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何田乡农业“三位一体”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何田乡农业“三位一体”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本文关键词:实施方案,体系建设,农业

何田乡农业“三位一体”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本文简介:何田乡农业“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扎实推进何田乡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农业“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县政府《关于加强全县农业“三体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县委办[2010]9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在实施责任农技推广

何田乡农业“三位一体”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本文内容:

何田乡农业“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何田乡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农业“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县政府《关于加强全县农业“三体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县委办[2010]9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实施责任农技推广制度的基础上,提高村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全乡15个行政村扎实推进农业服务点建设,并建成2个村级农业服务示范站。充分发挥社会农业服务作用,构建政府主导力、科技支撑力、农民主体力、社会参与力等“四力合一”的农业公共服务建设机制。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现代农业。

二、主要内容

(一)健全组织机构

1、建立“三位一体”乡镇农业服务机构。

机构设置。建立集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挂牌为“何田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编制配备农技员(包括农机)2名,林技员3名,农经员1名,动物疫病防控员1名(兼),植物疫病防控员1名(兼),农产品安全监督员1名(兼)。

经费保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及工作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对动物防疫等公益性服务项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乡政府组织防疫员队伍完成。

2、推进村级农业服务站建设。

全面建立村级农业服务站(其中建成2个村级农业服务示范站),服务站成员从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乡土人才选拔,人员确保2人以上。

3、发挥社会化农技服务力量作用。

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生产主体在农业公共服务中的延伸作用。全乡确定10户农业重点户、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农资经营户为农业公共服务延伸组织。同时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和乡土人才,使他们成为农业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的示范户、辅导员。积极发展兽医诊疗、植保、农业服务合作社等农业服务延伸组织。

(二)规范农业公共服务运行机制

1、健全机制。

建立以乡责任农技员为骨干,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为依托,新型农民、乡土人才、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为基础的四级农业综合服务责任机制。

2、落实责任。

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责任: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和农民增收计划;完成农、林、牧、渔、机生产任务;建立农产品营销平台,发布农产品营销信息;签订工作责任书,履行责任农技员“班主任”、“任课老师”职责;为党委政府做好农业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参谋;加强服务站建设,组织协调落实农业公共服务,组织农业服务人员培训;保障农业公共服务经费,有办公条件、有技术设备、有科技示范基地。

乡责任农技员责任:乡责任农技员承担农业线业务指导的“任课老师”职责,负责全乡的包村服务,联系10个农业重点户,承担2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班主任”职责,并负责组建村农业综合服务点,落实服务人员,督促村服务点开展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营销指导等工作;建立村级农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

村级农业服务员责任:村级农业服务站专职副站长承担本村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营销信息发布等职责。种植业服务助理员负责协助农技人员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指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提供病虫防治信息,指导农民防治病虫;提供重大植物疫情信息,协助做好防控、扑灭工作,做好种植业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畜牧业助理员负责提供动物重大疫情信息,协助做好疫病测报、防控、扑灭工作,做好畜牧业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渔业助理员负责协助养殖户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提供水产品疫情信息,协助做好防控工作,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3、加强考核。

对农技人员的考核:推行《农情日记》记录制度,要求农技人员全面记录所联系村、责任片区、特色基地、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的基本信息,全年农技推广和培训情况,为农民群众送服务、解忧难情况等,并要求农技人员随身携带、随时记录、随时备查,主管部门将《农情日记》的抽查情况作为对农技人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按照工作责任书,实行对服务对象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农技人员的奖金福利、职称评聘、学习进修挂钩,形成倒逼机制,增强农技人员的责任意识。

对村农业服务助理员的考核:由乡组织人员进行考核并对业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

(三)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1、农技人员培训。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推广能力。每年邀请专家或老师为全镇农技人员集中培训,重点培训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动植物防疫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

2、村级助理员培训:依托农函大等农民培训机构,与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核心基地+科技示范户+周边农户”的培训模式,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助理员的技术水平。

(四)努力提高服务能力

1、落实办公条件。一是重点落实乡综合农业服务中心的办公用房、办公设施等,实现农技机构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保证农技人员能够及时、便捷、高效地开展各类公共服务。配备电话、电脑、打印机等办公及培训设备。二是加强村级农业综合服务站的电脑、电视机、电话等办公设施和消息栏、广播等宣传设施建设。

