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定与落实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课题,申报,落实
(课题申报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定与落实的研究 本文简介:年度编号奉节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申请类别一般课题课题名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定与落实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朱贞平负责人所在单位奉节师范附属小学填表日期2015年8月20日奉节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一、数据表课题名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定与落实的研究主题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负责人姓名朱贞平
(课题申报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定与落实的研究 本文内容:
年度
编号
奉节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
请
书
申
请
类
别
一
般
课
题
课
题
名
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定与落实的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朱
贞
平
负责人所在单位
奉节师范附属小学
填
表
日
期
2015年8月20日
奉节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一、
数据表
课题名称
小
学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目
标
设
定
与
落
实
的
研
究
主题词
小
学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目
标
负责人姓名
朱贞平
性别
女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62年8
月
日
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
小学高级
研究专长
教育管理、语文教育
最后学历
最后学位
任教学科
语文
工作单位
奉节师范附属小学
电子信箱
@qq.com
通讯地址
奉节师范附属小学
邮政编码
404600
联系电话
(单位)
(家庭)
(手机)
主
要
参
加
者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工
作
单
位
朱贞平
女
62.8
小学高级教师
语文教学
专科
奉节师范附属小学
李凤鸣
女
72.9
小学高级教师
语文教学
本科
奉节师范附属小学
李世平
女
74.12
小学高级教师
语文教学
本科
奉节师范附属小学
潭练苹
女
61.7
小学高级教师
语文教学
本科
奉节师范附属小学
李文宁
女
72.5
小学高级教师
语文教学
本科
奉节师范附属小学
预期最终成果
论文案例成果集
预计完成时间
2016年6月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著作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出版时间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落实
朱贞平
论文
读与写(教育教学研究)
2015.7.9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正在承担的研究课题
课
题
名
称
课题类别
批准时间
批
准
单
位
完成情况
二、课题设计论证
—3—
1.
选题:本课题市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4.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3000字内)。
(一)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
1、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在30年代就曾指出:“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是从来国文科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的瞎读,究不如定了目标来读。”著名教育家加涅也认为:“设计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其原因是教学是为了特定的教学目标”。
如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冲击着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设计,如今教育界更多的是谈到要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建构主义、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等。但无论什么教育和学习,都应该在具体的目标指向之内进行。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计划性主要反映和体现在教学目标上,确立好准确到位的教学目标,然后灵活机动地实行之,就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合理的发展。这就是合理教学目标确立的重要性。
现阶段,在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少。比如江苏省无锡市的课题《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形成》,就提出一个的观点认为“上好一节语文课,我们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根据课程标准及具体学情,从教材中淘出最值得教的“学科知识”,凭借专业精神把它情景化、活动化,这样就把学科知识转化成了学科教学知识,这就是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的根源”。《基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报告》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教师依据学情确定语文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
宁夏彭阳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的研究报告》指出要“加深认识三维目标的内涵和关系,探讨三维目标整合的策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分解细化的研究报告》中,总结出“要对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依据课程目标分解成具体化、可操作的目标,有助于教师在具体阅读教学中把握课程标准,确定、达成具体教学目标”。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研究都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2、本课题选题意义分析
现代教学论也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占据首要位置,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所谓的教学目标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目的。这个目的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其教学任务也应如期完成;二是学生,而且主要是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生了改变。这一个过程就叫实现目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关系到阅读教学活动的导向、阅读教学内容的取舍、阅读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的实际效果,明晰、合理的目标,是实现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多。因而,人们一提到语文课,往往想得较多的是阅读教学。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语文教师发出“越来越不会教了”的慨叹,这种慨叹也基本是针对阅读教学而发出的。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既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就必须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为突破口。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加强语文阅读目标的确定和落实的研究。
(二)价值(本课题研究理论意义、应用价值、主要内容设计)
1、核心概念的界定
(1)小学语文:指的是九年义务教育1-6年级阶段语文。
(2)阅读教学目标:是一个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的,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感受、理解、赏析、应用能力为重点,相互联系,不断提升的目标体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一是培养小学生独立阅读的基本能力;二是达到一定的阅读量、积累和背诵量;三是在阅读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课题的理论意义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核心内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语文老师就必须抓住这一重点,彻底改变思想,以生为本,准确动态地确定教学目标。
3、课题的应用价值
小学阶段阅读教学处于打基础和基本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的阶段,对一个人阅读素养和语文能力地培养起着最基础的重要作用。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的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低效行为,致使学生在语言积累、阅读体验、语感提高等方面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个问题出现的关键原因就在于语文老师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课程目标不明确,导致在运用教学策略针对性不强,甚至出现偏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聚焦课内外阅读教学,指导小学语文教师科学明晰语文阅读教学的课程目标,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推动学校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4.研究主要内容设计(子课题的设计)
(1)在课标统领下保持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连贯性的研究。
