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本文关键词:河北省,实施方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
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本文简介: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固定式喷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承担单位:归口主管单位:项目负责人:实施地点:一、具体内容、规模、地点及进度安排(一)实施内容、规模(包括项目具体内容;推广品种或技术的种类、名称及其个数或项数;推广面积;购置仪器设备的名称和数量;技术培训的时
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本文内容:
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
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
固定式喷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
承担单位:
归口主管单位:
项目负责人:
实施地点:
一、具体内容、规模、地点及进度安排
(一)实施内容、规模(包括项目具体内容;推广品种或技术的种类、名称及其个数或项数;推广面积;购置仪器设备的名称和数量;技术培训的时间、地点和次数、人次等)
1、项目具体内容
本项目采用的固定式喷灌节水灌溉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华北平原的小麦采用喷灌技术与传统的畦灌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的优势。
实施固定式喷灌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是公共财政支持“三农”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县是以种植为主的农业大县,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渠道。实施节水灌溉推广示范项目建设,是发展农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
因此,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立节水灌溉示范田;采取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召开现场观摩会等措施,对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田间种植水平,加快节水高产配套技术推广,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推广品种或技术的种类、名称及其个数或项数
本项目采用的固定式喷灌节水灌溉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田间节水灌溉技术,通过该技术的推广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和肥料、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劳动强度低,节约劳动力等效果。
3、推广面积
建立固定式喷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项目120亩。
4、技术培训的时间、地点和次数、人次
(1)2014年9月份进行以喷灌的系统组成和管道铺设为主的播前技术培训;2014年10月份进行以喷灌系统的运行管理技术为主的田间管理技术培训。计划培训农民100人次。
(2)2015年4月上中旬小麦成熟前邀请各市部分县水利管理部门、节水技术推广部门、农业大户前来参加,计划参会人数50人。
(二)地点(到乡、村)
固定式喷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安排在本项目区**村,观摩会现场安排在项目区所在村。培训地点:设于**县内相关培训中心、示范推广区等地。
(三)详细的进度安排(按实施年度列出项目具体计划明细)
1、2014年10月,根据研究结果,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给出固定式喷灌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
2、2014年11月:组织喷灌系统的组成和管道铺设的技术培训。
3、2014年12月:组织喷灌系统运行管理的技术培训。
4、2015年4月上中旬,组织现场观摩会。
5、2015年4月底,课题验收。
二、实施方案(包括项目实施的组织保障体系;技术路线;保障措施;参加人员与职责分工;任务目标落实分解情况;进度安排以及预期推广效果等)
(一)项目实施的组织保障体系
为切实把项目实施好,**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农发办、财政局、农业局、水利局、电力局、林业局、农机局、审计局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为项目的具体办事机构,负责项目组织、规划、实施等工作。项目涉及的乡政府、村委会为项目基层实施单位,都成立了相应的项目管理组织,形成了县、乡、村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管理体系。
(二)技术路线
项目承担单位与协作单位**县农开办相互协作,共同做好示范推广田建设、组织培训项目区农民、召开现场观摩会、完成有关生产资料的发放和项目验收等工作。在示范推广田,重点做好固定式喷灌节水技术示范,实现亩产500公斤的产量指标,并较当前生产节水120m3/亩。技术示范成功后,由**县农牧局下属的技术推广站在全县进行推广。项目实施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技术培训
示范推广田
项目验收
现场观摩
邯麦12号及高产栽培技术示范
邯麦12号良种
临漳县农开办
邯郸市农科院
推
广
县技术推广站
亩产500公斤
亩节水50
m3
