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日期:2021-03-16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本文关键词:中国,活动方案,实践,主题,教育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本文简介:长宁小学“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情阐述,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依据松原市文明办、松原市教育局、松原市油区教育处、共青团松原市委、松原市妇联、松原市关工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本文内容:

长宁小学“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情阐述,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依据松原市文明办、松原市教育局、松原市油区教育处、共青团松原市委、松原市妇联、松原市关工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松文明办联发的《关于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2016〕2号)的通知精神和松原市宁江区校外教育指导中心转发《关于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我们长宁小学“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二、活动时间

2016年4月14日至10月

31日

三、活动内容

1.开展清明祭扫英烈活动(4月1日至4月7日集中开展)。以清明节为契机,充分挖掘节日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情感,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历史、学会感恩,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共同奋斗之中。

一是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各班组织学生在网祭先烈活动。在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签名寄语。利用官方微博、微信进行宣传,扩大网上活动覆盖面。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革命文化、红色文化、英烈精神,引导未成年人了解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学习党史、国史和英模事迹

二是组织网下实践。一至三年级学生利用班级晨会或班队会时间,班主任再聊班级大屏幕播放革命先烈的故事,四至六年让每名学生搜集缅怀革命先烈的诗歌、用稿纸抄写并上交,每班选出10份交学校,学校一起装订成册。清明节学校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清明祭扫献花和宣誓,礼敬先烈先辈,培养爱国情感。

2.

开展“学习和争做美德青少年活动”(4月30日至10月8日期间集中开展)。

我校将以“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和“十一”国庆节为契机,大力学习宣传“美德少年”的榜样力量,引导我校未成年学生讲道德,遵道德,塑造美好心灵、提升道德修养、养成来那个很好习惯。低年级说学习心得,中高年级写学习心得。争做遵守《守则》和《规范》的讲文明的美德少年。低年级背诵《小学生守则》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高年级抄写和背诵《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

在全校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活动”(6月中旬至7月)。

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为契机,通过组织未成年人广泛传唱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中国梦的优秀歌曲,充分展示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成就,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心向党、感党恩,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歌咏活动的组织引导。坚持以班级为单位,利用音乐课普遍开展组织未成年人学唱演唱。

4.在全校开展“向七一八一十一献礼,核心价值观入目入胸入心”普及教育活动(5月末至10月末)

激发我校全体学生爱党爱军爱国热情。一是学校负责把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张贴悬挂教室后面黑板上面最显眼的位置,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能看到;二是要求核心价值观入学生头脑,用让学生抄写,每日起立背诵,放学站队出校门前背诵、学校正门上方电子屏出示、抽背,抽考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会背诵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三是要求核心价值观入学生言行,引导学生都做“小小践行者”,让孩子们知道核心价值观3个层面,12个词,24个字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5.开展向国旗敬礼活动。(9月29日至10月9日期间集中开展)。

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7周年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未成年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让国家观念、爱国意识在广大未成年人心中牢牢扎根。

一是组织全校学生网上签名寄语。组织未成年人上网面向国旗敬礼并签名寄语,表达热爱祖国、祝福祖国,用中国梦引领人生航向的美好心声。

二是网下教育实践。利用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全校集队一起聆听优秀学生的演讲“我向国旗敬礼”开展主题班(队)会、演讲征文、歌咏演唱等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升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坚定自觉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活动。(8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集中开展)

围绕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引导未成年人重温红军长征的光辉历史和英雄壮举,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崇尚英雄、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一是开展学习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楹联诗词搜集和家庭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在未成年人中宣传和弘扬长征精神。利用好秋季开学时间节点,在新学期开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中,突出红军长征精神教育内容。组织未成年人学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精神,观看红军长征题材的影视、戏剧、出版物,引导未成年人从小立志做红色传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二是组织引导学生回家通过电视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慰问帮扶红军老战士、老同志和烈士家属,使未成年人从红军长征的感人事迹中受到启迪、得到激励。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班要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实施,推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2.广泛宣传,深化影响。各班要加大宣传力度,根据不同时段的活动内容设计相应的宣传方案,做到日常宣传不断线,重点宣传掀高潮,为“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培育选树学生先进典型,抓好用好典型,传播放大立德树人的正能量。