丰富而多元的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新发展。丰富的教学目标主要表现在“注重个性体验、突出阅读兴趣、加强阅读积累、重视能力培养、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合作交流,重视习惯培养、强调联系生活”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的目标在小学各学段又有具体要求。这一子课题就是要研究如何根据各学段的具体要求设定阶段性阅读。使学生阅读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
(2)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目标取舍的研究。
在小学的不同学段,阅读教学的内容有着不同的侧重,而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又需要教师对不同课文类型和不同体裁的课文目标进行合理的取舍。如果不能把握课文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就有可能出现要么目标定得太多,不能实现预期;要么目标确定出现偏差,没有突破重点难点。这一子课题就是研究阅读教学中设定目标时如何进行恰当地取舍,以达到突破重点和难点的目的。
(3)在课外阅读拓展中关注阅读发展性目标的研究。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高度,对课外阅读给予充分的重视,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语文教师要认识到阅读对学生成长的深远意义,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图书资源,以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选择读物能力和良好读书习惯为重点,以促进学生主动课外阅读为目标,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宜阅读的自由环境和自由空间。这一子课题就是研究教师如何根据小学生阅读心理需求分阶段、有重点地设定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目标。
(4)对不同层次学生实行阅读教学目标动态管理的研究。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阅读能力发展的层次性等多方面原因,即使是处于同一学段的学生或者说是一个班的的学生,他们的阅读水平都会有较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班的学生阅读目标都是一样的,那么,就会造成部分学生目标太低调动不了积极性,部分学生阅读目标高了达不到等问题。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动态地设定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内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1、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实践研究,理清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设计的关系,分析学生学情,确定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落实分层教学目标,让教学环节衔接自然又逐层递推,从而形成高效课堂和优质课堂。
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2)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学生因素。
(3)教学目标预设性与生成性对教学环节的影响。
(4)多样化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其中研究重点是:由于语文课堂的多变性与丰富性,教师如何以学定教,处理好教学目标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冲突,使教学环节更有效的服务于教学目标。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
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依据学情,创设语文教学情境,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设计语文课堂的教学环节,并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同课异构或新课实证研究为课题研究方式,来实现课题的有序推进。
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2014年-2015年):
学习调研,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调研,学习理论基础,制定课堂研究方案。
(2)方案设计阶段(2015年6月—2015年8月)
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及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工作。
(3)研究实验阶段。(2015年9月—2016年5月)
做好前提测试、调查摸底、积累原始资料的工作,相关理论培训。
各实验教师按照课题方案要求,开展研究与实验。
每个阶段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交流实验经验。
(4)总结评审阶段(2016年6月—2016年8月)
汇集资料,进行成果汇报,通过鉴定。完成研究实验报告。完成其它研究成果。
4、研究方法设计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实验研究、行为观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师生访谈、家长反馈等多种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其他人是如何基于目标的实现设计教学环节的,寻找本课题研究的独特之处。
(2)实验法
课题实验老师开设同题异构的研究课,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研讨教学的有效设计。
(3)经验总结法
以教学实践活动为依据,以课例研究为对象,分析概括教学现象,挖掘材料提炼方法,从而指导新的教学活动。
5、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教师依据学情确定语文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并在恰当的起点上创设语文教学情境,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
创新之处:在预设性目标教学中加入生成性目标可能,教师以学定教,适时改变教学策略,用教学环节的多样化设计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2、本课题主要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世界知识出版社
(3)《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有效教学》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孙亚玲,教育科学出版社
、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一)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
课题主研的相关论文和课题成果。这些课题成果及论文,对改进教育教学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思想保证:本课题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分管领导亲自指导和参与。课题组主要负责人积极性高,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经验。有多项成果获奖。能够确保课题实验的顺利进行。实验教师都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有课题研究的经验。
2、经费保证:.学校一向重视教育科研,舍得经费投入,学校负责支出图书资料费,参加会议和外出学习的差旅费,打印文件费,必要的实验设备购置费,课题鉴定费等。
3、资料保证:学校及课题组订有多种谢学语文教学方面的刊物以及相关专著,还有学校图示阅览室资料的支持。此外教师办公也已走向网络化,查阅资料就显得更为便捷。同时本课题的研究资料更多地将来源于课题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中的产生的大量数据与生成资料。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承
担
人
1
15年8月——15年12月
前期问卷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
朱贞平
2
15年8月-15年12月
课题阶段性小结和研究报告。
总结
李凤鸣
3
16年3月-16年5月
后期问卷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
李文宁
4
16年6月-16年8月
课题实验报告。
报告
李世平
5
6
7
8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限
报
2
项
)
2015年12月
创新作文教学研究成果集
论文集
任晓华
序号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
责
人
1
16年6月-16年8月
教师课题成果集
论文案例
李文宁
3
16年6月-16年
8月
课题实验报告。
报告
李凤鸣
七、经费预算
序号
经
费
开
支
科
目
经
费
预
算
金
额
(
元
)
1
资料费
1000
2
国内调研差旅费
2000
3
小型会议费
1500
4
计算机使用费
500
5
印刷补助费
1500
6
管理费
1500
7
其他
2000
8
以上7个科目
预算经费合计
10000元
年度
预算
2015年
2016年
年
年
年
4000元
6000元
其他经费来源
经费不够部分由学校补贴
经费管理单位名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开户银行、帐号
自筹经费课题经费保障说明
要求:出资单位或负责人所在单位明确说明课题经费的保障措施。
八、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单
位
公
章
单
位
负
责
人
签
字:
2015
年
8月
20
日
九、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
初
评
意
见
评审组长签字:*年*月*日
评审组人数
实到人数
表决结果
赞成票
反对票
弃权票
复
评
意
见
评审组长签字:*年*月*日
评审未通过原因
1.选题不当,不符合立项条件;
2.课题论证不充分;
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不宜承担此课题;
4.课题组力量不强或分工不当;
5.资料准备不够;
6.最终成果不明确;
7.不具备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其他条件;
8.经过比较,本课题有更合适的承担人;
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评审组长签字:*年*月*日
十、奉节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公
章
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
11
-
篇2: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申报书
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申报书 本文关键词:研究课题,广西,高职,申报,课程体系
