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抢工管理办法 本文关键词:管理办法,工程
工程抢工管理办法 本文简介:工程抢工管理办法目录1、总则21.1、目的21.2、适用范围22、职责23、抢工组织保障23.1、抢工责任人界定23.2、抢工组织24、抢工管理程序34.1、约谈管理34.2、组织第三方介入34.3、抢工前工程量确认44.4、抢工方案44.5、抢工过程管控54.6、抢工任务完成成果确认64.7、责任
工程抢工管理办法 本文内容:
工程抢工管理办法
目
录
1、总则2
1.1、目的2
1.2、适用范围2
2、职责2
3、抢工组织保障2
3.1、抢工责任人界定2
3.2、抢工组织2
4、抢工管理程序3
4.1、约谈管理3
4.2、组织第三方介入3
4.3、抢工前工程量确认4
4.4、抢工方案4
4.5、抢工过程管控5
4.6、抢工任务完成成果确认6
4.7、责任分摊及清算管理7
5、抢工资料管理7
6、问责管理7
7、附则9
9
1、总则
1.1、目的
为加强工期管理,确保开盘、竣工等重要节点,防止盲目抢工,控制工程造价,杜绝交房延误,特制订本办法。
1.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中南房地产集团所有在建项目。
2、职责
2.1、项目(城市)公司要加强工程进度管理,提前进行预控,提前做好预案,发生抢工必须及时向项目管理中心报备。
2.2、城市(项目)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协调公司内外部的资源,督促本项目的工程抢工事项。
2.3、城市(项目)公司工程副总/总监:为本项目抢工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现场抢工的指挥和组织工作。
2.4、城市(项目)公司工程部:为具体实施部门,负责调动发挥好监理单位的作用,协调、督促施工单位按节点完成抢工。
2.5、项目管理中心:通过专人跟踪、专项检查、专人蹲点等方式强化管理,并在大小移动办公中检查抢工情况。
3、抢工组织保障
3.1、抢工责任人界定
按照公司工期管理标准和工期延误分级管理的要求,3天以内的滞后由分管工程师负责纠偏;7天以内的滞后由工程部经理负责赶工;15天以内的延误由工程副总/总监负责组织赶工;15天以上的延误报项目总和项目管理中心,达到抢工标准的,强制组织第三方抢工。
3.2、抢工组织
对延误超过15天以上或工程量大的抢工项目,由城市公司或项目公司成立抢工小组,统筹工程、成本、招采、财务等各条线,明确目标和责任分工,形成协调机制,共同推进工程抢工。
4、抢工管理程序
4.1、约谈管理
施工单位工期延误后未按项目公司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赶工,工期一再延误的,项目公司必须向施工单位总部发出工期预警,并将工期预警情况报项目管理中心备案。同时提前进行抢工准备工作。
当工程进度达到以下任何一条标准的,城市(项目)公司工程副总必须立即约谈施工单位总部高层,要求施工单位迅速组织足够的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进行抢工。约谈后形成抢工纪要,明确抢工目标、时间节点的各项要求,双方签字,严格执行:
(1)合同工期前半期:工期延误达到施工工期的1/6;
(2)合同工期后半期:工期延误达到剩余工期的1/6;
(3)工期延误累计达到60天;
(4)项目经理层讨论确认开盘、交房存在重大风险必须立即抢工的。
4.2、组织第三方介入
4.2.1、约谈达不成一致意见的、或承包单位推诿、规避、拖延或抢工不力不能满足项目要求的,由工程副总立即予以处罚。同时向对方项目部和总部下发第三方抢工通知书。
第三方抢工通知书向对方明确告知:工程延误的严重程度;在对方施工进度无法满足甲方要求的情况下甲方已组织第三方强制抢工;抢工费用由对方承担;抢工界面划分;对方必须提供支持和配合等。
4.2.2、第三方抢工原则上应包括剩余全部工程量,也可按区域划分出一部分由原承包单位继续施工。项目工程副总应通知原承包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撤出全部或部分施工区域。如原承包单位坚持且其工期保证措施经项目公司评估同意,也可在同一区域按工种划分抢工界面。抢工界面根据剩余工程量和工期以及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按有利于抢工、便于管理的原则合理划分。
4.2.3、工程部必须做好第三方进场的准备和协调工作,保证人员、材料、设备等按计划顺利进场并进入正常施工作业。有关配合问题、结算问题等可在抢工后各方处理、解决,任何争议不得阻碍抢工工作的开展,对拒不配合抢工甚至干扰、阻碍抢工的原承包单位,项目公司、总公司共同进行干预,直至作清场处理。
4.2.4、对进度管理薄弱、抢工意愿不强、抢工能力不足的承包单位,项目公司应做好抢工预案,提前对第三方抢工队伍进行考察和洽谈,完成招标流程,签订抢工协议,明确抢工要求,在项目需要时即时实施抢工。
为便于抢工和管理,现场同类施工单位可优先考虑。
因特殊原因无法进行第三方抢工队伍招标流程的,对抢工工程量200万以上的项目可从合格供应商库中选择;对200万以下项目可联系三家以上施工单位,由工程、招采、成本核算部共同进行询价比价,提出意向单位,由项目公司经理层会议决定。
4.2.5、工程部要将抢工要求向第三方抢工单位现场项目部加以明确,把公司对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和工艺工法进行交底,争分夺秒、规范有序地进行抢工作业。
4.2.6、工程部除安排好现场抢工交接外,应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抢工单位图纸资料的交接,确保图纸准确无误,防止盲目施工造成不必要的返工、签证。
4.3、抢工前工程量确认
