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总结》word版 本文关键词:工作总结,word
《驻村工作总结》word版 本文简介:2017年住村工作总结我自2016年11月下沉到村队开始,开展了本年的驻村工作任务。一到村队以来认真配合村两委和工作队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改善工作方式方法,一年的下沉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对我本人今后的工作生活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同时我也没有放松本职的工作,对基层团建工作在镇政府及县团
《驻村工作总结》word版 本文内容:
2017年住村工作总结
我自2016年11月下沉到村队开始,开展了本年的驻村工作任务。一到村队以来认真配合村两委和工作队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改善工作方式方法,一年的下沉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对我本人今后的工作生活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同时我也没有放松本职的工作,对基层团建工作在镇政府及县团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立足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社会的宗旨,紧紧围绕下沉工作,深入村队青年团员中,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入户走访,了解民情
到了村队首先是通过入户走访和多方面交流,我对村里的基本情况、风土人情和突出问题做到了“心中有数“;一年以来,我每月走访农户4次,181户,正是通过前期扎实深入的走访和调研,使我对该村村的村情民情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也有了初步的工作思路。
二、配合工作组与村两委完成日常生活所需工作
在“访惠聚”工作中,让我学习较多的是配合“两委”班子、工作组组长,完成访惠聚任务,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我主要分管访惠聚工作档案整理、材料书写、上报信息及村两委安排的各项工作
,在做好平时考勤的同时,帮助村妇联主任、团支部书记开展活动策划、组织、档案整理和上报工作,协助工作组与村委会开展好各类活动,通过与同事之间的相处,也不断提高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互相学习了解,完善自我筑牢根基,提高工作效率。
在住村工作期间,继续努力工作认真学习,通过与县下派的工作组同事和村干部交流学习,使我的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这些不断从工作中积累,不断与工作组和村干部同事学习,让我对住村工作有了一定工作经验,最后不断学习政策理论,加强对于基层建设的了解力度,从辅助好“两委”班子、工作组到自身建设上下功夫,为老百姓做一些利索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让一年的“访惠聚”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当结束了为期9个月的住村工作后,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需要,从11月份开始以下沉干部的身份下到村队继续开展基层组织工作,到了新的村队之后,立即适应新环境,迅速进入角色,开展村队工作。
四、工作中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逐步成长,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是在村队的工作和学习,这与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分不开。同时我也清醒地看到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距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如政治理论学习有待加强,业务工作认识不够深刻,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等。今后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㈠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积极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逐步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㈡团结同事、顾全大局,提升工作责任心,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做到脚踏实地,不怕多做事,在工作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
篇2:20XX驻村工作计划
2018驻村工作计划 本文关键词:工作计划
2018驻村工作计划 本文简介:2018驻村工作计划为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和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开展定点扶贫驻村帮扶工作,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茶园村位于洛旺乡北部,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距乡人民政府17公里,平均海拔1360千米,耕地4600亩,总户数577户,总人口2342人,贫困户257户,贫困人口12
2018驻村工作计划 本文内容:
2018驻村工作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和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开展定点扶贫驻村帮扶工作,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茶园村位于洛旺乡北部,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距乡人民政府17公里,平均海拔1360千米,耕地4600亩,总户数577户,总人口2342人,贫困户257户,贫困人口1208人,村民小组10个,未脱贫77户,贫困人口347人。日照时间短,全村主要居住苗、彝、汉三种名族,少数名族占91.2%,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马铃薯,经济收入单一,交通不便,群众出行十分不便。农民收入渠道主要为外出务工和传统种养,加上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缺乏,阻碍了养殖种植业的正常发展,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导致贫困程度较深。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难以提高。2016年退耕还林2900亩,产业扶持基本实现全覆盖,全村友完小1所,在校学生300人左右,村级卫生室1座,便民服务小卖部8处。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转移扶贫理念,创新扶贫方式,拓宽扶贫领域,突出扶贫重点,整合资源,扎实有效地做好扶贫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充分运用宣传栏、广播站,采取村民会议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州、市重大工作部署,党和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部署等,努力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基层群众为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共同奋斗。
