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石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本文关键词:专项,施工安全,方案
垫石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本文简介:目录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11.1编制依据11.2工程概况12.危险源辨析及分析12.1垫石施工危险源类别12.2垫石作业危险源防范措施33.垫石施工技术方案安全保证33.1垫石模板支护安全规范43.2临边施工安全规范53.3临时用电安全规范53.4机具材料安全53.5天气影响64.垫石施工安全管理
垫石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本文内容:
目
录
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1
1.1编制依据1
1.2工程概况1
2.危险源辨析及分析1
2.1垫石施工危险源类别1
2.2垫石作业危险源防范措施3
3.垫石施工技术方案安全保证3
3.1垫石模板支护安全规范4
3.2临边施工安全规范5
3.3临时用电安全规范5
3.4机具材料安全5
3.5天气影响6
4.垫石施工安全管理措施6
4.1垫石施工安全管理目标6
4.2垫石施工安全组织机构及成员6
4.3安全领导小组岗位职责7
4.4垫石施工安全保障体系8
4.5垫石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8
4.6垫石施工安全生产交底制度9
4.7垫石施工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措施9
4.8垫石施工安全操作规程9
4.9垫石施工消防管理制度10
5.垫石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0
5.1垫石施工防坠落措施10
5.2垫石作业临时用电管理11
5.3垫石作业设备安全11
6.垫石施工职业病防治12
6.1垫石施工职业病种类及分析12
6.2垫石施工职业病管理办法12
7.垫石施工安全事故报告13
7.1事故报告程序13
7.2事故报告流程图13
7.3伤亡事故报告规定13
8.垫石施工应急预案14
8.1目的14
8.2预防措施14
8.3应急领导小组15
8.4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5
8.5应急反应预案15
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0号)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393号令)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2工程概况
本标段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境内,桥梁有高林台特大桥、跨巴新铁路特大桥,墩身较高,为双线圆端形桥墩、双线圆端形实体桥墩。
2.危险源辨析及分析
2.1垫石施工危险源类别
本标段桥梁高处作业分别包含垫石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高空作业、脚手架、支架搭拆、临时用电等危险源,工区有关人员在熟悉施工图纸、深入现场的基础上,按照公司《重大危险因素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桥梁垫石施工进行危险源调查与风险评价,评价垫石高处作业、脚手架施工等施工风险,重大危险源辨识情况详见下表:
危险部位
及危险源
事故及
伤害类型
控制措施
脚手架使用
坍塌
1、脚手架使用前经过计算和静载试验。
2、编制安装、拆除方案,制定验收、自检、互检、使用、维护、保养等措施。
高处作业
高处坠落
1、制定高空坠落的专项安全措施。
2、“三安”(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设施、用品齐全并符合规定要求。
3、临边、临口防护设施符合规定并性能可靠。
4、设置警示标志并现场监护。
模板安装拆除
高处坠落
1、人工拆除2米以上的模板必须搭设作业平台、张挂安全网。
2、个体安全防护用品正确佩带。
3、划定作业区并设置警示标志。
4、现场监控。
施工临时用电
触电
1.
电线接头裸露,闸刀开关配电盒、保险盖。未达到三级配电,两极保护。
2.
脚手架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未达到安全距离并未采取防护。
3.
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混乱或共存。保护零线装设开关或熔断器,零线有拧缠式接头。
4.
保护零线未按规定在配电线路做重复接地。
电焊作业
触电
1.
电焊机无防触电装置。
2.
电焊机未单独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3.
电焊机未安装防护罩。电焊机放置位置无防雨措施。
4.
电焊机的焊钳和焊把线破损或绝缘不良。
5.
焊把线与回路零线没有双线至位。
现场管理
人员伤亡、火灾等
1.
允许未经培训的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操作。
2.
未按规定给员工配发、配齐劳动保护用品。
3.
无消防措施、制度或无灭火器材。
4.
穿硬底、带钉、易滑、高跟、拖鞋或赤脚进入施工现场。
5.
施工现场道路、水、电不畅通,场地不平整,无人维护。施工现场材料、设备堆放摆放无序,不整齐。
6.
施工现场无安全注意事项,危险场所无安全警示标志。
7.
操作人员未按操作规程作业
2.2垫石作业危险源防范措施
高处作业按级别可分为:一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为2-5米),二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为5-15米),三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为15-30米)和特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我工区施工段了只存在1~3级高处作业。
2.1.所有作业人员正确佩带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安全防护用品。
2.2.模板安装时起吊设备操作手必须听从指挥人员指令作业,各类模板安装必须严格遵守规程。
2.3.遇有大风等恶劣天气必须终止一切与垫石施工作业的工作,人员撤离至安全处避让,待大风解除后先检查各项安全设施,确认无不安全因素存在后方可开始正常作业。
2.4.临边作业时,必须先行焊制加工性能良好、坚固耐用的临边作业防护栏。
2.5.临时工作面必须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并在周边设置相应安全防护及其它保障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的措施。
2.6.脚手架搭设必须使用标准建材及符合分项工程施工要求应力设计进行搭建,防范违规材料、无搭设设计进行搭设。
3.垫石施工技术方案安全保证
所有参与垫石施工的员工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及相关考核,培训结束后方可上岗。
每日岗前严格检查安全装备的可靠性,严禁使用破旧、失效安全防护用品,必须按要求正确佩带各类安全防护用品。
严禁酒后作业、严禁违章作业、严禁冒险作业、严禁违规指挥、严禁使用违规用电设备、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机具。
遵守“不伤害”原则。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模板制作
施工准备工作
模板检查
模板拼装
砼凿毛与清理
钢筋骨架安装
钢筋骨架
安装检查
模板安装
材料检查
钢筋检查
钢筋加工
模板及保护层检查
砼浇筑
材质检验
砼运输
砼拌合
砼养生及模板拆除
结构成品检验
制作试件
整理本墩全部施工记录交监理签认
测量放样
3.1垫石模板支护安全规范
a.检查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正确佩带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b.熟悉工作环境,熟知各类设备安全性、可靠性、不在有危险的地方冒险施工;
c.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缩短工作时间,减少因疲劳工作带来的意外风险;
d.
遵守各项安全规定,不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保障人身、设备安全运行;
e.