4.3.1、工程部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各方(原承包单位、第三方抢工单位、监理单位)派代表参加现场工程量确认,注明时间、地点和事项,明确告知不参加现场工程量确认的单位即为对其他各方现场确认的结果无异议。
4.3.2、工程部及时组织原承包单位、第三方抢工单位、监理公司、项目公司成本核算部、工程部共同到现场计量和确认工程量。把现场工程情况和工程量用文字、数据、图像进行记录和固定,各相关承包单位、监理、工程部、成本核算部当场签字确认。
4.3.3、当有单位未参加现场工程量确认时,项目公司成本核算部、工程部要细致、准确、详细、客观地与相关方计量、记录工程现状和工程量,有清晰的图像资料,现场签字确认手续齐全,并由独立、公正的监理方签字确认、证明。有必要时也可请公证机构进行公证。
4.4、抢工方案
4.4.1、抢工单位要按照抢工协议和甲方抢工指令的要求,编制抢工方案,明确抢工开始时间、抢工周期、抢工目标、抢工进度计划表、抢工工种和人员数量、设备和材料供应方案、抢工管理措施、抢工进度控制和纠偏、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文明保证措施、奖罚措施及其他应该明确的事项。
4.4.2、项目工程部收到抢工方案后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工程副总和项目管理中心,工程副总应抓紧时间组织工程、计划、招采、成本核算等相关部门进行会议评审,由参会人员现场签署评审意见,项目公司的评审意见必须在自接到抢工方案后48小时内作出。在评审意见回复施工单位的同时,报项目总、项目管理中心备案。
4.5、抢工过程管控
4.5.1、抢工时,项目工程部要细化制定周、日计划,并每日闭环、纠偏,每天将进度情况和形象进度照片发项目中心备案。工程部经理、责任工程师每天检查抢工单位投入的各工种劳动力、设备、材料数量,检查工程进度是否满足甲方要求及施工单位抢工计划的要求,评估抢工效果,发现和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
4.5.2、项目工程部要明确工程负责人、主管工程师和部门相关人员的抢工管理职责,分工协作,加强沟通协调,同时发挥好监理的作用,对分部分项工程加强巡视和平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减少返工量。施工单位申报验收时及时进行验收。
4.5.3、抢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公司的工艺、质量管理要求和规范标准,坚持样板引路制度,按正确的施工顺序合理组织施工,保证必要的工艺间隙,严格进行检查和验收,杜绝忽视质量,盲目抢工,野蛮施工现象的发生。
4.5.4、抢工中要抓好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抢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健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完善安全文明施工设施,强化安全文明施工的检查和管理,制止违章作业,查堵安全隐患,确保抢工正常有序进行。
4.5.5、工程部要严格控制抢工过程中的变更、签证,避免抢工过程中出现因甲方原因造成返工。工程部对变更要分清变更的原因,确定责任单位,如由施工单位引起,则需由该单位承担变更费用。成本核算部要及时核算工程量和价款,及时与施工单位签字确认。
工程部和成本核算部共同配合,加强变更签证管理和成本控制,避免随意变更、后补变更、不及时办理造成积压等现象,严禁不落实签证费用单位、应分摊不分摊和弄虚作假现象。
4.5.6、项目工程部、监理单位、抢工单位要密切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抢工单位和各施工单位之间应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不得干扰抢工施工和其他施工的正常开展。每一至两天召开一次简短高效的协调会,沟通情况,协调抢工中遇到的问题。每周召开一次抢工专项会议,检查总结抢工任务完成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和矛盾,部署下阶段工作。
4.5.7、项目管理中心工程部须根据施工方案每周跟踪现场抢工情况,如遇到抢工困难的,须组织项目工程部召开专题会。
4.5.8、对于重要工程或项目管理力量相对不足,项目管理中心必须进行干预,或派员赴项目蹲点,协助和指导项目有效组织抢工,对项目工程管理和抢工管理中的不足加以督促并协助项目公司改进,对抢工严重不力人员要求项目公司进行处罚、对抢工中存在的问题帮助项目公司进行协调和解决,同时发挥好与总部的沟通和协调作用,传达贯彻总部的管理意图和要求。
4.5.9、甲方组织第三方抢工是帮助原承包单位加快工程进度的应急措施,代原承包单位履行部分义务,除重新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备者外,工程验收原承包单位必须派代表参加,并提供支持和配合,不得推诿或阻挠,工程资料应以原承包单位的名义并入工程整体资料中。
4.6、抢工任务完成成果确认
4.6.1、抢工单位完成抢工任务后应向项目工程部提出抢工完成的检查申请,由甲方组织检查后予以确认。
4.6.2、项目工程部将抢工完成情况报告工程副总,工程副总在两天内组织有关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检查。
4.6.3、抢工完成应符合:
(1)抢工通知下达的抢工任务或者抢工方案中确定的抢工工作内容已施工结束;
(2)工程质量符合要求,验收合格;
(3)工程资料完整,内容无误,并已归档或交接;
(4)施工现场已清理,具备下道工序正常施工的条件。
4.6.4、抢工完成后,原施工单位转入常态施工,尤其要注意防止再出现工程延误。如分区域抢工或工程抢工的,甲方组织的第三方抢工单位按甲方要求和时间安排退出施工现场。
4.6.5在抢工过程中特别是抢工结束后,工程项目和物资部必须在三天内对剩余的甲供材料进行清理、回收、登记、入库。