3.明确责任,有序推进。各班要处理好主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既要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受教育面,又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和学习秩序。积极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确保主题教育活动的顺利推进。

篇2: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式观后感

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式观后感 本文关键词:阅兵式,观后感,暨世界,胜利,周年

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式观后感 本文简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式观后感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铁流滚滚,气势如虹。9·3阅兵中,共有67个方队、27个地面装备方队、40多种型号、500余台装备接受检阅,更是有多个“首次”亮点,让人心情澎湃、

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式观后感 本文内容: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式

观后感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铁流滚滚,气势如虹。9·3阅兵中,共有67个方队、27个地面装备方队、40多种型号、500余台装备接受检阅,更是有多个“首次”亮点,让人心情澎湃、激动万分。

此次阅兵是新中国历史上第15次大阅兵,是进入21世纪以来第2次大阅兵,同时也是第一次在非国庆节举行的大阅兵。阅兵纪念活动是为了唤醒每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珍惜,唤醒世界人民对历史的记忆,和对和平的真爱,表明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不仅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

纪念,是为了传承历史与未来。此次阅兵,邀请抗战老同志乘车组成2个方队率先受阅。阅兵车上这些抗战老战士老同志,绝大多数已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就在昨天他们刚刚接受习近平主席颁发的荣誉奖章。有的老人向主席台挥舞着双手、有的敬着军礼、有的擦拭着眼角的泪花……。是啊,他们不仅仅是代表自己,他们所代表的,是抗战胜利的英雄,是无数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英勇将士,是一支支战功累累的光荣部队,更是那一段不可磨灭的峥嵘历史。20位将军领队带领10个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的现役英模部队方队,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昂首接受检阅。台下的年轻人和孩子,是国家的栋梁和未来,他们在这次阅兵不是旁观者,而是传承者,他们也将接受着庄严阅兵的洗礼,追忆历史、见贤思齐、奋发向上,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接过着维护正义和和平的接力棒,更好前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使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纪念,是为了沟通中国与世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军队和民众伤亡超过1亿人,是一次世界之战。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之日。70年后的今天,中国作为爱好和平的世界大国,积极与各国开展交流合作,维护和平,共襄盛举。此次阅兵,共有3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外国领导人,19位政府高级别代表,10位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出席。17个外国国家方队、代表队参加阅兵,14个国家观摩团来华参加阅兵观礼,共同庆祝这一伟大的日子。

纪念,是为了传递和平与发展。纪念历史,是正视历史、尊重历史的表现。也只有正视历史,才能从历史中总结教训,从历史中获得新知,珍惜和平,和平发展。9·3阅兵不是炫耀,是实力的展现,是提醒别有用心的人,中国不惹事,但决不怕事。习近平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并且随后习书记庄严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这足以表明一个有实力的泱泱大国是如何在世界的舞台上,用实际行动来捍卫和传递世界的和平。

历史是一面镜子,而纪念就是面镜反思。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观看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有感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这段历史不能忘却,更不容篡改和抹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在第一时间收看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但是我利用了午休的时间收看了重播。观看完毕后,深刻的体会到本次阅兵式的目的是不为仇恨,只为铭记历史守望和平。这是对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的纪念;这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定意志的彰显;这是中华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和不可动摇的原则立场的宣示!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70年前那场决定世界前途命运的伟大胜利,永远铭记在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心中。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日首都阅兵,隆重纪念那场伟大胜利,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中国人民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到骄傲,也为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到自豪。

70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1935年,侵略者踏着中国将士的血泊,华北人民的泪水,侵占了北京。那道曾经阻挡多少异族入侵的雄伟长城此时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在这民族存亡的关头,人们不仅仅是发出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悲叹,更有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怒吼,这条沉睡世界东方的巨龙彻底的觉醒了!在中华民族存亡的非常时刻,多少热血儿女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加入救亡图存的行列,他们为赶走日本鬼子,求得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写就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的人生篇章。历时八年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终于熄灭了日寇在华夏大地燃起的战火硝烟。

