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期末测验试题及答案 本文关键词:测验,期末,试题,信号,答案
《信号与系统》期末测验试题及答案 本文简介:《信号与系统》测验一、单项选择题1二、简答题4三、计算题8一、单项选择题1.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输入为,完全响应为,以下系统为线性系统的是D。(A)(B)(C)(D)2.一个矩形脉冲信号,当脉冲幅度提高一倍,脉冲宽度扩大一倍,则其频带宽度较原来频带宽度A。(A)缩小一倍(B)扩大一倍(C)不变(D)
《信号与系统》期末测验试题及答案 本文内容:
《信号与系统》测验
一、单项选择题1
二、简答题4
三、计算题8
一、单项选择题
1.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输入为,完全响应为,以下系统为线性系统的是
D
。
(A)
(B)
(C)
(D)
2.一个矩形脉冲信号,当脉冲幅度提高一倍,脉冲宽度扩大一倍,则其频带宽度较原来频带宽度
A
。
(A)缩小一倍
(B)
扩大一倍
(C)
不变
(D)不能确定
3.
某系统的系统函数为,若该系统是因果系统,则其收敛区为
B
。
(A)|z|2
(C)0.52
因此得
|z|>2
|z|>2
所以
三、计算题
1、系统的微分方程为,求输入时的系统的响应。(用傅氏变换求解)
解:
两边求傅氏变换,
H(jw)=
2、已知某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其初始状态为,激励;
(1)
画出该系统的模拟框图。
(2)
求该系统的单位函数响应。
(3)
求系统的全响应,并标出受迫响应分量、自然响应分量、瞬态响应分量和稳态响应分量。
解:(1)
(+4分)
(2),
特征根为n1=0.5,n2=1
(+2分)
h(k)=
(1-0.5k)e(k)
(+2分)
(3)求零状态响应:
Yzs(z)=H(z)E(z)=
零状态响应:yzs(k)=
(0.5k
+k-1)e(k)
(+2分)
,
(+2分)
根据特征根,可以得到零输入响应的形式解:
yzi(k)=(C10.5k+C2)e(k);
代入初始条件得C1=
-2,C2=2
零输入响应:yzi(k)=
(2-2
0.5k)e(k)(+2分)
全响应:(+2分)
自由响应:(1
-0.5k)e(k)
受迫响应:ke(k),严格地说是混合响应。(+2分)
瞬态响应分量-0.5ke(k)
稳态响应分量(1+k)e(k)
(对于,可以划归于自由响应,也可以划归于受迫响应。可以归于稳态响应,或者明确指定为不稳定的分量但是不可以指定为暂态分量)
3、某LTI系统的初始状态一定。已知当输入时,系统的全响应;当时,系统的全响应,当输入时,求系统的全响应。)
解:(用S域分析方法求解)
由
由于初始状态一定,故零输入响应象函数不变
求解得:
当输入时,全响应
4、已知信号的频谱如图(a),周期信号如图(b),试画出信号的频谱图。
图a
图b
解:(+3分)
(+6分)
(+6分)
5、已知离散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h(k)=2kε(k),系统输入f(k)=ε(k-1)。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响应yf(k)。
解:系统输入f(k)的单边Z变换为
系统函数为
根据式(7.5-7),系统零状态响应的单边Z变换为
于是得系统的零状态响应为
6、已知线性连续系统的冲激响应,输入。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解:系统函数为
L
输入的单边拉氏变换为
L
的单边拉氏变换为
=
由线性性质和时移性质得
L
篇2:三三班上学期第一次单元测验量化表、总结反思
三三班上学期第一次单元测验量化表、总结反思 本文关键词:量化,班上,测验,反思,三三
三三班上学期第一次单元测验量化表、总结反思 本文简介:题目错误人数主要错误原因及对策一、看拼音写字20“勇”字加勾,戴:戈字旁没有撇,“决心”写成“绝心”,钩和钓不分,洁白写成结白不认真,有的生字比如“勇”字已经多次强调,并改错,但错误率仍然很高,加强对易错生字的书写。二、标出正确读音0人三、组词语7人词语中的个别字写的不够标准,“钩”和“钓”分不清楚
三三班上学期第一次单元测验量化表、总结反思 本文内容:
题目
错误人数
主要错误
原因及对策
一、看拼音写字
20
“勇”字加勾,戴:戈字旁没有撇,“决心”写成“绝心”,钩和钓不分,洁白写成结白