配备专职吊车指挥人员,专职人员务必与吊车司机有工作内容交流及操作手势沟通;
f.现场吊车司机严格遵守专职指挥人员的指令,吊车司机对违章指挥作业有拒绝权;
g.拆除模板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拆除时必须考虑吊装设备的能力,分组拆除或吊至地面上解体,以减少高处作业量。拆除现场应划定警戒区。警戒线到构筑物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10米。
3.2临边施工安全规范
a.作业面平台周边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材料使用钢筋焊制或专业施工防护围栏,围栏高度不得低于1.2米;
b.临边防护栏杆完成后,还应对围栏周边使用孔眼密度不大于2cm的安全网进行挂设,防止小型工具等物体坠落对地面人员造成伤害。
3.3临时用电安全规范
a.临时工作面必须配备三相五线制的供配电制的供配电系统硬件,每个配电箱内必须安装有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漏电保护器。
b.垫石施工电气设备尽可能使用安全电压的电动工具进行操作,无法使用安全电压时必须保证设备的安全性,严禁老旧、危险、破损的电器设施使用于垫石施工作业;
c.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在人员上下及运输过道外,均应设置固定的照明设施;
d.运送人员、材料的罐笼或外用电梯,必须有安全卡、限位开关等安全装置。
3.4机具材料安全
临时工作面除用于施工操作外,也是临时施工机具的存放点,这些机具堆积在临时工作面方便于随时进行操作,但机具存放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潜在危险,因此临时工作面的机具安全也是垫石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临时作业面机具安全具体内容如下:
a.机具存放必须整齐有序,电器类还应有防雨防潮措施,保证机具的安全性;
b.线缆、绳索类材料不得放置在工作面,而应该具有一定高度处设置挂钩悬挂,避免因散乱造成的脚下磕绊而给施工人员带来伤害。
3.5天气影响
a.天气变化快、大风时常发生。由于垫石施工对自然因素抵抗力较差的特
征,因此在发生以上天气变化时垫石作业必须停工,及时将员工撤回地面安全处,以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b.作业层负责人需制定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严禁在恶劣天气下安排垫石施工;
c.遇有雷雨、冰雹、大雾等天气停止一切垫石施工作业内容;
d.给员工普及防雷、防雹、大雾知识,对恶劣天气进行预警;
e.恶劣天气变化前对施工现场有可能发生的坠物及设备进行稳固处理,避免造成次生灾害发生。
4.垫石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4.1垫石施工安全管理目标
a.重大安全责任事故0案次;
b.责任重大设备事故0案次;
c.责任死亡事故0案次;
d.垫石施工安全措施配套完整、设备管理规范、资料齐全、安全考核达到业主要求。
4.2垫石施工安全组织机构及成员
副经理:张玉勋
项目经理:蔡生臣
安全总监:刘星
项目总工:齐雄
安质部
工
程
管理
部
计
划
部
测
量
队
办
公
室
物资
设备部
各桥梁施工班组
各桥梁架子队
所有工人
4.3安全领导小组岗位职责
a.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关于职业健康教育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单位安全规章制度、业主和监理的相关安全要求等。
b.研究并确定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目标、规划及本工程工作重点;
c.项目职业健康安全规章制度的审定和协调工作;
d.重大事件、纠纷的预防、整改及查处工作;
e.对安全施工的各类规范措施审核及执行。
4.4垫石施工安全保障体系
垫石施工安全保障体系
制度保证
组织保证
工作保证
项目经理、安全总监、总工、副经理
安质部
方案制定、安全监督
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监管、特殊工作培训
物资部
特种设备进场检验、材料质量把关
现场安全方案实施情况、现场人员操作情况、日常工作安全状况、设备维护记录、安全设施考核
4.5垫石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a.项目经理职责与权限
b.项目安全总监职责与权限
c.项目总工职责与权限
d.项目副经理职责与权限
e.安质部部长职责与权限
f.安全员职责与权限
g.作业层负责人职责与权限
h.垫石作业人员职责与权限
i.电工职责与权限
j.电焊工职责与权限
k.架子队职责与权限
L.木工职责与权限
4.6垫石施工安全生产交底制度
a.所有参加垫石作业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与作业内容符合的岗前安全培训;
b.所有参加垫石作业施工人员参加培训后必须参与安全知识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允许进行垫石作业;
c.所有参加垫石作业人员必须签署个人安全责任书以及三级安全教育卡;
d.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项目相关安全要求及规章制度,严禁违章作业、严禁违章指挥;
e.安质部负责对每位垫石施工人员的个人资料进行收集,有不适合于垫石施工职业病的人员不允许参与垫石作业施工。
4.7垫石施工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措施
a.垫石作业模板、脚手架、爬梯、防护网等均必须满足施工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所有垫石施工安全设备由作业层负责人统一监管,安全员负责督察;
b.脚手架搭设前必须有搭设指导书及设计报告,脚手架的安全系数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实际使用时相关参数由工程部负责指导核定;
c.临时通道制作材料要求为钢材,所使用的钢材必须无绣、无损伤、无断裂等现象,通道承载满足相关要求,临时通道在投入前必须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允许投入使用;
d.爬梯可搭设在墩身上,爬梯临空面加设爬行防护罩,爬梯焊制完成后进行检测,不符合规范或无法满足施工需求时重新焊制,直至达到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e.防护网建议使用专业的安全网,安全网孔眼直径不大于5cm,安全网必须牢固栓系在防护体上,禁止将安全网悬挂在不牢固物体上。
4.8垫石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a.垫石作业操作人员必须专人专岗,严禁串岗现象发生;
b.特种操作必须有相关证件,严禁冒岗现场发生;
c.与垫石作业无关的设备禁止带入作业区域,防止高空坠物事故发生;
d.所有设备不使用时必须收集整齐放于固定地点存放,所有线缆、线绳不允许放置于通道上,以防绊脚;
e.所有用电设备必须绝缘良好以及有遮雨防潮措施,避免设备漏电对作业人员构成危险;
f.禁止在作业区域耍闹游戏,防止坠落事故发生;
g.严禁酒后作业、有酗酒习惯者禁止参与高空作业;
h.认真佩带各类个人安全防护用具,严禁不佩带安全防护用品即进入施工现场,经发现将处于严格处罚。
4.9垫石施工消防管理制度
为确保垫石施工动火及防汛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a.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的场所必须有灭火器及其他相仿设施。
b.垫石施工消防安全由项目安质部统一监管,由项目安质部对消防设备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并登记存档;
c.垫石施工消防责任人为该作业队负责人,为保证消防安全该作业对应有专人(安全员)负责施工区域内的所有安防设施的维护及购置补充;
d.垫石施工消防安全同其他施工类别安全相同列入安全奖惩考核范围。
5.垫石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垫石施工作业因其特殊性、复杂性,主要以防止高空坠落事故发生、防止设备漏电、防止脚下物绊脚、防止设备事故、夜间施工视线不好等综合因素构成,因此在施工的同时做好以上内容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施工安全有百利而无一弊,以保护员工人身安全、保障施工安全、保障施工正常进行为出发点,编制本章安全技术措施。
5.1垫石施工防坠落措施
a.对所有参与垫石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及现场作业技术指导,本项内容由安质部、工程部共同进行,让员工彻底认识到高空作业潜在风险以及防范要点;
b.所有参与模板支护、模板紧固、脚手架搭建、操作平台防护的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三不伤害原则,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必须严格按照项目垫石施工要求进行正确佩带;
c.所有存在坠落危险的工作区域必须合理悬挂安全网及设置安全护栏以保障人身安全;
d.工作区域下方设置安全警戒线,无关人员严禁入内,严禁交叉作业。
5.2垫石作业临时用电管理
a.严格按照《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办法》中关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要求进行合理布线;
b.所有电器设备均在投入前做绝缘安全性能检测,无法达到要求的设备严禁使用在垫石作业施工中;
c.配电箱按照三相五线制合理装配,配电箱外壳必须与PE(接地线)完好连接且接地电阻不大于规定值;
d.安排专人定期对所有垫石施工用电
及配电设施进行安检,并在检查后将相关数据整理成表格备案;
e.安排有经验、有能力、有资质的人员从事电力作业,且必须做到专人专岗,严禁非专业电力操作人员私拉乱接;
f.接受项目部电力管理人员的日常监督,对提出的电力安全整改必须立刻着手整改,防止拖延时间造成事故更大化。
5.3垫石作业设备安全
垫石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a.设备性能良好,满足垫石施工安全需求;
b.防漏电性能良好;
c.设备完整无损,各项技术标准符合安全规范;
垫石施工夜间照明要求:
a.无法避免需要夜间施工的垫石作业必须在工作区域配置足够照明的灯具;
b.垫石施工照明灯必须具有防爆防潮的性能;
c.垫石施工照明灯必须采用橡胶绝缘电缆作为导线,禁止使用花线代替;
d.垫石施工照明灯具外壳可做保护接地时必须与配电箱内PE线连接完好,防止灯具漏电伤人。
6.垫石施工职业病防治
为切实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关于职业病防治要求,工区垫石施工职业病防治工作也纳入安全施工管理范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办法》、《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为依据,为应对垫石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职业病防治制定本章内容。
防治:针对垫石施工所有作业内容潜在的职业病源进行追踪消除。
保障:对垫石作业的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检测,合格后方允许从事相关作业,给员工普及相关安全知识、危险源风险告知等从业内容,最大化保障职工人身安全。
措施:对体检不合格的员工拒绝从事垫石作业,有禁忌症病史的员工必须到具备检测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定期体检,以专业医疗机构体检报告确定该员工是否上岗。
6.1垫石施工职业病种类及分析
分析:垫石施工目前无可造成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存在,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6.2垫石施工职业病管理办法