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申报书 本文简介:附件3项目类型JM2010JWKYC-132010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申请人:潘元生申请学校: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申请日期:二零一零年七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制二○一○年一、简表项目名称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申报书 本文内容:
附件3
项目类型
JM2010JWKYC-13
2010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
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申
请
人:
潘元生
申请学校: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日期:
二零一零年七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制
二○一○年
一、简表
项目名称
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项目
申请
人
姓
名
潘元生
性别
男
民族
壮
出生年月
1965.11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
讲师/副处长
最终学位
(授予国家)
教育学学士
中国
联系电话
13978620789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
南宁市青山路14号
邮政编码
530021
主要教学工作简历
时
间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学时
所在单位
1989-2003
《体育》
中专学生
190/学期
广西供销学校
2003-2004
《健康教育》
中专学生
114/学期
广西供销学校
2004-2005
《体育与健康》
大专学生
114/学期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2004-2008
《足球》选项课
大专学生
60/学期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教学科研成果
时
间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
1998年
《体育》教材
2006年10
《归因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
项
目
组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
硕士
参加单位数
6
2
3
1
1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成员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职
务
工作单位
签章
1
谢世龙
男
1954.6
副教授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2
陈勇
男
1980.7
硕士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3
罗世明
男
1961.12
讲师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4
陆荣瑞
男
1956.7
副教授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5
王刚
男
讲师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备
注
主要成员不含申请者
二、立项依据
项目的意义:
广西高职学院体育教学,近几年来,经过各学院领导和体育教师们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已成为高职学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目前仍是一个薄弱环节,体育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学习评价、体育课开设年数、课时数等都由各学院自定,随意性较大,也没有地方特色,尚未形成与高等职业学院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加强全区普通高校学校体育教学有关工作的通知》﹙桂教体卫艺〔2008〕45号﹚精神,迫切需要对体育课程体系深化改革,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广西高职体育课程体系,以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泛北部湾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现状分析: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基础的学科,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体质发展、身心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然而,广西高职院体育课程体系虽然经多年的改革实践,仍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体育课程目标上重教而不重学。高职学院的学生都肯定了体育课的重要性,并持有良好的体育态度,但仍有很少部分同学不喜欢体育课,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自己技术差,学校缺少场地和器材,教师在教学中太注重竞技,而忽视了趣味性体育的开发,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要,重教而不重学,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消失;同时,体育教学内容单一、枯燥、趣味性不足,内容不够精练,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2.体育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地方特色和职业特点。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篮球、田径、足球和武术等项目,体育教学内容较单一、枯燥、技术性较强、趣味性不足,缺乏广西地方特色,没有能够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满足学生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求,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难以为终生体育能力的养成打下基础。而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快乐体育”、“阳光体育”、“职业体育”的教学内容,因各种原因难以进入体育教学之中,特别是现行的体育课程结构职业特点不突出,没有围绕高职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技能特点、职业特征进行设计开发,针对学生劳动就业应该具备的职业身心素质的专门培养不足,缺少和学生就业实际需要紧密相关的职业实用体育教学内容,并且总体上也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羁绊,严重压抑了学生体育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调动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体育课程方法上不利学生创新培养。广西高职学院体育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讲授法、矫正法、演示法与练习法上,这些方法尽管是体育教学多年来一直沿用的法宝,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未能改变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的偏差,教学中重统一性,轻差异性突出。这说明高职学院的体育教师在思想与学识上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与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需要,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与培训。
4.体育课程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部分高职学院在体育课的考核评价上,过分注重学生的技术动作和竞技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幅度和体育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考核片面,学生被动,成绩的评定缺乏科学的依据,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体育师资比例、结构不够合理。各高职院仍沿用中专按授课工作量来配备师资的做法,体育教师工作负荷强度较大,且男、女体育教师比例失调,给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带来困难。体育教师的职称和学历结构总体配备不合理,教师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偏低,部分高职教师知识陈旧、观念保守,阻碍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适应不了新世纪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6.体育场馆生均占地面积偏低。在广西的高职学院中,因校园面积有限,有部分学校体育场馆不能满足正常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大部分学校的田径场还是煤渣场地,体育场馆生均占地面积偏低,年久失修,设施简陋,教学环境较差,特别是雨天很难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挫伤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影响了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
7.未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与任务的重要途径。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发《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三年制大专应开设两年体育课,共144课时。虽然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的开课率达到100%,但仍有部分高职学院并没有按规定开足体育课时,甚至有些高职学院只有一年级开设了体育课,并且大部分的高职学院没有开设体育理论课和选项课,没有条件实行男、女分班上课,不能满足不同性别、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要。
以上几个问题,制约了高职学院体育教学的发展,影响到高素质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项目内容摘要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在开展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的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课程学习评价等方面要素进行分析与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高职学院体育课程新体系。
