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 本文关键词:演讲,说课稿,记梁任公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 本文简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黄恩红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这是在学习第二单元的讲演稿之后,又接触的一篇讲演稿。它在内容和体裁上都不同于前两篇,它属记叙文,偏重于记述讲演的过程,突出讲演者的形象。而《最后一次讲演》和《未有天才之前》则主要记录人物语言,重在体现讲演者的思想。因而教授《记梁任公先生的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 本文内容: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
黄恩红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这是在学习第二单元的讲演稿之后,又接触的一篇讲演稿。它在内容和体裁上都不同于前两篇,它属记叙文,偏重于记述讲演的过程,突出讲演者的形象。而《最后一次讲演》和《未有天才之前》则主要记录人物语言,重在体现讲演者的思想。因而教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讲演》也要进行人物形象地分析,看作者到底给我们刻画出怎样一个名人画像。
文章篇介绍梁启超,结尾评论梁启超,中间按梁启超讲演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还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评论。结构层次清晰,语言风趣而又带感情,这些都可作为教学的内容,设计小问题,加以了解和体会。
梁启超的名气在于他的政治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可文章并未从政治活动家、思想家的角度表现梁启超,而是从他的学者身份,通过外貌,尤其是他讲演时的神态语言表现其学识渊博、自由洒脱的真性情。
2.
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
①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剖析第四段和第八段。
②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
③从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述,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备注:宽宏大量重友情等为人传颂,同时增大课容量,讲出语文课的文学性也是教改的一个趋势。)
⑵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教学重点:
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4.
学习难点:
学习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文虽说语言风趣而又带情感地刻画出了梁任公的个性,但要让学生有深切体会必须细细品读,抓住细节分析文章。所以我想先让学生默读感知人物形象,再圈点筛选主要段落语句,进行讨论评析,了解梁启超的讲演特点及其性格特征。最后让学生表演性范读,以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的性情。讲授结束后,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所找的材料,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教师只起一个导读和归纳总结的作用。本文共安排两课时。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1从政治革命角度谈起,设问“同学们学过历史,对梁启超肯定不陌生了,谁为大家介绍一下他政坛上的功绩?”
学生查到的资料: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康梁
2.同学们大多了解的他是政界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那你们知道他在文学界也是一位难得的才子。同学们找到的大多是转述或评论,要想看到一个真实而又活生生的梁任公,就要读读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板书课题。
(二)
新课:
1.
默读,解决生字词问题。了解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即:梁任公演讲时的音容笑貌、学者风度。可设如下问题:文章主要记叙了梁启超讲演时的哪些情况?
2.
梁启超的这次讲演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回答:深刻的印象。感染影响了读者。
追问:何以见得?
依据:第一段和第八、九段。让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并用线划出。(“过去也有不少显官,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
“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3.
接着的一个问题是抓梁启超讲演的特点。要求细读课文。过渡语及提问:可以说,到清华大学这所名校讲演做报告的人数不胜数,但他们却没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的一次讲演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使之常常想起,并笔而记之?
(提示:梁任公演讲时有什么特点?或问梁任公这个人怎么样?)
这是需要小组讨论后推荐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整理板书。如下:
演讲特点:开场白——独特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而又激亢
内容——丰富而有趣
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
人物特点:外貌——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稳健)气质(风神潇洒)眼神(光芒四射)
讲演时的神态、语言、动作——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自负、谦逊、博闻强识、自由洒脱)
总之,他是个有文采有学问的学者。
通过结尾段的“热心肠”转入对其人格的分析。
(三)
补充材料:
过渡语:说梁任公是个热心肠的人,你同意吗?
