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框构桥线路加固方案 本文关键词:加固,线路,湖大,方案,框构桥
湖大框构桥线路加固方案 本文简介:1、工程概况本框构位于xx右线LYK3+520处,与铁路交角45°,框架孔径为1-7米。框构顶进处既有线线路为50Kg/m轨,Ⅱ型枕,间距600mm,框构位于半径为500米的缓和曲线上,纵向坡度为5‰。主体顶进最大顶力为1800t,顶程29.5m,其中空顶距离2m,出土顶进27.5m。框架桥顶进包括
湖大框构桥线路加固方案 本文内容:
1、工程概况
本框构位于xx右线LYK3+520处,与铁路交角45°,框架孔径为1-7米
。
框构顶进处既有线线路为50Kg/m轨,Ⅱ型枕,间距600mm,框构位于半径为500米的缓和曲线上,纵向坡度为5‰。
主体顶进最大顶力为1800t,顶程29.5m,其中空顶距离2m,出土顶进27.5m。
框架桥顶进包括后靠背制作、线路加固、基底方桩加固、顶进挖土、拆除便梁、恢复线路。均在铁路列车45Km/h慢行的情况下施工。
二、施工组织机构
施工总负责:
现场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领工员:
驻站:
防护员:
劳力:
线路加固及恢复期间,线路民工150人;顶进期间分两班,每班70人,共计140人。
三、施工方案
为了保证既有线的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对既有线采用挖孔桩抬梁法加固(附图1)。加固采用24米D型施工便梁。
(一)承台制作
1、挖孔桩施工
(1)承台下挖孔桩桩长25米,计8根,每侧各布置4根,每个挖孔桩桩距横向6.5米,纵向间距2.0米。承台与承台对称布置,中心间距23.632米。路基防护挖孔桩桩长25米,计14根,各布置于顶进开挖路基薄弱处。具体位置详见附图2。
(2)同一承台下各挖孔桩采取对角开挖顺序。
(3)由于挖孔桩内侧距线路中心为2.5米,为保证路基及既有线的行车安全,每下挖0.5米及时用0.5米高¢1.5米的与桩身强度(C25)相同的砼圆管防护,循环下沉进行。在下挖过程中,派专人巡查、养护线路,发现线路有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施工。消除线路安全隐患后,方可施工。确保行车安全万无一失。
(4)挖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桩身净空尺寸和平面位置。孔的中轴线偏斜不得大于孔深的0.5
%,截面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孔口平面位置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
(5)挖孔至设计高程后,孔底不应有积水,并应进行孔底处理,做到平整,无松渣,无污泥等软层。
(6)挖孔至设计高程后及时进行砼浇注,当自由倾落高度大于2米时,须通过溜槽或串桶,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桩顶钢筋伸入承台并浇注成整体。
2、承台制作:原设计为砼整体式承台,因承台下穿线路,施工时需要完全封闭线路至少15天,为不影响正常运输任务,将砼整体式承台改为75kg/m扣轨承台(垂直于线路,扣轨长6.5米),平行于线路的两桩之间仍为砼承台(顺向承台).详见附图3。
(1)在浇注顺向承台时,承台顺线路方向两侧预埋钢轨桩(桩长
2米),以避免D型施工便梁在列车运行时发生东西方向错动。
(2)浇注承台时严格遵守混凝土施工工艺,确保承台质量。
(3)由于挖孔桩、承台混凝土浇注均在高路基上,我项目部决定使用地泵传输混凝土,地泵管下穿线路,消除安全隐患。
(二)线路加固
1、本桥在顶进期间加固湖大上行线一股道。加固线路计划七天。
(1)前两天:制作扣轨承台,穿入钢轨70根;
(2)第三天:封锁湖大轻车线3小时,抽换横梁。
(3)第四天,吊装D型梁并联结横纵梁。
2、具体加固方案:在线路加固前,首先与设备单位联系要点,签字审批后,再进行加固,要点施工慢行速度控制在45km/h。加固施工程序如下:
(1)D型施工便梁的型号选用及侵限分析:根据实际情况
(单线.R=500米),选用D24米施工便梁,便梁布置形式为丁式,纵梁位置为最低位
。根据《D型施工便梁使用说明书》中的有关说明,梁顶至轨顶距离为33.5㎝时铁路“建限-1”中要求的界限距离为1.725米。而纵梁内边缘至线路中心距离为1.99米,施工地点处于缓和曲线地段不需考虑曲线加宽值,所以纵梁内边缘至线路中心距离1.99米大于铁路“建限-1”中要求的1.725米,满足建限要求。
(2)D型梁的安装程序:
按计划位置,先将横梁抽换完毕。待横梁抽换完毕后,将两片纵梁吊装就位,待主梁垫稳撑牢后,安装联结板及牛腿.