1.明确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与目标,实现体育课程单一功能向多维功能的转变
首先,高职学院体育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广泛深入开展“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吸纳和体现健康教育、文化教育、终身教育功能。﹙1﹚努力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融为一体。﹙2﹚通过体育教学传递体育文化,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正确态度和认识。﹙3﹚使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学习终身体育方法的实践过程。其次,将通过课程教学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作为课程教学主线,接受和吸纳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能力全面发展的思想,使学生通过课程教学获得实践和创新的体验。
2.重构高职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实现内容本位向目标统领内容的转变
﹙1﹚在构建高职课程内容体系时,实现体育课内容本位向目标统领内容的转变是关键,它能使“按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服从、服务课程目标”的设想落实到实处。同时,高职学院要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体育课程的规定,三年制大专必须开设2年体育课,共108课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每学期2-4学时的理论教学内容,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2﹚调整教学大纲,加快教材改革。随着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高职学院体育课程逐步向选项课和体育协会等多种形式过渡,这就对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材有新的要求。我们要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遵循实用性、针对性、终身性的原则,修订和编写新的教学大纲。根据专业技术和职业体能所需身体素质的不同,选编具有广西特色的教材。﹙3﹚调整课程结构,开设体育选项课教学。高职学院要认真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根据学院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打破原有的系别、专业、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开设体育选项课教学;各高职学院还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设计多类体育课,并根据不同职业的身体活动特征以及学生毕业后的走向,设置发展职业体能和预防职业病的体育项目。﹙4﹚改进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在高职学院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改变强压式、单一型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创造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训练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3.改革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实现传统的结果性考核向现代课程学习评价的转变
为了落实《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领域目标,高职学院体育教学应改变考核与评价观念,由体现甄别、选拔功能变为强化激励、发展功能;评价内容,由单一的“生物学”领域扩展到“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评价标准,由定量性、绝对性评价变为定量、定性相结合、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结合;评价方法由教师一人对学生进行结果性评价变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和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考核评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改善教学质量,使所有学生的学习都能获得进步,重技术、轻理论、轻能力、不重差异与进步,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不利于学生锻炼身体习惯的养成;应树立“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观,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加测试,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一定程度的努力,轻松地通过考试,要侧重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提高幅度和努力参与的程度,体现主体性和人文性,对学生的体育成绩客观综合地进行评价。
改革目标:
构建具有广西地方特点,能与广西各地群众性体育开展相接轨的集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课程学习评价等要素为于一体的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新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使学生养成终生体育的良好习惯,为广西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为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
创新之处:
为广西高职学院构建出壮族地域特色,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全面性、实用性、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特点,并以场馆项目为主,兼顾亚热带地区群众性体育运动项目特点的体育课程教学新思路;同时,将职业劳动与自我保健,职业与心理健康,职业与安全教育等内容融为一体的体育课程新体系。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构建具有广西地域特点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
2.通过以点带面改革现行的广西高职体育课程体系。
四、教学改革基础
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
本项目组负责人长期在高职学院从事体育教学及体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项目组其它成员也在高职学院担任教学领导和从事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兼具各专业课程改革的特长,知识结构合理,能很好地完成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同时,学院对体育科研和体育课程体系改革高度重视,先后组织体育教研组对体育课程进行了多次改革,建立适合学院体育教学特色的教学体系。目前,学院体育课开设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选项课,并在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学院先后投入了接近500万元人民币,建集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为一体的室内场馆,建300米塑胶田径场和人工草坪的足球场,基本满足了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实施的条件和环境。再者,广西高职学院升格后的第一轮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基本结束,广西各个高职学院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提升,这对今后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实施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项目组成员先后承担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二批项目等。发表了等十多篇论文。主要成果:
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本项目中的分工:
潘元生,申请人,讲师,教育学学士,在读的体育教育与训练学在职研究生,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长期在高职学院从事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为项目主持人。主要的研究工作简历有:1.参与《体育》教材的编写。2.在《校长阅刊》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体育教学论文。
谢世龙
副教授,学士,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长期在高职学院从事科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主要的研究工作简历有:
陈功
体育教育硕士研究生,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青年教师。获得过全区体育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参与过广西社会科学的课题研究,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
罗世明
讲师、学士、一直担任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主任,长期在高职学院从事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体育研究工作。担任过《高职高专体育与健康实用教程》的副主编,发表多篇论文。
潘元生
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制定课题方案的实施计划,组织项目组人员学习,召开项目组成员会议,并开展专题讨论。督促项目有序进行,保障项目按计划实施,并做好最后的项目总结工作。
谢世龙、陆荣瑞
负责调研工作的安排和组织工作,根据项目需要,联系召开相关人士的座谈会,掌握目前高职学院体育教学的背景资料。调度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情况,及时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计划;联系体育教改界专家和上级管理部门领导给予项目研究提出修改意见
王刚、陈功
负责项目研究过程中的调研工作和相关资料的获取,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建立抽样调查的资料档案;撰写阶段性总结。
罗世明、陈功