a.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b.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c.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d.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e.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f.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7.垫石施工安全事故报告
7.1事故报告程序
发生突发事件后,事故现场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通知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或安全管理人员,说清楚事故发生的事件、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由现场管理人员或安全管理人员通知工区安全主管,安全主管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分析事故严重程度,并及时上报项目经理部有关伤亡情况,应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的展开急救。
7.2事故报告流程图
事故现场(人员)
现场管理人员
安全主管
项目经理
应急救援小组
上级领导部门
7.3伤亡事故报告规定
职工因工伤伤亡事故报告,依据国务院第493号令相关规定执行。
a.轻伤事故:由项目安全主管组织调查处理,月末公司安质部报送事故有关情况。
b.重伤事故:工区调查事故起因、概况后,于24小时之内向平鲁区生产监督局、业主代表处、驻地监理组报告,项目安全主管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15日内写出详细的书面调查报告,报业主代表、驻地监理组、地方政府、公司安质部备案,并向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政府部门和主管部门报送。
c.职工死亡事故:工区必须立即用电话(传真)将概况报公司安质部,同时向平鲁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业主代表处、驻地监理组、工会、公安、检查机关报告(时限不超过12小时),由公司合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d.重大死亡事故:工区按规定时限向公司安全环保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业主代表处、驻地监理组报告,由公司上级部门合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8.垫石施工应急预案
8.1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针对危险性较大区域工程并根据“危险源识别与监控措施”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救援方案,提高整个工区对事故的整体应急能力,确保发生意外事故时能有序地应急指挥,有效地保护员工的生命、企业财产的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
本项目施工范围内高处坠落事故和物体打击事故主要存在于以下具体环节:模板清理过程中临边作业、脚手架没有保护措施、高处作业物料堆放不平稳、在外模板上嬉戏、打闹、向下抛掷物料;酒后上岗,不遵守劳动纪律;起重、吊装工未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8.2预防措施
a.加强对参建员工的安全知识、技能和应急能力的教育;
b.做好进场安全交底和各岗位的安全职责教育,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分层管理,明确各个工段安全生产责任人;
c.加强安全检查,将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有查必究,做好违章人员的教育工作;
d.凡在距地面2m以上,有可能发生坠落的外模边等处,都必须设置有效可靠的临边防护设施,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e.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施工现场劳动纪律,施工作业时按照要求配带好安全防护用品;
f.各工种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自的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应急程序:
a.事故发生后,工区安质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组织力量抢救伤员,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各个应急救援小组应该根据应急指挥的调度进行抢险急救;
b.事故救援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第一时间拨打110、120等急救电话,将参建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c.由项目经理带队,以安全领导小组组成事故调查小组,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调查,由项目安全主管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做出事故调查结论;
d.事故结论形成之后,应该组织人员对本次事故的教训进行学习,并进行预案评审,加强对此类事故的急救控制。
8.3应急领导小组
危险性比较大的区域工程施工前应成立专门的应急领导小组,来确保发生意外事故时能有序地应急指挥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蔡生臣
副组长:张玉勋
刘星
齐雄
8.4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a.领导工区应急的培训和演习工作,提高其应变能力;
b.当施工现场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救险的人员、器材、车辆、通信联络和组织指挥协调;
c.负责配备好各种应急物资和消防器材、救生设备和其他应急设备;
d.发生事故要及时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控制事故的扩大和连续发生,并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
e.负责组织抢救、疏散、救助及通信联络;
f.组织应急检查,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对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应与当地医院取得联系,做好救护准备。
8.5应急反应预案
a.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b.可能发生的事故
危险性较大的支架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有:机具及机械伤人、人员及机械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事故;
c.应急培训和演练
(1)应急反应组织和预案确定后,施工单位应急组长组织所有应急人员进行应急培训;
(2)组长按照有关预案进行分项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完善。
d.应急通讯联络
遇到应急情况要首先向项目部汇报,项目部利用电话或传真等向上级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救援措施,各施工班组应制定详细的应急反应计划,列明各班组及相关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并在施工现场的显要位置张贴,以便紧急情况下使用。
e.应急物资准备
序号
物资名称
规格
数量
放置位置
1
担架
个
8
桥梁架子队
2
止血药品
瓶
4
桥梁架子队
3
大型照明灯
个
6
桥梁架子队
4
手电筒
把
10
桥梁架子队
5
汽车
辆
2
桥梁架子队
6
绳索
米
150
桥梁架子队
7
指挥旗
面
6
桥梁架子队
17
篇2:松岗车辆段白蚁防治专项方案
松岗车辆段白蚁防治专项方案 本文关键词:专项,车辆,方案,白蚁防治
松岗车辆段白蚁防治专项方案 本文简介:深圳地铁11号线11307标松岗车辆段白蚁防治专项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2.编制范围1二、工程概况11.工程位置及概况12.设计情况1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3.1工程地质13.2水文地质23.3施工重、难点2三、总体施工部署3四、防治有效期的确定、药剂选择及相关要求21.防治有效
松岗车辆段白蚁防治专项方案 本文内容:
深圳地铁11号线11307标松岗车辆段
白蚁防治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说明1
1.编制依据1
2.编制范围1
二、工程概况1
1.工程位置及概况1
2.设计情况1
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
3.1工程地质1
3.2水文地质2
3.3施工重、难点2
三、总体施工部署3
四、防治有效期的确定、药剂选择及相关要求2
1.防治有效期的确定2
2
.药剂选择原则2
3.药剂的确定2
4.药剂的原材料要求2
5.药剂的使用要求2
五、白蚁防治的施工方法3
1.喷洒药物的具体方法3
2.白蚁防治的具体位置3
2.1水平屏障(地下室及半地下室底板、室外散水)3
2.2竖向屏障4
2.3首层室内地面(无地下室的情况)5
2.4地下室及半地下室室内砌体墙体两侧6
2.5首层所有砌体墙体两侧6
2.6.二层及以上所有砌体墙体6
2.7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7
2.8
室内管道竖井7
2.9
全部门、窗洞7
六、主要施工设备表7
七、施工技术保证措施7
1.
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7
2.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8
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9
中铁二局深圳地铁11号线BT项目经理部三分部
10
深圳地铁11号线11307标松岗车辆段
白蚁防治专项方案
一、
编制说明
1.
编制依据
(1)《深圳市房屋建筑白蚁预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1号线工程初步设计/第二十三篇松岗车辆段与综合地基基地/第二册/第二分册站场与线路(含路基、轨道)》;
(3)《农药管理条例》;
(4)《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DBJ/T
15-26-2000
(5)根据我公司以往施工经验和实际情况。
2.
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1号线BT项目11307标松岗车辆段咽喉区。
二、
工程概况
1.
工程位置及概况
深圳轨道交通11号线BT项目松岗车辆段工程地处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镇碧头工业区,位于规划的松福大道与朗碧路交叉口的西北侧,段址基本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占地约30.3公顷。长度约1179m,宽度约324m,总建筑面积约为23万平方米,划分为咽喉区和非咽喉区,其中咽喉区长760m、宽约120.2~324m.
2.
