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老山芹(森林蔬菜)栽培及保鲜技术研究项目申报书 本文关键词:蕨菜,栽培,技术研究,保鲜,老山
蕨菜、老山芹(森林蔬菜)栽培及保鲜技术研究项目申报书 本文简介:申报代码MC06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建议书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蕨菜、老山芹(森林蔬菜)栽培及保鲜技术研究行业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联系人:陈列联系电话:010-84238715E-mail:[email protected]二〇一二年制—13—填写说明1.本建议书为申请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蕨菜、老山芹(森林蔬菜)栽培及保鲜技术研究项目申报书 本文内容:
申报代码
MC06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建议书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蕨菜、老山芹(森林蔬菜)栽培及保鲜技术研究
行业主管部门:
国家林业局
联
系
人:
陈
列
联系电话:
010-84238715
E-mail:
[email protected]
二〇一二年制
—
13
—
填
写
说
明
1.本建议书为申请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的主要文件。各项内容必须认真填写,表内栏目不能空缺,无此项内容时填“/”。
2.“申报代码”以申报指南中所在领域括号中备注的为准。
3.“项目编号”不填写,由国家林业局统一编写。
4.“项目名称”要简洁、明确,字数不超过20个汉字。
5.“项目基本信息表”的“内容摘要”包括项目的目标、工作内容及预期成果。
6.“七、专项经费管理咨询委员会的推荐意见”由国家林业局统一填写。
7.建议书总篇幅严格控制在5000字以内。
8.书面申报材料一式五份,A3纸骑缝对折装订。
项目基本信息表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蕨菜、老山芹(森林蔬菜)栽培及保鲜技术研究
所属行业
绿色食品
经费概算
295万元
实施周期
5年(2013-2017)
所属领域
□能源
□资源
□环境√农业
□材料
□制造业
□交通运输
□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
□人口与健康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公共安全与其他社会事业
项目与《纲要》的衔接性
√明确列入《纲要》农业领域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优先主题
□基本属于《纲要》
领域
优先主题的范畴
□其他(请说明)
项目定位
□应急性
√培育性
□基础性
创新类型
□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项目完成时的应用类型
□形成自主研发能力
□形成规模生产能力
√局部试点示范
□较大范围推广应用
内容摘要
(500字以内)
项目通过调查蕨菜及老山芹的生长环境及生物学特性,明确蕨菜及老山芹生长的主控因子,采用种子繁殖和孢子繁殖方法、采取野生驯化和系统育种措施,研究出蕨菜及老山芹的驯化栽培技术,利用当地野生资源把野生种驯化为人工栽培种,选育出高产(比野生种增产出20%以上)、稳产、质优、抗病的人工栽培品系1-3个,并进行经济效益和产品品质的综合分析。建立15公顷蕨菜及老山芹栽培试验、示范核心基地和100公顷辐射示范基地。根据蕨菜、老山芹本身的特点筛选出不同保鲜储藏方法,根据不同保鲜储藏方法对野菜呼吸强度、还原糖、VC
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感官指标等的影响,研究出最佳保鲜贮藏技术。项目完成后不仅给林区百姓餐桌提供绿色、安全的蔬菜新品种,丰富菜篮子,为森林食品精深加工企业提供原料保障,而且从根本上保护野生资源、同时可以促进该区域森林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成千上万名林业转岗职工提供新的就业途径,每年可创上亿元的潜在经济效益。
项目申报单位
牵头单位: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协作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大兴安岭乡峰贸易有限公司
申报人姓名
刘成学
出生年月
1964、4
职称/职务
研究员
手机号码
13845748067
电子邮箱
165000
一、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需求分析
1.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组织开展本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解决行业发展、地方林业重点工程和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的必要性分析)。
森林蔬菜,又叫森林野菜。指生长在林间、林下和林缘的可食用野生植物。森林蔬菜的营养成份大多高于现有栽培的大众蔬菜,尤其是维生素和无机盐含量最为突出。是目前风行世界的五类健康食品之一。在日本、西欧和东南亚等国被誉为天然“绿色食品“、“森林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我国森林蔬菜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目前我国森林蔬菜出口量已占世界第二位,而且还在逐年递增。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西欧、美国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据统计,国内市场1985年森林野菜的销量仅为12万吨,而2004年猛增到200万吨。年出口量达50万吨,并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随着森林蔬菜加工水平及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出口需求量在不断增加,森林蔬菜的开发潜力巨大,人工栽培前景广阔。
由于蕨菜、老山芹的采集时间相对集中,一般上市时间较短,而且采摘后,保鲜、保质性差,会发生萎蔫变软、失绿、脆性下降并纤维化,品质下降,商品性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严重景响经济效益。据统计,我国森林蔬菜在采摘和贮藏过程中损失率达20-30%。要解决森林蔬菜在采收及贮藏中存在的难题,唯一途径就是进行保鲜贮藏技术的研究。
蕨菜和老山芹是国内外公认的优质森林蔬菜。蕨菜,指可食用的蕨类植物。蕨菜鲜嫩细软,余味悠长,且营养价值高,又有多种药用功能,在众多的山珍野味中,享有“山野之王”的美誉。市场需求旺盛,且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被誉为"林海山珍"。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外贸土产商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有开发的蕨菜有蕨、荚果蕨、蹄盖蕨、分株紫箕、肾蕨等。
老山芹,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兴安岭地区有两种:兴安牛防风Heracleum
dissectum和东北牛防风Heracleum
