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初中课程计划》

日期:2021-03-08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初中课程计划》word版 本文关键词:初中,课程,计划,word

《初中课程计划》word版 本文简介:初中课程计划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上海市二期课改方案为导向,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适合其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发展的选择机会,以实现发展个性特长和提高整体素质的有机结合,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设计的目标和任务1、形成富有学校

《初中课程计划》word版 本文内容:

初中课程计划

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上海市二期课改方案为导向,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适合其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发展的选择机会,以实现发展个性特长和提高整体素质的有机结合,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和任务

1、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与结构。

2、改进学校课程,体现国家课程改革与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

3、开发学校新课程,力求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

4、改进课堂教学,以“有效的教”促进“有效的学”,并在此基础上营造师生共同学习的氛围。

三、课程理念

1、课程充分了解和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确立课程要为每位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的观念。

2、课程关怀学生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德性的发展

将学生的德性成长置于学校潜在的自然、人文环境中,各学科(尤其是人文、艺术、体育等学科)应发挥积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学生自主性创新活动,应成为学生德性成长的主渠道。

3.以教学方式的变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与现代的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有效教学,以利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有效学习方式的养成,以丰富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负担。

四、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使学生在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思想、文化、身心和劳动等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全面的提高,个性特长得到一定的发展,良好人格得到一定的塑造。

(1)思想素质目标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民族自尊心,有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有理想,关心社会,有文明行为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又具有改革开放的现代意识。

(2)文化素质目标

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懂得学习方法,具有学习能力及初步的实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有较自如地进行口头与书面表达及交流交往的能力;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能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科学的观点、方法和探索精神,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可持续终生学习能力的基础。

(3)身心素质目标

具有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等自我保健的习惯与能力,有较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关心他人、与人友好相处的精神,有一定的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有合乎不同学段要求的健康的审美情趣。

(4)劳动素质目标

有一定的生活和劳动技能,热爱各项劳动、具有自觉的劳动习惯,能主动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与服务,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社会职业观念。

(5)个性特长目标

在某一方面有兴趣爱好,有初步的选择学习的能力,逐步形成个性特长。

2、各学段目标

(1)六、七年级目标

通过修学,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潜能,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个性得到发展。

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具备基本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反思意识、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的习惯。

(2)八、九年级目标

通过修学,学生能树立理想,在竞争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具有良好的教养和充实的精神世界。

掌握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基本的演绎、归纳、价值判断等能力。

五、课程体系

1、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设计参照上海市二期课改要求,由3类课程、7个学习领域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

(1)三类课程

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构成。

1)基础型课程

它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同时为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奠定基础的课程。

课程特点是:第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求相对统一;第二,学生必须共同修习;第三,基础知识可再生长和基本能力可再发展。

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信息科技、体育与保健及有关综合或分科知识类等科目。

2)拓展型课程

是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上的扩展和潜在能力的发展,着重培养为学生终生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力,兼顾学生创造性学力培养的课程。

课程特点是:第一,学生可以分领域自主选学;第二,内容与要求有弹性、可变动,不重知识量,而重点在于独立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培养;第三,相同的发展领域层次与内容可有不同,对个性特长的培养具有从启发到初步发展的功能。

分学科、艺术、技术、为终身保健打基础的体锻项目及保健知识、文化素养和实践活动等领域,设置学科纵向深化以及横向交叉、综合性等科目。

3)探究型课程

是在基础型课程及拓展型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在实践和探究基础上的创造性学力,包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特长等,要求重视对学生合作学习、综合运用、选择组合等能力的培养的课程。

课程特点是:第一,课程的领域可不同,层次也可不同,符合不同学段学生和学生群体内差异性的学习心理,是学生可以分类分层自主选学的课程;第二,课程内容不一定有明确的结论,重在研究过程。