不认真,有的生字比如“勇”字已经多次强调,并改错,但错误率仍然很高,加强对易错生字的书写。
二、标出正确读音
0人
三、组词语
7人
词语中的个别字写的不够标准,“钩”和“钓”分不清楚。
组词大部分同学已经没有问题,但词里的字却容易写错或写的不标准,原因一是书写时不够认真,认为只要组对词便万事大吉;二是对形近字的分辨能力还需加强。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4人
引人注目的“注”写成“住”,个别字写的不够标准。
这道题正确率较高,源于对课文比较了解,但还是有错字、不标准的字出现,根源还是要加强书写训练。
五、填写适当词语
7人
“观察”两字多写错或不够标准,不按题目要求做题,所填内容不是词语。
书写不认真,不能够按要求完成题目。以后应加强书写,并使他们树立起认真审题,从题干中抓取主要信息的习惯。
六、选字填空
10人
“戴”字写错,“瓣”的瓜字写成“爪”,或不标准;“戴”和“带”不分;
记住了课上的强调,对“瓣、辫、辩”的把握较准确,虽然对“戴”、“瓣”已多次练习,但书写仍是问题,需加强练习和复习。
七、
照样子,造句
1
27人
没有理解题目要求,不能够按原句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仿写。
三年级仿写句子不仅要求学生要会用某些词语造句,还要求他们要体会例句中各个分句的关系,并照例句的样子有描述的部分,而这次测试中的造句,大部分同学只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却没有仔细观察例句的结构特点,所以失分较多。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加强他们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并强调这种题型的做法和注意事项。这一个月里,语文园地里出现过几次这样的题型,但训练和提醒不够,以后要加强。
2
21人
没有理解题目要求,不能够按原句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仿写。
这个句子较上一句错误率较低,但失分也比较严重,主要原因一个是没有注意到例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二是忽略的感叹句的仿写,许多同学都用了逗号和句号。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加强他们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并强调这种题型的做法和注意事项。
八、为一段话加标点
30人
对长句中“,”的运用不够清楚,对“、”的理解也不够到位。
加标点这个题全军覆没,最大的错误在于该加逗号的地方加了顿号,主要原因一是对课文研究的不够深入仔细,另一个是对逗号,尤其是冒号的运用不够熟练。从教师角度来讲,这一部分确实没有落在平时,没有很强调,所以以后的教学工作应该更加细致、具体。
九、把顺序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27
对段的概念还不到位,不能把握段落的整体结构和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错误率较大,因为三年级刚有了“段”的概念,需要训练孩子们对文章、段落大意的掌握能力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能够结合重点词语理清段落结构和思路。在教学中,要加强训练和总结,在平时要多读多想多积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训练孩子这种能力。
十、阅
读
理
解
第
一
篇
1
15人
“彤”字写错或不标准,不能按要求仿写。
这部分没大问题,但书写错误较多,硬伤在于不能照例子写词语,比如例子的“绿油油”是形容词的ABB词语,有几个孩子写“一个个”显然不行。课上强调,但仍有错误,要加强提醒。
2
5人
“醒”字少一横,不认真。
错误率较低,主要集中在“醒”字的书写不规范,有个别几个出现理解性的错误。
3
10人
“微”字书写错误,“暖”字书写错误;“身”字书写不标准。
书写错误较多,个别同学不能写相应的形容词、名词。要根据要求强调。
4
16
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相应句子,但不够准确,或多划了一句,或少划了一句。