2、改进技术手段。建设农产品质量、土壤、种子简易检测实验室。重点配备病虫害诱杀灯、手持式GPS、普通显微镜等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处置设备;农残快速检测仪、冰箱等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

3、建立试验示范基地。

建设乡级科技示范场。按照本乡农业产业特色现状,建立1个以上科技示范场。采用“农业乡长+责任农技员+新型农民”的技术服务方式,把科技示范场建成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样板和农民实用技术能培训基地。

培养科技示范户。积极培养农村种养能手,每个村培养科技示范户3-5户,引进先进技术,起到带动示范作用,使其成为广大农民看得见、问的着、留得住的“农民专家”。

(五)创新农技推广方式

1、实行农技人员对口联系制度。对全乡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实行责任农技员对口指导。农技人员主要承担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关键技术研究和指导,标准化技术应用,农产品质量监管,生产档案建立指导,农产品营销指导。

2、鼓励支持大学生下乡支农。实施大学生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服务计划。发挥大学生村官参与村级农业服务作用的同时,鼓励涉农专业大学生担任村级农业助理员,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领办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聘用大学生担任技术骨干,充分发挥大学知识新、眼界宽、信息灵的优势,为发展生产、致富农民、建设新农村服务,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注入新的活力。

(六)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与农民信箱结合,建立农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利用农民信箱载体,上报、汇总和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动植物防疫信息。构建重大动植疫情预警与指挥系统,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农技推广信息交流系统。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出台方案(2010年8月)

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交流等形式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掌握底数,起草方案。做好与县农业局的衔接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落实责任、全面实施(2010年9月至10月)

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落实责任,抓紧实施,全面完成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15个村级农业服务站建设。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总结提高(2010年11月至12月)

乡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村“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情况进行检查和督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反馈给村。各村根据检查的反馈进行整改和完成,努力提高“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水平。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乡成立农业“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切实落实责任,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活动按计划顺利实施。

2、加强协调配合。各村和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业“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构建合力,确保协调一致、统一行动。

3、加强宣传引导。各村和有关单位要宣传农业“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成效和各村在创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附:何田乡农业“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验收标准

二〇一〇年九月三十日

附件:

何田乡农业“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验收标准

序号

验收内容

评分标准

考核组

1

把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动植物防疫等农业服务职能落实到人。

10

人员落实得10分,未完全落实不得分。

2

强化机构建设,挂牌“乡镇综合农技服务中心”。

10

挂牌成立得10分,没有挂牌不得分。

3

落实“三位一体”工作运行经费。

10

完全落实得10分,部分落实不得分。

4

有业务用房(包括培训场所,面积150平方米以上),配备电脑、打印机、电话、照相机等。

10

集中办公,设备齐全得10分,办公用房不足不得分,设备少一样扣2分。

建立实验室1个,面积20平方米以上,配备简易农产品检测设备、电子天平等。

10

建立实验室,配足设备得10分,没有配备农产品检测设备扣5分,其它设备少一样扣2分。

5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个以上,要求示范基地相对固定,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综合示范基地。

10

有固定场所种植业面积100亩、牲畜500头、家禽0.3万羽以上得5分,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试验效果显著得2分,建成培训基地和乡土人才实践基地得1分,配备必要机械设备得2分。

6

完善村级农业公共服务组织,落实专职站长、种养殖业服务联络员。

10

有办公场所、有设备、有人员,完成任务得10分,验收不合格1村扣2分。

7

人力资源建设,组织责任农技人员进修学习,组织农民开展农业技术、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监管知识培训。

10

组织责任农技人员进修得5分,组织完成村级农业服务助理员培训任务得5分。

8

规范运行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签订岗位责任书;实施《农技指导员手册》制度,加强抽查;实行“三方考核”。

10

建立运行机制得2分,签订岗位责任书得3分,实施《农技指导员手册》制度得3分,实施“三方考核”得2分。

完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运行机制。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5

落实“任课老师”制度得2分,落实“班主任”制度得3分。视准出管理情况得分。

建立农业公共服务协调组织机制。

5

每个月召开1次农业公共服务学习、讨论、协调会,有记录,有解决问题措施得5分。

合计

100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