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方案》word版 本文关键词:传承,方案,文化,word
《传承文化方案》word版 本文简介:开州区麻柳乡中心小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的意见》及我市《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快推动全市教育系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高
《传承文化方案》word版 本文内容:
开州区麻柳乡中心小学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的意见》及我市《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快推动全市教育系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和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引外来、面向未来,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一)把握正确方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助推社会发展。
(二)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注重对广大师生的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广大师生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把重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个方面,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三)注重创新创造。坚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四)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统筹好教育系统的力量优势,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主动加强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沟通协作,整合好各类资源优势力量,努力推出一批具有较大反响的重点工程和项目,形成合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五)促进交流互鉴。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既要高度重视培育师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
三、重点任务
(一)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认识常用汉字;诵读浅近的古诗;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熟练书写正楷字,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感受各民族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
(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鼓励各区县和各级各类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修订相关教材和组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在高等学校逐步统一推广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组织知名专家编写多层次、成系列的普及读物。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三)全面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积极适应时代和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途径,提升教育效果。建好用好网络教育平台,重点打造一批富有重庆特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在教育系统官方网站,校园网,公众微博、微信平台、APP客户端上开辟专栏,及时推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精品佳作。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独特优势,利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校史等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重庆市的博物馆、纪念馆、故居旧居、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让学生在实地学习体验中,提升教育效果。在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丰富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持续推动开展“微笑满渝州”文明礼仪活动,加强国民礼仪教育,在教育系统大力推进“文明礼仪我带头
争做重庆好市民”主题教育活动。发挥家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家风润万家”活动,抓好家校共建,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良好的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社会和家庭共教共育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研究阐释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人才智力优势,深入开展对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的研究,着力推动构建具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鼓励和支持开展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的梳理和阐释,推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理论研究成果,参与开展党史国史、重庆地方史志的研究编撰工作,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精华,留存区域民族文化记忆。积极参与重庆市文化资源普查和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抢救和再生性保护。对本单位、本校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馆藏革命文物开展普查并网上建档登记。
(五)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互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育对外开放工作重点内容,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目标,以孔子学院、海外华文学校、国际教育展览为平台,以国际友人、海外华人、外国专家学者、留学人员为媒介,积极传播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组织开展好汉语国际教育,办好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及汉语教育师范学院。加强与世界各国语言文化推广机构联系,搭建中外城市间的合作平台,与友城学校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联合举办艺术节、青年学术论坛、校长论坛,积极宣传推介戏曲、民乐、书法、国画等我国优秀文化艺术,打造宣传重庆、推广中国文化的窗口。积极选派优秀汉语教师及志愿者赴孔子学院(课堂)教授汉语,推广中国文化。承办好国家汉办“汉语桥”国外校长访华之旅、“汉语桥”国际学生来华交流等重大项目。广泛开展大学生艺术团组赴海外巡演、专家学者赴海外宣讲中国故事等文化交流活动及多种形式的人文交流精品项目。