moellendorffii。由于形态相似,成分相近,味道相同,统称为老山芹。老山芹的主要成分为香豆素类化合物及黄酮类化合物,其根入药可做独活用,具有祛湿提气、健胃和脾、滋阴补血等作用。老山芹是近十年间开发出的森林蔬菜。因其幼嫩茎叶美味可口、风味独特、食法繁多、倍受人们喜爱,享有美食盛誉。现已成为我省林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野味佳肴,已出口到韩国。开发潜力具大。大兴安岭林区面积17.56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0.95%,是我国最大的无污染国有林区,清新的山林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林下资源,是我国寒温带天然的生物基因库。其纯洁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林下资源为森林蔬菜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蕨菜、老山芹是大兴安岭传统优质森林蔬菜,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是至今大兴安岭地区主要的出口森林蔬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发展潜力巨大。据初步统计(2006年),大兴安岭地区东部林区蕨菜、老山芹的储量约13.4万吨和2300吨。虽然目前大兴安岭的蕨菜、老山芹资源丰富,但资源分散,传统采集区过度采集,面临野生自然资源匮乏的问题,而次生资源产量极低,加上由于大兴安岭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在多年冻土的制约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受气候和土壤条件限制,植物生长极其缓慢。森林植被一旦被破坏后,其恢复期长并且很难恢复。所以从长远看,开发大兴安岭林下资源,长期靠采挖,易于造成野生资源枯竭,甚至灭绝,无法持续长久利用。还有蕨菜、老山芹的采集期集中,采集时间短,加上采集期正是森林高火险期,严禁进山作业。因此,要解决保护资源与开发资源的矛盾,其途径就是开展人工栽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把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项目,纳入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近几年内即将停止。以采伐木材资源为主的“独木支撑”的经济格局,将陷入“经济危困、资源危机”的境地。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木材产量锐减,大量林业职工纷纷下岗,就业空间日趋狭小。保护森林资源与砍伐森林资源求生存的矛盾愈演愈烈。大兴安岭地委、行署、林业集团公司最新提出“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的发展战略。选择市场前景好,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如蕨菜、老山芹)的森林蔬菜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和示范推广,培育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一定示范作用与导向作用的替代产业,己是燃眉之急。也是森林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符合《纲要》要求,而且既能保护林下资源,还能保障林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持久效益,使开发利用与资源再生协调发展,永保大兴安岭的品牌特色,使之立于不败之地。对发挥林区优势,调整种植业结构,吸纳大量下岗林区职工再就业,对维护社会稳定及和谐发展,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和为国家出口创汇均具有重要意义。
2.分析说明项目实施能够产生的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将建立15公顷蕨菜、老山芹的栽培试验、示范核心基地和100公顷辐射基地,根据已有栽培试验参数,按鲜品15000公斤/公顷,6元/公斤计算,产值1035万元,扣除生产成本(1.5万元/公顷×115公顷)172.5万元,项目可创真接经济效益862.5万元。
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近几年内即将停止。以采伐木材资源为主的“独木支撑”的经济格局,将陷入“经济危困、资源危机”的境地。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木材产量锐减,大量林业职工纷纷下岗,就业空间日趋狭小。开展蕨菜、老山芹的人工种植及保鲜加工技术的研究,并且建立现代加工企业是林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为林区创出一条新型的绿色生态产业,吸纳大量下岗林区职工再就业、造福于人民。对维护社会稳定及和谐发展,也对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及主要任务
1.主要目标(项目目标的涵盖范围要与项目名称相对应;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考核,并在项目实施周期内能够完成。)
项目通过调查蕨菜、老山芹生长环境及生物学特性,掌握生长发育的主控因子,通过115公顷的试验示范总结出驯化栽培技术,选育出1-2个栽培种,并进行经济分析和产品对比分析。通过根据蕨菜、老山芹本身的特点筛选出不同保鲜储藏方法,根据不同保鲜储藏方法对野菜的呼吸强度、还原糖、VC
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感官指标等的影响,研究出蕨菜、老山芹保鲜贮藏技术。
(1)研究出一套蕨菜、老山菜的人工栽培技术,写出相关论文2-3篇。
(2)选育出老山芹的高产(比野生种增产出20%以上)、稳产、质优、抗病的人工栽培种
(3)蕨菜、老山芹的保鲜技术。
(4)培训技术人员4-5名,培训讲座200-300人次。
2.研究与开发任务与内容(主要包括研究重点与开发内容,以及相应的考核指标。其内容应与项目目标有直接对应关系,为实现项目目标所应进行的重点研究内容不应有遗漏,也不应包括与项目目标关系度不大的内容。)
计划5年(2013-2017年)完成,利用5年时间研究出蕨菜、老山芹的人工栽培技术。通过研究达到利用当地森林蔬菜资源把野生种驯化为人工栽培种。建立15公顷蕨菜、老山芹栽培试验、示范核心基地和100公顷辐射示范基地,使蕨菜、老山芹成为高寒林区主栽蔬菜。研究出切实可行的蕨菜、老山芹的保鲜技术。
(1)调查蕨菜及老山芹的生长环境及生物学特性,明确蕨菜及老山芹生长的主控因子
(2)蕨菜、老山芹的栽培技术研究内容
技术流程:
采种
在林下野生地进行调查、采种
种子处理及播种育苗
1、
沙藏处理,催芽,春播
2、
药剂处理,催芽,春播
3、
种子筛选,秋播
整地及施有机肥
1、
起垅及起垅方法
2、
做畦及做畦方法
3、
有机肥种类
移栽
1、
移栽期
2、
移栽方法
定植
定植期选择
水肥管理
1、
生理干旱及浇
水
2、
施肥及施肥种类
耕作及除草
1、
机械及人工除草
2、
化学除草
病虫害防治
1、
病虫害种类
2、
防治方法
收获
1、
收获期选择
2、
收获方法
驯化栽培技术
1、技术培训
2、技术推广
3、建辐射区
①种子及孢子处理技术
②育苗技术
③土壤改良及耕作技术
④水肥管理技术
⑤病虫害防治技术
⑥采种技术。
(3)新品种选育
利用驯化栽培及系统选育方法,选育出老山芹高产(比野生种增产20%以上)、稳产、质优、抗病的人工栽培种
(4)蕨菜、老山芹的保鲜贮藏技术
①根据蕨菜、老山芹本身的特点,研究干制、冷藏(速冻、冰温)、盐渍等不同保鲜贮藏方法。
②研究不同保鲜储藏方法对野菜呼吸强度、还原糖、VC
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感官指标等的影响。
课题拟设蕨菜孢子繁殖技术研究,老山芹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蕨菜、老山芹的保鲜技术研究。