设计情况
我部承建的车辆段咽喉区(J1K0+000~J1K0+760)土建工程中,盖体结构为单层框架结构,净高9m,分为A、B、C、D4个小区;盖内外共14个单体工程,即综合楼、牵引变电所、压缩空气站、调机工程车库、污水处理站、材料棚、物资库、联合功率试验间、试车机具间及跟随所、洗车机库、附属生产用房、涂装间以及2个门卫。
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3.1工程地质
3.1.1工程地貌
本工程所在地区主要地貌为海冲积平原与冲洪积平原交互及局部残丘地貌。海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场地东北侧,冲洪积平原地貌主要分布在场地西北侧靠近东宝河附近,残丘地貌主要分布在场地南侧局部。场地现已被人工填平,地面高程1.30~8.85m。场地多为居民区及工业厂房,道路两侧市政管线较多,埋深多为3m以内。
3.1.2工程地质
段内为矮填方地段,地表覆盖第四系全新统人二填筑土(Q4ml),海陆交互沉积岩(Q4mc)、冲洪积层(Q4dl+pl)淤泥质粉质粘土、含有机质砂、粗砂;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dl+pl)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含有机质砂、细砂、砂砾;残积层(Qcl)砂质粘性土。段内人工填筑土分素填土和杂填土,主要由粉粘土,淤泥质粉土、碎石、建筑垃圾及少量生活垃圾等组成,下伏基岩为震旦系变粒岩(Z)之风化层。
3.2水文地质
3.2.1地表水
车辆段北侧紧邻松岗河,该河流属雨源性河流,与海水位水力联系紧密,有涨退潮现象,涨~落潮水位相差约2~3m,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多少而变化。该河流多已变成排污流,河水已经严重污染。
3.2.2地下水
车辆段地貌属海冲积平原与冲洪积平原交互及局部残丘地貌。地面起伏较小,后经人工整平,地势较平缓,场地揭露的第四系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海陆交互层、冲洪积层及残积层。根据赋存介质的类型,场地地下水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第四系地层中的上层滞水和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砂层和残积砂质粘性土层中,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丰富,水质易被污染,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主要是蒸发,地下水与海水存在水力联系;另一类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中等风化带中,略具承压性。
3.3施工重、难点
3.3.1施工重点
(1)承台、地梁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回填,故在回填之前须进行白蚁防治;
(2)药剂选择和使用方法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3)盖体内外共有14个单体工程,均需进行白蚁防治,故在每项单体施工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白蚁防治;
(4)药物喷洒范围较大,如何做到用药安全,施工文明。
3.3.2施工难点
我部施工的承台、地梁数量庞大,如何有效的组织管理协调劳务队伍进行防治,做到不遗漏,不重复,且明年施工承台正逢雨季,要在不影响药剂效果的情况下合理避开雨水对白蚁进行有效防治。
三、
总体施工部署
根据本工程特点,在中铁二局深圳地铁11号线BT项目经理部三分部管理下,组织两只白蚁防治作业队,进行地基加固施工。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见《白蚁防治施工组织机构图》。
白蚁防治施工组织机构图
根据白蚁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危害特点,其定居发展需要有一个适宜的环境空间,需要有充足的食料和水分的特点。据此项目工程的白蚁防治范围主要有:
(1)水平屏障(地下室及半地下室底板及室外散水)
(2)竖向屏障(地下室及半地下室散水坡上下外墙、首层外墙内外侧)
(3)首层室内地面(无地下室的情况)
(4)地下室室内砌体墙体两侧
(5)首层所有砌体墙体两侧
(6)二层及以上所有砌体墙体
(7)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的预防处理
(8)室内管道竖井、电梯井的预防处理
(9)全部门、窗洞的预防处理
(10)强、弱电井的预防处理
(11)
各种管道口、缆线管口的预防处理
(12)保质期
(13)保质期内的复查;
四、
防治有效期的确定、药剂选择及相关要求
1.防治有效期的确定
根据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广东省《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DBJ/T15-26-2000文号,参照深圳市标准SJG08-99“深圳市房屋建筑白蚁预防工程技术规程”,确定本工程白蚁防治的有效期为竣工验收后15年。
2
.药剂选择原则
根据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广东省《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DBJ/T15-26-2000文号,参照深圳市标准SJG08-99
“深圳市房屋建筑白蚁预防工程技术规程”,并结合本工程保障房的环境特点、白蚁对食物的要求和危害特点,药剂选择应遵守“高效低毒、残效期长、污染小”的原则。
3.药剂的确定
要保证白蚁预工程15年内无白蚁危害,要先择药效长的药物。在本工程中,选用防治白蚁效果好的药剂—毒死蜱TC乳剂作为防治白蚁施工的药剂。毒死蜱TC又名白蚁清、毒死蜱乳油。在氯丹禁用的情况下(主要针对吃地下水的地方),目前国内采用毒死蜱TC是最好的用于白蚁预防的药剂,为有机磷药剂,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能与土壤中的有机物紧密结合,不易被水流失,不因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而失效。它残效期长,在土壤中稳定,不易分解,故防治白蚁效果好。
4.药剂的原材料要求
(1)白蚁防治所使用的药剂,应是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生产、药检部门登记的品种。
(2)药剂必须标明名称、生产厂家、剂型、浓度和出厂日期,并附有说明书和合格证。
(3)药剂使用前,应抽样送专业检测单位复测,其测得的有效成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5.药剂的使用要求
(1)毒死蜱TC乳油的有效成份应为40%。。
(2)毒死蜱TC乳剂使用时需加水稀释,乳剂重量按倍数法和百分比浓度法计算。
倍数法:
乳剂重量(kg)=使用药液重量(kg)÷稀释倍数
百分比浓度法:
乳剂重量(kg)=使用药液重量(kg)×使用药液浓度(%)÷乳剂浓度(%)
五、白蚁防治的施工方法
1.喷洒药物的具体方法
1.喷枪口与被涂物面间喷射距离以30~60厘米为宜,过近易使涂料分散不良而出现堆积,过远会因涂料飞扬使涂层太薄、变粗,也可能产生飞扬的灰尘粘附于膜面上。
2.喷枪的移动速度以30~40厘米/秒为宜,过快、过慢都不能获得均匀的涂层。
3.喷枪的运行应与被涂物面垂直,故喷涂时应靠手臂动作而非手腕动作,因为手臂动作喷涂可达平等垂直之目的,手腕动作则会产生以手腕为支点的圆弧行动作,使喷涂不匀。
4.喷涂操作顺序通常是自左至右、再自右至左,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连续反复喷涂,直至完成整个喷涂面的喷涂。同时喷涂时还要使后一行程喷涂面重叠前一行程的涂布面宽度的1/3~1/2,为使涂膜均匀密实、不漏喷,每次喷涂厚度一般以一个“十”字,一个半“十”字或两个“十”字来控制。一般规定,喷涂于整个喷涂面上的一横一竖两行喷涂为一个“十”字。
2.白蚁防治的具体位置
2.1水平屏障(地下室及半地下室底板、室外散水)
具体建筑如:承台、地梁、后浇带、综合楼、污水处理站及混合变电所。
⑴承台、地梁施工时,在其四周的土壤中,喷浇化学防蚁药剂,形成一条防蚁屏障,隔绝白蚁通往室内的通道,同时对地基适宜白蚁生存的部位,亦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白蚁无法生存。为防止白蚁滋生孳生,在开挖基础时首先将地下深埋的树根等杂物,清理干净,消除隐患。
⑵承台、地梁基坑开挖将素土层平整夯实后,在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土底板及开挖基坑四周土进行施药(环保,不污染地下水源);形成水平及竖向屏障。浓度1%,剂量5L/m2。
⑶承台、地梁施工完成后,对承台、地梁基槽回填土平整夯实后,对于承台及地梁四周均用低压喷洒的方法进行施药处理。要求施药带宽20~30cm,渗透有效深度达10~30cm。
⑷对于后浇带、施工缝、伸缩缝等位置都应经药液处理,采用灌注式对后浇带、施工缝、伸缩缝等进行灌药,至达到饱和为止,浓度1%,剂量1.5L/㎡。地下室及半地下室底板施工完后,对地下室及半地下室底板进行全面施药处理,浓度1%,剂量5L/m2。当地下室的埋深大于3米时,3米以下的底板底基土不须设置。对各种类型的基槽和桩基回填土平整夯实后,均用低压喷洒的方法进行施药处理。要求施药带宽20~30cm,渗透有效深度达10~20cm。