70年后的今天,历史的警示仍在,日本右翼势力却屡次公然践踏国际秩序,企图为侵略历史翻案。从参拜靖国神社,到解禁集体防卫权;从抛出“侵略未定论”,到对有关慰安妇问题的“河野谈话”进行所谓背景调查;从渲染中国威胁,到妄图拿走我国钓鱼岛等等。“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2014年12月13日,在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阅兵式纪念,是为了警告那些罔顾事实、篡改历史的人,中国早已不是过去积贫积弱之民族;是为了提醒我们的同胞,铭记先辈们的牺牲,铭记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是为了讴歌无数先烈浴血奋战、穷其生命追求民族自强的精神。饱经沧桑、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更加热爱和平,更懂得珍惜和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凝聚中国力量,为了共同梦想努力奋斗。抗日战争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正是有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汇集起夺取抗战胜利的磅礴力量。我们要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一心,捍卫人类尊严和历史正义,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我们就一定能够开创崭新的未来,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历史不会忘记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一、前言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侵略的开始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事变,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2、“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城,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三、救亡高潮

1、“庙行血战”

1932年2月20日至22日,中国军队第5军陆军同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三昼夜,击溃日本军队多次进攻,歼日3千余人,史称“庙行大捷”。

2、“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中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四、举国奋战

1、宝山、罗店血战,中国军队在宝山、罗店、浏河多处与日军展开血战,官兵们不怕牺牲、视死如归,以血肉之躯铸成抵抗敌人的万里长城。

2、台儿庄大捷,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台儿庄大捷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中国成为东方的主战场,世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六、转入相持

1、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至12月15日,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百团大战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2、狼牙山五壮士,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七、走向胜利

1、出奇制胜——地雷战,抗战时期,地雷大显神威,不仅在山东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2、中国入缅远征军,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中国入缅远征军抗击日本法西斯,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

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本向中国军队投降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天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史。这一天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道路。同年

9月2日,日本向中国军队递交投降书。

九、结束语

抗日战争是从鸦片战争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雪了自中国近代以来饱受列强欺侮的民族耻辱。抗日战争规模空前,在中华大地广阔的领土上,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几万万人浴血奋战了整整8年之久。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侵略战争!-周恩来总理

篇3:中国近代史考研学习笔记

中国近代史考研学习笔记 本文关键词:学习笔记,考研,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考研学习笔记 本文简介:综观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其实是由三部分构成: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与中国当代史或者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2)。当然争论很多,但求同存异,大家总的比较认可这种划分。(1)中国近代史(1840-1919)包括整个晚清历史、中华民国历史一部分。主题

中国近代史考研学习笔记 本文内容:

综观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其实是由三部分构成: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与中国当代史或者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2)。当然争论很多,但求同存异,大家总的比较认可这种划分。

(1)中国近代史(1840-1919)包括整个晚清历史、中华民国历史一部分。主题是冲击—回应模式之中国版。晚清政府从乾隆时期对西方使者马嘎尔尼的傲慢无理,到后来对西方侵略的无奈与惶恐,向人们战时了一个曾经盛世百年的王朝大厦将倾时的众生相。另外,创建共和国的努力,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立宪与革命,殊途同归。民族独立、自由民主是这一时期的最强音;建立民主共和国是人们的追求与渴望;曾国藩、李鸿章、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张謇是这一时期的明星大碗。

这一部分的主要线索有:

一、西方列强连续发动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有5次比较大的战争,即2次缘起鸦片、2次缘起对中国附属国的争夺、1次缘起宗教。随即产生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领土主权、内政外交、经济贸易均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用“国将不国”来形容,再贴切不过。这个线索是逐渐下降,到1900年达到最低谷。