本类课程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案例调查、专题讨论、课题研究等项目。

(2)学习领域

设置语言文字、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体育与健身、艺术、7个学习领域。

各学习领域共设16门学科,以及学校文化活动、探究活动、兴趣活动、社会实践和专题教育等。

16门学科为:语文、英语、数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化学、信息科技、劳动技术、音乐、美术、艺术、体育与健身。

各科目由内容相对独立且具内在逻辑联系的模块或主题组成(一个模块可包含若干个主题)。模块或主题具有核心概念,反映学习过程,体现教育价值。

2、课程设置及其说明

(1)学年总课时量

每学年教学时间为40周,其中复习考试、节假日及重大活动4周,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2周,实际授课时间为34周。

(2)基础课

在参照上海市中小学课时安排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确定基础型课程课时。

(3)探究课及拓展课

探究及拓展课程的内容与课时安排主要由学校自主设定

周课时安排表

周课时

年级

语言

文学

语文

4

4

4

4

外语

4

4

4

4

数学

数学

4

4

4

4

社会

科学

思想品德

1

1

2

2

历史

2

2

社会

地理

2

2

自然

科学

科学

2

3

物理

2

2

化学

3

生命科学

2

技术

劳动技术

2

1

1

信息科技

2

1

体育

健身

体育健身

3

3

3

3

艺术

音乐

1

1

1

美术

1

1

1

艺术

2

自主

拓展

学科类

6

6

7

9

活动类

1

1

1

限定

拓展

专题教育

班团队活动

1

1

1

1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期1周

探究型课程

1

1

1

自主研习

2

1

1

3

晨(午)会课

每天30分钟(含生命教育)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30分钟

体育活动

2

周总课时

39

39

39

39

(4)隐形课程

隐性课程涵盖学校文化活动(包括升旗仪式、晨午会、课间演讲、观影、主题班会少先队与共青团活动、艺术节、英语节、科技周、人文社科周等,以及劳动和寒暑假的社区服务活动)、社会实践(包括军训春游、秋游)等,分散在日常学校生活中,不再列入课时分配表。

3、作息时间

作息时间表

时间

活动内容

备注

7:40

开始进校

8:00

升旗仪式或早操

周一为升旗仪式,周二至周五为早操

8:20~9:00

第一节课

9:10~9:50

第一节课

10:00~10:45

眼保健操及第三节课

10:55~11:35

第四节课

11:35~12:30

午休

12:30~12:50

午会

周一:

(1)生命与健康教育

(2)艺术视听

周二:社团活动

周三:少先队广播

周四:诗文(双语)诵赏

周五:(1)科技教育

(2)民族精神教育

1:00~1:40

第五节课

1:50~2:30

第六节课

2:40~3:25

眼保健操及第七节课

3:35~4:15

第八节课

4:25~5:05

学生课外活动或自习

5:15

开始清校

六、课程标准与教材

1.课程标准

课程与学术办公室编订“各学科课程标准”(附件1)及拓展及探究课程指导纲要(附件2),各管理部门、各教研组、各中心的全体人员协助编订工作。

2、教材

各学科基础型课程使用上海市二期课改统一教材。学校鼓励教师开发教学辅助材料(包括电子、音像视听材料等),并由课程与学术办公室管理、信息中心协助开发工作。

拓展、探究课程的教材由本校自行开发。课程与学术办公室负责组织教材的选择与编订,并对教材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

七、教学与教研

1、改革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1)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要处理好预设内容与生成内容、知识与能力、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等之间的关系。

1)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组织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组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2)教学内容的“操作化”组织

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操作化”组织,将做、想、讲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内化学习内容。

3)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组织

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组织,加强学习领域、科目、模块和主题之间的整合,注意各章节和单元中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精心组织教学过程

1)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以任务驱动学习

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学习,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

3)主动建构教学策略的运用

要通过教学策略的运用,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构建知识、积累经验、丰富学习经历,鼓励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4)开展合作学习

要通过学习团队的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共同的学习理想与目标,积极的互赖与信任,良好的合作动机与个人责任。

