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巴金《怀念萧珊》分析
巴金《怀念萧珊》分析
《怀念萧珊》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文字朴实,感情真挚,作者信笔所至,感人肺腑。
文章主要写了巴金的妻子萧珊在“文革”中的遭遇,作为反革命分子的妻子,她在“文革”中遭受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关进牛棚,挂上牛鬼蛇神的牌子,被罚扫马路。有病的时候得不到治疗,直到去世前三个星期才住进医院,但是已经晚了,肠癌变成了肝癌。
文章写到了萧珊在“文革”对于自己精神上的坚强的支持。在上海作协,巴金被当作“罪人”和“贱民”看待,日子十分难过,每当巴金诉苦般的说:“日子难过啊!”萧珊也会用同样的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她总会加上一句“坚持就是胜利”。两人相濡以沫的深情就在这一呼一应中自然地体现了出来。和许多中国女性一样,她们的坚韧成为自己伴侣艰难岁月中最有力量的支撑。甚至她们会克服女性所特有的胆小害羞的特点,而变得格外勇敢。巴金就提到,萧珊曾经为了他而挨过打,北京来的红卫兵深夜闯入巴金家里,萧珊担心他被揪走,就偷偷跑到家对面的派出所去请民警出面干涉,但民警只身一人,不敢管。闻风而来的红卫兵,用铜头皮带狠狠地抽打了她,留在左眼上的黑圈好多天以后才褪尽。在替丈夫承受肉体虐待的同时,还要承受精神的折磨,但在萧珊,她觉得自己多受一点精神折磨,可以减轻巴金的压力,她也愿意承受,于是她的生命的火一天天地逐渐熄灭了。
《怀念萧珊》可以说是为萧珊立传,虽然她的一生并没有在文章中得到完全体现,但最重要的人格已经在忧患岁月中闪耀了它的光辉的底色。但巴金没有把萧珊写成英雄,而是写了一个凡人在非凡岁月中的坚持和顽强。这是一篇真挚、深情而又自然朴实的散文,作者是怀念自己最亲爱的朋友,一个善良的人——自己的妻子,追忆了“文化大革命”中萧珊为了自己所受的苦,以及在精神上给予自己强有力的支持,也写到了她有病不能治,被延误的痛苦和悲哀,以及最后一段时间在医院的“厮守”。作者从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怀念为起点来写,追忆了已逝者的高尚品格,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怀念与感激,而这又是一个丈夫写妻子,一个男性写女性的文章,也透露出常年埋在作者心里的遗憾和歉疚。
《怀念萧珊》写的都是平常琐事,是作者的追溯,是从记忆中把具体的细节
重新唤醒,再写到具体的文章中,写的甚至有些琐碎,没有跳跃,但在以自然情感的连缀中获得了感人的力量。
篇二:《怀念萧珊》的艺术特色
《怀念萧珊》的艺术特色
摘要:《怀念萧珊》是《随想录》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一篇怀念一故六年的妻子萧珊的散文,语言虽朴实无华,但真切感人,切实巴金生前感人至深的心倾诉,她曾经的悲伤,痛苦,深挚的爱,都流淌在这含泪的文字中。
关键词:艺术特色 真情真话
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
以小见大 文字平淡,叙事平实 至情至性
感情真诚,热烈,深沉,把一颗燃烧的心陶给读者,是《随想录》的总体特
