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教师礼仪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调查报告

教师礼仪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调查报告 本文关键词:调查报告,人格,礼仪,教师,影响

教师礼仪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调查报告 本文简介:关于教师礼仪对学生人格影响的调查报告内容提要:对学生的教育既有语言方面的,也有非语言方面的,既可以从德育方面入手,也可以从心育方面寻找答案。礼仪规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要素不管在语言方面还是在非语言方面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人格都有一定的影响。教师的礼仪规范与否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人

教师礼仪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调查报告 本文内容:

关于教师礼仪对学生人格影响的

内容提要:对学生的教育既有语言方面的,也有非语言方面的,既可以从德育方面入手,也可以从心育方面寻找答案。礼仪规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要素不管在语言方面还是在非语言方面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人格都有一定的影响。教师的礼仪规范与否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谨言慎行,注意礼仪规范,作好学生的表率。

主题词:教师礼仪

学生人格

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章老师是一位班主任,一位多年从事中学生德育工作且很有经验的老教师,可是上学期和本学期连续发生了两件本不应该发生的事。一次,一位学生因踢足球不小心把球踢进了他的办公宿舍,因一句话不当和学生极其家长发生了争执。另一次,是因为他班里的一名学生因为逃课被他批评,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受到他的冷遇,并当着全班学生和家长的面让学生和家长“滚出去”,引起家长的极为不满,双方矛盾升级,最后惊动了公安机关。一名多年受人尊敬的老教师,半辈子积累下来的良好声誉就此受到严重影响,学生的人格完整和谐以及健全的心理倾向受到误导。这样的例子,我在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并不少见,这就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如何协调好师生关系,树立好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减少师生情感消耗,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成为我关注的课题。

(二)问卷调查

我发现章老师问题的症结在于处理学生违纪事件上缺乏相应的礼仪,俗话说“言为心声”,教师应不应该讲礼仪不仅是师德问题,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问题。教师的礼仪规范与否与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为此我在本校高中年级作了一次问卷调查。

1、调查目的

及时掌握我校高中年级同学对教师礼仪规范的要求和看法,求证教师礼仪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寻找差距,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师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能谨言慎行,注意文明礼貌,融洽师生关系,减少教育消耗,提高教育效益,为创建和谐社会做一点尝试。

2、调查内容

我首先制定了问卷调查量表,根据学校生活实际从语言方面和非语言方面提出了16个问题,每个问题又细分为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备选答案又分为正效应(愉悦)、中性效应(无所谓)和负效应(难受)三个方面。在制作量表时考虑到社会赞许心向、默认心向、“中庸”心向、避免反应、“社会取向”等,尽可能避免矛盾困境,尽可能把各种干扰因素降到最底限度(注1)。