5)发挥过程性评价激励作用

要通过评价,帮助学生发现个人的学习成就和意义,指导学生检查和反思学习过程,激励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2、致力于高效教学,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在促进教学目标高达成度方面,要努力追求清晰的表达,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高质量的课堂提问,来促进学生高质量的学习。

3、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和网络教育资源,密切学校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创新教与学的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

4、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重点研究教学五环节的实施。课程与学术办公室负责编写教研活动指导意见书(附件3),并对教研组长和教师进行培训。

八、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

1、对教师的评价

从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出的要求出发,建立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重视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态度和质量的评价,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反思。课程与学术办公室建立教师自评,校长、同事、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课程评价制度(附件4),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与研究能力。

2、对学生的评价

鼓励教师自主探索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全面衡量学生的发展情况。重视过程评价,将评价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时既要看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要看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又要看学生的成长过程;既要看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看学生某一方面的突出才能和表现。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过程评价中的客观记录,反思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原则上每年度由课程与学术办公室组织统一考试四次(设期中、

末考试),其他除此统考之外的考试由教师自行组织,九年级采取月考制度,由课程与学术办公室统一组织。

九、课程的实施、管理与保障

1、学校层面课程建设遵循的原则

(1)教师和管理者应对“什么是好的教与学”形成共识,应对学习成功有共同的认识;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绩效被密切监控。

(2)为所有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包括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和为优秀学生提供

更丰富的学习计划;强调认知与对学生个体、社会和道德成长的关注是平衡一致的。

(3)管理者为教师丰富自我提供充足的援助、信息和时间,教师和管理者制定教职员工的发展计划,为专业队伍的发展提供机会;教师希望为改善学校做出卓越的贡献并富有挑战精神和创造性,注意专业知识的丰富和更新;教师和管理者期望学生努力学习,并将这些期望传递给学生及家长。

(4)个体成员的利益需求与组织机构的期望相一致;团队意识非常普遍;有学科之间和科室之间的交流;因为教师和管理者在他们所代表的团队中做出的努力而对他们给予激励和认同的奖励。

(5)学校环境安全、健康;学校人、财、物、信息均以课程为中心。

(6)家长和社区成员支持学校并参与学校事务;学校成为社区的学习中心;社

区将学校视为社会的延伸。

(7)学校致力于“人尽其材、和谐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建设,并日渐进步。

2、课程与学术办公室的角色

(1)编制学校课程标准、拓展及探究课程指导纲要、教研活动指导意见书、课程评价制度、信息中心课程服务规章(附件5),并组织各教研组、各中心每年对相应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2)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为教师提供进修与学习的机会,促进教师的成长。

(3)推动课程改革,帮助教师依照课程手册实施课程内容。

(4)组织排课(包括列课表),协调教学岗位安排。

(5)组织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编订教研活动指导意见书。

(6)组织、选择或定购教学资料和工具。

(7)对课程的实施进行评估,协调或评价对学生的需要所做的全面性调查。与各部门主管合作,对本计划的有效实施负责。

3、教师的责任

(1)教师要成为课程专家,能有效地改进课程,追求课程优质;能掌握课程开发技术,并能开设校本课程。

(2)教师角色应进行重新定位:教师应由课堂的控制者和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

(3)教师应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4)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员。

(5)教师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变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6)教师应为学生的创新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7)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综合素质和学力基础(包括知识、技术、技能等),帮助学生将所学课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实践运用的能力。

篇2:某某中学(初中)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某某中学(初中)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本文关键词:寒假,综合实践活动,初中,中学,方案

某某中学(初中)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本文简介:2018年某某中学(初中)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为丰富学生假期生活,督促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社会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充实的寒假。按照《安溪xx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要求,现印发2018年学生寒假综合实践活动通知,请初中各年级、班级遵照执行。一、活动

某某中学(初中)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本文内容:

