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本文关键词: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学院
学院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本文简介:学院2017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7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16年的工作,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
学院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本文内容:
学院2017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7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16年的工作,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部署2017年的任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省委常委高翔部长亲自出席会议,一会儿还将作重要讲话;省政府黄琪玉副省长会前专门听取了教育厅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教育系统一年来的成绩,对2017年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2016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福建教育在“十二五”圆满收官基础上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的一年。这一年,福建教育利好不断,发展机遇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非常关心教育工作,尤权书记多次深入学校调研指导、看望慰问师生,与全省杰出人民教师座谈,对教育改革发展做出重要指示。于伟国省长一年中三次先后出席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督导检查反馈意见会、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推进会等重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高翔部长、时任副省长李红同志等省领导对教育重点工作亲自部署,对重大问题亲自协调解决。这一年,福建教育协调发展,特色优势日益彰显。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规划目标,成为全国第7个全面实现目标的省份。现代职业教育全方位“亲产业”发展,主动面向行业、产业、企业,打响了福建版“七个二元”职业教育品牌。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日益显现,3所省属高水平大学跻身世界知名大学排行榜;31所本科高校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转型发展,立项建设服务产业特色专业200个;全省高校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和经费数均占全省总数的85%,贡献出全省7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高校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的作用越发突显。这一年,教育治理有为有位,知名度美誉度节节攀升。教育部把两次全国性现场推进会放在福建开,陈宝生部长履新不久,就先后两次到会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对福建教育的支持和肯定。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职业教育、学校美育、语言资源、老年教育、安全学校示范创建、大学生征兵、易班网建设等工作8次在全国性会议上做经验交流发言。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所言“上下同欲者胜。”全省教育改革发展迈出的每一个坚实步伐,都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省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的辛勤付出,离不开省直各部门的协同合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大家向全省教育系统干部师生表示由衷的敬意。
关于2016年的工作,上个月我们在《福建日报》上发布了《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十大进展》;关于2017年的任务,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已把两个工作要点的征求意见稿印发给大家,希望大家回去后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这里,我就工作要点中要做的一些新的工作做个强调。党建工作方面,召开全省高校思政会、民办学校、中小学党建工作推进会,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行动计划,召开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工作推进会,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素质教育方面,出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抓住“中小学美育设施设备补缺与提质工程”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难得机遇,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基础教育方面,出台《统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职业教育方面,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筹划建设省级“海峡职业教育园区”;高等教育方面,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和教育系统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评选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树立推广一批教育教学改革典型。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省正处于“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关键时期,这些都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教育有新作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要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确保按期能脱贫、脱贫不返贫,必须要狠抓教育,实现教育脱贫一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教育提供新动力。经济进入新常态,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方法在创新,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迫切需要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产出更多创新成果。保障改善民生需要教育作出新贡献。今天,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质量和结构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要靠发展优质增量,扩大有效供给,提高整个教育供给的质量,增强教育供给对人民群众需求的适应性、灵活性。对象群体多元化需要教育有新举措。我们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独生子女、流动学生、留守儿童、“网络原住民”四大群体,教育对象群体结构上复杂多样,空间上快速流动,对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等产生了深层次影响。全民学习终身化需要教育拓展新空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求,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教育发展目标。要推动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拓展,完善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终身教育体系,让学习覆盖人生旅程。