提高村民科技素质和田间管理水平
播前技术培训
春季管理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
示范推广田
项目验收
现场观摩
固定式喷灌高效节水技术示范
固定式喷灌技术*县农开办**单位**单位
推
广
县技术推广站
产量500公斤/亩
节水120
m3/亩
提高村民科技素质和田间管理水平
管道铺设技术培训
运行管理技术培训
图1、项目实施技术路线
(三)保障措施
1、项目立项后,制定本项目具体的实施方案,按进度认真组织实施;
2、项目实施期间要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分别在2014年12月和2015年4月进行项目阶段性总结,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3、项目经费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管理。项目经费各项开支均由报销人、项目主持人、承担单位法人和县农开办主任签字后,到县财政局报帐;
4、项目领导小组不定期检查项目进展情况。
(四)参加人员与职责分工
(五)任务目标落实分解情况
(六)进度安排
1、2014年10月,根据研究结果,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给出固定式喷灌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
2、2014年11月:组织喷灌系统的组成和管道铺设的技术培训。
3、2014年12月:组织喷灌系统运行管理的技术培训。
4、2015年4月上中旬,组织现场观摩会。
5、2015年4月底,课题验收。
(七)预期推广效果
项目完成后,开发区的灌溉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综合节水能力大幅度提高,项目区全部达到节水灌溉,种植方式由低劣到调整结构高效种植,由一家一户小农经济到面向市场的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5%以上,生产条件的改善必将节约农村生产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为农村腾出更多的劳动力,从事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生产,以农业开发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项目区的节水增产,增加了社会的有效供给,使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还可以巩固完善农村承包经营机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三、预期效益指标
本项目在**县示范推广120亩,按每亩增收30公斤小麦和30公斤玉米,每公斤小麦市场价格2.0元,每公斤玉米市场价格2.5元,每亩每年增收135元,则年增产效益1.62万元。固定式喷灌与传统灌溉相比平均每亩可节水40%以上,小麦灌溉定额按300
m3/亩计,每亩约节水120m3,玉米灌溉定额按250
m3/亩计,每亩约节水100
m3,年节水220m3/亩,按农业水价格为0.1元/
m3计,每年可节水22元/亩,年节水效益为0.26万元。亩均节省劳动力1.5人日,按工资50元,年灌水5次计,年节省工时费0.68万元。
四、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按实施年度列出资金具体使用明细。如,农用物资补贴,要具体到购买物资的名称、数量、单价、总投资规模、财政投资规模、单位补助数量〈以推广面积或农用物资单位量计算〉等。其他资金安排详细程度类同)
本项目计划投资22.06万元,全部为财政资金。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按照《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科技推广项目管理办法》做到专款专用,由县财政实行报帐管理。
具体使用计划如下:
(一)生产资料总投资19.25万元。其中输水干管800米,每米48元,计3.84万元;输水支管5000米,每米20元,计10万元;竖管配套及安装240套,每套35元,计0.84万元;喷头240个,每个27元,计0.65万元;附件800个,每个4元,计0.32万元;首部枢纽2套,每套18000元,计3.6万元。
(二)劳务用工共1.18万元。其中专家咨询用工8个,每个工300元,计0.24万元;调查用工100工,每个工80元,计0.80万元;其他用工20个,每个工70元,计0.14万元。
(三)技术培训共0.58万元。其中专家咨询授课天,500人次,计0.2万元;培训资料950册,每册4元,计0.38万元。
(四)差旅费0.8万元。主要用于项目组成员、邀请专家往返项目区的交通费。
(五)其它费0.5万元。项目合同审定田间监测测产、测水,共计0.5万元。
7
五、任务量和投资安排表
五、任务量和投资安排表
内容类别
单位
任务量
单价(元)
投资(万元)
备注
小计
农发资金
自筹资金
推广面积
亩
120
22.06
22.06
一、生产资料
19.25
19.25
1、输水干管
m
800
48
3.84
3.84
2、配水支管
m
5000
20
10.00
10.00
3、竖管配套及安装
套
240
35
0.84
0.84
4、喷头
个
240
27
0.65
0.65
5、附件
800
4
0.32
0.32
6、首部枢纽
套
2
18000
3.60
3.60
二、劳务用工
1.18
1.18
(一)专家咨询用工
人·天
8
300
0.24
0.24
(二)调查用工
人·天
100
80
0.80
0.80
(三)其他
人·天
20
70
0.14
0.14
三、技术培训
0.58
0.58
(一)培训人数
人次
.
1、管道安装铺设
人次·天
50
0.00
0.00
2、系统运行管理
人次·天
50
0.00
0.00
3、现场观摩
人次·天
50
0.00
0.00
(二)专家咨询授课
人次·天
4
500
0.20
0.20
(三)培训资料
册·份
950
4
0.38
0.38
四、差旅费
0.55
0.55
(一)交通费
人·次
0.55
0.55
五、其它
0.5
0.5
(一)合同审定、田间监测及测产、测水
人·次
0.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