⑸室外散水部位平整后,在浇混凝土前,对室外散水部位进行全面的施药处理。浓度1%,剂量5L/m2。
有地下室建筑物的土层及墙体化学屏障设置示意图
1
–
水平屏障
2
–
竖向屏障
3
–
首层墙体处理
2.2竖向屏障(地下室、半地下室散水坡上下外墙、首层外墙内外侧)
具体建筑如:承台、地梁、后浇带、综合楼、门卫室、材料库、垃圾房、洗车机棚、污水处理站及混合变电所。
(1)对承台、地梁、后浇带、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外墙(散水坡)进行施药处理,在做防水前,施药范围:-0.5米~±0.00,浓度2%,剂量1.5L/m2。
(2)对首层的外墙(内侧+外侧)进行施药处理,在做防水前,施药范围:±0.00~+1米,浓度2%,剂量1.5L/m2。
(3)对土层的白蚁预防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粘性土:宜将表层土翻松,并适当提高药液浓度,减少剂量;②沙性土:应选用不溶于水的固状或粉状或吸附性强的药物进行处理。③酸性土:应选择在酸性环境中稳定、自身为酸性或中性的药物进行处理,如氯菊酯;当土层的PH值小于4时,不必进行预防处理。④碱性土:应选择在碱性环境中稳定、自身为碱性或中性的药物进行处理,如硅白灵;当图的PH值大于8时,不必进行预防处理。
(4)对于低洼地区或地下水位小于2m的地区,不得采用易溶于水的药剂进行处理,应改用不溶于水的固状或粉状药物进行处理,如克蚁灵,并选择在干燥的气候条件(相对适度小于70%)或地下水位较低时进行施工。
(5)距离水源6米以内区域、地下水位以下区域或经常遭受水浸区域,严禁设置毒土化学屏障,以免污染水源。但应定期设置监控诱杀箱诱杀蚁源。
(6)完工后的毒土化学屏障必须在地骨下面保持连续,防治白蚁利用可能的空隙或漏洞进入建筑物。
2.3首层室内地面(无地下室的情况)
具体建筑如:运用库、综合楼、门卫室、材料库、垃圾房、洗车机棚、污水处理站及混合变电所。
对首层室内地面的底板浇好后,对首层地面的底板进行全面的施药处理。浓度1%,剂量5L/m2。
无地下室建筑物的图层及墙体化学屏障设置示意图
1
-
水平屏障
2
-
竖向屏障
3
-
首层墙体处理
2.4地下室及半地下室室内砌体墙体两侧
具体建筑如:综合楼、污水处理站及混合变电所。
地下室及半地下室的室内墙体砌好后,墙面在抹灰之前需要对墙面进行施药处理,施药范围:从地面计1米,浓度2%,剂量1.5L/㎡。
2.5首层所有砌体墙体两侧
具体建筑如:运用库、综合楼、门卫室、材料库、垃圾房、洗车机棚、污水处理站及混合变电所。
首层的室内墙体砌好后,墙面在抹灰之前需要对墙面进行施药处理,施药范围:从地面计1米,浓度2%,剂量1.5L/m2。
二至三十层:除外墙外侧以外的所有墙面,处理高度从楼面计0.50米,浓度1%,剂量1.5L/m2。
2.6.二层及以上所有砌体墙体
具体建筑如:综合楼。
室内墙体砌好后,墙面在抹灰之前需要对墙面进行施药处理,施药范围:从地面计0.5米,浓度1%,剂量1.5L/m2。
2.7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
具体建筑如:运用库、综合楼。
应沿缝向下灌注药液,浓度1%,剂量1.5L/㎡。
2.8
室内管道竖井
具体建筑如:综合楼。
对管道井的四个侧面施药处理,浓度1%,剂量1.5L/㎡。
2.9
全部门、窗洞
具体建筑如:运用库、综合楼、门卫室、材料库、垃圾房、洗车机棚、污水处理站及混合变电所。
(1)门洞的预防处理
在门洞做好后,在安装门框之前,进行施药,施药在门洞上,浓度1%,剂量1.5L/m2。
(2)窗洞的预防处理
在窗洞做好后,在安装窗框之前,进行施药,浓度1%,施药在门洞上,浓度1%,剂量1.5L/m2。
(3)强、弱电井
具体建筑如:综合楼。
对强、弱电井的四个侧面施药处理,浓度1%,剂量1.5L/m2。
六、主要施工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自动汽油喷雾机
3WH-36
台
2
2
人工电动喷雾器
738-203
台
10
3
人工喷雾器
738-203
台
15
4
运输车辆
辆
2
5
喷枪
只
50
6
喷药桶
(大)
只
10
七、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
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根据《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使用于白蚁防治的药剂必须使用具备国家颁发的《农药登记证》(包含白蚁防治项目)、《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实施证》即“三证”的药品。
(2)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在施工前对所要喷洒的场地进行彻底清查,将被白蚁作为食物的材料清理干净。
(3)在喷洒时,分两遍进行,前后两遍的喷洒方向要垂直。
(4)喷洒的药物浓度不低于1%,用药量不小于3~5L/m2
。
(5)为保证浓度的准确性,计量采用量杯进行,且必须有管理人员在场。在喷洒过程中,管理人员随时抽查工作质量。
(6)地基预防白蚁施工药剂的使用量每平方米4L。施药处理完毕后,应督促作业队及时进行土建施工,避免药剂层长时间裸露在空气或阳光下,导致药物挥发、分解或流失而影响药效。
(7)喷洒完毕后,检查合格方可隐蔽。
2.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建设立健全药物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贮药仓库,药剂由专人保管,出入库登记,领用人签名。
(2)施工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有关安全规定和施工方案施药,保好安全交底。
(3)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防毒口罩、胶手套,穿工作服、中长筒水鞋。
(4)严禁在现场抽烟和进食,对粘到皮肤上的药液及时清洗。
(5)对药物中毒者,先按规范确定的急救方法进行处理,然后针对情况送医院抢救。
(6)剩余药物交还仓库妥善保管,施工后及时清洁器械,并保护场环境不受污染。
(7)离水源6m以内及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严禁使用水溶剂。
(8)白蚁预防的施工器具及施工用药在施工及运输过程中,注意安全保护,不让无关人员接触,并防止遗失和误用,警惕出现中毒事故。
(9)进入施工现场施工时,应预先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防止出现药物污染和人员中毒。
(10)施工完毕,对施工器具和容器进行认真的权清理,用完药的桶及残药应带回公司进行处理,不得随地乱倒,随意处置。每阶段预防工程完工,监理方代表应在工程现场隐蔽单上签字验收,作为最终总验收的依据。
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对现场施工管理,做到工完料清,并及时正确处理药剂和药瓶。
(2)要经常进行成品保护检查,发现被撞、损坏、污染的成品或半成品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处理,对责任人要给予经济处罚。
(3)在大风天气停止喷涂作业,对实在不可避免的采保护措施,防止喷出的药剂满天飞扬。
(4)建立健全药物管理制度,实行专人保管、专仓贮存、出入库登记的药物安全保管措施。
(5)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严禁在离水源6m范围内及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使用水溶性药剂。
(6)严禁向周围植物随意喷药。
(7)严禁将清洗工具的污水随意倾倒。严禁把用空的废弃物随意乱抛。在室内进行药剂低压喷洒时或施工完毕后,必须保持室内的通风良好,保证安全操作。对药剂过敏的人员,不能进行施药操作。
篇3:熔炼企业高温金属液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熔炼企业高温金属液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本文关键词:熔炼,应急预案,专项,高温,事故
熔炼企业高温金属液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本文简介:专项事故应急预案-0006熔炼企业高温金属液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第A/0版编制人:吴硕明审核人:荣鑫批准人:闫建刚2017年1月1日发布2017年1月5日实施山西长信工业有限公司发布文件修改履历修改时间版次修改次数修改方式修改章节条款CXZY.0006----2017山西长信工业有限公司钢铁企业高温金属
熔炼企业高温金属液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本文内容:
专项事故应急预案-0006
熔炼企业高温金属液事故
专项应急预案
第A/0版
编
制
人:
吴硕明
审
核
人:
荣
鑫
批
准
人:
闫建刚
2017年1月1日发布
2017年1月5日实施
山西长信工业有限公司发布
文
件
修
改
履
历
修改时间
版次
修改次数
修改方式
修改章节条款
CXZY.0006----2017
山西长信工业有限公司
钢铁企业高温金属液事故
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因素分析
1.1.
