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国家安监总局危化司王浩水司长讲话摘要

国家安监总局危化司王浩水司长讲话摘要 本文关键词:司长,总局,安监,摘要,讲话

国家安监总局危化司王浩水司长讲话摘要 本文简介:国家安监总局危化司王浩水司长讲话摘要按:12月15日,国家安监总局危化司王浩水司长在济南召开座谈会,与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临沂、德州、滨州等10个市的分管局长和危化科(处)长进行了座谈,现将王司长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如下:一、要充分认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1、当前危险

国家安监总局危化司王浩水司长讲话摘要 本文内容:

国家安监总局危化司王浩水司长讲话摘要

按:12月15日,国家安监总局危化司王浩水司长在济南召开座谈会,与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临沂、德州、滨州等10个市的分管局长和危化科(处)长进行了座谈,现将王司长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如下:

一、要充分认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

1、

当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一是危险化学品伤亡事故呈上升趋势。2005年,发生各类危险化学品伤亡事故142起,死亡229人。2006年,发生各类危险化学品伤亡事故158起,死亡277人,同比分别上升11.3%和21.0%。

今年以来发生较大以上危险化学品事故18起,死亡82人,特别是河北沧州“5.11”爆炸事故死亡5人,80多人受伤(其中14

人重伤);德州平原“7.11”爆炸事故9人死亡,“9.29”、“11.17”又连续发生爆炸事故,幸好没有发生死伤事故;江苏盐城响水县“11.27”爆炸事故死亡8人。

仅11月份就接连发生4起较大以上危险化学品事故:“11.8”吉林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建干气综合利用装置,利用导热油脱除管道系统内残留水分过程中,升温过快造成导热油突沸喷出发生火灾,造成4人死亡;“11.24”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租赁经营的浦三路油气加注站,在停业检修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30人受伤;“11.27”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重氮盐生产过程中反应釜失控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

“11.28”浙江湖州菱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亚磷酸二甲酯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

二是运输、使用环节事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统计,2006年运输环节发生事故237起,使用环节(由于使用环节尚未实行许可制度,暂未总局进入统计范畴)发生事故121起,与2005年相比,分别上升了14.5%和22%。

另外,2006年化工行业发生419起事故,死亡569人。比2005年增加15起68人,分别上升3.7%和13.6%。今年1-10月份化工行业发生事故281起,死亡322人。化工行业发生事故大都涉及危险化学品。另外,2006年轻工行业发生815起事故,死亡743人,医药行业发生35故事故,死亡24人。按一般情况讲有一部分事故也涉及危险化学品。

2、

我国化工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安全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正处在事故易发期。

我国化工企业特点是小企业多、老企业多,90%以上是中小企业。小企业多:表现在有的省份20人以下的小化工企业约占全省化工企业总数接近50%。小化工技术落后、设备简陋、自动控制水平低、安全投入少、人员素质低、安全管理差。老企业多:我国大部分中型化工企业多为上个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建成的老企业,这些企业虽然有一定的管理基础,但工艺相对落后,设备陈旧而且维护更新不够,自动化水平不高;企业负担重,安全欠账多;人才流失严重,安全管理滑坡,安全保障能力下降。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我国化学工业总体发展水平要比发达国家落后15-20年(《石油和化工“十一五”规划汇编》)。

3、

化工装置大型化和城镇人口密集化使发生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几率增加。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当前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这给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带来新的课题和严峻的挑战。

一是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大量的新建、扩建企业应运而生,安全监管力量和监管手段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企业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镇海原油储备罐区有10万立方米的原油储罐52个。1989年8月12日黄岛油库大火,造成14名消防战士和5名油库职工牺牲,66名官兵和12名油库职工受伤,烧毁油罐5座,原油34.6万吨老罐区所有配套设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企业和装置大型化、城镇人口密集化,使发生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风险在增加。反思2004年重庆天原化工厂4·16事故造成9人死亡,15万人次疏散的教训,也给我们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敲响了警钟。

二是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一些化工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促进了装置规模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以及产业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还不能满足大型自动化化工装置安全生产的需要,这些大型化工装置一旦在安全生产某一环节失控,则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中石油吉化双苯厂“11.13”事故的惨痛教训,我们记忆犹新。