3.项目的技术关键、技术难点、创新点
(1)关键技术
①掌握蕨菜及老山芹生长发育的主控因子
②控制蕨菜及老山芹后熟、衰老与腐烂的技术
(2)技术难点
①种子及孢子处理技术
②土壤改良及耕作技术
③孢子繁殖苗的快繁技术
④野生驯化、系统选育技术
⑤不同保鲜储藏方法对野菜呼吸强度、还原糖、VC
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感官指标等的影响的研究
(3)创新点
①寒温带森林蔬菜驯化栽培技术
②选育出的老山芹新品种
③蕨菜、老山芹保鲜贮藏技术
三、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国内现有工作基础
1.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与现状、专利等知识产权及相关技术标准情况分析。
我国森林蔬菜资源的开发在7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民间的自采自食,而且数量较少。70年代至80年代只有少量的盐渍品出口,且品种单一,仅局限于盐渍菠菜、盐渍刺嫩芽等几个品种。进入80年代,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森林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受到重视,由自采自食阶段转向采集、外贸部门和工厂收购加工、产品销售阶段,以森林野菜干品、盐渍品和山野菜罐头等产品大量供应国内外市场,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与此同时,一些科技工作者对山野菜的引种驯化和丰产栽培技术也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已有40余种野菜成功进行了人工栽培,其种20多种已大面积生产。至于蕨菜、老山芹,目前还处于试验、栽培阶段,没有大面积栽培的报到。大兴安岭地区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室在2006-2012年间,进行了大兴安岭森林蔬菜野生资源调研及部分野菜的栽培试验,初步掌握了60余种森林蔬菜资源及蕨菜、老山芹等部分野菜的生长环境和生物学特性,成功培育出3000余株蕨菜孢子繁殖苗及种子栽培老山芹苗,为进一步进行规模化栽培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保鲜技术主要有:比久法(B9)(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用0.1%的比久水溶液浸泡10分钟,取出沥干装袋密封,可保鲜15天以上)、食盐水浸法、钙离子法、小苏打水法、抗坏血酸法、苯甲酸钠法、焦亚硫酸钠法、挥发性合剂法、氯化钠、氯化钙混合液法等,保鲜时间可达7-15天,最高可达2-3个月。但保鲜技术还有一些缺点,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国内现有工作基础(主要从国内技术基础、研发力量等方面阐述项目的可行性)。
项目承担单位大兴安岭地区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室,开展蔬菜人工栽培及育种科研和生产近20余年,先后选育出10余种蔬菜品种,并获得省、地级科技进步奖多次。在2006-2012年间,进行了大兴安岭森林蔬菜野生资源调研及部分野菜的栽培试验,初步掌握了60余种森林蔬菜资源及蕨菜、老山芹等部分野菜的生长环境和生物学特性,成功培育出3000余株蕨菜孢子繁殖苗及种子栽培老山芹苗。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农林科学院与东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延边大学、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建立了密切联系。设有林业实验基地、农业实验基地2处,试验苗圃1处,拥有化验室670平方米、种薯窖3000平方米、预贮棚3000平方米、钢架网棚4000平方米,试验仪器设备70多台件,实验基地施业区面积5118公顷,其中:有亚洲第一大种子园,有苗圃1处133公顷;有试验林地12处面积1467公顷。这些为本项目的实施及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
主要负责蕨菜、老山芹保鲜贮藏技术研究的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所,有多年的研究的基础,有试验、示范基地三个,其中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所试验地100亩,八五三、红光、八五一一农场示范基地1000亩。全所科研人员24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5人,完全有能力承担科研和开发任务。拥有组织培养实验室、病害检测实验室、分子实验室、生理实验室、品质分析实验室、考种室等仪器设备100余台(套)。
四、技术、经济效益及成果共享方式
1.技术、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研究集野生品种驯化、新品种选育、栽培示范、保鲜贮藏等研究为一体,贯穿于生产到销售前的整个环节,不仅给生产者解决了蕨菜和老山芹栽培、生产及贮藏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还能指导和推动其它森林蔬菜的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并能够促进我省林下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现林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技术市场潜力巨大,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为成千上万名林业转岗职工提供新的就业途径。
本项目实施后,将建立15公顷蕨菜、老山芹的栽培试验、示范核心基地和100公顷辐射基地,根据已有栽培试验参数,按鲜品15000公斤/公顷,6元/公斤计算,产值1035万元,扣除生产成本(1.5万元/公顷×115公顷)172.5万元,项目可创真接经济效益862.5万元。
2.成果社会共享方式和范围
联合攻关项目完成后知识产权归项目承担单位共同所有,面向大兴安岭及周边地区进行推广。
五、实施年限、经费概算与资金筹措
1.年度计划、阶段目标
2013年:
1、按不同环境区域建立4个调研样地。进行野生蕨菜、老山芹生物生态学和资源状况调查,采集野生种子及孢子。
2、建设20亩蕨菜、老山芹露地栽培试验基地及4栋保护地栽培试验基地。
3、专业人员培训及购置仪器设备。
4、蕨菜、老山芹不同保鲜贮藏技术试验,数据分析。
2014年:
1、种子、孢子处理技术的研究,采取激素、冷冻等处理方法,选出最优发芽方法。
2、整地、老山芹播种、田间管理,不同区域样地野生种栽培圃中的优良株选择、优良株收获及贮藏。蕨菜孢子繁殖培养基的设计方案及育苗试验。
3、蕨菜、老山芹不同保鲜贮藏技术重复试验,品质数据分析。
2015年:
1、不同区域各老山芹优良株系间露地及保护地比较试验,选择最优良株系,在最优良株系中选择若干单株,采种。选出蕨菜孢子繁殖最优培养基,孢子播种、育苗扩繁。
2、优化主要山野菜保鲜贮藏配方技术。
2016年:
1、老山芹若干优良单株系扩繁、蕨菜孢子繁殖苗的扩繁、移栽。
2、老山芹、蕨菜人工栽培产品和野生采集产品的品质综合分析。
3、形成蕨菜、老山芹保鲜贮藏技术配方,加工示范。
2017年:
1、建立15公顷蕨菜、老山芹栽培试验、示范核心基地和100公顷辐射示范基地。
2、老山芹栽培品系中试、提审,选育出新品种。
3、发表论文2篇以上(老山芹野生驯化栽培技术、蕨菜孢子栽培技术等),培训技术人员4-5名,培训讲座200-300人次。
4、蕨菜、老山芹保鲜贮藏技术及栽培产品的品质分析报告。
5、形成蕨菜、老山芹保鲜贮藏技术手册或标准。
5、项目验收、成果鉴定。
2.经费概算(简要罗列项目经费需求概算)。
项目经费预算
单位:万元
序号
预算科目名称
合计
专项经费
自筹(配套)经费
1.