二、帮助推动经济发展。深入群众走访调研,熟悉村情民情,收集群众发展愿望,帮助基层分析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加强产业项目帮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特别要着力帮助所驻村打造一个产业,落实一个项目,并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等支持和服务。
三、协助搞好规划,实施扶贫开发。
按照县整村扶贫推进计划,大力协助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通路、通电、通电话和广播,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
积极联系农、林、畜牧业、科技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村开展培训,送技术下乡,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基本掌握一二门实用技术,实现自主创业,帮助有条件的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转移外出务工,提供就业和维权服务。
五、加强组织建设
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以村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充分考虑每项政策对贫困群众的影响,通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贫困人口在公共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
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全心服务村民村组织。加强对各种知识理论学习。积极向上级领导、村干部学习农村理论知识,政策法规,从各方面提升服务“三农”的综合素质。已过硬的理论功底和科学方式方法,切实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及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自己的一份力。
七、认真开展农村走访调查,努力参加各种活动,增强基层工作业务水平。通过同村干部、组长一起对村民进行走访,多跟村干部一起下队入户,通过实践,多角度,多渠道积累工作经验,增强解决纠纷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服务农民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服务意
识,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果。
八、结对帮扶困难户,为困难户排忧解难。通过询问村干部和实地调查等方式了解村内一些困难户的生活状况,在生活等方面给予帮助,生产上给予支招,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密切同村、组干部和村民的联系,摸清村情,掌握社情民意,弄清目前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一些困难户的生活状况。
九、协助村干部做好村里的各项中心工作,协助村干部处理民事纠纷等工作。同村干部一起下队宣传各种政策法规宣传,配合村干部认真协调妥善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反对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创造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十、进行政策法规宣传,提高村民意识。积极向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相关法规,农业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宣传引导传播给村民,增强培养村民意识,树立创新意识。
在这一年里,我将以跑满的热情投入到驻村工作中去,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能力,加大对村情民意的深入。争取为茶园村的建设添砖加瓦,为茶园村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8年3月26日
篇3:驻村干部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三份
驻村干部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三份 本文关键词:脱贫,攻坚,村干部,民主生活会,发言
驻村干部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三份 本文简介:驻村干部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三份【驻村干部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贫困的父子,平时好吃懒做,别人出去打工,他俩觉得辛苦,呆在家里哪儿都不去,自家几亩地荒了也不管。镇干部多次劝教无果,但又不能看着他们饿着,无奈给父子俩吃了救济粮,于是每个月底父子俩准时出现在镇政府民
驻村干部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三份 本文内容:
驻村干部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三份
【驻村干部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贫困的父子,平时好吃懒做,别人出去打工,他俩觉得辛苦,呆在家里哪儿都不去,自家几亩地荒了也不管。镇干部多次劝教无果,但又不能看着他们饿着,无奈给父子俩吃了救济粮,于是每个月底父子俩准时出现在镇政府民政助理面前。有次,民政助理有事请假晚到几天,这位懒汉父亲竟然质询民政助理,为什么没有按时给他们发放救济粮?他还嘲笑同村人没有他们聪明,放下好好的“便宜”不占!
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某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对口帮扶单位想尽办法“化缘”找资金,准备帮村里硬化三公里的道路,原本就资金有限,帮扶单位为了节约资金,希望村里每户出劳力,没想到一些村民说法让人心寒:“要帮我们就给我们完全弄好,还让我们去干活……”
相信类似这样的扶贫故事在不少地方都发生过。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在哭笑不得的同时,更多的应是反思。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努力,多方施策。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尤其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这也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尤其是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保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责任、摆在突出位置,做了大量工作。不少地方的百姓更新了观念,理清了思路,劲头十足。
但同时也看到,随着这些年政府对扶贫越来越重视,各项优惠政策不断落地,部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降低、依赖性增强,“等、靠、要”思想严重,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把扶贫帮扶当作“天上掉馅饼”,“你急他不急”“上动下不动”,有的甚至消极无为,好逸恶劳,认为我没吃没喝,政府会按时给我,帮我脱贫,更是每位干部的分内之事。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精神贫困。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它使人消磨意志,失去向贫困命运挑战的精神动力。其最终的后果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脱贫作用不明显。一些地方连续被扶持多年,却依然贫困,或者在短暂脱贫后又再度返贫。