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教育部门和高校要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及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纳入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内容,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要加强统一领导和宏观指导,提高组织化程度,和驻地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和群团组织密切配合,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二)加强宣传引导。各区县教育部门和高校要根据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运用校园报纸、电视台、广播、网络媒体,积极宣传本地本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成绩。要利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时机,组织师生到社区、乡镇和农村传播和弘扬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三)确保工作成效。各区县教育部门和高校要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制定完善本地区本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作重点项目的实施方案,根据自身条件提供专项经费,给予必要的支持,让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完善评估检查机制,定期对重点工作的推进措施、完成进度、实施效果进行检查评估,确保顺利推进。
各班要在2018年1月10日前将本期活动开展情况的电子版总结和图片(精选,不超过5张),打包压缩,以“××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阶段总结”命名发送至廖青
开州区麻柳乡中心小学
2017年11月28日
-
6
-
篇2:XX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总结
XX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总结 本文关键词:家风,传承,一课,亲情,开学
XX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总结 本文简介:XX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总结XX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总结一:立德树人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为了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四平市校外教育指导中心紧紧抓住新学期开学的有利契机,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了以“感受亲情,传承家风”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本次活动正是落实习总书记关于
XX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总结 本文内容:
XX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总结
XX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总结一:
立德树人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为了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四平市校外教育指导中心紧紧抓住新学期开学的有利契机,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了以“感受亲情,传承家风”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本次活动正是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系列讲话精神的具体措施,在活动中我们注重活动主题的顶层设计,又注重发挥基层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注重紧紧抓住学科教学主渠道的功能,又注重主题班团(队)会、社团活动作用的发挥,既注重夯实学校德育主阵地,又注重开发家庭育人功能,做到家校联手,共同育人,开创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内容。四平市第三中学,开展的家庭教育情景剧活动,以情景剧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家庭教育新理念,诠释良好家风传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开展的“传承最美家风”为主题的“一封家书”活动,让孩子们懂得良好家风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去营造和美家庭氛围。通过活动开展引导广大师生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讲道德、守规矩、重家风,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风教育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四平二中,开学第一课活动主要通过班主任寄语、“道德讲堂”讲座、“给家长的一封信”、“重家教、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朗诵活动进行推进。开展家访工作,将“好家风”精神与家长们交流,为家长们教育中的难题答疑解惑,并以此为契机倾听家长对于学校教育的建议和看法,将家风中所包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传递给学生,也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融合,助力学校更优,更快发展。
为推进良好家风、家训、家教的弘扬,重塑优良家训,重整文明家风,助推家校建设,第十四中学开展了“感受亲情,传承家风“书画作品展示活动,通过走廊文化展示班级对于家风,家教,家训的理解,展示良好家风,家训,家教的相关故事等,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高度重视开学第一课,从制定活动方案到创新活动载体,讲求实效,不走过场,充分体现活动意义。
知礼仪、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地直街小学校作为国家教育部明明的第一批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多年来一直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的传承,本学期开学第一课在承袭老传统的基础上,又认真研究,落实德育办新精神,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七彩梦”广播站,围绕“传承好家训、培养好家风”播出《感恩故事汇》、《国学小讲堂》、《德育专栏》和《佳文共赏》四个栏目。开展“感受亲情,传承家风”小报展,成立小话剧社团,开展“我和家长共成长”系列亲子活动。学校注重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努力搭建各种平台和家长互相配合、合作育人,力求使孩子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两方面,行动一致、信念统一、彰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最终实现了以家风带班风,以班风促校风,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XX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总结二:
新学期伊始,为使全市中小学生以一个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新学期,四平市校外教育指导中心,以上好开学第一课为载体,紧紧抓住家教、家风、家训这一主题,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月23日市直属学校率先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主题为“感受亲情,传承家风”系列活动,使全市中小学生在一个充满着正能量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中步入新学期生活。