(3)抽换枕木:安装横梁的位置应与枕木位置一致,横梁的间距
为0.67米.所以事先应将枕木间距适当调整.抽换横梁应按工务规则要求”隔六抽一”.由主梁两端向中心排列抽换.抽一根枕木,插入一根横梁,其中有一根钢轨下需要垫大块绝缘橡胶板,防止轨道电路短路,影响信号和行车.插入横梁时要对准主梁联结板并定位.同时上好扣件,垫好橡胶轨垫并捣固道床.
(4)逐段扒除道碴,安装斜杆和所有联结系统。在组装过程中联结板及牛腿上孔均应上满螺栓,不得漏装
(5)在加固线路时,派专人巡查、养护线路。
3、便梁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牛腿及联结板S4上全部
螺栓应上紧,并安装紧螺母.
(2)使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上紧松动的螺栓.
(3)斜杆S6.S6甲不得漏装,尤其在曲线上使用更应注意.
(4)桥上应尽可能避免钢轨接头,不能不免时,钢轨接头必须调整在梁上.(用70型接头扣板).
(5)钢轨垫板采用氯丁橡胶特制的斜垫板.厚度为20mm.不得随意代替
(6)每次使用后均应整修,油漆,螺栓丝扣上油.
(7)支座座板底面应选择强度足够的材料垫座,曲线上便梁的中间垫座以选用钢筋混凝土为宜.
(三)D型梁运输及吊装方案
D型梁纵梁全长24.5米,单片自重15.4吨,由于框构顶进地点为湖大线高填方路基段,填方高度为7.26米,受地形限制,无法用汽车吊进行吊装。所以采用轨道吊进行吊装。具体方案如下:
1、D型梁首先由汽车运至湖大轻车线右K21+500—K21+600段线路南侧。
2、要慢行点将横梁全部抽换完毕。
2、封锁湖大轻车线4小时,接触网停电4小时。由轨道吊将两片D型梁纵梁吊装至轨道车上,然后运至施工地点,再由轨道吊吊至承台上与横梁连接。
(四)挖土
本次顶进挖土采取大开挖,但边墙两侧按照1:0.5开挖。在挖土前,首先与设备单位联系要点,签字审批后,再进行施工,施工期间列车慢行速度控制在45km/h。
1、挖土时采用一台挖掘机,一台装载机,自卸车5辆,挖掘机挖土,装载机装土,人工刷坡,自卸车运土。
2、两侧禁止超挖,并且按照1:0.5的坡度开挖,避免路基坍塌,危机行车安全。
3、底板下部土挖至换填三七灰土底部位置。
4、洞内挖土在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下进行,每次开挖前由施工负责人全面检查后开始,开挖坡度由技术人员及工地负责人据土质情况而定;挖土时严禁随意超、欠挖,严禁从下部掏土,挖土自上而下进行,严禁逆坡挖土,保持坡面平顺。
5、洞内挖土应做到“四不挖”:
(1)列车通过时不挖;
(2)机械现出故障,未下达开挖命令时不挖;
(3)路基有塌方倾向时不挖
(4)线路有变形时不挖
(五)静压方桩施工方案
1、顶力计算:
本次方桩采用静压挤入法施工,根据计算,静压方桩最大顶力需55t,计算过程如下:
QUK
=
RKK
RK
=QP*AP+VP*∑qsi*Li
QUK—最大顶力极限值(KN)
RK——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KN)
K——安全系数2.0
QP—桩段土的承载力标准值KPa.