三是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化工企业,成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一支新生力量。据统计,在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中,农民工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0%以上。在这部分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文化水平低、缺少化学和化工生产的基本知识,安全意识淡薄,亟需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同时城镇的快速扩张,造成一批化工企业周边安全距离不足,给安全生产带来新的隐患。

四是在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一大批原有的地方国有化工企业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这些企业多建立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工艺比较落后,设备老化严重,由于长期经济效益不佳,安全投入不足,造成设备更新不够,人才流失严重,安全管理滑坡,有的还存在严重的安全距离不足的问题。(泰安的山东邦盛化工有限公司)另外,在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当前没有行业管理部门的情况下,化工企业安全准入门槛低,近年来建成了一大批小化工企业,这些企业中的相当部分,使用的工艺落后或者不安全,缺少正规的设计和施工,管理人才短缺,从业人员素质低。在安全生产方面,没有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或者规章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操作技能低,安全意识淡薄,“三违”情况普遍,造成事故多发、频发。

五是随着我国国际化水平的推进和世界产业分工进一步明确,危险化学品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速度加快。当前,发达国家低端化工产品和污染重、工艺危险的产品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现象十分明显。我国一大批小化工企业成为国外知名医药集团医药中间体的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涉及硝化、磺化等危险工艺,由于安全投入不足,自控水平低,生产存在着大量的隐患。

4、国内外发生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也给我们敲响警钟

印度博帕尔事故: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的中央联邦首府博帕尔的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事故。有近40吨剧毒的甲基异氰酸酯(MIC)及其反应物在2小时内冲向天空,顺着每小时7.4公里的西北风,向东南方向飘荡,刹时间毒气弥漫,覆盖了相当部分市区(约64.7平方公里)。高温且密度大于空气的MIC蒸气,在当时17℃的大气中,迅速凝聚成毒雾,贴近地面层飘移,许多人在睡梦中就离开了人世。而有更多的人被毒气熏呛后惊醒,涌上街头,人们被这骤然降临的灾难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博帕尔市顿时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一座座房屋完好无损,满街遍野到处是人、畜和飞鸟的尸体,惨不忍睹。在短短的几天内死亡2500余人,有20多万人受伤需要治疗。一星期后,每天仍有5人死于这场灾难。半年后的1985年5月还有10人因事故受伤而死亡,据统计本次事故共死亡3500多人。受害者需要治疗,孕妇流产、胎儿畸形、肺功能受损者不计其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最为惨痛安全生产事故!

近年来国内典型化工事故案例:

重庆天原4·16事故(04年):9人死亡(抢险处置)

江苏淮阴3·29事故(05年):29人死亡(运输环节)

中石油吉化11·13事故(05年):8人死亡(环境污染)、

江苏盐城7·28事故(06年):22人死亡(试生产)

天津8·7事故(06年):9人死亡(使用环节)

河北沧州5.11事故(07年):死亡5人(生产环节)

山东德州7.11事故(07年):死亡9人(生产环节)

江苏盐城11.27事故(07年):死亡8人(生产环节)

另据《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7月12日转发的新华社消息:据新华社电

马里国家社会救济院主任布瓦雷在马里首都巴马科职业病专家会议上说:世界上每年有34万人在工作中因接触化学品中毒身亡。

二、造成危险化学品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

(一)

我国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薄弱

有关情况已在第一个问题中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二)新建化工项目安全准入标准低,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到位。化工建设项目准入制度还不完善,工艺选择、设计、施工、安全自动化水平、人员培训等方面还没有严格的安全准入标准。安全评价机构专业性差,水平低。许多化工园区特别是县级政府规划的化工集中区起点不高,招商准入门槛较低,大批工艺技术不安全、能耗高、污染重的小化工在园区落户。这些小化工安全保障能力差,投料试生产过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三)危险化学品道路长途运输量大,事故多发。