2018年某某中学(初中)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为丰富学生假期生活,督促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社会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充实的寒假。按照《安溪xx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要求,现印发2018年学生寒假综合实践活动通知,请初中各年级、班级遵照执行。

一、活动目的

切实落实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比例,把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教育教学计划,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和成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鼓励学生利用寒假时间,走出校园,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生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求知、学会交往、学会感恩、学会生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服务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健康发展。争做一名文明、守纪、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中学生。

二、组织实施

1.学校政教处制定2018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年级成立由下年段行政、年段长、班主任和家长委会成员组成的年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督促和检查各班级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2.班主任负责指导寒假期间每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要在认真研究学校指导意见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形成本班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和实践活动小组划分情况,并报年段备查。

3.合理划分小组。可单人完成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按居住地域由3—6名学生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并确定指导老师和指导家长。(学生分组,指导老师和指导家长的名单于开学初汇总到政教处)

4.在学生放假会上,班主任负责组织全班同学认真学习活动方案,依据分组,讨论确定具体活动细节及要求。

5.在家长微信群上向家长做出具体的说明和要求,务必将安排告知每一名学生家长,并争取家长积极参与和支持活动。

三、活动原则

本着“安全第一、力所能及、提升能力、了解社会、团队协作、积极参与”的原则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1.就近的原则: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实行就近原则,组织学生在家庭所在的社区内开展活动,尽量不开展跨区域的活动。

2.坚持在生活中提炼的原则: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坚决杜绝应付、造假情况。

3.在兴趣中选择的原则: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共同进步、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的原则: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网络资源、社区资源、家长资源,为学生活动提供帮助。

5.保障安全,严防意外的原则:各班级要提前认真做好活动期间的安全教育,认真制定落实好安全纪律,确保学生安全,严防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6.维护良好社会形象的原则: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班级和个人,认真参与活动。要懂礼貌、讲卫生、守纪律、听从安排、爱护公物、注意环保,为学校和个人树立好良好的社会形象。

7.加强家校合作原则:家庭(家长)和班级(教师)要密切合作,共同规划,科学安排,加强指导和管理,保证活动的教育效果。

四、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主要围绕“文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文明礼仪、劳动体验、助人为乐、社会调查、社区服务、节日文化、民风民俗、学生假期生活”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进行。

1.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帮助老、弱、病、残、孤等特殊群体置办年货,张贴春联,打扫卫生等,提供生活帮助;陪他们聊天、拉家常等送上新春的祝福;辅导留守儿童学习、读书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的承诺。

2.体验生活,了解社会

在家长的保护和指导下,开展以“我的假期我当家”为主题的家庭劳动体验活动。如:制定全家人一天的生活安排计划,并付诸行动;亲自去超市购物,学会理财,懂得节约;亲自下厨房做饭、做菜,学会自理,懂得节约每一粒粮食;亲自去交一次电费,学会做事,体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在条件允许,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可适当参加旅游或者有意义的冬令营活动,了解祖国大好山河,风土人情,磨练意志,锻炼能力。

3.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活动

针对自己身边存在的问题或是自己感兴趣、对传递“正能量”有促进作用的现象做调查。开学初,将开展的调查写成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交到班主任。

(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凤城镇2018年市容、市貌情况调查及建议关于家庭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同学交往现状思考与分析中学生寒假生活安排的思考与建议邻里相处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燃放烟花爆竹的利与弊控制车窗抛物和随手乱丢的对策建议县城交通情况调查与对策

4.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

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如参加清除小广告、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倡导“新春文明餐桌”活动;结合春节“除尘”习俗,协助社区治理卫生死角等。

五、活动要求

1.寒假结束后开学第一天,以小组或个人的名义上交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参加活动时要拍照,并及时传给班主任)。

2.每个活动小组(或个人)要认真填写2018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表,并要请相关单位或社区做好鉴定意见,签署家长意见,并有相关单位的认证材料(盖章)。班主任要特别组织好学生按要求完成社会实践文字记录和收集活动图片。