二、改革与立宪

三、革命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与较量

四、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与成长

(2)中国现代史(1919-1949)基本上是大部分中华民国史。主题是建立一个新中国、新社会、新生活。这一时期,新中国、新社会、新生活词语出现的频率特别之高,国民党、共产党加上中间政治势力,都有各自理想和憧憬的政治方案。三大政治势力中,国民党希望建立一个通过政治独裁、经济统制的治理体制,逐渐向民主宪政过渡,但由于内部的分裂和腐败,没有完全遵守政治承诺,错失良机,最后失败;中间势力希望在国共两党的政治夹缝中,找到一种政治民主、计划经济的模式,也因为力量弱小,政纲模糊,态度骑墙,也以失败告终;共产党充分利用了特定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纲领鲜明,符合国情,贴近百姓,特别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实践,一举成功。当然,这其中的具体情况是很复杂的,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社会主义、民生问题是这一时期的最强音,蒋介石、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胡适等是这一时期的明星大碗。

主要线索如下:

1927年前中国政治的无序与思想文化的活跃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与新民主主义路线

中日关系与全民族抗战

国共关系及其决战

中间路线及其思想文化

(3)中国当代史或者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2)。主题是奠基、探索、挫折与奋起。建国是奠基,比较稳健;探索也富有新意,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挫折是人为制造,既有急功近利,也有异想天开,个人因素特别明显,如反右、庐山会议、如大跃进,如文化大革命等等;奋起是执政党拨乱反正,逐渐恢复了执政党的固有理念,同时观察与审视世界大势,作出了既改革又开放的重大决策,使得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上正轨,并开始了新的起飞。说是盛世,似乎为时过早,但发展变化之大、之快却是不争的事实。

主要线索比较单一,即共产党长期执政。

第一章

列强的对华侵略

列强的对华侵略主要有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在中国发生的日俄战争。这些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是无穷的羞辱与灾难。

第一节

两次鸦片战争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和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侵略中国的序幕。这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此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1.清王朝统治危机四伏

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和殖民扩张

世界(英国)

总体状况

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经济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兼并严重,政府财政困难

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最高

政治

官场腐败,卖官鬻爵

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军事

装备陈旧,军备废弛

装备先进,成为海上霸主

外交

闭关自守,闭目塞听

对外扩张,加紧殖民侵略

(二)英对华鸦片贸易

1.直接原因:扭转入超地位

2.根本原因:开拓中国市场

3.鸦片输入的危害:(1)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财政空虚(2)加重了人民负担,造成市场萧条、萎缩

(3)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4)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5)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使吏治更加腐败

(三)禁烟运动

1.严禁与驰禁之争:鸿胪寺卿黄爵滋,太常寺卿许乃济。

2.林则徐广州禁烟,其直接对手是英国商务监督查理·义律。

3.虎门销烟:(1)经过

从1839年6月3日至25日,花了23天时间,终于把2万多箱鸦片全部销毁。

(2)意义

虎门硝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四)英发动侵华战争(鸦片战争)

1.经过:鸦片战争从1840年6月开始,到1842年8月结束,持续2年多,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英军封锁珠江口到《穿鼻草约》的签订。(2)第二阶段:从清政府对英宣战到《广州和约》的签订。(3)第三阶段:英军的扩大侵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清朝政府命令全权代表、盛京将军耆英赶到南京,于8月29日与璞鼎查在英国军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

2.三元里人民抗争

1841年5月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群众围歼英军的战斗。五口通商城市民众自发组织了反入城斗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正当太平军与清军激战之际,英、法在美、俄的支持下联合发动新的侵华战争,目的是要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权益,所以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原因:英法提出“修约”要求,实质是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

(二)经过

1.第一阶段(1856年10月——1858年6月)

(1)“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是一艘走私的中国船,曾在香港注册,但已过期。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在黄埔逮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这纯系中国内务,与英国毫不相干。英国竟称“亚罗”号是英国船,并捏造捕人时扯落英国国旗,要求送还被捕者,赔礼道歉。

(2)“马神甫事件”所谓“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是指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中国内地活动,胡作非为,于1856年2月在广西西林县被处死一案。

1857年12月,英法联军5000余人在珠江口集结。28日,英、法联军向广州城发动进攻,并于次日攻陷广州。

1858年6月中、下旬,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11月,桂良等在上海又同英、法、美三国分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2.第二阶段(1859年6月——1860年10月)