(QP—1500KPa)
AP—桩身横截面面积m2.(
0.25
m2
)
VP—桩身周边长度m.(1.0m)
qsi——桩周土的摩擦力标准值(35KPa)
Li—按土层划分的桩长5m.
带入数据得到最大顶力QUK=55t
2、布稿位置及计算:
静压方桩时,在框构人行道底部(与主体连接处)布置顶稿,顶稿型号为
80T,
根据计算:
QUKL1〈nGL2
G—框构自重,1178t
L1—最大顶力力臂,L1=
12.109m
L2—重力力臂,
L2=7.9905m
n—顶稿台数,台
经以上公式计算最多可同时布置13
台顶稿。根据实际情况布稿3台,分别布置于人行道底部平均分布,以便于实际操作。
在布置顶稿时,搭设支架,用于固定顶稿和方桩,方桩和顶稿之间用顶铁传递顶力(后附5)
3、静压方桩施工工艺:
(1)、静压预制桩的施工,采取分段压入,逐段接长的方法,其施工程序为:测量定位
顶稿就位
吊桩
插桩
桩身对中调查
静压沉桩
接桩
再静压沉桩
(2)、静压预制桩每节长度在2.5m,插桩时先用起重机吊运至支架内固定,调正桩的垂直度,先将抗压入土中1m左右,再检查桩身的垂直度及调直,顶稿可继续把桩压入土中,顶稿身长完后,安装顶铁继续压桩,重复上述运作连续压桩操作,直至把桩压入预定土层中,在压桩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的关系,以判断桩的质量及承载力。
当压力表读数突然上升或下降时,要停机对照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遇到障碍物或产生断桩现象等。
(3)、方桩接桩时,在桩顶离地面0.8~1.0m用螺栓连接。接桩面应保持干净,上下桩中心线应对齐。
4、质量控制
()1、压桩前应控制好终止条件
终止条件的确定:在施工前应先按设计桩长试压
桩,待停留24h后,用与桩的设计极限承载力相等的终压力进行复压。如果桩在复压时几乎不动,即可以此进行控制。
2、施工前应对成品桩做外观及强度检验,接桩用焊条,压桩用压力表,也应进行检查。
3、压桩过程中应检查压力、推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
4、施工结束后,应做桩的承载力及桩体质量检验
5、压桩常遇问题及防治、处理方法(见下表)
常遇问题
产生原因
防治及处理方法
压力表指示器不工作
1、
压力表开关未打开
2、
油路堵塞;压力表损坏
打开压力表开关;检查和清洗油路;更换压力表
桩压不下去
1、
桩端停在砂层中接桩,中途间断时间过长
2、
施工降水过低,土体中孔隙水排出,压桩时失去超静水压力的“润滑作用”桩尖碰到夹砂层,压撞阻力突然增大。
避免桩端停在砂层中接桩;及时检查压桩设备;降水水位
适当;以最大压桩力作用在桩顶,采取停车再开,忽停忽开的办法,使桩有可能缓慢下沉穿过砂层
桩达不到设计标高
1、
桩端持力层深度与勘察报告不符
2、
桩压至接近设计标高时过早停压,在补压时压不下去
变更设计桩长;
改变过早停压的做法
桩架发生较大倾斜
当压桩阻力超过压桩能力或者来不及调整平衡
立即停压并采取措施,调整,
使保持平衡
桩身倾斜或位移
1、
桩不保持轴心受压
2、
上下节桩轴线不一致
3、
遇横向障碍物
即使调整;加强测量;障碍物不深时,可挖除回填后再压;歪斜较大,可利用压桩油缸
回程,将土中的桩拔出,回填后重新压桩
(六)框构顶进
按照施工安排的顶进时间,对湖大线路限速45km/h,进行框构
顶进。每昼夜顶进m。该涵最大顶力需1800t.
