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青春中国主题征文 本文关键词:中国,征文,青春,主题
中国梦青春中国主题征文 本文简介:崛起的中国梦黑河学院王爽每当我们提及“中国”这一名词时,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这是一个让我们足以骄傲的母亲的名字,我们会把五千年的悠悠历史和她紧紧相连。不论是屈辱的还是辉煌的,只要是我们母亲的经历,都是我们心中最美的故事,当你悲伤难过时,我们为你心碎神伤,当你愉悦欣喜时,我们为你拍手
中国梦青春中国主题征文 本文内容:
崛起的中国梦
黑河学院
王爽
每当我们提及“中国”这一名词时,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这是一个让我们足以骄傲的母亲的名字,我们会把五千年的悠悠历史和她紧紧相连。不论是屈辱的还是辉煌的,只要是我们母亲的经历,都是我们心中最美的故事,当你悲伤难过时,我们为你心碎神伤,当你愉悦欣喜时,我们为你拍手喝彩,然而在伟大的母亲孕育伟大的灵魂,中华民族之魂——中国梦。
中国梦也随之有了更为丰富的含义,不同的时代乐章谱写了不同的时代旋律。在列强侵略、铁蹄践踏在中国大地上时,中国梦就是救亡图存,独立自强。在炮火连天、战乱纷飞的年代里,中国梦就是国家统一、安居乐业的和平生活。在民族独立、和平建国的背景下,中国梦就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在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的时代中,中国梦就是经济腾飞,小康社会的建设。在科教兴国、经济飞速的世纪下,中国梦是让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重新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崛起中的中国,实践着的中国梦。
人生因为经历而精彩,越多的经历就越多跌宕起伏的动人故事。历史的车轮缓缓地碾过,留下了深深的辙痕,烙印在我们的灵魂里。鸦片战争的爆发象征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列强通过卑鄙的手段使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利用鸦片对于人们精神的控制,腐蚀了中国人的身体,玷污了中国人的内心,但是让他们铭记这个教训,不能击败的是中国人不屈的灵魂,势必将他们赶出中国的决心。为了海外贸易、国际市场、掠夺资源、侵占财富、巨大的经济利益,他们变成了土匪强盗,毫不留情地在我们的领土内烧杀掳掠。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战败,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败,《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海战的战败,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战败,《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皖南事变等震烁古今历史事件。这一一个血淋淋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并没有无动于衷而是积极地开始了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我们发动了惊天动地的辛亥革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进行了众所周知的国民革命运动。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会战,百团大战都是例例铁证,证明了中华儿女的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我们实现了救亡图存,独立自强的中国梦。然而历史的车轮仍在继续的前进着。
问题总是解决了这一个又会产生下一个,赶走列强接下来的就是我们民族内部矛盾的统一。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面临了诸多的选择:该组建什么样的政府、应该领导人们走什么样的道路,未来的发展着重在哪个方面、怎么样改变现有的状态带给人民幸福等一系列攸关中华民族未来的抉择。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及国民革命失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国共两党的合作失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激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为我们做了决定。我们实现了国家统一、安居乐业的和平生活。
新中国成立了,我们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了。面对战争的残局,人民积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事业里。当土地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象征着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中美建交这些不争的事实说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们正在为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奋斗。我们实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中国梦。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为了谋求更高的发展,我们进行了改革开放,这次不再是被迫打开国门,沦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而是我们积极主动地应对全球化,打开国门,利用全球化的优势使经济发展更为迅速。一国两制的伟大方针的提出,港澳的顺利回归,表明了我们和平统一,谋求发展的战略思想。神舟系列的成功发射,不仅仅实现了科技的创新,也圆了我们世世代代中国人的飞天梦。面对疾病与自然灾害,我们有条不紊地组织救援,表明了我们的政府和党的英勇深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向世界展现了我们的风采,独特的东方神韵。我们实现了经济腾飞,小康社会的建设的中国梦。
为梦飞行,朝梦想出发,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义务,青春飞扬的我们应该扬起时代的风帆,去继往开来,在蔚蓝的海洋上绽放我们风采,在无边的苍穹上书写我们诗篇,在历史的画卷中描绘我们的蓝图,在时代的乐章中谱写我们的旋律。飞扬吧,青春;崛起吧,中国;实现吧,中国梦!
篇2: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方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教科书,必修,设计方案,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简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①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方案上饶县中学李燕青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即识记:①新中国初期的国际形势及特点。②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外交方针。③新中国初期开展的重大外交活动。(2)能力即理解运用:①分析归纳新中国初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①
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学设计方案
上饶县中学
李燕青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即识记:①新中国初期的国际形势及特点。②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外交方针。③新中国初期开展的重大外交活动。
(2)能力即理解运用:①分析归纳新中国初期制定外交方针的原因的能力。②分析归纳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意义的能力。③分析比较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不同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文字、图片、观看音像、多媒体显示等,从中提取历史有效信息,借助形象思维分析思考,从中感知历史。
2、通过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及其外交活动的基本内容的学习,学会分析归纳制定外交方针的原因和开展外交活动取得的成就及其历史意义,学会分析比较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
(三)情感与价值观
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的制定及外交活动的开展,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认识到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认识到新中国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及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难点:建国初国际外形势对制定外交方针时的影响
三、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外交成就,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实行这种外交方针的原因及内涵,帮助学生分析比较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根本不同。
教学过程:教师通创设的课堂思维情境,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探究。主要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内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设计
导课:多媒体放映“开国大典”片段
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和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世界的和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积极开展了外交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感受新中国的外交。
新课:
合作探究问题1:新中国成立初,国际形势的特点是什么?其中有利于新中国的因素是什么?不利于新中国的因素是什么?面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新中国政府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其目的是什么?