1859年6月,英法两国派军舰“护送”换约代表入北京,拒绝按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率领舰队冲进大沽口,向岸上的炮台轰击。

1859年6月25日,英法联军突然袭击大沽口炮台。守卫炮台的直隶总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等,僧格林沁的指挥下,沉着迎战,开炮反击。经过一昼夜激战,击沉、击伤多艘敌舰艇,登陆进攻炮台的1000多英军伤亡近500人,何伯负伤。

1860年2月,英、法联军约1.8万人再次发动战争,先后对舟山、大连、烟台、旅顺、大沽口的进攻,占领天津。

10月初,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交换了《天津条约》的批准书。至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第二节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鸦片战争以后,沙俄加紧向我国东北和西北边疆大肆进行以掠夺领土为中心的侵略扩张活动。

1849年9月,沙皇尼古拉一世任命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加紧推行武装鲸吞我国黑龙江流域的计划。1849年,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口和库页岛地区。1850年,侵占黑龙江的重镇庙街。至1853年底,沙俄势力已经扩张到兴衮河和黑龙江下游两岸以及口岸这个中国领海,并侵占库页岛。

在西北地区,沙俄于1846年侵入我国巴儿喀什湖东南的库克乌苏河。19世纪50年代,侵占巴儿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1851年8月年迫使清政府签订《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攫取了在新疆设立领事、领事裁判权、通商免税、建立贸易圈等特权。

1854年5月,沙俄突破中俄边界,闯过雅克萨、瑷珲等地,在黑龙江下游屯兵。1855年再次侵入黑龙江,迁来“居民”。1857年,向黑龙江中下游推进,在瑷珲城对岸屯驻。

一、《瑷珲条约》

1858年5月28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主要内容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今俄国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原属中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清政府当时没有批准《瑷珲条约》,还处分了奕山等人,但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认可了《瑷珲条约》。

二、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清政府被迫派奕山同沙俄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共15条,主要内容有: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原住这一地区的中国人仍准留住;中俄两国未经划定之西部疆界,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以及中国现有常驻卡伦路线而行,即从沙宾达巴哈界牌起,经斋桑湖、特穆尔图淖尔至浩罕一线为界;俄国在库伦、伊犁、塔尔巴哈台、张家口、喀什噶尔等地免税贸易,设立领事并享有领事裁判权。

中俄《北京条约》确认了中俄《瑷珲条约》的效力,再次承认了沙俄对中国黑龙江以北领土的侵占,并把《瑷珲条约》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割占。同时《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又为沙俄进一步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条约依据”。这个条约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三、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自1862年8

月(同治元年七月)起,清朝勘界大臣明谊和沙俄政府全权代表巴布科夫﹑扎哈罗夫等,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开始勘分中俄西部边界的谈判。谈判前,俄方出兵强占中国境内山隘﹑要津,垒石立界,制造既成事实。谈判过程中,俄方态度蛮横,硬要清政府接受常驻卡伦外中国领土归俄国的划界方案,并多次出动军队袭击博罗胡吉尔等卡伦,甚至扬言攻取喀什噶尔和伊犁,致使谈判长期中断。1864年10月,中俄双方在原地重开谈判。在俄方武力威逼下,10月

7日明谊代表清政府签订勘界议定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按照中俄《北京条约》里规定的边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具体划定了从沙宾达巴哈山口(今俄境)起至浩罕边界为止的中俄西段边界。据此,沙俄割占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包括斋桑湖、特穆尔图淖尔在内的计约44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总之,沙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大获益者。它通过一系列条约,共侵占我国1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第三节

中法战争

一、中国边疆的危机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了输出资本,垄断殖民地市场,资本主义各国掀起了一个夺取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高潮。从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国接连不断地发生边疆危机,外国侵略者的魔爪首先伸向我国的地方是台湾。

