10天
3.3
主要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进场计划表
机械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检测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挖掘机
1台
坍落度测定仪
1套
压路机
1台
测温装置
1个
自卸汽车
4辆
含气量测定仪
1台
搅拌机
1台
全站仪
1个
CFG20钻机桩机
1台
水准仪
1台
4、主要施工方案
4.1回填压实
首先将坍塌区域内的积水采用大功率潜水泵抽排完毕,将沉陷钢护筒拔出,钢筋笼钢筋采用液压钳逐根拔出。然后采用黏土将坍陷区域回填(28-2#正循环钻机已撤走,
28-2#孔一并回填)并采用挖掘机平整、压路机碾压压实。
4.2
CFG桩地基加固
对尚未成孔的28-2#、28-3#、28-5#、28-6#钻孔桩周边30cm外采用直径50cmCFG桩对粉土层进行加固处理。CFG桩按三角形布置,每个桩位周边布置20根。CFG桩施工完成3天后进行钻孔桩施工。
根据设计补勘的地质柱状图,粉土层以下2m标高为21.89m,CFG桩处理深度为粉土地质层以下2m,根据现场实际测得地面标高为41.7m,需要处理深度为19.91m,故采用Ф0.5mCFG20钻机桩机振动成孔,桩长定为20m,灌注混合料采用C20或以上标号砼,CFG桩布置图如下:
4.2.1
施工流程测量放样
钻机就位
钻至设计深度理
拌和混合料
清除弃土
停
钻
现场取样做试块
投送混合料
均匀拔管至桩顶
钻机移位
按上述工序完成全部CFG桩
4.2.2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根据施工图纸用全站仪放出钻桩范围和各角点桩桩位,其余各桩根据各角点桩桩位拉钢尺放出。桩位处用石灰水圈标识,并编写桩号和桩长,并将布置孔位情况向钻机手交底。钻孔横向从线路中心向两侧进行,纵向从承台两端向中间进行。
2、钻机就位
CFG桩施工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成桩工艺。施工时用钻机塔身的前后和左右的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确保CFG桩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桩位允许偏差不大于5cm。
3、钻进
钻孔开始前,按设计预定的标高在钻机塔身处作醒目标记,作为施工时控制桩长的依据。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进。一般应先慢后快,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放慢进尺。钻头钻进直至到达设计桩长预定标高。
4、停钻
CFG桩成孔到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相一致)后,停止钻进。
5、投送混合料
CFG桩桩体混合料采用C20或以上标号砼,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砂采用中粗砂,含泥量小于5%,粉煤灰为Ⅱ级,上料顺序为:先装碎石或卵石,再加水泥、粉煤灰,最后加砂,每盘料搅拌时间不应小于60s。混合料坍落度控制在70~100mm。
现场所需混合料用量需准确计算,避免混合料出现剩余造成浪费,或混合料不够造成停机待料。
混合料拌制完成后由混凝土运输车送至现场,开始泵送混合料,使钻杆芯管充满混合料。
6、拔管
当钻杆芯管充满混合料后开始拔管,严禁先提管后泵料。钻杆应静止提拔,提拔速度宜控制在每分钟0.8m/min,且应连续进行,严禁因后台供料慢而导致停机待料造成断桩事故。施工桩顶高程应与地面标高相一致,确认桩长符合设要求后,桩顶采用粒状材料或湿黏土封顶。
7、钻机移位
钻机移位至下一桩位施工时,应根据轴线或周围桩的位置对需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保证桩位准确。
5、质量控制要点
1、原材料进场后,需做好原材料检测。
2、CFG桩的数量、布置形式、间距、桩长、桩顶标高及直径应符合要求。
3、投料后留振5-10s,开始拔管,直至桩顶。拔管过程中不允许反插,如上料不足,须在拔管过程中空中加料,不允许停拔后再投料。
5、安全控制要点
1、施工作业时应做好孔口防护、防止人或异物坠入。
2、机械设备的运转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电气设备安装操作应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3、钻杆上的土应及时清理干净,防止坠下伤人。
4、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员负责安全教育和检查,有权制止不合要求的操作。
5、机械设备运行时,特别是在制桩过程中,岗上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夜间作业应有充分照明。
6、施工过程中应派专人观测地基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变化应立即停止施工,做好人员机具的安全撤离,待原因查明后,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