事故类型:
灼伤、其他爆炸
1.2
危害因素分析:
1.2.1金属液的特性:
金属液的温度在15300C——17000C,一旦发生穿包、漏钢泼洒溅起,会形成严重烧伤。
高温金属液遇到水会使水急剧膨胀5800倍而突然发生爆炸。
1.2.2高温金属液生产工艺分布
炼铁高炉炉前出铁场——铁水罐运输——混铁炉——炼钢转炉冶炼——连铸成为钢坯(过程中要用起重设备吊运)
1.2.3高温金属液的事故类型:灼伤、其他爆炸
爆炸:高温冶炼过程中,炼钢的转炉、钢包有时会漏入水,当工人不按规程操作,直接加入钢水时遇水会形成巨大的能量爆炸,造成设备毁损,生产人员烧烫伤重特大事故。
烧烫伤:高温冶炼过程中,生产工人不懂安全操作,工具潮湿,直接去用潮湿的工具去触动金属液体,会发生接触点处的爆炸,使金属液飞溅而发生烧烫伤。
泼洒:起重设备吊挂盛铁水的钢包,因起重设备缺陷,吊具缺陷,可能发生钢包坠落倾翻,铁水遇地面潮湿会发生较大的爆炸爆震事故。
2
应急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即在确保应急救援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全体参与人员必须积极开展施救工作,确保遇险人员生命安全。
预防为主原则——即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冶金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做好物资和技术储备工作。
统一指挥原则——即应急救援预案启动之后,各相关参与单位及全体救援人员的一切行动,必须在“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和“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进行。
协调有序原则——即在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过程中,各参与单位(部门)及全体人员,必须做到紧密配合、相互支持。确保各项应急救援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快速响应原则——即一旦接到事故应急救援的报告或指令时,各相关单位、部门或机构,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并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以最齐的装备、最优的对策,快速地到达指定地点或事故现场,迅速投入到应急救援行动中,使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消除。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管理系统
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
现场救援指挥部
统
宣传指导组
善后处理组
医疗救护组
现场救援组
后勤保卫组
现场控制组
图3.1-1公司系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总指挥部
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公司总经理
常务副总指挥:公司副总经理(主管安全)
副总指挥:公司副总经理
现场指挥长:事故单位厂长
现场副指挥长:事故单位副厂长、专职安全员
成员单位:生产调度处、安全处、设备处、技术处、供应处、保卫处、结算处、机动处、工程筹建处、公司党委办、公司武装部、公司办公室等组成。
应急办主任由生产总调度处长担任,副主任由安全处处长担任。
3.2.2职责
3.2.2.1总指挥职责
全面负责公司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批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专项预案的启动和实施;应急办公室及专家的事故评估,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和终止应急响应,必要时决定向外部请求支持;负责应急救援人员、资源配置、力量调动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落实上级领导下达的重要指示;负责任命或指定一名指挥长全面行使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权力。
3.2.2.2常务副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监督、协调;总指挥不在时,受总指挥委托代行总指挥职责。
3.3.3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3.3.3.1生产调度处职责
依据总指挥和指挥部的命令和有关要求,启动应急预案,向有关部门发布信息指令、下达生产系统开停指令;依据应急总指挥部的指令,针对事故性质和事态发展程度的需要,下达调动和调遣相关人力或物力的指令,并将相关信息(技术参数、发展趋势、救援队伍、物资、设备投入)等及时向总指挥和指挥部汇报;在事故可能涉及公司系统生产活动时,应采取果断措施调整生产作业,防止事故扩大;负责记录事故区域报告的基本情况及应急救援的行动进程;负责应急救援后,依据恢复生产所需工程技术方案,制定和实施恢复生产作业方案。
3.3.3.2安全处职责
依据总指挥的命令,紧急响应,向有关部门发布信息指令、调配抢险所需人员、物资;负责为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及时提供事故应急救援与抢险时段的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雷电、雨量等气象资料的收集、汇报。并依据气象条件,为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者提出与气象条件相应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的应对措施;负责应急救援现场有毒、有害气体及物质的监测,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供相关的技术参数;负责组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维护和更新;负责督促、检查及各相关单位、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的制定及设施的维护和更新;负责督促、检查应急救援物质的计划、采购、储备、管理、检查、维护情况;负责应急管理的日常协调工作,做好应急管理的相关制度、方案、图纸等资料的保管、更新;负责联系、更新省、市政府有关应急救援指挥部和气象、地震、水利等专业部门的联络方式;负责指挥部成员、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及相关技术工程专家的通讯情况的保持和更新;督促、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评价和改进;应急救援结束后,负责对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归档。统计和核实事故伤害人员的数量、姓名、年龄、工种、伤害部位、伤害程度以及家庭成员等基本情况,做好伤亡人员善后处理工作,妥善安排家属生活。
3.3.3.3设备处职责
负责牵头组织进行事故善后生产恢复等有关事宜。
3.3.3.4技术处职责
协助应急抢险工作,对相关抢险方案和措施提出建议,提供技术指导;负责应急救援技术处理方案、措施的审定。
3.3.3.5供应处、结算处职责
负责应急救援所需抢险物资的采购、储备、管理、检查、维护;负责应急资源保障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及时补充应急救援中所消耗的抢险物资;负责事故应急状态下所需后勤物资的供应。
3.3.3.6保卫处职责
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道路进行警戒、控制和治安管理;引导外协救援救护、消防车辆进入救援现场。
3.3.3.7化验室职责
负责事故状态下现场救护,协助外部救护队工作。
3.3.3.8机动车辆管理处职责
负责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调集所需运输车辆和工程车辆执行应急抢险救援任务;负责事故状态下对公司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的紧急防护。
3.3.3.9工程筹建处职责
负责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供相关单位或区域建(构)筑物、管道等工程设计图纸、资料;负责设计构筑应急抢险或救援所需的临时性工程方案。
3.3.3.10公司党委办职责
负责利用媒体开展事故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指导;负责在应急状态下应急救援宣传、信息发布工作。
3.3.3.11公司武装部职责
熟悉掌握周边和厂区疏散道路情况,负责在应急状态下组织对职工、群众的转移和安置。
3.3.3.12公司办公室职责
负责应急状态下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应急抢险工作进展情况;负责落实上级领导关于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的指示和要求;负责救援工作会议纪要,并督促落实;负责事故抢险处置期间的接待协调工作。
3.3.4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是应急指挥中心实施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设在事故现场的落实机构,同时也是现场应变的主要指挥机构,它因实施事故救援而设立又随事故终止而取消。
3.3.4.1现场指挥长职责
现场指挥长由事故单位厂长担任。
依据本应急预案,迅速形成具体指挥意向或方案,布置行动方案和措施,快速投入应急行动;针对事故救援进展和事态变化等状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说明事故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在人、财、物和技术等方面需要应急指挥部协助解决和给予支持的相关事宜;负责在第一时间内制定人员撤离、隔离危险区域、现场技术控制等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和方案;结合事故救援进度和事态发展与变化情况,灵活机动地采取各项应对措施,竭尽全力完成事故应急救援的全过程指挥工作和任务,使事故的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3.4.2现场副指挥长职责
现场副指挥长由事故单位副厂长担任。