1.一夫一妻少风流——自古道:才子风流本一家,但在才情恣肆的梁任公身上,那风流之情怀还是可以遏制的。他对华侨小姐何蕙珍的断然割爱便是明证。
那是在他带着/“渔阳三叠魂惨伤,欲语不语怀故乡/“的心境首途檀香山时,/“学问见识皆甚好/“的何蕙珍被这位流亡者的文采与演讲才华深深打动着。年仅20岁的蕙珍明知梁氏已家室在堂,便主动提出,只求以偏房身份走进他的生活空间,无怨无悔。任公先是为之感动,由敬重而生爱恋,终夕难寐,数日如之;嗣而思忖:出身名门的发妻李蕙仙有恩于自己甚多,加之自己曾与挚友谭嗣同创设/“一夫一妻世界会/“,总不能自食其言,愧对良知与亡友。再说,自己乃朝廷悬赏通缉之要犯,生死未卜,怎能再去连累他人?权衡再三后,他就谢绝了这份稀世真情。清朝垮台后,常年飘落异域的梁启超得以回国效力,旧情难忘的蕙珍专程赶往北京,找到梁启超,希望一还夙愿,时任司法总长的梁启超依然婉辞谢绝,而且只在总长客厅接待故友,拿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使抱兴而来的蕙珍扫兴而归。李蕙仙病逝后,蕙珍又专程从檀岛赶来,旧话重提,梁启超则沉浸在失妻的悲痛中,别无他念,连饭也没留蕙珍吃一顿。
2.大义灭亲,披麻戴孝——为了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梁启超从风风雨雨中走过56个春秋,应付过各种场面,甚至不惜同魔鬼打交道。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恪守一份书生本色,以情谊为上,磊落其身,他是地道的性情中人。君不见,每当有人提起亡友谭嗣同,他总是眼噙泪花,俯首低回。在康梁师徒之间,由于梁启超颇有主见,对乃师并不完全惟命是从,康有为对他很恼火,尤其是梁启超违背他的意愿,暗中与孙中山协商合作方案,事虽未成,康氏却耿耿于怀。尤其是面对乃师违背民国历史发展潮流,为帝制复辟大造舆论,甚至追随张勋之流,为宣统帝草拟/“诏书/“,梁氏大义灭亲,在讨伐复辟逆流时,也拿乃师陪榜,康氏恨之入骨,大骂/“梁贼/“。
梁氏身为弟子,事后依然心系师门,胸无城府。康氏谢世时,是他带头募捐,主持身后,而且披麻戴孝,痛哭失声,率清华国学研究院众弟子在法源寺开吊3日。每当来人行礼,又是他始终站在孝子位置,答礼不疲。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3.不同寻常的宽容——最能开人眼界的当首推任公为北京协和医院辩护之举。1926年初,任公患有尿血症,协和医师诊断为右肾有肿瘤,建议割除。挨刀之后,方知右肾完好无损,割除之后,尿血依然未止。梁氏家属为之气愤,舆论矛头直逼协和。但在任公看来,医师并非有意为之,医疗事故无法绝对避免,加之协和乃美国人创办之医院,那是科学的象征,不能因为自己的手术失误而使国人怀疑科学,让守旧者找到口实。是他坦然忍受事故,劝慰家人,还以《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为题撰文,站在协和一边,/“敬告相爱的亲友们,千万不必为我忧虑/“,一场非同小可的医疗事故所引起的风波得以化解为零。
他割掉的是一个好肾,但他以生命的名义留下一方宁静,托起一份宽容,一份足以使任何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人间争斗都黯然失色的宽容,让生命个体由此超越和升华,这未尝不是一个奇迹,未尝不是全属他个人的一份杰作。
手术之后才过3年,肾的主人就撒手尘寰了。身体素质原本不差的梁启超走得如此匆忙,显然与协和医院的那个医疗事故有关,怎不令人扼腕,一个56岁的学术大师毕竟还是正当时候啊!
(四)教师总结:在那如火如荼的苦难岁月,梁任公的政治主张屡屡因时而变,但为人处世的原则始终未变,他不是冯自由等人所描述的那种变色龙。他重感情,轻名利,严于律己,坦诚待人。无论是做儿子、做丈夫、做学生,还是做父亲、做师长、做同事,他都能营造一个磁场,亮出一道风景。明镜似水,善解人意是他的常态,在某些关键时刻,则以大手笔写实爱的海洋,让海洋为宽容而定格,人间为之增色。我敢断言,在风云际会和星光灿烂的中国近代人才群体中,特别是在遐迩有知的重量级历史人物中,能在做人的问题上与梁启超比试者是不大容易找到的。
(五)作业:记叙一位老师上课时的言谈举止等突出其人物风貌,要求
篇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演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演讲 本文关键词:演讲,核心,体系,价值,大学生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演讲 本文简介: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XX好,我是人文学院的韩骏,有幸呢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此次的宣讲,而我宣讲的主要内容就是当代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其实早就在我们当今社会潜移默化的发展,但真正被提出来还是在2006年。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演讲 本文内容: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XX好,我是人文学院的韩骏,有幸呢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此次的宣讲,而我宣讲的主要内容就是当代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其实早就在我们当今社会潜移默化的发展,但真正被提出来还是在2006年。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决定无论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对于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纳入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说到“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大家应该都知道,从2002年10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均引起强烈反响。从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到乡邮递员王顺友、好军医华益慰、自立自强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70多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群体,再到今年的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医学泰斗吴孟超、最美妈妈吴菊萍等,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故事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而再观我们当代大学生,也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贯彻着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云南农业大学亦是如此,在这里我要一到两个人,我相信凡是我们农大的学生肯定都知道这两位同学。下面由我为大家一一道来。
第一位就是杨继斌同学。杨继斌同学系云南农业大学2006级学生,一个生活俭朴,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在放假回家途中,见义勇为,勇斗歹徒,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4岁。杨继斌同学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不法侵害的危急关头敢于挺身而出。他的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他的这种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的品德,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农大师生的心中。而作为一名农大的同学则更加能体会到他以亲身行为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第二位就是魏志红同学,魏志红同志建立云南农业大学爱心驿站,为贫困儿童建立
“春城阳光书库”;为汶川玉树灾区捐献衣物和钱款;为怒江独龙族儿童组织募捐;并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城市宣传”、“科普宣传”、“消防知识普及”、
“禁毒防艾”、
“志愿者进社区”等各种志愿者活动,这一系列行为无不贯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他曾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他把爱奉献给了需要帮助的人,也赢得社会给他的回报,同时这也代表了社会对他的认可。而他之所以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关键就在于他自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天起,就树立起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并树立起“爱党爱国,立业为民”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我相信在农大校园中,像杨继斌和魏志红两位这样的优秀大学生还很多,他们两位的精神必将为广大同学所学习。而在当今各种思潮泛滥的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作为一种主流思潮来引导我们大学生健康成长,引导社会社会协调发展。
同学们,一个没有思想的民族必将在历史的前进巨轮面前灰飞烟灭,而我们中华民族若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则必须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我们青年的一代以一个崭新的面貌担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让我们的国家走想繁荣与富强!