下面,我就2017年全省教育工作怎么干,谈四点思考。
一、以迎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主线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是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重大政治责任,教育系统的工作要以迎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主线。
(一)“迎接”,就是要营造良好氛围。经验表明,每逢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意识形态领域往往问题多发易发,焦点多、燃点低,尤其要提高引导和管控能力,防止出现大的意识形态事件,防止“茶杯里的水花”演变成舆论风暴。要加强正面引导,壮大主流声音。要管好阵地,强化对校报校刊、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的管理,依法管好境外非政府组织在校园的活动。要全力推动高校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坚持原则、敢于亮剑,当战士、不当绅士,切实加强对重点人的教育稳控。校园安全直接关系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按照“属地管理”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稳定工作职责和任务落实到岗、具体到人。
(二)“学习”,就是要结合教育实践深入学习文件、领会精神、武装头脑。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全国上下将掀起新一轮的学习热潮。教育系统作为人才和智力的聚集地,在学习上要快人一步、先人一招、深人一筹。(1)要早谋划早部署。深入全面动员,保证全省教育系统提前预热、行动起来,为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好万全的准备。(2)要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对教育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关于“是什么”,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关于“为了谁”,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关于“干什么”,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怎么干”,总书记指出我国具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必须走自己的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习总书记的这些思想和要求为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贯彻”,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部署推进教育各项工作。2017年全省教育工作要以此为遵循,坚定不移落实“稳中求进”和“狠抓落实”这两个基点。(1)稳中求进是治国理政重要原则,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方法论,前提在于“稳”,关键在于“进”。稳,就是系统局面稳定,改革推进有序,政策衔接连贯;进,就是关键领域改革有新突破,内涵发展有新成效,群众满意有新提升。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不敢作为,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2)狠抓落实是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过硬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思想认识上,要坚定改革的决心,敢闯敢干,敢啃硬骨头;在改革的着力点上,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攻克热点难点问题;在改革方法上,要善于抓住“牛鼻子”,突出抓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政策落实上,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二、更加注重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党对教育的领导是管总的,要把全面从严治党像空气一样融入到教育改革发展中,这不仅仅是党务部门的工作,也是教育系统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工作。
(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他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就是要把做好工作作为最佳体现,把“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的谆谆重托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实绩;就是要强化全面推进综合改革的使命担当,全力推动改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1)在体制机制上,要充分发挥省委教育工委的职能作用,定期研究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深入各地各校指导党建工作。加强对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高校党委的指导,畅通与设区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高校党委书记沟通交流的机制和载体。(2)在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上,要坚持和完善普通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选好干部、配强班子。对领导体制落实不到位的高职院校,开展专题培训、研讨和督查;对个别党政不和、执行不力的班子,坚决进行组织调整。(3)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要坚持分类指导,中小学党建要致力于深化和加强,老本科高校要致力于多出“福建经验”,高职院校要致力于党建规范化,民办高校要致力于党建基础保障。
(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严字当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一个鲜明特点。(1)要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制度,明晰责任体系,加大执行力度,完善检查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2)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负起党内监督主体责任,旗帜鲜明地支持纪检部门开展纪律审查工作。(3)各级纪检部门要履行好专责监督机关职责,把监督作为一种约束、一种爱护、一种警戒。(4)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坚持、完善、落实好民主集中制,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
三、更加注重服务全省中心任务
要让党委政府重视教育,让社会各界支持教育,让人民群众理解教育,首先要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决定地位,有为才能有位。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时代,教育系统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在大局中谋划,在服务中提升。