2006年与2005年相比:运输环节发生事故上升14.5%。

由于化工行业缺少总体规划,化工企业布局不合理,造成大量危险化学品产地远离市场,靠长途公路运输送到用户。目前尚未形成化工产品供需信息服务市场,使得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异地交叉运输。既造成运力的严重浪费,又带来大量的安全、环保隐患。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通过公路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约有2亿吨、3000多个品种,仅液氯每年的运输量就达400万吨,液氨每年的运输量达300万吨。2007年2月25日,安徽省一辆运载24吨丙烯的汽车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违反行车路线,在通过桥涵时,罐车罐顶安全阀被撞断,大量丙烯外泄,造成7000多人疏散,西潼高速公路中断28小时。

(四)有关危化品安全生产的法规和标准不健全。随着化工行业管理职能的缺失,现行化工行业设计规范、标准修订工作停滞,许多规范和标准落后于技术进步,造成化工行业准入条件低,一些未经项目安全审查、没有安全保障的小化工装置陆续建成投产,安全生产压力增大。

(五)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意识淡薄,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有的不重视安全,有的虽然重视安全,但不知道如何保证安全,造成企业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制度不严格,安全投入没有保障,从业人员素质低,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这是当前危化品从业单位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监管力量薄弱,部门监管尚未形成合力。

安全监管力量存在层层衰减的现象。目前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危化监管力量平均每省5、6人,市级平均每市3、4人,县级1、2人,有的还是兼职。乡镇一级没有专门的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而大部分小化工分布在乡镇农村,县级安全监管机构力量薄弱,懂化工专业的人员少,造成基层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力度不够。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活动既涉及运输单位、运输车辆、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又涉及货物的买卖双方,还具有长距离、跨行政区的特点。非法、超装、超载运输既有承运人的责任,又有托运人的责任。在监管过程中,往往涉及不同地区的公安、交通、质检、安全监管等部门。同一地区的联合执法机制不健全,在执法过程中,只能对本部门监管的违规现象进行处罚,打击力度明显不足。由于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有发生,危险化学品涉及的监管部门较多,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给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联合执法带来很大难度。

三、明年的重点工作建议

各地要根据当地化工行业特点、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和当地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确定明年工作重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强化监管的措施,努力实现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一)继续推动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最终要取决于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到位。

一是指导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基础工作。首先要指导企业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完善和执行好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其次要按照即将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化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导企业规范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第三,组织行业组织和专家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咨询服务。第四,组织企业继续开展“反三违”。第五,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定期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制度。同时督促企业按照要求提取安全费用,保证安全生产隐患的治理资金和正常的安全投入。

(二)

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监管

1.

严把危险化学品和化工新建项目安全准入关。

对于危险化学品新建、改扩建项目要认真贯彻落实总局

“8号令”,严格设立安全许可条件,严格审查安全设施设计,严格按要求进行试生产备案,严格按设计进行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许可时,还要特别注意使用的工艺是否安全,自动化控制水平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不允许新建(改扩建)危险化学品企业带有明显的安全生产隐患投入试生产。

化工装置独立安全保护七层设计:

工艺技术(工艺是否成熟,实验室工艺);

工艺控制系统(DCS)

;报警系统/人工干预;

安全仪表系统(SIS/ESD);

超压保护措施(安全阀/爆破膜);物理保护(间距/隔离/消防/探测);应急救援系统

去年以来新建化工装置试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事故多发,要重点加强新建化工装置试生产的安全监管,聊城安监局组织专家对重点新建化工项目开车试生产进行检查制定的做法值得借鉴。

从各地的汇报中了解到,滨州市已经发布了《滨州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发展规划意见》,还有一些地市正在着手或打算制定类似的化工安全发展规划,这对实现化工行业的安全发展,避免出现先发展后治理状况十分必要。

2.

加大在重点地区和领域的安全整治力度

(1)进一步推广江苏和天津经验,深入开展小化工全面整治工作。由于一段时间内化工缺少行业主管部门,使得目前化工企业特别是小化工企业中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能耗高、污染重、安全生产条件很差,有的使用不安全的工艺技术,设备简陋或老化严重,安全自动化水平很低,管理者不懂化工生产技术、不懂安全管理、不懂企业管理,整改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很差,安全生产没有保障。有的企业原料和产品市场两头在外,不仅消耗了当地能源,污染了环境,还给当地生产和运输环节的安全监管带来很大的压力。毅中同志在江苏督查时总结了江苏省开展化工整治的六条经验:一是摸清了企业底数,二是整治方案有明确的工作目标,确定了具体的关闭企业数,三是有整顿关闭的具体标准,四是有配套的经济政策,五是企业搬迁和建立化工集中区相结合,六是结合节能、环保、税收、安全、产业政策等,开展综合整治。