开学第一课内容丰富多彩
走进一所所学校,迈进一间间教室,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严肃认真,活泼可爱的面孔,感受到的是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系列活动,带给孩子们的执着信念和美好愿景。开学第一天,各校纷纷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如:家庭教育讲座、观看家庭教育专题片活动;一封家书活动;开展家庭教育微课活动;家庭教育情景剧展示活动;开展我的家庭故事汇报会,汇报寒假期间的家庭故事;开展“感受亲情,传承家风”主题书画展等等,使学生们在感受亲情,传承家风的文化氛围中,尽快适应新学期紧张的学习。国旗下讲话,国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激昂高亢的国歌声响彻操场,同学们心潮澎湃,感受着祖国大家庭的强大,感受着学校如家庭般的温暖,老师在国旗下以家长的口吻,教会孩子们要学会做人,养成良好习惯;要学会生活,常怀感激之心;要学会学习,孜孜不倦求知;要学会健身,健康快乐成长。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们更加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家庭环境,传承家风文化,吸取经典精髓,洗涤思想,塑造心灵,培育心智,培育道德正能量。
“新学期,你好”喊出新学期新风貌
为了展示我市中小学校风采和青少年学生新学期精神面貌,同学们衣着整齐,聚集校门口,以口号的形式,一起喊:“新学期,你好”,“我们开学啦”,“新学期,加油”,激励自己以此为起点,迎接新的挑战,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勇往直前。一个简单的举动,折射出孩子们对新的学期充满信心与期望。
特色活动点亮“开学第一课”
第一高级中学通过多媒体教学,以观看时事新闻课打造开学第一课新亮点。同学们认真聆听着习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利用校园电视台在课间对家风、家教、家训的相关知识加强宣传,让传承家风的好声音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通过时事新闻课的学习,同学们领会了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领会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对于全社会好风气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增强了孩子们感受亲情,传承家风的自觉意识,孩子们说:“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作为家庭成员,要树立向上向善的标尺,要划出做人做事的底线,带起家庭助廉的风气”。
为了上好开学第一课,四平第三高级中学紧紧依托本校的艺术培训基地,突出三特,从艺术育人角度,发挥学校艺术特色,结合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利用学生艺术特长,带领同学们通过手中的画笔体验绘画宣传家庭、家教、家训特点,“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让学生们从爱自己的家到爱集体进而达到热爱我们社会这个大家,三高中的德育工作不仅体现了整体部署,彰显特色,而且收到了良好实效。
实验中学高度重视开学第一课,先后召开了政教处会议,班主任参与的德育工作会议,并提出在开学第一课让学生体会到“让学生幸福学习”的德育目标的口号,他们从课本剧的形式切入,带动校园社团如:舞蹈社团、播音主持社团、跆拳道社团、音乐社团、微电影社团等课程的启动,并掀起学习热潮,让孩子们怀揣梦想走入新学期。
职教中心开展“感受亲情,传承家风”主题班团队会,同学们从什么是家,介绍自己的家庭习惯,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家庭趣事,我们怎么爱自己的家,展开热烈讨论,班团队会让学生们体验真情,热爱家,热爱班集体,进而激发学生们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与此同时,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优良的家教、家风教育,培养学生们善于交流,重视亲情,关爱亲人,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质。
XX开学第一课“感受亲情,传承家风”活动总结三:
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家训,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2月27日下午,我校举行了以“感受亲情,传承家风”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
在班会课上,低年级同学通过观看老师精选的优秀家风家规动漫片了解什么是家风、家训。高年级同学则是通过图文并茂的ppt互动体会什么是好家风、好家训。一条条家训,一篇篇家教规故事无不承载着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名族的思想延续,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把父母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教导大声地说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共同学习。通过交流孩子们明白了不能忘记先辈留下的优良传统,懂得了应该要孝顺父母,做人要讲诚信,不贪占小便宜,生活上要勤俭节约。班主任老师还针对各自的家风家训开展了大讨论,并评选出班级“最好家风.最好家训”在班级宣传栏中展示。
通过这次家风家规的活动开展,学生们潜移默化的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品质的熏陶。本次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真正明白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大家纷纷表示会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快乐美德少年。
更多
篇3:传承井冈山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井冈山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本文关键词:井冈山,传承,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井冈山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本文简介:传承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全国上下掀起践行“三严三实”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精神之际,我们有幸赴井冈山参加此次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班。五天的培训,通过现场教学、专题讲座、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在红色摇篮、革命圣地重温那段悲壮而又激动人心的革命故事,感悟井冈山精神,思想得到升华,信念更加坚定
传承井冈山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本文内容:
传承井冈山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在全国上下掀起践行“三严三实”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精神之际,我们有幸赴井冈山参加此次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班。五天的培训,通过现场教学、专题讲座、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在红色摇篮、革命圣地重温那段悲壮而又激动人心的革命故事,感悟井冈山精神,思想得到升华,信念更加坚定。下面结合学习情况,谈一点新时期党员如何坚定理想信念:
一、对井冈山革命圣地和井冈山精神的认识