负责协助指挥长完成各项应急救援任务;掌握事故的状态,随时组织事故发生单位的生产人员,准备好相应的设备、材料,并进行技术交底,及时向指挥长提出相关建议;负责协调指挥各个现场应急工作组和各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开展工作;指挥长不在场的情况下行使指挥长的职责。
3.3.4.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职责
(事故单位专职安全员、车间主任等)
负责详细、准确记录现场救援及事故发展情况;负责及时与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建立通讯联系,及时向中心汇报应急救援进程情况;负责收集事故发生现场的各类设施、建(构)筑物、人员、危险物等相关资料、数据等情况,并及时向指挥长、副指挥长提出相关建议;救援工作终止后,提交事故救援过程的书面报告,并参与事故的调查分析。
按照应急预案快速组织起相应的工作小组,与公司专项应急工作小组主动配合开展事故控制和抢险救援工作。
3.3.4.4应急工作小组职责
(1)事故现场控制组职责(生产处负责,安全处配合)
负责现场事故发展趋势的控制,要根据情况对事故现场进行堵漏、闭阀、停机、切断电源,并清点撤出现场人员数量。
负责事故现场的能源介质、消防设施、车辆的调配和控制。
保障事故救援现场及其相关区域水、电的畅通。
确定事故现场的危害因素种类和环境受污染的程度,判定风向,划定需隔离区域。
(2)事故现场救援组职责(安全处负责,保卫处,机动处配合)
负责事故现场综合协调工作。
负责对事故现场被困人员的紧急救援和秩序维持。
指引煤气防护站、消防队、医疗救护队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组织和指挥各类工程机械配合事故应急抢险与救援过程中急需挖掘、移动、装卸、吊运等相关作业,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负责对参加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和防护装备的检查,当事故状态发生新的危害出现,及时进行个人防护措施的调整。
负责对参加救援人员进行清点、核对,并及时预测应急救援队伍抢险工作的极限时间,及时更换、补充应急救援人员。
(3)医疗救护组职责(化验室负责,中门医疗所配合)
负责联系协调外部医疗救护人员到位;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置;记录受伤人员的致伤信息;提供各类医疗救治应急所需的人员支持、技术支持,并及时调配急救药品与医疗器械;做好事故现场的消毒和防疫工作。
(4)宣传组职责(党委办负责,办公室配合)
利用各种媒体对职工进行救援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媒体,积极稳定职工群众的思想情绪;协调外界媒体的采访、报道,避免出现报道失真;负责应急通讯联系,确保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单位调度及事故现场的通讯畅通。
(5)后勤保卫组职责(保卫处负责,结算处、办公室配合)
按照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令,确定事故危险区、波及区、影响区和安全区,并部署和配置足够的警力对事故现场及其周边区域道路实行交通管制,禁止无关车辆及人员进入事故危险区域,确保紧急救援的道路畅通;引导外协救援救护、消防车辆进入救援现场;对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刑事犯罪或违法行为,及时予以处理。
保证对事故突发单位救援物资的应急需求;运送应急救援与抢险所需的各类物资或因事故危及而急需转移的各类物质。
(6)善后处理组职责(设备处、安全处负责)
确定和部署恢复生产的实施方案与措施;统计和核实事故伤害人员的数量、姓名、年龄、工种、伤害部位、伤害程度以及家庭成员等基本情况,做好事故伤亡人员善后处理工作。
4
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监控方式
生产调度处负责全公司53个视频监控,辐射对各厂主要生产点日夜24小时值班监控,及时视频观察和电话联系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煤气事故:在煤气区有人员集中的岗位安装固定式煤气报警器,达到一定值报警。煤气作业人员配置有便携式煤气报警器。
起重设备事故:在所有起重设备上安装超重量限制器、安装起升高度限位器、舱门连锁装置、双包闸、运行电铃。
高温金属液有测温枪将温度输入电脑,对钢包的使用情况和包龄后期靠人工肉眼检查判断。
锅炉安装三大件: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合并水位报警器,电脑监控操作。
制氧生产过程中,在主控室有电脑控制,安全连锁,监控主要有压力、温度等。生产车间有在线氧含量测定仪和便携式氧含量测定仪,电压、电流表等。
4.1.2预防措施
4.1.2.1特种设备安全的预防措施
购置、选用的各类特种设备必须是具有特种设备生产资质的厂家,并有齐全的技术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等资料,特种设备的安装、维护单位也必须有相关的资质证明;
各类压力容器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登记,经审查批准建档,取得使用证方可使用。同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也应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保存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修理、改造和检验等过程的技术资料。
在起重设备上安装超重量限制器、安装起升高度限位器、舱门连锁装置、双包闸、运行电铃,并保持有效可靠。
制定起重设备安全检查表,按步骤有序不漏的逐项检查,钢丝绳有断丝现象,要及时安排处理。
操作执行安全确认制度、联系应答制度、操作牌制度。
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查,作好记录。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上岗。
建立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并严格执行。
执行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使之处于安全可靠有效期状态。
按照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4.1.2.2高温金属液事故预防措施
防止漏入水是防止金属液爆炸事故的重要控制措施。
钢包、铁水包、炉体的使用寿命检查是防止穿包漏钢的重要措施。
行车起重设备的可靠吊挂是防止金属液泼洒的重要措施。
金属液操作区不可有会议室、更衣室等人员集中的地方。
高温金属液的起重设备应是专用液体车,执行一年期定期检验。
高炉放渣带铁进入水冲渣沟会造成爆炸,如跑铁应快速拨向干渣沟(事故应急沟)。
4.2
预警行动
4.2.1预警分级
依据各类事故即将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严重(Ⅰ级)
、严重(Ⅱ级)
、
较重(Ⅲ级)、一般(Ⅳ级)四个预警级别,并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来加以表示。
红色:预计将要发生特别严重事故,如:高炉垮塌、重大煤气中毒或火灾爆炸等事故,可能造成建筑物大面积坍塌或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
橙色:预计将要发生严重事故,事故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如:钢水、铁水爆炸、高炉垮塌、煤气火灾爆炸或中毒等事故,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
黄色:预计将要发生较大事故,事故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如:煤气火灾爆炸或中毒、钢水、铁水爆炸等事故,可能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
蓝色:预计将要发生一般事故,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如:钢水、铁水喷溅、爆炸,煤气火灾爆炸或有毒气体中毒等事故,可能造成1人死亡、3人以下中毒或重伤。
(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4.2.2预警程序
4.2.2.1预警:
生产总调度处接到事故预警后,要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汇报,并通报应急办(安全处),应急办按照事故发生、发展的等级、趋势和危害程度,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提出相应的预警建议。判断发生蓝色预警等级时,要指导先撤人,在安全前提下关闭和切断危险源,必要时安排停机。
4.2.2.2预警的流程
各应急机构接到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和指令后,要立即按预案采取应对行动,有效遏止事故,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当本单位应急救援资源无法满足需要时,或事故可能涉及到单位以外人员、设施的安全,应请求应急升级,启动公司一级预案,直至启动政府预案。
4.2.2.3信息的发布
预警信息由生产调度处依据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的指令,以“紧急会议”、“紧急电话”形式发布。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信息报告与通知
生产调度处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5036419、5036432。
炼钢厂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13835566912、13835566948
炼铁厂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13835566979、13835566953
当班职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当班带班长—车间主任—厂长,厂长(现场指挥长)接事故报警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尽快将事故信息通知本单位内部有关应急部门及人员。安全员接指挥长指令后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全体成员紧急行动并实行自救。
4.3.2信息上报