收集文献资料,承担数据的搜集和整理,重点是掌握目前高职学院体育教学的现状,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和理论来为项目研究做铺垫。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装订成册;并具体负责材料组织和统稿工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尚缺少的条件:
本课题组成员都是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人员,具有完成本课题的科研、推广能力。学院升格后这几年,本课题组成员对高职体育教学体系进行了一些调研,初步搭起了体育教学体系改革的构思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文献收集、发展趋势的研究,理论、资料也有了搜集和整理的方向,加上学院的大办支持,已经具备一定的资料分析和改革的环境条件,较为缺乏的是:
1.用于本项目调研的经费;
2.用于研究本项目改革的系列完整数据;
3.给予本项目指导或咨询的高职体育课改专家、学院领导和一线体育教师的人员名单。
拟解决的途径如下:
1.多方努力,争取教育厅和学院给予项目研究经费上的支持。
2.根据研究需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西各地和各地的高职学院中,抽取4个地域和8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地的群众性体育开展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对学校主管体育的领导、体育教学部负责人、体育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
3.走访体育教改专家、体育官员、调研的高职学院的体育领导、体育教师,争取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五、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项目组成员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有关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理论和法规,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体育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制定广西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方案。
第二阶段,走访选定的广西桂林、柳州、南宁、北海4个有地域代表的城市,了解群众性体育开展情况,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广西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与群众业余体育锻炼项目的关系。同时,到4个选定城市的8所高职学院,调研体育课程实施情况,掌握高职学院现行体育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课程学习评价等要素内容,掌握相关数据、资料。
第三阶段,构建广西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框架内容。
第四阶段,走访专家、体育官员、体育教师、学校的体育领导和学生,对构建的体育课程体系内容进行综合评价,修改、完善方案。
第五阶段,在本学院试行体育课程新体系,总结经验。
第六阶段,撰写研究论文,修改完善内容,完成项目。
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
1.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组织项目参与人员制定详实的研究方案,并广泛查阅原有资料,做好人员工作的分工;
2.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安排人员前往广西4个城市和8所高职学院调查了解群众性体育开展情况和的高职学院现行体育课程开设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及时做好总结工作。
3.2011年7月至2011年10月,根据掌握的资料和信息,初步完成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形成初稿。
4.2011年11月至2011年12月,邀请相关人士针对初稿提出意见,修改完善项目并最终定稿。
5.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在本学院试行改革项目,撰写论文。
6.2012年9月完成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项目。
可行性分析:
1.学院领导重视改革工作。我院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工作,多次在教职工大会上要求一线教师勇于创新,大胆实施立足学院而有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特色和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项目申报,对于申报上级课题的在政策和物质上给予支持和保障,以确保教师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2.课程体系改革条件具备。学院对体育科研和体育课程体系改革高度重视,对体育课程的实施给予人、财力的大力支持,先后建起了体育场馆、塑胶跑道田径场和足球场、健美健身馆等硬件条件,满足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条件的需求。同时,学生自觉锻炼意识好,课余体育锻炼开展红红火火,学生体育基础较好。
3.学院拥有丰富教改与创新经验,本教改项目人员配备合理。我院升格以来,积极走产、学、研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子,高度重视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涌现了一批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一线教改人才,有多人多次申报了自治区级的教改、科研立项,并通过批准,使学院科研之风浓厚,教改和科研经验丰富。项目组有一批高素质的人员队伍,既有院级领导,也有教务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教师;既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也有新加入的年轻血液。
我们相信在体育界专家的指导下,在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达到项目改革的预期目标。
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转化为高职学院体育教学实践。
结合我区地域、气候和职业教育特点的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改革,适合广西地区高职学院的体育教学实际,对提高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成果形成后,通过在本校试行,首先受益的是本学院的学生。一旦成果经上级领导、专家的评审后,同意在区内推广,全区高职学生都从中受益。
六、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
金
额
(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1.图书资料费
2000
保证资料的充足准确,进行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购买相关书籍资料
2.数据采集费
1000
保证对最新数据的掌握,充分发挥互联网络优势收集数据:购买互联网数据库充值卡、数据使用权、上网费
3.调研差旅费
8000
为获得相关资料,前往部分城市进行调研
4.咨询费
1000
电话咨询相关部门及学院
5.印刷费
2000
问卷印刷、资料收集、论文定稿等费用
6.管理费
1500
小型会议、人员劳务费
7.项目论证及验收评议费
3000
项目论证及验收等环节发生的费用
8.其他
1500
校对、编辑、装订及其他杂费
合计
20000
七、学校意见
1.项目是否获校级立项
2.是否同意申报,在人员、时间、条件、政策等方面的保证措施
3.学校是否同意资助经费
该项目已经在xxxx年获院级立项,并取得了一定的前期研究成果(或该项目尚未获得院级立项,但研究基础和条件较好);我院同意该项目申报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并承诺在人员、时间、条件、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该项目获得立项,我院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经费资助。
校
长:
(公
章)*年*月*日
八、评审意见
专家组评审意见
自治区教育厅评审专家组组长签字*年*月*日
22
项目类别
附件4
项目内容摘要
学校名称: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名称: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摘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的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课程学习评价等方面要素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
二、改革目标:
构建具有广西地方特色,能与广西各地群众性体育开展相接轨的集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课程学习评价等要素为于一体的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新体系。
三、创新之处:
为广西高职学院构建出壮族地域特色,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全面性、实用性、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特点,并以场馆项目为主,兼顾亚热带地区群众性体育运动项目特点的体育课程教学新思路;同时,将职业劳动与自我保健,职业与心理健康,职业与安全教育等内容融为一体的体育课程新体系。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构建具有广西地域特点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
2.通过以点带面改革现行的广西高职体育课程体系。
五、采取的措施、方案
第一阶段,研究制定广西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方案。
第二阶段,走访抽样地域和学院,掌握相关数据、资料。
第三阶段,构建广西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框架内容。
第四阶段,对构建的体育课程体系内容进行综合评定和修改完善。
第五阶段,在本学院试行改革方案,总结经验。
第六阶段,撰写研究论文,修改完善研究项目,完成项目。
附件5(注:请申报人填好表中内容,科研处再进行汇总!)
新世纪教改工程申报立项项目汇总表
填报单位(盖章)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人:李奇
联系电话:
5356639
序号
项目名称
申请人及项目组成员
申请学校
项目所属类别
1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2
3
4
5
6
7
8
注:1.
项目所属类别:用数字“1”至“9”分别代表“立项指南”中的九个方面内容,即“1”代表“高等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战略研究”,“2”代表“专业改革与专业建设研究”,以此类推。2.
申请人及项目组成员之间均用“、”隔开,如:张三、李四。3.
