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十二五”时期提高城镇化水平及参考材料 本文关键词:江门,城镇化,二五,时期,水平
江门“十二五”时期提高城镇化水平及参考材料 本文简介:江门“十二五”时期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参考材料一、城镇发展现状评估1、现状情况交通优势:江门处于珠江三角洲与西翼的交汇处,这种有利的地理位置使整个江门市有较为理想的梯度空间,经济腹地辽阔。随着粤西地区开发的深入,江门市的据点作用越来越来重要。经济区位优势:位于各种经济圈的叠交地带,利于兼收并蓄,增强经济
江门“十二五”时期提高城镇化水平及参考材料 本文内容:
江门“十二五”时期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参考材料
一、城镇发展现状评估
1、现状情况
交通优势:江门处于珠江三角洲与西翼的交汇处,这种有利的地理位置使整个江门市有较为理想的梯度空间,经济腹地辽阔。随着粤西地区开发的深入,江门市的据点作用越来越来重要。
经济区位优势:位于各种经济圈的叠交地带,利于兼收并蓄,增强经济实力。江门市位于珠三角经济圈、华南经济圈、亚太经济圈的多层次经济叠交地带,对经济圈内各处的经济、技术、信息的影响,可通过兼收并蓄来增强经济实力。同时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前缘,更能发挥对外吸收,对内辐射的作用。
城镇体系格局、区域内外的交通网络逐步形成以及市政设施的日益完善为城镇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然条件优越。处于南亚热带高温多雨区,市域内地形多样,低山丘陵面积大,耕地多,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三高”农业较发达,为工业提供了原料和积累资金。江门市的农业生产在珠三角以及省内均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丰富的农产品及副产品,不仅为加工业提供了原料,而且大宗农产品出口可为进口工业原料和设备提供外汇,促进村镇工业的起步和发展,从而带动村镇建设的发展。
工业技术力量较强,为城镇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全市已形成家电、机械、化纤纺织、造纸、食品、日用轻工、化工、医药、电子、建材等支柱行业。一批名牌产品和骨干企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与珠三角地区缺乏紧密的联系
目前,江门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存在高速公路密度不足、对外交通出口过少、缺乏轨道交通连接等问题,制约着江门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近年来随着广珠城际轨道、中江、江珠等相继通车,与珠三角的联系已日趋紧密,但还应加强联系,融入珠三角经济圈,同时辐射粤西地区。
2)与新会区资源有待整合
新会撤市设区后资源一直难以整合,特别是江会路地区道路联系不畅,甚至主干道路也不能顺畅对接。江门与新会目前仍然保持原来的相互独立的分散格局,各自在原来规划的基础上发展,在总体上还缺乏清晰的城市结构。
3)虽有绵长海岸线,但没有形成沿海港口城市。沿海城镇规模小,经济欠发达,银洲湖深水岸段因各种原因至今未能充分开发利用。
4)侨乡城镇的大量侨房大部分荒废空置,没有被很好利用。
5)城镇化水平虽然不低,但各县级市除中心城区外,缺少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中心镇。
二、宜居城市建设
1、推进滨江新区建设,打造宜居宜游新城
滨江新区规划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水岸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侨乡与国际化特色浓郁的现代化生态型新城区。滨江新区东临西江,北部有大雁山风景区,中部有天沙河蜿蜒而过,山水相融,是珠三角少有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
滨江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型宜居城市的有利条件,其最大特色就是“水”。新区规划建设将充分融合、利用区内“山、水、河、湖、绿”五大自然资源,突出“水城”特色,做好“水”文章。将充分利用西江25公里长的岸线及已有的沿线绿化带,形成滨江生态、景观通廊;将西江水引入天沙河,规划人工水系;在城市核心区南北两端各安排一个人工湖,以湖为中心建设城市公共空间;结合路网、水网、山体、居民区安排大量绿地和开放空间,从而形成“引水入城、城在水中、生态优美”的“水城”景观。凭借《规划纲要》实施的东风,高水平开发、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滨江新区。争取把滨江新区建设成为珠三角休闲、旅游、购物、居住的“天堂”。
2、尊重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条件
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依托得天独厚的城市环境优势,科学编制城乡规划,致力建设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滨江山水园林生态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市发展新格局。
目前,规划部门会同其他相关部门正抓紧制定《江门市区山体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及《江门市区山体保护与利用规划》,将明确山体保护开发建设的管理主体、审批程序、审批条件、监管责任等有关事项;划定江门市区需保护山体的界线,明确各类山体保护或开发建设要求。并在今后严格按照规划实施。
改造天沙河、蓬江河沿岸景观,营造滨水公共空间。
3、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
进一步完善紫线规划,制定历史风貌区、传统风貌区、历史风貌村庄以及工业、港口等历史产物的保护、传承与利用规划。划定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将堤中路、堤西路、葵尾路、莲平路、墟顶、启明里等比较有保留价值的地段划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严格保护,在其外围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进行适当控制。将散布在老城区中的若干华侨村和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地段划为历史建筑群,进行适当保护。