篇3:演讲稿不忘国耻 奋发图强
演讲稿不忘国耻 奋发图强 本文关键词:奋发图强,国耻,不忘,演讲稿
演讲稿不忘国耻 奋发图强 本文简介:不忘国耻,奋发图强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一个沉重而值得纪念的日子,是全球华人的一个耻辱纪念日。我的心情复杂而凝重,当我仔细浏览了南京大屠杀史料网站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这使我下定决心撰写这篇发言稿。此时此刻我心中只有满腔的悲愤。68年以前的今天,侵华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
演讲稿不忘国耻 奋发图强 本文内容:
不忘国耻,奋发图强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一个沉重而值得纪念的日子,是全球华人的一个耻辱纪念日。我的心情复杂而凝重,当我仔细浏览了南京大屠杀史料网站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这使我下定决心撰写这篇发言稿。
此时此刻我心中只有满腔的悲愤。68年以前的今天,侵华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斑斑兽行,罄四海之竹,无以书其罪;倾九天之水,难以洗其恶。我简直写不下去了,因为这些数字每重复一次,我的心就悸动一次;我不想说,更是因为死难者的冤魂尚未得到安息!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有文献可考的两国关系,至少已有21个世纪。但是近代以来,中日两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日本搞明治维新,
“脱亚入欧”,全面学习西方,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而对日本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中国,却遭到日本凶残而野蛮的侵略:甲午海战,中国割地赔款、尊严丧尽;八年抗战,中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国人对日本2000年的文明之德,他们却以100年的恶行来报,可谓世间罕有!我不想说,是因为令人发指的“以怨报德”是禽兽不如的品德!
我还不想说的是,30万遭受苦难的冤魂,时过68年之后仍远未得到安息。众所周知,二战之后,善良、宽容的中国人民暂时原谅了日本,并且主动放弃了对日本的国家战争索赔。14年的侵略、掠夺、2000多万国民的生命、6000多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中国都不计较了,我们善良地认为,再泯灭人性的人,也该天良发现,幡然悔过了。
但我们发现我们又错了。这60几年来,日本是在悔,他们越来越悔,但他们悔的不是它曾经犯过的罪行,它悔的是当初的这些罪为何要承认!
自二战结束开始,日本的右翼分子对军国主义的招魂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从2001年至今,日本政要、右翼团体包括日本民间的一些人相继参拜靖国神社,种种言行表明了他们对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漠视,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现实的抹煞,是对中华民族和人类正义的公然挑衅,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应该拍案而起,誓将罪恶清算到底!
中国人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首先要保证这段日本侵华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使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永远记住日本法西斯曾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以史为鉴、还原历史不只是为了慰祭死难同胞的在天之灵,更希望全世界所有的炎黄子孙能不忘历史之痛、心怀强国之志,以自己的行动报效国家、珍惜和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12月13日,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港台同胞与国际友好人士数千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际和平集会,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68周年。南京古城上空将响起揪心的警报声。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的人们,肃立默哀,各界代表向遇难同胞纪念碑敬献花圈。代表们集体呼吁:“我们反对战争暴力,反对恐怖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危及平民生命和财产的非正义行为。人类不要战争,世界需要和平!”然而,面对警报,在南京某会计事务所培训中心的课堂上,一名来自大学的女教师先是疑惑“这是什么声音”,继而叹道:“拉了有什么用。”最后愤而扔下话:“我在南京十几年了,从来不知道有12月13日要拉警报这回事,警报什么时候才能完啊。堂堂一名大学教师,竟然不知道南京警报声为何声,这太不可思议了。再退一步讲,就算这名老师是“世外高人”,啥都不关心,当有学生告诉她这是为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后,她总该停下课,让全体同学起立,低头默哀吧。可她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称警报声影响了她上课。如此忘却历史,真让人悲愤无语。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对日本人的滔天罪行,我们没有人会忘记。但我们在怀念已逝的先人的同时,需要做点什么呢?在外国人眼中我们中国人就是弱者,就要甘心地受他们欺辱。但是时代不同了,国强就能不受欺凌!民富就能立国!我们完全具备了还击的能力,知识、生产力、高技术成了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只要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中努力钻研,勇于创新,我相信我们总有一天能立于世界的不败之林!
我们向全世界宣告:这段历史我们不会忘记!在今天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郑重劝告日本的国民,请你们直面历史,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同时,愿所有的中国人能够警醒,铭记这份耻辱,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树立民族自尊心,团结起来,正视历史,发奋图强!
东方的巨龙,已经腾飞;华夏儿女,正在奋斗。试看未来的中国,必将是和平的中国!强大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