对题目的要求理解还不够准确,有偏差。强调、加强训练,力争找准确。
5
8
错别字多,标点符号写错,句子抄错,没有按题目要求抄写。
审题不够认真,有个别同学抄的句子并不是对景物的描写,另外“你喜欢哪一句”的要求,其实是要求孩子们找一句描写生动的句子。加强训练、指导。
第
二
篇
1
7人
写错字,不认真。
这道题大部分写正确,但有个别写错字和书写不标准的现象。
2
16人
没有画对句子,没有写,没有按要求用横线划,而是用波浪线。
这道题其实是对全文主题的一个概括,需要孩子们能够联系上下文找到相应的句子,这是今后语文教学的重点。另外审题不仔细也是失分的原因,本来找对了,却因为没按要求做,实在可惜。
3
30人
对句子的理解不够准确,不能够把握全文,进行总结。
这是这次测验中最难的一道题,孩子必须对全文有所把握、理解,并有很好的概括总结能力才能回答到位,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所以严格来说,这道题全军覆没,只有个别几个学生沾了边。三年级后阅读理解在考试中的比重加大,对孩子们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读会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读懂。这种能力在课上的训练是有限的,他们必须加大阅读量、加大阅读的相关训练,才能够把握这样的题型。
4
2
不能抓住重点句阅读,不能把握关键词。
对关键词,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不到位。加强阅读,多读书。
说明:
本次测试改卷十分严格,凡错误、书写不够标准,甚至一个标点的错误都扣了相应的分数,因为我觉得毕竟是自己在测验,必须严格地找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经过分析和统计,本次测试基础知识大部分同学掌握的不错,失分原因五花八门,最主要的是不认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这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在日后必须加强训练。另外,阅读理解题量增多、难度加大,许多孩子仍处在“无所适从”的状态中,失分较多。综上原因,整体成绩水平有所下降。从这张卷子里,我们必须反思的是基础性题目的错误是必须要避免的硬伤,但阅读理解确实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从二年级到三年级的转换非常大,要求也更高了,阅读理解的学习从三年级开始要贯穿整个小学、中学阶段,所以任重而道远。分数并不能代表什么,对老师、学生、家长而言,这只是一种督促和提醒,希望我们都能够就这次测试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将这些问题及时解决,落到实处,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越走越好。
篇3:完整的罗夏墨迹测验报告样例
完整的罗夏墨迹测验报告样例 本文关键词:墨迹,测验,完整,样例,报告
完整的罗夏墨迹测验报告样例 本文简介:罗夏墨迹测验分析报告测试者信息编号1姓名王芸性别男年龄23日期2013-5-21测定者林老师学历本科职业学生电话住址上海市长宁区×××测验目的×××测定时的状态×××生活重要事项×××所见×××备注无图版得分表编号领域区域决定质量决定因素因素质量成对内容寻常Z分数特殊分图版Ⅰ1W1oMa-(H)1M
完整的罗夏墨迹测验报告样例 本文内容:
罗夏墨迹测验分析报告
测试者信息
编号
1
姓名
王芸
性别
男
年龄
23
日期
2013-5-21
测定者
林老师
学历
本科
职业
学生
电话
住址
上海市长宁区×××
测验目的
×××
测定时的状态
×××
生活重要事项
×××
所见
×××
备注
无
图版得分表
编号
领域
区域
决定质量
决定因素
因素质量
成对
内容
寻常
Z分数
特殊分
图版Ⅰ
1
W
1
o
Ma
-
(H)
1
MOR,PHR
2
W
1
+
FMa.FV.Ma
u
A,Sc,H
4
MOR,DR,PHR
图版Ⅱ
1
W
1
+
Ma
o
2
H,Bl
4.5
AB,GHR
2
D
3
o
F
o
Sx
图版Ⅲ
1
W|S
1
+
ma.F
o
Sc,A,Cg
5.5
MOR,AB,DRLV2
2
W|S
1
+
Ma.FV
u
(H),Hh,H
5.5
DRLV2,MOR,PHR