3、调查方式

抽样问卷调查法

4、调查时间

2009年9月6日

5、问卷配额

高一年级65份,回收问卷率100%,有效问卷率100%

高二年级65份,回收问卷率100%,有效问卷率100%

高三年级70份,回收问卷率100%,有效问卷率100%

6、调查结果统计

我对各年级学生填写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得出下表所列的数值。

项目

序号

备选答案

A

愉悦

B

无所谓

C

难受

1

老师上课提问你时,说“请你站起来”,你会觉得

174

16

10

如果说“站起来”时,你会觉得

52

93

55

2

当老师因为你的一个小小的过失而批评了你,后来又觉得批评得有些过分对你说“对不起”时,你会觉得

162

23

15

如果坚持己见或对你不理不采时,你会觉得

0

38

162

3

当你帮了老师的忙,老师对你说“谢谢”时,你会觉得

157

39

4

如果对你不理不采时,你会觉得

6

60

134

4

老师在讲课中出现了知识方面或技术方面的错误(故意或非故意),你勇敢地指了出来,老师让你给他纠正过来,并当众表扬了你说“你真行”时,你会觉得

142

48

10

如果说你多管闲事时,你会觉得

0

47

153

5

当你在路上遇见自己的老师主动向你打招呼时,你会觉得

145

48

7

如果对你不理不采时,你会觉得

2

71

127

6

如果你进老师办公室一时疏忽未打报告,老师说“请进,记得下次打报告”时,你会觉得

111

33

56

老师如果说“滚出去”时,你会觉得

0

17

183

7

你考试有进步,老师说“不错,有进步”时,你会觉得

177

13

10

如果老师说“怎么搞的,才考了这么些分”时,你会觉得

2

49

149

8

老师说话文明得体礼貌有佳,你会觉得

176

18

6

老师说话经常脏话连篇,你会觉得

3

19

178

9

上课时,老师衣着整洁端庄大方和谐美观,你会觉得

177

19

4

如果老师穿着“另类服饰”进了教室,你会觉得

16

79

105

10

老师每天上课皮鞋锃亮进了教室,你会觉得

65

125

10

反之,如果夏天老师穿着拖鞋进了教室,你会觉得

6

25

169

11

比如女老师化着和谐的淡妆进了教室,你会觉得

158

28

14

如果浓妆颜抹进了教室,你会觉得

4

104

92

12

如果(女)老师带着并不显眼而又恰当的首饰,你会觉得

117

68

15

如果

(女)老师满身首饰、珠光宝气地进了教室,你会觉得

28

117

55

13

当老师心平气和、面带笑容看着你和你说话时,你会觉得

181

8

11

当老师板着面孔没有看着你而和你谈话时,你会觉得

3

53

144

14

当你犯了错误,你的父母到学校来受到老师端茶到水热情接待,客观、公正地指出你的错误时,你会觉得

175

10

15

反之,对他们态度蛮横颐指气使或不理不采时,你会觉得

6

15

179

15

当你犯了错误老师和颜悦色谆谆善诱劝导你时,你会觉得

160

19

21

反之,如果破口大骂甚至体罚你时,你会觉得

1

5

194

16

如果老师对全体同学一视同仁态度友好,你会觉得

155

24

21

反之而只是对个别同学友好时,你会觉得

63

52

85

7、调查统计数据分析显示

题号

正效应比率

中性效应比率

负效应比率

1

①肯定项

87%

8%

5%

②否定项

26﹪

46%

28﹪

2

①肯定项

82%

11%

7%

②否定项

0%

19%

81%

3

①肯定项

79%

19%

2%

②否定项

3%

30%

67%

4

①肯定项

71%

24%

5%

②否定项

0%

23%

77%

5

①肯定项

72%

24%

4%

②否定项

1%

35%

64%

6

①肯定项

55%

16%

29%

②否定项

0%

8%

92%

7

①肯定项

88%

7%

5%

②否定项

1%

24%

75%

8

①肯定项

88%

9%

3%

②否定项

1%

10%

89%

9

①肯定项

89%

9%

2%

②否定项

8%

40%

52%

10

①肯定项

33%

62%

5%

②否定项

4%

12%

84%

11

①肯定项

79%

14%

7%

②否定项

2%

52%

46%

12

①肯定项

58%

34%

8%

②否定项

15%

58%

27%

13

①肯定项

90%

4%

6%

②否定项

2%

26%

72%

14

①肯定项

88%

5%

7%

②否定项

4%

7%

89%

15

①肯定项

80%

9%

11%

②否定项

1%

2%

97%

16

①肯定项

78%

12%

10%

②否定项

31%

26%

43%

8、统计调查效应率的心理学意义

学生对教师文明用语的感受性非常强烈。

从肯定项方面来看正效应率较高,这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从老师的文明用语中找到受尊重、理解、平等、信任等感觉,体现出教师的礼仪规范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塑造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负效应率普遍较低的情况来看,多少反映出个别学生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说明这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失落、愧疚、负罪感、对不起老师或家长等复杂的情感以及含蓄、不事张扬等个性心理特征。

从否定方面来看负效应较高,这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文明用语有较高的要求,他们能对老师的礼仪规范与否作出正确的评判,对老师的不文明语言给予了否定,对老师的语言文明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体现出这部分学生的健康心态;从负效应比率大多数指标较高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不文明用语是深恶痛绝的,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包容。但从负效应比率个别指标差距不太大的情况,可以看出这部分学生对老师的不文明语言还是报以理解和宽容,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即使老师对他们是多么的不礼貌。