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长(厂长)应当根据现场情况和事态的发展,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事故中有伤亡人员和造重大损失时,应急办公室在经应急救援总指挥审核后,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类别、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事故简要经过和采取控制措施情况,在1小时内安排向郊区安监局和马厂镇政府报告。
5信息报告程序
当班职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当班带班长——车间主任——厂长——公司安全指挥中心。
信息上报:现场指挥长(厂长)应当根据现场情况和事态的发展,在1小时内安排向郊区安监局和马厂镇政府报告。
信息传递:如果事态扩大,情况紧急,要及时向公司指挥部汇报,告知本单位出现的紧急情况以及可能导致的危害程度,生产车间主任根据指挥长指令拨打火警电话119及长北铁路医院急救电5822120,请求配合救援。
报警时应讲清以下内容:
事故单位名称、详细地址;报警人姓名、报警电话号码;
事故部位、事故物质及初步估计事态严重程度等情况;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Ⅳ级响应。
6.1.1
Ⅰ级响应。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50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6.1.2
Ⅱ级响应。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10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超出集团公司应急处置能力的事故;事故涉及其它单位或区域,有延伸趋势。
6.1.3
Ⅲ级响应。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3以上、9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超出二级单位应急处置能力的事故;发生跨单位或跨区域,有延伸趋势的事故,按照本预案执行。
6.1.4
Ⅳ级响应。3人以下重伤(中毒)或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或者造成财产损失的事故,按事故发生单位预案执行。
(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6.2
响应程序
接
警
警
报
信息反馈
应急人员到位
信息网络开通
现场指挥到位
应急物资调配
应急启动
救援行动
进入应急恢复
进入扩大应急
人员救助
工程抢险
警戒与交通管制
医疗救护
人员疏散
现场监测
环境保护
专家支援
申请救援
应急结束
总结评估
事故发生
警情判断响应级别
断响应级别
事态控制
制
制度制
6.2.1应急指挥
6.2.1.1应急指挥中心(生产调度处)接到事故报警后,向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和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单位、部门报告的同时,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核实情况立即向应急办通报。
6.2.1.2应急办立即召集各安全技术专家对事故进行评估;并安排专家进行现场指导,针对事故发展态势和性质,快速决策、向公司应急总指挥提出具体的响应级别和施救措施。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的最低响应级别,则应急响应关闭。
6.2.1.3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依据建议,启动Ⅲ级响应。应急指挥调度中心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全体成员,进入应急工作状态,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的需要,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6.2.1.4进入Ⅲ级应急响应后,全公司所辖范围内一切物资设施、技术力量、人员等无条件接受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调配、使用。
6.2.1.5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因特殊情况无法行使指挥权力时,按照常务副总指挥、副总指挥的顺序实施指挥权移交。
6.2.1.6应急响应上升为Ⅱ级或Ⅰ级后,上级政府启动更高级别的应急预案,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服从上级应急救援机构、部门的统一指挥和步署。
6.2.2应急行动
6.2.2.1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根据事故状态、类别分别按照各专项预案要求实施应急行动。
6.2.2.2事故发生区域或单位要立即组织现场作业人员和其它非应急救援人员撤离、疏散,封闭事故区域,按规定实施警戒和警示;对事故可能危及的相关区域或单位要安排人员先期进行通知、疏散;对相邻装置、设施采取保护措施,并妥善安置受伤人员,尽全力防止紧急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6.2.2.3
迅速组成现场应急指挥部,协调指挥参与事故处置的各相关部门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按照预案分工和事故处置要求,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及检测仪器,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6.2.2.4各相关部门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首先应向现场应急指挥部通报参加救援人员、车辆的数量及专业队伍负责人、联系方式。
6.2.2.5现场应急指挥部要对事故的发展状态及时进行调查分析、确认、处置、控制和评价,提出进一步的处置方案,并进一步确定需要隔离的危险区域,隔离的方法和条件以及现场技术控制等防止事故扩大的实施方案。
6.2.2.6事故单位组织人员快速进行控制或切断事故源头的抢险作业,并主动向现场应急指挥部和参与事件处置的相关部门提供应急处置有关的技术资料,尽全力为实施应急处置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6.2.2.7应急指挥调度中心要及时将相关信息(技术参数、发展趋势、救援队伍、物资、设备投入)等向总指挥和指挥部汇报;并根据需要及时与政府有关部门保持全时沟通。
6.2.3扩大应急
现场指挥部应随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应根据事件类别,向公司应急总指挥部报告,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向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出请求提供支持或应急升级,并及时向事故可能波及的系统或单位通报有关情况。
联系外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保卫处要派专人到路口明显位置接应救援车辆队伍;
6.3
处置措施
6.3.1炉缸、炉基烧穿事故处置措施
炉壳开裂、跑煤气、冒火星、着火或少量冒渣,应果断减风控制,立即组织出铁后休风补焊。
炉壳烧穿大量涌出焦炭或红渣,果断休风并组织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待事故得到控制后再进行分析处理。
冷却水温差急剧升高,要立即通知相关人员,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热流强度≥8000
kcal/m2.h时,果断减风控制冶炼强度;热流强度≥12000
kcal/m2.h时,立即休风处理。
冷却器断水,要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查明事故原因,属供排水管或冷却器内部水管不通,要立即采取更换水管或打压措施疏通管道;属冷却器烧坏,向炉内大量漏水应立即休风处理。
冷却器断水,炉壳发红,确认冷却器烧坏时,应立即休风,用临时打水管打水强制冷却,事故得到控制后,组织制定处理方案。
冷却器断水,炉壳发红烧穿,渣铁外流甚至开炮爆炸,高炉值班工长应立即休风,并立即通知现场及周边工作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不低于50米),对周边道路进行警戒,禁止任何人进入事故现场。
高温液体溢出到地面时遇到乙炔瓶、氧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时,如不能及时搬走,要采取打水降温措施。
漏流、泄漏地面的铁水、钢水还在流动时,不能用水扑救,防止引起爆炸。
6.3.2转炉漏入水:转炉上部的固定烟道在使用寿命的后期往往因锈蚀破损而漏水,在停吹后,转炉没有倾斜,炉口朝上,检修时间长就很容易进如大量水。在每次兑铁水前,应该确认检查确实无水方可加铁。如果有水,发黑,必须经过烘烤干后方可兑铁。方法:可加入燃烧的木柴焦炭下氧枪吹烤致干。在加铁水的时候,转炉或钢包内不准有剩余焦炭。
6.3.3转炉喷溅、铁水泼洒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凡发生高温液体溢流,应立即停止作业,危险区域内严禁有人。
发生漏钢、漏铁事故时,要将剩余钢、铁水,倒入备用罐内。
高温液体溢出到地面时遇到乙炔瓶、氧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时,如不能及时搬走,要采取打水降温措施。
漏流、泄漏地面的铁水、钢水还在流动时,不能用水扑救,防止引起爆炸。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存在冶炼系统重大事故风险的单位、供应公司和负有物资、装备、材料保障的结算处中心库房,要做好应急救援物质、装备、材料的储备、管理工作,安排专人按每月一个周期进行检查,并及时进行保养、维护、更新。
公司根据生产安全实际情况储备一定数量的常备应急救援物资。应急响应时所需物资的调用、采购、储备、管理,应遵循“服从调动、服务大局”的原则,保证应急救援的需要。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应急总指挥可随时调动所需要人员、车辆和救援物资。
附加说明:
本文件起草人:吴硕明
审
核
人:
荣
鑫
批
准
人:
闫建刚
第21页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