(一)美日侵略台湾

1867年,美国借口其船员被当地高山族人所杀,悍然派遣海军在台湾南部琅桥登陆,发动进攻。

1871年11月,一艘琉球飘至台湾,被高山族人所杀。日本借口渔船水手被杀,在美国的怂恿支持下悍然出兵侵犯台湾。

1874年10月,清政府在英、美、法公使的压力下,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北京专约》(即《台事专约》),规定日军限期撤退,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50万两,承认日本侵台是“保民义举”,这实质上是逼迫清政府承认琉球是日本的属国。1879年,日本用武力吞并琉球,将其改为“冲绳”县。

(二)英法入侵西南边疆

1875年,发生“马嘉理事件”。驻北京英使馆派翻译官马嘉理在八莫与英军人柏郎会合,带领武装探路队于2月初擅自入境,分两路窜至腾越(今腾冲)地区。曼允山寨景颇族群众力阻英人通过。21日,马嘉理开枪击杀群众多名,群众也打死马嘉理。这就是所谓“马嘉理事件”,或称“滇案”。英国侵略者以此为借口,向中国提出无理要求,并以断交和武力相威胁。清政府迫于压力,于1876年9月,派李鸿章与英方代表威妥玛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烟台条约》签订后,英国一再派人企图入侵侦察。

1888年2月,英国悍然向西藏隆吐山中国守军进攻。我西藏爱国军民英勇抗击后,转移至亚东山谷。在隆吐山战役后,西藏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实践了“誓死抵御,决无二心”的誓言。1890年和1893年,中英先后签订《藏印条约》与《藏印续约》。从此,英国势力伸进了西藏,这为以后进一步侵略西藏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是由法国侵略越南,并以越南为基地侵略中国而引起的。

(一)法国入侵越南

19世纪50年代,法国曾侵入越南,被越南军民击退。1862年,法军进攻越南南部。1873年,刘永福应邀至河内城郊,与越南军队共同打败法国侵略军,迫使法国侵略军退出红河。

19世纪80年代初,为寻找投资市场,代表法国金融资本家利益的茹费理组阁后不久,就开始策划征服越南、侵略中国的战争。1882年,法军再次攻占河内。1883年5月,黑旗军在河内城西与法军展开激战,大败法军。8月,法国政府扩大对越战争,派海军中将孤拔率领舰队,攻占越南都城顺化,强迫越南政府签订《顺化条约》,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控制了越南的内政外交。

(二)中法战争

1.战争爆发

1883年12月11日,法军不宣而战。1884年6月,法军以“接收”凉山为名,对清军再次发动挑衅,驻防清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结果大败法军。法国以此为借口,准备大举进攻中国。

2.马尾之战

1884年7月,孤拔率法军舰队闯入福建闽江口,停在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8月23日,法军向马尾港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仓促应战,损失惨重,所有战舰均被击沉或击毁。26日,清政府向法国正式宣战。

8月,法国海军少将比士率军进攻台湾基隆,台湾巡抚刘铭传率部英勇抵抗,法军败退海上。9月中旬,法军再次进攻台湾,刘铭传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率清军抵抗,再次击退法军。法军在台湾的进攻接连受挫后,于1885年3月,转攻浙江镇海。中国爱国官兵奋起抗击,大败法军,法军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受伤,不久死于澎湖岛上。

3.镇南关大捷

1885年初,法军进攻谅山、镇南关。同年2月,清政府起用年近7旬的老将冯子材镇守广西边境。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

正当抗法战争大获全胜的时候,清政府却于4月7日下令停战撤兵。6月9日,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订立《中法和约》(又称《中法新约》)。

第四节

中日甲午战争

一、朝鲜问题的由来

日本经过1868年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很快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日本是个岛国,国内市场狭小,原料缺乏,加上封建残余势力的存在,广大农民生活十分困苦,无力购买工业品,因而更加需要寻找国外市场。

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蓄谋已久。

1894年,日本借口朝鲜东学党起义大举出兵朝鲜。

二、中日甲午战争

1.丰岛海战: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分两路向驻守在牙山的中国军队及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的中国兵舰发动突然袭击,挑起了侵略中国的战争。清军战败。

