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吉林省第五届高中教学新秀评选高一化学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吉林省第五届高中教学新秀评选高一化学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盐类,水解,新秀,教学设计

吉林省第五届高中教学新秀评选高一化学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本文简介:吉林省第五届高中教学新秀评选高一化学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第三章电离平衡第三节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

吉林省第五届高中教学新秀评选高一化学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本文内容:

吉林省第五届高中教学新秀评选高一化学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第三章电离平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离子反应、

电解质的电离、

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本节的教学与前面的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本节的学习。在后面的教材编排中,有很多地方也要用到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比如:明矾的净水原理以及高三教材中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等等。所以本节教材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难点:盐溶液酸碱性分析及盐类水解的实质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基本掌握测量溶液PH的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盐类水解实质的探究分析过程,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

推理、

综合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树立辨正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实事求是

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二.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学生连续学了两章全新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没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形象,且难度也较大,这时学生心理上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疲倦感和畏惧感。

2.具体做法:学生主动的动手去探究,提高实验能力。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己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探究实质,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与生活生产实际。

三.教法分析

理论依据方面:这节课的设计是依据新课标“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

发展能力、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的要求设计的。

具体的教法设计:

1.创设能引导学生参与的情境,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并让学生提出自己希望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假设,制定方案,整个过程教师可作适当的指导,但不作过多的干涉。

3.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开展探究,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

4.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验证自己的假设。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引导学生沿着自己设定的方向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5.小组之间的总结。达到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落实知识点。

6.

运用多媒体技术,列出本节的知识系统板书,明确一些概念和规律,

7.多角度,多侧面的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四.教学程序

1.

提出问题(约5分)

本节课在实验教室里上,教师事先在每个学生的实验桌上摆放了一些化学药品和用具。课堂开始后,让同学们测定自己实验桌上的溶液的pH。老师提醒大家应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前两节课学过),并要求大家将自己测定的结果记录下来。

整个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在教室里巡视,指出同学们的操作错误,一起观察记录,参与同学们的议论。

每组同学都通过亲手实验获得了一些数据。动手实验让每个同学都处于活跃的学习状态,没有了成绩好与坏、学习自觉与不自觉的区别。

老师说:“面对实验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呢?能够作出一些判断或是疑问或者假设吗?”

许多同学都交流了自己的实验结果。老师不时地让同学们陈述自己知道的情况和疑问,同时不停地将大家的结果记录在白纸上,并提示同学们注意收集和利用他人的信息。最后同学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以下问题上来:

1)为什么盐溶液有的显酸性,有的显中性,有的显碱性?

2)哪些盐溶液显酸性,哪些盐溶液显中性,哪些盐溶液显碱性?

至此,每个同学都充满了想把问题弄清楚的热情,这种热情来自于他们通过探究体验中产生的认识冲突(问题),因而是一种内在的兴趣和需要。这个问题如果在最初就由教师直接提出,许多同学便会将自己置身于问题之外,其吸引力会大打折扣。

2.

命题假设

(约5分)

接下来,老师并没有立即进行解答或让同学们立即进行实验,而是要求同学们提出对上述问题的推测性解释,并鼓励大家大胆发表观点,先不管对错。

有的同学提出了“有些盐能电离出H+而显酸性,有些盐溶液能电离出OH-而显碱性”。显然这位同学是将上一节课所学“酸能在溶液中电离出H+而显酸性,碱能够在溶液中电离出OH-而显碱性”的规律类比迁移到这里,虽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但这种类比迁移的能力却是我们必须保护和培养的。

也会有同学把测定盐溶液酸碱性的结果进行归纳,这样许多同学从物质的组成和类别着手进行思考

教师让大家就近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钾盐、钠盐的溶液pH总大于或等于7,硫酸盐、盐酸盐、硝酸盐的溶液的pH总小于或等于7。”“弱酸的盐溶液显碱性,强酸的盐溶液显酸性或中性”“弱碱的盐溶液显酸性,强碱的盐溶液显碱性或中性。”

上面这些假设,在老师看来,有的是科学的,有的还不够严谨,而且全部是教材或老师要介绍的知识,但是,对学生来说,这些从材料开始,经历问题、思考和推理等过程得出的猜想,比直接从教材或老师那里接受的讲解要有价值得多,也更加宝贵。

3.

制订方案实施探究

(约15-17分)

怎么证明自己的假说是否正确呢?

有的同学提出通过实验验证.

还有的同学觉得即使做实验,也只能得到有限的证据,他们觉得可以应用自己的知识进行推理,这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赞同

方案可由学生独立提出,也可有教师的适当指导,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肯定方案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使之完善。有时即使所知假设或方案不可行,如果学生坚持也不必武断否决,仍可给予鼓励,因为错误同样可以是一种探究,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必然要经过一次次错误,才能更好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决定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的几组同学,经过讨论,在准备好药品清单和记录表后,由实验教师带领到药品室去寻找药品并进行实验验证。

剩下还有部分同学在教室里进行讨论,试图应用学过的知识通过推理,证明自己的假设。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引导学生沿着自己设定的方向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4.

形成判断

(约5分)

老师请各个小组推举一名同学向大家介绍本组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组的同学说:“我们测定了18种盐溶液的pH,发现强酸弱碱盐溶液的pH均小于7,说明这些溶液显酸性;强酸强碱盐溶液pH为7,显中性;强碱弱酸盐的溶液是显碱性的,因为它们的pH大于7。这证明了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

推理小组的同学向大家在理论上进行解答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从未知到结论的跨越,并作出了解释。这个过程是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发现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这正是现代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

5.

知识建构

(约5分)

老师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的结论用切合化学学科特点的语言概括出来,尽量做到和科学定义(定律)那样简洁明确。在经历了前面的探究过程后,这项任务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已经变得十分简单了,许多同学都用自己的话进行了陈述,但总的来看,这些陈述还显得并不严谨和全面。

接下来,老师要求同学们拿出课本自学,(在此之前,老师没有允许任何同学拿出课本翻阅,以免有的同学不自己思考和探究分析而直接引用课本上的解释与结论,影响探究效果。)与自己的探究结果进行比较,修正自己表达上的不规范、不准确和繁琐,并反思自己走了哪些弯路,哪些地方的陈述还要改进。

最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回顾,重新审视本节课的内容,借助投影列出了教师事先设计的知识系统板书。

6.应用新知

(约3-5分)

应用这些规律分析一些实例。

(1)

工业上:生产中除铁锈为什么用NH4Cl而不用稀盐酸?

(2)农业上:长期使用(NH4)2SO4这一种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为什么?

(3)实验室:Na2CO3溶液能否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为什么?

五.效果及反思

1.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的时候,要把握好“度”。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放羊式”。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教师应充分重视表达与交流。这个环节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间接经验。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

附:板书设计

第三章电离平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1)

一、盐类的水解

1.盐类水解的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注意:盐类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且盐类的水解反应可以看成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2.盐类水解的实质: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3.盐类水解的条件:具有能与H+或OH-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的分子

4.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副板书:醋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铵溶液呈酸性的分析过程。

4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