此次学习,我最深刻的体会,是对革命老区井冈山有了全新的、系统的认识,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斗争,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在专题教育中,井岗山革命博物馆饶道良教授主讲的《井冈山斗争及井冈山精神》,让我们深刻领会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一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井冈山斗争时期非常艰难,在物资匮乏,缺医少药,生存环境极其恶劣条件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什么能够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井冈山军民为什么能够坚决跟着共产党把红旗扛到底,就是靠着坚定的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也是井冈山不倒的精神支柱。二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毛主席在井冈山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中,深刻分析了国情,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全,指出了共产党怎样坚持革命、怎样壮大革命力量的方向,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之路。三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在井冈山的艰苦岁月里,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红色政权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更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
在现场教学中,我们深入了解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伟大和壮烈。我们先后前往茨坪革命旧址群、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小井红军旧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茅坪八角楼、黄洋界稍口等革命圣地,亲身感受了当年革命领袖、红军战士和井冈山人民在敌人严密封锁的情况下开展斗争的艰苦性,领略了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确立了党指挥枪、官兵平等、支部建在连上等治军方略,仿佛看到毛泽东同志在八角楼上挑灯写下“井冈山的斗争”与“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光辉身影,还有彭德怀顾全大局、光明磊落的松柏品格,何长工为国为民做“长工”的宽广胸怀,曾志老红军忍痛弃子、忠于理想的崇高品质,张子清师长献盐、不顾个人安危的无私精神,还有长眠于井冈山麓的一批不知名的红军战士,无不凝聚了一代革命先烈的忠诚奉献精神,也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在体验教学中,我们换上红军的军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重走当年的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让我们身临实景,感受当年红军战士艰难跋涉的步伐,体验当年红军的艰苦奋斗和共产主义追求。
当年看似极度弱小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井冈山精神的巨大力量。井冈山精神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强大信念和必胜意志,有了这种信念和意志,就有对艰难困苦的超强处理能力,对敌人的超强抵御能力。
如果不“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就不会有“为主义而牺牲”的可歌可泣;就不会有“就是剩下我一个人,也要举着红旗,爬山越岭干到底”的革命意志和定力;就不会有以朱德同志为代表的“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的重要结论;就不会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豪迈气概。
如果不“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尝试;就不会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就不会有“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思维;就不会有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
如果不“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就不会有“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为民情怀;就不会有“群众比如我们的后台,后台一折,台就会跨,所以这个台要好好保护”的深刻认识;就不会有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支援;就不会有妻送夫、母送子当红军的动人故事;就不会有“分了田和地,工农笑哈哈,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的真挚情感。
正是始终保有井冈山精神的强大支撑,红军才拥有了顽强意志,我们党才能百折不挠、峰回路转,历尽劫难迎坦途,绝处逢生写新篇。
二、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井冈山精神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红色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革命之路。这是毛委员带领红军前辈们用生命和热血浇灌的思想之花,就象伍若兰、张子清、袁文才、王佐及其他无数共产党人的牺牲换来的求索真理的正确方向和路线,他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期都要坚持这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鼓起在坚持理想的同时要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的理论勇气;坚持理想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是这一种精神永远传承的思想动力和源泉。理想信念是不灭不朽的,国家危亡,人民生灵涂炭,激起新时期的有理想追求人们的热血和激情,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这样的革命理想主义者,集体英雄主义者,理想信念曾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在被自己的组织和同志伤害的屈辱中支撑了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和生命的选择,为穷苦百姓、为了真理正义的追求,为主义和理想奉献了自己,这样的精神与日月同辉、光照千秋。一个懂得珍视和光大自己民族的高贵精神的民族是一个有着崛起复兴未来的民族,继承井冈山革命先烈忠于理想信念的精神,我们就学到井冈山精神活的灵魂。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气概气节。投身伟大的事业须有热血和豪情,有大无畏的精神,威武不屈敢打必胜。井冈山的斗争,那殊死惨烈、那英勇激昂、那舍身为民,都响彻在黄洋界隆隆的炮声中。昂扬的激情、无私无畏精神、敢于胜利的信心,把井冈山的火种播洒到了全中国,使革命的星星之火燃遍了神州大地,中国革命从井冈山到延安、到遵义、到西柏坡、到北京,赤旗播向了全中国,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这是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胜利。
当好井冈山精神的忠实传播者和践行者,就要始终坚守“坚定信念”这个井冈山精神的魂魄。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各级各地干部因违反法纪落马的消息频传,这既说明了中央反腐的决心,也说明了贪腐堕落已成为党内不容回避的严重问题。对于有些领导干部而言,理想已经轰然坍塌,信念已经彻底溃败,底线已经完全失守。这从反面说明了坚定信念的重要性。试想一下,如果是丧失信念的人在掌控新一轮的改革进程,那么中国共产党将难以避免地丧失执政的社会基础,从而重蹈苏联的覆辙。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何其深刻,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神圣职责和庄严使命,坚定信念、追求崇高、恪守内心的道德律令,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绝不能让贪腐问题和奢靡之风侵蚀我们党的健康肌体,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与此同时,还要探索如何进一步增强制度体系的科学性、约束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贪腐的发生。