一、经费支出预算合计
295.00
150.00
2.
1、设备费
70.00
70.00
3.
(1)购置设备费
65.00
65.00
4.
(2)试制设备费
0.00
0.00
5.
(3)设备改造和租赁费
5.00
5.00
6.
2、材料费
60.00
60.00
7.
3、测试化验加工费
5.00
5.00
8.
4、燃料动力费
20.00
20.00
9.
5、差旅费
30.00
30.00
10.
6、会议费
20.00
20.00
11.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0.00
0.00
12.
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10.00
10.00
13.
9、劳务费
60.00
60.00
14.
10、专家咨询费
10.00
10.00
15.
11、管理费
10.00
10.00
16.
二、经费来源
17.
1、申请从专项经费获得的资助
295.00
295.00
18.
2、自筹(配套)经费来源
19.
(1)其他财政拨款
20.
(2)单位自有货币资金
21.
(3)其他资金
六、必要的支撑条件、组织措施及实施方案
1.必要外部支撑条件
国家发改委关于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林区产业转型升级
扶持发展食用菌产业和特色山野菜产业。大兴安岭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全力发展绿色食品业、打造全国最大绿色有机食品基地。
大兴安岭农林科学院和大兴安岭科技局把森林蔬菜的开发利用研究项目已纳入优先研究课题。同时大兴安岭农林科学院已落实了人工栽培试验场地。由大兴安岭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室负责森林蔬菜的驯化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大兴安岭乡峰经贸有限公司提供中试及示范区场地,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负责研究森林蔬菜的保鲜贮藏技术,东北农业大学负责进行产品品质分析,
2.项目承担单位和协作单位建议
项目建议由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农林科学院主持,以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技术依托,乡峰经贸有限公司为协作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攻关,最终形成科研、生产、保鲜贮藏、推广一条龙的生产体系,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蔬菜的产业化发展提供高科技的示范基地。
3.组织实施方案与管理措施
项目的组织管理将采用合同制管理方式进行,按照各课题计划任务签订合同书。一是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和协调工作,建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明确相关单位、组织和人员的职责。二是成立项目专家顾问组。将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成立专家顾问组,对项目和各课题研究提供整体性、方向性的技术指导和咨询。三是成立项目研究团队。由相关研究人员组成,负责技术研究和项目具体实施,项目实行逐级管理。四是建立项目立会制度。组织单位负责监督、检查课题进展情况,定期立会,协调、处理课题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五是完善项目经费管理、监督、审计制度。项目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对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单独核算经费,确保专款专用,定期接受审计。
七、专项经费管理咨询委员会的推荐意见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与建议的项目承担单位有关已承担或正在承担的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课题)之间的关联联系请作出说明)
篇2:高渣比冶炼技术攻关项目申报书
高渣比冶炼技术攻关项目申报书 本文关键词:冶炼,项目申报,技术攻关
高渣比冶炼技术攻关项目申报书 本文简介:附件1校企合作科研攻关申报书一、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高渣比冶炼技术攻关项目类别工艺√设备□主要完成人(按贡献大小排序)主要完成单位(按贡献大小排序)(盖章)推荐单位(盖章)主题词高炉高渣比冶炼技术项目来源项目起止时间二、项目简介天津钢管制铁有限公司1000m3高炉2010年平均入炉品位为57.41
高渣比冶炼技术攻关项目申报书 本文内容:
附件1
校企合作科研攻关申报书
一、
项目的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高渣比冶炼技术攻关
项目类别
工艺
√
设备
□
主要完成人(按贡献大小排序)
主要完成单位(按贡献大小排序)
(盖章)
推荐单位
(盖章)
主题词
高炉
高渣比
冶炼技术
项目来源
项目起止时间
二、项
目
简
介
天津钢管制铁有限公司1000m3高炉2010年平均入炉品位为57.41%,2011年1月平均品位为56.88%。自2月23日开始,烧结变料,减少铁精粉的用量,增加了印度及伊朗矿粉的用量,烧结矿的品位下降,高炉综合入炉品位由变料前的56.72%(平均值),下降至56.08%,平均下降了0.64%。2月25日,降至55.93%,下降了0.79%,渣比提高20