4.6.6、抢工完成后,工程部和成本核算部共同做好抢工费用的决算、核算工作,特别是各方分摊费用的,必须全面梳理,不能遗漏,工程部如实确实各方分摊比例,成本核算部进行核算返销,由各单位承担相应的金额,不得出现不分摊少分摊和没有分摊单位的现象,防止造成公司不应承担的支出。
4.7、责任分摊及清算管理
(1)工程进度按照“谁延误谁负责”的原则,由延误方负责赶回工期、承担赶工抢工费用、赔偿甲方和相关单位损失。
(2)由多方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抢工费用由相关各方按责任大小分摊。工程副总牵头,工程部具体协调各方理清情况,分清责任,确定分摊比例,由各方签字确认,交成本核算部进行工程量和金额的核算分摊,由各方签字后及时从工程款中抵扣。
(3)抢工费用按相应抢工工作量合同价格的120%计算,从原承包单位工程价款中扣除。实际抢工费用超过合同价120%的,按实际费用计算。
5、抢工资料管理
5.1、项目工程部要明确抢工资料的负责人,相关工程管理人员要重视并配合资料管理工作,工程部经理要定期检查工程资料管理情况。资料负责人要及时收集并整理抢工的各项资料,特别是变更签证资料,所有资料手续必须齐全有效。现场工程施工状况和工程量的文字、数据、图像资料收集后要由工程部和成本核算部确认。
5.2、工程质量资料和验收归档资料要明确工程施工主体,按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备的单位为准。
5.3、要按工程资料的管理要求,进行资料分类,建立资料目录,及时收集,避免漏缺和遗失。规范地做好收发文管理,建立资料台帐,对借出到期的资料及时催要。
6、奖罚管理
6.1、按本办法及时组织抢工,抢工过程管理规范,抢工达到预定计划目标,质量符合工程质量目标和合同约定的,确保开盘、竣工交节点的,减免以前对该项目进度类处罚的50%。
6.2、按甲方要求及时抢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抢工任务的,对该承包单位在本工程上以前进度类处罚豁免50%,并奖励总包或土建施工单位20000元,专业分包抢工单位10000元。
6.3、对能配合好甲方,管理好抢工工程的监理单位,豁免本工程此前进度类处罚的50%,并奖励5000元。
6.4、总包单位不按甲方抢工通知的要求组织抢工,拖延、推诿的,罚款50000元,每拖延一天追加处罚5000元;专业分包单位按总包单位的50%处罚。违反甲方抢工紧急通知要求的,加倍处罚。
6.5、施工单位不服从协调管理、阻挠妨碍抢工的,每延误抢工一天罚5000元。拒不执行甲方抢工要求、拖延或妨碍抢工工期15天以上、或扰乱工程管理秩序的,除加倍处罚外,甲方有权强制划分工作界面,直至将此单位作严重违约进行清场处理。
6.6、抢工过程中每延误一天罚款3000元,抢工单位能证明是因其他单位的原因导致延误的,罚款由责任单位承担。抢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达不到要求的,按公司工程管理制度和合同条款处罚。
6.7、项目监理单位未尽到监理职责,对抢工的协调和管理不能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疏于抢工过程管理的,第一次给予批评,以后每次处罚1000元。
6.8、项目公司对进度延误不敏感,应抢工而未及时组织抢工的,责令改正,并处罚项目总3000元,工程副总5000元,工程部经理2000元。
6.9、项目公司审批施工单位的抢工方案不细致、甲方组织抢工的编写抢工方案不认真、抢工过程管理不严格,导致抢工达不到目标或计划要求的,责令改正,处罚工程副总2000元,工程部经理1000元。专业工程师失职的,由项目公司处罚。
6.10项目抢工组织管理不力,抢工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处罚项目总3000元,工程副总5000元,工程部经理2000元。项目公司相关部门推诿扯皮,相应的抢工任务没有按时完成的,处罚相关的部门负责人2000元。竣工、交房延误的,按公司制度问责。
6.11、抢工过程中的工期延误按公司制度处罚。抢工过程中对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不力的,按公司制度对工程副总、工程部经理、主管工程师进行处罚。
6.12、对造成工期延误的责任应分摊而没有分摊的、分摊工作简单粗放显失公平引起纠纷的、造成公司利益受损的,直接责任人处罚2000元,部门负责人处罚3000元,工程副总处罚5000元。弄虚作假损害公司利益的加倍处罚,按责任追究制问责。
6.13、项目中心工程管理部经理对项目申报的抢工方案不按时审核回复的,罚款500元,对抢工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不作过程控制和跟踪的处罚1000元,大小移动不对抢工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的处罚的500元。
7、附则
7.1、本办法由房地产总公司项目管理中心进行解释和修订。
7.2、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篇2:《运维管理办法》
《运维管理办法》word版 本文关键词:管理办法,word
《运维管理办法》word版 本文简介:运维管理办法目录1.总则32.系统运维管理办法33.数据库运维管理办法34.备份运维管理办法35.巡检管理办法36.请示报告制度41.总则第1条为了加强运行维护管理保障业务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制定本运行维护基本管理办法。第2条实行预防性维护为主、故障性维护为辅的运行维护管理原则,预防性维护和故障性维
《运维管理办法》word版 本文内容:
运维管理办法
目录
1.总则3
2.系统运维管理办法3
3.数据库运维管理办法3
4.备份运维管理办法3
5.巡检管理办法3
6.请示报告制度4
1.