图版Ⅳ
1
W
1
o
Mp
o
(H),Sc
2
MOR,PHR
2
W
1
o
Mp.YF
u
H,Hh,Ls,Sc
2
MOR,AB,DRLV2,PHR
图版Ⅴ
1
W
1
o
F
o
A
P
1
MOR,DR,AB
图版Ⅵ
1
W
1
o
F
o
Sc,Ad
2.5
DV
图版Ⅶ
1
W
1
+
Mp.ma
u
2
H,Ls
2.5
DR,PHR
2
W|S
1
o
F
u
Art,Cg,Hd
4
PHR
图版Ⅷ
1
W
1
+
FC
u
A
4.5
ALOG
2
W
1
+
FT
u
Cg
4.5
AB,DRLV2
图版Ⅸ
1
W
1
+
Fr.Ma
u
H,Cg
5.5
AB,GHR
图版Ⅹ
1
W
1
+
F
u
Ge,Na,Sc,(A)
5.5
AB
2
W
1
+
CF
u
Ex,A
5.5
MOR,AB
结构化数据
方法
图版Ⅰ
W.W
图版Ⅵ
W
图版Ⅱ
W.D
图版Ⅶ
W.WS
图版Ⅲ
WS.WS
图版Ⅷ
W.W
图版Ⅳ
W.W
图版Ⅸ
W
图版Ⅴ
W
图版Ⅹ
W.W
领域特征
决定因子
内容
Zf
16
组合
单个因子
H
6
ZSum
60
FM.FV.M
M
3
(H)
3
ZEst
52.5
m.F
FM
0
Hd
1
W
16
M.FV
m
0
(Hd)
0
D
1
M.YF
FC
1
Hx
0
W+D
17
M.m
CF
1
A
5
Dd
0
Fr.M
C
0
(A)
1
S
3
Cn
0
Ad
1
FC’
0
(Ad)
0
C
F
0
An
0
C
0
Art
1
FT
1
Ay
0
TF
0
Bl
1
T
0
Bt
0
FV
0
Cg
4
VF
0
Cl
0
V
0
Ex
1
FY
0
Fd
0
YF
0
Fi
0
Y
0
Ge
1
Fr
0
Hh
2
rF
0
Ls
2
FD
0
Na
1
F
5
Sc
6
(2)
2
Sx
1
Xy
0
Id
0
决定质量
形态质量
特殊分
+
10
FQx
MQual
W+D
LV1
LV2
o
7
+
0
0
0
DV
1×1
0×2
v/+
0
o
6
2
6
INCOM
0×2
0×4
v
0
u
10
5
10
DR
3×3
4×6
-
1
1
1
FABCOM
0×4
0×7
none
0
0
0
ALOG
1×5
CON
0×7
Raw
Sum6
9
Wgtd
Sum6
39
AB
8
PHR
7
AG
0
MOR
8
COP
0
PER
0
CP
0
PSV
0
GHR
2
比率、比例和推演
核心部分
情感
人际
R
17
L
0.42
FC:CF+C
1:1
COP
0
EB
8:1.5
EA
9.5
EBPer
5.33
Pure
C
0
AG
0
eb
3:4
es
7
D
0
SumC
:WSumC
0:1.5
GHR:PHR
2:7
Adj
es
6
Adj
D
1
Afr
0.42
a:p
8:3
FM
1
SumC
0
SumT
1
S
3
Food
0
m
2
SumV
2
SumY
1
Blends:R
6:17
SumT
1
CP
0
Human
Content
10
Pure
H
6
PER
0
Isol
Index
0.29
思维
调节
加工
自我觉察
a:p
8:3
Sum6
9
XA%
0.94
Zf
16
3r+(2)/R
0.29
Ma:Mp
5:3
LV2
4
WDA%
0.94
W:D:Dd
16:1:0
Fr+rF
1
2AB+(Art+Ay)
17
WSum6
39
X-%
0.06
W:M
16:8
SumV
2
MOR
8
M-
1
S-
0
Zd
7.5
FD
0
Mnone
0
P
1
PSV
0
An+Xy
0
X+%
0.35
DQ+
10
MOR
8
Xu%
0.59
DQv
0
H:(H)+Hd+(Hd)
6:4
PTI=1
DEPI=7*
CDI=3
S-CON=5
HVI=NO
OBS=NO
系列表
自杀指标(S-CON)
感知思维指标(PTI)
×
检查是否有8个及以上条件满足;
注:只适用于14岁以上测试者。
XA%2
X-%>0.29
Col-Shd
Blends>0
LV2>2且FABLV2>0
√
Ego0.44
√
(R12)或(R>16且WSUM6>16)
√
MOR>3
M->1或X-%>0.40
√
Zd>±3.5
es>EA
CF+C>FC
√
X+%3
√
P8
Pure
H0或FD>2
EA0或S>2
√
COP0.44且Fr+rF=0)或(3r+(2)/RActive+1或Pure
HFM+m或SumC
>2
√
SumT>1或Isolate/R>0.24或Food>0
√
MOR>2或2xAB+Art+Ay>3
√
COP0.24
警觉指标(HVI)
强迫风格指标(OBS)
×
检查条件1是否满足且其他至少有4个及以上条件满足:
×
检查条件6-9是否有1个及以上条件满足:
FT+TF+T=0
(1)Dd>3
√
Zf>12
√
(2)Zf>12
√
Zd>+3.5
√
(3)Zd>+3.0
S>3
(4)Populars>7
√
H+(H)+Hd+(Hd)>6
(5)FQ+>1
√
(H)+(A)+(Hd)+(Ad)>3
条件1到条件5都满足
H+A:Hd+Ad3
√
Cg>3
条件1到条件5有3个及以上满足,且X+%>0.89
FQ+>3且X+%>0.89
测试有效性
■对图版的反应数量高于最低标准值。
■测试者能够对图版做出复杂反应,未表现出回避或阻抗,可做进一步分析。
自杀指数
(Suicide
Constellation)
如果测试者在14岁以上,自杀指数应作为首选要素进行分析。
■测试者没有自杀倾向。
解读策略
8项指标解释顺序
情感方面
控制耐受
情境压力
自我觉察
人际觉察
信息加工
认知调节
思维能力
注:“情境压力”指标不在当前推荐的解释范畴中,在此列出仅供参考。
情感方面
情感方面(Affect)反映人们如何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感情,在罗夏测验中,对图版颜色的反应和情感有着直接的关联。
DEPI=7
CDI=3
EA=9.5
EB=8:1.5
L=0.42
EBPer=5.33
eb=3:4
SumT=1
SumC
=0
SumV=2
SumY=1
SumC
:WSumC=0:1.5
Afr=0.42
2AB+Art+Ay=17
CP=0
FC:CF+C=1:1
Pure
C=0
S=3
Blends:R=6:17
m/Y
Blends=3
Color-Shading
Blends=0
Shading
Blends=0
混合反应:
FM.FV.M
m.F
M.FV
M.YF
M.m
Fr.M
测试者有潜在的情绪问题,可能存在悲伤、抑郁的消极情绪或者行为功能失调。测试者应考虑尽早接受临床诊断和心理治疗,以防出现情况恶化。
测试者属于内向型,在解决问题或做决定时会将情绪置于次要位置。在处理问题时,更多地依赖于内在自我判断,而非外部反馈,因而一般很少采用错误尝试的问题解决策略。测试者很难容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因而比一般人更为谨慎。测试者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时,会较为克制和约束。测试者很少在做决策时受感情影响,在深思熟虑各种可能性之前往往不轻易行动,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影响自己的行为。测试者正在承受某些痛苦,可能是抑郁、焦虑,也可能是紧张、不安或各种躯体症状如失眠、嗜睡。
测试者不愿意去处理情绪刺激,在面对情绪刺激时会产生很强烈的不适感,因而测试者的社交能力可能较差,较为孤立。如果测试者是青少年或者儿童,且在日常生活中回避情感上的交流,则需要额外注意。当测试者处于紧张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行为失调,无法有策略地应对当前情境,因而在情绪高压状态下测试者会倾向于使自己变得更理智来应对当前情形。
测试者比大多数人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抗拒心理要强,这不利于他们与周围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测试者的心理复杂度高于大多数人,在面对复杂情绪问题时,有额外的心理资源应对。但一旦心理资源有限或者情绪管理存在问题,则测试者的情绪会大大影响其行为前后一致性或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测试者的心理复杂度较高和其当前遇到的工作生活情境有关,在此情境下产生的压力使得测试者的心理复杂度升高,一旦排除情境压力,其心理复杂度也会相应地降低。
可能存在一些工作或生活事件使得测试者对自己目前的情绪情感感到比较困惑。
控制耐受
控制力与压力耐受力(Capacity
for
Control
and
Tolerance
for
Stress)反映测试者对压力的耐受能力,自我控制力,心理资源,生活事件影响等信息。
AdjD=1
CDI=3
EA=9.5
EB=8:1.5
L=0.42
Adjes=6
eb=3:4
FM=1
m=2
SumC
=0
SumV=2
SumT=1
SumY=1