请认真核对项目组成员姓名和项目组成员次序。
篇3:产5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3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申报书
产5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3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申报书 本文关键词:万吨,调理,土壤,有机肥,项目申报
产5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3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申报书 本文简介:新泰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年产5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3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项目领域:领域一农业技术创新项目负责人:吴健涛申报单位:泰安市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系电话:13954862306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主管部门:新泰市科学技术局申报日期:2014年9月22日新
产5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3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申报书 本文内容:
新泰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年产5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3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
项目领域:
领域一农业技术创新
项目负责人:
吴健涛
申报单位:
泰安市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13954862306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主管部门:
新泰市科学技术局
申报日期:
2014年9月22日
新泰市科学技术局
二○一四年制
一、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泰安市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代码
58609759-0
单位所在地
新泰市青云街道金马社区南
邮政编码
271200
主管部门
新泰市科技局
单位性质
企业
成立时间
2011/11/21
法人代表
吴健涛
联系人
王超
联系人手机
13805381183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单位网址
单位经营情况
上年度资产总额
1041
单位占地面积
66600.00
负债率
58
上年度销售收入
1400.00
出口创汇
上年度利润总额
177
上年度缴税总额
44.00
年度研发经费
88
人员概况
单位职工总数
60
科研开发技术人员数量
12
占职工总数的比例
12.6
工程技术人员总数
28
留学归国人员
其中:博士学位
3
硕士学位
2
学士学位
2
其他
20
其中:高级职称
5
中级职称
10
初级职称
9
其他
4
主导产品
序号
产品名称
产品分类
年产量
1
秸秆有机肥
有机肥
5000吨
2
叶面肥
叶面肥
1000吨
3
测土配方肥
肥料
1000吨
企业目前拥有的科技成果
专利申请受理数
其中发明专利
其中实用新型
其他
专利授权数
其中发明专利
其中实用新型
其他
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数
植物新品种权授予数
软件著作权数
新药证书数
出版科技著作
近三年获得的科技奖励情况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级别
奖励等级
奖励时间
获奖种类
泰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
2014年7月3日
泰安市级龙头企业
2014年9月
近三年承担的科技计划情况
二、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年产5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3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
项目起止时间
2014年11月-2016年
项目完成时间
2016年
技术领域
农业技术创新
项目阶段
中试
研究方式
院技合作完成
计划投资总额
200万元
科技合作情况
合作机构名称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
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合作形式
技术支持
联合营销
合作方式
科技服务
主要合作者姓名
欧阳竹
学位
研究员
博导
职称
高级
计划投资(单位:万元)
申请经费
30
其他拨款
银行贷款
单位自筹
170
合计
200
经费支出(单位:万元)
土建费
65
管理费
20
设备费
40
人员费
10
能源材料费
20
差旅费
10
试验外协费
5
会议费
5
其他
25
合计
200
申请经费支出(单位:万元)
管理费
设备费
12.5
人员费
材料费
11.5
差旅费
0.5
试验外协费
5
会议费
0.5
其他
合计
30
项目预期成果
销售收入(万元)
1500
税金(万元)
利润(万元)
200
创汇(万元)
专利
发明专利
申请专利(项)
1
授权专利(项)
实用新型专利
申请专利(项)
1
授权专利(项)
国家标准
主要起草标准
申请标准(项)
批准标准(项)
参与起草标准
申请标准(项)
批准标准(项)
行业标准
主要起草标准
申请标准(项)
批准标准(项)
参与起草标准
申请标准(项)
批准标准(项)
地方标准
主要起草标准
申请标准(项)
批准标准(项)
参与起草标准
申请标准(项)
批准标准(项)
企业标准
主要起草标准
申请标准(项)
1
批准标准(项)
参与起草标准
申请标准(项)
批准标准(项)
软件著作(项)
植物新品种(种)
人才培养(1000字以内)
通过本项目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可对泰安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研发人员及技术操作人员起到良好的培训作用。使本公司技术人员技能和技术素养得到极大地提升,并通过向专家的学习与交流,听取专家学者对此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对今后技术、工艺以及创新工作明确了方向。通过对项目的实践,新菌种剂的测定、培制以及流程有了全面的掌握,对指导生产规范制造产品具有现实意义。
1、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
公司技术人员在日常的实验操作中,习惯于常规的模式,缺乏改变和创新,对于多变的实验情况十分的不利,而在这次的项目中,能够与相关的专家教授共同参与实验的操作,掌握多变的条件下的应对措施,学会用创新的眼光对待问题,使思维能够灵活起来,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2、加深了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的理解。
技术人员从学校毕业后,知识的获取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交流学习的机会则是更加的少之又少,而在本项目中,能够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的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交流,不仅能够加深对自己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学到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
3、提高了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项目的申报到项目的实施,一直都有相应的技术人员的参与,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质,而且还对能力有了更好的锻炼。使其社会实践经验得到进一步的丰富,提高了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产学研结合情况(1000字以内)
本项目以利用畜禽粪便植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经过微生物技术发酵,生产高档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产品为主要研究方向。采用厌氧菌培养法,配伍有益植物生长的菌群,与现代工厂化生产技术,生产出具有耐高温、耐干旱、抗酸、繁殖率高的高活性生物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产品。
泰安地区是小麦、玉米、花生的主产区,农作物采收后产生大量的秸秆废弃物,由于得不到较好的利用,都被农民用来做家用燃料。近年来,在地里就地焚烧现象大量发生,加重了环境污染和雾霾的产生。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及科研院校就将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治理环境污染这一课题提出了课题。公司也响应这一号召,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合作,进行这一项目的共同开发。利用农用废弃秸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高档生物有机肥。近年来,农民为了盲目追求农作物产量,大量施用无机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板结非常严重,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品质下降,重金属超标等一些列问题。使用好的有机肥能大力改变这一现状,使土地肥力得到恢复,板结现象得到改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于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地理资源所现有7大研究领域,下设28个学科团队(研究室、中心、站)。7个研究领域包括自然地理与全球变化研究部、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农业政策截至2013年底,地理资源所在编职工584人。其中科研人员405人、科技支撑人员90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35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82人。