总则
第1条
为了加强运行维护管理保障业务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制定本运行维护基本管理办法。
第2条
实行预防性维护为主、故障性维护为辅的运行维护管理原则,预防性维护和故障性维护都应遵循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
第3条
完善运维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运维规范,提高运维管理效率,并不断提高运维质量。
2.
系统运维管理办法
1.
指定专人作为系统管理员,对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和安全负责,并按照规定负责系统和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2.
定时对系统进行监控和健康性检查,分析系统运行和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优化、调整和修正,及时消除隐患。
3.
及时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和软硬件故障,并采取必要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好系统数据。
4.
具有系统权限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或离职,应立即修改其保管的用户密码,或删除该用户。
3.
数据库运维管理办法
1.
对数据库的变更必须有记录,并且可以回滚。
2.
无用表和字段要及时清理
3.
数据库进行修改、删除数据时要提前备份
4.
设置对数据库的自动备份,以便在发生故障时,能尽快恢复数据,并定期检查备份计划的执行情况。
5.
指定专人定期进行备份数据的恢复校验。
6.
做好数据库操作审计,以便对操作有据可查。
4.
备份运维管理办法
4.1.
目的
建立有效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各系统备份工作按照计划正常完成,保证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安全。
4.2.
备份制度
1.
正式使用的应用系统、操作系统日志、数据库系统、网络配置等信息必须定期进行有效备份且具有可复原性。
2.
备份数据必须定期、完整、真实有效的转储到永久性介质上,并且明显标识。
3.
定时检查备份文件中是否存在备份失败的记录,如果有失败记录,需要检查故障原因,并进行排除。
4.
备份计划设置要满足业务对数据安全性的要求
5.
巡检管理办法
5.1.
目的
定期了解设备的运转情况,做好系统日常运行的基础数据记录,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避免隐患,确保设备的完好率,保证系统运行质量。
5.2.
巡检基本要求
1.
对硬件设备进行定期巡检,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巡检工作包括例行巡检、节假日和重要事件前的巡检
2.
维护人员应根据工作计划,对维护的设备定期进行预防性巡视检查,巡查过程中应认真负责,及时发现问题,重点注意处在恶劣环境下、存在潜在质量故障的设备,巡查要认真做记录。
3.
巡检过程中发现告警应立即进入处理流程,判定为故障的要立即进入故障处理流程
4.
所有的巡检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时间、巡检情况和责任人,并应在巡检纪录卡上签字。
6.
请示报告制度
6.1.
目的
为加强相关信息处理和反馈管理,有效的控制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规范的请示报告流程,提高运行维护的管理效率。
6.2.
请示汇报内容
6.2.1.
例行性请示报告
1.
按照规程和制度规定的周报、月报、季报和年报。
2.
系统升级、交接和重大数据变更请示报告。
3.
各类专项请示报告和合理化建议。
6.2.2.
紧急性请示报告
1.
各种事故、严重设备故障、严重电路故障、系统运行异常等情况。
2.
各项工作中发现的严重泄密、安全性事故报告
3.
业主要求的其他紧急性报告。
篇3:公司车间经济核算管理办法
公司车间经济核算管理办法 本文关键词:经济核算,车间,管理办法,公司
公司车间经济核算管理办法 本文简介:**公司车间经济核算管理办法-*公司车间经济核算管理办法1.目的。为了规范和加强车间经济核算工作,降低生产耗费,促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现结合有关会计核算规定和经济核算要求及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2.重要性。车间经济核算是企业内部经济核算的重要环节,也是公司级核算和班组核算的纽带。实行车间核算
公司车间经济核算管理办法 本文内容:
**公司车间经济核算管理办法
-*公司车间经济核算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了规范和加强车间经济核算工作,降低生产耗费,促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现结合有关会计核算规定和经济核算要求及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
重要性。
车间经济核算是企业内部经济核算的重要环节,也是公司级核算和班组核算的纽带。实行车间核算可以分清和落实车间的经济责任,调动车间职工的积极性,挖掘车间内部潜力,提高车间在企业内部的竞争意识。
3.