通过编制保护与利用规划,寻找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既传承历史街区的文脉,又要通过规划改善老城区交通等问题。
4、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
目前珠三角区域绿道已贯通后,依托区域绿道,通过绿色山体的保护、街头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天沙河沿岸景观改造等措施,建设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打造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
5、优化城市结构
通过三旧改造行动,逐渐将中心城区内的污染工业项目搬迁到外围工业区,集中进行治污处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与环境的矛盾。
通过高水平规划,整合江会路一带的资源,将江会路地区打造成江门市的新中心。
6、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水平,规划编制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加强珠中江规划合作,共同做好《珠中江城市空间协调发展规划》的编制,优化三市区域性空间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加快三地一体化进程。
抓住省出台“三旧“改造政策的有利时机,在完成市区《三旧改造规划》编制的基础上,配合做好“三旧“改造重点项目的实施,以优化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完善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市环境。
以《江门市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指导,研究近期(3到5年)市区道路交通建设计划,提出具体实施建议,完善道路网结构,提升我市交通建设水平。
规划编制与规划制度建设相结合,使制度落实到空间,更具体、更实用。通过管理制度的制定,提高了规划的权威性。
三、城市交通改善
《江门市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基于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背景,明确
“打造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城市,构筑畅达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支持和引导城市及产业发展”的交通发展目标,提出一体化的交通发展战略、政策及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方案。将区域铁路引入城市核心区;着重关注与周边城市道路网的对接,打造骨架道路网;建立公交优先模式,实现交通运输多方式一体化衔接。
在《江门市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基础上,编制了《江门市中心城区交通改善规划》、开展江肇高速南延线、西环路快速化、高速公路主要出入口改善、中心城区交通改善、对外道路衔接、市区快速路网深化、轨道交通综合枢纽等专题深化研究。
《江门市中心城区交通改善规划》提出构建中心城区高效、和谐、安全的一体化交通体系,改善中心城区居民交通出行环境,体现“公交优先、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
建设结构合理、功能清晰、内外交通顺畅衔接的道路系统。提高公交的服务水平,引导摩托车向公交转移。合理布局过街设施,设计友好的步行系统。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既有设施使用效率。
改善策略包括:
分离南北向(江海-鹤山,新会-潮连、顺德)过境交通及对外交通;打造跃进路-建设路、白沙路-港口路、江会路-江华路等骨干交通,改造道路及交叉口;)新建分流走廊,建设桥梁,提高道路供给;简化交通环境、逐步引导和限制摩托车使用,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完善行人系统,构筑以人为本的交通空间;挖掘停车潜力,提高停车设施供给,缓和供需矛盾;加大交通管理力度,提高现有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
对外交通方面,形成中心城区外围快速路网体系,加强中心城区对外快速联系,同时分离过境交通,减少对中心城区干扰;完善中心城区与周边片区对外联系通道;提高既有对外联系通道节点通行能力,加强对外联系交通转换。
内部交通方面,建设分流走廊,新建及改建部分道路,完善中心城区内部路网结构。调整部分道路交通组织,提高既有路网通行效率。对部分重要节点进行渠化改造,提高重要节点通行能力。
四、关于名镇名村建设
1、高起点规划
打造名镇名村,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历史文化传统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规划设计,通过高水平的规划,发掘当地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做到每一个城镇都有自己的个性。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要根据需要完善当地医院、学校、文化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
2、工作建议
从各镇的实际发展出发,完善镇区、园区和典型村庄的配套服务功能,打造具有江门特色的宜居和产业发展并举的名镇名村,形成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依据规划合理安排计划,镇区、村庄重点做好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和社区公园、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整体风貌的改造建设;典型村庄重点做好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落实并有效整理农民宅基地,按农村的实际提出农民建房的选址、农民新社区建设等建议。名镇名村建设要通过“新建一批、拆改一批、装饰整治一批、美化绿化亮化一批”的方式,发掘各镇的产业资源和文化底蕴,延伸绿道内涵,实现宜居城乡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