现有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7人,“青年千人计划”1人,“西部之光”人才入选者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
地理资源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设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地理学(含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专业4个二级学科)、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设有环境科学1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设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气象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农业经济管理8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推广)、农业信息化(农业推广)、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点。设有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3年,地理资源所共有在研项目744项(包括新增项目303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5项、承担课题28项,主持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大项目1项、课题8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课题16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项、课题3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项、重点项目14项、面上项目17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2项、课题8项,院重点部署、创新集群及重要方向项目15项,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1项、院其它项目11项;承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星及应用产业专项项目1项,科学技术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外交流国际合作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承担经费在100万以上国家部委委托项目11项、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32项。
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一支由研究员、博士、硕士组成的12人团队,专业、年龄结构合理,具有丰富的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为生产优质高档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糸列产品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持。其研发成果代表当今国际有机肥类产业新的发展方向。
利用现有的农牧养殖场畜禽类粪便和秸秆资源,采取国际先进的微生物化学技术,辅以厌氧菌繁殖工艺,加强对有益菌群选育提高,并提高其菌种的耐高温、耐酸、易大量繁殖能力。用其菌种发酵与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有机质原料,用其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在施用后,能迅速改变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加强,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必选产品,是我国生态循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项目主持人情况
姓名
吴健涛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10916
身份证号
370982196109162674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硕士
职称
工程师
手机
13954862306
电话
0538-7228508
邮箱
[email protected]
专业
植保工程
项目主持人资历
1983.9-1987.7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就读,获学士、硕士学位;
2000年在北京德之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任技术部经理;
2005年成立北京植必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2011年成立泰安市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任法人董事长至今。
项目组成人员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职务
工作单位
项目分工
参加时间
(个月)
1
吴健涛
男
19610916
副高级
泰安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主持人
12
2
欧阳竹
男
19600512
高级研究员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环境研究所
技术负责人
12
3
王超
男
19850823
工程师
泰安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参与项目研制
12
4
孙荣华
男
19680511
工程师
泰安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参与项目研制
11
5
李怀实
男
19560423
工程师
泰安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参与项目研制
12
6
李存强
男
19840719
工程师
泰安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参与项目研制
12
三、项目详细情况
1.项目提出背景(1000字以内)
随着我国畜牧业和种植业的迅速发展,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村、小区)在各地不断涌现,产生的大量畜禽粪污,因得不到及时处理以成为当地的主要污染源;由于农村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大量秸秆处理方法不当,也成为一害;生活垃圾包围城市。如何尽快对其进行及时合理加工利用,变废为宝,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同时,当前农业的增产普遍依赖化肥,一方面会造成环境污染,事实上目前农村面临污染已相当严重,成为棘手的难题,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在中国加入WTO后,“绿色壁垒”也已成为农产品外贸出口的重要障碍。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使用化肥的同时,必须提高有机肥的使用比例,特别对蔬菜、瓜果、烟草等经济类作物,使用生物肥料,既能增产,又能改善品质,起到保护生态环境作用,并且可以广泛利用城乡有机废弃物,如城市垃圾、污泥、畜禽粪便、秸秆等废弃物用生物工程新技术,生产生物肥料,使“粮-肥-粮”形成良性循环链条。因此,生物肥料已经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新肥源和新兴的肥料产业。
本项目即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的。
2.项目主要内容(1000字以内)
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合作,以畜禽粪便、农用废弃物植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利用国际现代微生物化学技术,培育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且保护环境的有益菌群,生产高档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技术研发推广及应用。
此项目产品科技研发的意义:
1、改良土壤结构,松土保肥。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中氮气约占80%,这些氮气以自由气体状态存在,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事实上,每年大约有17500万吨氮气通过固氮微生物转化为氮。生物有机肥中的固氮微生物能将空气中的自由态氮转化为作物可吸收利用的有效态氮,增进了作物根系的固氮作用。生土腐化离不开微生物的繁殖活动,生物有机肥中富含的有机物质,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形成,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从而使土壤疏松,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展,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2、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