从其人格特质来看,测试者有着较强的控制力和压力耐受力,在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出现情绪崩溃或行为失控,但自我控制能力强并不等同于在不同环境下自我调节能力强。此外,如果测试者需要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过程可能会有些困难,由于控制力较强,往往只需花费少许心理资源就能将现实情况和过去的经历隔绝开来,这会阻碍测试者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
测试者目前情绪比较悲伤,正在经历某种痛苦,在对其控制力和压力耐受力进行分析时应考虑其目前情绪状态所产生的影响。测试者目前内心没有很明显的渴望和需求,因未得到满足而引起不良情绪。测试者不存在由于情绪情感受到约束或者压抑而产生的愤怒、焦虑、忧伤、紧张、忧虑等消极情绪和因此可能表现在躯体上的症状。与大部分人相比,测试者往往更容易注意到自己的缺点,这种自我认知通常会导致内心不安和自我否定,常常成为抑郁和自杀倾向的前兆。
情境压力
许多参与心理测试的人可能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这些压力源往往显而易见。然而,某些情况下压力也可能源自于最近发生的一些工作生活事件,这种压力称之为情境相关压力(Situationally
Related
Stress)。特定情境下的压力可能源自于各种人格创伤,如:失败、失望、情绪失落、冲突的决定等等。一个经受情境相关压力的人如果还长期承受着其他方面的压力,则很容易引起各种心理疾病。对测试者的生活史有深入的了解则有助于对测试结果做出更准确的解释。
D=0
AdjD=1
EA=9.5
es=7
Adjes=6
m=2
FM=1
M-=1
Mnone=0
SumY=1
SumV=2
SumT=1
3r+(2)/R=0.29
Pure
C=0
Blends=6
m/Y
Blends=3
Y-Color-Shading
Blends=0
测试者目前可能正在经受越来越多的来自于工作或生活方面的要求,从而产生了情境压力,因此其思维和行为表现可能不如往常那样合理。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应对测试者的生活史进行详细分析,可通过生活史进一步验证被试最近是否出现情境压力。
情境压力对于测试者的影响程度有限,虽然已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困扰,但并未妨碍测试者考虑事情以及日常行为表现。测试者所承受的压力对其影响面较广,如果压力到达一定程度,既会影响测试者的思维方式,使其无法集中注意力,有效地思考问题,也会影响其情绪状态,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
心理失调是指当面对特定的情境时,当事人无法有效地调节心理,导致其处于适应不良的状态中。当处于压力环境中,测试者会表现出严重的心理失调。
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Self-Perception)反映了测试者自尊、自我意识与自我形象的生动信息。
×HVI=5
OBS=0
Fr+rF=1
3r+(2)/R=0.29
FD=0
SumV=2
An+Xy=0
MOR=8
H:(H)+Hd+(Hd)=6:4
R=17
Hx=0
Sx=1
AB=8
FQx-=1
M=8
FM=1
m=2
测试者需要很强的自我价值感,而且需要不断从他人那里获取确认和强化,一旦无法获取则容易遭受打击,因而往往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这种人格特质不但会影响测试者的行为和决策,也会使得他们总是处于内心冲突中——希望获得的高自我价值感和现实中他人对自己的反馈。
测试者自我价值感较低,不懂得欣赏自己,往往可能是抑郁情绪的前兆。其对自我形象的认知和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冲突,一方面希望存在优越感,另一方面又总是贬低自己,这种强烈的内心冲突往往会导致测试者情绪波动很大。
测试者自我意识比较薄弱,表现得较为天真单纯,也往往缺乏自我反省和自我检查。
测试者的自我概念中包含了许多负面的因素,使其对自己的评价都是负面的,从而对自己带有非常悲观的情绪。
测试者对于自我形象的认知多来源于以往的经验,而非依赖自己的想象,而且,这种经验多来源于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