3.开学第一周,各班将综合实践活动材料汇总后上交政教处(包含分组名单、社区服务活动记录表和照片)。

篇3:“农村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农村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本文关键词:实施方案,课题,初中语文,培养,现代文

“农村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本文简介:“农村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名称:农村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二、课题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就学生本身而言,阅读能力决定着他们获取知识的水平和今后的发展。从教改的趋势看。新课标在总结过去教学实践正反

“农村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本文内容:

“农村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名称:农村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二、课题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就学生本身而言,阅读能力决定着他们获取知识的水平和今后的发展。

从教改的趋势看。新课标在总结过去教学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针对语文教学现状,提出一系列新的改革意见,在尊重人文学科教学特点和母语教育一般规律,尤其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更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语文老师必须意识到这种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把语文教学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高度去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探索语文教学新路子、新方法,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抓住阅读这一环节,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从农村初中生阅读现状看,目前,农村初中生阅读能力偏低,阅读方法缺乏科学性,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知如何去阅读;从农村初中生的语文素质的测试看,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偏低。所以培养农村学生通过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欣赏能力、表达能力、整体感知能力、评价能力等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迫不及待的。

2、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通过“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教学实践,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2)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知识的知识面。

(3)解决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怎样读”问题,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4)为其他项目教学,如“作文教学”提供经验,同时会产生促进作用。另外阅读能力的提高为其他学科教学提供能力迁移训练。

3、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综观国内外对阅读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趋向于个体研究。二是侧重于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是提出一种工作模式,缺乏验证。三是注重理论性研究,缺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这些研究和实践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缺乏对阅读教学的深入探究,没有形成成熟的阅读教学理论及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开阔教师阅读教学的思路,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都没有形成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不利于大多数教师学习和借鉴。二是缺乏对阅读教学策略实践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不能找出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未能提出改进措施,使之更趋合理,确保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无法应对一些新情况。如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语文教学形式亦为之改变,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但同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疑惑。阅读教学中,学生满足于对资料的借鉴和照搬,缺乏创新,难以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课题研究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生本教育理论,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目的,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实践意义为:提高学生的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欣赏能力、表达能力、整体感知能力、评价能力;在阅读能力培养研究过程中促进学生答题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我校学生阅读能力有一定提高;对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提高我校语文的教学质量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本课题研究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题教学为基础。由于该操作模式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因而,不仅可以学习应用,提升实践的效能,也可以验证理论;同时,在实践中还可能出现新的生长点,使相关理论得到丰富的发展。如在操作过程中,认识“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自主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问题,本研究对深化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三、课题设计:

1、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本选题确定的是三县堡中学,属于农村初中学校。本选题通过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教学经验,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区教学实际情况,探寻有借鉴意义的农村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一般规律,适合学生发展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首先进行广泛的文献资料研究,了解国内外当前对于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的进展和本省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动态,从中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2、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近程目标是使教和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向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

3、研究内容设计

(1)课内阅读指导:理解性阅读方法、欣赏性阅读方法、评价性阅读方法分别指导。

(2)课外阅读指导:学科拓展性阅读、休闲娱乐性阅读

(3)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及方法指导: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重视朗读、感知、感悟的同时,加强理解,并逐步学会欣赏。

(4)能力培养与迁移效果测试:实验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做到边总结边实施。

4、具体研究方法设计

(1)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突出阅读训练。

(2)学生答题规范、准确、简洁的训练。

(3)培养学生语段整体感知能力和具体分析能力。

(4)逐步培养学生语段赏析能力。

(5)阅读和写作相结合。

四、课题组人员分工:

1.成立课题组,组织、管理好研究队伍,制定好研究实验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调控,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确保课题研究正确、有效地开展。

2.具体分工:.成立课题组,组织、管理好研究队伍,制定好研究实验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调控,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确保课题研究正确、有效地开展。