生物有机肥可明显改善产品的外观、口感及香味等,同时可提高农产品内在品质,如糖分、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含量,降低农产品中硝酸盐等有害化学物质的含量。实验表明,使用生物有机肥可使粮食作物增产15%左右,经济作物增产25%左右。营养全面,肥效持久。生物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一定的速效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营养比较全面。其中有机质通过微生物活动,可以不断释放出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和激素,因而肥效持久。农作物使用此种肥料后,在肥效上速效和长效相结合,无机元素与植物激素相结合,因此比使用单一化肥的肥效更为全面而持久。
3、产生原始植物激素,促进作物生长。
通过微生物在土壤中作用,可以不断释放中出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和激素,刺激和调节作物生长,提高根系活动力,调节作物新陈代谢,起到增产的效果。增强农作物抗病、抗旱能力。生物菌在繁殖过程中自身产生的各种植物生长刺激素,拮抗某种病原菌,达到抑制病害的目的。生物有机肥中富含有机质和腐殖质,可调节作物气孔的开放度,这些物质与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
)协同作用,能够提高作物的综合抗逆能力,从而提高作物抗旱能力。
4、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配合党和政府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我市各乡镇现有各种规模的猪、牛、羊、鸭、鸡养殖场近1500余座,所产生的大量粪便不能及时处理,造成环境和水糸的污染。这一项目的确立,可全部进行有效处理、综合利用,彻底改变养殖场脏乱臭差环境。
3.项目技术和经济指标(1000字以内)
项目完成后:
1、此项目研发与技术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其不断繁殖和优良的菌种剂具有一般菌剂所不具备的抗高温、抗酸化、超强生产力等特点。
2、有机肥产品有机质达到45%以上,符合国家有机肥产品标准。有机肥活性菌达到每克2.5亿个,有效菌繁殖能力强,成活率高,耐高温、耐酸、疏松土壤,增强土壤的肥力,增强作物抗病抗旱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25%-30%,改善作物品质。
3、项目完成后,可使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年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利润200万元,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4.项目主要创新点(1000字以内)
该项目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先进性和创新点:
1、传统生物有机肥有益菌含量低,不易成活,且在遇到高温情况下易批量死亡,失去作用。一般土壤每克菌含量在一万个以下,而中国科学院ETS新研发培育的有益菌抗病能力强,耐高温、耐酸、繁殖生命力强,在土壤中每克土壤可含活性菌2.5亿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此生物有机肥使与土壤活化剂配制后,可用于目前政府提出的“土壤改良”工程,是绿色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必选产品。特别是已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成产品全国联销,并参加国家“渤海粮仓”
土壤改良工程。
3、消化秸秆、处理畜禽粪便、变废为宝、综合利用、从源头治理环境污染。
5.项目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000字以内)
研究方法:
1、使用原料性能测定
1.1植物秸杆:主要是小麦和玉米秸杆为主,经粉碎、腐熟、发酵后成为有生物机肥的主要原料之一,此原料不仅含有一定量的N、P、K、Zn、Mg、Fe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还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一般大于43.2%,能促进土壤中腐植化作用的发生,维持土壤有机磷的含量、改善土壤板结现象,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它已成为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原料之一,在农业中合理利用能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动物粪便:动物粪便经与秸杆混合发酵后成为有机肥的主要原料,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有机质(干粉)含量能达到52.29%,氮含量≥0.65%,磷含量≥0.25%,钾含量≥0.16%。游离氨基酸(大于8%)菌体蛋白、全糖(大于3%)等能平衡作物营养,速效易吸收,调节改善作物根系环境,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增强作物抗旱、抗寒、抗涝、抗重茬等抗逆性,同时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防止土壤板结,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具有解磷、解钾、固氮的作用,能挖掘土壤地力,增强土壤保肥供肥和缓冲能力,使作物产品中维生素C、糖分和微量元素含量增加,提高了品质。
2、技术路线
材料按比例混合后加入复合菌种发酵堆腐,温度达到70-80度时采用翻板机翻堆,然后加辅料混合粉碎,再送入造粒机加粘合剂造粒、烘干、分晒,颗粒达标后计量包装,不合格颗粒回到混合机。
本产品采用厌氧菌培养法进行延伸研究,对菌群进行培养、筛选、配伍、选优、繁殖,然后与植物秸秆发酵、繁育,之后进行烘干造粒,制成成品。
6.市场需求及产业化前景(1000字以内)
此项目研发的产品是生产有机蔬菜、粮油所必选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对食品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有机粮油和有机果蔬的需求量不断提高,施用有机肥改变农民传统单一追求产量的施肥习惯,必将成为施肥方式新的方向。
本项目可以对大量畜禽粪便及农用废弃物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开发,既减少了污染源排放,遏制了因燃烧秸秆而产生的雾霾现象,又美化了环境,又可以变废为宝,秸秆还田。同时还可带动相关产业,比如畜禽粪便就地除臭腐熟加工,秸秆收储、运输、简单粗加工等,增加农民创收机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本项目建成后,将争取成为山东省内较大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实体,力争建成生态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示范产业园区集团。
己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成意向在我市建驻厂工作基站。
7.项目现有工作基础(1000字以内)
1、已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合作协定,建立常年稳定的院企合作关系,共建省内标准化循环农业示范工业园。
2,企业目前具有年产3万吨有机肥生产车间2000㎡,自动化生产线一条,动植物秸秆发酵池1200m3,以及相配套的原料预处理、仓库等10000㎡。
3、具有省农业厅颁发的有机肥料生产登记证,企业生产经营手续齐全完备。
3、公司具有高级工程师2名,专业技术员4名,且长年从事肥料行业技术工作,能为项目的顺利落地和正常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4、具有标准化验室及专业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及微生物分析培养设备。
5、项目合作单位定期对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
8.项目合作单位支持条件(1000字以内)
1、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签署合作协定,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完整全套的生产工艺技术及国际领先的复合菌种,并将专家到厂跟踪服务、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公司纳入全国联网营销网络,可统一安排产品出口和国内统销。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调国家“渤海粮仓”指导小组,争取产品土壤调理剂进入“渤海粮仓”供货产品。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在新泰市内泰安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驻处建中心工作站一处。
9.计划进度安排(1000字以内)
进度安排:
第-阶段;2014.10-2015.12
1、2014年初成立课题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以及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2、2014年10月征用厂地33000㎡;新建标准化厂房10000㎡;
3、2015年6月建设配套粉碎、发酵、原料库、成品库、化验室、办公室、辅料库8000㎡;
4、2015年10月补充新购设备159台、套。
5、2015年底前重点乡镇建收储采购站15座;
第二阶段;2016年-2017年
1.
配合全市环境治理规划要求,全面处理市内动植物废弃物,生活污水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增加产量。各乡镇就地建动植物废弃物初加工厂一座。以保障原料供应。
2.
综合产业园区初成规模,示范效应显而易见。
3.
建鲁中腹地大型农资物流园及农资交易市场-座。
4.
成立金泽有机肥业集团公司,整合资源伏优势,抢占市场,增大市场分额。
实施方案:
本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泰安市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
此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技术工艺方案,提供技术及操作人员培训,专供系列菌种剂。
由泰安市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实施生产出品,双方共同开发市场。
产品包装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监制标识。纳入全国营销网络平台,并组织产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