测试者对图版做出的某些反应往往投射出了他们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认知,这些投射内容需要施测者仔细寻找和综合解读。测试者对图版的反应中共出现了1个负形态质量(FQx-),要区分出这些形态质量不好的反应是因为测试者的认知思维过程出现了问题还是确实是测试者对图版进行投射的产物。此外,运动反应中往往也暗含了对自我形象的投射,测试者对图版做出的M反应共8个,做出的FM反应共1个,做出的m反应共2个,这些反应中的投射内容应得到仔细分析。
人际觉察
人际觉察(Interpersonal
Perception)反映了那些影响测试者与环境和他人的互动的需要、态度和应对方式。
×HVI=5
CDI=3
a:p=8:3
Fd=0
SumT=1
R=17
EB=8:1.5
EA=9.5
L=0.42
HContent=10
H=6
GHR=2
PHR=7
COP=0
AG=0
PER=0
Isolate/R=0.29
(M+FM)-Pair=2
和大多数人一样,测试者希望能够和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并且能够以通常的方式创造和维系这种关系。
测试者愿意了解他人,非常乐于人际交往,对和他人打交道很感兴趣。在不同的环境中测试者的人际交往方式仍然是一成不变,缺乏良好的适应能力,不容易和不同类型的人都建立良好关系。测试者无法和别人积极正面地互动,在和别人相处时容易让人感觉不舒服,产生距离感,并让人觉得有些冷漠、不合群。
不管对别人的事情是否感兴趣,测试者在社交行为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但也可能是因为其不适应社交环境。即便身边有不少亲戚和朋友,这些人很难在测试者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群中大约有15%的人属于这种类型。
测试者的人类运动反应(M)和动物运动反应(FM)中共包含2个配对(pair),这些反应需要进一步分析其投射内容是否和测试者的人际交往及互动模式有关,并可作为对上述分析结论的有效验证。
信息加工
信息加工(Information
Process)反映了两方面的信息:信息加工的动机与努力程度以及信息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R=17
EB=8:1.5
EA=9.5
L=0.42
Zf=16
W:D:Dd=16:1:0
W:M=16:8
Zd=7.5
PSV=0
DQ+=10
DQv=0
DQv/+=0
测试者非常努力地对测验任务做出信息加工反应,其努力程度超过了其能高效组织整合信息的能力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测试者往往会很仔细、周全地来处理任务,但因为有着比较多的投入,在任务时间有限或者有着额外压力的情况下,会表现得容易紧张和焦虑,并有可能会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测试者为何如此努力,有什么期待或者目的。测试者在信息加工策略上努力程度超过了大多数人,但投入程度越多不等同于加工水平越好。测试者的信息加工努力程度还需要通过观察整体反应(W)在所有图版里的分布和顺序来验证,如果整体反应较多地集中在容易创建整体反应的图版中,如图版Ⅰ、图版Ⅳ、图版Ⅴ中,说明测试者倾向于节省精力,“经济”地加工信息,而图版Ⅱ、图版Ⅵ、图版Ⅶ、图版Ⅷ则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形成整体反应,剩余的图版Ⅲ、图版Ⅸ、图版Ⅹ则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因此,如果整体反应集中在这些图版中,则表明测试者更努力地进行信息加工。
测试者具有很强的成就动机,总是努力地去想要完成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这在其日常行为中经常发生,由此失败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因而容易产生挫折感。
测试者双眼对图版的扫描是过度整合式的,这是一种忍受性的人格特质,表现出测试者在观看图版时比别人更努力,因为怕粗心,因而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观察图版中的刺激特征。虽然这种过度的投入会降低行为效率,但也能确保所有刺激线索都能被处理。但当测试者出现心理失调时,会变得过分小心,从而在决策时犹豫不决。