kg/t。打开铁口后,经常出现先下渣,后见铁,导致出铁时间较长,甚至出不净的现象,若渣铁排放不及时或排放不净,极易造成高炉憋风,致使炉况失常。为了改变原料条件下降对高炉的影响,高炉作业区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措施,积极应对,确保了炉况的稳定顺行。
研究内容和方法:
通过探讨高渣比条件下高炉冶炼特性,认真分析了高渣比对高炉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步摸索适应高渣比条件下高炉冶炼各参数的控制要求,形成了良好的操作炉型,争取在2011
年,高炉通过加强操作与管理,推进大矿批冶炼操作,实现炉况的稳定顺行,使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大幅度提升。
具体实施步骤:
一、
制定合理的炉料结构
二、
加强原燃料管理
三、
控制合理的热制度
四、
调整下部送风制度
五、
加强日常操作管理
六、
加强炉前管理
总之,通过调整,使高炉冶炼在低品位条件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稳产、顺产、高产的最终目的,为公司的节本增效做出贡献。
(不少于500个汉字)
三、项目详细内容
1、立项背景
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为了降低生铁成本,调整原燃料入炉结构势在必行。天津钢管制铁有限公司1000m3高炉2010年平均入炉品位为57.41%,2011年1月平均品位为56.88%。自2月23日开始,烧结变料,减少铁精粉的用量,增加了印度及伊朗矿粉的用量,烧结矿的品位下降,高炉综合入炉品位由变料前的56.72%(平均值),下降至56.08%,平均下降了0.64%。2月25日,降至55.93%,下降了0.79%,渣比提高20
kg/t。打开铁口后,经常出现先下渣,后见铁,导致出铁时间较长,甚至出不净的现象,若渣铁排放不及时或排放不净,极易造成高炉憋风,致使炉况失常。为了改变原料条件下降对高炉的影响,我们采取了诸多措施,积极应对,确保炉况稳定顺行。
高炉在高渣比条件下冶炼,要实现炉况长期稳定顺行,首先保证足够的渣铁热量,使炉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下部及时排净渣铁,创造空间,减少下部压差,缓解高渣量的影响,给炉况稳定顺行创造条件;其次保持大风量,实现足够的风速与动能,吹透中心、活跃炉缸,上部制度与下部制度合理匹配,有效控制各参数,完全可以避免高渣比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技术指标的提升。通过探讨高渣比条件下高炉的冶炼特性,分析了解高渣比对高炉带来的不利影响,摸索出适应高渣比条件下高炉各参数的控制要求刻不容缓。
(不少于500个汉字)
2、详细科学技术内容(不少于2000字)
天津钢管制铁有限公司1000m3高炉2010年平均入炉品位为57.41%,2011年1月平均品位为56.88%。自2月23日开始,烧结变料,减少铁精粉的用量,增加了印度及伊朗矿粉的用量,烧结矿的品位下降,高炉综合入炉品位由变料前的56.72%(平均值),下降至56.08%,平均下降了0.64%。2月25日,降至55.93%,下降了0.79%,渣比提高20
kg/t。打开铁口后,经常出现先下渣,后见铁,导致出铁时间较长,甚至出不净的现象,若渣铁排放不及时或排放不净,极易造成高炉憋风,致使炉况失常。为了改变原料条件下降对高炉的影响,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积极应对,确保炉况稳定顺行。
1.
制定合理的炉料结构
TFe
CaO
MgO
SiO2
Al2O3
Mn
FeO
S
R2
调整前
55.83
10.2
2.15
5.47
1.77
0.15
11.11
0.017
1.87
调整后
53.64
11.58
2.95
5.57
1.87
0.17
8.27
0.021
2.08
高炉初始炉料结构为76%烧结矿、22%球团矿、2%块矿的炉料结构,调整后变为77%烧结矿、16%球团矿、7%块矿,降低球团矿的入炉比例,同时降低烧结矿品位(见表1),同时降低烧结矿品位,提高烧结碱度。调整后渣量上升20kg/t铁。
表1.烧结矿调整前后成分对比
2.
加强原燃料管理
2.1
加强原燃料筛分管理,合理控制筛分时间,确保筛分效果;每班有专人定时检查振筛,发现过筛不好时,及时清理振筛,杜绝粉末入炉。
2.2
加强仓位管理,避免空仓或低仓位。
2.3.对入炉焦炭跟踪观察,及时测量湿焦水分,以便做出相应负荷调整或煤量调剂,确保炉温稳定。
3.
控制合理的热制度
热制度直接反映炉缸工作状态,炉缸热状态由高温和热量两个因素来表达,单有高温而没有足够的热量,高温维持不住,单有热量而没有足够高的温度,无法保证高温反应的进行,也不能将渣铁过热到所要求的温度。在日常生产中,以铁水物理热和化学热的高低来作为热制度评价的指标,保持充足的渣铁物理热,不仅活跃炉缸,而且可以改善渣铁的流动性,降低高渣比对冶炼的不利影响。要求铁水物理热>1480
℃,[si]控制在0.30%
~0.50%。
表2
2011年1月~2011年12月铁水[Si]含量控制情况
4.
下部送风制度的调整
风速和鼓风动能与冶炼条件有关,决定初始气流分布情况。所以,根据冶炼条件的变化,选择适宜的风速与动能,是改善合理气流分布的关键。由于受入炉综合品位降低、渣量大的影响,炉缸中炉渣聚集量增大,阻止煤气流向炉缸中心穿透的能力,影响原始煤气流分布,使炉缸周向和径向的气流和温度分布改变,导致边缘温度升高,中心气流降低。在高渣比冶炼条件下,为了吹透中心,活跃炉缸,下部适当缩小送风面积,提高风速与动能。风量由调整前的平均2247
m3/min,增加至调整后的平均2284
m3/min,有利于减少炉缸死区、吹透中心、活跃炉缸。
5.