车间经济核算的组织。
3.1车间经济核算工作在公司总会计师统一领导下,本着干什么算什么的原则进行。具体业务受公司财务资产部的管理和指导。公司财务资产部设立车间经济核算岗(内部考核岗),专门负责车间经济核算的管理(财务结算)和考核工作。
3.2公司属各基层单位的成本核算为车间(队)经济核算的专门机构。车间经济核算工作在车间主任领导下,设专职(兼职)成本核算岗位,负责车间日常经济核算工作。车间经济核算以成本员为主,车间各主管领导及材料员、统计员、技术员等有关人员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好车间经济核算工作。其职责范围是:
3.2.1统计员每天统计生产情况,按月汇总,对照生产指标,分析存在的不足,及时反馈给生产主管人员;
3.2.2材料员负责车间材料消耗的领用和汇总;
3.2.3成本员每月按照内部结算资料,及时准确了解原料加工成本升降原因;
3.2.4车间主任负责每月进行一次经济活动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具体措施。
4.
经济核算业务结算工作。
为了配合和服务于车间经济核算工作,公司财务资产部设立财务结算岗,负责全公司内部经济核算业务的结算工作。
5.
专职(兼职)成本员的设置。
5.1车间(队)专职(兼职)成本员经财务部门考试合格,并报公司总会计师批准后才能上岗。要求配备责任心强,熟悉会计核算业务,热爱本职工作,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成本核算人员。
5.2专职(兼职)成本员不得随意更换。若因工作需要变动的,必须事先写出书面申请,经财务部门负责人同意并报公司总会计师批准,在财务资产部备案后方可更换。
6.
车间经济核算的任务。
6.1根据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和年度考核指标,制定班组承包指标,确保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得到分解落实。
6.2按照公司制定的定额和内部结算价格,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并制订增产节约,控制成本(费用)的措施和方案,落实到班组。
6.3负责制订内部经济责任及成本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将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与班组、个人的经济利益相挂钩,实行月考核、季兑现。
6.4按照公司制定的核算方法,归集成本费用,正确计算各种炼制产品(劳务)的车间成本。
6.5根据车间成本的构成,按期检查各项定额完成情况,开展好经济活动分析,揭示成本(费用)升降的原因,积极挖掘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
6.6为车间、公司部决策和分层次考核提供真实数据。
7.
核算对象和核算内容
7.1核算对象,是指核算什么。一般本着干什么、算什么的原则进行。
7.1.1基本生产车间,以炼制(调和)产品为核算对象,核算加工费的完成情况;储运车间和油品调和(储运部分)车间以储运炼制产品为核算对象,核算储运费的完成情况。
7.1.2辅助生产车间,以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为核算对象,核算劳务(产品)成本完成情况。
7.1.3费用包干单位,以本单位的工作内容为核算对象,核算下达的指标与实际发生费用的节约或超支情况。
7.2核算内容,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耗费和支出,如按其用途进行分类,即为成本项目。
车间经济核算的成本(费用)项目具体规定如下:
基本生产、辅助生产车间成本项目:
原材料:指原油或原料油。
辅助材料:指催化剂及其他定额化工料等。
燃料:指燃煤、重油、柴油、液化气等。
动力费用: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过程的水(新鲜水、循环水)、电、蒸汽、风等。
职工薪酬:是指发放给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奖金及其他补贴,以及按发放给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奖金及其他补贴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或控制使用的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住房公积金、各项社会保险等。
制造费用:指车间所支出的各项管理费和业务费用,其明细项目是:
职工薪酬:是指发放给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及其他补贴,以及按发放给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及其他补贴总额一定比例计提或控制使用的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住房公积金、各项社会保险等。
折旧费:指车间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比例计提的折旧。
财产保险费(安保基金):指对车间财产进行投保而交纳的保险费。
劳动保护费:指车间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
办公费:指车间发生的电话费、文具、邮电、图书资料及办公用品等费用支出。
印刷费:指车间发生的印刷费用。
差旅费:指车间职工因公外出的差旅费、交通费以及按规定支付的职工探亲路费和调遣的费用。
修理费:指车间对外支付的各种修理费及负担的内部修理劳务费用。
运输费:指车间对外支付的各种运输费用,及应负担的内部运输部门提供的运输劳务。
低值易耗品:指车间耗用的各种低值易耗品。
物料消耗:指车间为维护生产设备等所消耗的各种材料(不包括修理用和劳动保护用材料)。
排污费:指车间负担的污水处理等所发生的排污费用。
水费:指车间为组织生产耗用水而发生的费用。
电费:指车间为组织生产耗用电而发生的费用。
取暖费:指车间发生的取暖费用。
租赁费:指车间租赁资产所发生的费用。
试验检验费:指车间对材料、产品进行的分析、试验、化验、检验、容器检定等所发生的费用。
设计制图费:指车间支付的设计费、技术资料费、图纸及有关用品的费用。
转输费:指企业储运车间(部门)提供给有关生产车间的转输劳务费。
停工损失:指车间因修理期间停工而发生的损失费用。
其他:指车间不能列入以上各项目的其他制造费用。
管理部门管理费用项目:
职工薪酬:是指发放给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及其他补贴,以及按发放给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及其他补贴总额一定比例计提或控制使用的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住房公积金、各项社会保险等。
