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高效率、低负担、个性发展、特色鲜明、和谐健康、共同进步作为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改革的着力点,采用区域评价与学校自主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构建一种科学、简便、动态发展的评价体系,既能完整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又能兼顾学校和社会实际需要,初步构建与新课改相适应的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成长为目标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便于区域、学校和教师进行合理使用,从而推动和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搭建区域教育文化发展的框架模式,以此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监控功能,在处理好评价、监控和管理三者关系基础上,积极推进我区的课程改革,大幅提升区域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发展品质。
二、基本内容
在评价的内容上具体分成逐级提升的三个指标层次。
1、基础性指标。所谓基础性指标,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常规工作的标准要求,也是学校必须做到的规范性工作,这是评价的主体。主要涉及到教育教学常规、课堂教学评价、校本研修、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等。这部分指标体现了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需要和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保障。通过规范性评价,来判定这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否合格,是否按教育规律办事,是否依法办学。从而引导学校扎扎实实地从规范化抓起,为今后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发展性指标。根据学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在实行基本水平评价的基础上实行学期发展评价,形成基础与发展两条线的评价制度。发展性指标包括必选指标和自选指标。
必选指标。根据区教育局制定的学期工作要点,确定统一要求的、和学校紧密相关的、重点发展的项目作为必选指标,以保证区域教育发展方向的协调一致性。例如我区是教育信息化国家示范区,作为教学评价就应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列入各校必选指标,保证区域教育发展目标的协同实现;今年是教育均衡发展年,在走向优质的过程中怎样促进学校内部(年段、学科、教师、学生等)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学校采取哪些主要针对性举措,也可以作为必选指标之一。
自选指标。也就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个性化发展指标。目的在于给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和自主权,依据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和发展趋势,由学校选定教学质量发展的侧重点和阶段性主要关注范围,以学科、项目、活动为载体,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把握好资金投向和进行资源配置,促使学校在达到常规要求的基础上,坚持教育创新,积极探索,厚积薄发,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教育特征、风格和校园文化,引导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向更高境界发展攀升。
3、教育教学效益指标。按照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间的比值来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这部分指标既有体现面向全体、促进全面发展的质量评价(如普及程度及德、智、体、美质量指标),也有体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衡量学生个性张扬的个性化评价(如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以此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益状况进行全面衡量。
以上评价内容的三个部分紧密联系,相辅相成,逐级提升。基础性指标是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制度保障,是衡量学校是否按教育规律办事,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志;学校个性化发展指标是在学校规范性基础上的发展与提高,重在衡量外显的努力和变化,是从校园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着眼,重在衡量学校内隐的精神追求和长期发展的厚重积淀;而教育教学效益指标则是对前两者实际效用的价值判断,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效益水平的主要客观依据。
力图通过对中小学的基础性、发展性和个性化、效益性评价,构建起从规范看合格、从起点看变化、从传统看创新、从投入看产出的全面多元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新格局,形成所有学校参与创建规范化学校、特色学校和个性化学校,校校有目标,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激励机制,使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真正成为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追求。
三、整体评价
作为对一个学校的总评,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平时的基础性指标,采取区域评价的方式,由教育局或师校进行业务的抽检并记录存档,通过定量的评价方式来进行,;二是发展性指标和教育教学效益指标,由学校进行自评,通过定性分析的方式进行,在学期结束或开始时,自评结果辅相关材料上报存档。
通过自评和区域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辅以定性评价的方式,基本能够较好地发挥区域的导向作用和学校的自主作用,做到较为真实地反映和评价学校的整体发展素质及状态。
四、实施要求
1、平时经常性抽查。侧重于基础性指标体系的实施。基本实现课堂教学管理、校本课程管理、教育科研管理、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校本研修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基本实现意义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基本实现低负担、高效率、个性发展、和谐健康的课堂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学科教学管理过程的专业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实现学科对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的有机达成,实现教学质量的优质化。
2、阶段性总结。一方面侧重于必选指标体系的实施。着重作大做强学校与区域的教育教学特色,扶持形成学校发展、区域发展比较稳定的文化走向和主流教育思想,使学校基本都能够走上自主的富有特色的教育发展的道路,保障教学质量的有序提升。
另一方面侧重于“学校教学质量个性化发展”指标的实施。充分发挥基层学校自主评价的功能,在自我特色的构建中,搭建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平台,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的良性循环发展序列,实现教学质量的明显跨越。
3、年度总结验收。侧重于“教育教学效益”指标的实施。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以教育效益指标体系为指引,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实现教学质量发展的新跨越,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