当好井冈山精神的忠实传播者和践行者,就要深刻领悟“敢闯新路”这个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井冈山立足并最终走向胜利,就在于其结合革命斗争实际闯出了一条属于中国革命的新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如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如何在自然资源日益紧张、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如何在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更有效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要迎接这些挑战,解决这些难题,需要我们发扬井冈山精神中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在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发展新路中与时俱进,研究和解决改革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
当好井冈山精神的忠实传播者和践行者,就要牢牢抓住“依靠群众”这个井冈山精神的根本。没有依靠群众这个法宝,星星之火无法燎原;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和帮助,中央苏区无法建立。中国共产党生来就是一个依靠群众的党。今天我们之所以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存在脱离群众的严重情况。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里那些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生动例子,在今天显得尤为可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既确保我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国家财富力,更好地惠及民生,又确保老百姓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值得深思。
应该说,井冈山精神是一面旗帜,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井冈山精神的感召和指引下,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廉洁奉公、执政为民,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转入新常态,呈现出“速度变缓、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三大特点。伴随于此,行业的发展在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的同时,也面临着“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四大难题,面对新形势,我们要把优良的革命传统与时代的发展变化相结合,深入学习、加强实践,传承并弘扬井冈山精神,在服务科学发展、实现转型跨越上做出贡献。
一要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推动基层党建的再强化。在井冈山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创造性的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基层党组织是各项政策和工作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落实者,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全省系统非常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年初以来,就提出了以“三建三有”为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开展创先争优,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素质提升,努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有效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堡垒作用,为实现全省系统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要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推动工作作风的再转变。井冈山军民“红米饭、南瓜汤”的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优良作风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省系统提出的四做要求(政治做强、作风做正、业务做精、队伍做硬)和六实作风(实话实说、实情实报、实功实做),对加强作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提升“精、气、神”,以身作则,认真履职;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有革旧履新的决心,工作中迎难而上,勇于挑战,克服和破除精神懈怠等各种束缚,弘扬创新精神;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锤炼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精干队伍。
三要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推动新常态下的再发展。无数先烈的英雄事迹告诉我们,井冈山精神,是坚定信仰,不畏艰难险阻而永往直前的决心,是依靠群众力量,同心协力而终获胜利的经验。行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已处于高位运行,国家局已经面向全行业发出“破解三大难题”的号召,作为行业一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时刻以井冈山精神为行动指南,牢记“两个至上”价值观,讲责任,讲奉献,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向管理要规范、向精益要效益、向创新要活力,推动新常态下的企业发展与成长。
人类社会什么时候都需要精神,精神是跨越时代的,是把握人的心灵的,像井冈山精神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古今文化精髓于一体的崇高而伟大精神是人类共有的精神,是具有跨越代价普价值的精神,是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有着强大影响的不息的火焰和动力。特别是面对过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大关,保持共产党人的大节的问题和党的纯洁性建设问题,井冈山精神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逝去的是硝烟,不灭的是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始终支撑着中华民族挺直的脊梁;正是这种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正是这种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一定可以实现。井冈山精神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终身的宝贵财富,必将激励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更加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告慰长眠在祖国青山绿水间的烈士英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