近期部分湖泊暴发蓝藻现象和部分地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给我们的工作敲响了警钟,开展小化工全面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各地要学习江苏、天津的经验,及早制定本地区小化工整治的工作方案,征得政府同意实施,掌握化工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2)加强对合成氨企业的整治监管力度。当前涉氨事故仍占危险化学品事故起数的第一位,山东省的合成氨企业多,合成氨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合成氨的典型事故:

1972年4月15日,山西省交城县化肥厂一汽车液氨罐车在祈县城赵供销社附近突然爆炸,泄漏液氨1.2吨,造成周围行人21人死亡,155人中毒。

1987年6月22日,安徽省太河县亳县化肥厂一汽车液氨罐车在经过太河县港集乡农贸市场时发生爆炸,驾驶员当场死亡,罐体向前冲出95.7米,泄漏液氨0.97吨,6人死亡,50多人受伤。

1995年10月7日,河北省迁安县化肥厂尿素合成塔发生爆炸,10人死亡,5人受伤。

2002年7月8日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7.8”液氨泄漏事故这起事故共泄漏液氨约20.1吨,造成15人死亡(其中当时死亡13人,后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重度中毒22人,直接经济损失约72万元。

2005年3月21日21时20分左右,山东省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发生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32人受伤。

2007年7月11日23时50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尿素改扩建项目试车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受伤。

涉氨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我国的合成氨企业大都建立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到目前工艺已经比较落后,设备陈旧和老化严重,由于长期经济效益不佳,安全投入不足,造成设备更新不够,人才流失严重,安全管理滑坡,有的还存在严重的周边安全距离问题。各地安监部门要把涉氨企业作为安全监管的重点,指导督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加大安全投入,淘汰落后的设备工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明年首先要开展液氨储存和充装系统整治,完善液氨储存系统的设备和监控仪表,定期对压力容器和充装软管进行检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要跟踪聊城鲁西化工集团使用流体金属充装臂情况,如果效果好,要积极推广。

3、

严格许可证的发证和换证工作。首次发放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由于时间短、工作量大,安全评价机构水平不高,又加之第一次发证没有经验。从两年来对发证企业“回头看”检查的情况来看,一些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管理水平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下一步要抓住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利时机,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4、广泛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现有企业的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对于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是指导企业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是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的具体体现。各地安监部门要提高认识,研究制定新的措施,首先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此基础上,在危险化学品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为化工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奠定基础。

5、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安全监管。重点地区主要是化工企业较为集中地区、事故多发地区。重点行业主要是涉氨、涉氯、涉及剧毒和有毒气体行业。重点企业主要是发生死亡事故的企业;使用危险工艺的企业;安全距离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小化工企业以及新建企业。

发生死亡事故企业说明企业安全生产存在大量重大隐患。

海因里希(德国)法则: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30起轻微事故和300多起未遂事故,以及1000多个事故隐患。

安全金字塔:

6、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日常监管

重点检查企业一把手是否重视安全,安全机构、人员是否落实,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是否到有效执行,安全投入是否得到保证,是否建立了定期的隐患查改制度,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实用,是否定期演练,应急器材是否齐全,重点部位和重大危险源监控是否到位等。

化工企业必需的安全管理制度:

1)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3)安全检查制度【巡回检查制、分级检查制、定期检查制(周检)、专项检查制(夏季四防、冬季防冻防凝检查等)、定期隐患排查制度】。4)特种作业安全规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登高、临时用电等)。

5)工艺、设备

、电气、仪表(联锁)管理规定。

6)施工与检修安全管理规定。

7)开、停车和紧急停车安全管理规定。

8)防火、防爆、防中毒(窒息)、防跑料、串料安全管理规定

9)事故管理规定等

7、加强培训工作。这是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之一,各地要高度重视。

8、严肃事故查处,广泛吸取事故教训,用事故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事故“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查清、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同行业没有受到教育、责任入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或者“五四不放过”