按照额定顶力的70%计算顶力,需要9台顶镐。采用BT320千斤顶9台,钝角设置5台,锐角设置4台
1、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线路加固稳定,顶进设备良好。观测人员、防护人员、通讯工具到位,方可顶进施工。
2、顶进中,开顶、停顶由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
3、顶进作业中按规定设防护标志,并设有专职防护员及驻站联络员,以确保行车及人身安全。
4、顶铁保持与桥顶进轴线一致,与横梁垂直,每8m加设一道横梁,以保持顶铁的稳定。为防止顶铁接长后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在顶铁上填土碾压,填土厚度为1.0m。顶进中随时注意观察传力柱、横梁、顶镐、后背及线路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顶进中,传力柱、横梁、后背处不得站人,停顶后方可进行换顶铁作业。
6、吊机更换顶铁时,作业人员戴安全帽,起重臂下严禁站人;人工搬动小顶铁时,防止挤压手脚。
7、顶进中每顶进一镐都进行中线、水平观测并作记录,同时根据情况由施工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具体调整,以防止出现抬头、扎头、偏斜等。
8、设置前支顶、卷扬机等措施阻止线路横移。
9、空顶期间严格控制桥体方向,防止偏离中心线,保证主体前端入土时方向无偏差。
10、洞内开挖余土要根据情况决定超欠挖,勤挖快顶。
(七)拆除D型便梁及恢复线路
1、拆除D型便梁前先将道床捣固密实,使钢横梁与道碴密实无间隙。
2、拆除顺序:先将两片纵梁拆除,然后再依次抽换钢横梁。
3、抽换横梁应按工务规则要求”隔六抽一”。由主梁两端向中心排列抽换.抽一根横梁,插入一根枕木,并捣固道床。
4、线路恢复后,加强线路养护.确保行车安全.恢复线路后45km/h
12h,60km/h
24h,24h后恢复正常速度。
四、主要机具数量表
序号
材料机具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D”型便梁
套
1
24米
2
钢轨
根
23
P75或P60旧轨
3
钢轨
根
3
P50或P43旧轨
4
挖掘机
台
1
5
装载机
台
1
6
汽车
辆
5
7
氧气、乙炔
套
1
8
吊车
台
1
9
顶镐
台
14
10
顶铁
米
350
11
泵站
个
1
五、安全保证措施
(一)防护措施
1、人员防护及工地防护员工作要求:
(1)上岗前按规定带齐防护信号和通迅设备、备品,确保使用性能良好。
(2)作业中集中思想,认真了望,坚守岗位,密切注意工地作业和列车运行情况。
(3)在要求列车慢行的地点,列车接近时站在来车一端的左侧路肩上,展开黄色信号旗,立岗接车,显示慢行信号。发现来车超过规定的慢行速度时,及时用展开的黄色信号旗急速上下摇动,要求列车减速到规定的限制速度。
(4)认真观察(检查)线路的变化情况。对路基边坡坍塌、线路架空作业等项目要做到一列一检查。发现危及行车安全时,要及时设置停车信号防护,并通知有关部门迅速进行处理。
(5)认真记录列车通过慢行处所的速度,发现超速现象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2、移动信号标志防护
(1)减速地点标:在施工地段起终点20米处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各设置减速地点标一个。
(2)移动减速信号牌:在施工地段起终点800米处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各设置移动减速信号牌一块。
(二)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为实现安全目标,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者的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施工期间的安全组织工作。人员分布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安全员:
组
员:
六、应急措施
1、成立抢险领导小组:
xx
抢险人员:职工10人,民工70人。
2、事先对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做到一遇险情马上行动。
3、备好草袋、编织袋、枕木、片石、道碴、抬筐、铁锹、抬杠、绳索、起道机、镐头等料具。
4、备料数量为:草袋2000条,片石200方,道碴400方,抬筐100付。
5、立方便的联络系统,与各有关部门保持良好联系。
七、其它
1、加固线路前由施工负责人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施工安全质量措施、施工方法及进度要求等,提高安全质量意识。
2、加固前按已批准的慢行计划落实慢行命令,待命令下达后提前到车站办理登记手续。
3、指派专人驻站,负责联系或通报工地行车情况。
4、施工命令下达后,按规定做好防护工作,并由施工负责人检查确认后,方可开始施工。
5、明确防护人员职责,事先对他们进行培训,要求其在列车通过前及时通知施工人员停止作业,并撤离工作面。
6、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并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