8月1日,中日同时宣战。

2.平壤之战:1894年9月15日,日军发起对平壤的进攻,清军将领左宝贵在抗击战中英勇牺牲。身为平壤前线的清军统帅叶志超临阵逃跑。(“一夕狂驰三百里,敌军便渡鸭绿水”。黄遵宪:悲平壤)

3.黄海之战:1894年9月,邓世昌等牺牲。

4.辽东半岛之战:10月下旬,日军开始渡过鸭绿江,侵入中国领土。大连、旅顺失守。

5.威海卫之战:1895年。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定远”管带刘步蟾自杀殉国,威海卫陷入敌手,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4月17日,中日双方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日本推行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的“大陆政策”同沙皇俄国推行的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独占亚洲、称霸太平洋的“远东政策”发生了尖锐矛盾。《马关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引起了沙俄的不满,沙俄为获得不冻港旅顺,控制我国东北地区,联合法、德对日施压,最后中国给日本白银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赎回辽东半岛,史称“三国干涉还辽”。对此,日本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第五节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的迅速发展,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势力,使帝国主义极为恐惧,多次胁迫清政府镇压义和团。

(一)落垡、廊坊阻击战

1900年5月-6月

(二)大沽口之战

1900年6月,罗荣光和所有守军壮烈牺牲,大沽口炮台失守,天津的门户被打开。

(三)“东南互保”

清政府对外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扣押宣战谕旨,对清政府的命令拒不执行,并越过清政府直接与以英国为首的列强订立《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实行所谓“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起到了保护帝国主义特别是英国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维护了这些地区的督抚势力。它们之间的互保,使帝国主义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集中力量在北方发动侵略战争,并且阻碍了义和团运动向南方发展,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的反帝斗争。

(四)天津保卫战

6月,曹福田、张德成、聂士成等英勇抗敌失败。7月14日,天津被八国联军占领。

(五)北京失陷

8月14日,北京失陷。联军仅仅在东便门与朝阳门遇到甘军与团民的抵抗。

(六)沙俄侵犯东北

沙俄不仅积极参与八国联军侵略华北,还以保护中东铁路为借口,单独出兵侵犯东北,企图变东北为“黄俄罗斯”。1900年7月上旬,沙俄大举入侵东北,血洗海兰泡、强占江东六十四屯,到处杀人放火、抢劫财物。到12月中旬,俄国侵略军占领了东北各铁路沿线和主要城市。

第六节

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同英、美、法三国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一、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

(一)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共13款,其主要内容如下:

1)

割让香港岛。

2)

赔款2100万银元。

3)

五口通商,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4)

协定关税,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规例”。

5)

废除“公行”制度,英国商人在通商口岸无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二)中英《南京条约》附件

为了议定开口通商后的关税税率和其他有关问题,1843年10月,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又称《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其主要内容如下:

1)

低关税率。

凡未列入本税则的进出口货物,一律“值百抽五”。

2)

领事裁判权。

条约规定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犯罪时,“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国政府无权处理。

3)

片面最惠国待遇。

条约规定中国在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力时,“均准英人一体均沾”。

4)

英国人可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

二、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1.中美《望厦条约》

清政府派耆英与顾盛于1844年7月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主要内容是:

1)

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

2)

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

3)

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从而便利了美国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2.中法《黄埔条约》

继美国之后,1844年10月,法国也派特使强迫清政府在停泊于黄埔的一艘法国兵舰上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黄埔条约》使法国除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外,又增加了法国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及坟地,中国还要予以保护的条款。

三、《天津条约》

1858年6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先后与俄国、美国、英国和法国签订《天津条约》。俄在条约中取得了沿海通商、内地传教、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美国也攫取了许多特权。

英法《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牛庄(后改为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为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英法等国人可往内地旅游、通商、自由传教;外国船舶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对英赔款银400万两,对法赔款银200万两。

11月,桂良等在上海又同英法美三国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款》,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中国海关由英国人“帮办税务”;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按照时价值百抽五征税;洋货运销内地,只纳按照价值2.5%的子口税外,免征一切内地税。