(一)紧扣“机制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省第十次党代会的主题是着力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创新是新常态下我省加快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教育向前向上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要稳妥推进几项改革:(1)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去年高考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组织撰写了9个学科评价报告,将发给各设区市作为决策参考。从报告上看,去年是我省恢复使用高考国家卷的第一年,在国家要求重点大学加大招生计划向西部地区倾斜力度的前提下,我省本科批次录取率依然创历史新高。其中,“985”“211”高校录取率分别达x%;本一批、本科批录取率分别达x%,比上年分别提高1.4和3个百分点。一些设区市的做法可圈可点,为高考取得好成绩做出了贡献。比如,厦门市形成系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福州市加强薄弱县、校教学视导,两市高考文、理科总平均成绩分列全省第一、第二位。三明市建立行政、教研、学校三级联动机制,理科成绩名列全省前三;泉州市抓好教师全员研训,文科成绩进步较大;莆田市开展“对话新高考”教师专项培训,文、理科成绩均稳中有升。但是,高考成绩在不同区域、学科、学校之间也还存在较大差异。在区域上,山海差距较大,山区的经济与教育发展基础相对较弱,高考成绩也相对靠后;在学科上,有的设区市文、理发展不均衡,存在文强理弱、理强文弱、文理均弱的现象;在校际上,有的设区市出现成绩“倒挂”现象,三级达标校成绩好过二级达标校,二级达标校好过一级达标校。所有这些问题,都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去研究、去探索、去解决。今年,全省将实施统一中考,高中阶段起始年级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初中阶段起始年级实施全省中考中招改革新方案。各地各校要以此为契机,通过建立教学视导和教研服务指导等制度,准确诊断学校发展关键问题,推动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要认真分析研究高考学科评价报告,找准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要做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全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新要求,做好教师培训、教研衔接、宣传解读等,确保改革平稳推进。特别是要高度重视考试安全问题。当前,考试安全面临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助考犯罪、考试舞弊案件时有发生。要牢固树立安全理念,紧绷考试安全这根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地考试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校长是考点考试安全的直接责任人,要切实负起相应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将参与命题、监考、评卷等工作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各高校要加强在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法治教育,按教育部要求,今后如再发生因教育管理不到位导致在校大学生参与替考的问题,除了开除“枪手”学生学籍,还要追究学校相关负责人责任。(2)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研究制定省级配套制度文件,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高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建设一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实施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建设一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园区。(4)教育督导改革。完善督政、督学和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修订完善“两项督导”“教育强县”评估标准和办法,推动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规范化常态化,探索建立省市相互协调的质量监测体系。
(二)紧扣“产业优”,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产业优”主要是结构问题,教育也有结构的问题,产业有“升级版”,教育也有“升级版”。(1)学前教育要做大。持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15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4万个,制定推进普惠性学前资源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面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2)基础教育要做优。探索基础教育课改品牌培育建设体系、优质学校培育建设体系和优质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培育孵化体系,推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更大范围更高质量的优质均衡迈进,培育推广“闽派”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巩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3)职业教育要做特。扩大“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培育一批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品牌职业院校,启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点建设,深化与省内龙头企业战略合作,叫响福建版“二元制”职业教育品牌。(4)高等教育要做强。“顶天”方面,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一批“高峰”“高原”学科,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立地”方面,推动有条件有意愿的高校转型发展,遴选建设一批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产业学院和应用性学科。实施教育系统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加强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给高校科技人员松绑放权,增强高校科技服务能力。
(三)紧扣“百姓富”,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要把造福百姓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1)要在促公平上下功夫。在区域上,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继续推进“全面改薄”和中小学建设项目,以硬件建设带动软件提升,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在群体上,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落实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入学政策,稳妥推进“小升初”多校划片招生改革,做好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入学组织工作,保障不同群体平等受教育权利。(2)要在提质量上做文章。提高各类人才培养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质量提高了,社会才会满意。基础教育有底子、有基础,要在此基础上突出“稳”字,稳中求进、稳中有升,巩固提升“高考红旗”美誉。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步子快、有特色,要在此基础上突出“快”字,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推进全方位“亲产业”发展步伐,使“七个二元”的福建特色职业教育真正叫得响、排得上。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有提升、有潜力,要在此基础上突出“精”字,推动若干所高校和一批学科进入全国一流,冲击世界一流水平。(3)要在强师资上花心血。没有好的教师就谈不上好的教育。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评选省优秀教师、寻找“最美教师”等活动,选树一批师德典型。完善省、市、县三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体系。继续推进义务教育校长教师校际交流,出台新一轮的“县管校聘”管理意见,让义务教育校长教师真正流动起来。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遴选一批“闽江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和“杰出青年科研人才”,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做好“后勤保障”。