日常操作管理
日常调剂原则:抓好炉温控制和碱度平衡,做到凉中防热,热中防凉。
5.1
日常操作参数的调剂
正常生产时风压、风量、透气指数、风温、喷煤量等各操作参数都在一定范围波动,超出规定要求查找原因,及时调剂,做到早动少动争取主动。在高渣比冶炼条件下,随着矿批的增加,风压有所升高,只要炉况接受,风量要求保持在2200m3/min
以上,透气指数在14.5~16;正常炉况煤量的使用力求稳定,一次调剂量不超过2
t,确保入炉燃料比稳定,以保证炉温的稳定。由于炉料调整,透气性变差,适当调整布料角度,中心边缘同时兼顾,顶压由原来的176逐步增加到180,压差由315增加到325,,高炉风量,热风压力也能向上突破。使鼓风动能接近通过碳素计算的鼓风动能。很好的活跃炉缸,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很大成效。
5.2
综合负荷的控制
为了更好地稳定炉温,正常情况下,综合负荷稳定,目前基本维持在3.25左右,如果连续2
h
超出0.05,预示炉温有向凉趋势,视综合负荷调剂煤量。提炉温时,往往伴随着实际出铁量比理论出铁量多,因此,实际提炉温所需喷煤量比正常时要高出10~15
kg/t。
5.3
料速的管理
高炉炉料下降速度受风量、批重和炉温等因素影响,在风量和矿批不变的情况下,料速的快慢预示炉温凉热的趋势,料速要求稳定。另外,料速应与综合负荷相结合来判断炉况。随着矿批的增大,料速变慢,24.5t矿批正常料速每小时8~9
批,连续9
批及时加煤;连续低于8
批及时减煤,增减煤量的多少以保证综合负荷稳定为准,同时兼顾当时炉温以及热量水平来确定喷煤量。
5.4
气流的的管理
在高渣比冶炼条件下,一旦渣铁出不净往往引起冷却壁温度的波动,造成气流不稳。尤其是第10层、11
层冷却壁温度波动较大,当个别点温度超过300
℃以上时,经常引起边缘气流管道。因此,当上部冷却壁温度超过300
℃时,减风5%,当温度继续升高时,再次控风至温度稳定为止。同时,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处理,以免造成炉况波动。
6.
加强炉前管理
为了消除高渣量对炉况的影响,加强炉前管理是目前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的重中之重,出铁管理做到标准化、制度化,以适应高渣比冶炼,具体如下:
1)确保铁口深度在2m以上,控制好打泥量,做到出铁前保证泥套完好,堵口不冒泥。
2)我们根据两个铁口出铁的现状,分别调整了钻头大小,有效的控制出铁时间在60-80min左右,控制日铁次在16炉左右,大大缓解了炉内压力
3)在出铁过程中,如果出现铁流小的情况应及时捅铁口,无效果时及时堵口从另一个场出铁;
4)当出现浇注主沟、修补流铁沟、渣沟等,单场出铁时,严格执行“单场出铁管理规定”。
结语:
通过探讨高渣比条件下高炉的冶炼特性,分析了解高渣比对高炉带来的不利影响,摸索出适应高渣比条件下高炉各参数的控制要求,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操作炉型,尤其进入2011
年,高炉通过加强操作与管理,推进大矿批冶炼操作,实现了炉况的稳定顺行,使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提升,3月上旬平均入炉品位为56.10%,渣比398
Kg/t铁,平均产量为2790.64t/d(刨除计划休风的影响),为确保产量的完成,我们再次分三步将热风压力增加到3月17日的325
Kpa,3月中旬平均入炉品位为56.35%,渣比387
Kg/t铁,平均产量为2944.23t/d,3月下旬平均入炉品位为
56.42
%,渣比386Kg/t铁,平均产量为2893.18
t/d,3月平均入炉品位为
56.29
%,渣比390Kg/t铁,平均产量为2825.96
t/d,。高炉在高渣比条件下冶炼,要实现炉况长期稳定顺行,首先保证足够的渣铁热量,使炉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下部及时排净渣铁,创造空间,减少下部压差,缓解高渣量的影响,给炉况稳定顺行创造条件;其次保持大风量,实现足够的风速与动能,吹透中心、活跃炉缸,上部制度与下部制度合理匹配,有效控制各参数,完全可以避免高渣比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技术指标的提升。
(纸面不敷,可另增页)
3、发现、发明及创新点:
通过探讨高渣比条件下高炉的冶炼特性,分析了解高渣比对高炉带来的不利影响,摸索出适应高渣比条件下高炉各参数的控制要求,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操作炉型,尤其进入2011
年,高炉通过加强操作与管理,推进大矿批冶炼操作,实现了炉况的稳定顺行,使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提升,3月上旬平均入炉品位为56.10%,渣比398
Kg/t铁,平均产量为2790.64t/d(刨除计划休风的影响)。高炉在高渣比条件下冶炼,要实现炉况长期稳定顺行,首先保证足够的渣铁热量,使炉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下部及时排净渣铁,创造空间,减少下部压差,缓解高渣量的影响,给炉况稳定顺行创造条件;其次保持大风量,实现足够的风速与动能,吹透中心、活跃炉缸,上部制度与下部制度合理匹配,有效控制各参数,完全可以避免高渣比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技术指标的提升。
(不超过400个汉字)
4、保密要点:
1.
合理的炉料结构的制定
高炉初始炉料结构为76%烧结矿、22%球团矿、2%块矿的炉料结构,调整后变为77%烧结矿、16%球团矿、7%块矿,降低球团矿的入炉比例,同时降低烧结矿品位,同时降低烧结矿品位,提高烧结碱度。调整后渣量上升20kg/t铁。
2.