色,《怀念萧珊》不写“景”境,而专造“情景”,作者把“真感情”凝注笔端,集中抒写了妻子在非常岁月里无辜受尽折磨,以致含恨离世的情景和作者永远失去亲人的孤独迷惘,悲痛欲绝的感情。如文章在“四害横行的日子里,夫妻二人过着提心吊胆的非人的生活,每天天挨整后晚上回来:”我进了门春到他的面容,满脑子的乌云都消散了???????我诉苦般地说:“日子难过啊!”她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是她马上加一句:’要坚持下去。‘或者加一句:’坚持就是胜利。‘“这短短一句话,抚慰着巴金受伤的心灵,使他看到黑暗中的一线光明,他对她产生了深深的依恋:”在会场里我一直在做怪梦。开完会回家,见到萧珊我感到格外亲切,仿佛重回人间。“这是一对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患难夫妻,他们的愁苦哀怨,他们在无可奈何中相互鼓励和支持的深厚情感,如泣如诉,感人至深,这篇悼文,写得悲愤交织,保持着作家以真情动人的惯有风格,又充满了血和泪的痛楚,从而为作品增添了一种悲壮、激愤的色彩。文章结尾“在我丧失的工作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小说。等到我永远 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骨灰搀在一
起。”,作者把对妻子的至爱感情以及散文特有的如泣如诉的情调表达的淋漓尽致。
在《怀念萧珊》中,巴金以醮慢感情的笔墨写下了他和萧珊在最恶劣的环境——文化大革命的煎熬的与病魔的折磨中相依为命,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生活,以此来表达他对亡妻的最深切的悼念。可是巴金并不囿于怀念亡妻的题材,,他运用了这个题材去探索一个文学中永恒的主题控诉善人受苦(这是作者把萧珊的悲剧同特定时代当背景紧密联系起来,以个人的悲剧中揭示出了这一深刻的主题),《怀念萧珊》中主题索突出以小见大特色在于——它的感人之处,在于巴金运用了悼念亡妻的小小题材,去刻画一个恒古以来就萦绕人心的重大主题、丧妻的经验不一定人人有,但蒙受不白之冤后行善而不得善报,却是大多数人都有而且耿耿于怀的经历。在生和死的缝
里,在苦难的深渊中,巴金昂然翘首,在庄严的声调喊出了他对善人受苦的控诉。他们喊声震撼了千万个读者的心弦。善人甚至是作者心中的完人。这个善人最中要的是忠于自己接受的道德信条或信仰。作者缕述这个善人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并且提出控诉:何以一个整道德善人会不明不白的受到许多苦难的打击?但最后主角不管是得到平反还是沉冤莫白,他都会坚持自己的信令,并以此为最终的胜利。文章中“她不想死,她要 活,她愿意改造思想,她愿意看到社会主义建成”“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样的提法加强了对“善人受苦”的控诉。因为它驳斥了一切加在善人身上们的谰言。
《怀念萧珊》中文字平淡,叙事平实,语言质朴无华是又一特色,作者在叙事时并没有用华丽句,伟辞奇语,而是自然朴素,亲切流畅质朴无华无技巧的风格。巴金《探索集?探索之三》中说:“我所追求的也就是:更明白,更朴素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甚至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而《怀念萧珊》中具体实践了巴金这一追求。其实,“无技巧”才是最高的技巧。文学大师从不刻意追求技巧,更不卖弄技巧,而是将技巧深藏于笔底,平中见奇,自然天成。如文章中她的精神受到《未有过的折磨》,但她宁愿“多受一点精神折磨,可以减轻我的压
力”。她的病情日趋严重,为不影响“我”去干校,她一再说:“你放心去吧”。在生命垂危之际,她唯一的希望是“你陪我就好”;看到“我”整天守在病床前,又深感不安,不止一次的说:“你辛苦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的爱,仅仅通过简短的叙述个质朴无华的语言,更跃然纸上,动人心肺。