(四)紧扣“生态美”,营造乐教好学的“绿水青山”。要切实解决教育热难点问题,促进校长安心治校、教师安心教学、学生快乐学习。(1)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放权举措和配套措施,把权力从说法变成做法,从字面落到地面。建立“清单”制度,用清单确认、检查、规范检查事项,让学校静心办学、校长安心治校。(2)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我们不仅要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还要尽最大努力保护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感情,调动他们对教育工作的热情,激发他们对教书育人的激情。对教师要多一些倾听、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尊重,想方设法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从教。(3)要让学生真正减负。现在学校是“减负”了,但是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存在“课内减负、课外加压”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有通盘的考虑,不能按下葫芦起了瓢,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真正减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
四、更加注重推进工作的方式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抓落实不是盲目的蛮干,要注意讲求方式方法,只有苦干加巧干,才能事半功倍。
(一)工作围绕质量做,以质量牵引数量。俗话说,猫生九子不如虎生一子。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首先取得突破,以此带动其他方方面面的发展。我们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也不能是“撒胡椒面”式的面上蜻蜓点水,而是要坚持质量为先、以点带面。要把提升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切改革思路、方案、举措都要围绕提升质量这个主题主线。省里已经确定今年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任务,即将印发的工作要点也逐一做了具体部署,各地各校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抓好贯彻落实。同时,要善于总结本地本校的经验做法,选树一批教育教学改革典型进行推广,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样本。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我省已率先建成省级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监测体系,构建了一个办学质量监控的“福建模式”。尤其是依据监测体系数据库和专家库研制、发布的年度质量监测报告,较好地体现了教育评估“三个服务”的理念,与“一校一方案”评估新模式一道,成为全国高校质量保障领域的知名品牌。2015年首次发布5份报告,2016年7份报告,今年增加到13份报告,监测范围越来越大,引用率和影响力也越来越高。各高校要更加重视、更加善于利用监测体系数据库和年度质量监测报告,以利于学校的内涵提升和品牌打造。譬如,要在对外传播中多用自己学校“占优”的数据或评价结论,在对内传播和自我评价时则多用自己学校“处劣”的数据或评价结论。这样,所有数据和评价都是积极的、有用的。
(二)投入围绕结构调,以结构支撑功能。结构调整是经费投入的导向,立德树人是结构调整的指针。在学校布局上,今年省里将出台“十三五”中小学布局规划,编制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布局优化。在学科专业布局上,将通过学位(专业)点申报、招生计划安排、专业拨款系数和学费收费调整等,引导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教育投入上,落实“两个确保、一个不低于”要求。这次中央清理了财政投入与GDP挂钩事项,教育是唯一保留的,这在中央财政紧张的当下十分不易。一要筹好钱,继续做大盘子。完善地方教育财政投入统计、监测和奖惩机制,落实教育投入法定增长。改革普通本科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建立生均定额拨款稳定增长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教育,探索建立省属学校接受社会捐赠收入的财政配套奖励机制。二要用好钱,继续优化结构。坚持保基本、守底线、抓关键、补短板,加强薄弱环节,把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精准扶贫、精准助困。三要管好钱,继续强化监管。严格经费使用管理,强化监管审计,确保教育经费发挥最大效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的成果。
(三)资源围绕内涵配,以内涵链接外延。搞教育要有潜心问道的定力和耐性,认准目标后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学校办学不只是申请平台、项目、经费,更要在教育教学上进行深度的改革,在人才培养上出真招、见实效。特别是高校,不要因为单纯迎合政绩的冲动一味盲目扩张,好大学一心想办分校,专科一心想升本科,要从实际出发谋求内涵发展,在各自的领域内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有了“内涵”这个底子,才有底气去争取“外延”这个面子。
(四)政策围绕公平走,以公平促进效益。一枝一叶总关情。公平是教育的前提,要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同时,也要避免做群众的“尾巴”,搞民粹主义,超越现阶段的实际去提虚无缥缈的目标愿望,否则就是“空头支票”。刘延东副总理曾说,“教育不是五花肉,是营养餐。”“营养餐”是每个人必须的,“五花肉”是可以挑拣的。我们要把该保的义务教育保好,既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注重学生的全方面个性化发展。要更加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学生,进一步健全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不断提高资助标准,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不落空、不失信。
(五)规划围绕目标定,以目标统揽全局。教育部面向未来五年,制定了“一主八辅”九个规划,“一主”就是教育“十三五”规划;“八辅”包括教育普法、语言文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家庭教育等八个规划。面向未来十五年,正在制定“一远一近”两个文件。“一远”就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一近”就是《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意见》。省里也编制发布了“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即将陆续发布13个配套子规划。这些都明确了未来教育发展的近期和长远的目标任务。各地各校要认真学习领会、主动对标,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举措,做好“学校梦”“教育梦”融入“中国梦”。
同志们,一年一度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既是部署也是鼓劲,既是动员也是鞭策,既是谋划也是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接下来的任务和要求就是要稳中求进、狠抓落实。希望大家以本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以高翔部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开拓进取,合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教育,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