折旧费:指管理部门的各项固定资产按照规定的比例计提的折旧费。
劳动保护费:管理部门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包括:工作服、劳保用品及其他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
财产保险费(安保基金):指企业管理部门支付的财产保险费用等。
办公费:指企业管理部门发生的电话费、办公用品等费用。
差旅费:指企业管理部门职工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交通费等。
修理费:指企业管理部门支付的修理费。
物料消耗:指企业管理部门耗用的各种物耗。
低值易耗品:指企业管理部门耗用的低值易耗品。
运输费:指管理部门支付的运输费用。
租赁费:指管理部门租赁所发生的费用。
排污费:指企业按规定交纳的排污费。
水费:管理部门消耗水而支付的费用。
电费:管理部门消耗电而支付的费用。
取暖费:指企业管理部门发生的取暖费。
化验检验费:管理部门对材料、产品进行分析、化验、检验所发生的费用。
会议费:指企业因召开会议按规定支付的各种费用,其中包括会议伙食补助费、会议公杂费、住宿费和会场租赁费,会议交通费等。管理部门职工因公外出开会发生的会议费也在此核算。
招标投标费:指企业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业务招待费:指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接待费用。
出国人员经费:指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的需要出国人员发生的费用。
技术开发费:指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技术转让费:指使用专利技术而支付的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指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房产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
开办费:指企业工程项目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从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按规定进行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指企业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按规定进行摊销。
存货的盘亏和毁损:指定额内损耗及按规定报经批准由当期损益负担的其他存货盘亏和毁损净额(减盘盈数)
提取的坏帐准备:指按应收帐款年末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坏帐准备。
土地(海域)使用及损失补偿费:指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及破坏的国家不征用的土地所支付的补偿费用。
矿产品资源补偿费:指按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国家矿产品资源交纳的补偿费。
采矿权使用费:指企业按有关规定交纳的采矿权使用费。
房产税:指企业按规定支付的房产税。
车船使用税:指企业按规定支付的车船使用税。
土地使用税:指企业按规定支付的土地使用税。
印花税:指企业按规定支付的印花税。
董事会费:指公司最高权利机构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差旅费、会议费等。
印刷费:指管理部门发生的印刷费用。
图书资料费:指管理部门购买图书资料发生的费用。
微机联网安装费:指管理部门进行现代化管理,微机联网发所生的安装服务费。
咨询费:指企业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咨询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聘请经济技术顾问、法律顾问等支付的费用。
审计费:指企业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及审计部门进行查帐验资以及进行资产评估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环境卫生费:指为工业卫生及环境卫生而发生的费用。
团体会费:指企业参加各种社会团体活动按规定交纳的费用。
警卫消防费:指警卫、消防部门发生的维护费和日常经费,包括消防用材料等。
考察联络费:指企业管理部门发生的考察联络费。
诉讼费:指企业因起诉或者应诉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上级管理费:指下级单位分摊的上级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
其他:指不能列入以上各项目的各种管理费。
销售部门的营业费用项目
运输费:指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运输费用。
装卸费:指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装卸费用。
包装费:指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包装费。
保险费:指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保险费用。
展览费:指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展览费用。
广告费:指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广告、宣传费用。
委托代销手续费:指委托其他销售机构代销产品的手续费。
租赁费:指为销售商品而从外部租入各种资产而支付的租金。
销售服务费:指在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费过程中发生的服务费。
职工薪酬:是指发放给销售部门人员的工资、奖金及其他补贴,以及按发放给销售部门人员的工资、奖金及其他补贴总额一定比例计提或控制使用的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住房公积金、各项社会保险等。
差旅费:指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办公费:指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办公费用。
折旧费:指销售机构按实有固定资产和规定比例计提的折旧费。
修理费:指销售机构发生的各种修理费用。
物料消耗:指销售机构耗用物料而发生的费用。
低值易耗品:指销售机构耗用的各种低值易耗品的费用。
产品出口手续费:指产品出口而发生的手续费用。
其他:指不能列入以上项目的各种销售费用。
8.
