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石嘴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刘明英
长征是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线的人类精神的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从<长征>中我看到了红军不畏艰险、坚忍不拔、勇于牺牲的精神,看到信念的伟大指引力,看到共产主义理想的五彩光芒,觉得作为发展对象抑或预备党员的我们应该时刻反思一下自己,我们做的足够好吗?我们是否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敢于牺牲自己的勇敢?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抱有理想和信念。
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要经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诚然,广大红军基层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并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
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历史充分证明。前进和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而是处处有荆棘密布、时时有暗流涌动。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去追求、去创造、去改变。
篇二:2016年关于党员教师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2016年关于党员教师纪念长征胜利80
周年心得体会
长征,为人类历史写下了最壮丽的一页。八十年前,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勇于牺牲、排除万难一步步地走向了光明和胜利,走出了一个新的中国。时间不会抹平记忆的棱角,历史留给后人的是一笔巨大财富——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定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作为教师,我觉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应弘扬这样的长征精神:
1、爱国主义精神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好坏“简直可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之治乱”。因此,教师必须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去熏陶、教育、培养学生产生爱国主义之情,树立报国之志,付诸报国之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是我们民族性格的精神支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教育性、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教育工程,也是一项大面积、区域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涉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全学校、全家庭、全社会、全方位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
教育氛围。而抓好爱国主义教育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起点,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英勇斗争,了解我国伟大而艰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以培养青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祖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憎恶一切丧失国格、人格的行为,立报国之志。
2、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服务精神,牺牲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是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教师的奉献精神体现在,热爱自己的职业,坚守自己的岗位,不为金钱所动,不被权势所屈,甘为人梯,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无怨无悔地传授给学生。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摆正自己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不断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教育工作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放在首位,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为世人做出表率。
3、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它凝聚着教师的多种精神,“爱岗”就要有务实精神,“敬业”就要有奉献精神。作为教师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做好教育工作,要对学生倾注全部心血,甚至对个人利益做出重大牺牲;用自己的先进思想和高度责任感,教育影响和感染学生。既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又要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爱岗敬业需要教师自觉的践行,爱岗在践行过程中体验,敬业在践行过程中展现。教师在认真踏实创
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收获的幸福,进而提高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加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反之,对教育教学的热爱又会使教师更加珍惜其工作,更加认真地对待他的工作,更加细心地呵护他的学生。
4、廉洁自律精神
“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教师应做到严格自律,清正廉洁,不做违背党和国家利益的事,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坚决按教育政策办事,真正做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愧为人师,努力担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之大任。廉洁自律精神就是要“以人为镜”,“见贤思齐”,“见不贤内省”。这样才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才能有决心矫正缺点和失误,才能不愧为人师。教师要坚持清廉自守,廉洁从教,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教师廉洁从教,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主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我们教师队伍当中,有少数人也被一些诱惑所迷惑,自觉不自觉接受了学生和家长貌似恭敬地给的一些钱物,或进行有偿家教,或直接、间接地向学生出售学习用书等,违背了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损害了教师的形象,降低了教师的人格,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对这样行为,我们要坚决抵制,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教师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可以说一肩挑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一肩挑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希望。因此,在自己的工作中,我们要时刻弘扬长征精神。
【2016党员教师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2】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8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80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强调要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
要充分发挥媒体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为了打破信息壁垒、填补数字鸿沟,搭好信息平台,激发众筹力量,全力助力脱贫攻坚“新长征”。这次红网“新长征路上”驻村帮扶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将集中优势兵力,组成强大的全媒体报道团,分赴芷江、江华、泸溪、双峰、凤凰、隆回、双牌、花垣、永顺、桑植、安化、沅陵、新田、桂东、宜章等20个县区的贫困村,进行驻村帮扶报道。报道团队将发扬“钉钉子精神”,深入到扶贫攻坚最前线,下到贫困群众的田间地头,纪录帮扶脱贫工作的艰辛与成果,树立脱贫自强的典型,多角度、全方位、全媒体、全景式地讲好脱贫故事。“新长征路上”媒体人在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下的扶贫攻坚新长征,红网正在开展的“N+1”精准扶贫活动,展现了网络扶贫的魅力与前景,在各方力量的众筹之下,会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因此,湖南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
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一定能够实现。
“新长征路上”我们要行动。新长征路上”媒体人行动了,我们怎么办?我们每个人不能当旁观者,要付诸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人生处处是长征,国家处处逢长征,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何尝不是一次长征?今天,我们行走在新长征路上,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需要立根原在破岩中;更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豪气和坚韧。
“新长征路上”让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努力奋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2016党员教师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3】
一个民族,唯有占据精神的高地,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系统阐释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漫漫征途,书写苦难辉煌;千难万险,铸就精神丰碑。长征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
篇三:2016年党员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2016年党员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今年恰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而全面从严治党亦是全党重点开展的一项政治工作。因此,笔者认为,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们有必要来重温历史,来感悟长征中体现的从严治党的宝贵精神。身正令行,紧抓“关键少数”。在茅台镇期间,毛泽东、王稼祥等党中央领导带头做好典范,严守纪律,从而在红军中形成了自觉主动地遵守纪律、互相监督的良好风气,少了劝说的口舌,团结了军心。先贤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出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带头守规矩、讲纪律,下面的同志才能心服口服,才能自上而下保持和党中央的统一步调。记得“八项规定”刚出台时,习总书记到深圳视察,视察期间既没有红地毯,也没有列队欢迎,公车与私家车并行,不仅拉近了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更是在全党形成了一种反对铺张浪费、厉行节约的氛围,让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到了每一个党员的心里。
拒腐防变,警惕“一针一线”。清朝有位礼部尚书叫张伯行,在任江苏巡抚期间曾经写过一个“一”字檄文:“一黍一铢,尽民脂膏。宽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虽曰交际之常,于礼不废。”可见,所谓的“一针一线”,不仅是钱物的多少,更是拒腐防变意识的轻重。红军也正是有着这样铁的纪律,才能构建扎实的群众基础,最终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反之,当下很多基层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一些“老板”送的一包烟,一瓶酒往往不放在心上,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