四、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清政府同英法在北京签订《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是: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给英国;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堂资产,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赔款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恤金英国50万两,法国20万两。

这些不平等条款使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五、《中法和约》(又称《中法新约》)

1885正当抗法战争大获全胜的时候,清政府却于4月7日下令停战撤兵。6月9日,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订立《中法和约》(又称《中法新约》),中法战争结束。和约的主要内容是:

中国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中法两国派员会同勘定中国和越南北圻边界;同意在云南、广西两省的中越边界指定两处开埠通商;中国今后修铁路,应与法国商办。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进我国云南和广西,大大加深了我国西南边疆的危机。这正是: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六、中英《烟台条约》与《藏印条约》《藏印续约》

1876年9月,清政府于派李鸿章与英方代表威妥玛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和《入藏探路专条》。中英《烟台条约》,除了有关“马嘉理事件”的“抚恤”、“赔款”、“惩凶”、“道歉”等条文外,还有另外几项重要内容: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扩大领事裁判权;减免子口税;准许英国人在内地“探路”。

《烟台条约》签订后,英国一再派人企图入侵西藏。1890年和1893年,中英先后签订《藏印条约》与《藏印续约》,承认锡金归英国保护,开放亚东为商埠,英国在亚东享有治外法权以及进口“货物”五年不纳税等特权。从此,英国势力伸进了西藏,这为以后进一步侵略西藏提供了便利条件。

七、中日《马关条约》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

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自主”,实质是要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完全控制;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上述各口;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任意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

《马关条约》是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也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八、《辛丑条约》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德、日、意、奥、西、比、荷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共12款,另有19个附件,主要内容有:

(1)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多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做担保。

(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把守,中国人则不准居住。

(3)大沽炮台及北京到大沽沿路的所有炮台一律拆除;准许各国在北京及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12个战略要地驻军。

(4)要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做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对所属省内发生的反帝事件,“必须立即弹压惩办”,否则,该官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5)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以办理今后对外事宜。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章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洪秀全和金田起义

(一)洪秀全与拜上帝会

1843年6月,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劝人敬拜上帝,不拜祖先、邪神,不行恶事,将村塾中供奉的偶像和孔子牌位尽行撤去。

在1845年至1847年间,洪秀全先后撰写了《原道教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提出要创造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天下一家”的社会。

1847年夏,洪秀全再去广西找冯云山,这时拜上帝会在紫荆山地区已发展到2000多人。不久,便形成了以洪秀全为核心的包括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在内的领导集体。

(二)金田起义与永安建制

1.金田起义的原因

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掠夺,清朝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中国国内阶级矛盾日趋激化,所以在1851年爆发了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1849年至1850年,广西发生饥荒,人民揭竿而起,小规模的起义到处发生。

2.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洪秀全随即颁布军纪五条:一、尊条命;二、别男行女行;三、秋毫莫犯;四、公心和傩(睦),各遵头目约束;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

3.永安建制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州(今蒙山县),洪秀全分封诸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西王以下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二、定都南京和北伐、西征

(一)定都南京

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3月20日,攻克南京。太平天国把南京改称天京,作为首都,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

(二)北伐和西征

1.北伐

为了彻底推翻清朝反动政权,1853年5月,太平军开始北伐和西征。林凤祥、李开芳。但是由于孤军深入等,北伐军坚持到1855年5月,最后失败。

2.西征

目的在于夺取长江沿岸各省,扩大地盘以确保天京。西征军在胡以晃、赖汉英等人率领下,曾大败湘军。1856年,破

“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至此,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胜利达到了全盛时期。

三、太平天国后期斗争及其失败

(一)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一些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加上封建思想的影响和腐蚀,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宗派主义和争权夺利的斗争也越来越严重。

洪、杨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韦昌辉乱杀东王府,又企图杀害石达开。终被洪秀全处死。洪秀全对石达开加以牵制。石达开出走,终遭失败。

天京变乱和石达开出走,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从此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为了扭转危急的局面,洪秀全自任军师,总理国政,并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年轻将领为各军主将,重建领导集体。1859年4月,洪仁

    以上《“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