课课题组主要成员

姓名

专业技术职

工作单位

研究专长

在课组分工

唐火贵

中一

安溪温泉中学

语文教学,特别是现代文教学研究

负责课题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张鹏忠

中一

安溪温泉中学

语文教学,特别是现代文教学研究

负责课题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杨路生

中一

安溪温泉中学

语文教学,特别是现代文教学研究

负责课题在九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课题预计完成时间

2017年

7月

20

2.具体分工:

唐火贵: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定、调整研究计划,设计实施方案,并汇总的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结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等。

杨路生、张鹏忠:协助制定研究计划,查找相关的研究文献,积累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调查研究,设计调查表,做好问题反馈和数据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和论文。

五、课题实验过程:

课题实施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总结阶段。

第一阶段(2016.10——2016.11):准备阶段。选题、讨论并制定、完善课题实验方案;填写课题申请书。

第二阶段(2016.12——2017.5):中期实施阶段。组织开题、讨论、咨询、制定阶段实施规划;积累资料,形成中期成果;动态管理计划的实施,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充实。具体过程:课题组在组织调查摸底、收集第一手资料、弄清学生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基础;在上一个阶段的基础上辅导学生能够揣摩词语具体语言环境意义、赏析词句表达效果、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及回答问题方法等;能够让学生针对语段,自己分析、品味。

第三阶段(2017.6——2017.7):后期总结阶段。全面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是阅读能力如何提升,从积累中有米,从课堂中找水,从考题中寻宝,从写作中促读。具体研究方法设计:

一、扩大阅读范围,拓展学生视野。

1、每日一首唐诗记诵

2、每周自我阅读一篇名著

3、撰写读书笔记参评“校阅读明星”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阅读实效能力

1、课前三分钟演讲

2、预习三个问题设疑

3、当堂两个问题检测

三、传授阅读解题方法,答题学会举一反三

1、起始年级精做现代文中考题

2、学生归纳每篇一练一得

四、大作小作齐面批,升格作文促阅读

1、教师精批面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

2、教师总结方法

3、加强学生互批作文,提高作文能力

4、推荐优秀习作投稿,写作兴趣促阅读

六、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一)

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经历

唐火贵:2010.6《注重阅读引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赤峰学院学报》

2011.12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语言水平》

——安溪县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

2014.6

《根据学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安溪教育》

(二)

主要参加者的研究经验.组成机构

张鹏忠:2014.1

《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安溪教育》

2015.6

《阅读教学之我见》

——《安溪教育》

杨路生:2013.1

《春风化雨,金石为开》

——《安溪教育》

2016.1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天地》

组成机构:组长:唐火贵

成员:张鹏忠

杨路生

技术支持:

林素尾

(县教研室主任)

(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

主要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郭根福

2004年)

《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型创新》

(余映潮

2005年)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周微微

2011年)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任国栋

2011年)

2.

完成的保障条件

课题承担单位——安溪县温泉中学。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语文教学改革,由校长上官康熙任课题领导组组长,能很好地为课题研究提供政策.资源和师资上的支持和保证。

课题组现有中学语文高级教师1人,中学语文一级教师2人,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乐于奉献,勇于创新,是学校的骨干教师,长期奋斗在教育一线,在教育教学及课改教研中成绩突出,效果显著,这是保证课题实施的有利条件。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的策略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果(限填5项)

研究课—筛选信息之解题技巧

公开课

2017年3月

杨路生

研究课——潜心阅读,展示才情

公开课

2017年3月

张鹏忠

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的相关论文

论文

2017年3月

杨路生

张鹏忠

写出实验班学生发展状态的测试报告。

报告

2017年4月

唐火贵

写好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

报告

2017年5月

唐火贵

(限填3项)

中考成绩报告

数据报表

2017年7月

张鹏忠

论文、教育教学案例、课件、教案与实录

数据报表

2017年7月

杨路生

召开语文组实验成果展示会

总结报告

2017年7月

唐火贵

    以上《《初中课程计划》》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初中课程计划》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初中课程计划》》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