下部送风制度的调整
根据冶炼条件的变化,选择适宜的风速与动能,是改善合理气流分布的关键。
(不超过100个汉字)
5、应用情况
进入2011
年,高炉通过加强操作与管理,推进大矿批冶炼操作,实现了炉况的稳定顺行,使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提升,3月上旬平均入炉品位为56.10%,渣比398
Kg/t铁,平均产量为2790.64t/d(去除计划休风的影响),为确保产量的完成,我们再次分三步将热风压力增加到3月17日的325
Kpa,3月中旬平均入炉品位为56.35%,渣比387
Kg/t铁,平均产量为2944.23t/d,3月下旬平均入炉品位为
56.42
%,渣比386Kg/t铁,平均产量为2893.18
t/d,3月平均入炉品位为
56.29
%,渣比390Kg/t铁,平均产量为2825.96
t/d。实现了稳产、顺产、高产的生产局面。
(不少于400个汉字)
6、经济效益
单位:万元(人民币)
栏目
年份
新增利润
节支总额
2011
100.43
122.65
7、社会效益:
现代高炉都将高炉高产放在首要位置,但由于各高炉自身特性,存在着诸多制约高炉高强度冶炼的不利因素,特别是炉料结构的改变后,低品位高渣比冶炼难度凸显,无论是从操作角度,还是从设备运行角度来看,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本攻关通过采用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克服了低品位高渣比对高炉冶炼的限制和制约因素,使高炉达到了稳产顺产的目的,在为制铁公司的全面降本增效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并且对推广中型高炉在进行低品位、高渣比的冶炼操作方面,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篇3: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冷坞村申报书
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冷坞村申报书 本文关键词:浙江省,申报,生态,基地,文化
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冷坞村申报书 本文简介: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申报书申报基地:中余乡冷坞村推荐部门:浦江县林业局申请单位联系人:徐季宏联系电话:13335946256申报时间:2015年7月制表单位: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二〇一五年填表说明本表用于申报“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表中设计了申报时应提供的相关信息资料。申报单位需认真填写,并同时上报其他
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冷坞村申报书 本文内容:
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
申
报
书
申报基地:
中余乡冷坞村
推荐部门:
浦江县林业局
申请单位联系人:
徐季宏
联系电话:
13335946256
申报时间:
2015年7月
制表单位: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
二〇一五年
填
表
说
明
本表用于申报“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表中设计了申报时应提供的相关信息资料。申报单位需认真填写,并同时上报其他所要求的申报材料。具体包括:
1.“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申报书一式二份;通过书面和电子版两种方式同时上报省生态文化协会秘书处。
2.封面页上的推荐部门,是指市级生态文化协会(林业主管部门)。
3.申请单位是指基地建设的主体(包括行政村、企业、学校、林场或森林公园等)。
4.本表除基本情况外,还应按照《“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遴选命名管理办法》中的五项遴选条件,即“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意识较强、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示范作用突出”作简要概述。
5.本表用A4纸打印。
一、基本情况
示范基地
中余乡冷坞村
所在地
浦江县中余乡冷坞村
示范基地人口(人)
765
示范基地户数(户)
265
1
女性(人)
347
人均年收入(元)
8150
2
男性(人)
418
基地土地面积(亩)
8764
高中(含高中)以上学历村民数(人)
179
1
耕作面积(亩)
327
100年以上的古建筑(座)
3
2
居住面积(亩)
73.05
3
工厂或学校区面积
林木覆盖率(%)
90.27
4
公共休闲场所(人工)
面积(平方米)
7500
树龄超过100年的古树(株)
申报理由简介:
冷坞村地处浙江省浦江县中余乡山区,交通便利,其建村历史达900余年,现有农户265户,人口906人。冷坞村四面环山,山明水秀,景色宜人。从高处俯瞰全村,房舍错落,黑瓦白墙,绿水与青山交相辉映,俨然是一颗镶嵌在绿色丛林中的明珠。清澈见底的罗源溪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穿村而过,如一条洁白流动的飘带,溪里多种野生鱼类往来嬉戏,别有一番野趣;15座古桥,造型不一,错落有致的搭在溪上,另有一番韵味。一条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淡竹岭古道,是以前从义乌经浦江到杭州的唯一要道,石阶、石板路、石桥都保持了原始风貌,记述了百年往事、岁月沧桑。村内始建于清代的薛氏宗祠、义德堂和清渭堂,古色古香,身处其中,说不清的幽静与沧桑;梁柱上的木雕“牛腿”栩栩如生,目之所及,由衷感叹先辈们的巧夺天工。
冷坞村是远近有名的农业学大寨先进村,前来参观取经的人很多。近年来,冷坞村紧紧抓住“县委、县政府将冷坞历史文化村建设列为县十大重点工程之一”这一机遇,转变观念,围绕着“宜业、宜居、宜游”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冷坞自然山水等生态资源及村庄的文化魅力,发展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旅游项目,实现了跨越发展,成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冷坞村先后获得了省、市、县“卫生村”,市、县“文明村”,省、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市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被评为金华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金华市五星基层党组织。
二、生态环境情况
冷坞村土地总面积共8764亩,林业用地面积为8101亩,森林覆盖率达90.27%,林木绿化率91.53%,竹林面积277亩,活立木总蓄积量11029立方米,生态公益林6013亩,森林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冷坞村还积极参与浦江森林城市建设,修建休闲公园,种上了桂花和香樟树等景观植物,于2014年获得金华市级森林村庄的荣誉。
近年来,冷坞村在绿色蔬菜等农业种植方面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科学使用和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对保护罗源溪水源水质至关重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户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降低化肥用量,提高有机肥使用量;严禁秸秆焚烧,加强秸秆还田利用,适时使用秸秆腐熟剂,有效减少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大力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2006年,冷坞村启动村庄整治工程,对河道进行了彻底整治,将村中道路和环村道路进行硬化,在村主干道上安装了路灯,建起了老年活动室、灯光篮球场和羽毛球场,设立了医疗服务室,修起了休闲公园,种上了桂花和香樟树等景观植物,并启动投资10多万元的甘泉工程和投资28万元的污水处理工程,将自来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同步埋设;在埋污水管道时,实行雨水管和污水管分流,污水管接入沼气净化池,通过沼气净化达标排放。通过科学规划实施,冷坞村达到硬化、美化、亮化、净化、绿化“五化”标准,被评为浙江省小康示范村。