核算方法和程序
8.1车间经济核算一般运用计划、核算、分析的方法。
8.1.1通过编制成本(费用)计划,选择和确定最优方案,制定降低生产耗费的措施。
8.1.2通过核算的反映和监督,消除可能发生的损失和浪费。
8.1.3通过进行成本活动分析,研究实际执行结果和原定计划的偏差,发动职工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努力实现增收节支。
8.2
车间经济核算程序。车间经济核算借助于会计核算的形式,系统地反映车间(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活动。
8.2.1设置账户。将车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业务按其不同的经济内容进行归类。
8.2.2复式记账。反映经济活动中资金运用的来龙去脉。
8.2.3填制和审核凭证。根据原始资料填制记账凭证并经审核后,作为车间经济核算记账的依据。
8.2.4登记账薄。根据填制的会计凭证,分别登记在账薄上分类反映,这样可以得到各种可靠的数据资料。
8.2.5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按一定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耗费,从而确定其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
8.2.6财产清查。这里讲的财产清查,是指车间笸箩料(定额化工料、一般辅助材料)的清查,每月进行一次核查实有数额的一种方法。月初按账面数增加当月生产成本,月末盘存后按实有数冲减当月生产成本。
8.2.7车间经济核算报表。车间经济核算报表是定期总和反映车间经济活动成果和经济状况的一种专门方法。
9.
费用归集与成本计算。
9.1
费用归集的方法。
9.1.1基本生产车间生产费用归集的方法:
9.1.1.1按规定的成本项目汇集所发生的生产费用。
9.1.1.2归集费用的原始凭证包括领料单,工资表,费用结算单及财务部门下发的费用通知单。
9.1.1.3划清炼化生产与制造费用的界限。原材料、职工薪酬、水、电、汽、风等都应归集到“生产成本”核算科目;对办公费、差旅费、修理费、运输费、低值易耗品、折旧费、化验费、劳保等费用,一般应归集到“制造费用”核算科目。
9.1.2辅助生产车间生产费用归集的方法: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费用按规定的成本项目汇集,将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生产费用计入“辅助生产”核算科目。
9.1.3管理部门及销售部门发生的费用支出应计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核算科目。
10.
会计科目、帐簿和报表
10.1
会计科目的设置: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拟设以下会计科目,公司内银行存款、公司内银行拨款、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管理费用、营业费用。
10.2账簿设置: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对应设置各分类明细账及公司内银行存款帐。
10.3会计报表
10.3.1编制要求
10.3.1.1车间(部门)经济核算,必须正确、及时地按规定编制车间经济核算报表。所编报表必须做到数字真实,账表数字一致,内容完整,为公司决策、考核提供准确可靠的会计核算与信息资料。
10.3.1.2编表前应将本期所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登记入账,不得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延后,也不能提前结账而少记经济业务。
10.3.1.3编表前应做好对帐工作,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会计记录的正确无误。若发现有误,应查明原因,及时更正。
10.3.1.4所报报表应附编报说明,并在次月4日前上报财务资产部,规定上报的报表要加具封面。报表封面上的内容要齐全,具体有编报单位、单位领导、填表以及报送日期等内容。
10.3.2报表种类
10.3.2.1开展经济核算的车间(队)统一编制《科目余额表》。
10.3.2.2基本生产车间要编制《炼油化工产品成本计算表》、《制造费用表》、《生产费用表》。
10.3.2.3辅助生产车间要编制《辅助生产车间成本计算表》、《制造费用表》、《生产费用表》。
10.3.2.4管理部门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
10.3.2.5销售部门编制《营业费用明细表》。
10.3.3报表编制方法
10.3.3.1科目余额表。所填的数字是根据记账凭证汇总数而填,反映本期发生数和期末余额数。
10.3.3.2制造费用表。所填数据是根据核对过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上的数据而填列。
10.3.3.3炼油化工产品成本计算表。此表依据生产成本明细账数据填列。表中除原材料成本外,均为完全费用项目。原料成本加完全费用总额即为车间(装置)生产成本总额。
10.3.3.4辅助生产车间成本计算表。表中一至六项根据“辅助生产”明细账当期发生额对应车间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名称栏目填列。
根据车间(项目)总成本和劳务量计算填列实际单位成本。根据计划单位成本乘上劳务量计算填列车间计划总成本,由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计算填列成本差异。
10.3.3.5管理费用明细表。此表反映管理部门所发生的费用,按管理费用明细账内容对应填列。
10.3.3.6营业费用明细表。此表反映销售部门所发生的费用,按营业费用明细账填列。
11.
目标成本管理
11.1
目标成本确定。车间(队)的目标成本管理侧重于经济承包指标管理,以公司部下达的生产任务和计划经济指标作为制订目标成本的依据,以确定车间目标成本或经费支出计划。
11.2
目标成本分解。建立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队)、车间(队)保公司部的纵横交错的指标保证体系。
11.2.1纵向分解。车间(队)根据公司下达的目标成本,确定本车间(队)目标成本后,分解到各班组或个人。
11.2.2横向分解。本着“管什么,负责什么”的原则,由车间目标成本管理机构负责各项单项目标成本的分解核定工作。
11.3
目标成本责任制。建立以责、权、利为主体的目标成本责任体系和层层负责、纵横交错、一级保一级的责任网络体系。
车间(队)主任(队长)是目标成本的第一责任人,对车间(队)目标成本的执行和完成情况负责;成本员在主任(队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车间(队)目标成本的确定及班组(个人)目标成本的分解和落实。车间目标成本的核算,反映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分析形成目标成本的差异及原因,并对班组(个人)目标成本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等。
车间主任(队长)以第一责任人的身份对车间目标成本管理全面负责,下设三个组。
第一组为生产管理组,由工艺副主任(主管)、技术员、统计员负责日常生产,及时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第二组为设备管理组,由设备副主任(主管)、技术员、材料员负责,直接掌握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配件计划的编制,设备检修效率的管理,严把材料入库(出库)关,对不合格材料及时进行退料处理。
第三组为费用管理组,由车间技术骨干各把一方,负责对各项费用的管理,如技术员负责化验费用,逐一登记每天的油品分析项目、次数,全月汇总,按公司内部价格与化验部门结算劳务;其他诸如水费、电费等均是由专人负责,责任明确,严格把关。
11.4目标成本管理流程图:见附图
12.