测试者对刺激信息的加工质量非常好,但并不完全等同于这就是更高效的认知能力或更有效的认知调节模式。
认知调节
认知调节(Cognitive
Mediation)有助于了解测试者人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测试者会在何种程度上做出符合常规的、可以接受的反应。“认知调节”指标通过提供信息输入后的“转译”过程的信息,相当直接地对上述问题做出了说明。
R=17
XA%=0.94
WDA%=0.94
FQx+=0
FQxo=6
FQxu=10
FQx-=1
FQxnone=0
X-%=0.06
S-=0
M-=1
P=1
X+%=0.35
Xu%=0.59
Pure
C=0
Pure
C
=0
Pure
T=0
Pure
Y=0
测试者努力地确保自己在不同情境中所做的认知调节是合理的,希望能将刺激做精确的定位和转译,这在强迫类型的人群中很常见,但不等同于强迫症。
测试者认知功能失调发生的频率不比大多数人多,这种认知功能失调主要是因为转译刺激时知觉不准确、或甚至歪曲了刺激。
即便是在简单的或者有着明确规定的情境下,测试者仍然可能做出不同寻常或个性化的行为。测试者所做的决定往往会背离常规,不受社会要求和社会期许的影响,这种背离倾向的程度取决于测试者的创造力和其所在环境的容忍度。
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Cognitive
Mediation)反映的是如何将输入信息转译成概念化和可用的内容,将符号和概念进行组织,使其变得有意义和个性化。它是心理活动的核心成分,人的所有决策及意志行为均由此发动。
R=17
EB=8:1.5
EA=9.5
L=0.42
EBPer=5.33
a;p=8:3
×HVI=5
OBS=0
MOR=8
eb=3:4
Ma:Mp=5:3
2AB+Art+Ay=17
WSum6=39
M-=1
Mnone=0
LV2=4
测试者常常依赖概念思维,倾向于在考虑了所有可能性后再行动。相比外部反馈,测试者更倾向于依赖内部自我评价,并尽可能不被情绪过度影响。测试者做决策时小心谨慎、讲究精确的逻辑,不愿意进行错误尝试。情绪在测试者决策时只发挥很有限的作用,即便是在需要依赖直觉或错误尝试的情况下。
测试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比较固定,认知灵活性较差,观念有些难以改变。
测试者的思维能力受其悲观主义的影响很大,悲观情绪使其与周围世界的联结充斥着怀疑和沮丧,从而导致对其行为结果的悲观预测。此外,悲观情绪偶尔还会使其思维变得狭隘,即便意识到错误也不愿意去面对。
测试者的内部需求的存在和对外在环境是否允许满足的感知会引起其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测试者有时候会尽可能地避免由内在需求引发的心理冲动。
比起大多数人,测试者更理智化一些,但这种理智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理智表现,而是暗含着否定现实的倾向,因而测试者在逃避现实时往往会采用扭曲形式来进行概念思维,虽然这种方法有助于减弱或是缓和那些让测试者感到不愉快的情感冲击,但这种简单否认的方式歪曲了情境的真实影响,回避了对这些情感进行直接和现实的处理。
测试者的思维能力可能受到严重干扰,思维倾向于无组织化、不一致、容易受到错误判断的影响,测试者无法持续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要求。
测试者的思维过程中有某些特别的地方,影响其认知调节能力和思维清晰度,导致其偶尔可能会有思维紊乱的迹象。
测试者如果是成人或者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其对墨迹的反应中出现比较幼稚的运动反应(M),则表明测试者的心智可能不太成熟,反之,如果测试者年龄较小,而其对墨迹的反应中没有较幼稚的运动反应(M),则表明测试者相比同龄人较为成熟。测试者如果在反应中包含大量的特殊分,而且对这些反应的描述又在其他测试者之间存在共性、则需要注意评估跨文化因素的影响。此外,在使用以上分析结论时,还需要注意评估测试者的智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否影响了其做出反应,如果存在这些额外因素,则应谨慎使用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