为了确保村容村貌整洁卫生,村委会建立了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并配备了专业保洁人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彻底杜绝了村道脏、乱、差的现象。教育引导村民增强健康意识、卫生意识、环保意识,逐步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生态文化情况
冷坞村本着人文化原则,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注重挖掘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元素,把文化融入村庄建设中,体现村庄独特的人文魅力。本着这一原则对薛氏宗祠、清渭堂等一批古建、民居进行了修复和立面改造,对淡竹岭古道进行了修整,整理了一批历史典故、口碑传说,提升了村庄的文化内涵。
冷坞村民风纯朴,有着“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的古训,教导着村民爱护和保护动物,热爱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带来的好处,随着近几年来的村庄发展,对冷坞村的村民更有着切身的体会。为此,冷坞村党支部着重于村民的生态文化教育,树立村民的生态文化意识,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内容积极向上、形式多姿多彩、具有农村气息的群众文体活动,提高村民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通过举办“花漫冷坞”开游节、农民文化艺术节等,让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形成对比,提高村民对生态文化的兴趣。
为使生态村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冷坞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印制了《冷坞村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发到每家每户。利用各种会议、黑板报、宣传栏、横幅、标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媒体和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生态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村民生态意识、家园意识、现代文明意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生态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文化阵地建设,兴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农民文化广场、文化礼堂。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各种生态文化活动,努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文化阵地经常性的开展生态村建设主题的文艺活动和各类培训教育来宣传生态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形成了全村上下共创共建的强大合力。
四、生态产业情况
冷坞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围绕省委“五水共治”的发展战略目标,从冷坞村社会与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根本目标出发,严格按照冷坞村美丽乡村规划方案进行建设,充分发挥“富而思进求发展,永不满足创新业”的精神,不断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较好的推动了生态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村两委以原有自然生态、天然无污染环境为依托,打造千亩桃花园,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园;打造十里樱花长廊,百亩景观花田,完成薛氏祠堂等古建修复、罗源溪河床整治、河岸石栏杆安装、河道埠头修整、核心区道路、广场铺装、民居立面整治、村口景观设置等工程项目,着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在今年成功举办“花漫冷坞”开游节、“毕业季,我们不说再见”之冷坞QQ花园农事体验、“诗画浦江、田园餐桌”冷坞站等活动,杭州高新实验学校20家父母与孩子一起到冷坞体验“非常农家活动”,每日吸引上千游客到此感受历史文化古村落的氛围。至开游节以来已有10万余游客来此游历,取得旅游经济收入210余万元,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冷坞村在保持目前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立足远期规划,以创建AAA级国家旅游风景区为目标,在后期将着重打造特色农家乐区,全面建成“冷坞古今驿站”,形成以自然山水观光、乡村休闲度假、农事体验、户外运动等休闲项目为主导的,具有具备区域竟争力和影响力的休闲旅游综合驿站。
五、人与自然和谐情况
经过长期的绿化造林、退耕还林和管护,冷坞村生态得到较好的恢复,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改善,村庄周边山上树木葱茏,植被茂盛,鸟语花香,水声潺潺。昔日的秃山荒岭又重新披山了绿装,各种山花竟相开放,麂、野猪、山兔、松鼠又出没于林间、田野,物种呈现多样性。随着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完善,罗源溪的全面整治,多年不见的石斑鱼等野生鱼类又欢快的畅游在罗源溪中。
冷坞村以争创庭院绿化好、饮水干净好、垃圾处理好、厕所卫生好、科学施肥好、秸秆利用好、农药控制好、塑料回收好、参与环保好的活动为载体,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通过宣传引导、财政扶持、效益驱动、示范带动,大力推广乡村旅游业发展,整个村秸秆综合利用、村庄绿化、垃圾集中处理稳步推进,普及率连年提高。通过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该村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村民富裕、生态文化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且形式多样、民风纯朴、生态产业蒸蒸日上,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六、示范作用情况
冷坞村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和谐发展原则,保护冷坞村既有的山水风貌、环境特色和文化资源,以提升罗源溪生态环境质量和村庄人居环境为宗旨,解决冷坞村民的生活、就业为前提,创造符合冷坞的发展模式,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冷坞村多措并举,加快建设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今年先后成功举办了“花漫冷坞”开游节、“毕业季,我们不说再见”之冷坞QQ花园农事体验、“诗画浦江、田园餐桌”冷坞站等活动,前来游玩的游客纷纷点赞,成为全县的建设样板,起到了示范作用。省政协副主席陈加元,省、市、县等各级领导及各部门领导先后来冷坞村来视察,对冷坞村的建设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近年来,冷坞村先后获得了省、市、县“卫生村”,市、县“文明村”,省、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市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被评为金华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金华市五星基层党组织。
七、其他材料
1.有关示范基地布局、民居建筑、庭院设施、文物古迹、生态景观、历史典故、文献资料、口碑传说等相关的具体证明材料。
2.基地地图一张。要求电子版,手绘、计算机打印均可,区域颜色要求森林为绿色、农田为黄色,其它为白色。地图大小、比例尺、标注自定。如果有条件可提供反映近期本基地森林覆盖率的卫星遥感图。
3.反映基地容貌和基地内生态文化高清晰度的照片3-5张,要求电子版。
4.反映候选基地生态文化建设的影像资料(7—8分钟)。
5.反映本基地生态文化状况的其它材料。
八、相关部门意见
所在县(市、区)生态文化协会或林业局意见
部门名称(章)*年*月*日
市生态文化协会或林业局意见
部门名称(章)*年*月*日
省专家遴选委员会评审意见
主任委员签字:*年*月*日
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认定意见
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盖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