增加没有“举一反三”不放过。关键是查清事故的真正原因(管理原因、技术原因)。

重视事故通报

:当地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在基本原因查清后,要及时发出通报,使当地企业共同吸取事故教训。接到上级安监部门的事故通报后,要及时转发有关企业。

(三)加强联合执法,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协会和各类安全服务机构的作用

1、

有些地区已经建立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要充分发挥部门联席会的作用,发挥部门间联合执法的作用,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

2、推进对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的安全监管。近年来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呈上升趋势,各地要在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方面积极创新,建立和完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扩大联网区域,加强公安、交通、质检、安监联合执法的力度,逐步减少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

3、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协会和各类安全服务机构、专家的作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由于危险化学品安监人员少,懂专业技术的人员少,要搞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必须充分发挥科研院所、有关行业协会和专家的作用,要推广济南市“查找隐患有专家参与、重大隐患有专家认定、治理方案有专家审核,整改过程有专家指导、整改验收有专家把关”的有效做法,在日常安全监管中,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提高监管效果。有条件的地区可成立由注册安全工程师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安全生产咨询服务机构,对中小化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咨询和指导。

(四)

加强危险化学品安监队伍自身建设。

1、认真研究、分析市局、县局安监工作的特点,根据任务(危化企业数)科学确定监管人员数量

2、研究探索安全监管工作如何延伸到基层(乡镇)的问题

3、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现有监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配备懂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新进人员注意调整专业结构。

4、要通过每年制定科学的安全监管计划、制定企业安全检查表等方式,进一步规范安全监管工作,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

(五)增强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信心

我们要看到工作中的有利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今年国务院又批准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各级地方政府在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的同时,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随着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和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这为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降低危险化学品事故,实现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最后强调一下要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

自10月21日重庆市秀山县发生非法生产烟花爆竹重大爆炸事故以来,在短短的40天内,湖南、重庆、山西、河北、四川、广西、江西、安徽、河南9省(区、市)接连发生了12起较大以上烟花爆竹事故,

造成86人死亡,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使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变得十分严峻。这12起事故中,重大事故4起,死亡54人。仅11月份就接连发生3起重大事故、死亡35人,5起较大事故、死亡20人。11月27、28日,连续2天发生重大事故,11月30日一天发生2起较大事故。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安监局务必高度重视。

近期烟花爆竹典型事故案例:

10月21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镇洪安居委会大纸厂组3户居民在家中非法组织生产烟花爆竹发生爆炸,3栋房屋被炸毁,造成17人死亡,2人失踪,15人受伤。

10月30日,河北省阜平县第一花炮厂在停产期间擅自组织生产双响炮,在工厂外配药,取药时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5人受伤。

11月10日,湖南省浏阳市达浒出口花炮总厂严重违反国家标准规定,擅自改变工房用途,在褙皮车间(C级工房)进行填装发射药、效果件(裸露药)(均为A级工序)和组装(C级工序)混合作业,发生爆炸,造成10人死亡,1人失踪,2人轻伤。

11月27日,湖南省永兴县马田镇罗家村一个非法生产烟花爆竹作坊发生爆炸,造成13人死亡,10人受伤。

11月28日,山西省阳泉市兴通烟花爆竹有限公司承包给河北人的双响炮生产线在生产高空礼炮过程中,由于部分产品装药错误,2名工人在空地上倒药时操作不当导致着火,引燃的高空礼炮四处飞散,引起周边5间工房相继发生爆炸,造成11人死亡,8人受伤。

11月30日,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县石板滩镇回龙村一浏阳人和一当地人租用民房非法生产烟花爆竹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4人受伤。

11月30日,江西省广丰县霞峰镇赤塘村一村民在无人居住的老房子中非法加工生产引火线发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3人受伤。

当前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的重点工作:合法生产企业反“三超一改”,禁用氯酸钾。批发企业仓库安全条件审查。零售点科学安全布点。农村集市烟花爆竹销售的安全监管。

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有我们安监同志的努力工作,有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山东省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一定会进一步稳定好转,化工行业一定能够实现安全发展、科学发展!

20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