基础工作管理
12.1
为了加强成本管理,确保目标成本的实现,必须建立和完善基础工作:
12.1.1加强定额管理。公司内部的各项定额统一由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制订、修改、下达,各基层单位应严格执行公司部下达的各项定额,并在执行中对各项定额提出修改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
12.1.2严格计量制度。所有物料的收发、消耗,都要认真计量、验收、办理入库、出库手续(批量购入,分批分次消耗)。各种计量设备、仪表和工具必须经常维修校正,保证计量准确。
12.1.3健全原始记录。对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工时的消耗,费用的支出,质量检验,在产品、半成品、劳务的内部转移和产成品的出入库,财产、物资的损失等都要建立完整的原始记录,并按规定的程序传递。
12.1.4严格劳务结算价格。公司内部的劳务结算价格由公司财务资产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制订(修订)下达,各单位应严格遵照执行。
12.1.5
加强针线笸箩料管理。各基层单位的针线笸箩料要有专人管理,要有账有卡,收、发手续要齐全,要按月上报当月的收、发、存明细表,公司财务资产部据以办理“假退料”手续,冲减有关成本费用。
12.2加强低值易耗品管理
12.2.1车间(队)的专用工具等低值易耗品要实行定岗、定人、定数量的三定工作;做到有账有卡,有收、发手续的三有工作,定期进行清理,保证帐实相符。
12.2.2建立委托代管制度。对于专用工具可委托使用人暂时代管,一旦使用人变动要及时办理专用工具交接手续,不得以任何理由不交或带走。
12.2.3实行赔偿制度。若经过清理,发现车间(队)的低值易耗品账实不符,有丢失现象,要追究当事人责任,视情节照原价或加倍进行赔偿。
13.
成本考核与分析
13.1
目标成本考核。实行按目标成本分级管理的层次,自上而下考核的办法进行考核。
13.1.1公司部对部门和车间的考核,考核部门、车间目标成本完成情况,每月进行一次。公司财务资产部内部考核岗人员根据各单位上报(收集)的成本费用核算资料,经核对、汇总,并报送部门负责人及主管领导审核后,上报公司企管考核部门。
13.1.2车间对班组的考核,考核班组目标成本完成情况,每周进行一次。车间在考核班组经济核算时,检查准确率、及时率以及各项耗费情况,每月打分,按分数的高低分发班组的奖金。对成本费用控制好的班组进行奖励,否则扣罚,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形成人人关心生产,人人节约成本的好局面。
13.2
经济活动分析
13.2.1车间经济活动分析。车间经济活动分析是以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经济指标及核算资料为依据,对车间经济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检查与分析。分析分为旬分析、月分析、季分析等。
13.2.1.1班组分析由班组长主持,每周进行一次。分析本周产品质量和目标成本费用完成情况,产品收率和能耗情况,原始记录是否完整,数据是否正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及时上报。
13.2.1.2车间分析由车间主任主持,车间领导、技术员、成本员和班组长参加,每月进行一次。分析本车间(队)目标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以便有效地进行控制。
13.2.1.3季度进行全面分析,重要问题进行重点分析。通过对目标成本完成情况的分析,做出正确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成本升降的原因,提出加强目标成本管理的措施,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3.2.1.4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
13.2.1.4.1全面分析,包括生产方面的分析和经济方面的分析。生产方面的分析,主要是从原料加工,产品收率,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均衡性和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等诸因素的分析;经济方面的分析,主要是从生产成本构成包括各种生产消耗的降低或升高的原因,影响的程度分析等等。
13.2.1.4.2专题分析,通常是针对车间经济活动某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如吨油完全费用升高原因专题分析,加工损失过大等专题分析。
13.2.2分析方法。
13.2.2.1一般分析(采取对比分析法)
13.2.2.1.1实际指标完成情况与计划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可以确定计划的完成程度,进一步挖掘增产节约的潜力,促进车间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13.2.2.1.2本期与上年同期对比分析,也可以与本车间历史最好水平对比分析,与同行业先进企业指标对比分析等。这些对比可以促进职工找差距、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
13.2.2.2具体分析(采用因素分析法)。把对比分析所确定的差异作为分析对象,进一步找出导致产生差异的有关因素,然后分别计算这些因素影响程度。
13.2.2.3比率分析法。是以比率的形式来比较数据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