要彻底摆脱贫困,首要的就是精神脱贫。解决好精神层面的问题,就会真正激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就会激发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救济为主动脱贫,提升自主脱贫能力。
精神扶贫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简而言之,一要实行观念扶贫。引导农民树立自力更生、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思想和勇气。二要重视和加强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重在扶智、扶文化。教育上去了,贫困地区的孩子真正走出了大山,全家彻底脱了贫,而且这种榜样和示范作用无法估量,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文化氛围。三要抓好党建促扶贫。“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要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要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且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到贫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同时,加强就业培训、医疗、农村文化等社会事业,让贫困群众增加更多技能,有更多的保障。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扶贫也是一样,物质生活的贫困需要帮扶,精神扶贫更不能忽视。精神失守就会缺“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得了“软骨病”即便再多的人帮扶,也难扶得起。
【驻村干部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2】
目前,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如何提高群众脱贫致富的成效,确保中央的扶贫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不走样”,让群众长远的脱离贫困而不是从数据的层面上脱贫致富,就需要牢牢抓住基层党建扶贫这一制胜法宝,基层党组织必须要在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上理论联系实际,切实的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可行的扶贫规划。
深入实际是关键。欲速则不达,基层党支部必须要真实的把握贫困群众贫困原因与脱贫能力。让老百姓真正富起来,必须深入了解每一户贫困群众的具体贫困原因以及力所能及的脱贫方式。否则空有一个良好的出发点,制定的却是群众力有不逮的脱贫方式,扶贫就不能落到实处,不能让贫困群众从根源上脱贫。
完善监督机制是核心。精准扶贫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基层党组织能否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而非纸上谈兵。民主管理、村民自治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在扶贫工作中,不难发现,决策不民主、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地方为了完成上级脱贫任务,一味追求在纸上、数据上来体现脱贫成效,导致部分群众“被脱贫”。这就必须正视问题,加强监督,让脱贫政策真正的落到实处,才能为群众提交满意的脱贫答卷。
健全回访制度是保障。在群众接受扶贫政策的支持时,难免在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基层党组织必须加强回访力度,关注群众脱贫走向,在群众脱贫遇到困难和瓶颈时给予技术或政策上的支持,才能让群众的脱贫致富的路走的更长远。如果没有健全回访制度,只是给予“一锤子买卖”的支持,最后的脱贫结果与美好初衷极有可能背道而驰。
【驻村干部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3】
全面建成小康首先要全面脱贫,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事关人民福祉的战斗,党员干部是冲锋队、排头兵,需要在思想上、能力上、作风上脱掉“贫困的帽子”。
脱思想之“贫”。思想贫困是最大的贫困。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党员干部思想贫困,就不可能为群众带好头、指好路,影响的不仅是自己,还影响着群众。思想不解放,行动就受限,发展也会滞后。党员干部作为党的生力军、人民的服务员,就要常学常思,让党的政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才能让自己视野更开阔一些,眼光更长远一点;要用“五大理念”更新自己的观念,该丢掉的就要毫不吝啬地舍弃,该保留的也要进一步地提高,只有思想观念适应了新常态,将外部机遇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才能在带领群众脱贫小康的路上不迷路、不走弯路。
脱能力之“贫”。能力不足是党的“四大危险”之一。党员干部是党的建设者,在党的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就更要居安思危,汲取清政府闭关锁国、沾沾自喜带来的惨痛教训,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推动发展的能力甚至是保家卫国的能力,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提升能力,就要多锤炼自己,工作上要严格要求,在精益求精中追求进步;生活中要多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了解大政方针,了解社会动态,了解经济发展,借鉴别人的经验做法,吸取他人的前车之鉴,增长自己的知识阅历;实践中,要多到群众中听取民声,吸收群众的智慧,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探索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总之,要把学习贯穿始终,不断提高能力水平,才能在服务人民、服务发展中善作为、能作为。
脱作风之“贫”。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思想解放,能力突出,但作风不实也是枉然。脱贫攻坚战,不是空话,不是口号,而是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实现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目标。党员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进程的快慢;因此,要坚持实字打底,在扶贫上不能走形式,在目标上不能搞数字脱贫,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要知行合一,立说立行,用钉钉子的精神把穷根一个个挖掉,不能只为了实现脱贫目标搞短期效益,要长短结合防止返贫,才能实现真正的小康;要严守政治生态底线,落细落小,发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作风,把纪律挺在前面当盾牌,在利益面前经得住诱惑,止得住脚步。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要到位,能力水平要与时俱进,作风要务实干净,从“要我扶”转变到“我要扶”,从“不会扶”上升为“我能扶”,真正做到“扶得好”,最终推动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