至情、至性是《怀念萧珊》另一艺术特色。如当作者写到萧珊到最后躺在病床上的样子:“她非常安静,但并未昏睡,始终睁着两只大眼睛。眼睛很大,很美,很亮,我望着,望着,好像在望快要燃尽的烛火。我多么想让这对眼睛永远亮下去!我多么害怕她离开我!我甚至愿意为我那十四卷‘邪书‘ 受到千刀万剐,只求她能安静的活下去。”,表达了作者的愧疚、痛苦和无可奈何。看到“她躺在担架上,但已经给白布床单包得紧紧地,看不到面容了,我只看到她的名字。我弯下了身子,把她那有点人形的白布拍了好几下,一面哭这唤她的名字。“,既有生活的琐事的回忆,对风暴袭来的萧珊痛苦的平静对她在内体上和精神上所受的种种折磨和摧残的回叙,及至对她临终前那双”很大、很美、很亮“的眼睛的着意描写等,都是巴金的发至内心、处于自己的肺腑之言!如此真情流淌,自然本色的文章,自能动人心弦,赢得读者与作者”同声一哭“的审美效应。
叙事与抒情的紧密结合时《怀念萧珊》显著地艺术特色。缘情叙事,记事叙
情。他围绕对萧珊上前不幸的回忆,时而叙发对亡妻铭心的情思,时而表达对罪恶市里刻骨的憎恨。在叙事结构上,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由萧珊逝世六周年纪念日引情思,由最近经常参观参加骨灰安放仪式联想到萧珊遗体告别的情形。作者为她早逝而不平,因为自己“连累”她而哀痛,从而转入对文章初期那段生活的回忆。第二
部分讲述了萧珊因受摧残而病倒。病情因医治延误而恶化的过程,同时表达看到亲人一天天的憔悴下去,看着她的生命之火逐渐熄灭,自己却无能为力的隐痛之情。第三部分则集中笔墨描写了萧珊生命最后的历程,叙述萧珊住院后令作者“既痛苦又感幸福”的悲惨情形。第四部分简略的叙述了与萧珊从初识到永别的过程。进一步表达了对亡妻刻苦铭心的思念。显然,全文叙事重心是萧珊的死,是生者与死者永别的时光。围绕这一重心的译略安排,既突出了萧珊的悲剧的时代因素,又强化了作品生离死别的悲剧力量;即较为全面地反应了作者与萧珊那美好而深长的感情历程,又突出失去情人时述说不尽的哀伤,更道出了善人受苦的深刻主题,也是对摧残人性的十年浩劫的愤怒控诉。
总之《怀念萧珊》这篇散文情意深远,正气磅礴。记人记事多用白描,淡淡的几笔,却使人物神情毕现,感人至深。文笔如行云流水,明快晓畅,处处放笔而又时时撙节。在如泣如诉的回忆汇总,倾吐了作家对亡妻那绵绵不绝的情节,渗透了作家对历史的深刻思索。作者反对一切矫揉造作,不自然的艺术,经过孜孜不倦的追求,是自己的作品达到词浅意深自然天成,归朴返真的艺术境地。
查考文献:
1. 天之报施善人,其和如哉——巴金《还念萧珊》主题试析(蒋英豪)
2. 含泪滴血的心灵倾述——巴金《怀念萧珊》赏析(徐晓萍,黑龙江林业职
业技术学院师范部,黑龙江?牡丹江)
本组成员:龙雪
璇 甄丹 吴明娥 吴启霞 胡梦竹 张凤 张
篇三:怀念萧珊
怀念萧珊
一、关于《随想录》
1978———1986年间,巴金为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大公园》开辟专栏,写了150篇“随想”短文,总称为《随想录》。其中有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如《“文革”博物馆》),对失去亲友的怀念(如《怀念胡风》),对自我心灵的拷问(如《小狗包弟》),以及对一些他不能认同的观点言论的大胆批判。《随想录》的许多篇幅,都探索了“十年浩劫究竟是怎样开始的?人又是怎样变成?兽?的?”巴金的解剖刀不仅伸向社会,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加诸自身。他以一个历史浩劫的见证人的身份,带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展开对历史的深入反思。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道德忏悔、从全人类角度看待"文革"、倡导建立"文革"博物馆,这是《随想录》在当代思想史上最为重要的三点贡献。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二、赏析
1、愤怒与批判:非人道的专制、黑暗、荒谬的社会。
2、内疚与怀念:对萧珊遭受痛苦的内疚与伤痛、对萧珊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