从中性效应来看,比率存在着低或较低的趋向,体现出这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语言规范与否持观望和不负责任的心态,体现出中国人文明的劣根性,而正是我们教师所最为担忧的。

②学生有较为强烈的时代意识和追求新颖、刺激、变化、超前的心理趋向

从教师的仪表着装(妆)来看,肯定方面的正效应率和否定方面的负效应率较高,而肯定方面的负效应率和否定方面的正效应率普遍较低,体现出这部分学生的心态还是健康的;同时,从中间效应率个别指标偏高的情况看,这部分学生和老师有一种趋同感,体现出认可、默许的心态以及现代学生的一种追求新颖、刺激、变化、超前的心理趋向。

③老师对家长的认知和态度,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教师对家长的态度方面,肯定方面的正效应率和否定方面的负效应率较高,而肯定方面的负效应率和否定方面的正效应率普遍较低,说明学生非常看重老师对自己家长的认知和态度,老师和家长在他们心目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对家长的尊重和认同,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结论

斯宾塞说:“养花的为了花而培养一株植物,他承认根和叶的价值主要在于有了根和叶才会有花。”同样,种果树的为了树结果而种树,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树更好的结果,他承认根、叶和花的价值主要在于有了根、叶和花才会有果,如果叶、花过多妨碍更好的结果,他会毫不吝惜地去掉一些叶和花(注2)。在这里,首先有了学生才会有老师的存在,正因为有学生的无知、无礼才体现出老师的价值所在,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是塑造人的心灵世界的。老师自身心理的不健全必然导致学生心灵的扭曲。这种不健全的心理倾向往往外化为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礼仪的失范和随意性。章老师的失误不在于他不懂教育学或心理学,而在于他不能很好地驾御自己的情绪、情商,当学生的违纪现象发生后未能采取合乎学生心理特质的方法和技巧,表现在教育方法上就是失去理智而不顾个人形象,违反了一个教师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极度地伤害了学生甚至家长的情感,产生了负效应,提高了教育成本,增加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消耗。当然,这样的问题在目前在全国恐怕都带有普遍性,集全国之和,不知道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消耗有多大,教育成本有多高。可以说,中国人的学习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这样的高成本下,培养出的却是学了10多年英语,却不会说“早晨吃了什么”,学了10多年语文,写封求职信还有错别字、语病(注3)!这除了应试教育体制弊端等因素外,还要考虑老师自身的心理和情感因素。心灵扭曲的老师教出的必然是心灵扭曲的学生。为了学生心灵的健康和人格的完善和谐,我们老师应该好好的检讨自己,从内在的心理健全到外在的礼仪规范,做深刻的反省和自律,尽可能避免和减少老师身上引起师生情感冲突的负面因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

教师良好的礼仪规范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人格和心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好的行为习惯,会引导孩子去学习;不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也会进行效仿”(注4)。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能不能遵守礼仪规范,直接关系到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倾向的培养和塑造。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从德育方面更多的要从心育去观察、培养和教育学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牢记和恪守。作为教师必须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感化学生,工作方法的简单和粗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完整和谐以及良好心理倾向的培养和塑造都是极其有害的。教师的礼仪规范与否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谨言慎行,注意礼仪规范,作好学生的表率。

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并不是多难的事情,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健康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的学生,以良好的人格去感染和感化学生,以我们的宽容和大度去包容学生,那么,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自然就会少了,我们的教育效益自然就会高了,教学效果自然就会明显改进了,我们的学生也就会健康成长了。

最后,我以朱国红老师在《没有孩子是差生》中引用的一段话作结,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勉: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羞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了头脑平静的生活。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参考文献:

注1、.助跑免费论文lunwen.zhupao.com审视与瞻望:心理学的三大测验技术

作者:gaoshou

注2、王小平《本领的恐慌》之第四章《系统最优化------为何学的最优化》

注3、王小平《本领的恐慌》之第四章《系统最优化------超越《学习的革命》》

注4、清澈小舟

著《没有孩子是差生》与孩子一起进步:做一个令孩子尊敬

注5、清澈小舟

著《没有孩子是差生》

引子: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