学生看书:P108-P109页,思考讨论、分析、归纳。
教师引导。
学生回答:
新中国初期外交国际形势特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立和斗争即“冷战”。
对新中国有利的是: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发展,从而形成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他们支持援助新中国,是新中国的朋友。
对新中国不利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不甘心对中国长期侵略的失败,敌视新中国,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之中。
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做法有:“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目的:保障国家独立和主权的完整,维护世界和平。
多媒体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师:在外交方针中,其核心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一边倒”是核心。这是当时国际形势决定的,别无选择。当时,美国全球推行霸权政策,要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之中,这样做可以打破美国的孤立外交政策,还可以壮大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从而保障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完整,巩固新中国政权,及维护世界和平。
师:新中国确定了外交方针后,以周恩来为首的外交部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合作探究问题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是怎样开拓外新局面的,取得哪些成就,有何意义?
学生看书:P109-110页,思考讨论,分析、归纳。
教师引导
多媒体显示:
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图片及其主要内容。
2、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图片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
3、中国政府代表在日内瓦会议上图片。
4、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图片及发言主要内容。
学生回答:
外交活动及成就、意义:
1、建交工作: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与苏联结盟,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成熟。
3、友好交往: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并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从此中国与印度,缅甸关系加强。
4、步入世界外交舞台,一是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二是参加了亚非会议,周恩来在发言中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从而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师:新中国的上述外交活动,打破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政策,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巩固了人民新政权,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同时,提高了国际地位,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合作探究问题3:新中国的外交与旧中国的外交有哪些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
学生回答:新中国的外交与旧中国的外交不同点有:
外交背景不同:旧中国的外交是反动政府统治,是在列强发动侵略战争被打败时被动地开展外交;新中国的外交,是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对外主动地开展外交工作。
外交目的不同:旧中国的外交主要是维护其反动政府统治及其阶级利益;新中国外交主要是保障国家独立,主权完整,维护世界和平,从而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利益。
外交方针不同:旧中国外交是屈辱外交方针;新中国外交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外交的结果、影响不同:旧中国的外交结果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
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越来越落后,人民苦难越来越深;新中国外交建立了与世界人民的友好关系,保障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维护了世界和平,并促进世界的发展。
小结:
师:总之,旧中国是屈辱的外交,新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说明了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因而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说明了新中国的外交捍卫了国家人民利益,中国共产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冷战”
板书:
背景:苏联(社)
美国(资)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活动:成就与意义
2009年2月
篇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 本文关键词:教学设计,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 本文简介:教案设计教学课题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一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一历史的第一节课,内容又是学生相对不熟悉的中国古代史方面内容。需要适当简化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知识,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重点是宗法制和分封制。从宗法制在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中的地位来看,适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 本文内容:
教
案
设
计
教学课题
高中历史人民版
必修1
专题一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一历史的第一节课,内容又是学生相对不熟悉的中国古代史方面内容。需要适当简化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知识,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重点是宗法制和分封制。从宗法制在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中的地位来看,适当调整教学顺序:①夏商的政治制度;②西周的分封制;③西周的宗法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引用史料来形成观点,说明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历史学科的特点。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大家在初中就已了解我国古代的历史,能否准确背诵出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顺序?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师:夏商周是我国的哪一种社会形态?那么在夏之前呢?
生:
奴隶社会,原始社会。
师: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单位是什么?
生:部落、部落联盟。
师:这些社会组织是靠血缘关系来维系的。
【总结】人类社会组织演进:人猿群-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讲授新课】
1.
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认识早期国家起源的时间.原因.地区.标志
二、夏商的政治形式——(王位)世袭制
合作探究:(1)夏王朝的建立与政治特点
(2)商王朝的建立与政治特点
(过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实行了哪些政治制度?
三、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
(1)概念:“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土地人口物资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周武王
定期朝贡
交纳赋税
提供军赋力役
合作探究:为什么是分封这些人?
?:王族是天子最信赖的人。
?:功臣对建立新的政权有贡献,需要拉拢他们,必须给予一定的奖赏以示对天子忠诚的鼓励。
?:可以借助先代贵族的威望减少新政权的阻力。
(2)目的:
巩固统治
史料链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为什么有这说法?
(3)评价:
观察地图,受封的同姓与异姓诸侯国在分布上有何特点?结合教材思考这一制度的利弊各有哪些?
(过渡)师:我们刚才讲分封制,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受封?受封的对象与周天子之间主要是靠什么联系在一起的?(血缘)这就涉及到西周的另一种制度——宗法制。(导入宗法制)
2、宗法制
(1)概念: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让学生绘制示意图: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2)实质: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嫡长子继承制
师:宗法制对西周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
(3)
作用:它能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4)宗法制仍对我们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你们能举例说明吗?
生1:现在很多人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认为只有生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生2: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认为现在我们仍要遵循长孝顺、尊敬长辈等也跟宗法制的影响有关。
【课时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原始社会其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所以在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这种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这也正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概括)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作业设计】
(1)探究活动:编《家谱》
(2)下列是某同学在模拟西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段独白。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独白中的错误之处。
我是家里的嫡长子,被父亲分封到东方。前几天,我出兵教训了前来“问鼎示威”的楚王。父亲因此免除了我的贡赋,并允许我在自己的封国内收取赋税,设置官员。过几天,各诸侯国将要向我汇报他们治理自己封国的情况。他们之间整天勾心斗角,打个不停,我心里很恼火。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交流发言)
【课后反思】
本课是高中的第一篇课文内容较深,在上课时我结合相关的地图、事例来讲述抽象的概念。但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理解仍然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背景知识不足,这需要他们在课前预习复习初中学习过的知识,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